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一 至 第二八〇
271**時間: 地點:
(卻說薛延陀真珠可汗見唐許婚,有不勝大喜,遂使其姪來納幣,進獻羊馬。)
(契苾何力奏帝,極言薛延陀不可與婚。)
帝 聞:朕許之矣!豈可食言而失信外國乎?
何 力:願陛下且遷延緩之,使夷男自來親迎;彼必不敢來,則絕之有名矣。
(帝從之,即下詔親幸靈州,召真珠可汗前來會禮。)
(真珠接詔,使整備行裝,前至靈州來會,親迎公主。)
真 珠:(其臣諫曰)唐帝相邀,必有惡意,不可輕往,大王何故許之?此釣龍設餌之計
,往必不返矣。
真 珠:天子聖明,遠近朝服,今親幸靈州,以所愛公主妻我,我得見天子,死不恨矣。
近 臣:(又諫曰)太宗雖有長者之風,於中事急,不容不生狠心耳。大王不可輕往,恐
悔之不及。
真 珠:吾意已決,汝勿多言。汝薛延陀何患無君乎?
(於是遂行。)
(不日已至靈州。)
(原來真珠多納羊馬,以為聘禮,路經沙磧之地,耗死過半。)
(及至見帝,帝乃責以聘禮不備,有輕大國,遂絕其婚。)
(褚遂良上疏曰:往者夷夏咸言陛下欲安百姓,不愛一女,莫不懷德。)
(今一朝忽有改悔之心,得少失多,臣竊為國家惜之。)
(嫌隙既生,必講邊患,彼國蓄見欺之怒,此民懷負約之慚,恐非所以服遠人,
(訓戎士也。)
(夫龍沙以北部落無算,中國誅之,終不能盡。)
(當懷之以德,使為惡者在夷不在華,失信者在披不在此耳。)
真 珠:(帝覽罷,笑曰)此非爾所知也。真珠鷹視狼顧,不可與之為婚,久必為國家之
患。今日絕之,正其宜也。
(遂良不復敢言。)
(真珠滿面羞慚,拜辭而去。)
(原來薛延陀先無府庫之積,至是厚斂諸部,以充聘財。)
(諸部怨叛薛延陀,由是遂衰。)
(後人有詩云:
( 自古制夷沒奈何,故交公主許延陀。)
(非乾唐帝言無信,尤是臣寮計策多。)
(帝既絕薛延陀之婚,自此唐朝無事,每屯積軍糧,為二十年之計。)
272**時間: 地點:
(卻說帝先有妃楊氏,乃齊王元吉之妃,有寵於帝,因長孫皇后之崩,欲立為皇
(后。)
玄 齡:(諫曰)陛下方比德唐虞,奈何以辰贏自累?
(乃止。)
(至是,遂立其子明為曹王,以繼元吉之後。)
273**時間: 地點:
(是年十二月,忽報新羅國差使入貢。)
玄 齡:(帝急宣至,見其人拜於闕下)臣乃新羅來使,姓昌名黑飛,奉國王命入貢。
路經高麗,行至關前,被高麗守關將莫利支蓋蘇文殺敗,奪去糧草十萬,碎
金五斛。今高麗與百濟國連兵,謀絕新羅朝貢之路,將臣面刺有詩,毀罵陛下,
臣該萬死。
(帝聞奏,命近臣揭去紫紗,親看其面。)
(左面上有詩云:
( 叵奈唐天予,貪財世不休。)
(殺兄在前殿,囚父後宮愁。)
(饒汝江山管,通無四百州。)
(吾當只一陣,遍地血波流。)
(蓋蘇文乃高麗東部大人,姓泉名蓋蘇文。)
(其人身長一丈,膀闊有圍,藍面紅髮,心性兇暴。)
(身佩五刀,左右莫敢仰視,所為多有不法。)
(其王與大臣欲謀殺之,蓋蘇文竊知之,遂勒兵盡殺眾大臣,因馳人宮,持刀弒
(其王,建立其王弟之子名藏者為王,自為莫利支。)
(當日帝看詩畢,大怒曰)
蘇 文:蓋蘇文弒其君,殘虐其民,今又違朕詔命,不可不討。
