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 至 第三二〇

311**時間: 地點:
    (卻說葉護有二弟,皆精通武藝,弓馬過人。)
    (次曰葉誠,末曰葉譚,有此二弟,更兼九姓戰將皆雄偉之士,引本部人馬取路
    (夾迎。)
    (前至天山相遇,兩勢下各自佈陣。)
仁 泰:(番兵擺開,門旗下葉護出馬,二弟列於兩傍,厲聲大罵)反國之賊,敢侵吾境
    !
    (秦懷玉縱馬挺槍,大怒而出,單搦葉護交鋒。)
    (次弟葉誠挺槍與懷玉交戰,戰上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葉護大怒,一騎馬、一口刀來助葉誠,兩個夾攻懷玉,懷玉全然不懼。)
    (末弟葉譚見二兄戰懷玉不下,也驟坐下馬,輪手中兩口日月刀,三個圍住懷玉
    (。)
    (倒拖槍便走,三人奮力趕來,比及趕到,正值黃昏左側,忽然四邊喊起,火炬
    (齊明,當先一員大將持戟勒馬而出,大呼曰)
懷 玉:你認得唐白袍大將薛仁貴否?
    (葉護兄弟遂棄了懷玉,來與仁貴交鋒。)
    (仁貴戰三人,精神倍長。)
仁 貴:(葉護驚曰)吾聞此人流於象州,已死久矣,不想尚在。
    (正鬥之間,寶林、來濟分兩路殺到,葉護軍馬首尾不能相顧,大敗,兄弟衝開
    (路,引敗兵走。)
    (仁貴趕去,卻得裨將羅陀麼軍出,救了葉護兄弟,因此仁貴方回。)
    (葉護等回見酋長,說中仁貴之計。)
    (薩葛部酋長大怒,乃自統大軍,來與仁貴對陣。)
    (探馬報來,薩葛部酋長軍到了。)
    (仁貴便上馬,引餘軍就天山前擺開。)
    (薩葛全副金盔金甲,坐下騎雪白馬,手中使大桿刀出陣。)
    (看了仁貴持戟躍馬,在陣前往來搦戰,薩葛便欲自戰。)
仁 貴:(馬後一將許如臯曰)折枝焉用大斧,不必大王有勞虎威,吾斬仁貴之首,如拾
    芥耳。
    (縱坐下馬,輪手中開山大斧,直取仁貴,仁貴挺戟來迎。)
    (戰不三合,刺死如臯於馬下,便拍馬挺戟來刺薩葛。)
    (薩葛慌欲走入陣去,馬未到陣,被仁貴一箭射中咽喉,應弦墜馬而死。)
    (對陣中裨將羅陀麼持戟與弟羅天祐二人躍馬並出,仁貴不戰,詐敗而走。)
    (二人疑仁貴力乏,飛馬趕來。)
    (比及趕到,被仁貴連射二箭,二人皆中面門,墜馬而死。)
    (後面驅兵掩殺,九姓之兵又折一陣,退十餘里下寨。)
仁 貴:(諸部眾商議,斛唱素部酋長曰)吾等本無戰心,皆因葉護所為。今薛仁貴連發
    三箭,即殺三人,真神人也。唐兵勢大,吾等雖勇,烏合之眾,難與為敵,不如
    舉眾投降,可保軍民之難。
    (九姓從之,使一大臣姓於名執罕,直至唐營見鄭仁泰。)
    (仁泰准降,分賓主而坐。)
    (仁泰問執罕軍事,執罕對答如流,仁泰喜之,欲留軍中聽用。)
仁 貴:不可,此人九姓之魁,今幸已降,速宜斬首,何故用之,以長其惡也?
仁 泰:彼尚十萬之眾,何斬一人?直須降服其心,自然平矣。
仁 貴:此等恃其路險峻,不服王化,今日雖降,明日復反,吾欲盡誅以絕後患。
尉遲寶:九姓種類不一,人面獸心,反覆無定,若不盡誅之,終為國家大患,請總官詳察
    之。
仁 貴:汝足知吾肺腑也。吾正欲如此,皆合我心。
    (遂將斬之。)
    (且看後事如何?)
    (總評:鐵勒九部人馬,前來天山挑戰,元帥葉護兄弟三人雖勇,其能當我白袍
    (上將乎?觀其三箭連發,三人應弦而殞,素部酋長敢不舉眾投降,以求免君臣
    (之難哉!第舉十萬而盡坑之,則仁貴、寶林之過計也。)
    (第九十五回 廢中宗武后專權)
    
