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 至 第一九〇
181**時間: 地點:
此時臣女也還依稀想得出來,但見那簽上寫的詩道:凡事皆由前定,豈能強逆天
心?雖曰姻緣非匹,紫霞隊裡橫行。那簽的下面覺得還有些字跡在上,方要細看
,忽聽得大吼一聲,佛祖座下突然跳出一隻黑虎,直望臣女身上撲來。那時臣女
嚇得滿身是汗,魂魄俱消,頓時一跤跌倒。及至醒來,卻仍在宮中榻上,原來是
一場大夢。臣女當時卻不在意,如今想起來,卻有道理。可見這事已是預定的了
,若要勉強挽回,反恐至禍。
(紅王同王妃聽她說話,實有情願嫁去的樣子,一齊變色問道)
不 覺:照你這樣說法,是樂於前去的了?俗語說的女生外,向到了你這年紀,自然要急
於嫁人之時了。
阿芙蓉:這是父王母妃錯怪臣女了。臣女年歲雖大,像這樣黑色可怕的人,豈是終身所願
?不過如今臣女若不肯去,黑國必然興兵前來犯我疆界。想我國偃武修文已久,
所有將士均是老弱不堪,豈能與之抵敵?欲乞援於人,恐他國亦畏其強,未必敢
來救援。或被他攻打進來,那時臣女仍要嫁去,豈不更覺羞愧。況臣女所得之夢
實是奇異,那簽上的詩句又明明地寫著前定的說話,就不過末後第四句殊難詳解
,不知指何事而言。只看那第三句的簽詞似尚可以挽回。為今之計,除非將臣女
嫁去,暫解目前之危。臣女雖去,亦不肯輕為失身。三年之內,可保不被玷污。
不過這三年之中,惟望父王於此期內,力求富強,趕緊招納賢豪,操兵練將,出
其不意地殺到黑國,不獨可以把他的國都併吞,就是臣女亦可原璧回來,不過時
日稍緩。然現在除了這條兩全之計,一時間亦無別的急救之策。父王請思如何?
(聽阿芙蓉這一番議論,頓時面目失色,想要阻止,只見紅王長歎一聲道)
王 妃:既然如此,看來也只得依你的了。但是既然嫁去,這三年四年的話也不必提它,
從來沒有聽見成親三載,還能夠白璧無暇的。如今也不必說這些話,明日臨朝竟
許他便了。
(說畢便到別個妃子宮中去解悶。)
(心中雖有萬千說話,一時卻難說出,只是悶悶不樂。)
阿芙蓉:(這裡王妃又將公主苦勸)事既前定,此時斷難挽回,惟求母妃於臣女起程之後
,即懇父王速速招兵買馬,積草屯糧,練成勁旅數萬,三年中不論何時候,黑國
稍有瑕隙,即暗地發兵前去襲他國都,將那國王除滅,救取臣女。萬望母妃不要
把這句話忘卻,臣女就有回國之日了。
(王妃聽了雖甚苦切,卻又無法阻止,只得聽其自然。)
(到了次日,紅王賭氣出朝,也不再去商議,就把黑國的來使召來,一口允許。
()
(當下有些隔日勸阻的臣子,不覺愕然,不知紅王是何意見。)
(又見紅王滿臉不悅之色,便不敢上前請問。)
(只有那個奚大忠,聽得紅王慨然將親事應允,不覺歡天喜地地謝了又謝,又極
(力地頌揚了幾句,騙著一封允親的復書,方才拜辭回國。)
(一路上的得意自不必說。)
(及至行到黑國王都,他見時候尚早,並不回轉自己衙署,惟叫家人回去,自己
(就望宮門首來。)
王 妃:(早有管宮門的太監迎上前來說)奚先兒喜笑滿面的好興頭嚇!莫非那件事被你
弄成了麼?大王已經問過幾次,說怎麼奚先兒還不回來,甚是掛念。如今究竟怎
麼樣了?
奚大忠:(笑迷迷地答道)不敢相欺,那事做兄弟的不知費了許多唇舌,方得成就。此刻
大王駕在那裡,即煩公公進去代奏一聲,說做兄弟的已經回來,在此候旨。
王 妃:(太監笑道)這件事能夠玉成,實要算你奚先兒的能耐了,敬服敬服。這件功勞
可不小呢,即日就要加官進爵了。將來大王隆寵起來,不要把咱們瞧不起就是了
。
奚大忠:哪有這個道理!請公公放心,見了大王若有好處,把來分些與你如何?
