第三二一 至 第三三〇

321**時間: 地點:
    (話說邙山之戰,泰大敗而遁,奉帝急走弘農。)
    
    
322**時間: 地點:
    (其時弘農守將聞大軍敗績,已棄城而走。)
    (城中無主,所虜降卒在內結黨聚亂,聞泰至,相與閉門拒守。)
    (泰進拔之,誅其魁首數百人,城中始定。)
    (時諸將在後者皆未至,泰驚不能寢。)
    (及夜,蔡祐至。)
竇 泰:承先來,吾無憂矣。
    (枕其股,寢始安。)
    (蓋祐每從泰戰,常為士卒先,不避矢石,戰還,諸將皆爭功,祐終無一言。)
    
諸 將:(泰每歎曰)承先口不言勛,我當代其論敘。
    (故泰倚之如左右手。)
    (次日兵將稍集,泰留長孫子彥守金墉,王思政鎮弘農,自引大軍奉帝入關。)
    
    (先是泰既東伐,關中留守兵甚少,前後所虜東魏士卒散在民間,聞東徵兵敗,
    (共謀作亂。)
    (李虎等至長安,見賊勢猖獗,計無所出,不得已,與太尉王盟、僕射周惠達奉
    (太子欽出屯渭北。)
    (百姓互相剽掠,關中大擾。)
    (降將趙青雀與雍州於伏德聚眾萬餘,進據長安子城。)
    (咸陽太守慕容思慶亦起兵從逆。)
    (各招降卒,以拒還兵。)
    (長安士民不從者,相率以拒青雀,日數十戰。)
    (虧得侯莫陳崇進擊破之,賊始畏懼不出。)
    (王羆鎮河東,見人心惶惑,大開城門,悉召軍士)
謂諸將:今聞大軍失利,青雀作亂,諸人莫有固志。羆受委於此,以死報國。有能同心者
    ,可共固守;不能者,任自出城。
    (眾感其言,皆無異志。)
謂諸將:(泰聞變,留帝駕於閺鄉,以士馬疲弊不可速進,且謂)青雀等皆烏合之眾,我
    至長安以輕騎臨之,必皆面縛乞降,不足為患。
諸 將:(散騎常侍陸通諫曰)賊逆謀久定,必無遷善之心。蜂蠆有毒,安可輕也?且賊
    詐言東寇將至,今若以輕騎臨之,百姓謂為信然,益當驚擾。今軍雖疲弊,精銳
    尚多。以明公之威,總大軍以臨之,何憂不克?
    (泰悟,乃引兵西入。)
    (父老士女見泰至,莫不悲喜相賀。)
    (又華州刺史宇文導知賊據咸陽,起兵襲之,殺慕容思慶及於伏德,然後南渡渭
    (水,與泰合軍,兵勢益壯,進攻青雀,殺之。)
    (乃奉太子入朝,撫安百姓。)
    (九月朔,帝入長安,丞相泰還鎮華州,內外始定。)
    
    
323**時間: 地點:
    (且說高王聞敖曹之死,如喪肝膽。)
    (又聞眾將敗北,自晉陽發七千騎至孟津,未濟,得侯景捷報,言泰已燒營而遁
    (。)
    (西師悉退。)
    (斬獲甲士、收得資糧不可計數。)
    (王大喜,遂濟河。)
    (諸將相繼來會,皆言高永樂不救敖曹之罪。)
    (王大怒,立召永樂,即於帳前杖之二百,罷其職,發回晉陽。)
    (贈敖曹太師、大司馬、太尉,諡曰忠武公。)
    (眾以永樂不殺,治罪猶輕也。)
    (後人有詩譏之曰:
    (  地下敖曹目未瞑,頭行千里血猶腥。)
    (軍前不斬河陽將,獻武當年尚失刑。)
    (時金墉猶未下,王進兵攻之,長孫子彥不能守,焚城中屋宇俱盡,棄城而走。
    ()
    (王入洛,見人民蕩析,樓堞無存,乃毀之而還。)
    (先是東魏遷鄴,主客郎中裴讓之留洛陽。)
    (及獨孤信敗歸,其弟諏之相隨入關。)
    (泰賜以官爵,為大行台、倉曹郎中。)
    (王怒其外畔,囚讓之兄弟五人。)
讓 之:(謂王曰)昔孔明兄弟分事吳、蜀,各盡其心。況讓之老母在此,不忠不孝必不
    為也。明公推誠待物,物亦歸心。若用猜忌,去霸業遠矣。
    (王皆釋之。)
    (斯時舊境悉復,邊土皆安,乃加賞有功將士。)
    (進侯景為河南大將軍、大行台,將兵十萬,鎮守河南,而身歸晉陽。)
    (東魏元象二年,靜帝以王功大莫賞,封其子高濬為永安郡公、高淹為平安郡公
    (、高浟為長樂郡公、高演為常山郡公、高涣為平原郡公、高清為章武郡公、高
    (湛為長廣郡公,雖在孩提者並賜金章紫綬。)
    (歡於是入朝謝恩,兼察朝政得失,百官賢否。)
世 子:(告王曰)吏部尚書一缺掌天下銓選,關人才進退。得人則治,不得人則亂。昔
    聞崔亮為吏部時,不能評論人才,作停年之格,以州、縣、郡官年深者擢之上位
    ,以故真才流落,士氣不伸。次後選用以此為例,非用人之道也。孝莊即位,李
    仲雋為吏部,專引新進少年,朝廷乏經國之才。至爾朱世隆攝選,官以幸進,政
    以賄成,賢才屏跡,宵小滿朝,紀綱大壞,天下騷然。後崔孝芬為之,亦華而不
    實,徒有斯文之稱,究無安世之道。今遷鄴以來,三換其人,皆無可取,何以勵
    人心而敦世道?
謂 王:汝能任此職乎?
世 子:兒才亦恐不勝。
謂 王:汝能留心人才,無徇己私,便可不負此職。吾今言於帝,命汝攝之便了。
    (於是世子攝選,百官皆賀。)
    (王於都堂召會文武,大宴三日,見座無深加歎息,謂群臣曰)
敖 曹:吾欲遣使西魏,求還敖曹首級,恐傷國體,為黑獺所笑。棄之則於心不忍。諸君
    能為吾計乎?
陳元康:易耳。若令侯景求之,首必可得。黑獺自邙山大敗以來,畏景如虎,必不吾逆也
    。
    (王歸晉陽,遂以命景。)
陳元康:(景乃遣人揚言於西魏曰)送還敖曹之首,則兵不動,不然將長驅入關,以報河
    陽之辱。
    (之,笑曰)
竇 泰:安有為死人首而動大兵者?不過景欲得敖曹之首耳。我方兵疲力乏,且欲閉關息
    民,不可激其怒。
    (因歸高敖曹、竇泰、莫多婁貸文三人之首於景。)
    (景送至晉陽,王撫首大哭,悉加厚葬。)
    
