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一 至 第二三〇
221**時間: 地點:
(卻說王世充升帳,使流星馬探鄭兵大折一陣,段達沒於軍中。)
世 充:(大驚曰)人言敬德英勇無敵,吾今日方信。
(請眾將商議,都皆到了,張)
童 仁:吾來日與敬德共決死戰,誓無還之禮。
(次日,上馬引軍前進。)
(敬德亦引軍來,兩陣對圓,二將齊出)
敬 德:來者何人?願通姓名。
童 仁:吾乃張童仁是也,今奉鄭主詔,特來取汝首級,汝若怕死,下馬投降。
敬 德:(聞言大怒曰)世人聞吾之名,皆縮首遠避,量汝只是一小卒,何敢藐示於吾?
可惜吾之鋼鞭砍汝鼠輩。
(言訖,縱馬舞鞭,直取童仁。)
(童仁拍馬來迎,戰上十餘合,童仁撥回馬拖刀便走,敬德自後趕來。)
(只聽得唐軍鑼聲大振,敬德恐後軍危急,慌回來,卻原來是軍士見童仁本事,
(疑彼使拖刀計,特地鳴金收軍。)
軍 人:(敬德回問有何事故)吾等聞童仁極是有勇,戰數合便走,恐中有詐,故急收軍
。
敬 德:若不收軍,已被吾劈死此賊耳。
(敬德收軍下寨,哨馬飛報鄭營,王)
世 充:唐兵累戰得勝,又進兵青城,欺吾太甚,來日可嚴整隊伍,大展旌旗,吾自出陣
前用一席話,可叫李世民拱手而伏之,唐兵不戰而自走也。
(眾將大喜,當晚傳令,來日平明進兵。)
(列成陣勢於青城澗左岸之野。)
(遠見對岸唐兵依次而出,上首是秦王,下首是李世績,前部先鋒馬三保捏住陣
(腳。)
(探了出軍,前請對岸主將打話。)
(鄭兵陣中門旗開處,張童仁、郭士衡分左右而出,各持兵器,列於兩旁。)
222**時間: 地點:
(次後鄭將一對對分列在門旗影裡,中央是王世充,全裝披掛,金盔金甲,橫槍
(立馬。)
(唐將望見,傳言世充自來)
秦 王:此賊自來,必有詞說也。
世 績:吾已用計,四下埋伏兵去了。
(秦王縱馬,左右緊隨,出於陣前,亦縱馬而出,隔澗大呼秦王曰)
世 充:汝今引兵侵奪吾境,吾有一言,令汝靜聽:昔隋失其國,天下分崩,長安、洛陽
各有分地,吾嘗自守,不敢西顧。熊、谷二州迫在度內,吾所以不取者,欲以敦
鄰好也。
今王遠涉吾地,度越三崤,績糧千里,勤師遠出,將欲何求邪?
秦 王:四海之人,皆承大唐正朔,獨汝執迷不服。東都士民來請王師,討汝欺君罔上之
罪,汝若早降,饒汝性命,富貴可保;倘若遲誤,粉骨碎身,悔無及矣。
世 充:唐鄭交兵,互有勝負,汝亦不能全勝,吾亦未必全敗。古人有云:『天時不如地
利,地利不如人和。』吾寧讓山南二十五郡歸屬於唐,與汝講和罷戰,指潼關為
界,各自管理,今後永不相犯,免見生靈塗炭,豈不可乎?
秦 王: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唐得正朔相傳,汝是羌胡小卒,亂我中原,豈有相容之理
?吾今誓欲剿滅群凶,天下合一,歸於我唐,誰來與汝講和而瓜分境土乎?
秦 王:(回顧曰)汝等敢過澗衝突鄭兵否?
(言未絕,屈突通引步卒五千從下流頭先渡過對岸,隨後秦王令諸將一齊擁進。
()
(鄭陣中一將呼延壽驟馬挺槍來迎,屈突通一騎馬、一條槍直取呼延壽。)
秦 王:(示之曰)有此虎將,何懼一世充乎?