褚遂良:(進曰)陛下指麾則中原清晏,顧盼則四夷懾服,威望大矣。今欲渡河遠征小夷
,萬一蹉跌,傷威損望,更興忿兵,則安危難測。
(言未絕,進曰)
李世績:遂良之言非矣。昔薛延陀入寇,陛下欲發兵窮追,用魏徵之言,遂失了機會。早
若舉兵,薛延陀之眾今已滅盡矣。
帝 聞:此誠魏徵之誤,悔無乃矣。
(帝乃館來使於驛庭,遂議親征之計。)
(次日,復諫曰)
褚遂良:天下譬若人之一身:兩京心腹也,州縣四肢也,四夷乃身外之物也。高麗罪大,
誠當致討,但只命一二猛將,率四五萬兵取之,如反掌耳。且今太子新立,幼稚
諸王,陛下所知。一旦棄金湯之全,逾遼海之險,以天下之重,輕行遠舉,皆臣
之所深憂也。
帝 聞:高麗離中國甚遠,人多不習王化,收伏甚難。
況蓋蘇文凶狠弒逆,朕必用親自征之。以除國家之後患矣。
(、杜如晦二人進曰)
房玄齡:夷狄為患,自古有之,昔煬帝征東,折兵一百萬,亦不能取勝。陛下莫因一時之
怒,有勞聖駕親往;且高麗不仁之地,瘴疫之口,非所宜也。願陛下從遂良之諫
。
帝 聞:朕意已決,汝勿多言。
(畢竟還是如何?)
(總評:薛延陀復來入寇,必興師殄滅之,方為上策。)
(若謂中國新定,兵凶戰危,而欲與之和親,是堂堂淑女,而供箕帚於北狄也。
()
(不意有褚遂良者,而其見反出於契宓之下也。)
(帝豈從之。)
(適新羅遣使入貢,而高麗謀絕其路,寧不激帝親征之怒乎。)
(第八十二回 秦瓊含血噀敬德)
(當日跪於階下,進言曰)
尉遲敬:陛下聖鑒不錯。玄齡、如晦儒生之輩,不樂武事;世績所言,金石之論。今日正
宜乘高麗叛亂,舉兵計之,臣亦願隨同往。
帝 聞:汝年已老,恐非所宜。
敬 德:陛下何覷臣之小邪?昔蜀將黃忠行年七十,亦嘗從先主伐吳,無人敢敵。臣才六
十有三,能飲酒一卮,食肉一秤,兩臂尤有千斤之力。陛下不信,殿前二金獅子
,約各重千斤,臣試一舉,看臣老與不老。
帝 聞:卿言太過,如此,試舉與朕觀之。
(敬德即向前,左手撩衣,右手提起獅子,向眾臣面前行走三遍,面不改容,氣
(亦不喘。)
(眾臣喝采稱羨。)
(敬德輕放地下。)
帝 聞:(喜曰)敬德真虎將也!昔美良川英雄尚在。
(是時,帝偏觀諸將,只不見秦瓊在列)
帝 大:叔寶因何不見?
近 臣:適聞秦瓊染病,十分危篤,因此不朝。
帝 大:(帝國)叔寶,國之棟樑。倘有不虞,廢朕股肱矣。朕當親往視之。
(是日,車駕往至瓊府,門吏見駕,與瓊之子懷玉拜迎於道旁。)
帝 大:叔寶今在何處?
懷 玉:已病重而臥榻。
(帝與百官步行,直至寢室,見瓊仰臥在牀,令侍女扶起)
帝 大:久不見卿,何形容如此憔悴耶?
秦 瓊:臣賤體沽疾,不能施禮,有勞聖駕下顧,罪該萬死。
帝 大:新羅入貢,被高麗反賊蓋蘇文奪去貢獻之物,又寫反詩,毀罵朕身,事實難容。
朕欲親自討之,因見舊日相隨征伐之將十存一二,惟敬德英雄尚在。聞汝不安,
特來相視,不料如此狼狽,使朕心如刀割,又添一憂矣。
秦 瓊:陛下欲討高麗,奈臣不能前進,有誤陛下重用,又恐海東難在一時收復。
帝 大:朕亦憂慮此事。
(只見敬德在旁,聽言面如土色,便有不忿之意。)
敬 德:昔魏典韋從曹操征張繡,夜醉臥帳中,軍人偷去鐵戟,身被數十槍,臨死猶能以
人首擲殺敵兵無數,如此救主。汝為國之大將,何懼病焉?
