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  至  第三〇

21**時間: 地點:
    (卻說大遼耶律休哥等聽得耶律吶在汾陽戰勝宋兵,遣人奏蕭后進兵,以取汴京
    (,后設朝與君臣商議南下。)
耶律休:(右相蕭撻懶奏曰)小臣願領兵二萬前去,與宋取金明池、飲馬井、太原城。如
    大宋肯還此三處,則暫屯兵於隘,俟其釁隙。不然則起傾國之兵,攻其土門。
    (撻懶得旨,即日與大將韓延壽、耶律斜軫引兵從瓜洲南下。)
    (聲息傳入汴京,近臣奏知太宗。)
太 宗:(怒曰)賊騎屢寇邊廷,朕今親征,以雪幽州之恥。
寇 準:陛下車駕頻出,輕褻萬乘之尊,而無威望震服天下,使北番渺視,不以為意。依
    臣之見,命一大將征之足矣,何勞聖駕親出?
太 宗:誰可領兵前去?
寇 準:潘仁美邊情諳熟,命統軍征之。
    (太宗允奏,即降旨授仁美招討使,統軍都元帥,領兵征剿北遼。)
    (仁美領旨回府,憂形於面。)
仁 美:(其子潘章問曰)聞大人領兵北伐,威權極矣,何為不樂?
仁 美:缺少先鋒,故懷憂也。
寇 準:(章曰)大人何忘之?楊業可矣。向日之仇,由此不可以報乎?
    (仁美一聞章言,喜不自勝。)
仁 美:(次早進奏曰)乞陛下授楊業父子為先鋒,同進征遼,則賊不足破矣。
    (太宗允奏,遣使往雄州調遣楊業。)
    (詔曰:北番入寇。)
    (朝野征忪。)
    (今命仁美為行營招討使)
    (爾業父子三人為先鋒,征剿遼賊。)
    (詔命到日,即赴代州行營聽用。)
    (毋違。)
    (使臣賚詔既去,寇萊公赴府中言曰)
八大王:仁美怨恨令公,深入骨髓。今舉為先鋒,只恐害之,誤國大事。
    (聞說大驚,即入奏曰)
八 王:令公昔射仁美,今舉為先鋒,恐仁美挾仇肆虐,於軍不利。
仁 美:(即趨前奏曰)今共王事,即係一家,豈有家人而害家人之理乎!臣決不效小人
    之所為也。
    (太宗心亦持疑,遂命呼延贊為救應,使潘仁美等領兵十萬離了汴京。)
    (不日至代州,代州傅昭亮率眾迎接。)
    (仁美入公館坐定,昭亮參畢)
仁 美:汝知某處可以下寨?
八 王:(昭亮曰)此去西北,地名鴉嶺,可以下寨。
    (仁美遂引軍至鴉嶺。)
    (剛立營寨,軍士報韓延壽領兵搦戰。)
    (仁美大怒,披掛上馬。)
    (韓延壽殺到,仁美令劉均期出戰。)
    (交馬一合,均期中鞭,負痛走回。)
    (又令賀懷出戰,交馬二十合,賀懷中箭,敗回本陣。)
    (仁美見二將俱敗,親自奮勇殺出。)
    (交馬十合,亦敗而回。)
    (次日,升帳言曰)
仁 美:此賊本領甚好,急難破之,將奈之何?
八 王:(王侁曰)此賊惟楊先鋒可以抵擋。在他人則不能矣。
仁 美:楊家子父因何不到?
    (言罷,軍士報楊令公參見。)
    (父子三人下馬入見,怒曰)
仁 美:軍令,刻期不到處斬。今汝為先鋒,尤為吃緊,今既違法,當得何罪?
