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 至 第六〇
51**時間: 地點:
(須臾之間,酒保取到詩牌筆硯,安在桌上。)
俞 良:你自退,我教你便來。不叫時,休來。
(當下酒保自去。)
(俞良拽上閤門,用凳子頂住,自言道)
俞 良:我只要顯名在這樓上,教後人知我。你卻教我寫在詩牌上則甚?
(想起身邊只有兩貫錢,吃了許多酒食,捉甚還他?不如題了詩,推開窗,看著
(湖裡只一跳,做一個飽鬼。)
(當下磨得墨濃,蘸得筆飽,拂拭一堵壁於乾淨,寫下〈鵲橋仙〉詞:
( 來時秋暮,到時春暮,歸去又還秋暮。)
(豐樂樓上望西川,動不動八千里路。)
(青山無數,白雲無數,綠水又還無數。)
(人生七十古來稀,算恁地光陰,能來得幾度!)
俞 良:(題畢,去後面寫道)錦裡秀才俞良作。
(放下筆,不覺眼中流淚。)
思 量:(自思量)活他做甚,不如尋個死處,免受窮苦!
(當下推開檻窗,望著下面湖水,待要跳下去,爭奈去岸又遠。)
(倘或跳下去不死,攧折了腿腳,如何是好?心生一計,解下腰間繫的舊縧,一
(搭搭在閤兒裡梁上,做一個活落圈。)
(俞良歎了一口氣,卻待把頭鑽入那圈裡去。)
(你道好湊巧!那酒保見多時不叫他,走來閤兒前,見關著門,不敢敲,去那窗
(眼裡打一張,只見俞良在內,正要鑽入圈裡去,又不捨得死。)
(酒保吃了一驚,火急向前推開門,入到裡面,一把抱住俞良道)
酒 保:解元甚做作!你自死了,須連累我店中!
(聲張起來,樓下掌管、師工、酒保、打雜人等都上樓來,一時嚷動。)
(眾人看那俞良時,卻有八分酒,只推醉,口裡胡言亂語不住聲。)
(酒保看那壁上時,茶盞來大小字寫了一壁,叫苦不迭)
酒 保:我今朝卻不沒興,這一日事錢休了也!
思 量:解元,吃了酒,便算了錢回去。
俞 良:做甚麼?你要便打殺了我!
酒 保:解元,不要尋鬧。你今日吃的酒錢,總算起來,共該五兩銀子。
俞 良:若要我五兩銀子,你要我性命便有,那得銀子還你!我自從門前走過,你家兩個
著紫衫的邀住我,請我上樓吃酒。我如今沒錢,只是死了罷。
(便望窗檻外要跳,唬得酒保連忙抱住。)
酒 保:(當下眾人商議)不知他在那裡住,認晦氣放他去罷。不時,做出人命來,明日
怎地分說?
俞 良:(便間俞良)解元,你在那裡住?
俞 良:我住在貢院橋孫婆客店裡。我是西川成都府有名的秀才,因科舉來此間。若我回
去,路上攧在河裡水裡,明日都放不過你們。
酒 保:(眾人道)若真個死了時不好。
(只得認晦氣,著兩個人送他去,有個下落,省惹官司。)
(當下教兩個酒保,攙扶他下樓。)
(出門迤
上路,卻又天色晚了。)
(兩個人一路扶著,到得孫婆店前,那客店門卻關了。)
(酒保便把俞良放在門前,卻去敲門。)
(裡面只道有甚客來,連忙開門。)
(酒保見開了門,撒了手便走。)
(俞良東倒西歪,踉踉蹌蹌,只待要攧。)
(孫婆討燈來一照,卻是俞良。)
(吃了一驚,沒奈何,叫兒子孫小二扶他入房裡去睡了。)
孫 婆:(孫婆便罵道)昨日在我家蒿惱,白白裡送了他兩貫錢。說道:『還鄉去。』卻
元來將去買酒吃!