(那太監聽了便欣欣然的趕進去,托內宮太監代奏,說奚大忠在宮門外候旨。)
(黑王此時正因記掛著這件事情,覺得心亂如麻,橫又不好豎又不好,弄得如熱
(鍋上的螞蟻一般。)
182**時間: 地點:
(忽然聽說奚大忠已回,便覺喜從天降,忙著宮監傳出旨來,召奚大忠鴛鴦殿見
(駕。)
(大忠便整頓衣冠,捧著那封回書,跟了那個傳旨的宮監迴環曲折地走去,直到
(鴛鴦殿來。)
(見已自坐在殿上等候,大忠即忙跪在階下叩頭,三呼千歲已畢,方朗朗地奏道
()
黑 王:微臣前蒙我主恩旨派往紅國求親,幸不辱命,又得著了紅王親筆的書信,因此星
夜回來奏知。
(奏畢便將回書呈上。)
黑 王:(大喜道)姻事成就皆賴卿力,寡人即當從重升賞,以酬卿勞。特不知怎生能得
紅王應允?賢卿可將回書取上殿來,待寡人觀看,再行細細地奏與寡人知道。
(大忠即忙答應著,將身立起走上殿來,將回書雙手呈上,意欲重復跪下,即被
(黑王止住,並賜錦墩坐下,然後黑王將那封回書折看,見書中所說的話,紅王
(甚是謙抑,前面敘了些客套,後面就是允許親事的話。)
(別樣倔強的話,卻一些也不有。)
不 覺:(哈哈大笑道)果然成就的了,這叫做上蒼庇佑,天賜良緣,照此看來,寡人的
國運正未可限量也。
(正在得意的時候,忽然想著事)
想了一:且住。寡人想紅王也是一國之君,手下謀臣武將諒亦不少,怎能不費張弓支箭,
便肯憑一紙國書將愛女嫁為側妃?莫非其中有甚詭計麼?
奚大忠:誠如所諭,臣到那國見了紅王之時,便將玉旨呈上。紅王見了那書之後,起初頗
覺嗔怒,本是不肯。那些在庭文武面上又均有不悅之色,幾乎難以成就。直到後
來臣以利害說之,方得紅王回嗔作喜,命臣於賓館中暫住,自己回宮去與王妃商
量了一夜,然後次日應允。不是微臣誇口,若然他人前去,一定不能如願的。
黑 王:(大喜道)卿真才識俱優之人,寡人得卿,實無異如魚得水了。只不知何日可以
娶來完婚,也須早早定見,以免寡人等待心焦。
奚大忠:這事恰極容易,微臣因知主上性急,故臨回國時曾與紅王言明,說奏明大王之後
,即送聘禮,前來迎娶公主。大王只須將聘禮備齊,命欽天監揀定吉日,微臣即
可復往,何必勞大王憂慮呢?
黑 王:(笑道)卿辦事週到,固非他人之所及,真所謂先得我心矣。如今就著人傳旨與
欽天監,命他趕緊揀定吉期,愈近愈妙。
(又因奚大忠辦事有功,著先賞給黃金百兩,白銀千兩,以酬其勞。)
(只俟紅國公主娶到之後,再行加官進爵。)
(當下奚大忠得意非凡,謝了恩出來,至宮門首便對管門太監將所賞的對他說了
(,謝他一百兩白銀,叫他明日到府中來取,自不必說。)
183**時間: 地點:
(再說不多幾日欽天監已將吉期揀定,呈送進去,黑王便命備辦聘禮,召奚大忠
(進去,將吉期與他說知,命他即日前往。)
(奚大忠看見許多物件,都是金碧輝煌,目中罕見的實物,便領了出來,也不敢
(過於擔擱,當時就收拾了,命人將一切禮物裝在幾輛車子上面,趕緊起程。)
(自己騎著馬押之而行。)
184**時間: 地點:
(此時黑國文武朝臣,方都知道這事成就,背地裡自有一番講論,此刻且丟過一
(邊。)
185**時間: 地點:
(再說奚大忠押著車輛不多幾日就到了紅國國都,進宮去朝見,將聘禮呈上,又
(將吉期奏明。)
(紅王也無可如何,只得收了,傳諭公主叫他整備,一面就點了一文一武的官員
(,卻都是王親國戚,命他們僱定船只護送公主前去……)
(說到這裡,不覺大吼一聲道)