    (遂喚刀斧手推出轅門斬首示眾。)
    (有詩為證:
    (  一作先鋒是禍胎,讒邪懷忿害英才。)
    (茲辰繼業無先見,何事遲遲不早來。)
六 郎:(向前告曰)遼發三路軍兵殺至三關,小將父子戰退方來,是以違了限期,乞太
    師寬恕罪名。
仁 美:(呼延贊在傍勸曰)乞元帥姑免其罪,待明日出陣立功贖之。
    (仁美依勸,遂放了令公父子三人。)
    (仁美暗想,在軍臨守,難以謀害令公,遂心生一計,乃謂延贊曰)
延 贊:軍中缺少弓箭等件,汝往代州取來應用。
    (延贊辭別仁美,竟往代州去訖。)
    (令公辭仁美,退出本寨。)
    (至夜仰觀天象大驚,見太白星引著尾宿入於鬼宿之中,乃曰)
令 公:老漢數難逃矣。
    (次日,參見仁美)
令 公:彥嗣日早擄掠,蔚朔二城空虛,可令吾兒六郎領兵埋伏於二城連境之所,以邀截
    其接應之兵。業領一軍襲蔚朔二州山後,則大遼九州唾手可得矣。
仁 美:老匹夫!是好,你父子遠去避鋒,令我於此處當敵。
令 公:無妨,著呼延贊保元帥深溝高壘,以拒延壽。不旬日業領得勝之兵回來破之,有
    何難哉!
仁 美:捨近取遠,倘若不勝,反傷銳氣。
    (言罷,忽報遼兵索戰。)
    (仁美著令公出馬。)
令 公:今日日辰不利,北人不知書義,故無所忌。我南方知書,每事擇日,故有所忌諱
    。且賊勢甚盛,姑避其鋒,待他軍兵少懈,驅兵殺出,必獲全勝。
仁 美:周以甲子日興,紂以甲子日亡,擇甚吉日?今汝為先鋒,千推萬拖,懼怯如此,
    何以激勵諸軍?速披掛出馬!再勿饒舌。
令 公:(護軍王侁言曰)將軍素號無敵,今見敵推拖不戰,得非有他志乎?
令 公:業非畏死,時有未利,徒傷其生,不能立功,業乃太原降卒,其分當死,荷蒙聖
    上不殺,授以兵柄。今遇敵豈敢從之不擊?蓋欲伺其便以立尺寸之功,以報聖上
    之恩耳。然諸君責業有異志,不肯死戰,尚敢以自愛乎?當為諸君先行。但陳家
    谷,諸君幸於此處張設步兵強弩,以相救也。不然無遺類矣。
    (言罷上馬領兵出寨。)
言 罷:(言曰)元帥只要設謀報復私仇,不想誤國大事。
言 罷:(忽抬頭望見遼之旗幟,大驚揮淚言曰)哀哉痛哉,今生已矣。
六 郎:大人何出此不利之言?
令 公:(以手指曰)那裡不是傷生之兆?
    (六郎定睛望之,只見遼兵旗上前畫一羊,後畫一虎撲之。)
六 郎:凶吉此何足憑。仗天子洪福,自足以勝之矣。
    (有詩為證:
    (  遙見番旗虎撲羊,令公兩眼淚灑惶。)
    (聖朝福縱如山重,難保英雄不喪亡。)
    (令公狼牙谷死節)
    (大遼元帥斜軫聞楊業出戰,遣復都部署蕭撻懶伏兵於路。)
    (又遣土金秀出戰。)
    (令公命六郎出馬,交戰四十合,土金秀敗走。)
    (父子三人引兵趕殺而去。)
    
    
22**時間: 地點:
    (卻說仁美心欲害令公,因其臨去埋伏之言,亦假意與王侁等列陣陳家谷。)
    (自寅至午,不得業之消息,使人登托邏台望之,又無所見。)
    (皆以為遼兵敗走,欲爭其功。)
    (即一齊離谷口,沿交河南進。)
    (行二十里,聞業戰敗。)
    (仁美暗喜,引諸軍退回鴉嶺去了。)
    (與蕭撻懶且戰且走,走至陳家谷,見無一卒,撫胸大慟,罵曰)
令 公:仁美老賊,生陷我也。
    (大遼韓延壽領兵如蜂集,重重圍定令公父子。)
七 郎:哥哥保著父親在此寧耐,弟單騎殺回,取兵來救。
令 公:(哭曰)兒去小心,老父今生恐難見汝矣。
    (七郎上馬撞陣,遼兵不防單騎殺來,被七郎走出谷口去了。)
    (直至鴉嶺大寨下馬。)
    (時九月重陽,仁美與諸將賞菊作樂飲酒。)
    (有詩為證:
    (  月下搗衣何處聲,四星帶戶夜沉沉。)
    (籬邊黃菊幾年夢,天畔白雲千里心。)
    (酒興那知風落帽,笳聲偏惹淚盈襟。)
    (狼烽不息貂裘敝,忍聽晴空雙雁吟。)
    (七郎到寨下馬,叫軍士快稟元帥:楊延嗣回取救兵。)
七 郎:(眾人曰)元帥正在飲酒,汝慌怎的?