(俞良只推醉,由他罵,不敢則聲。)
(正是:人無氣勢精神減,囊少金錢應對難。)
(話分兩頭。)
52**時間: 地點:
(卻說南宋高宗天子傳位孝宗,自為了太上皇,居於德壽宮。)
(孝宗盡事親之道,承顏順志,惟恐有違。)
(自朝賀問安,及良辰美景父子同遊之外,上皇在德壽宮閒暇,每同內侍官到西
(湖遊玩。)
(或有時恐驚擾百姓,微服潛行,以此為常。)
(忽一日,上皇來到靈隱寺冷泉亭閒坐。)
(怎見得冷泉亭好處,有張輿詩四句:
( 朵朵峰巒擁翠華,倚雲樓閣是僧家。)
(凴欄盡日無人語,濯足寒泉數落花。)
(上皇正坐觀泉,寺中住持僧獻茶。)
(有一行者,手托茶盤,高擎下跪。)
(上皇龍目觀看,見他相貌魁梧,且是執禮恭謹。)
上 皇:(御音問道)朕看你不像個行者模樣,可實說是何等人?
上 皇:(那行者雙目流淚,拜告道)臣姓李名直,原任南劍府太守。得罪於監司,被誣
贓罪,廢為庶人。家貧無以餬口,本寺住持是臣母舅,權充行者,覓些粥食,以
延微命。
上 皇:(上皇惻然不忍道)待朕回宮,當與皇帝言之。
(是晚回宮,恰好孝宗天子差太監到德壽宮問安,上皇就將南劍太守李直分付去
(了,要皇帝復其原官。)
(過了數日,上皇再到靈隱寺中,那行者依舊來送茶。)
上 皇:皇帝已復你的原官否?
孫 婆:(那行者叩頭奏道)還未。
(上皇面有愧容。)
(次日,孝宗天子恭請太上皇、皇太后,幸聚景園。)
(上皇不言不笑,似有怨怒之意,孝宗)
孝 宗:今日風景融和,願得聖情開悅。
(上皇嘿然不答,太后道)
上 皇:孩兒好意招老夫婦遊玩,沒事惱做甚麼?
上 皇:(上皇歎口氣道)『樹老招風,人老招賤。』朕今年老,說來的話,都沒人作准
了。
(孝宗愕然,正不知為甚緣故,叩頭請罪。)
上 皇:朕前日曾替南劍府大守李直說個分上,竟不作准。昨日於寺中復見其人,令我愧
殺。
孝 宗:前奉聖訓,次日即諭宰相。宰相說:『李直贓污狼籍,難以復用。』既承聖眷,
此小事,來朝便行。今日且開懷一醉。
(上皇方才回嗔作喜,盡醉方休。)
(第二日,孝宗再諭宰相,要起用李直。)
(宰相依舊推辭,孝宗)
孝 宗:此是太上主意。昨日發怒,朕無地縫可入。便是大逆謀反,也須放他。
(遂盡復其原官。)
(此事擱起不題。)
53**時間: 地點:
(再說俞良在孫婆店借宿之夜,上皇忽得一夢,夢遊西湖之上,見毫光萬道之中
(,卻有兩條黑氣沖天,竦然驚覺。)
(至次早,宣個圓夢先生來,說其備細。)
先 生:乃是有一賢人流落此地,遊於西湖,口吐怨氣沖天,故托夢於上皇,必主朝廷得
一賢人。應在今日,不注吉凶。
(上皇聞之大喜,賞了圓夢先生。)
(遂入宮中,更換衣裝,扮作文人秀才,帶幾個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樣,一同
(信步出城。)
(行至豐樂樓前,正見兩個著紫衫的,又在門前邀請。)
(當下上皇與近侍官,一同入酒肆中,走上樓去。)
(那一日樓上閤兒恰好都有人坐滿,只有俞良夜來尋死的那閤兒關著。)
(上皇便揭開簾兒,卻待入去,只見酒保告)
上 皇:解元,不可入去,這閤兒不順溜!今日主人家便要打醋炭了。待打過醋炭,卻教
客人吃酒。
上 皇:(上皇便問)這閤兒如何不順溜?