文 龍:這些胡言亂語,那知真假?大哥竟以為真,不要聽了,快去吧。
(楚材方欲回言,忽那人似乎吃驚的模樣,就從那人身邊擁起無數的黑氣,黑氣
(之中竟然鬼叫起來。)
(文龍大怒,就向腋下將劍拔出,不料那把寶劍剛一出鞘,又聽得吱吱地幾聲鬼
(叫,霎時間狂風大作,飛砂走石,對面不能相見。)
(文龍、楚材兩人雙目難開。)
(要知究竟是何緣故,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六回 談往事英雄遇鬼 著武經閨閣展才本)
(是錦心繡口,無慚經濟才猷。)
(可憐遠適異邦,致令流毒九州。)
186**時間: 地點:
(話說文龍將劍出鞘之後,霎時間便飛砂走石,對面不能相見。)
(直至風定後,文龍方才睜目細看,哪裡還有人影?連那房屋也都不見了。)
(惟耳邊還隱隱聽得鬼叫之聲而已。)
(楚材此時也立起,四面一望,卻是如夢初醒,與著文龍坐在兩塊大青石的上面
(。)
(知是遇鬼,連忙拉著文龍走出村外,見那時候已是不早,只得商量著且自回去
(,明日問明了再來。)
(這且不表。)
(看官們可曉得這些人究竟是人是鬼?原來那些人,說他是人,陽間卻又不見他
(們的蹤影;說他是鬼,陰間也無他的藉貫。)
(只因他們出沒無定,就是煙裡來或是霧裡去,其名叫作煙鬼,久在阿芙蓉手下
(當差,在荒僻所在幻成房屋,引誘人家子弟呼吸那延壽膏的滋味。)
(得能有一人被他們誘入殼中,阿芙蓉便與他記一大功,以便將來同證仙班。)
(他們遇著文龍、楚材的時候,還未曉得他兩個人的來意,所以肯把阿芙蓉的來
(歷與他說明,及至被文龍一喝,陽氣一衝,他們便不覺現出原形,吃嚇而逃。
()
(直等到兩人出村,方繞聚在一處商議著,至阿芙蓉那裡去報信。)
187**時間: 地點:
(此時且丟過一邊,再說阿芙蓉的根由細底,上回不過說了一半,就被文龍突然
(一喝,這些鬼竟然逃去,以致未曾說得完畢。)
(幸而還有人知道,可以接續下去,不致有頭無尾。)
(然究竟有否其事,則言者作為妄言之,聽者作為妄聽之可也。)
188**時間: 地點:
(且說紅王下了命辦船只護送公主前去的這道玉旨,以後便退朝進宮,見了王妃
(也無別樣言語,便命宮娥將公主召來。)
189**時間: 地點:
(此時公主早已收拾停當,聞得父王相召,即將一件要緊的東西帶在袖中,來見
(紅王。)
(請安已畢,紅王就將黑國已有聘禮到來,並將吉期已經揀定,明日就要起程的
(話與他說知。)
(那個公主本是女中丈夫,聽了這些話面上也無難色。)
公 主:(遂說)臣女雖去,不過暫救目前之急,三年中斷不能被他玷污。萬望父王勿忘
前言,趕緊添兵練將,搜求富強之策。便可於三年內將臣女救取回國,切勿置之
弗顧。況我國之弱,由於因循坐誤,須得力求整頓,方能日致強盛。所以臣女這
幾天內特著武經一道,呈與父王觀看,得能照此而,或者可以得志。望父王勿以
為老生常談而輕視之,則臣女便能回國了。
文 龍:(說畢便將方才帶在袖中的取出呈上道)這是一篇武經,父王若不欲臣女返國,
則置之不問亦可。若猶欲臣女歸來,則須將這些緊要的事情照此行去,自然戰必
勝攻必取了。且我國所患者,只在因循二字,故臣女特作此以振頓,望父王鑒之
。
(紅王接在手中展開一看,只見上面寫的道:
( 至德如唐虞,且有歡兜三苗之用武,而況邊疆接壤等於秦楚吳越者乎?此
(尼山垂訓,足兵之所以不容緩也。)
