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一 至 第二六〇
251**時間: 地點:
(明日責諸侍女,而賜翠容黃金釧一副。)
(侍女皆怨翠容,言與王有私。)
(後聞之大怒,剪去其發,欲置之死。)
(王命送之北府,後益怒。)
(當夜王歸寢,後閉門不納。)
(王怒後,遂歸北府,廣求天下女色,思有以勝後之美者。)
(有青州刺史朱元貴獻一美人曰杜真娘,王納之。)
(晉陽趙氏有二女皆美色,長名蘭嬈,次名蘭秀,王亦納之。)
(又聞龍門薛修文有女瓊英,山東蘆氏有女鳳華,皆稱絕色,聘娶以歸。)
(然色雖美,究不及後。)
(嘗訪之陳山提,山提曰)
趙 氏:臣目中只有一女,名董仲容,潁川人。除東府美人外,罕有其匹。
(王大喜,遂命山提往聘。)
(以故聞之不悅,乃乘間諫王曰)
婁 昭:今君心有變,禍難方興,大王乃一代英雄,何不務遠圖而耽於聲色為?
高 王:人生貴適志耳,外何求焉?
(昭默然。)
高 王:(王見其色不懌,笑曰)子知吾姬妾之盛矣,盍亦觀吾宮室之美乎?
(遂攜手同入宮來。)
(要知高王的府第,本晉陽白馬寺基,又除四面民宅,以擴其址,因此宮院深沉
(。)
(婁妃居正府,府有殿九間,廊宇二十四間,寢宮五間,左右四軒。)
(後有迎春閣,閣外即花園,閣左右宮娥房五十餘間,寢宮前有天街,街前寶廷
(堂是會親戚之所。)
(左有雕樓七間,右有畫堂九間。)
(樓左五十餘步即鎖雲軒,小爾朱夫人所居。)
(堂右五十餘步即鳳儀院,乃達奚夫人所居,是王征伊利時見其美而娶者。)
(從柏林堂而入,又有偃月堂。)
(堂後分二巷,巷內迴廊復道,皆眾夫人所居。)
(王夫人居左巷之首,次則恒山夫人,次則岳夫人之棲鸞院,再次乃韓夫人清凝
(閣也。)
(每一處則隔一座花園。)
(右巷居首則穆夫人,次則游夫人之天香院。)
(其餘別館不可勝計,皆新娶美人居之。)
(庫藏倉厫一百餘所,府中宮娥六百餘人,珍寶羅綺皆如山積。)
(婁昭隨了高王遊覽一遍。)
(諸夫人有相見者,有不相見者。)
(在在珠圍翠繞,奪目移情。)
(至晚留宴於婁妃宮中,開懷暢飲,王不覺沉醉。)
(昭辭歸,暗忖道)
婁 妃:有如此樂境,怪不得他專事遊樂了。
(時交五鼓,忽聞命召。)
婁 妃:(來使云)大王已至西郊教場演兵,諸將皆集,特召領軍同去一觀。
(昭大驚,忙乘馬趕去。)
(只見旌旗密布,兵馬雲屯。)
(高王坐將台,諸將侍立,如負嚴霜,屏息聽命。)
(少頃,白旗一麾,諸將各施技勇。)
(人如猛虎,馬如游龍。)
(箭及二百步外,莫不中的。)
(諸將演畢,三軍排開陣勢,如臨大敵,步伐進退不失尺寸。)
(雖孫吳用兵,無以逾此,昭見之竦然。)
婁 妃:(少頃王回府,問昭曰)吾久不視師矣。汝今觀之,比朝廷禁旅何如?
婁 昭:禁旅那得及此。
高 王:不獨此軍然也,吾四境之兵無一不然。
(昭乃拜伏。)
高 王:吾豈與朝廷較強弱哉?吾之耽於娛樂者,欲使上不我忌,庶各相安於無事。奈何
上之逼我太甚乎?