酒 保:解元,說不可盡。夜來有個秀才,是西川成都府人,因赴試下第,流落在此。獨
自一個在這閤兒裡,吃了五兩銀了酒食,吃的大醉。直至日晚,身邊無銀子還酒
錢,便放無賴,尋死覓活,自割自弔。沒奈何怕惹官司,只得又賠店裡兩個人送
他歸去。且是住的遠,直到貢院橋孫婆客店裡歇。因此不順溜,主家要打醋炭了
,方教客人吃酒。
上 皇:(上皇見說道)不妨,我們是秀才,不懼此事。
(遂乃一齊坐下。)
(上皇抬頭只見壁上茶盞來大小字寫滿,卻是一隻〈鵲橋仙〉詞。)
(讀至後面寫道:「錦里秀才俞良作」,龍顏暗喜,想道)
思 想:此人正是應夢賢士,這詞中有怨望之言。
酒 保:(便問酒保)此詞是誰所作?
酒 保:解元,此詞便是那夜來撒賴秀才寫的。
(上皇聽了,便問)
上 皇:這秀才見在那裡住?
酒 保:見在貢院橋孫婆客店裡安歇。
(上皇買些酒食吃了,算了酒錢,起身回宮。)
(一面分付內侍官,傳一道旨意,著地方官於貢院橋孫婆店中,取錦里秀才俞良
(火速回奏。)
(內侍傳將出去,只說太上聖旨,要喚俞良,卻不曾敘出緣由明白。)
(地方官心下也只糊塗,當下奉旨飛馬到貢院橋孫婆店前,左右的一索摳住孫婆
(。)
(因走得氣急,口中連喚)
口 中:俞良,俞良!
(孫婆只道被俞良所告,驚得面如土色。)
(雙膝跪下,只是磕頭。)
孫 婆:(差官道)那婆子莫忙。官裡要西川秀才俞良,在你店中也不在?
孫 婆:(孫婆方敢回言道)告恩官,有卻有個俞秀才在此安下,只是今日清早起身回家
鄉去了。家中兒子送去,兀自未回。臨行之時,又寫一首詞在壁上。官人如不信
,下馬來看便見。
(差官聽說,入店中看時,見壁上真個有隻詞,墨跡尚然新鮮,詞名也是〈鵲橋
(仙〉,道是:
( 杏花紅雨,梨花白雪,羞對短亭長路。)
(東君也解數歸程,遍地落花飛絮。)
(胸中萬卷,筆頭千古,方信儒冠多誤。)
(青霄有路不須忙,便著䩫草鞋歸去。)
(原來那俞良隔夜醉了,由那孫婆罵了一夜。)
(到得五更,孫婆怕他又不去,教兒子小二清早起來,押送他出門。)
(俞良臨去,就壁上寫了這隻詞。)
(孫小二送去,兀自未回。)
(差官見了此詞,便教左右抄了,飛身上馬。)
(另將一匹空馬,也教孫婆騎坐,一直望北趕去,路上正迎見孫小二。)
(差官教放了孫婆,將孫小二摳住,問俞良安在。)
小 二:(孫小二戰戰兢兢道)俞秀才為盤纏缺少,躊躕不進,見在北關門邊湯團舖裡坐
。
(當下就帶孫小二做眼,飛馬趕到北關門下。)
(只見俞良立在那灶邊,手裡拿著一碗湯團正吃哩,被使命叫一聲)
俞 良:俞良聽聖旨。
(唬得俞良大驚,連忙放下碗,走出門跪下。)
上 皇:(使命口宣上皇聖旨)教俞良到德壽宮見駕。
(俞良不知分曉,一時被眾人簇擁上馬,迤
直到德壽宮。)
(各人下馬,且於侍班閤子內,聽候傳宣。)
地 方:(地方官先在宮門外叩頭復命)俞良秀才取到了。
(上皇傳旨,教俞良借紫入內。)
(俞良穿了紫衣軟帶,紗帽皂靴,到得金階之下,拜舞起居已畢。)
(上皇傳旨,問俞良)
上 皇:豐樂樓上所寫〈鵲橋仙〉詞,是卿所作?