(乃竊位之徒,惟知沿習偷安,而謂兵法為鄙事,坐使鄰國昌熾,君殆身危,不
(亦茸之甚耶?故治兵之道,不可不急究也。)
(其道維何,惟立於不敗之地,先為不可勝而已。)
(凡大綱有四,首曰修內,次日理外,三日出征,四曰臨敵。)
(其目又各有八。)
(修內之目:一曰任賢。)
(一人之智力有限,一國之事務無窮,非擇賢而任之,身雖極憊心雖極瘁,漏誤
(益多。)
(任賢者非徒雲任之而已,必信之專而毋掣其肘,責其大而不苛其細,收其成而
(不求其速。)
(且賢士之進退,不獨敵人之所窺而動止,實開國祚之存亡。)
(一賢任則諸正士進,而不肖者遠矣。)
(移風易俗,服敵安民,孰有過於此者哉!二曰重農。)
(重農之道,在於黜以巧之民,絕娛玩之物,使國中非耕不得食,非織不得衣,
(則游食之民、無益之工莫不盡歸農桑。)
(西山東海之曠土莫不闢墾,則人人皆有恒產恒心。)
(雖遇水旱饑饉不為大害,即奸豪竊據煽惑,居民必無捨生產之樂,而就萬死之
(途以應之者。)
(安民弭亂之道,莫不由此。)
(三曰慎刑。)
(慎刑者,非省刑之謂,毋失出入之謂也。)
(失出則奸猾漏網,失入則良善遭殃,均為不慎矣。)
(必須明審適中,使受者無怨,聞者無議,始為得之。)
(若不問輕重,動轍即用其桎梏,輕罪重刑,使不幸而犯微過者,畏刑甚於畏法
(,以致初而逃匿,繼而拒捕,大而嘯聚負隅,費糧勞兵,滋釀大患,可不慎乎
(?四曰薄賦。)
(窮奢極欲,雖盡天之財猶不足。)
(抑私養民,稍揖耳目之好而有馀。)
(百姓足,君熟與不足?富在百姓,雖有凶荒,不煩救濟,可免流離荒聚,所省
(極多。)
(若厚斂者,民出其十而上,所得不過二三,饑饉之年雖加恩發賑,君出其十,
(而民所獲亦惟二三。)
(與其進出皆虛,曷若藏於百姓之外府?薄賦養民,誠保國消亂之正道也。)
(五曰敦禮義。)
(禮義者,人君所以維國,士庶所以分別者也。)
(其欺君者皆由不明禮義,故有詭譎之心,不臣之意,惟令有以敦文,斯知禮義
(而有君上矣。)
(六曰養士。)
(天之生材有限,必育之有素,學之有方,使之優游習練以成其才,則使之以事
(,必能感恩盡力,發憤酬君。)
(若平時從未開心,設突然有變,則實學虛名,既非夙昔所周詳,去取之間安能
(不惑?且閒時不有推解之誠,尊崇之實,志士未必入彀,托非其人,則敗國家
(大事,貽譏於後世矣。)
(豈可忽乎?七曰辨材。)
(無論材之大小,智之廣遠,皆須兼收並蓄而審辨之,苟不能辨其志之所向,材
(之所能,雖培養勤切,等於無士。)
(故必詳察其材,可為棟可為梁,可為椽可為柱,分而用之,自必各稱其職。)
(可材過於任,不可任過於材,蓋梁猶可為柱,而以椽為棟,則立見其傾覆也。
()
(八曰除異。)
(凡民之性,常難定而易亂。)
(奸民之念,每喜異以標新,趨向不一,致治為難。)
(故凡異言異教,煽惑愚民者,必急去之,惟以禮義為教,綱常為尊,使農安於
(田,女安於機,士安於學,工商安於業,各安其事而不遷。)
(為上者尤不可信重異端,惟古聖先賢、勞瘁憂民之事,常時宣佈,使民心通達
(不壅,即有倡亂說於民間者,我知聞之必掩耳而走,袒臂而驅矣。)
(心一力齊,何使而弗得哉。)
(理外之目,一曰謹邊備。)
(雖處昇平之際而邊務不可斯須廢,偶一不謹,致敗敵之邪心,突有緩念,諸事
(未修,則邊疆瓦解。)
(百姓罹於鋒鏑,而廟堂震恐矣。)
(謹者非徒求其名務,須有其實。)