    
312**時間: 地點:
    (當時番兵請降者專候將令,人已解甲,馬已離鞍。)
    (仁貴密遣秦懷玉領兵五千,去天山十里、地名淯水,掘下土坑,深數十丈。)
    
    (次早令將士大驅人馬,將降兵引去,推落坑中。)
    (可憐十萬之眾,皆被土掩而死。)
仁 貴:(歎曰)吾雖有功,於己必損壽矣。生靈塗炭,吾之過也。
    (九姓將帶軍馬盡數坑之,只走脫了葉護兄弟。)
    (後人有詩云:
    (  仁貴行兵征九姓,天山果在須臾定。)
    (雖然為國有功勛,屈死夷人十萬命。)
    (仁貴親帶數百輕騎,往間道抄出磧北,擊其餘眾。)
    (正遇葉護兄弟三人,逃奔突厥,俱被仁貴執之,押赴唐營。)
    (仁泰悉令斬之,九姓遂定。)
    (下令班師,軍中歌曰)
仁 泰: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大兵還入長安,二人進朝,拜見闕下而言曰)
仁 泰:臣不能速平九姓,使陛下旦夕懷憂,臣等之罪也。
    (帝大喜,設太平筵宴,重賞三軍。)
    
    
313**時間: 地點:
    (卻說帝自定九姓之後,四海清平,前後八年,在後殿無事。)
仁 泰:(當夜閒行,仰觀天文,忽然失驚曰)將星失位,主亡一將,此是凶兆。
仁 泰:(次早急出前殿,謂近臣曰)朕仰觀星象,見將星失位,聽聞李世績沾病在牀,
    不知如何?
    (言未絕,忽報世績府下一子來見陛下。)
仁 泰:(帝愕然曰)茂功休矣!果然應在此人身上。
仁 泰:(其子入拜於地,哭曰)臣父昨夜已命絕矣!
帝 大:(眾者大驚)世績安國大才,先朝老臣,今亡,使國家失一棟樑,朕失一股肱矣
    !
    (於是下詔,諡李世績為將軍貞武侯,敕葬長安城內,立廟四時享祭。)
    (績死年八十,總章二年秋八月下旬也。)
    (其追諡詔曰:世績昔從帝,功跡既著,朕以壯年,累瀕艱險,賴持忠順,濟於
    (危難。)
    (夫諡所以敘元勛也,謹按諡法,有謀善斷曰貞,戰勝攻取曰武,故特賜大將軍
    (貞武侯,主者施行。)
    (史官作世劫廟贊云:
    (  開國功勛大,興邦名譽彰。)
    (降唐賜姓李,啟魏獻黎陽。)
    (義膽包身體,忠心並日光。)
    (流芳青史冊,應是與天長。)
    (又詩贊云:
    (  百萬貔貅對陣衝,西除東蕩掃群凶。)
    (唐朝若戰全身者,惟有曹州徐茂功。)
    (世績為將,有謀善斷,與人議事,從善如流。)
    (戰勝則歸功於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將士,故人思致死。)
    (所向克捷,臨事選將必察相,其狀貌豐厚者遣之。)
    (或問其故,勛曰)
世 績:薄命之人,不足與成功名。
世 績:(閨門雍睦而嚴,其姊嘗病,績已為僕射,親為之煮粥,風回斷其鬚鬢,姊曰)
    僕妾多矣,何自苦如此?
世 績:非為無人使令也,顧姊已老,績年亦老,雖欲久為姊煮粥,其可得乎?
世 績:(至是寢疾,子弟為之迎醫,皆不聽)吾本山東田夫,遭值聖明,致位三公,年
    已八十,豈非命邪。
      修短有期,豈能復就醫士求活?
世 績:(一旦,忽謂弟名弼者曰)我見房、杜平生勤苦,僅能立門戶,遭不肖子孫,蕩
    覆無餘。
      吾有此子孫,謹能視之,其有志氣不倫,交遊非類者,皆先撾殺,然後以聞
    。
    (自是不復更言。)
世 績:(是時弘道元年,褒武縣奏曰)當日卓午,從天降下天神,身長三丈餘,腳跡長
    尺二,白髮蒼鬚,戴黃巾,著黃裳,手持黎杖,口稱是民主,今來報汝:天下換
    帝,立見太平。自此於世中行走三日,忽然不見。
    
