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 至 第一四〇
131**時間: 地點:
(再說太後得世隆回報,心無疑慮,寵任徐、鄭如故。)
太 後:(忽有宮人啟奏)盧妃在日,有宮娥慧娘年甚幼,能知未來事。前日假生太子,
報知於帝者即是此女。帝怒其妄,幽之永巷。今言太後大禍臨頭,若寬其禁,彼
能解救。
(太後遂召之。)
(慧娘至太後前,全無畏懼。)
太 後:前潘妃生女,你從何知其非男?
慧 娘:妾得仙授,宮中事何一不知?太後欲行廢黜,徐、鄭唆成弒逆,瞞得眾人,瞞不
得我。但恐釁從內起,禍自外來,六宮粉黛盡為刀下之魂,八百軍州都入他人之
手。
(聽了,大怒道)
太 後:無知潑賤,敢以妖言嚇人!
(吩咐拿下斬首。)
慧 娘:(笑道)只怕你要殺我不能,人要殺你反易。
(說罷,化為白鳥,沖天飛去。)
(衣裳首飾盡卸階下。)
(要知妖由人興,太後禍期已近,故有此怪誕之事。)
(太後呆了半晌,兩旁宮女驚得魂膽俱消。)
(忽有黃門表章呈進,稱奏爾朱之兵已過太行山,直閣爾朱世隆昨夜全家逃去。
()
(太後知事急,忙召王公大臣,俱入北宮商議。)
(諸王皆恨太後淫逆,莫肯設策。)
太 後:(獨徐紇大言曰)爾朱榮稱兵向闕,文武宿衛足以制之。但守險要,以逸待勞。
彼懸軍千里,士馬疲弊,破之必矣。願陛下勿以為憂。
(太後信之,遂命黃門侍郎李神軌為大都督,領兵五萬至河北拒之;別將鄭季明
(、鄭先護領兵屯守河橋,武衛將軍費穆屯兵小平津。)
132**時間: 地點:
(卻說榮自離了並州,大軍浩浩蕩蕩一路進發,沿路州郡皆具斗酒相犒,無一敢
(拒。)
(過了上黨,六渾迎著,會兵一處,星夜前來。)
(真是兵不留行,勢如破竹。)
(將近河內,忽有探子報來)
六 渾:河陽城內,朝廷差大將李神軌領兵把守。
六 渾:(爾朱榮傳令扎住人馬,對諸將道)誰為我去擒此賊來?
(賀拔勝應聲而出,請以五百騎往擒之。)
(榮大喜,即命勝往。)
(是時神軌屯兵河內,日日懼榮兵之來,手下將士全無鬥心。)
(一聞破胡兵到,知其驍勇難敵,慌忙引兵渡河,退據內城。)
榮 聞:(之大笑曰)此等人何足污我刀刃?
(忽報世隆到來,榮備問京中情事,世隆一一告訴,言其必敗。)
(榮遂遣親軍王信,改換衣服潛入洛陽,迎長樂王子攸及彭城王元紹、霸成公子
(正弟兄三人同來河內。)
彭 城:(長樂謀於)爾朱兵到,玉石俱焚,吾等生死未卜,不如權且從之。但當速去,
遲則恐有間阻。
(遂乘五更時候改易服色,同了王信悄悄逃出京城,不由正路,從高渚渡河。)
(榮聞王來,率領將士皆至河邊迎接,諸將及眾軍皆呼萬歲。)
(榮遂結帳為行宮,奉王即位於河陽,是為敬宗皇帝。)
(榮與眾將皆帳前朝賀。)
(帝遂下詔,封兄元紹為無上王,弟子正為始平王。)
(以爾朱榮為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將軍、尚書令,封太原王。)
(其餘將士並皆進爵有差。)
(帝素有賢名,遠近聞知為帝,人心悅服。)
彭 城:(鄭先護謂季明曰)新君已立,太後終亡。吾儕為誰守此?不如先行投順,以免
同逆之誅。
(二人遂迎拜馬首,請帝入城。)
(神軌聞北中不守,率眾遁還。)
(費穆與榮有舊,亦棄軍來降。)
(榮見之大喜,不令見帝,留為帳中心腹。)
(徐紇知大勢已去,矯詔夜開殿門,取了驊騮廄御馬十匹,東奔兗州。)
(鄭儼不別太後,亦逃還鄉裡。)
(太後初聞長樂兄弟三人逃去,已疑宗室諸王有變;後聞長樂即位,鄭先護等投
(降,大驚。)
(忽報李神軌回,太後召入問之,乃知費穆亦降,益懼。)
(忙召鄭儼、徐紇,欲與商議,回報二人已逃。)
太 後:(謂神軌曰)諸事皆二人為之,今反棄我而去,何昧良乃爾。
(神軌亦默然而退。)
(其後連召大臣,無一至者。)
(又聞新君有命,文武百官著往河橋迎接,眾皆遵旨。)
(尚寶卿來索玉璽,鑾衣衛整備法駕。)
(太後見時勢大變,乃入後殿,召孝明帝妃嬪,自胡後以下共三百餘人,盡出家
(瑤光寺,痛哭出宮。)
(送幼主歸舊府,太後亦自入寺為尼。)
133**時間: 地點:
(未幾,榮遣將軍朱端以一千鐵騎來執太後、幼主。)
(端入京,問留守官曰)
太 後:太後、幼主何在?