(如城圯者修之,濠淤者濬之,車壤者造之,馬老者易之,卒弱者練之,吏事蠹
(者誅之,斤埃廢者復之,號令如水流,糧草如山積,材料俱備,士卒樂哉,敵
(雖有奸謀,未有不潛消而率服也。)
(二日復屯田。)
(凡軍之所重者,莫如糧草。)
(陸運費人畜之力,水載多風火之虞,逕截橫邀,為禍極烈,昔之遭此而覆亡者
(,昭昭可鑒。)
(欲杜其害,莫若屯田。)
(邊多廣士,士可分耕,非僅足食,且深其溝澮以蓄水,取所起之士以為堤,使
(敵軍騎不能馳驅,步兵之便地也。)
(置兵於農,國無養兵之費,士卒免饑饉之憂。)
(寇雖大至,自各顧其家業,必死爭而堅持其所利益。)
(不亦溥耶?三日禁軍。)
(需有一物而須數物以成者,數物不產於一處,且必兼收而後能成。)
(有一事而須數事為用者,數事不集於一時,自必廣彩而後可辦。)
(凡視國外之所少者,必加嚴防,勿任趨利奸徒偷漏而濟敵也。)
(敵或少糧食,或少銅鐵,或少物料,或少漆,或少硝磺,或少方藥,或少圖書
(,或少譎士,凡軍需之所急者,定百計以求之,我預塞其途,使彼無所得,安
(能猖獗乎?四曰安遠人。)
(凡土地,雖有山原澤島,四方之殊,而皆我之百姓,可不保其命,使樂其生哉
(?但地極曠遠,性極不齊,雖欲安民息兵,非可猝能也。)
(必德政之所化,仁聲之所及,使由近至遠,從風而靡,變其殘暴之性,非惟不
(敢驅兵犯境,且免四方鄰國搜戈。)
(赤子各安其業,而無橫死之苦,即有猾敵欲亂邊疆,雖解仇結約,我知百姓之
(心必不能齊,所謀立敗矣。)
(五曰慎取與。)
(邊疆小國之背叛,大約非在廷者貪取之不已,則在邊者苛責之無厭。)
(使彼不暇供命,積怨為怒,而以我貪鄙不道為口實,連衡四鄰同力擾邊。)
(漸次至於不可制伏,其實由自起。)
(待小國之道,其來則答之,去則任之,不貴其所產,愛之如子女,防之如虎狼
(,若此而邊境小國猶生事者,未之有也。)
(六曰練士卒。)
(士卒雖有恩以養之,若不訪延精巧技藝之師以教焉,雖有百萬等如嬰孩,果有
(忠君滅敵之志,其如力不從心何?故訓練之道不可不急講也。)
(無論明師、隱者、羽士、緇流軍民人等,有一技之可法,一藝之便捷者,皆禮
(而聘之,以教眾士。)
(而士亦相其材、因其勢分為數等,則習熟易而功有成。)
(其精者賞而鼓勵之,則人人知練習矣。)
(復教以獨自成陣,互參成陣之法,而以仁義驅之,何難所向無敵哉?七曰隱諜
(。)
(兵家之利,惟諜最廣,國而無諜,猶人之無耳目。)
(是當廣擇忠義之士以使之,不但多方以隱之,使敵不覺,且使此諜不知彼亦為
(我諜用之,久則敵之聲息皆知,某也忠某也詐,某也可以移主,某也可以賄交
(。)
(察其動靜而知其心,臆揣其言論而知其叛服,非諜其何由得哉?八曰攻心。)
(制敵這道,攻心為上。)
(心者,所以取智謀主決斷也。)
(心既受攻,則智謀亂而疑惑生,雜而不可用矣。)
(攻心之術,惟奪其魂破其恃而已,其所倚以取計謀者,我去之;其所任以為心
(腹者,我間之;其所依為唇齒者,我解之;凡其所恃,我皆先機而險取之。)
(雖有奇才之士,亦不能為之謀矣。)
(出征之目,一曰正名。)
(名不正則曲直不分,戰士之氣不壯。)
(非計之得也。)
(故當將出征之際,必先將敵之罪佈告於三軍,使聞者皆發忿同仇,則未戰而敵
(已屈矣。)
(二曰職能。)
(用人之道,必使各盡其能,凡可用之才,咸羅而致之,毋使有遺才齎敵之失。
()