(遂令催兵擂鼓,以助軍勢。)
(呼延壽只待要走,耶律希聖見呼延壽遮攔不住,揮刀縱馬而出,唐將馬三保看
(見,一騎馬、一口刀飛出。)
(屈突通大喊一聲,一槍刺呼延壽於馬下。)
(希聖大驚,措手不及,被馬三保一刀斬之。)
(二將拍馬來戰,鄭主與諸將慌入本陣。)
(秦王鞭稍一點,大勢軍馬一齊掩殺,各道總管同時俱進,各要爭功,奮力向前
(,自辰至午,斬首八千餘級。)
(鄭主引軍望南奔走,前面一軍來到,為頭乃是唐將史萬寶。)
(鄭主大慌,前史萬寶、後尉遲恭趕來,兩軍夾攻,四下無路。)
(忽聞喊聲,郭士衡引軍殺入,救鄭主出,御林軍奔潰。)
(正走間,前面又二軍到,郭士衡出馬迎之,乃鄭將董濬,合兵一處。)
(後面唐兵大至,前到北邙山,郭士衡引軍上山,時山下喊聲起,唐大隊人馬已
(到,周回把北部山圍住。)
(鄭主叫董濬、郭士衡死據其山,鄭主遙望遍野重疊死屍。)
(圍至次日,唐兵越厚,四面放火燒山,軍馬亂竄。)
(忽見火光中一將引數千騎殺上山來,鄭主視之,乃張童仁也。)
童 仁:四下火光逼近,不可久停,請陛下走還洛陽城,定計退敵。
鄭 主:誰可斷後?
董 濬:臣願舍死以當之。
(其日黃昏,郭士衡在後,張童仁在前,冒煙突火下山,留董濬當後。)
(唐兵見鄭主走,皆要爭功,並進軍突火而來。)
(鄭主叫隨行軍士盡脫衣甲,疊於山路而焚之,以絕後軍。)
(正走間,陶武欽引一彪軍馬從山坡後轉出,截斷鄭主去路。)
鄭 主:吾死於此地矣!
(郭士衡、張童仁前來衝突,被亂箭射回,二將各帶重傷,廝殺不得,背後喊聲
(又起,秦王轉山路殺出兵來。)
(正在危急之際,忽然陶武欽兵紛紛落澗,滾滾投崖,一軍人馬殺到,為頭領兵
(乃單雄信。)
(且看雄信如何救駕。)
(總評:王世充數犯中原,致勞唐主親征,時將士如雲,而敬德尤英雄無敵,是
(以鄭兵雖猛,而願割山南一十五郡來和也。)
(庸知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堂堂中原,誰肯與之瓜分境土乎?及陶武欽截斷去
(路,吾不知單雄信其能保駕否。)
(第六十四回 竇建德興兵救鄭)
223**時間: 地點:
(此時雄信在楚國朱粲處講好,借糧未回。)
(聽知唐鄭交兵,故先引軍出,縱馬而來,不想於此救駕。)
(雄信殺散陶武欽軍馬,保護鄭主走入洛陽城。)
鄭 主:吾今走脫,諸將奈何?
雄 信:敵人在後,不可少遲,陛下但入城。臣卻領兵救之。
(於是鄭主領敗兵入城,後人有詩贊李世績曰:李績運機籌,能分唐國憂。)
(用謀諸將懼,焚鎧鄭王羞。)
(功業昭千載,聲名播九州。)
(至今慈澗地,草木尚深愁。)
(時董濬斷後,被唐兵八面圍住,大叫曰)
馬三保:鄭將死者無數,降者無數,汝主已被解將去了,汝何不早降?
董 濬:(叱曰)安有鄭將軍肯降唐童子乎?
(言訖,戰氣頓生,眾軍齊上,董濬乃戰死唐兵之中。)
(後人有詩贊云:
( 青城唐鄭相交戰,李績施謀用火焚。)
(董濬全忠因喪體,後人尤說鄭將軍。)
(鄭主奔回洛陽,楊公卿引軍接入去了。)
(後面唐兵湧進,直逼城下,周回圍繞,水泄不通。)
(鄭主令軍士守把,堅閉不出。)
(秦王傳下令:四面速攻之。)
(城中桓法嗣見唐兵中裝起雲梯,四面而來,法嗣已預先辦下火箭,喚軍士一千
(人四門分執,待雲梯近城,一齊射之。)
(秦王料城中無備,大擁雲梯,四面競進。)
(將近壕邊,火箭齊發,雲梯皆著,燒死軍人墜地,城上矢石如雨,唐兵不能前
(進,晝夜相攻二十餘日。)
(鄭下謀士王琬、長孫來見鄭主曰)
安 世:二公有何解圍之策?