彭 城:(留守曰)太後避往瑤光寺,幼主送還舊邸。
(端到寺,入見太後。)
太 後:(大驚)卿係何人?
端 愛:太原王將士奉旨來迎太後。
太 後:卿且退,吾當自往。
(端不許,軍士皆拔刃相向。)
(太後失色,只得上馬起行。)
(端又執了幼主,齊至河橋見榮。)
(榮命入帳相見。)
(太後見榮,多所陳說。)
榮 聞:無多言。
(喝令左右執至河邊,並幼主共沉之河。)
(可憐一代國母,如此結果。)
(正應術士之言,尊無二上,不得善終。)
(後人有詩弔之曰:
( 昔日捐軀全為子,一朝殺子又何為?)
(黃河不盡東流恨,高後泉台應笑之。)
太 後:(榮既沉費穆密說榮曰)大王士馬不出十萬,長驅向洛,既無戰勝之威,群情素
不厭服。以京師之眾,百官之盛,知公虛實,必有輕侮之心。若不大行誅殺,更
樹親黨,恐大王還北之日,未度太行而內變作矣。
(榮心然之。)
榮 聞:(忽報慕容紹宗自晉陽來見)紹宗來,吾又添一助矣。
謂 之:(因)洛中人士繁盛,驕侈成俗,不加蔓剪,終難制馭。吾欲因百官出迎,悉誅
之何如?
紹 宗:不可。太後荒淫失道,嬖幸弄權,淆亂四海。大王興義兵以清朝廷,此桓、文之
業,伊、霍之舉,天下無不悅服。今無故殲夷多士,不分忠佞,恐大失天下之望
,非良計也。
(那知天寶性本殘忍,聞費穆言,頓起殺心。)
(紹宗雖極口止之,榮終不聽,乃請帝循河,西至陶渚,別設行宮居之。)
(無上、始平二王隨侍。)
(榮密令心腹驍將郭羅剎、叱列剎鬼持刀立於帝側,詐為防衛,俟外變一起,即
(殺無上、始平。)
(斯時百官皆至,求見新君。)
紹 宗:(榮悉引之行宮西北河陰之野)帝欲在此祭天,百官宜下馬以待。
(眾皆下馬。)
紹 宗:(榮乃引胡騎四面圍之,責眾官曰)昔日肅宗年幼,太後臨朝,全賴汝等匡輔。
任劉騰之弄權,縱元叉之害政。及至徐、鄭用事,濁亂宮廷,四方兵起,九重被
弒,曾無一人以身殉國,報君父之仇,伸大義於天下。職為公卿,實皆貪污無恥
之徒。今天子賢聖,不用汝等匡弼也。
(言訖,以手一揮,胡騎四面縱兵,百官之頭如砍瓜切菜。)
(自丞相高陽王以下,朝臣共二千餘人,盡皆殺死。)
(只見愁雲慘慘,怨氣重重。)
(肝腦涂裂,皆錦衣玉食之儔;血肉飛揚,盡鳳子龍孫之屬。)
(衣冠之禍,莫此為烈。)
(但未識帝在行宮能保性命否,且聽下回細剖。)
(第十五卷 改逆謀重扶魏主 賈餘勇大破葛榮)
134**時間: 地點:
(話說河陰之役,百官皆遭殺戮。)
(後有朝士續到者五百餘人,聞之魂飛魄散,皆驚慌欲避,覓路逃生,無如四面
(鐵騎奉了天寶之命,重重疊疊圍住不放。)
(真如鳥投羅內,魚入網中,命在頃刻。)
紹 宗:(只見前有一將高叫道)新君即位,全是太原王大功,今王在上,還不下拜!