    
314**時間: 地點:
    (此時十二月,帝聽知此事,回到宮中,忽然中風,便不能言。)
    (次日病危,喚平章事裴炎、劉景先及諸大臣入宮,見帝不言,以手指太子而崩
    (,時冬十二月壬子也。)
    (宋孫甫評曰:高宗為人,沉靜寡默,足有可稱,然溺愛衽席,不戒履霜之漸,
    (卒使妖后斲喪唐室,貽禍邦家,可歎也夫!)
    (帝崩後,百官舉哀。)
世 績:(裴炎曰)國不可一日無君,可立太子登了大位,然後殯葬。
    (於是百官止哀。)
    (是日,太子名顯者即位,號稱中宗皇帝,改元為嗣聖元年。)
    (尊太后為皇太后,政事咸取決焉。)
    (立妃韋氏為皇后,大赦天下。)
    (次年,中宗欲以后父韋玄貞為侍中,裴炎固爭,以為不可,中宗怒曰)
太 后:我便肯以天下讓與韋玄貞有何不可,而惜一侍中邪?
    (炎聽言大懼,乃入宮奏知太后,欲謀廢立之事。)
    (太后從之,至是選定朔旦,太后令帝升乾元殿,大會文武,但有不到者,下令
    (斬首。)
    (是日皆到,列於班次,謂眾臣曰)
太 后:少帝闇弱,全無威儀,不可以掌天下,可以廢之。
帝 大:我有何罪?
太 后:汝欲以天下與韋玄貞,何得無罪?
    (遂令李義甫將交天策文宣讀,策文曰:高宗不幸,倏然已棄天下。)
    (嗣子承紹,海內仰望太平;而帝天資輕浮,威儀不格,甫在喪幃,忘哀如故,
    (凶德彰著,淫穢發聞,今又欲以天下輕付外人!豫王旦聖德偉茂,規矩儼然,
    (豐下允上,堯國之表,居喪哀戚,言不及邪。)
    (抱岐嶷之性,有成周之美,聲譽羨稱,天下所聞。)
    (宜洪大業,為萬世統,可以承宗廟。)
    (廢皇帝為盧陵王,皇太子還政,應天順人,以慰生靈之望。)
    (義甫讀策已罷,太后叱左右扶中宗下殿,解其璽緩,北面長跪,稱臣聽命。)
    
    (中宗號哭,百官慘然。)
    (太后召豫王旦登殿,群臣皆呼萬歲。)
    (禮畢,太后囚盧陵王於別所,隨侍惟宮女二人,月給糧食。)
    (諸臣下毋得輒入,違者夷三族。)
    (可憐中宗,二月登基,至九月被太后廢之。)
    (太后所立豫王旦,即睿宗也。)
    (遂立睿宗長子永平王成器為皇太子,廢中宗之子重照為庶人。)
    
    
315**時間: 地點:
    (是年甲申歲,大赦天下,改元文明。)
    (朝廷改事,悉決於太后,居睿宗於別殿,不得有所預聞。)
    (太后臨朝稱制,又改元為光宅,旗幟皆從金色。)
    (太后兄之子武承嗣請追王其祖,立武氏七廟,太后從之。)
    (次年夏四月,太后乃遷中宗於房州,又遷於均州。)
    (時諸武佈滿朝廷,恣橫用事,唐之宗室,人人自危,眾心憤惋。)
    