高 王:(昭再拜)大王所為,眾人固不識也。
(看官,要曉得懷與安實敗名,高王是何等人而肯出此。)
(即其兒女情長,莫非英雄作用。)
(昭為心腹之戚,故微露其意。)
(但未識晉陽之用果能不動否,且聽下卷分解。)
(第三十二卷 魏孝武計滅晉陽 高渤海兵臨京洛)
252**時間: 地點:
(話說高王當日原非志在篡魏,即扶立孝武,大權在握亦不過政由寧氏,祭則寡
(人,其心已足。)
(斛斯椿心懷反覆,懼禍及己,日夕勸帝除之,遂成禍階。)
253**時間: 地點:
高 王:(一日,椿語帝曰)建州刺史韓賢、濟州刺史蔡俊皆歡黨羽,各據要害之地,宜
先去之。
(帝乃改置都督,革除建州刺史缺以去賢。)
(又使御史舉俊罪,罷其職,以汝陽王叔昭代之。)
(歡聞俊罷,上言)
城陽王:蔡俊勛重,不可廢黜。若以汝陽有德,當受大藩,臣弟高琛猥任定州,妄叨祿位
,宜以汝陽代之,使避賢路。
(帝不聽。)
(歡大怒,乃命俊據濟州,勿受朝命。)
(又華山王鷙在徐州,歡令大都督邸珍奪其管鑰逐之。)
(中外皆知歡必反矣。)
(五月丙子,帝增置勛府將六百人,又增騎官將二百人。)
(盡發河南諸州兵數十萬,悉赴京師,大閱於洛陽城外。)
(南臨洛水,北際邙山,軍容甚盛。)
(帝與斛斯椿戎服觀之。)
(辛未戒嚴,雲欲伐梁。)
(又慮歡覺其偽,賜歡密詔,言「宇文黑獺、賀拔破胡各據形勢之地,頗蓄異心
(,故假稱南伐,潛為之備。)
(王亦宜共形援」。)
帝 大:(歡得詔)朝廷為掩耳盜鈴之計,吾豈受其愚乎?
(乃即上表,以為「荊、雍既有逆謀,臣今潛勒兵馬三萬,自河東渡」。)
(遣恒州刺史厙狄乾等將兵四萬,自來違津渡;領軍將軍婁昭等將兵五萬,以討
(荊州;冀州刺史尉景等將山東兵七萬、突騎五萬,以討江左。)
(皆勒所部,伏聽處分。)
帝 大:(帝出表示群臣)歡兵一動,必直抵洛陽。其意叵測,宜急止之。
(帝於是大懼。)
254**時間: 地點:
(且說高王自得詔後,以帝為椿黨蒙蔽,異日定有北伐之舉。)
(不如先發制人,引兵入朝,除君側之惡,奉迎大駕,遷都鄴城,方可上下相安
(。)
(籌畫已定,乃發精騎三千,鎮守建州。)
(又發兵三千,去助蔡俊守濟。)
(再遣婁昭引三萬人馬,鎮守河東一路,以防帝駕西行。)
(又遣將把住白溝河,將一應地方糧儲皆運入鄴,不許載往京師。)
(乃上表言:臣為嬖佞所間,陛下一旦見疑。)
(臣若敢負陛下,使身受天殃,子孫殄絕。)
(陛下若垂信赤心,使干戈不動,佞臣一二人願斟量廢黜。)
(斛斯椿見歡表,陽請退位。)
斛斯椿:(帝不許)歡言何可信也。
(乃使大都督源子恭守陽湖,汝陽王暹守石濟,又以儀同三司賈顯智為濟州刺史
(。)
(顯智至濟,見城門緊閉,先到城下,高叫道)
使 人:朝廷有旨到來,速即開門。
使 人:(俊城上答云)奉高王之命,不許開門納人,有甚聖旨便當曉諭。
使 人:朝廷遣賈儀同來代行濟州事,如何違旨?