(眾官聽了,人人拜伏在地。)
謂 之:(又高叫道)魏家氣數已盡,太原王合為人主。汝五百人中,有能為禪文者免死
。若不能,盡殺無遺。
(眾臣莫敢出聲。)
榮 聞:(怒曰)豎子欺我乎?
(言未了,只見起身告曰)
一 人:某為大王作禪文。
榮 聞:你是何官?
一 人:臣乃治書御史趙元則也。
一 人:(榮令送入營中,吩咐道)好為之。
使 人:(又高唱)元氏滅,朱氏興。
(六軍齊呼萬歲,聲振山谷。)
(榮大喜,便遣數十親卒拔刀直向行宮,殺帝左右。)
(時帝居帳中,正懷憂慮,忽聞喊聲漸近,與無上、始平二王走出帳外看視。)
(郭羅剎見兵眾已到,忙將天子抱入營帳。)
(無上王未及轉身,叱烈殺鬼手起一刀,頭已落地。)
(始平忙欲退避,亦被叱烈殺死。)
(帝見兩兄被殺,看來自己性命亦不能保,暗暗流涕。)
(榮遂遷帝於河橋,置之幕下,率諸將還營。)
(趙元則禪文已成,榮見之大喜,乃解放文武五百餘人。)
135**時間: 地點:
(未幾,帝使人諭旨於榮曰:帝王迭興,盛衰無常。)
(吾家社稷垂及一百餘年,不幸胡後失德,先帝升遐,四方瓦解。)
(將軍奮袂而起,所向無前,此乃天意,非人力也。)
(我本相投,志在全生,豈敢妄希天位?將軍相逼,以至於此。)
(若天命有歸,將軍宜及時正號,若推而不居,思欲存魏社稷,亦當更擇親賢,
(我當流避裔土,何帝之有?)
(榮得詔大喜。)
(時高歡在旁,勸其乘此稱帝。)
(榮遍問諸將,諸將多同歡言,獨司馬子如以為不可。)
諸 將:(賀拔岳亦諫曰)大王前舉義兵,志除奸逆。大勛未立,遽有此謀,正可速禍,
未見其福。
(榮疑未決,乃自鑄金為像,凡四鑄不成。)
(參軍劉靈助善卜筮,斷事多中。)
(榮素信之,令卜為帝。)
靈 助:(卜曰)不吉,大王雖有福德,今未可也。若強為之,上逆天心,下失民望,殃
禍連延。
便得為帝,恐亦不久。
榮 聞:吾既不可,立天穆何如?
靈 助:天穆亦無此福德。臣夜觀天象,惟長樂王有天命耳。奉之為主,必獲厚福。
(榮不答,入帳獨坐,覺精神恍惚,情緒昏迷,不自支持。)
靈 助:(良久忽悟,深自愧悔)過誤,過誤!惟當以死報朝廷耳。
(出為諸將言之。)
(賀拔岳請殺高歡,以謝天下。)
(、侯淵曰)
竇 泰:歡雖愚疏,言不思難,今四方多事,須借武勇,殺之恐失將士心。
榮 聞:是吾過也,歡本無罪。
(遂不問。)
(時交四鼓,榮命迎帝還營,身率諸將下馬步行。)
(帝在河橋,正憂憤無措,忽有人報太原王前來迎。)
(帝心下大驚,未測何意。)
(只見諸將已集帳前,燈火齊明。)
(賀拔岳牽過御騎,請帝上乘。)
帝 大:我去何為?
榮 聞:(岳曰)帝勿憂,太原王已自悔過矣。
(未數步,榮叩首馬前,伏地請罪。)
(帝命扶起,共入大營。)
(帝坐,諸將皆下拜。)
(榮亦下拜,自陳過誤,願以死謝。)
(次日,奉駕入京,登太極殿。)
(下詔大赦,改元建義。)
(從太原王將士,普加五級。)
(在京朝臣,文加二級,武加三級。)
(百姓免租役三年。)
(時百官蕩盡,存者皆竄匿不出,惟散騎常侍山偉一人拜赦於闕下。)
(洛中士民草草,人懷異慮。)
(或云榮欲縱兵大掠,或云欲遷都晉陽。)
(富者棄宅,貧者襁負,率皆逃竄,十分不存一二。)
(直衛空虛,官守曠廢。)
(榮妻北鄉公主,南安王元貞女、景穆帝女孫、義元略之姑,謂榮曰)
城陽王:欲謁南安家廟,見義陽一面。
榮 聞:王已遇害矣。
公 主:(恚曰)何為殺之?