    (大怒,撥劍出鞘,喝退眾人,直至帳前言曰)
七 郎:稟元師得知,小將父兄被遼將圍於陳家谷口,乞元帥早發軍士相救。
仁 美:無敵者,汝父子之素號也。今何亦被人圍?
七 郎:非小將父子不能戰鬥之罪,乃明公不聽吾父之言,不肯伏兵谷口,遂遭此難。
仁 美:(怒曰)這畜生,到指下我的過來。今日仗劍入帳,越分凌上,殊為可恨!
    (喝令軍士推出斬之,以正軍法。)
仁 美:(劉均期等勸曰)七郎雖有罪,且看昔日保駕之功,饒他也罷。
    (仁美遂將七郎放了。)
    (是夜,叫軍士將酒灌醉七郎,縛於樹上,亂箭射之。)
    (胸前攢聚七十二箭。)
    (七郎既死,仁美令陳林、柴敢抬屍丟於桑於河內。)
    (陳柴二人次早抬向河邊,一丟下去,其屍倒漂上岸。)
二 人:(大驚曰)神哉神哉,英雄屈死,魂靈不散如此!且七郎乃保駕功臣,朝廷他日
    究出根由,其禍不小。咱兩人莫若假做抬病軍,竟往南燕告知八大王,方才杜絕
    我你後患。
二 人:(柴敢思忖良久)一則雁門難過,二則咱等非親骨肉,難代他們伸冤。
    (說罷,只見北方一騎馬來。)
    (二人視之,乃六郎也。)
六 郎:吾弟回取救兵,你二人知否?
    (二人乃將前情告之。)
    (六郎聽罷,放聲大哭。)
陳 林:將軍休哭,急往汴京進奏,我二人作證。
六 郎:父今圍困谷中,危在旦夕,怎生去得?
六 郎:(躊躇半響,乃曰)我去問潘招討取救兵,又是送死。煩汝二人請呼將軍出來商
    議。
陳 林:呼將軍取軍器還未回營。
六 郎:既未回來,我往代州要之於路。汝二人回寨,切莫說我回取救兵。
    (言罷,辭別上馬而去。)
    (將七郎屍首埋之回寨,正稟復仁美,忽一卒進報)
二 人:六郎單馬回來,不入本寨,竟往南方去了。
仁 美:誰去擒之?
    (、柴敢應聲曰)
陳 林:某二人願往。
    (仁美遂命領兵三千趕之。)
    
    
23**時間: 地點:
    (卻說迎見延贊於路,泣曰)
六 郎:叔父救我。
延 贊:有何苦情?
    (六郎將其事一一訴之。)
延 贊:且去救了汝父,後奏朝廷,與七郎伸冤。
    (忽陳林、柴敢領兵趕到,訴說仁美如此如此。)
六 郎:汝二人將欲何為?