秦 瓊:人有旦夕禍福,豈能保乎?
(敬德無言可答。)
敬 德:(時瓊暗想)此病皆因敬德三鞭之故,未吐其血,積成此病。今日臨危,猶以言
來相激。
(驟然怒氣衝懷,污血攻口,不能收止,瓊遂含滿一口,望敬德面上噀之,厲聲
(大罵敬德。)
敬 德:(怒曰)吾以誠心相勸,何欺吾太甚邪?此仇如何可報!
懷 玉:(秦亦罵曰)老賊焉敢挺強,怒激吾父。
(遂持瓊平日使鐧,趨步向前欲打敬德。)
敬 德:(亦喝曰)賤賊子無知,如此大膽!汝既有鐧,吾豈無鞭。
(遂趨出府來取鞭迎敵。)
敬 德:(帝急止之曰)懷玉不得無禮!父與敬德昆仲之分,汝乃姪子之輩,安敢於朕前
自相擊邪!
(二人乃止。)
(敬德大罵而出。)
(時瓊不奈久坐,遂側身而臥,轉身背卻唐帝。)
(帝連呼數遍,瓊默然不答。)
敬 德:(帝顧謂左右曰)聯若非叔寶已死於沙場矣,今日如此,已會知彼之意,欲朕顧
其後昆,朕安肯忘其昔日之德。
敬 德:(言未絕,只見叔寶在牀展轉身來言曰)某正為此事,不敢開口。今病危在旦夕
,倘有不虞,望陛下垂憫。
帝 大:善保身體,汝子朕必以恩撫之,不必掛慮。
(言訖,帝別了叔寶,上駕還朝。)
(即日,帝令房玄齡、杜如晦輔太子監國,御駕親征高麗。)
(次日,教場點兵練將,號令嚴肅,旗幟鮮明。)
(忽左軍中一將高聲而出,拜帝曰)
房玄齡:臣自相隨,未有寸功,今日陛下親征,臣乞為先鋒,破高麗如反掌耳。
(帝視之,其人身長九尺,面如重棗,虎體狼腰,豹頭猿臂。)
(京兆咸陽人也,姓薛名萬徹。)
(原是東宮一員驍將。)
(帝聽言大喜,乃壯其志,即取印與之。)
房玄齡:(萬徹方欲掛印,右軍中湧出一少年,面如傅粉,唇若塗朱,身材中等,膂力過
(人,大叫曰)留下印與我來掛。
(帝視之,乃秦瓊之子秦懷玉也。)
秦 瓊:(乃拜而言曰)臣讀父兵書,頗曉韜略。
今遠征高麗,臣當舍無用之軀,以酬己志,望陛下付先鋒之職。
帝 大:汝年幼小,未見優劣,恐不稱職。
懷 玉:萬徹雖長,不及吾矣。
帝 大:(萬徹曰)吾已奉詔命,汝有何能,敢來爭印,以領此職?
懷 玉:學習一十八般武藝,件件皆曉。
帝 大:汝二人不必爭強,皆來朕前比較武藝,以定高下。只不得相傷。
眾 臣:且看二人試之。
(懷玉大怒,即上馬提刀,直取萬徹。)
(萬徹挺槍來迎,兩馬相交,鬥上二十餘合,不分勝負。)
(不防懷玉左手提刀,右手取鐧便劈,萬徹措手不及,被懷玉一鐧打落馬下。)
(金鼓齊鳴。)
帝 大:(喜曰)此千里駒也,宜授先鋒。
(懷玉卻欲掛印,又有一人前來爭奪。)
(未知此人是誰?)
(總評:敬德顧隨往征高麗,一舉手而能勝千石之金獅,誰謂其老而不可將乎?
(美良川英雄尚在,而秦瓊獨不在列,帝豈無梁棟之思。)
(不知向因三鞭之故,染病至今;況敬德猶以言相激,含血之噀,所自來矣。)
(及薛萬徹取印為先鋒,而瓊予懷玉亦敢來爭印,信非千里駒不能也。)
(第八十三回 太宗教場定先鋒)
眾 臣:(前隊軍中一將飛馬出曰)薛將軍先掛,汝何奪之?我與汝比試,看汝贏得吾否
?