    
324**時間: 地點:
    (再說世子自攝選以來,遷擢賢良,黜逐不肖。)
    (凡清要之職,皆妙選人物以充之。)
    (其餘量才授位,無不愜當。)
    (有未受職者,皆引置門下,講論賦詩,以相娛樂。)
    (又好蔡氏八分書法,暇即習之。)
    (制金玉筆管,會集古今人文。)
    (府中書吏常有百人,給賜甚厚。)
    (士大夫以此稱之。)
    (時南北通好,使命相繼,務以俊乂相誇。)
    (每遣使至梁,必極一時之選,無才地者不得與焉。)
    (梁使至鄴,鄴下為之傾動,貴游子弟盛服聚觀,館門如市。)
    (宴會之日,世子使左右密往視之,一言制勝,為之撫掌。)
    (鄴使至建康亦然。)
    
    
325**時間: 地點:
    (一日,世子入朝,見帝於內殿。)
言於帝:朕有一事,欲與卿言。
世 子:何事?
    (帝命召來,只聽得屏後玉珮之聲,走出一位女子,端嚴秀質,美麗絕人,向世
    (子低頭下拜。)
    (答拜,問帝)
世 子:此位何人?
言於帝:此東光縣主,名靜儀,乃是朕姑,高陽王元斌之妹,侍郎崔恬之婦也。因有家難
    ,乞憐於朕。朕不能主,故令求赦於卿耳。
世 子:(斂容再拜)臣掌者,陛下之法。未識縣主求赦者何事?
言於帝:恬弟崔悛去年在洛,被宇文泰逼之西去,今臣於西。若正其外叛之罪,累及一門
    ,恬亦當誅。卿父執法難違,欲卿曲宥耳。
世 子:帝命不敢不遵,父意恐難回轉,此非臣所得主也。
    (靜儀見世子不允,流淚不止,重向世子拜懇。)
    (見靜儀面如梨花著雨,愈覺可人,不忍絕之,向帝曰)
世 子:陛下既有寬赦之情,小臣豈無哀憐之意?自當竭力援手。
    (遂再拜而退。)
    (靜儀見世子允了,亦謝恩而出。)
世 子:(歸語公主曰)卿知高陽王有妹靜儀乎?
公 主:此奴之姑也,幼時亦曾見之。
世 子:可惜絕色佳人,未識將來性命若何耳。
公 主:何故?
世 子:(備述其事)頃在帝前相見,屢次拜求,若父王不允,豈非滅門在即?
公 主:大王立法如山,未必肯寬恕也。
    
    
326**時間: 地點:
世 子:(此時心中輾轉尋思)不赦靜儀,則美色可愛;赦之,則懼父見責。
    (倒覺進退兩難。)
    