榮 聞:時勢不得不爾,死者豈獨義陽一人?今將請於帝,追贈以榮之。
(乃上書云:大兵交際,諸王朝貴橫死者眾,臣今分軀,不足塞咎。)
(乞追贈亡者,微申私責。)
(請追贈無上王為無上皇帝,其子韶襲封彭城王。)
(其餘死於河陰者,諸王贈三司,三品贈令僕,五品贈刺史,七品以下贈郡鎮。
()
(無後者聽繼,即授封爵。)
(又遣使者循城勞問,詔從之,於是朝臣稍出,人心稍安。)
(先是榮所從胡騎殺朝士既多,不敢入洛城,即欲向北為遷都之計。)
(榮狐疑未決,武衛將軍泛禮固諫乃止。)
(後榮復欲北遷,帝不能違。)
榮 聞:(尚書元諶爭之)何關你事,而固執乃爾?且河陰之役,君應知之。
公 主:(諶曰)天下事當與天下論之,奈何以河陰之酷而恐元諶?諶,國之宗室,位居
常伯,生既無益,死復何損?正使今日碎首流腸,亦無所懼!
(榮大怒,欲抵諶罪,世隆固諫乃止。)
(見者莫不震悚,諶顏色自若。)
(後數日,帝與榮登高,見宮闕壯麗,列樹成行)
乃下詔:臣昨愚暗,有北遷之意。今見皇居之盛,熟思元尚書言,深不可奪也。
(由是遷都之議遂罷。)
136**時間: 地點:
(未幾,榮奏並州刺史元天穆立功邊隅,封上黨王,入朝輔政。)
(爾朱世隆為侍中尚書,爾朱兆為驃騎將軍,汾州刺史天光為肆州刺史,仲遠為
(徐州刺史,使子弟各據一方。)
(其餘將士,賀拔弟兄、劉貴、司馬子如、竇泰、侯淵、侯景、尉景、段榮、厙
(狄乾、孫騰、蔡俊等二百餘人,或居內職,或授外任,皆有祿位。)
(高歡封同鞮伯。)
(緣山東盜起,命即領兵往討,歡謝恩而去。)
(是日,諸將到太原王府拜謝,榮設宴款待。)
(又報朝廷旨到,榮迎接開讀,乃封其長子菩提為世子,次子義羅為深郡王,三
(子文殊為平昌郡公,四子文暢為昌樂郡公,榮大喜。)
(送天使去了,重復入席歡飲。)
(忽思四子皆貴,只有長女娟娟,雖曾為肅宗嬪,終身未了。)
(知帝尚無正宮,不若納之為後以貴之。)
(因諭意諸將,劉貴、起對曰)
司馬子:大王若有此意,臣等啟奏主上,成此良姻。
(榮喜諾。)
137**時間: 地點:
(明日,啟奏帝曰)
二 人:陛下坤位尚虛,立後宜急。今有太原王榮長女,才貌兼全,德容素著,可以上配
至尊。
(帝以肅宗嬪御有礙於理,猶豫不決。)
二 人:(黃門侍郎祖瑩曰)昔晉文公在秦,懷贏入侍。事有反經合義者,陛下獨何疑焉
?
(帝遂從之,擇日迎立為後。)
(榮心大悅。)
138**時間: 地點:
(一日,見帝於明光殿,重謝河橋之事,誓言無復貳心,帝亦為榮誓言無疑。)
(榮喜,因求酒飲,熟醉而寐。)
(帝欲拔劍手刃之,左右苦諫。)
(帝乃止,命將步車載入中常侍省。)
(榮至半夜方醒,知身在禁中,頗懷疑懼,達旦不眠。)
139**時間: 地點:
(自此不復禁中宿矣。)
(榮次女瓊娟亦有秀色,嫁與陳留王元寬為妃。)
(寬,帝之兄子也。)
(榮久有歸志,又聞葛榮橫行河北,將歸討之。)
(適天穆已至洛陽,乃加天穆侍中、彔尚書事,兼領軍將軍。)
(以行台郎中桑乾、朱端為黃門侍郎,兼中書舍人。)
(朝廷要害,悉用其心腹為之,遂整旅而歸。)
(將行,帝設宴於邙山之陽,百官皆集。)
(後亦親自相送,賜金帛甚厚。)
(帝自榮去後,少解憂懷。)
140**時間: 地點:
二 人:(一日,廷臣奏稱)逆臣徐紇逃奔幽州,遇盜,全家被殺。鄭儼逃還鄉裡,與兄
鄭仲明同謀起兵,亦被部下所殺,函首以聞。李神軌、袁翻等久已遭誅。
(由是靈後之逆黨始盡。)
(帝命頒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