(驟馬挺槍來戰懷玉。)
(二人戰不數合,其將架隔遮攔不過,望本陣便走,眾皆喝采。)
(乃副將段志賢也。)
懷 玉:(厲聲大叫曰)眾軍中再有能者,請出比試!
(言未絕,只見羽林軍內湧出一將,約二十餘歲,身長一丈,黑臉鬍鬚,眉粗髮
(卷,十分醜陋。)
懷 玉:(陣前高喊)懷玉武藝何足為奇!我來與汝比試。
(眾視之,乃尉遲敬德之子尉遲寶林也。)
懷 玉:汝來爭印,不懼吾雙鐧乎?
寶 林:(大怒曰)汝有鐧,吾豈無鞭!
(遂挺鞭直取懷玉,懷玉挺鐧來迎。)
(兩將戰上一百合,不分勝負。)
(寶林暗想贏不得懷玉,拖鞭便走,懷玉飛馬追之。)
(不上一箭之地,寶林看見懷玉趕來,取弓搭箭,望懷玉便射。)
(後面懷玉眼看得較覲,聽弦響處,箭已接在手中。)
(寶林見箭不中,回馬又戰。)
(帝恐二人有失,急使人前去解救。)
(帝教喚來,寶林睜眉怒目,懷玉切齒咬牙,皆有相持之意。)
帝 大:朕特試汝等勇耳,何敢如此相並力於朕前乎?
(遂各賜黃金百兩。)
(二人拜謝。)
(後人有詩云:
( 志氣昂昂孰敢當,鞭來簡去顯豪強。)
(太宗跨海征東日,二將名為號棟樑。)
帝 大:懷玉武藝超群,然汝父病危篤,可回家奉侍,待父病癒,前來相助。
(懷玉唯唯而退。)
(帝歸至朝內,是夜自覺睡臥不安,起來內室秉燭看書,覺神思昏迷,伏幾而臥
(。)
(忽被一將追迫甚急,走入山側,遇一少年,白袍銀甲,素馬橫槍,衝陣而來。
()
帝 大:汝何人,特來救朕?
寶 林:(其人答曰)某白袍將也。聞陛下征東,特言保駕。
(言罷不見,忽然驚覺,就幾上作一夢。)
(時夜當三更,帝大疑,即出前殿,請國師袁天綱圓夢。)
(天綱帝細言夢警,天綱拜駕曰)
入 見:陛下此夢佳矣。實乃進賢輔國之兆。
帝 大:安知其為吉兆?有何應驗?
入 見:(天綱曰)昔商高宗夢上帝授以良弼,高宗使人圖形,旁求於天下,得傳說於版
築之間,命以為相。傅說進諫,論列天下之事,遂得致其太平。今陛下亦同此夢
,主得一良將為用,宣出榜各道張掛,招募豪傑,必有應募之人,隨來保駕。
(帝聞言大喜,遂發詔頒行天下,招賢士征高麗。)
(詔云:
( 朕聞人倫之大,父子為先;尊卑之序,君臣為重。)
(近者高麗蓋蘇文弒君立姪,謀為不軌,侵奪貢物,毀罵朕躬,理宜問罪,以彰
(大國。)
(茲爾御駕親征,保駕未得其人。)
(惟爾多士,懷材抱德,熟諳韜略,隱於林下,咸來應之,量才擢用,隨朕征東
(。)
(將見全師丑虜,食邑封侯。)
(詔書到日,速即奉行。)
(帝下詔文,頒行天下,招募軍士。)
(行至絳州龍門縣,時有一人姓薛,名仁貴,少貧賤,以田為業,而膂力過人。
()
(欲改葬親,其妻柳氏一日謂仁貴曰)
一 人:夫有高世之才,要須遇時乃發。
今天子自征遼東,募求猛將,此難得之時,君盍圖功名以自顯,富貴還鄉,
葬親未為晚也。
仁 貴:汝言是也,吾亦有此意。只慮汝在家下,一貧如水,何以自給?