    
316**時間: 地點:
    (自此下詔,頒行天下。)
    (時英公李敬業為柳州司馬,陰蓄不臣之心,每欲舉事,未有其由。)
    (當日聽知中宗被廢,武后當權,便欲起兵,未知勝負如何?)
    (總評:世績有謀善斷,戰勝攻取,諡曰貞武,此高宗之所以敘元勛也。)
    (中宗以太子嗣位,四海仰望,而武后當權自恣,卻廢為盧陵王,則其毒害朝廷
    (亦甚矣。)
    (時諸武用事,而唐之宗室寧不人人切齒哉。)
    (第九十六回 李敬業起兵匡復)
    (李敬業,李世績之孫也。)
    (當日在柳州,聽知武后廢帝自立,怡然大喜曰)
李世績:吾事濟矣。有此機會,不可錯過,何不以恢復為名,舉兵討賊,於中取事,在此
    一舉,但無助力之人。
    (暗思中郎將魏思溫,此人素抱大才,亦曾舉謀,今失職在家,怨望已久,以書
    (達之,必來相助,大事定矣。)
    (遂修下密書一封,令人星夜齎來見魏思溫。)
    (思溫得書開讀,其書曰:武后欺天廢主,人不忍言;立廟追祖,神亦不祐。)
    
    (公今見貶失職已久,如不聽聞,豈丈夫之志哉!敬業今集兵練馬,欲圖掃清王
    (室,未敢輕舉。)
    (公先朝舊臣,當乘間圖之,如有驅使,即當奉命。)
    (書不盡言,請乞照察。)
    (思溫看罷,尋思無計,將書放於幾上,正在沉吟,未及收下,忽駱賓王猝至。
    ()
    (賓王素與思溫極厚,逕入裡面坐定,見幾上書封宛然,遂取視之,大駭曰)
賓 王:汝通賊為亂,吾當出首!
思 溫:(泣拜曰)君若如此,吾等休矣!
賓 王:吾食唐祿,今雖失職,爭敢負之。吾欲助兄一臂之力,共殺武族。
思 溫:兄有此心,國之大幸。
賓 王:侍中唐之奇、都尉杜求仁是我心腹之人,失職已久,怨望日深,吾令同力討賊,
    必能順我。
思 溫:兄有此心,若得如此,國之大幸也。
    (正商議間,家童入報,唐之奇、杜求仁相探。)
思 溫:此天助也。
    (叫賓王室後權避,思溫出接。)
之 奇:(入坐定)武氏用事,唐室將危,君懷恨否?
思 溫:雖有沖天之志,無翼難飛,空懷怨恨。
之 奇:(杜求仁曰)可惜無權,若有人舉事,吾必助力,誓殺國賊。
之 奇:與國家除邪歸正,死亦無怨。
駱賓王:(從室後出曰)汝等欲殺武氏,作滅門事邪?
之 奇:(怒曰)是何言歟?吾非怕死之人,寧為李氏鬼,不作武氏臣,不似汝賊之無志
    也。
思 溫:(慌告曰)吾等正為此事,欲見二公,今天所賜,願必酬矣。
    (遂出敬業之書令觀之。)
    (二公下淚,即取白絹一幅,四人書名押字,歃血為盟,死生不負所約。)
之 奇:(唐)事不宜遲,可速為之。
    (眾皆散去。)
    (次日,思溫改裝,與四人迳投柳州,來見李敬業。)
    
    
317**時間: 地點:
    (卻說敬業在柳州,朝夕懸望,是日與弟敬猷共議舉兵,遺書思溫已久,不見回
    (報,此事未知下落。)
敬 猷:武氏滋蔓極廣,安能盡誅?倘機不密,必有絕族之禍,兄細詳之。
敬 業:汝安知朝廷之大事?
    (正議間,魏思溫等至。)
敬 業:(相見已畢)今唐帝被廢,武后專權,武諸子弟,佈滿朝廷,為惡害民,天下切
    齒,志欲匡復,恨力不足耳。知公等朝廷大臣,失職怨望,故奉書來哀告耳。
思 溫:吾有心久矣,思無效力之人。既司馬有大志,吾等各施一臂之力。
    (敬業大喜,置酒張筵。)
駱賓王:楊州頗有錢糧軍馬,宜先據之,以為霸基。
敬 業:汝言正合吾意。
    (商議已定,遂發矯詔,馳報楊州,先將長史殺之,開其府庫,赦出囚徒,然後
    (召集義兵,豎立白旗一面,上書「忠義」二字。)
    (旬日之間,得勝兵十餘萬,復稱嗣聖元年,敬業自稱匡復上將。)
    