(則智者使之主謀,果者使之參議,博者使之主使命,勇者使之率士卒,仁者使
(之主財谷,信者使之主司賞罰,義者使之撫傷殘,才職相稱,士志各安,行軍
(之本於是乎固。)
(三曰一士志。)
(凡三軍之志,不獨使其不生二心,奉令克敵而已。)
(必使其知敵人謹譎誘騙之詐,而不為所惑。)
(平時敵示利而誘我者,將固知其謀而因之以取事矣。)
(而於追奔攻圍之際,得勢之時,敵即多方使計以娛我,或棄金銀貨物於路,或
(散騾馬牛羊於道,或出婦女,或稱投降,軍士見利動心,失於紀律而敗事者,
(何可勝數?必須預為開導,使士遇此咸知為敵之毒計,陪加警聳,雖百誘不從
(,而愈慎愈奮,則厥功可成矣。)
(四曰親信。)
(將吏稱職矣,士卒習精矣,而將吏不知體士卒之情,士卒心拂將吏之意,未有
(克濟者也。)
(必也使吏之於士卒,猶父母之愛其子。)
(使士卒之於將吏,猶嬰孩之親其母。)
(童子之信其師,愛而不驕,信而不犯,則指臂之勢成,雖屢歷困危而不變。)
(五曰備要。)
(國不可一日無備,或有一事未備,或有一處未備,而為敵所乘,變起於毫末之
(間,禍生於呼吸之頃,雖有長鞭不及馬腹,則大事敗矣。)
(所謂要者,糧草也,輜重也,火藥之所也,樵牧之地也,常行之要道也,不行
(之小徑也,關口津梁、城廓隘塞,以及斤堠諸事,平日雖有防備,此時更加嚴
(密,庶無遺漏耳。)
(六曰養氣。)
(兵所以戰者氣也,氣盛則一可當百,氣衰則未戰而早寒。)
(必先蓄養其氣,使之常盈而不虧,屢用而不竭,則無鈍兵挫銳之失矣。)
(蓄養之道,結之以恩義,勉之以忠孝,勸之以爵祿,使士感恩義之厚,慕忠孝
(之行,榮爵祿之顯,雖欲氣之不盛不可得也。)
(七曰選鋒。)
(羿之教射,秋之誨奕,妙在自悟,得在專心。)
(教誨雖同,精粗迥別,不加剔選,則過與不及混亂不分,強者奮勇弱者不繼,
(兩俱敗矣。)
(必選其最精者聚為一軍,分為四隊,豐其糧餉,使驍勇、知陣勢軍形地利之將
(,分而統之。)
(猛若疾雷,速若閃電,不獨可為衝堅突陣破強之需,又可為肘肋緩急之用。)
(必分為四者,俾循球無窮耳。)
(八曰嚮導。)
(山川險易,將雖知而未必熟,圖雖載而不能盡。)
(非訪之熟游熟審者不可得而悉也。)
(嚮導之用,非惟知乎地利,並欲知乎人和。)
(某地為某賢人之所隱,某處為某猾徒之所居。)
(其地賢者,敬而禮之,猾者,聲而誅之,敵國人情聞風思慕矣。)
(某城敵軍資之所藏,某地敵咽喉之要道。)
(軍資之城,計取之毀之,咽喉之道,力奪之。)
(敵國得信落膽,此皆嚮導之功也。)
(然誤信虛詐以為誠實,而受欺者,屢屢矣。)
(必也兼聽廣訪,學平素之間諜以決之,遠探近審以驗之。)
(使諜者之道,不可任其脫離,不可使知我實事。)
(成功之後,則計其功,大而爵祿,小而財帛,始酬而歸之,庶不致有誤也。)
(臨陣之目,一曰詳察。)
(敵國君臣之賢愚,將之才否,卒之強弱,糧之多寡,平居雖知之,臨陣之際猶
(不可忽而不得察也。)
(察其何者為堅,何者為瑕,羸者呆是真羸,壯者可是實壯?將吏之心和與不和
(,士卒之情洽與不洽?皆須察而知之。)
(其堅者摧之,瑕者陷之,假羸者待之,假壯者擊之,將吏不和士卒不洽急攻之
(,將吏和士卒洽緩圖之。)
(智勇精銳氣勢俱勝於我者,詐以驕之,而激勵將士待其隙以乘之。)
(苟不究其虛實,遇敵浪戰輕爭,歷久而不大敗者鮮矣。)
(二曰相地。)
(相地者,相彼此營陣之地也。)