一 人:(妻曰)但願夫君前程有分,妾自紡績織紝以為家業,足以度日矣。
仁 貴:誠如是,吾無憂矣。
(遂別了柳氏。)
(行了一日,已至絳州城內,投店安歇。)
林 公:(店主)壯士至此,欲投軍乎?
仁 貴:然。
林 公:汝來遲了,見聞軍數已滿,軍冊已成,總管傳令不得進教場矣。
(仁貴聞言,懊悔不及,歎曰)
喟 然:某何為命薄如此,不遇時邪!
(遂長歎一聲,口吟二絕以自遣云:
( 劍拂秋霜氣若虹,蒼天豈肯困英雄。)
(暫時落寞寬心過,必定封侯拜九重。)
(又一絕云:
( 膽氣堂堂七尺軀,壯心肯作腐儒迂。)
(男兒自有沖天志,不負龍韜一卷書。)
(仁貴吟罷,無聊無賴,倚門而立,長吁短歎之聲,不絕於口。)
(林公知是杰士,留居數日,命仁貴打柴過活。)
274**時間: 地點:
(一日,於路遇一老嫗,手持飯籃,啼哭而來。)
(怪而問之,嫗答曰)
仁 貴:此去五里,地名高原,有一毒蛇,其大如斗,連年為害。吾只一子,去歲在被打
柴,被其所傷。今乃忌日,將此以祭之耳。
仁 貴:(駭然曰)誠可傷也!蛇尚在否?
喟 然:(嫗曰)累出為害,亦只遠遠祭之;若近之,則彼復來,不敢當矣。
仁 貴:大是異事,汝可引吾看其蛇,吾為除之。
喟 然:(嫗曰)不可輕往,恐傷性命。
仁 貴:大丈夫佩劍於身,吾何懼彼哉!
(遂叫嫗指引前去,欲斬此蛇。)
(未知仁貴斬得此蛇否?)
(總評:懷玉、寶林二人武藝相持,鞭來鐧去,以顯豪強,此所謂有是父,則有
(是子也。)
(太宗跨海征東,二將真先鋒矣。)
(及白袍授夢,而又下詔招取賢士,以備保駕,豈無有高世之才,起而應其募者
(乎?)
(第八十四回 薛仁貴降服火龍)
(同嫗行了一程之地,嫗乃手指曰)
仁 貴:前面高山辟處,便是蛇所,吾只於此田野中致祭矣。
仁 貴:待吾自去,看有動靜否。
(遂縱步前進。)
(果是山深樹密,惟聞嬌怯怪禽;地僻人稀,何有猙獰猛獸。)
(仁貴正在顧盼嗟訝不已,忽聞一陣風聲,吹得山搖樹動,草木分開,一道紅光
(燦爛,現出一大蛇,身長數丈,露口撩牙,似龍吟虎嘯之狀,衝至面前。)
(手持佩劍,大喝一聲曰)
仁 貴:妖精!汝來看吾斬汝。
(蛇遂低頭奔還山內而去。)
仁 貴:(暗想)昔漢高祖為亭長時,芒碭山斬白蛇,後來成了帝業。今吾過毒蛇,如此
遁去,莫非吾與古人相合,應此佳兆,亦未可知。誓必殺之,以彰吾志。
(即持劍後面循路直趕。)
(其蛇走入一穴,仁貴追及,視之乃一石崖,豁開二扉。)
(急持劍趨入,忽有人呵之者)
仁 貴:此中毒惡,不可入也!