德 音:(薛)今竇建德在樂壽,聲勢大振,陛下遣使致獻金帛,許以割地相酬,乞師救
援。建德兵一至,內外攻擊,唐兵必破也。
(世充大喜,遣王琬、長孫安世同行)
安 世:雖得一軍衝陣而去。
(鄭主便寫立地界文約一紙,親押字號,並金帛等物,交張童仁、孟孝義兩個引
(一千軍送出隘口,五百軍回,五百軍跟安世。)
(辭了鄭主,童仁在前,孝義在後,夜至二更,殺出城去,抹過尉遲恭寨。)
(眾將追趕不迭,已出隘口。)
(張童仁令一半軍回,孟孝義引五百軍跟安世去。)
224**時間: 地點:
(且說王琬、長孫安世到樂壽拜見夏主,呈上書信、金帛。)
建 德:昔者同約伐魏,平分地界,汝主殺吾使令,自取洛陽,今復相聞,何也?
安 世:此是秦王李世民用計間謀,以至如此,望明公詳其情而納之。
建 德:前者如此。汝不是秦王所困,亦不肯以地分割於我。
安 世:鄭、夏實唇齒之邦,唇亡齒寒,理之必然。陛下今不救鄭,鄭必敗耳,鄭若一破
,陛下亦破也。
建 德:汝二人暫退驛庭,吾與眾臣商議。
(二人辭出,祭酒凌敬後入)
建 德:公來何暮也?
凌 敬:適來鄭王使人致書陛下,欲借兵攻唐,求借救兵。
建 德:鄭主如此告狀,朕欲救之,汝以為何如?
凌 敬:未可,救鄭攻唐,正猶去豺而得虎也。秦王世民實心腹之大患也,今世民南征,
乘此人遠去,不如先取唐李淵,掃盡長安,然後圖鄭,隨手而可得矣。
建 德:恨力不及,何如?
凌 敬:陛下言者差矣。今唐以重兵圍東都,守虎牢,我若悉發大兵濟河,取懷州、河陽
,以重將守之,然後鳴鼓建旗,逾太行,入上黨門,傳檄旁郡,進於壺口,以驚
駭蒲津,收取河東之地,易如拾芥,此上策也。且有三利:唐兵俱在洛陽,國內
空虛,乘虛而入,師有萬全,一也;拓土而得眾,二也;唐人知吾兵入境,必引
兵還救,鄭圍自解,三也。失此機會,俗諺曰:『天與弗取,反遭其咎。』願陛
下詳察。
(建德將從之,元來有人飛報王琬、長孫安世二人,遂以金玉陰獻諸將,令同力
(贊成,以撓其謀。)
(次日王琬與安世入見建德,訴請興兵,早決如意。)
建 德:且待朕思之。
凌 敬:(乃問諸將曰)凌敬勸我勿救,何如?
諸 將:弄筆書生,不樂征伐,坐度朝夕,以受俸祿,使陛下失其大義於天下也。
建 德:汝等言者甚善,方今志銳,天贊我也,師將大捷。
(遂只顧點兵。)
(凌敬又入強諫,怒曰)
建 德:汝等弄文輕武,使我失其大義。
諸 將:(敬頓首曰)若不聽良言,失此機會,況此行亦不利。
(建德大怒,令武士推出斬之,諸將力勸,命扶而出。)
(建德移檄州郡,各請相助。)
建 德:(其妻曹氏諫曰)祭酒之計甚善,陛下何不用之?
建 德:此愚夫迂闊之論也。
諸 將:(曹氏曰)夫自滏口道乘虛連營漸進,以取山北,因招突厥,西抄關中,唐必還
師自救,鄭圍解矣。今屯兵武牢城下,恐難成功,徒自苦矣。
建 德:此非女子所知,且鄭朝暮立待來救,朕既許之,豈可見難而退,且示天下不信。
(建德遣大將曹旦為前部先鋒,親率大兵十五萬,前軍進發,殺奔板渚,排成陣
(勢,西薄泥水,南屬鵲山,連接三十餘里,軍營十餘所。)
(鄭將郭士衡為游兵往來巡綽。)
225**時間: 地點:
(卻說洛陽城中乏食,知夏救兵來到,鄭主遣人致書秦王,請退軍潼關,復修前
(好。)
(秦王集將佐議之,皆請避其鋒。)
孝 恪:(郭進曰)王世充窮蹙,垂將面縛,建德運糧遠來助之,此天意欲兩亡之也。不
過二旬,兩主就縛矣。
秦 王:然。
(遂領驍將出於武牢之東。)
(秦王自登武牢城,望見夏軍,諸將奮欲擊之)
秦 王:不可,且宜按甲不戰,乘高守險,以觀其動靜。此賊起於山東,未見大敵,今度
險而來,將士囂疲,號令不肅。又逼城而陣,有輕我之心。
待其饑困,吾以奇計破之,不戰而自斃矣。
(次日,建德使前隊搦戰叫罵,秦王令將士塞耳休聽莫出,自遍歷諸處,撫慰將
(士,皆令堅守。)
(建德見唐兵不出,在御營心焦。)
建 德:(曹祥諫曰)世績為軍師,謀略甚遠,尉遲恭諸將驍勇莫敵,不出相持,此必待
吾軍之動也,陛下宜細思之。
建 德:彼有何謀?見吾大軍來到,但怯敵耳。
秦 王:(裴矩奏曰)即今尚未交鋒,糧運不到,軍士缺食,深為不便。
(遣人催趲,同時押赴到寨,曹祥曰)
建 德:倘一泄破無糧,唐兵驟至,如之奈何?