斛斯椿:(城上答道)奉高王之命,不得受代。甚麼賈儀同,教他早早去罷。
(使人回報顯智,顯智只得回京,以俊拒命奏帝。)
(帝大怒,知由歡使,乃使舍人溫子升為敕賜歡。)
(其略云:
( 朕前持心血,遠示於王,深計彼此共相體恤,而不良之徒坐生間二。)
(近者孫騰倉猝來北,聞者疑有異謀,故遣御史中尉綦母俊具申朕懷。)
(今得王啟,言詞懇惻,反覆思之,猶有未解。)
(以朕眇身遇王,不勞尺刃,坐為天子,所謂生我者父母,貴我者高王。)
(今若無故背王,自相攻討,則使身及子孫,還如王誓。)
(皇天后土,實聞此言。)
(近慮宇文為亂,賀拔應之,故戒嚴誓師,欲與王相為聲援。)
(宇文今日使者相望,觀其所為,更無異跡。)
(賀拔在南,開拓邊境,為國立功,念無可責。)
(王欲分討,何以為辭?東南不賓,為日已久,先朝以來,置之度外。)
(今天下減半,不宜窮兵黷武。)
(朕以闇昧,不知佞人為誰?可具列姓名,令朕知之。)
(頃高乾之死,豈獨朕意,王乃對其弟敖曹言朕枉殺之,人之耳目何可輕易?聞
(厙狄乾語王云:本欲取懦弱者為主,何事立此長君,使其不可駕馭。)
(今但作十五日行,自可廢之,更立餘者。)
(如此議論,皆王間勛人言之,豈出佞人之口。)
(去年封隆之叛,今年孫騰逃去,不罪不送,誰不怪王?王若事君盡誠,何不斬
(送二首,以伸國法?王雖啟雲西去,而四道俱進。)
(或欲南渡洛陽,或欲東臨江左,言者猶應自怪,聞者寧能不疑?王若守誠不貳
(,晏然居北,在此雖有百萬之眾,終無相圖之意。)
(王若舉旗南指,問鼎輕重,縱無匹馬只輪,猶欲奮空拳而死。)
(朕本寡德,王已立之,百姓無知,咸謂實可。)
(或為他人所圖,則彰朕之惡,假使還為王殺,幽辱齏粉,了無遺恨。)
(何者?王之立朕以德建,以義舉,一朝背德害義,便是過有所歸。)
(本望君臣一體,若合符契,不圖今日分疏至此。)
(古人云:越人射我,笑而道之;我兄射我,泣而隨之。)
(朕與王情如兄弟,所以投筆撫膺,不禁欷歔欲絕。)
(帝詔去後,歡不受命。)
(京師糧粟不至,軍食無出。)
(帝甚憂之,乃復降敕於歡。)
(其略云:
( 王若壓伏人情,杜絕物議,惟有罷河東之兵,徹建興之戍,送相州之粟,
(追濟州之軍,使蔡俊受代,邸珍出徐,止戈散馬,守境息民,則讒人之口舌不
(行,宵小之交構不作。)
(王可高枕太原,朕亦垂拱京洛矣。)
(王若馬首向南,朕雖不武,為宗廟社稷之計,不能束手受制。)
(決在於王,非朕能定。)
(其是非逆順,天下後世必有能辨之者。)
(為山止簣,相與惜之。)
(帝雖屢降明詔,歡不應如故。)
思 政:(王言於帝曰)觀高歡之意,非口舌所能喻,兵必南來。洛陽非用武之地,難與
爭鋒,不如遷駕長安,以關中為根本。
地險而勢阻,資糧富足,兵革有餘。況宇文泰乃心王室,智力又足敵歡,可
恃以無恐。再整師旅,克復舊京,殮除凶逆。歡雖強,可坐而誅也。
(帝雖然之,而猶戀舊都,懷疑不決。)
(時廣寧太守任祥在洛,帝厚撫之,命兼尚書左僕射,加開府儀同三司。)
(祥故歡黨,棄官走,渡河據郡待歡。)
(帝乃敕文武官北來者任其去留,遂下制書,數歡咎惡。)
(又遣使荊州,召賀拔勝赴行在所。)
(勝接帝詔,問計於太保掾盧柔。)
思 政:(柔曰)高歡悖逆,公席捲赴都,與決勝負,死生以之,上策也。北阻魯陽,南
並舊楚,東連兗、豫,西引關中,帶甲百萬,觀釁而動,中策也。舉三荊之地,
庇身於梁,功名皆去,下策也。
(勝笑而不應。)
255**時間: 地點:
(一日,帝坐朝,黃門奏關西行台宇文泰,遣帳下都督楊薦入朝,面陳忠悃。)
(帝大喜,召薦殿下問之。)
言於帝:(薦曰)泰本卷甲赴京,特以歡兵西指,深恐關中有失,故兵發中止。遣臣來者
,恭請聖駕入關,以圖後舉。如合上旨,躬率將士出關候迎。
帝 大:行台既忠於朝廷,朕亦何辭跋涉。
(時平陽公主駙馬都尉宇文測在側,亦勸帝西幸。)
謂 之:(帝即命測與薦同往)去語行台,朕至長安,當以馮翊長宮主妻之。速遣騎士前
來迎我。
(測受命而出。)
(於是中外咸知帝將西去,王侯貴戚無不憂危。)
謂 之:(測至家,語平陽公主曰)帝將西幸,命我先見宇文。此後未識有相見日否。
公 主:何不相攜同去,免使室家離散?