(仁貴不顧,極力排而進。)
(其中日色明郎,有石室方丈,壁上見七大字云)
仁 貴:此石為仁貴所破。
(仁貴見之大喜,遂引一大石推之,隨手拆裂,得石一函,中有古鈔兵書四卷,
(鐵甲一副,鐵盔一頂,方天戟一柄,宛然如新。)
(仁貴藏兵書於袖,將盔甲而出,才方展足,而壁合如故。)
(歸見林公,密藏兵書,只打造盔甲,復投軍去。)
林 公:有此器械,須得戰馬來騎,方能稱職。
仁 貴:吾正慮此事,無錢可買。
林 公:前歲有山西客人引十數個伴當,趕一群馬在此經過,其中忽一癲馬,走入南山,
客人跟尋不見,棄之而去。後來其馬猛惡,常出踐踏田禾,無人制伏,往往有人
欲去騎之,輒被傷咬,似有神出鬼沒之狀,人稱南海火龍。壯士果能服此,足為
用矣。
仁 貴:此天佑我,吾能服之。
(遂持戟直往。)
(轉過山坡,果見神駒嘶於南山之側,身如火炭,眼似鑾鈴,高有七尺,銀尾紅
(鬃。)
(仁貴一見一馬,飄然而走。)
(仁貴趕上,挺戟連打數下,遽然伏地,即飛身上馬,騎回城中。)
(林公接見,仁貴以實告之。)
(林公大喜,暗想此人非常,乃設酒待之。)
(正飲酒間,人報張總管教場內操練新軍,甚是喧嚷。)
(聽言大怒,眉毛倒堅,嚼齒咬牙)
仁 貴:我今不得進場,不如再去,且看如何。
(遂行至教場。)
(只見總管張士貴正在排兵佈陣,教演三軍,金鼓齊鳴,咸稱喝采。)
(立人群中,左顧右盼,莞爾笑曰)
仁 貴:枉為上將,操練無方,佈陣無法,安能征遼國乎?
仁 貴:(言未盡,只見場內一人突然而出曰)大漢甚等之人,敢於此誇口?張總管豈比
一等之人,汝何發笑?
(便喚眾軍,將仁貴拽至面前,來見總管。)
(仁貴大喝一聲,推眾軍跌於地下,自來請罪。)
(見了此人,身長一丈,腰大十圍,堪用為將,乃問曰)
士 貴:汝何人氏?有甚才能,敢於此誇口,以見曬乎?
仁 貴:某本郡人氏,姓薛名仁貴。自幼習學武藝,善曉兵法。聞總管招軍,特來應募。
傳言鈞旨有令,某因來遲,不敢進場。適見軍人行走無法,陣圖不圓,某不覺失
口,安敢笑總管乎?
士 貴:看汝一表非俗,敢張大言,必有全才,高出人者。試佈陣法,與吾觀看,得盡其
妙,雖軍數已滿,吾用汝矣。
(仁貴即將人馬往來略為招動,布成陣勢,果然整整有條,俱按孫子兵書之法。
()
仁 貴:(出陣前拜請曰)總管識此陣否?
士 貴:誠不識也,汝可言之。
仁 貴:此八卦陣也。
有八門:按休、生、傷、杜、景、死、警、開為八門也。生、景、開三門皆吉;休、
杜、死、警、傷凶。惟三門可破,諸門不可入矣。
士 貴:(喜曰)真奇才也!雖孫、吳再生,諸葛復出,亦不過此。
(遂交仁貴在麾下為一小卒聽用,待出建功,保奏為將。)
(仁貴拜謝。)
(後人有詩贊云:
( 仁貴行兵世莫同,張劉總管挫英雄。)
(若非排陣施才略,安有征遼求駕功。)
275**時間: 地點:
(卻說朝廷遣人各路催趕軍馬起程,詔令張士貴與副總管劉君昂二人監造海船三
(百餘只。)
(仍令出征將士俱作《平遼論》一篇獻上,使知高麗遠近之道,辨別進攻對敵之
(策,方許行兵調將,若無此論,去官罷職。)
(士貴大驚,慌與君昂商議)
士 貴:船只已備,只此一論難成,吾汝皆不能之;若朝廷知吾等如此,枉稱上將,何能
復職?
君 昂:某有一計,可瞞過眾人。
士 貴:何計可教?
君 昂:現聞近來新軍薛仁貴,此人懷才抱藝,足可為文,使彼作來呈獻,必得重用矣。
士 貴:使一軍人作論,被人恥笑吾等,如何見人?
君 昂:只吾汝共知,聖上安知是他作乎?