    
318**時間: 地點:
    (卻說故太子名賢者,初為太后所廢,徙於巴州,後被將軍丘神績逼賢自殺。)
    
    (時死未久,敬業乃遍求貌似太子者,置於軍中,云太子不死,逃命至此,令敬
    (業等起兵。)
    (駱賓王乃作檄文,以達諸郡,檄文曰:李敬業等謹以大義佈告天下:偽臨朝武
    (氏者,人非溫順,地實寒微。)
    (昔充太宗下陳,嘗以更衣入侍。)
    (洎乎晚節,穢亂春宮。)
    (密隱先帝之私,陰圖後廷之嬖。)
    (踐元後於翬翟,陷吾君於聚鹿。)
    (殺姊屠兄,弒君鴆母,人神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包藏禍心,竊窺神器。)
    (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賊之宗室,委之以重任。)
    (一杯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
    (試觀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今敬業奉太子賢□□□□兵,誓欲迎立中
    (宗,剿戳諸武,夙興勤王之師,直抵長安闕下,匡復帝室,拯救生靈。)
    (檄文到日,各宜知悉。)
    (檄文去後,商議進兵之策,李)
敬 猷:今舉大義,必立盟主,眾聽約束,然後進兵。
駱賓王:(互相推讓)思溫足智多謀,可為盟主。
眾 臣:(思溫再三推讓)非公不可為也。
    (思溫方應允。)
    (是日,行至揚州郊外,建白旌黃旗,對天立誓,焚香再拜而言曰)
思 溫:唐室不幸,武氏專權,廢主自立,淫亂宮闈,天下不平,神人共憤。今思溫等舉
    興大義,來討武賊,凡在同盟,齊心戮力,以盡臣子之節;倘有背盟違誓者,天
    人共誅。唐祖有靈,同照肺腑。
    (誓畢,眾皆歃血為盟。)
    (思溫升帳而坐,各施禮罷,兩行列坐。)
敬 業:(行酒數杯)今日既立盟主,各聽調遣,同扶天下,勿以強弱計較。
思 溫:汝等推我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各宜遵守法度,勿得違犯。
眾 臣:惟命是聽。
敬 業:吾弟敬猷總督糧草,應付諸營,勿使有缺。
敬 猷:謹從兄命。
思 溫:(當日敬業請計)司馬今以匡復為辭,宜率大眾鼓行而進,宜抵洛陽,則天下知
    公志在勤王,四面響應矣。
敬 猷:(薛仲璋曰)吾觀金陵乃興王之地,有長江之險,足以為固。
      不如先取常、潤二州,為定霸之基,然後北向,以圖中原,進無不利,退有
    所歸,此萬全之策也。
思 溫:不然,今山東豪傑以武氏專制,憤惋不平,聞公舉事,皆蒸麥為糧,伸鋤為兵,
    以俟南軍之至。不乘此勢,以立大功,乃更蓄縮,欲先自謀立巢穴,以為安身之
    計,則遠近聞之,其誰不解體乎?
    (敬業聽言,乃領兵先來攻潤州。)
    