建 德:聯令齊善行將萬餘弱兵近唐寨於平地屯住,聯親選八千精騎伏於山谷中,如秦王
知吾糧至,急出衝突,令齊善行詐敗而走,秦王若追之,朕從山谷中出,絕秦王
歸路,兵皆合,可擒此賊矣。鄭圍自解。
群 臣:(皆賀)陛下神機妙算,豈秦王所能及也。
(次日,曹旦引軍至陣前搦戰,軍士懈怠,或睡或坐,多有解甲閒行立身,至於
(出形披體,辱之太甚。)
(唐陣秦瓊、史大奈請曰)
二 將:夏兵辱我太甚,某等願擊之。
秦 王:建德兵來,未嘗出戰,今已觀夏兵,足見動靜了也。今可擊矣,使吾成其大功。
(於是大集諸將聽令,以拒建德。)
(未知勝負如何?)
(總批:唐兵雲梯大進,卻被城中火箭所燒,此出於桓法嗣之預備故耳。)
(彼安世請夏救鄭,凌敬以為不可者,蓋以長安、並州將帥自足以當建德,而汾
(晉、蒲津豈不戰所能下?延引日月,適足以孤洛陽之心,而秦王八面攻圍,世
(充其能不破乎?既破世充,則北取建德在時月間耳,雖亟救鄭,亦未見其益也
(。)
(第六十五回 竇建德大戰唐兵)
(秦王叫備馬,點起數萬人馬,蜂湧而進,秦瓊、史大奈隨後趕來。)
(時值夏月,連晴不雨,日中軍皆畏熱,口渴爭飲,各無戰心,正不知多少軍兵
(。)
(夏兵棄馬拋戈而走,喊聲大震,鼓角齊鳴,夏兵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
(秦王得勝,迤邐趕去。)
(背後建德部將宋明引軍殺來,正值秦瓊手持雙鐧,直取宋明。)
(宋明挺槍來迎,只一合,被瓊一鐧砍於馬下。)
(後面唐兵大至,夏將曹詳自挺槍出,與瓊戰十合以上,瓊回馬走,詳趕來,被
(瓊使拖鐧計,砍曹詳於馬下。)
(軍士大敗。)
(時夏將鄧穆、郝海二將在汜水七營未動,知夏兵敗,唐兵後面湧至,諸軍各有
(懼色。)
二 將:(郝海大怒曰)食君之祿,命終於君,何況群賊哉!
(遂上馬引一千人殺來。)
(鄧穆見郝海如此,亦引兵前來,正與陶武欽你我混戰。)
(竇建德在後寨見唐兵大至,遂自引大隊軍前來看陣,正見郝海與史萬寶攪作一
(團廝殺。)
(程知節、白士讓兩支軍到,把建德圍在垓心。)
(秦王在高阜處見圍住建德,見兩員將當頭死戰)
秦 王:何不入去衝開建德手足而擒之?
(言未了,一將應聲而出,乃尉遲恭也。)
(恭驟馬提鞭殺入軍中,把建德兵衝做兩斷。)
226**時間: 地點:
(卻說從軍中殺出到坡下,人不見建德,再回馬從陣前又殺入來,問本部軍)
曹 旦:主人在何處?
(軍指兵馬厚處,旦挺身殺入。)
建 德:(見了)主公何不隨某出陣?