(士貴從其言,召仁貴入。)
士 貴:人皆言汝舉步成章,吾未深信,今聖上親征高麗,以才試人,隨征一班將校各要
《平遼論》一篇呈獻,以定高下。吾令汝一作。如果能之,必得重賞;若是不能
,功罪俱罰。
仁 貴:此事不難。
(遂具紙筆以對,須臾之間,其論已成。)
(士貴覽之大喜,果然文不加點,有經天緯地之才,驚世駭俗之作。)
(於是賞賜,仁貴拜謝,退歸騎下。)
(士貴隨將其論庭獻,只云已有高才,所作如此,特來進呈。)
(帝覽之大喜,稱羨不已。)
(當日,帝封李靖為總督大元帥,調遣各道軍馬。)
(封張亮為平壤大總管,帥兵四萬,戰艦五百,自萊州泛海,直趨平壤。)
(又封李世績為遼東大總管,帥步騎六萬,白蘭河降胡直趨遼東。)
(封張士貴、劉君昂為大將,封尉遲恭、程知節為參軍,封段志賢為副將,封尉
(遲寶林為先鋒。)
(外有唐將數十員,不及一一載名,共起各道之兵八十餘萬,號稱一百萬。)
(帝命水陸並進,船騎雙行,殺奔高麗。)
(未知勝負如何?)
(總批:穴中大蛇,似有神出鬼沒之狀。)
(人稱為南海火龍,非仁貴誰能降之。)
(蓋其古鈔兵書,出於石室方丈,信所謂天授也。)
(試觀其入門一陣,凶吉弗如;「平遼」一論,攻取了然。)
(張總管雖教演三軍,安有征東保駕之功哉。)
(第八十五回 唐太宗跨海征遼)
276**時間: 地點:
(卻說邊關報入高麗國王,聽知提大軍一百萬、戰將一千員,御駕親征,急聚文
(官武將商議。)
(聽知太宗自來,勢若泰山,人人失色,面面相覷,皆不敢言。)
太 宗:(高麗王藏曰)唐兵勢大,何以退之?
(皆默然,閃出莫利支蓋蘇文進曰)
諸 將:唐兵遠涉疲敝,勢不能久,吾恃其險阻,與之相抗,雖有百萬之師,無能為也。
事不宜遲,即差人沿路告報各處關隘,添兵守把,吾率大兵後去,親自擊之,破
唐必矣。
(王藏從之。)
277**時間: 地點:
(卻說太宗依期而進,聲勢吞天。)
(則軍水路已出萊州界口,旱路抄出蘭河降胡。)
(兵行一月,水陸取齊。)
(行過遼海,直抵鳳凰城下,紮了營寨。)
太 宗:(先使探馬告報城內曰)吾大唐兵來日經過,請城主相別。
諸 將:(城內裨將耶律坤材勸城主慕容繡曰)唐兵勢大,不可與敵,不如舉眾投降,可
保軍民之難。
(繡從之。)
諸 將:(坤材直至唐營見帝,帝問坤材,坤材對答如流,帝喜之,欲用為謀士,坤材曰
()夷狄之人,不敢入侍中國。
(帝義之。)
(次日,引慕容繡來見帝,待之甚厚。)
(兵入鳳凰城屯住,餘軍分屯城外,連路十餘里寨柵。)
(一住數日,繡每設宴相款,忽一五色紋禽飛過庭前。)
帝 聞:(其聲和鳴)此何禽也?
諸 將:(繡曰)此地去城八十里,有鳳凰山,人跡罕到之處,鳳凰出入之所。其中巢穴
,此禽非梧桐不棲,非泉水不飲。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故城號名,此禽即
鳳凰也。飛鳴於此,合應陛下坐致太平,實為樣瑞之兆。
帝 聞:果是鳳凰,世不常出,人亦罕見,安得巢穴而出入乎?
諸 將:(繡曰)此化外之地,風土與中國不同,鳳凰飛鳴,何足為奇。更有酒泉香米,
瑞草靈芝,亦產彼處。又有獨腳之鳥,每遇賢明為政,則飛至公庭,聞鐘則鳴,
聞鼓則舞。若是贓官污吏,雖欲求見而不可得矣。
帝 聞:(言大喜曰)大是異事!此非人世有此勝境,朕盍一往觀之。
(即命排駕,與眾將同往。)
(後人有詩云:
( 鳳皇山上鳳皇游,百萬唐兵過此州。)
(果是中華天子福,此城原在一時收。)
278**時間: 地點:
(卻說蓋蘇文率兵二十萬,直致陳家谷,望見塵頭起處,便紮了營寨。)
(前面人報慕容繡已降了唐,蓋蘇文大驚,慌聚眾商議)
蘇 文:今唐率大兵遠來,取了鳳凰城,汝等有何妙策?
