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 至 第七〇
61**時間: 地點:
(此時,回去卻是逆風,不比來時的快。)
(文華在船上坐著,得意之至,時發歡笑,以為不世之功。)
(不一會,到了岸邊。)
(早有守營的軍兵一齊跪下迎接。)
(文華隨即上岸,進營升帳坐下。)
(眾將上前繳令畢,文華大喜。)
(因急欲進城,將令箭一支交與柏自成,命他權主營事,並命在營中大排賀功筵
(席,犒賞三軍。)
(又命柏自成速派探子前去打聽,島寇曾不逃出海口,速來稟與本帥知道。)
(說罷,便帶領家人起身出營。)
62**時間: 地點:
(此時文華因欲騎馬顯顯他的威風,便命將坐來的船只,叫他自己回去。)
(好得家人們已將他的小白龍駒帶出,早已在轅門首伺候。)
(文華便跨上馬背,家人們前呼後擁地跟隨著,一直地望揚州城而來。)
(兩邊看的百姓男男女女卻也不少,都在那裡交頭接耳地不知說些什麼。)
(將及到城門口時,鄢懋卿早已得信,已率領著府縣等在彼迎接。)
(一見面後,便把文華稱贊的了不得。)
(文華揚揚得意,也假意謙遜了幾句,便一齊進城,直至運使衙門坐下。)
文 華:(對府縣等道)今日之功,皆賴各位助銀之力,專候柏將軍著人探聽實信回來,
小弟便修本進京報捷,將各位的功勞敘在裡面,大家同沐皇恩,豈不是好!
府 縣:(等忙躬身謝道)皆賴元帥虎威,卑職等何功之有!既蒙元帥培植,卑職等環草
之報會當有日。
(說畢,便一齊辭了出來,各回衙門不提。)
63**時間: 地點:
(再說懋卿同文華到得裡面,立命家人擺出豐盛的筵席,替文華賀功。)
(今日的歡樂,更比往日不同。)
(又叫惹人憐、動人心兩個在左右侑酒,直吃到月上花梢,方始各各安寢。)
(到了次日,依然快樂。)
(過了五日之後,柏自成方始到來,稟稱探到島寇等均已退出海口,現在內地已
(無島寇形跡。)
(因此特來稟報。)
(文華同懋卿聽了,不覺喜從天降。)
(命柏自成且回營緊守營寨,專候恩綸下降,再定行止。)
(柏自成聽了,遂即辭了文華,出城回營而去,慢表。)
64**時間: 地點:
(再說次日,文華即同懋卿商議,修成一道本章。)
(本章上面說話,無非是文華自己怎樣水陸交攻,怎樣用計,怎樣將島寇殺退,
(一派的謊言,蒙蔽聖聰;又將懋卿、柏自成、揚州府縣等為首,稱說他們的功
(勞,竭力保舉,請格外加恩等情。)
(另外又保舉了幾個鹽商富翁,叫樂得買些情份與他們,差齎本官齎送進京,以
(為紅旗捷報。)
(復細細地寫一信,著齎本官帶進京都,呈與嚴太帥觀看。)
(信上寫的是求他將本代奏,並求其在皇上跟前幫助一二的話,又再四將齎本官
(叮囑一番。)
(齎本官去後,文華愈覺得意,專等升官消息。)
(因此每日裡無非同著幾個娼妓作樂。)
(懋卿又格外湊趣,將惹人憐、動人心兩個,出了一萬餘金買來,送與文華;另
(外,又選美婢四人相贈。)
(因此,文華更為志得意遂,深感懋卿不已,許他回京後,還要重重地保奏。)
(閒話休題,書歸正傳。)
府 縣:(又擔擱了月餘光景,那齎本官回來稟道)小官奉旨進京後,即將書信本章至太
師府,呈交太師閱看之下,即命傳小官入內,細問帥爺得勝的情節。小官便將在
這裡臨行帥爺吩咐的話一一稟告。太師因此歡喜之極。次日,即將帥爺本章奏明