謂 之:(測曰)帝命嚴迫,何能同往?
(夫婦相對泣下。)
一 人:(只見階前走過跪下道)駙馬勿憂,倘有禍亂,小人情願保護公主西歸。
公 主:(問測曰)此人有何才乾,能保護吾家?
一 人:(測曰)此人姓張名吉,為人忠直,勇敢當先。三年前曾犯死罪,吾救之,故願
為我僕。作事大有膽略。得其保護,公主可以無憂。
一 人:(但恐家中人不服,因以親佩寶劍一口賜之,吩咐眾僕曰)若遇危難,凡事皆由
吉主。
(吉同眾僕皆叩頭受命。)
(遂別公主而去。)
(先是帝廣征州郡兵,東郡太守裴俠帥所部詣洛陽。)
思 政:(問之曰)今權臣擅命,王室日卑,奈何?
問 之:(俠曰)聞天子為西幸之謀,誠有之乎?
思 政:有之。君以為可否?
問 之:(俠曰)未見其可也。宇文泰為三軍所推,居河山百二之地。所謂已操戈矛,寧
肯受人以柄。雖欲投之,恐無異避湯而入火也。
思 政:然則若何而可?
問 之:(俠曰)圖歡有立至之憂,西巡有將來之慮。且至關右,徐思其宜。
(思政然之,乃進俠於帝,授左中郎將。)
(當是時歡雖四道進兵,大軍未發。)
(乃召其弟高琛於定州,以長史崔暹佐之,鎮守並州。)
問 之:(親自勒兵南出,告其眾曰)孤以爾朱擅命,建大義於海內,奉戴主上,誠貫幽
明。橫為斛斯椿讒構,以忠為逆。今者南行,誅椿而已。明日五鼓,爾將士俱集
轅門聽令。
問 之:(當夜,入宮語婁妃曰)孤將入除君側之惡,起行在即,來與卿別。
婁 妃:(驚曰)大王身居王爵,兒受顯職,弟為駙馬,女為皇后,尊榮極矣,何復作此
舉動?
(蓋王作事深密,朝廷事婁妃全未知之,故不樂王行。)
高 王:我能容人,人不容我。須得入朝整頓一番。
婁 妃:帝與後若何處之?