陳 林:某恐他人領兵傷害將軍,故仁美問罷,某二人即應聲願領兵追趕。天幸仁美依隨
    。今某引此軍同去破圍救老將軍也。
    (六郎稱謝,遂與延贊等望陳家谷而進。)
    
    
24**時間: 地點:
    (卻說令公見二子不至,恐軍士餓死谷中,乃引兵出戰,恰遇土金秀,交馬數合
    (,金秀詐敗,令公戰昏,錯認路逕。)
    (只說是出路,一直殺去,不見了土金秀。)
    (抬頭一看,只見兩山交牙,樹木茂密,竟不知是何處。)
    (心下十分慌張,遂著小卒問鄉民。)
    
    
25**時間: 地點:
    (須臾小卒回報:鄉民說是狼牙谷。)
暗 忖:(令公大驚)羊遭狼牙,安得復活。
    (遂引眾奮勇殺出,砍死遼兵百餘人。)
    (再策馬前進,其馬疲憊,不能馳驟,令公遂匿深林之中。)
    (耶律奚底望林中袍影射之,遂射中令公左臂。)
    (令公怒,復趕殺出林。)
    (遼兵四散走了。)
    (令公遙見前山一廟宇,乃引眾軍往視之,卻是李陵之廟。)
    (遂下馬題詩一律於壁間云:
    (  君是漢之將,我亦宋之臣。)
    (一般遭陷害,怨恨幾時伸。)
    (題罷命眾軍土屯止於廟。)
    (耶律奚底喚軍士不必逼近,被其所傷,只在谷口困之。)
    (俟其糧絕餓死,往梟首級。)
    (眾軍得令盡退守谷口。)
    
    
26**時間: 地點:
    (卻說令公見遼兵不來索戰,遂絕食三日不死。)
令 公:(乃與眾人言曰)聖上遇我甚厚,實期捍邊討賊,以仰答之。不意為奸臣所逼,
    而致王師敗績,我尚有何而目求活?
    (時麾下尚有百餘人。)
謂 之:(又)汝等俱有父母妻子,與我俱死無益,可走歸報天子,代我達情。
謂 之:(眾皆感激)願與將軍同盡。
令 公:(忖道)外無救援,遼兵重圍,畢竟難脫此難。且我素稱無敵,若被遼人生擒,
    受他恥辱,不如乘今早死之為愈也。
令 公:(主意已定,乃望南拜曰)太宗主人,善保龍體。老臣今生不能還朝再面龍顏矣
    。
    (言訖,取下紫金盔,撞李陵之碑而死。)
    (年凡五十九歲。)
    (眾軍士見令公既死,遂奮激殺出谷來,盡被遼兵砍死,止逃走二三人而已。)
    
    (後靜軒先生有詩歎云:
    (  力盡鋒銷馬罷潰,堪悲良士不生回。)
    (陵碑千古斜陽裡,一度人看一度哀。)
    (後人又有詩贊其守節:
    (  鐵石肝腸斷斷兮,甘心就死李陵碑。)
    (稜稜正氣彌天地,烈日秋霜四海知。)
    (楊六郎怒斬野龍)
    
    
27**時間: 地點:
    (卻說呼延贊等逕往陳家谷救令公,忽路逢一番將。)
六 郎:來者何將?
令 公:我野龍也。
六 郎:汝知吾父在何處?
令 公:(野龍曰)汝父迷失出路,殺進狼牙谷去,被我等圍住,不能得出,遂撞李陵之
    碑而死。首級被土金秀梟了,送往幽州獻娘娘去了。只有金刀,吾得在此。汝敢
    來奪耶?
    (六郎聽罷大怒,縱馬直取野龍。)
    (野龍亦奮勇交戰,三合,被六郎斬於馬下。)
    (六郎下馬,取了金刀大慟,昏倒於地。)
六 郎:(呼延贊勸曰)汝今哭死也是枉然,莫若入京辨冤。我等助汝救父,命令不自仁
    美老賊,亦難回寨,只得去落草,待汝的消息,方可來與汝作一證見。
    (言罷相別而去。)
    (六郎一人一騎出谷,正遇遼將黑嗒,交戰數合,忽山後一騎殺來,手持一斧,
    (劈死黑嗒,殺散眾兵。)
    (六郎視之,乃兄延德也。)
    (兄弟下馬相抱而哭。)
六 郎:(延德曰)此遼賊巢穴,不可久停,且隨我入山相訴衷曲。
六 郎:(六郎跟五郎到五台山方丈坐定)當時與哥哥戰敗。離散之後,杳無音信,卻緣
    何到此出家?
令 公:(延德曰)當時鏖戰遼兵,勢甚危迪,料難脫身,遂削髮為僧,直至五台山來。
    日前人道遼宋交兵,又望見陳家谷口殺氣騰騰,心下十分驚跳,特下山來,只見
    吾弟受敵,但不知父親安在?