    
319**時間: 地點:
近 臣:(卻說武后升殿)柳州司馬李敬業謀反,結連朋黨舉兵,意欲犯闕,潤州告急。
    
太 后:(宣大將軍李孝逸至而問曰)探馬報來司馬李敬業作亂,起兵欲入長安,今如之
    何?
孝 逸:臣盡心竭力,剿除賊寇,以報陛下。若不獲勝,即當萬死。
    (太后大喜,設宴待之。)
    (次日,人報敬業之兵甚急,太后排鸞駕送李孝逸出師。)
    (孝逸集諸將聽令,定議先鋒之職。)
    (且看舉著誰人?)
    (總批:中宗被廢,武后擅權,凡當時陰蓄不臣之志者,咸得以匡復借口。)
    (彼魏思溫等皆先朝舊臣,失職已久,見司馬之書,孰不願效一臂之力。)
    (作檄文以佈達諸郡,此駱賓王之所為也。)
    (太后見之,亦以為大才。)
    (如此,而豈可使之流落不偶,蓋其明哉。)
    (第九十七回 李孝逸兵敗敬業)
元 忠:(監軍魏)某領一軍,直抵臨淮,如有失誤,當該處斬。
孝 逸:吾遍觀諸將之中,能當先破敵者,只有汝也。汝即據守臨淮,卻非上將之職也。
    汝當與吾破敵當先若何?
元 忠:元忠素抱忠義,欲盡心竭力報國,今大將軍肯托重職,萬死不辭。
孝 逸:太后已盡心於我,我欲倚仗於君,君必欲與吾同志。
元 忠:(大喜曰)唯命是聽。
    (於是,命魏元忠為先鋒,總督諸軍,其餘諸將分道征進。)
    (行了數日,大軍進至都梁山,前軍來報:李敬業之兵屯下阻溪,離北不遠。)
    
孝 逸:(元忠請計於孝逸)只一把火,叫燒了李敬業大半人馬,教他先中了這條計,雖
    然潤州亦難屯紮。
    (喚諸將聽令,遂差魏元忠帶一千人,各將布袋去阻溪上流頭埋伏,用布袋袋上
    (磚土,拒住阻溪之水。)
    (到來日三更已後,只聽下流頭人馬嘶喊,此是敬業兵敗,急去取布袋。)
    (放水淹之,卻順河殺將下來接應。)
    (元忠聽計去了,又喚副將曹應詔)
孝 逸:可引一千軍去阻溪邊渡口埋伏,敬業兵被淹,此處水勢卻慢,人馬必從此處逃命
    ,你可乘勢殺來接著。
    (曹應詔領兵去了,又喚李車)
孝 逸:你可引軍三千先取蘆荻乾葦,放在潤州近城人家屋上,各處隅頭裹角上卻暗藏流
    黃、燄硝引火之物,來日是昂日雞值日,黃昏左側,必有大風起,此處人煙稀少
    ,便差人帖起文榜告示,居民無問老小男女,限只今退往新城暫居,不可自誤。
    敬業兵到此不仁,必傷害百姓。一連差十數次人催趕便行,來日敬業等必入城中
    安歇,令李車將三千軍先用火槍、火箭、火炮放入城中去,火勢大作,城外吶喊
    ,只留東門叫走,你卻在東門外伏定。敗軍亂竄,不可攔截,只顧攻擊他。敗軍
    無心戀戰奔走,必得全功。天明會合陶龍、李德二將,收軍便回新城,不可違誤
    。
    (李車聽令去了,再喚樊忠、郝敬)
孝 逸:你二人可帶一千軍,一半紅旗,一半青旗,去潤州城外三十里風鳴坡前擺開,青
    紅旗號混雜。如敬業兵一到,郝敬一枝紅旗走在左,樊忠一枝青旗走在右,他疑
    必不追趕,卻分兵去城西南北角上埋伏,只望城中火起,便可進兵趕敗軍,然後
    卻來阻溪上流頭接應,時刻休誤。
    (二人去了,孝逸親自登高望之。)
    
    
320**時間: 地點:
    (卻說李敬業、敬猷自為前部先鋒,引兵十萬、戰將數員,又有一將姓韋名超,
    (極有膽力。)
    (其眾等望潤州進發。)
    (日當早午,來到鳳鳴坡相近。)
    (探知前面離城多少路,有識者答曰)
敬 業:只有三十里。
    (即令探馬數十匹先行,望見坡前人馬擺開,拍馬報前面依山旁嶺、一簇人馬盡
    (行打青紅旗號,不知多少。)
    (韋超叫把皂旗一招,三千軍一齊向前。)
    (郝敬、樊忠分為兩隊,青紅旗各居左右,二色旗不離,隊伍不亂。)
    (叫扯住馬,叫休趕,左右曰)
韋 超:為何不趕?
韋 超:前面必有伏兵,你們只就這裡扎住,我自去稟先鋒。
    (韋超一騎馬來見敬業,稟復前事。)
敬 業:豈不聞兵法有虛實之論?此是疑兵,必無埋伏,可速進兵追之。
    (韋超再回坡前,提兵直入其左,遍於林下追尋不見。)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