俞 良:是臣醉中之筆,不想驚動聖目。
上 皇:卿有如此才,不遠千里而來,應舉不中,是主司之過也,卿莫有怨望之心!
俞 良:窮達皆天,臣豈敢怨!
上 皇:以卿大才,豈不堪任一方之寄?朕今賜卿衣紫,說與皇帝,封卿大官,卿意若何
?
俞 良:(俞良叩頭拜謝曰)臣有何德能,敢膺聖眷如此!
上 皇:卿當於朕前,或詩或詞,可做一首,勝如使命所抄店中壁上之作。
(俞良奏乞題目。)
上 皇:便只指卿今日遭遇朕躬為題。
(俞良領旨,左右便取過文房四寶,放在俞良面前。)
(俞良一揮而就,做了一隻詞,名〈過龍門令〉:
( 冒險過秦關,跋涉長江,崎嶇萬里到錢塘。)
(舉不成名歸計拙,趁食街坊。)
(命蹇苦難當,空有詞章,片言爭敢動吾皇。)
(敕賜紫袍歸故里,衣錦還鄉。)
(上皇看了,龍顏大喜,對俞良道)
上 皇:卿要衣錦還鄉,朕當遂卿之志。
(當下御筆親書六句:
( 錦里俞良,妙有詞章。)
(高才不遇,落魄堪傷。)
(敕賜高官,衣錦還鄉。)
(分付內侍官,將這道旨意,送與皇帝,就引俞良去見駕。)
(孝宗見了上皇聖旨,因數日前為南劍大守李直一事,險些兒觸了太上之怒,今
(番怎敢遲慢?想俞良是錦里秀才,如今聖旨批賜衣錦還鄉,若用他別處地方為
(官,又恐拂了太上的聖意。)
孝 宗:(即刻批旨)俞良可授成都府太守,加賜白金千兩,以為路費。
(次日,俞良紫袍金帶,當殿謝恩已畢,又往德壽官,謝了上皇。)
(將御賜銀兩備辦鞍馬僕從之類,又將百金酬謝孫婆。)
(前呼後擁,榮歸故里,不在話下。)
(是日孝宗御駕,親往德壽宮朝見上皇,謝其賢人之賜。)
(上皇又對孝宗說過:傳旨遍行天下,下次秀才應舉,須要鄉試得中,然後赴京
(殿試。)
(今時鄉試之例,皆因此起,流傳至今,永遠為例矣。)
(昔年司馬逢楊意,今日俞良際上皇。)
(若使文章皆遇主,功名遲早又何妨。)
(第七卷 陳可常端陽仙化)
(利名門路兩無憑,百歲風前短焰燈。)
(只恐為僧僧不了,為僧得了盡輸僧。)
54**時間: 地點:
(話說大宋高宗紹興年間,溫州府樂清縣有一秀才,姓陳名義,字可常,年方二
(十四歲。)
(生得眉目清秀,且是聰明。)
(無書不讀,無史不通。)
(紹興年間,三舉不第,就於臨安府眾安橋命舖,算看本身造物。)
那先生:命有華蓋,卻無官星,只好出家。
(陳秀才自小聽得母親說,生下他時,夢見一尊金身羅漢投懷。)
(今日功名蹭蹬之際,又聞星家此言,忿一口氣,回店歇了一夜。)