(建德跟旦殺出。)
(旦到坡下,回頭又不見建德出。)
建 德:(第二遭又尋見)弓箭多不能出。
曹 旦:陛下在前,某在後,可以出重圍。
(曹旦橫身左右遮護,身被數箭,箭透重鎧,救建德到坡下。)
建 德:(徐天然引軍來到)吾得曹旦二番解救,得脫虎口,郝海在垓心,如何得脫?
(曹旦復番身再殺入陣中,救出郝海,二將各帶重傷。)
(徐天然叫亂箭射住後兵,都救諸將回陣。)
227**時間: 地點:
(卻說鄧穆和陶武欽大戰,後面無接應軍馬,被陶武欽趕到山谷樹林邊,再欲回
(頭交戰,被樹林扒住袍袖,因此被陶武欽斬之。)
(秦王見建德走脫,自於馬上奪戰鼓發擂,盡驅兵將坡下對射。)
(徐天然矢盡正慌,忽山坡後一大將姓周名獻夫引軍到,一陣射退,兩下收軍。
()
(建德見鄧穆身死,哀痛至切,情感三軍。)
(後人有詩贊鄧穆云:
( 鏖戰唐兵血刃紅,殺身報國盡孤忠。)
(將軍一死雖常事,取義捐生萬載功。)
(建德收敗殘軍馬退歸營寨,軍心惶惶,各寨軍多逃散。)
世 績:(李世績獻計於秦王)吾料建德兵敗,必不從大路而走,正北山路險峻,必投此
小路去也。先喚孫義將五千精兵伏於城北二十里,但有敵軍至不可擊,只可隨後
掩之。其軍無戀戰之心,必走牛口谷,卻令白士讓亦將五千精兵四散伏於牛口谷
山僻小路,可成事也。其餘大路吾亦調遣已定,建德走谷中無慮矣。
秦 王:建德新敗,只恐其軍不動。
世 績:可佯言調發人馬,分路過河,一路取河北,卻攻樂壽;一路去取曲陽,斷建德去
路。以此言達知,則建德驚惶,分動兵勢。趁兵分動時,一擊可擒建德也。
(秦王用其謀,被打草眾軍四邊揚言,故令建德軍聽知。)
(軍來寨中,報說秦王分兵兩路,一路取樂壽,一路取曲陽去也。)
(急遣將袁良分兵二萬救樂壽,遣呂潮分兵二萬救曲陽,連夜起行。)
(秦王使細作探聽,知建德兵動,秦王分大隊軍馬八路齊出,直衝夏營。)
(北軍發動,俱無戰心,首尾不能相顧,夏軍大潰。)
(建德披甲不迭,飛身上馬,曹旦等後隨。)
(敬德、叔寶、史岳、王常四員將引二千餘馬軍早來趕建德渡河,四下兵合,各
(自爭攻。)
(建德盡棄圖書、車仗、金帛,身彼重鎧,左右遮護,飛身奔走。)
(唐軍追及,見路上遺下之物,俱來拾取,遂得走入山谷中。)
(後面唐兵復來捉獲建德,未知性命如何。)
(總評:建德部將宋明雖引兵來戰於唐,無奈秦瓊之持簡拖簡直取宋明而砍曹詳
(也。)
(及知節、士讓圍建德於垓心,若非旦之幾番解救,何能出重圍而到坡下乎?孰
(意又被世績獻計佯言調發人馬,以分動其兵勢,則夏軍豈得不大潰邪?)
(第六十六回 建德敗走牛口谷)
(回顧左右,約有二百餘人,自於馬上問曰)
建 德:此地何名?
建 德:(旁有識者)此名牛口谷也。
(建德聞言大驚,歎曰)
仰 天:吾合休矣!近聞軍中謠言云:『豆入牛口,勢不得久。』斯言正應吾姓竇,敗走
入牛口谷,實上天亡我之兆,似此奈何?
建 德:(左右曰)此等皆山僻小路,可以入樂壽。
建 德:後面唐兵大至,難出谷口,可急走此路。
(遂躍馬前進。)
(約走二十里,山奄內喊聲大震,一彪軍出,當先一員大將,乃李靖也。)
李 靖:(策馬持槍大叫)建德早降,免汝一死!