    
327**時間: 地點:
    (一日,接得晉陽密札,果為崔悛一案。)
世 子:(內云)崔悛身投偽國,理合全家正法。但崔氏世代名門,民望所屬,汝宜細細
    斟量,方可行誅。
世 子:(覽之大喜)父王既有此言,欲寬崔氏之罪不難矣。
    (遂奏帝,凡崔氏連坐者皆赦之。)
    (以書復高王曰:崔悛被擄入關,從逆非其本心。)
    (崔恬盡職鄴中,為國尚無異志。)
    (誅及無辜,易招物議。)
    (免其連坐,可慰輿情。)
    (況恬妻東光縣主,高陽之妹,今上之姑,帝本有意曲全,兒已特行寬宥矣。)
    
    (高王見書,遂置不問。)
    
    
328**時間: 地點:
    (此時不唯崔恬夫婦感激,帝亦大悅。)
    
    
329**時間: 地點:
    (一日,宴世子於內宮,後亦在座。)
    (靜儀適來謝恩,帝召入,賜坐後側,命靜儀敬酒三爵,以酬世子之勞。)
    (亦回敬之,謂靜儀曰)
世 子:縣主與吾婦是至親,少時常聚,至今每懷想念。異日當令來見也。
靜 儀:妾於次日本擬登堂拜謝,敢勞公主下降。
    (世子佯稱不敢,而心實暗喜。)
    (宴罷各退。)
    (歸,知東光縣主次日必來,暗囑門吏)
世 子:縣主若到,勿報公主,引其步輿,打從平樂堂直入絳陽軒中。
    (絳陽軒乃世子密室也。)
    (次日,靜儀到府,門吏挽其步輿,直至密室深處,從人悉屏在外。)
    (靜儀坐在車中,但見曲曲花街,兩旁都是翠柏屏風,不像後宮模樣。)
    (及至停車,回顧侍兒,不見一人。)
宮 女:(有一走來開幔)公主在內軒相等,請縣主入見。
    (宮女引路,靜儀只得移步相隨。)
    (及至內軒,不見公主。)
宮 女:在暖閣中。
    (及入,卻見走來施禮,心上大疑)
世 子:公主何在?
世 子:少停相見。因有密事相告,先屈縣主到此一敘。
    (宮娥擺宴上來,靜儀辭退)
世 子:昨在帝前承賜三爵,今日少盡下情,縣主莫辭。
    (靜儀無奈,兢兢坐下,世子慇懃奉勸,宮女連送金樽。)
    (天色漸暮,侍女皆退。)
    (靜儀欲回,笑謂之曰)
世 子:昨夜夢與卿遇,今日相逢,乃天緣也。卿其憐之。
靜 儀:全家之德,沒齒不忘。若欲污我,斷難受辱。
    (說罷便走。)
    (門已緊閉,世子即上前擁逼,衣服皆裂。)
    (靜儀力不能拒,遂成私合。)
    (是夜同宿閣中,侍女皆厚賞之,囑令勿泄。)
    (在外從人疑為公主留住,初不料有他故。)
    (三日後,靜儀堅意辭去,世子不得已送之回府。)
    (靜儀歸,對其夫流涕,微言世子無禮。)
    (崔恬不敢細問,仍善遇其妻,蓋懼見怒於世子,禍生不測也。)
    (然世子日夜想念,欲圖再會,苦於計無所出。)
保 財:(乃召其奴張保財謀之)易耳。世子超授崔恬爵命,出使在外,則可以潛游其家
    矣。
    (世子乃奏恬為散騎常侍,出使遠去。)
    (夜間,屏去侍從,潛至崔家,與靜儀相會。)
    (連宿數夜,形跡大彰。)
    (高陽王聞之大怒,奏於帝,請賜靜儀死,以免狂童之侮。)
言於帝:此事實傷國體,但非靜儀之罪,乃高世子之過也。高王功在社稷,大權在握,世
    子為所寵愛,朝事悉以相委。國家安危,係彼喜怒。若賜死靜儀,澄必懷怨。何
    可以一女子而起大釁?
    (高陽見帝不允,默然而退。)
    (其後世子亦恐人覺,晏去早歸,微服來往。)
    (時高岳、孫騰、子如、四人聞知,皆擔憂恐,相與議曰)
隆 之:王令吾等在此者,為輔世子也。今世子以萬金之軀,夜出潛行,倘有小人從而圖
    之,禍生不測,吾等死不足贖。今若諫之,彼必不聽,反遭其怨。不若密啟大王
    ,使行禁止。
    (四人議定,遂將世子私通靜儀之事稟知高王。)
    (怒,私語婁妃曰)
高 王:子惠不克負荷,行將廢之。
    (妃驚問,王悉告之。)
高 王:(妃亦怒其荒淫)此兒終不善死。
    (王於是立召之歸。)
    (正是:朝中不究貪淫罪,堂上猶施撻責威。)
    (未識高王召歸世子若何處治,且聽下文分解。)
    (第四十四卷 私靜儀高澄囚北 逼瓊仙仲密投西)
    
    
330**時間: 地點:
    (話說高王怒世子放縱,召其夫婦同歸,欲行廢黜。)
    (猶惜其才美,諸子莫及,為之轉輾不樂。)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