帝 聞:(大將黑九龍挺身言曰)將軍勿慮,吾覷唐兵如螻蟻耳。臨陣一戰,盡斬其首,
吾之願也。
(言未絕,高聲而出曰)
一 人:不必汝去,吾觀斬唐兵之首如探囊取物耳。
(視之,其人身長九尺,面如噀血,虎體狼腰,豹頭猿臂--遼東人也,蓋蘇文
(之弟蓋身虎也。)
(蘇文聽之大喜。)
(撥馬步軍五百與之,連夜便起,望鳳凰城來。)
279**時間: 地點:
(卻說太宗逕至鳳凰山來,看其巢穴,乃一石室,內闊數丈。)
(只見數鳳相隨,飛鳴出迎。)
帝 聞:(喜曰)此真佳禽也。
一 人:(慕容繡曰)此鳥雖歸禽道,甚類於人,住居石室,善曉人言。胎孕十月而生,
君王有道始出,乃鳥中之王矣。
(帝顧盼稱羨,正在遊玩,忽聽前面一聲炮響,山坡側湧出一彪人馬,約有一萬
(餘騎,猝風而至。)
(帝見大驚,慌使人探聽,哨馬來報:遼兵大至。)
(帝即命眾將死據山頭,後遣劉君昂、薛萬徹二將下山前迎遼兵。)
(君昂披銀鎧,裹赤幘,勒帛抹額,手執鐵脊蛇矛,騎花驄馬,向陣前打話。)
(遼將當先出馬,罵曰)
君 昂:野狗奴助惡為人,大兵到此,何不早降?尚敢引兵來此相拒邪!
一 人:(蓋身虎大笑曰)你等隨李世民鼠賊也,吾豈降哉。
(君昂大怒,拍馬提矛,向前來戰蓋身虎。)
(二馬相交戰不數合,君昂當抵不住,撥馬投東便走,蓋身虎亦不去追趕。)
(薛萬徹見君昂兵敗,一騎馬,一條槍突然而出,挺槍直刺。)
(身虎挺斧來迎,二人鬥不上十合,萬徹亦大敗而走。)
(後面蓋蘇文催兵大至,把鳳皇山截住去路,唐兵不敢向前。)
280**時間: 地點:
(卻說帝被遼兵阻在鳳凰山,經半月不退,每日山下蓋身虎大罵搦戰)
帝 大:誰敢去殺此賊?
一 人:(轉出副將段志賢曰)某願往。
(帝喜,便交志賢出馬。)
帝 大:(多時報來)志賢與身虎交戰,不到五合,被身虎殺得大敗而走,走回本山。
(眾臣聽知,面皆失色。)
帝 大:遼兵阻住十餘日,汝眾將士豈無一人可近此賊乎?
(眾將默然。)
忽一人:(厲聲大呼曰)老臣願往,斬蓋身虎之首,獻於帳下。
(眾視之,乃尉遲敬德也。)
帝 大:汝已老矣,恐非身虎之敵。
敬 德:臣年雖老,鞭卻不老。
帝 大:汝既要戰,可使汝子寶林同去,方保無事。
敬 德:陛下何視臣弱也?
寶 林:(亦諫曰)父守二十年之英風,不可因聖上一言而棄太山之重,與番狗爭高下邪
?辱子不才,代父往戰之。
敬 德:吾自歷戰以來,未嘗不身先士卒,聖上言吾已老,必建奇功表之,以示英勇。
(遂提鞭飛身上馬,寶林亦提槍跟隨而去。)
(眾將聽得山下鼓聲大震,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海沸山崩。)
(眾皆失驚,卻欲探聽,鑾鈴響處,馬到中軍。)
(敬德手提蓋身虎頭擲於地下。)
(後宋賢有詩贊敬德云:
( 威鎮中華累建功,鳳凰山下鼓鼕鼕。)
(尉遲已老施英武,不枉當時號鄂公。)
(敬德出馬,不數合斬了身虎,提頭出獻。)
(眾皆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