    (六郎將父弟遭害訴說一遍。)
五 郎:(大哭曰)父弟之仇不共戴天,何得不報!
六 郎:小弟今回汴京奏帝報此冤仇。
五 郎:不必京去,今我起五百僧殺到仁美營中,將老賊碎屍萬段,豈不勝於奏朝廷乎?
    
    (有詩為證:
    (  覺海澄清已數年,風波一旦起滔夭。)
    (只因奸仇戕根本,恨不頦臾雪卻冤。)
六 郎:不可。仁美聖上所敕命者,如此殺他,是反朝廷矣。不是伸冤,倒去結冤。
五 郎:這等說,我將父弟追薦,你快去京奏帝。代拜母親:今生不得圖家慶,承顏膝下
    以盡子道也。
    (六郎遂拜別回京。)
    (行至黃河,入去與把守官索路引。)
    (及見那把守官,大驚。)
    (那官不是別人,乃仁美之姪潘容也。)
    (仁美恐六郎逃回,先著潘容在此把渡。)
    (六郎見之,竟往東北走了。)
    (潘容見是六郎,遂跳上馬加鞭追之。)
    (至一灣內,六郎見無船支,乃沿河而走。)
    (忽見蘆葉內有一支漁船,坐著兩人,有詩為證:
    (  一葉扁舟碧水灣,往來人事不相關。)
    (網收煙渚微茫外,釣下寒潭遠近間。)
    (沽酒每同明月飲,忘機常伴白鷗閒。)
    (澤粱況復官無奈,撫髀長歌任往還。)
    (正在慌間,見漁船叫曰)
六 郎:渡我過去,送汝船錢。
老 者:(那船上)你那裡去?有甚公幹?
六 郎:小生汴梁人氏,母病危篤,回家看覷。
    (那老人認是六郎,橫舟接上。)
老 人:(潘容在後叫曰)那人是賊,你休渡他過去。
    (梢子不昕,潘容拈弓,正欲發矢,不防蘆葉中走出一漢,將潘容一棍打落馬下
    (。)
    (連人帶馬,竄入河內丟了。)
    (那船又近岸,接著那漢子上船過了河。)
    (三人引六郎直至一莊,入於堂上。)
    (三人納頭便拜。)
    (亦拜,乃曰)
六 郎:蒙君救命,恩莫大焉,又何為禮拜?
老 人:(那後生又曰)郡馬,你何忘了?小人原居太原,母死無錢安葬,夜入郡馬府中
    ,盜些財物,被令公拿住詢問。遂憐憫小人,賜錢葬母。後因家貧,來此捕魚過
    活。偶逢恩人遭難,時相報也。
六 郎:尊姓貴名?
老 人:(那人曰)小人喚做郎千,此老的,是吾父親。此小的,是吾弟郎萬也。
    (六郎聽罷,相謝,即辭別欲行。)
郎 千:屈留一宵,少伸薄意。
    (六郎入宿其莊。)
郎 千:(次日辭別)郡馬別後,吾等亦他往矣。
    (六郎相別行至汴梁城外,腹中饑餓,下馬入店,買飯充饑。)
    (只聽得市中人三三兩兩京說楊家父子反了。)
    (潘元帥表奏朝廷,太宗聞奏大怒,將楊家府家屬盡皆拿赴法曹。)
    (幸得八大王奏過,暫囚天牢。)
    (待遣人邊廷體訪,果真反了,斬猶未遲。)
    (六郎聽得大驚,思忖父死狼牙,母囚牢獄,致使我有家難奔,冤屈如此。)
    (遂悄悄入城,不敢入無佞府去,只在酒館安歇,不在話下。)
    
    
28**時間: 地點:
    (卻說蕭撻懶屢奏蕭后發兵取宋基業。)
    (遂欲出旨遣將南下,忽賀驢兒曰)
蕭 后:大宋國中,武臣策士,車載斗量,豈一戰得捷,便謂中國可圖?臣竊料之,殆有
    不可。但臣有一計,能使娘娘駕坐汴梁,而宋人無術可救。
蕭 后:卿是那條計策,若此之妙?