(早起算還了房宿錢,僱人挑了行李,逕來靈隱寺投奔印鐵牛長老出家,做了行
(者。)
(這個長老博通經典,座下有十個侍者,號為「甲、乙、丙、丁、戊、己、庚、
(辛、壬、癸」,皆讀書聰明。)
(陳可常在長老座下做了第二位侍者。)
(紹興十一年間,高宗皇帝母舅吳七郡王,時遇五月初四日,府中裹粽子。)
郡 王:(當下郡王鈞旨分付都管)明日要去靈隱寺齋僧,可打點供食齊備。
(都管領鈞旨,自去關支銀兩,買辦什物,打點完備。)
(至次日早飯後,郡王點看什物,上轎。)
(帶了都管、幹辦、虞候、押番一干人等,出了錢塘門,過了石涵橋、大佛頭,
(逕到西山靈隱寺。)
(先有報帖報知,長老引眾僧鳴鐘擂鼓,接郡王上殿燒香,請至方丈坐下。)
(長老引眾僧參拜獻茶,分立兩傍。)
郡 王:每年五月重五,入寺齋僧解粽,今日依例布施。
(院子抬供食獻佛,大盤托出粽子,各房都要散到。)
(郡王閒步廊下,見壁上有詩四句:
( 齊國曾生一孟嘗,晉朝鎮惡又高強。)
(五行偏我遭時蹇,欲向星家問短長。)
郡 王:(郡王見詩道)此詩有怨望之意,不知何人所作?
(回至方丈,長老設宴款待。)
郡 王:長老,你寺中有何人能作得好詩?
長 老:覆恩王,敝寺僧多,座下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侍者
,皆能作詩。
郡 王:與我喚來!
長 老:覆恩王,止有兩個在敝寺,這八個教去各庄上去了。
(只見甲乙二侍者,到郡王面前。)
郡 王:(郡王叫甲侍者)你可作詩一首。
(甲侍者稟乞題目,郡王教就將粽子為題。)
(甲侍者作詩曰:
( 四角尖尖草縛腰,浪蕩鍋中走一遭。)
(若還撞見唐三藏,將來剝得赤條條。)
郡 王:(郡玉聽罷,大笑道)好詩,卻少文彩。
(再喚乙侍者作詩。)
(乙侍者問訊了,乞題目,也教將粽子為題。)
(作詩曰:
( 香粽年年祭屈原,齋僧今日結良緣。)
(滿堂供盡知多少,生死工夫那個先?)
郡 王:(郡王聽罷大喜道)好詩!
長 老:(問乙侍者)廊下壁間詩,是你作的?
郡 王:(乙侍者道)覆恩王,是侍者做的。
郡 王:既是你做的,你且解與我知道。
長 老:(乙侍者道)齊國有個孟嘗君,養三千客,他是五月五日午時生。晉國有個大將
王鎮惡,此人也是五月五日午時生。小侍者也是五月五日午時生,卻受此窮苦,
以此做下四句自歎。
郡 王:你是何處人氏?