(建德大怒,身雖無甲,亦持刀戰之。)
(孫義便走,建德乘勢追殺,四下精兵皆起。)
(建德急走,背後孫義掩殺,行動已將五十餘人。)
(又行三四里,前面鼓聲震地,一軍擺開,當先唐上將白士讓驟馬橫刀來戰建德
(。)
(建德大怒,縱馬迎之,戰不三合,建德敗回小路而走。)
(兩旁樹木紛雜,蘆葦亂草。)
(時及黃昏左側,正走之間,喊聲舉處,兩下伏兵皆特長鉤套竿,一齊並出,先
(把建德坐下馬絆倒,建德身離雕鞍,已被楊武威所獲。)
(背後史岳、王常、敬德、叔寶、劉德威、陶武欽精兵皆至,四下圍住,孤身獨
(戰力盡,建德被執。)
(秦王自引諸將直到谷內,聞已擒建德,秦王乃大喜,聚眾將於帳中。)
228**時間: 地點:
(少時,楊武威擁建德至前)
秦 王:久仰盛德,與汝瓜分天下,本自無仇,吾討世充,乾汝何事?公平昔自以天下無
敵,今日被吾所擒,有何理說?
建 德:吾不自至,汝亦必來相請,今日誤中奸計,但有一死而已。
秦 王:此言有理,吾若肯容,諸將因汝損了許多氣力,亦不肯容耳。
秦 王:(秦王交推過曹旦來)你有何言?
(旦終不答,秦王怒,推出斬之。)
秦 王:(回顧世績曰)建德欲何如?
世 績:此子志勇,非屈人下者,大王可解送入長安,請旨發落。
(秦王從之。)
(時鄭將王琬、長孫安世因求救建德入不得城,雜在夏兵陣內,二人亦被擒,秦
(王令監在軍中,只將建德陷在檻車,遣人押赴京師。)
唐 主:(罵曰)朕待汝不薄,何生異心,替別人出力也?
建 德:吾與王世充有同契之義,故患難相救。汝亦奪隋城池,反說我有異心,何也?
(唐主大怒,喝令武士擁出斬於長安市上。)
(建德不言,引頸受刀,年四十九歲,時武德四年夏五月也。)
(史官有詩贊建德云:
( 貝州竇建德,飄然迥出群。)
(假仁安百姓,全義動三軍。)
(創業心尤重,求賢禮亦勤。)
(雖然起自盜,河朔號明君。)
(後建德妻曹氏,與其左僕射齊善行以騎數百走還名州。)
(餘黨欲立其養子為主,善行曰)
建 德:夏主奄定河朔,號為盛強,今一出不復,非天命有歸哉!不如委心請命,無為塗
炭生民也。
(遂分府庫金銀,散給將士,令各歸鄉井。)
(善行乃與右僕射裴矩率官屬及建德妻曹氏奉山東地、並傳國王璽來降。)
(建德起兵才六年而亡。)
(史官贊建德曰:煬帝失德,天丑其為,生人吁辜,群盜乘之,如績毛而奮。)
(其劇者,昔李密因黎陽,蕭銑始江陵,建德連河北,王世充據東都,皆磨牙搖
(毒,以相噬螫。)
(其間亦假仁義,禮賢才,因之擅王僭帝。)
(所謂盜亦有道者,本夫孽氣腥燄,所以亡隋,觸唐明德,折北不支,禍極凶殫
(,乃就殲夷。)
(宜哉。)
229**時間: 地點:
(卻說王世充在城中日夜望夏兵解救,欲衝突出戰。)
(唐兵城外圍繞,水泄不通,況城中無糧,人想食,至以水沮泥去礫,取其浮土
(,揉米屑為餅,軍士爭取食之。)
(過數日後,人皆病腫,半死半不死,強弱相藉,倚於路傍。)
(其尚書郎盧君業、郭子高等不食泥餅,並皆餓死。)
(手下只有一千餘人,多有帶傷之士。)
鄭 主:(與薛德音商議)似此如何?
德 音:且只堅守。
鄭 主:(忽報)城下有人叫休放箭,有話來見主上。
(鄭主叫放入,乃司馬安世也。)
鄭 主:(哭拜地下)臣與王琬近奉聖旨,往夏求救。夏主即諾,慨然領兵來到。不料世
績用計殺敗夏兵,誘入牛口谷中,夏主被擒,今已解送長安去了。臣與王琬雜在
陣內,被軍人執見秦王,釋以不死,只留王琬監在軍中為質,特遣某還,報知兵
敗。仍傳言陛下,危在旦夕,若順於唐,復領此地,以保全家。今事勢已迫,願
陛下再圖良策。
鄭 主:(大驚)不想夏主亦敗於世民之手,今雖勢盡,誓殺此賊,以伸己志。
(隨召眾將商議。)
德 音:(薛)楚國朱粲與陛下有舊,現居菊潭,有雄兵數萬,可遣使求救彼處。此人仗
義,必來相助。
鄭 主:一杯之水,安救一軍之火?