賀驢兒:臣假扮南人,投入汴京,憑著一生學力,定要進身侍立宋君之側。俟其國中略有
    釁隙可攻,即傳信來報,然後娘娘興兵南下,始保萬全無失,而中原唾手可得。
    
蕭 后:(喜曰)倘若功成,我定裂土分茅。但恐後難認汝。
    (於是心生一計,遂向左腳心刺賀驢兒三個珠砂紅字為記。)
賀驢兒:(又問曰)卿去改換甚名?
賀驢兒:改名王欽,字招吉。
    (太后遂親賜酒三杯。)
    (驢兒飲罷,拜辭,即日起行,望雄州而進。)
    (賀驢兒,乃左賢王賀魯達嫡子也。)
    
    
29**時間: 地點:
    (卻說六郎悶悶無聊,從步閒行,嘯口歌曰:
    (  仰觀夭蒼蒼,俯察地茫茫。)
    (天地亦何極,人命如朝霜。)
    (靈椿狼牙殞,萱花縲線傷。)
    (夜夜吐哀音,涕淚沾我裳。)
    (奸賊肆毒害,呈嗟痛惜惶。)
    (佞頭飲上方,黃泉耿幽光。)
    (慈鳥反哺心,悲思結衷腸。)
    (圓景淡無光,浮雲慘不揚。)
    (誰走告天子,為我作主張。)
    (歌罷,見前面一人亦在吟詩云:
    (  昂昂挾策向京畿,准擬高車耀鄉間。)
    (剝落文章空滿腹,漂零何日是歸期。)
    (六郎見其人,生得十分俊雅,頭戴儒巾,身穿羅衣,腰繫絲縧。)
六 郎:(揖而問曰)先生何處人氏?有甚愁思行歌於市?
其 人:小生雄州人氏,姓王名欽,賤字招吉。因比不第,在此閒步散悶。
言 罷:足下大名?
    (六郎不隱,將父弟苦死情由,一一訴說。)
    (招吉聽罷,不勝憤激。)
招 吉:(乃曰)將軍何不奏知天子,卻來背地怨恨,枉自悲傷?
六 郎:某欲去,奈心上惱悶得慌,幾番提筆寫疏,不覺淚下如注,濕透紙箋,故此遲留
    ,尚未申奏。
招 吉:此事何難,小生不才,願代將軍寫之。
六 郎:君肯垂念,誠三生有幸。
    (遂邀招吉於歇處,沽酒款待,盡訴生平勞苦。)
    (招吉動容歎息良久。)
招 吉:(又問曰)疏上將何人為首?
六 郎:潘仁美為謀之首,護軍王侁、部下劉均期、賀懷俱難恕饒。
    (招吉一筆寫出,遞與六郎。)
    (看罷,乃曰)
六 郎:先生才高班馬,取青紫如拾芥然,有何難哉。特時未至耳。
    (遂復沽灑致謝。)
六 郎:容某進奏,到尊寓專謝。
    (招吉辭別而去。)
    (六郎正進到午門,陡遇七王出朝,。)
    (暗忖聖上今被讒言昏惑,莫若啟壽王代奏,猶易分辨。)
    (遂向前攔駕,大叫伸冤。)
    (壽王見是六郎,命帶到府中勘問。)
七 王:(回府坐定)潘仁美奏汝父子反了,真偽何如?