高 王:遷駕鄴城,仍扶為帝。彼雖以爾朱比我,我決不學萬仁所為。
(妃恐有妨於後,終不懌。)
(少頃,諸夫人聞王出兵,皆來拜送。)
(王命宮內事悉聽妃主處分,又謂妃曰)
於 後:東府因他性剛,我不去辭別。五兒週歲,你須同諸夫人往賀,莫冷落他。
(妃應諾。)
(是夜,王宿營中,帶高澄同往。)
(五更勒兵齊出,馬步一十三萬,將帥三千餘人。)
(以敖曹為先鋒,劉貴、封隆之為左右翼,彭樂、竇泰輔之,高隆之押後。)
(其餘能征慣戰之將,皆聚於中軍,臨時調用。)
(軍聲所至,無不望風畏懼。)
256**時間: 地點:
(其時宇文測亦至長安,召泰迎駕。)
(泰接旨後,便點上將王賢,領人馬一萬,據住華州,以防晉陽兵至。)
(遣都督駱超引兵一千,直抵洛陽接駕。)
(又遣楊薦同了宇文測引兵一千,前出潼關,沿途候接。)
(自領大軍屯於弘農,以為聲援。)
(乃曆數高歡之罪,移檄四方。)
(其略曰:高歡出自輿皂,罕聞禮義。)
(一介鷹犬,效力戎行。)
(靦冒恩私,遂階榮寵。)
(不能竭誠盡節,專挾奸回,乃勸爾朱榮行滋篡逆。)
(及榮以專政伏誅,世隆以凶黨外叛,歡乘其間,暫立建明,以慰天下,亦可勛
(垂不朽。)
(孰意假推普泰,欲竊威權,稱兵河北。)
(以討爾朱為名,黜陟自由,跡同謀逆。)
(幸而人望未改,天命有歸,魏祚方隆,群情翼戴。)
(歡因阻兵安忍,鎮守邊隅。)
(然廣布腹心,跨州連郡,禁闥侍從,悉伊親黨。)
(而舊將名賢,正臣直士,橫生瘡痏,動掛網羅。)
(故武衛將軍伊琳、直閣將軍鮮於康仁,忠良素著,天子爪牙,歡皆收而戮之,
(曾無聞奏。)
(孫騰、任祥,歡之心膂,並使入居樞近,知歡逆謀將發,相繼逃歸。)
(歡益加重待,亦無陳白。)
(故關西大都督賀拔岳,勛德隆重,興亡攸寄,歡忌其功,乃與候莫陳悅等私相
(圖害,以致大軍星隕。)
(幕府受律專征,便即討戮。)
(歡知逆狀已露,懼罪見責,遂遣蔡俊拒代,竇泰佐之。)
(又使侯景等阻絕糧粟,以弱王室。)
(惡難屈指,罪等滔天。)
(其州鎮郡縣,率土黎民,或為鄉邑冠冕,或為勛戚世裔,並宜同心翼戴,共效
(勤王之舉,毋貽從逆之誅。)
(封賞之科,已有別格。)
(檄到須知。)
高 王:(見檄大笑道)彼欲以言語聳動天下乎?此何足為吾害?
(乃令軍士倍道進發,限在七月十三俱集黃河渡口,以便進取,毋失時刻。)
(正是:喑嗚山嶽盡崩頹,叱咤風雲皆變色。)
(聞者寒心,見者喪膽。)
(但未識朝廷若何相拒,且聽後文再說。)
(第三十三卷 逼京洛六渾逐主 奔長安黑獺迎君)
257**時間: 地點:
(話說孝武帝聞歡引兵向闕,親勒十萬人馬,帶領文官武將屯於河橋。)
(以斛斯椿為前驅,屯於邙山之北。)
言於帝:(椿)臣聞高歡之兵三日夜行一千餘里,人馬必乏。椿請率精兵一萬渡河擊之,
掩其勞敝,可以得志。
(帝然其計。)
言於帝:(黃門侍郎楊寬與椿不睦,說帝曰)高歡恃其兵強,遂至以臣伐君,何所不至。
今假兵於椿,恐生他變。椿若渡河,萬一有功,是滅一高歡,生一高歡矣。
(帝遂敕椿停行。)
斛斯椿:今熒惑入南斗,上信左右間構之言,不用吾計,豈天道乎?