(凡營必擇高陽水草足用之地而處之,毋居幽囚危陷之地,恐受圍塞難出也。)
(毋居水草叢會之地,恐火攻也。)
(毋居卑下之地,恐水淹也。)
(凡左右前後遠近,山川村舍,林塹寺觀之可藏兵者,必細搜之,遠候騎謹防守
(,清隊伍禁妄行,使奸細無由入,此營之大略也。)
(陣地必後右高於前左,形分而勢連險,布步易布騎進退俱生,無所阻礙,利過
(半矣。)
(三曰風。)
(搏鬥之際,風所關於成敗最大。)
(順風不加力而倍,逆風雖奮勇而不能如常,又有塵埃損目塞鼻之患,可不審乎
(!未陣之先,當風所從來,敵向我背則止陣以擊之,敵順我逆則旁趨以致之。
()
(不為我致則堅忍以待之,以精騎繞出其後而擊之。)
(敵眾我寡,則利奮擊於風晦之頃,若我眾敵寡,敵乘陰晦來,則以精騎出擊,
(或突其肋,或陷其背,或往或來疾若飄風,使不能測目眩心,動則反為我所亂
(矣。)
(只可分軍追擊,慎毋以大軍輕出也。)
(四曰分合。)
(能合而不能分謂之孤軍,能分而不能合謂之散卒。)
(散卒心力不能齊,孤軍一敗即瓦解,皆大忌也。)
(當分則分當合則合,在察時宜。)
(寡則利合,眾則利分,亦難勢一。)
(分合之道,分不乖於合,合不背於分,若手足之伸屈,稟於心而不亂,斯為得
(之。)
(陣後之游軍,行營之探候,此則必須分者也。)
(戰時奇兵之外,大兵須分為三,以循環迭進接戰,則我之氣勢不窮,彼之精銳
(已困矣。)
(五曰敗愈奮。)
(勝敗雖兵家之常,然而敗者必謀之不臧,算之未善,備之未周,皆將之過,且
(可以為常乎?雖節制之兵,恩信素洽,不幸而敗,根本未傷,人心尚固,猶不
(致涣散難理。)
(然須自引其咎,自劾其罪,將吏士卒之受傷者,旦夕以視之,調藥以治之,善
(言以慰之,未傷者諭以君恩之重,敵之不足畏,死裡求生,以雪恥立功之道。
()
(庶幾愈憤愈壯,而可用。)
(若推過於將吏,以刑戮為威,則人心離而不振,愈不可為矣。)
(其有實違節制而致敗者,則又不得姑息而濫縱也。)
(六曰勝愈慎。)
(戰而數勝,敵未剪滅,安知非詐以誘我?即是實其羽翼尚存,馀孽未盡,正用
(謀之秋,角計之侯也。)
(敵為我所敗,其恨必深,其心必合,其力必齊,其謀必密,且毒我之防備周遍
(,猶恐有忽微,意料所未及者,若驕而惰,則敵更易乘隙而入矣。)
(以深恨之心,合而齊力以行,密毒之謀,當之以驕惰之卒,而不危者未之有也
(。)
(必須處勝之後,而如敗之初,處敗之際,而如勝之始。)
(自然用而不窮,久而益壯矣。)
(七曰善久。)
(兵道貴速而惡久,速則初省者多,而無疲挫之失,久則所費者廣而多罅隙之虞
(。)
(此世所共知者也。)
(然不能速而必求其速,不可。)
(不久而必不欲久,則係自蹈於敗亡之道也。)
(如敵守一要害之城,高峭堅厚,池深潤迅險,糧足餉備,軍民心一而將賢能,
(無間可乘,力攻則徒損士卒,終不能濟。)
(舍之必滋蔓為亂,此則非足我軍。)
(需固我營壘,防備周密,絕其樵彩,斷其外援,而使敵糧盡,潰散不可也。)
(焉能速而不久乎?故事惟在因時,不可泥古。)
(八曰毋暴。)
(夫兵之出,原為除暴止亂,既已獲魁首矣,其士卒皆天之赤子,無非為嚴刑峻
(法所驅逼,非樂荷戈拒命也。)
(則當釋而歸之,諭以仁義邪正,令其轉相傳佈,則俱為我所用。)
(而未服者,皆解體矣。)
(若恃兵力之盛,思昔爭命拒戰之仇,怒以盡殲之,既乖出師之義,且失人心而
(干天怒也。)
(故入敵人之城,其先世有功德於民者,必訪而存其祀,立賢者以繼其後,除虐