當今。聞說天子龍顏大喜,即著王公大臣六部九卿共議升賞的事。小官回來的時
候,太師又傳進去吩咐,命小官上覆帥爺說:『請帥爺放心,諸事自有太師在內
幫襯。不日即有恩旨下來。因太師說不便書寫回信,故命小官口稟。』
(文華一聽這幾句說話,喜得手舞足蹈,肉癢骨輕。)
(便命家人賞他五百兩銀子,以酬其辦事能乾之勞。)
(不則一日,果有報馬前來,報說欽差官戶部侍郎夏大人邦謨齎著聖旨到來,離
(城三十里了。)
(請帥爺定奪。)
(文華聽說欽差官便是夏邦謨,知他也是嚴嵩的乾兒子,卻是自己一黨的人,慌
(忙吩咐,一面端正香案,一面命人備齊全副執事,知會懋卿並府縣等,出城到
(十里長亭等候。)
(不一刻工夫,早見夏邦謨騎著高頭駿馬,帶著無數從人,興匆匆而來。)
(文華忙率領著文武等官上前迎接,便一齊跪請了聖安,然後文華同邦謨敘了些
(久闊的話,邦謨又賀了一會子喜,大家歡喜非常,一齊進城,同到軍使衙門大
(堂開讀聖旨。)
(文華為首,率領眾官跪聽。)
(宣讀畢,大家望闕叩頭謝恩後,遂將聖旨供在香案之上。)
(文華各官等又上前與邦謨行禮畢,各官退去,只剩文華同懋卿、邦謨三人,一
(齊攜手至裡面書房中,細談一切之事。)
(看官可知道恩旨上怎樣封賞?原來文華卻是加封的太子少保銜,實授兵部尚書
(,著他速即回京供職。)
(懋卿升為湖南巡撫,柏自成升為江南提督軍門,均著速即赴任,不必來京。)
(其餘府縣等官及本營的將弁均加三級。)
(候升、韋爾榮等仍舊統兵,屯紮京口要道。)
(文華手下水陸兵,著賜帑銀二十萬兩,分賞各兵,亦歸韋爾榮統率,以防島寇
(再來。)
(因此文華同懋卿更覺十分欣喜,與邦謨吃了數日的酒。)
(文華因島寇雖說退出海口,深恐再來,難以抵擋,因此急急地著家人收拾行裝
(,好與夏邦謨同路進京陛見。)
(鄢懋卿同柏自成只等文華動身後,便也各赴新任。)
(一言表過不提。)
65**時間: 地點:
(再說過了幾日,文華帶惹人憐、動人心兩個,同夏邦謨一齊上路。)
(文華此時好不興頭。)
(統共自出京起見一總倒賺了三百餘萬銀兩,又得了兩個美妾。)
(一路上同邦謨經過的地方都有程儀及賀禮相送,真是滿載而歸,說不盡的富貴
(。)
(不一日,到了京中。)
(先去見嚴嵩,將一切之事細細告稟。)
(嚴嵩也得意非凡,深贊文華之能乾。)
(到了次日,即一同上朝見駕。)
(萬歲非常隆重,略問了一問交戰的事情。)
(文華便鋪張出許多大言不慚的話來,似乎這等功勞實是蓋世無雙的本領,別人
(總做不出來的。)
(又有嚴嵩在旁幫襯,竟是孫吳再世,諸葛復生,也沒他的本領。)
66**時間: 地點:
(自此之後,皇上愈加信任,說不盡的恩寵。)
(殊不知,文華自己平日也懷著鬼胎,恐怕島寇即來,不應他說的言語。)
(後來,過了幾月的工夫,聽說平安無事,心中始漸漸地將此事放下,一味尋歡
(取樂,過他的富貴日子。)
(他哪裡曉得,這些島寇又沒有什麼國都,專在海中揀幾處極大的海島上屯紮,
(等到沒有糧餉的時候,便出來劫掠一番。)
(此刻得了文華這許多銀子,又有一路擄掠的女子玉帛,儘夠可以受用幾時,是
(以暫時安靜,將來還有許多事情,卻在以後書中。)
(況後來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若都是文華這一班人,天下豈能太平無事!