六 郎:(跪下對曰)正為此事來辨。
    (即遞上奏疏與七王看之:
    (  迎州防禦使臣楊景,為訴挾仇謀害,陷沒奏軍,虛捏反情冒奏,誤國欺君
    (事:臣太原降卒,荷陛下不殺,復授以職,至德深恩昊天罔極。)
    (曩者,遼虜腥穢,天地神人共怒。)
    (皇威丕振,命潘為帥,臣父子為先鋒,同出征剿。)
    (臣父子思圖報效,教將丑敵草雉而禽獼之。)
    (索何仁美與王侁等挾昔日之仇,肆莫大之禍,待臣父子進至狼牙村,刃接兵交
    (,招討坐觀成敗,不發半騎相應。)
    (及敗回陳家谷,矢盡力疲,番兵蟻聚蜂屯,遂致全軍皆沒。)
    (臣父困乏行糧,撞李陵封碑之下而死。)
    (臣弟回取救兵,遭仁美萬箭之傷而亡。)
    (陷沒全軍於遼疆,伸冤無地;復捏反情而冒奏,情慘黑天。)
    (臣零丁逃命,孤苦無依,只得具疏申聞。)
    (懇乞宸衷明斷,父弟九原銜恩瞑目。)
    (臣甘誅戮,即萬斧不辭。)
    (某年某月某日。)
    (臣景誠惶誠恐,稽頓首具疏,不勝戰慄死罪之至。)
七 王:(看罷問曰)疏詞絕佳,出自胞中,誰代為之?
六 郎:乃雄州一儒生,姓王名欽,字招吉,代臣寫作。
七 王:郡馬知在何處?
六 郎:寄居東閣門龍津驛。
    (七王遂命人召之。)
    (頃刻間召至府中。)
    (七王與語,對答如流,七王大悅。)
七 王:(乃謂六郎曰)郡馬可去擊登聞鼓,分理更易,且當急往,毋被奸黨知覺。
    (六郎接疏拜別,竟往闕外擊鼓。)
    (被守者捉見太宗。)
    (六郎將疏遞呈御案,太宗展開覽之云。)
    (寇準勘問潘仁美)
    
    
30**時間: 地點:
    (卻說看罷六郎之疏,大怒,罵曰)
太 宗:欺君奸賊,反奏楊家父子反了!誰去拿此賊來同罪?
    (忽階下一人進奏願往,其人是誰,乃朔州馬邑縣黨進,現居殿前太尉之職是也
    (。)
八大王:黨進拿回潘仁美來,元帥之任非小可關係,必須命人代之。
太 宗:誰人堪代此職?
八 王:楊靜稱職。
    (降旨宣至,拜畢,靜奏曰)
太 宗:臣恐仁美抗旨,不付帥印,將奈之何?
八 王:(黨進曰)如此如此,便可得印。
    (太宗大喜。)
    (二人辭帝出城,至雁門關。)
二 人:(黨進謂楊靜曰)下官先入寨去,明公少停片時而來。
    (黨進匹馬先入寨去,正與劉賀等議事,忽左右報曰)
潘仁美:朝廷遣使臣到來。
    (仁美等迎接黨進入帳,相見禮畢坐定。)
仁 美:(黨進言曰)太師前奏楊令公父子反情,聖上將楊府滿門拿囚天牢,候太帥回日
    決處。不期有奸細來京,奏太師結好蕭后,不發救兵,陷沒楊家父子。又說太師
    之印,已獻蕭后,聖上大怒,即下詔來宣太師回京,與奸細對證。某向御前奏曰
    :『邊庭隔遠,事難准信,待臣先往觀看。如印在此,係誣陷,不必取太師回京
    。』太師可把印來某看。
仁 美:世寧有是理耶!
    (即拿出印來遞與黨進看之。)
仁 美:(黨進接印在手)跪聽聖旨宣讀。
    (詔曰:朕委楊靜為帥御邊,復遣黨進竟拿潘仁美、劉賀王等監禁太原聽旨。)
    
    (違命處斬。)
潘仁美:(黨進讀罷)我得何罪,聖上拿問?
仁 美:(黨進怒曰)你自己所為的事情,還佯不知!奏汝者,楊郡馬也。
仁 美:他父子反悖朝廷,如今倒來排陷我等。
潘仁美:(黨進曰)汝往京去與他分辨,不必在此多說。
    (道罷.小卒報新元帥到。)
    (眾軍迎接入帳來拜畢,將印付與楊靜。)
潘仁美:(靜接了印,乃問仁美曰)呼延贊何在?