況粲居山城,民心未定,不敢造次興兵,恐失所守,自衛不暇,安能救我乎
?
德 音:陛下言者錯矣。一星之火,能燒萬頃之薪,兵在謀而不在多耳。昔晉謝玄以五萬
兵而破符堅百萬之師,亦惟以智方能成其大事。今楚盡驍勇謀略之士,若不求救
,坐以待死矣。
鄭 主:汝言甚當,誰可往菊潭求救?
孝 義:(孟應聲出曰)某當一往。
鄭 主:但不得透重圍矣。
孝 義:視死如歸,何所不至!
(鄭主即修書與孝義密藏,令王德仁送出。)
(開城門,德仁先殺出,正遇唐將史大奈,被殺敗。)
(孟孝義乘勢殺出重圍,投菊潭去訖,王德仁退入城中堅守。)
(不知後事如何?)
(總批:建德敗入牛口,隨被唐將揚武威所獲,時背後精兵皆至,孤身豈能獨戰
(乎?其不就擒未之有也。)
(雖而世充在城中日夜望夏兵來一救,然不料夏兵已為李世績所敗,誘入牛口,
(而不可出云。)
(第六十七回 楚朱粲醉烹段確)
230**時間: 地點:
(卻說楚國朱粲,自武德三年據南陽,被顯州首領楊士林、田瓚起兵攻粲,旁郡
(響赴,戰於淮源。)
(粲大敗,契領殘士奔於菊潭,遣使乞降。)
(唐主以粲好食人肉,同禽獸類,不允其降。)
(粲遂屠菊潭,奔役於鄭。)
(鄭主亦知粲為人反覆無定,立心不正,亦不受納,但虛做人情耳,乃封為龍驟
(大將軍,使粲仍居其地。)
(聽知鄭主兵敗,與近侍正商議間,忽報孟孝義至,遂請入問之。)
孝 義:鄭主敗至急,見居城內,八面皆是唐兵。望明公想舊日之情,盡引菊潭之兵以救
之。事寧當割地相酬,倘若少遲,鄭必陷矣。
鄭 主:(粲曰)吾與鄭主有通好之義,今在危困,安忍坐視不救。汝且退於驛庭安歇,
待吾與眾商議起兵。
(次日,粲以喬洪為正先鋒,智成為副先鋒,親提精兵三萬,離了菊潭,殺奔洛
(陽而來。)
(兵行至鵲山,紮了營寨。)
(哨馬報入唐營,聚眾商議曰)
秦 王:今朱粲率兵直抵鵲山,眾將有何妙策?
秦 瓊:(挺身言曰)大王勿慮,吾觀楚兵如草芥,臣提虎狼之師,一鼓而擒矣。
秦 王:(大喜)吾有叔寶,高枕無憂矣。
(言未絕,高聲而出曰)
一 人:不必叔寶有勞虎威,某雖不才,跟大王未有寸功,願去鵲山憑三寸不爛之舌,說
朱粲退兵,使其來降,不須動張弓支箭。
(秦王視之,乃散騎常侍段確也。)
秦 王:汝以何言說之?
一 人:(段確曰)朱粲與某曾有一面之交,某留落關中,久不相見,今若到彼,須得金
珠,以利結其心。此人勇而無謀,見利忘義,必退兵來投大王矣。
(秦王便與金一千兩,明珠數顆,玉帶一條,遣粲確一行。)
(確乘馬至鵲山,遣人報與朱粲。)
一 人:(粲出,接入相見,粲曰)故人久不相見,自何而來?
秦 王:(確曰)仕於唐朝,現任散騎常侍之職。聞賢契領兵救鄭,秦王特遣某來報言:
世充亡在旦夕,望足下按兵勿救,敬獻黃金千兩,與軍士往來之費,明珠數顆、
玉帶一條,與賢契權為進見之禮。待平定東都,以水北上郡之地近附於楚,願割
相酬。
(粲聽罷,便交取過來看,果然黃金分為數錠,明珠燦爛,玉帶玲瓏。)
(那珠放於盤內,有流星趕月之狀。)
秦 王:(朱粲見了大喜,粲曰)吾與鄭主邂逅相逢,若遇吉凶相救,遇患難相扶,有不
可救則止。吾與秦王無仇,特因鄭主遣使,亦許割地,吾一時昏庸,聽其詭說,
興動人馬。
今承仁兄下顧,義重如山,即當按甲休兵,與汝兩家成其和好。
況與此寶物,粲將何以報之?