(島寇亦豈得就此掃平!故此要設法弄一個頂天立地奇男子出來,作為群英領袖
(,方是擎天玉柱,駕海金梁!這一部書又可以說得下去了。)
(這個人究竟是誰,看官等不要性急,且聽下回分解。)
(第十回 牛頭山將星降塵世 驪珠洞杰士得天書)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學通文武藝,千古姓名香。)
67**時間: 地點:
(話說做書的說的這個人真是人間少有,天下無雙!究竟是個什麼人呢?看官們
(卻有所不知,待做書的先將這個人的來歷試說一番。)
(原來此人在浙江杭州西湖相近的地方,有一座山名叫牛頭山。)
(方圓數百餘里,山下村民也不下千百餘家。)
(其中單表一家姓張的,其家數代積善。)
(傳至第七代,有一人名叫張有材。)
(其人自幼清苦,賴自己認真學業,得以苦苦過度。)
(平生最喜為善。)
(娶妻沈氏,乃嘉定沈狀元家之女。)
(生有一子,名喚文龍。)
(初生時,其母夢立中庭,見天上一星,其大如斗,其亮如燈,漸漸降下,不覺
(吞入腹中。)
(是夜即覺腹痛非常,因思懷孕已有十月,如此腹痛,想來是要分娩了,立即去
(喚穩婆。)
(那穩婆一到,即刻產下一男,竟是頭角崢嶸,目光閃燦。)
(其父見之不勝歡喜,決是不凡英物,囑其母好好撫育。)
(過了數年,漸漸長成得一表非俗。)
(其父為之延師課讀,四書五經無不一覽成誦,雅不喜八股一道。)
(其師再三相勸,謂欲取科名,須得借此最不堪之物為敲門磚。)
(遂不得已肆力於文章。)
68**時間: 地點:
(其時,年紀不過十四歲,所作文章已覺無懈可擊。)
(其師雖欲改削,而已無從下手了。)
(其生平所最喜者,卻是兵書戰策,天文、地理,一切韜略無不精通。)
(其師笑其用功於無用之地,每每勸其拋開,專精於文章一道。)
(無奈心之所好,終不能一日舍之。)
(明年,宗師案臨行文下來,著各府縣先行考試,然後造冊送考。)
(所以每縣書吏往各鄉各鎮去催取文章赴考。)
69**時間: 地點:
(這日,錢塘縣的書吏走到牛頭山左近,想這裡有一家張員外,他們有個兒子,
(聽得說聰明伶俐,文章早已完篇,正是出考的時候,何勿到那裡去請問一聲?
(倘能考得一個秀才,我也有些甜頭。)
(當下想了一想,遂迳往張員外家而來。)
(好得他們是鄉下人家,也沒有什麼管門,故此也不必通報。)
(一逕進去,走到大廳上面,竟靜悄悄寂無一人。)
(只得暫且坐下少待。)
(停了半響的工夫,方才見屏門背後有腳步之聲。)
(連忙站起一看,只見裡面走出一個四五十歲年紀的人來。)
(面如滿月,目若郎星,鼻直口方,須飄三柳,相貌甚是清奇。)
(身上穿的衣服亦甚儉樸,真是有道之人的氣概。)
府 縣:(想來必是張員外無疑,便也不敢怠慢,上前作揖問道)老丈莫非就是張有材員
外麼?
那老者:(連忙還禮道)不敢,小可便是張有材。請問老兄貴姓大號,府居何處?下顧蓬
茅有何見教?
府 縣:(那書吏便答道)在下姓葉賤字乾臣,向在本縣當個書吏。無事呢也不敢輕造貴
府。只因學憲行文下來,即日將要院試,命本縣考取文章造冊送考,在下因曉得
府上的小相公將要出考,為此特來通報一聲,並望老丈書寫一個履歷,待在下好
去預備。到了考試日期,在下再來送信。不知老丈意下如何?
有 材:(張)原來為此!但是既承美意,本當奉命,無奈小兒年紀尚幼,今年才不過十
四歲,恐怕臨時膽怯,獻出丑來,倒是一場話柄。況我們鄉下人家,不過識得幾
個字也就罷了,豈能妄想出考這件事!只好有違台命了。
府 縣:(書吏道)老丈休要客套。在下素知令郎不獨文才滿腹,而且還是武藝過人。若
論通縣的讀書人,恐怕還及不到令郎來。此去定然考個頭名。倘因年紀尚幼,這
卻盡不妨事。況這考試之事,年經愈小愈好。到了年紀一大,就是個老童生,人
家便不希罕了。老丈豈不聞甘羅十二為丞相!令郎比他還大了兩歲,那有臨時膽
怯之理!請老丈放心便了。
(張被他說得天花亂墜,心裡暗想)
有 材:我兒的文章自然是先生說出去的,所以他會知道。怎麼我兒的武藝他都曉得!連
我也是今年才曉他在背地裡習武。這倒奇了!
(因此不覺一時心內便高興起來,連忙答應了幾個是。)
(遂取紙墨筆硯寫個履歷年貌交付與他,並囑托道)
想了一:我們鄉下人家,一切考試的規矩卻是一毫不懂,諸事均要仰仗大力代為備辦。事
畢之後,不論取中不取中,定當重謝!
有 材:(那書吏連連答應道)不論何事,自有在下代辦,不勞老丈費心。在下還要走幾
家去,緩日再送信來。就此告別!
(見他要去,遂向身邊取出一塊二三兩重的銀子來道)
有 材:些些茶敬,不恭之至,望乞笑納。
(書吏見了雪白的銀子,滿面堆下笑來道)
不 覺:在下無功受祿,既承見賜,卻之不恭,只得暫且權領。
(說罷,作揖而去。)
(張見書吏已去,連忙走到書房的門口問道)
有 材:我兒在哪裡?
(一聽,知是父親喚他,連忙走出來道)
文 龍:孩兒在此,爹爹有何吩咐?