言於帝:(蓋《五行志》云)熒惑入鬥,天子不安其位。
斛斯椿:(又俗謠云)熒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
(故椿言及此。)
258**時間: 地點:
(其時聞之,亦謂左右曰)
宇文泰:高歡兵行太速,此兵家所忌。當乘便擊之,方可取勝。而主上以萬乘之重,不能
渡河決戰,方緣津據守。且長河萬里,捍御為難。若一處得渡,側大事去矣。
(無如孝武當日,專以拒守為計,乃使斛斯椿、潁川王斌之共領一萬人馬,鎮守
(虎牢;長孫子彥領兵一萬,鎮陝;賈顯智、斛斯元壽引兵一萬,鎮滑台;汝陽
(王元暹領兵一萬,鎮石濟。)
(高王兵過常山,知四萬,鎮滑台;汝陽王元暹領兵一萬,鎮石濟。)
(高王兵過常山,知四面城池皆有兵守,遣上將韓賢以五千騎攻石濟,竇泰引兵
(五千攻滑台,而自率所部直前。)
(那滑台守將賈顯智本係舊人,素有歸降之意,聞泰至,謂元壽曰)
高 王:竇泰勇將也,不可與戰。
(元壽信之,遂閉城不出。)
(顯智陰遣人納降於泰,許為內應。)
高 王:(有軍師元玄覺其意,乃私言於元壽曰)賈將軍恐有他圖,宜備之。
(元壽乃使元玄見帝,請益兵。)
(帝遣大都督侯幾紹引兵赴之。)
(竇泰知有兵來,引軍直抵城下,幾紹出戰,顯智繼之,元壽守城。)
(戰方合,顯智在後呼曰)
竇 泰:軍敗矣。
(遂退走,前軍亦亂。)
(幾紹不能禁止,被泰掩殺過來一戟刺死。)
(元壽聞之,驚得魂不附體,棄城而走。)
(顯智遂接泰軍入城,報知高王,高王大喜。)
(時有北中郎將田怡亦遣使約降於歡,願為內應,請速進兵。)
(事露被誅。)
(帝見人心內變,於是益懼。)
(歡至野王城,離河十里停車不進,遣使奏帝,自明非有叛志,特欲面申誠款,
(以明心跡,乞上勿疑。)
(帝不答。)
(潁川王斌之與斛斯椿爭權不合,棄椿還)
言於帝:滑台、石濟皆不守,歡軍已至。
(帝大懼。)
(丁未,遣使召椿還。)
(遂帥南陽王寶炬、清河王亶、廣陽王湛以五千騎宿於瀍西。)
(沙門惠臻負玉璽,持千牛刀以從。)
(眾知帝將西出,其夜逃亡者過半。)
(亶、湛二王亦逃歸。)
(帝遣人至宮中單迎公主數人,倉皇就道,從者絕少。)
(武衛將軍獨孤信單騎追帝。)
(帝見之,歎曰)
公 主:將軍辭父母、捐妻子而來,方知世亂出忠臣,非虛言也。
(高王行至河津,知帝已西去,遂吩咐段韶飛馬過河,安撫大小三軍,各守營寨
(。)
(大軍忙即渡河,河橋軍士未逃者皆迎拜馬首。)
(是夜,王宿河橋寨中,見一應表奏文書皆堆積案上,燈下翻閱,見有度支尚書
(楊機奏云)
高 王:高歡久失臣節,必無善意。宇文泰兵馬精強,潼關險阻,不若西幸為上。
(不勝大怒。)
(時高隆之素與吏部尚書崔孝芬、駙馬都尉鄭嚴祖有怨,欲乘間害之,入帳見高
(王倚牀默坐,面有怒色)
乃下詔:今天子西幸,實非本意,皆出數賊臣之謀。
高 王:果如卿言。尚書楊機素號老臣,朝堂宿望,我甚重之。
乃閱其表,暴我過惡,勸帝西出,豈不可恨。
隆 之:不獨楊機然也,即吏部崔孝芬、駙馬鄭嚴祖亦每於帝前舉大王之過,起西幸之謀
,皆罪不容誅者。
高 王:俟至京當盡誅之。
(次日,王入洛陽,朝官跪道相接,百姓皆執香以迎。)
(以永寧寺壯麗,作行署居之。)
(乃遣領軍段韶等率輕騎追帝,請駕東還。)
(命世子高澄入宮見後。)
(後見澄大慟,欲見王。)
高 王:(澄曰)父王有命,將親自西迎帝歸。帝歸後,方來相見。
(後益悲,澄以好言慰之而出。)
(八月甲寅,高王於永寧寺正殿召集文武百官)
責 之:為臣奉主,職在匡救危亂。若既不能諫爭於平日,又不能隨扈於臨時,緩則耽寵
爭榮,急則倉皇逃竄,臣節安在?