一 人:(確曰)某奉命為義氣而來,豈望報乎?
一 人:(粲置酒相待,酒酣,確戲曰)汝兩眼突出,何有紅色?
秦 王:(粲曰)實不相瞞,吾好食人肉,故如此紅耳。
一 人:(確曰)君膾人多矣,某味若何?
秦 王:(粲曰)若以人肉嗜酒,正似糟豚,其味甚美,諸肉無比。
秦 王:(確聞言大驚,遂口含酒噀朱粲之面,罵曰)汝狂賊!歸朝乃一奴耳,復得噬人
乎?汝非人類,乃禽獸之不如,犬羊不食同類,豈有人而食人肉之理?辱罵此賊
,看汝敢來食吾否?
一 人:(粲曰)吾以誠心相待,何辱太甚?若要食汝之肉,卻不難事,吾殺人如螻蟻,
何惜一段確乎!
(粲大喝一聲,眾軍士擁入,就座擒下段確並從人數十,悉令殺訖烹之。)
(少頃,庖人進獻熟肉,粲令分賜左右,人各一食。)
(後人有詩云:
( 朱粲從來大有名,烹人食肉甚無情。)
(唐朝段確臨危悔,縱馬欺朋一念輕。)
(是夜,朱粲醉臥帳中,次日天明酒醒,披衣起來,不見了段確。)
一 人:(粲問於眾)故人何在?
秦 王:(左右曰)昨日大王對飲相戲,已烹來嗜酒矣。
一 人:(粲曰)安有此事?
秦 王:(左右曰)大王嚴命,誰敢不從。
一 人:(粲大驚曰)吾被酒誤矣!烹此不足惜,但人言吾無容人之量,幽冥之下,負此
良友。
秦 王:(謀士丘達曰)大王損卻段確,為禍不小。
秦 王:(粲問其故,達曰)此人乃唐杰士,因與大王自幼交契,料能乾功,故在秦王面
前誇口而來。
大王既受其金珠,又殺其來使,秦王一知,即催兵報仇,彼大勢人馬一湧而
至,楚兵何可以當也?
一 人:(粲曰)似此奈何?
秦 王:(達曰)今日進則有生,退則必死。兵法云:『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可趁秦
王未知確死,猶自望吾來降,不曾準備,急速進兵,奮力向前,以一當十,破其
一陣,然後退兵以作歸計,此為萬全之策。
一 人:(粲曰)汝所見甚當。
一 人:(言未了,只見一佳人從屏後出而言曰)汝等商議之事,吾已知之久矣,自有破
敵之策,何不與我謀之?
(且看此人是誰?)
(總評:朱粲為人,同類禽獸,故唐主不納其降,異日反率兵來救鄭。)
(唐散騎常侍段確者,奉使齎金珠以往說粲,一見之而大喜,且又對飲相戲,烹
(而食其肉,粲之反覆無定如此。)
(倘秦王知而即催兵以報仇,將若之何?只恐屏後佳人之言未足為恃也。)
(第六十八回 尉遲恭怒擊妖婦)
(其人髻挽烏雲,眉彎新月,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眾示之,乃朱粲妻樊氏也。)
(原來粲妻稱號白射夫人,幼習妖術,慣能禳災壓魅之法。)
一 人:(粲曰)汝乃一女子,有甚見識處?果有何能,與吾破敵?
秦 王:(樊氏曰)妾父樊明,幼年曾於聚聖山中遇異人,傳授陰書三卷,學乃秘法,上
能呼風喚雨,駕步騰空,下可役鬼驅神,避凶趨吉之法,極有靈驗。父沒之後,
惟妾習學,藏之於心不忘。今夜月明,妾以紙剪成雲馬甲馬,係於兩足,作法騰
空而起,能行二百里,直抵唐營,豫報秦王禍福,以天命言之,秦王必驚駭而撤
兵矣。
秦 王:(朱粲聞知大喜,乃拍手曰)果能此法,吾得高枕而無憂矣。可急行之,切勿遲
滯。
(是夜黃昏左側,將及一更,樊氏乃沐浴更衣,用白綿分佈地下,縛一雲馬於足
(,立在綿上,口念密咒,持劍行咒作法,含水仰面噴之,大喝一聲,果是一朵
(白雲托著樊氏徐徐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