有 材:我兒且隨為父到裡邊來,為父有話同你一講。
(文龍答應著,隨即跟了進去。)
(一到裡面,有材坐下,文龍侍立於側。)
有 材:我兒你有所不知,適才有本縣的書吏到來說,宗師行文下來,要考選秀才,不日
即要縣試。因此為父的將你年貌、歲數並三代履歷一總開了出去,但是為父究不
知你文字到底如何,心上覺得有些不放心,故此叫你進來問你一聲,不知你敢不
敢去?
文 龍:爹爹說那裡話來!自古道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孩兒年紀雖小,志氣卻大。
不是孩兒誇口,任憑你老師宿儒,孩兒還不肯與他並駕齊驅,何況這幾個一般的
童生,還怕考不過他則甚!
(有材一聽這幾句說話,俗語說的「知子莫若父」。)
(曉得兒子素來是個好勝的,並不是真真大言不慚,一味驕傲的人。)
有 材:(因此心上愈覺歡喜道)既然如此,為父便可放心。你且去把一切考具收拾好了
,專等書吏來送信,便要進城應試。
(文龍答應了,自去備辦不提。)
(果然隔了半月的工夫,那個書吏親自前來送信,說後日便要進場。)
(有材遂相請先生一同進城送考。)
(那先生姓施名穆甫,卻是個宿學,文韜武略無不精通。)
(只因無意功名,隱此教讀。)
(好得文龍又是個天星下降,自然宿慧非凡。)
70**時間: 地點:
(此時聽見學生要去赴考,心中也覺得意。)
(因曉得這個學生是與他長臉的,故此將一切考試的規模叮囑了幾句,便收拾一
(同進城,租下寓所。)
(到了進場之後,文龍將幾篇文字譽出,請教先生一看,先生擊節歎賞,決其必
(定掄元。)
(及至案發,果然考了一個案首。)
(隔不多時又到府裡考試,仍是冠軍。)
(到了宗師按臨後,宗師因愛文龍年輕才美,又把他取入錢塘縣學第一名。)
(因此滿城喧傳張家的小官人,年紀不過十四歲就考了小三元,哪個人家的子弟
(及得他來!)
(張有材同施先生歡喜不盡,一同回家祭祖開賀。)
(熱鬧了好幾日方才完畢。)
(卻再三囑咐文龍,叫他用鄉試的工夫。)
(哪知文龍卻不在心上,終日瞞著父親,在背地裡演習槍刀拳棒,夜間把孫吳的
(兵法,還要細細參詳。)
(看到高興的時節,就把雙鋒寶劍舞將起來。)
(後來被張有材曉得了。)
(問他何故只愛武藝,不把文章放在心上。)
文 龍:並非孩兒厭文喜武,只為古人說的,有文事都必有武備,況目今天下的時勢,正
是英雄出身之際,若沒有些些本領,焉能為國家乾功立業,除暴安良!故此孩兒
要把文韜武略學得件件精通,庶幾上可以效忠國家,下可以增光於祖宗,也不枉
人生一世,爹爹養大孩兒一場。
(張有材聽了,曉得他的志氣頗大,非比等閒。)
(況是生他的時候,有些奇異,莫非後來果有好處?故此一任他雙日習文,單日
(習武,並不拘束於他。)
(光陰如箭,日月如梭。)
(不知不覺,又過了三年的工夫。)
(其父本要叫他進京去鄉試,因愛子心重,想他年紀不過十七歲,恐怕出門不便
(,為此不要他去。)
(且待成過了親,然後進京考試也不為遲。)
(因此便擔擱下去。)
(到了十八歲的時候,替他娶了一房親,卻是本村李姓之女,年貌相當,真是好
(一對佳兒佳婦。)
(小夫婦又十分和好。)
(有材知道了,更覺得放得下心。)
(文龍也時常到外邊去結交幾個好友。)
(一個姓葉雙名珠雲,卻是粵東省人,僑居於那裡的;一個姓李雙名寶田,一個
(姓沈雙稱楚材。)
(還有姓梁的,姓朱的,卻都是有名秀才。)
(文龍與葉、李、沈三個最為投契。)
(因這三個人都是文武全材,與自己不相上下,故終日裡不是詩酒文章,定是跑
(馬射箭,有時同葉、李、沈三個帶了家丁,騎著馬出去打獵,以作輸贏。)
(或遇名山大川,便同葉、李、沈三個講究,哪處可以伏兵,哪處可以屯糧,哪
(處可以佈陣,哪處可以紮營。)
(談論到高興的時節,便大家比一會武。)
(文龍同楚材膽子更大,凡人跡不到之處,他們兩個人都敢進去,定要把細底尋
(出,方肯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