仁 美:自楊家父子反後,竟不知其去向。
潘仁美:(黨進曰)元帥早將他們一干人鎖解太原,不必究同。
    (楊靜喝左右鎖了仁美等,與黨進押赴太原。)
    (不日到了太原,太原府判黃進迎接黨進入公館。)
潘仁美:(參拜畢,黨進曰)聖旨著落仁美等四人各另安置。
    (黃進得命,遂送仁美於皈依寺,送劉賀二人於太醫院,送王侁於申明閣。)
    (黨進乃回京復命去訖。)
    (潘仁美亦遣人入京,啟請潘妃進奏太宗分辨。)
    (當日在寺中閒遊,偶見雪雲長老領眾僧出寺,去好半日方回。)
仁 美:(問雪雲長老曰)適間領眾僧往何處而來?
雪 雲:迎接新任府尹爺爺。
仁 美:汝知其姓名否?
雪 雲:左丞相寇準爺爺是也。
仁 美:(驚問曰)為著甚事貶到此間?
雪 雲:聞朝廷惱他,貶到此間歇馬。
仁 美:(暗忖道)這老兒是我舊日僚友,待我整酒請來相敘舊情,探問朝廷事情,豈不
    妙哉。
    (於是次日置酒,著雪雲去請寇準。)
    (持書入府,當堂跪下,稟曰)
長 老:潘太師爺爺特遣貧僧來請爺爺飲酒。
寇 準:(怒曰)我此來,敬為勘問老賊事情。汝好大膽,敢來代他請我。
    (喝左右拿下,重責四十。)
長 老:只因府判爺爺著令好生伏侍太師,貧僧實不知有此情。乞爺爺恕饒貧僧。
寇 準:汝既不知,權饒罪名。但我有一計悄悄代行。否則,將汝這個禿驢活活打死。
長 老:願領爺爺之計而行。
寇 準:汝要如此如此。
寇 準:(吩咐畢,遂命先回,道)稟上太師,說我就到。
    (諾諾連聲,竟回寺中,告知仁美說道)
長 老:寇爺拜上,隨後就來。
    (言罷,報寇爺到。)
    (仁美出寺,接入法堂坐定。)
仁 美:(傳杯數次)楊景那廝,擊登聞鼓,說下官害他爺子,有此事否?
寇 準:那小畜生果是擊來,後幸潘娘娘保奏太師,但八大王力助楊景進奏,主上著太師
    在此安置。下官不肯,亦保奏太師,八王遂劾下官黨惡,帝乃允奏,貶此歇馬。
    原天子意思,實聽潘娘娘之言。日後太師無甚重罪。但下官有一事,甚怨太師辦
    得不妥。
仁 美:老夫與丞相舊日同寅,未當得罪,何怨之有?
寇 準:不怨他事,怨不殺卻楊景,致有今日之禍。當時一並除之,削盡根苗,尚有何人
    來復冤仇?
仁 美:丞相說得甚是。當日亦著人捕捉,不知緣何被他逃回京來。
寇 準:下官聞得令公被太師算計得好,此處卻無閒人,試說與下官聽之。
    (仁美不防寇準來套他口詞,又飲酒將醉)
仁 美:丞相平日交情,言之亦無妨礙。當日令公被我把反情生逼得出兵,他叫我埋伏弓
    弩於陳家谷,老夫一卒不遣,及彼殺敗回來,見無伏兵,遂走入狼牙谷撞死李陵
    碑下。七郎回取救兵,被老夫將酒灌醉,綁於樹上,令眾軍亂箭射死。
寇 準:豈有是理,太師莫把假話來誑我也。
仁 美:丞相處才說此話,若在他人,老夫決不吐露矣。
    (大怒,罵曰)
寇 準:老賊陷害忠良,欺君誤國,冒奏朝廷,說楊家父子反了,大傷天理。
仁 美:(喝左右)拿下。
    (呼必顯應聲而入,當筵拿下仁美,喝令供狀。)
仁 美:這老子發酒狂,叫我供狀!
寇 準:雪云何在?
    (從窗外轉入,遞上口詞曰)
長 老:領爺爺鈞旨,太師說一句,貧僧寫一句,並無差錯。
寇 準:你不供招,復有何待?
潘仁美:(歎曰)誤被寇老賺我口詞,怎生是好。
    (有詩為證:
    (  城狐險惡立機深,舊好相逢盡吐詞。)
    (早識窗前謄口脗,樽前詞話異惺惺。)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