(政誅邪辟,選賢良興教化,貨物無取,秋毫無犯,始不愧為仁義之師,又何難
(所向無敵哉!我國若無志於雪恥則已,苟欲力圖振興,則此數端者雖不足以盡
(治兵之能事,而謹慎固密,揆情度理,於富強之要務,時宜之大略,則已賅括
(靡遺矣。)
(欲窮幽極妙者,更可令廷臣各抒所見,以憑採擇而用之。)
(紅王平日素知公主才學是極好的,今日因心中煩惱,所以見了這篇武經,卻並
(不甚留意。)
(不過略略翻閱一遍,便就罷了。)
(公主見紅王如此,啟奏道)
只 得:臣女經營此稿,實費數日心血,臣女之意實欲求父王將此頒示君臣,得能依此而
行,力求武備,臣女回國何難?萬望父王勿束之高閣,則不獨臣女之幸,要亦宗
廟社稷之福。敢請即日施行為要。
紅 王:你去便去了,何必再絮絮叼叼呢!
(說畢仍向別處宮裡去了。)
(阿芙蓉見紅王並不在意,兩淚交流,對著王妃奏道)
不 覺:臣女因恐黑國擅啟刀兵,故願捨身前往,不意今日父王反加嗔怒,似此怎生是好
?若要不往,更是非計,此刻只求母妃待臣女起程之後,把臣女一片苦情在父王
前婉轉道達,並訖趕緊操兵練將,救回臣女,臣女於三年之內誓不失身。望母妃
莫信父王之言,以臣女有外向之心,臣女雖死黑國,亦所心願。
(說畢大哭不止。)
(王妃只得再三安慰,許她啟奏紅王,必然將你救回。)
(公主方收淚拜謝,然後進宮安睡。)
(一宿晚景已過,到了次日方欲臨朝,忽見宮人慌慌張張地走來啟奏道)
紅 王:不好了!
(紅王一聽大驚失色。)
(要知究竟是何凶事,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七回 感動芙蓉城主夢賜仙衣 瞞過邋遢國王幸全玉體)
(冤氣上沖霄漢,意能感動仙真。)
(仙衣全節表松筠,從此隔開花逕。)
190**時間: 地點:
不 覺:(話說宮人趕來稟道)不好了!
(不知什麼事情,不覺大驚失色,忙問道)
紅 王:什麼事這等大驚小怪?
(宮人此時話都回不上來,停了半晌方說道)
急 得:不好了,娘娘過去了。
(忙問是何緣故,宮人說)
紅 王:因見公主今日遠出,悲傷過甚,因此哭了一回就昏暈過去了。
紅 王:(跌足歎道)不知寡人有何失德,連遭這等不快的事。
(說畢便急忙趕至王妃宮中看視。)
(幸而還好,方才王妃不過因心內悲痛,一時氣逆,以致如此。)
(幸經公主把還魂香焚起,得以漸漸轉過這口氣來。)
(及至紅王上前看視,已是甦醒,在彼大哭。)
(見了,方覺定心,急召太醫院進宮診治,大醫診脈已畢)
紅 王:請大王盡管放心,此是悲傷過度痰火攻心所致,只須服一劑寬胸理氣開鬱消痰的
方子,便可平安無事。
(說畢便將幾味妙藥配好,交與宮人如法前好,與王妃服下。)
(不到一回工夫,果然藥到病除,依然照常的樣子了。)
(紅王大喜,即命太醫退出,改日領賞,然後囑咐宮人好生服侍,自己仍然出去
(臨朝。)
(奚大忠已是在朝候旨,紅王略略與他說了些言語,便點了一文一武的官員,文
(的是戶部侍郎雅裡金,武的是紅大袍力子忽必烈,命他兩個帶領夫役在外伺候
(,少頃護送公主前往。)
(好得船只早已備妥,到得下午時候,公主拜別了父王母妃,又再三叮囑三年之
(內定要發兵前去,相救回國的話,然後忍淚出宮,另有別宮的妃子相送,這且
(丟過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