(眾莫能對。)
責 之:(尚書左僕射辛雄曰)主上與近習圖事,雄等不得與聞。若即追隨,恐跡同逆黨
;留待大王,又以不從見責。雄等進退無所逃罪。
高 王:卿等備位大臣,當以身報國。群佞用事,卿等並無一言諫爭,使國家之事一至於
此,罪欲何歸?
(乃收雄及儀同三司叱列延慶、吏部崔孝芬、尚書劉廞、楊機、常侍元士弼,皆
(殺之。)
(命執駙馬鄭嚴祖,數日前全家已逃。)
(乃下令,朝臣西去者,不論王侯貴戚,悉收其家屬拘於瑤光佛寺,還者放免。
()
(若有勸得帝回者,重加官爵,授以不次之賞。)
(唯斛斯椿妻黃氏、幼子斛斯演,發下天牢收禁。)
259**時間: 地點:
(一日,拿到嵩山妖道潘有璋、黃平信、李虛無,王親自嚴訊,審出實情,遂往
(斛斯椿宅搜取魘魅等物。)
(直至深密之處名偃月堂,供奉九天使者,旁列黃巾數十,皆如病時所睹。)
(問有璋伏屍埋於何處,有璋指出地方,遂令掘起。)
(見有一三四歲小兒,身首異處。)
(一草人穿王衣服,一百二十支節,皆用麻繩綁縛。)
(身邊有劍一口,劍鋒上皆有血腥。)
(王見之大怒,命即焚之。)
業 興:(術士李)不可造次,須將草人支節逐一解散,焚之方妥。小兒屍必用棺木成殮
,安葬入土,冤魂方解。
(王命如言以行。)
(有璋三人凌遲處死。)
(監中弔出斛斯演一並斬首,妻囚子戮,皆椿自取之也。)
260**時間: 地點:
(且說孝武西行,事起倉卒,芻糧未備。)
(又長孫子彥不能守陝,棄城而走,高兵日逼,勢甚危急。)
(於是星夜往龍門進發,糗漿乏絕,三二日間從官唯飲澗水。)
(至湖城有王思村民以麥飯壺漿獻帝。)
(帝悅,許復一村十年。)
(至稠桑,潼關大都督毛鴻賓迎獻酒食,從官始解饑渴。)
(俄而斛斯椿至,稍有糧食,用以濟軍。)
(然不見宇文泰來接,心甚疑懼。)
(循河西行,人煙蕭索,絕非東洛氣象,因)
謂左右:此水東流,而朕西上。若得復見洛陽,親謁陵廟,卿等功也。
(左右皆流涕,帝亦悲不自勝。)
(泰聞帝至,忙備儀衛迎帝。)
(先遣趙貴、史寧來請帝安,然後親率諸將謁見於東陽驛。)
(駕前,免冠流涕曰)
叩 頭:臣不能武遏寇虐,使乘輿播遷,臣之罪也。
謂左右:(帝慰之曰)公之忠節著於遐邇,朕以寡德,負乘致寇。今日相見,深用厚顏,
方以社稷委公,公其勉之。
(將士皆呼萬歲。)
(泰迎奉帝入長安,權以雍州廨舍為宮。)
(帝即授泰為大將軍、雍州刺史、兼尚書令。)
(別置二尚書分掌機事,以行台尚書毛遐、周惠達為之。)
(二人悉心竭力,積糧儲,治器械,簡士馬,朝廷賴之。)
(帝欲結泰歡心,以馮翌長公主妻之,拜駙馬都尉。)
(維時軍國草創,從官皆無住處。)
(初聞高王拘其家屬,歸者得免,逃回者過半。)
(留者皆無妻小,權借民居以處。)
(獨宇文測一家,全虧張吉擁護平陽公主西來,夫妻重聚。)
(人皆重張吉之義,而羨測之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