長 老:(侍者答道)小侍者溫州府樂清縣人氏,姓陳名義,字可常。
(郡王見侍者言語清亮,人才出眾,意欲抬舉他。)
(當日就差押番,去臨安府僧錄司討一道度牒,將乙侍者剃度為僧,就用他表字
(可常,為佛門中法號,就作郡王府內門僧。)
(郡王至晚回府,不在話下。)
(光陰似箭,不覺又早一年。)
(至五月五日,郡王又去靈隱寺齋憎。)
(長老引可常並眾僧接入方丈,少不得安辦齋供,款待郡王。)
長 老:(坐間叫可常到面前道)你做一篇詞,要見你本身故事。
(可常問訊了,口念一詞名〈菩薩蠻〉。)
(平生只被今朝誤,今朝卻把平生補。)
(重午一年期,齋僧只待時。)
(主人恩義重,兩載蒙恩寵。)
(清淨得為僧,幽閒度此生。)
(郡王大喜,盡醉回府,將可常帶回見兩國夫人說)
可 常:這個和尚是溫州人氏,姓陳名義。三舉下第,因此棄俗出家,在靈隱寺做侍者。
我見他作得好詩,就剃度他為門僧,法號可常。如今一年了,今日帶回府來,參
拜夫人。
(夫人見說,十分歡喜,又見可常聰明朴實,一府中人都歡喜。)
(郡王與夫人解粽,就將一個與可常,教做粽子詞,還要〈菩薩蠻〉。)
(可常問訊了,乞紙筆寫出一詞來:
( 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義重,對景承歡寵。)
(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郡王見了大喜,傳旨喚出新荷姐,就教他唱可常這同。)
(那新荷姐生得眉長眼細,面白唇紅,舉止輕盈。)
(手拏象板,立於筵前,唱起遶梁之聲,眾皆喝采。)
(郡王又教可常做新荷姐詞一篇,還要〈菩薩蠻〉。)
(可常執筆便寫,詞曰:
( 天生體態腰肢細,新詞唱徹歌聲利。)
(一曲泛清奇,揚塵簌簌飛。)
(主人恩義重,宴出紅粧寵。)
(便要賞新荷,時光也不多!)
(郡王越加歡喜。)
(至晚席散,著可常回寺。)
(至明年五月五日,郡王又要去靈隱寺齋僧。)
(不想大雨如傾,郡王不去,分付院公)
郡 王:你自去分散眾僧齋供,就教同可常到府中來看看。
(院公領旨去靈隱寺齋僧,說與長老)
院 公:郡王教同可常回府。
長 老:近日可常得一心病,不出僧房,我與你同去問他。
(院公與長老同至可常房中。)
(可常睡在牀上,分付院公)
可 常:拜召恩王,小僧心病發了,去不得。有一柬帖,與我呈上恩王。
(院公聽說,帶來這封柬帖回府。)
郡 王:可常如何不來?
院 公:告恩王,可常連日心疼病發,來不得。教男女奉上一簡,他親自封好。
(郡王拆開看,又是〈菩薩蠻〉詞一首:
( 去年共飲菖蒲酒,今年卻向僧房守。)
(好事更多磨,教人沒奈何。)
(主人恩義重,知我心頭痛。)
(待要賞新荷,爭知疾癒麼?)
(郡王隨即喚新荷出來唱此詞。)
郡 王:(有管家婆稟)覆恩王,近日新荷眉低眼慢,乳大腹高,出來不得。
(郡正大怒,將新荷送進府中五夫人勘問。)
新 荷:我與可常奸宿有孕。
(五夫人將情詞覆恩王。)
郡 王:(郡王大怒)可知道這禿驢詞內都有賞新荷之句,他不是害什麼心病,是害的相
思病!今日他自覺心虧,不敢到我府中!
(教人分付臨安府,差人去靈隱寺拿可常和尚。)
(臨安府差人去靈隱寺印長老處要可常。)
(長老離不得安排酒食,送些錢鈔與公人。)
可 常:官法如爐,誰肯容情!
(可常推病不得,只得掙坐起來,隨著公人到臨安府廳上跪下。)
(府主升堂,鼕鼕牙鼓響,公吏兩邊排,閻王生死案,東嶽攝魂臺。)
郡 王:(帶過可常問道)你是出家人,郡王怎地恩顧你,緣何做出這等沒天理的事出來
?你快快招了!
可 常:並無此事。
郡 王:(府尹不聽分辨)左右拏下好生打!
(左右將可常拖倒,打得皮開肉綻,鮮血迸流。)
可 常:(可常招道)小僧果與新荷有好。一時念頭差了,供招是實。
(將新荷勘問,一般供招。)
(臨安府將可常、新荷供招呈上郡王。)
(郡王本要打殺可常,因他滿腹文章,不忍下手,監在獄中。)
55**時間: 地點:
長 老:(卻說印長老自思)可常是個有德行和尚,日常山門也不出,只在佛前看經。便
是郡王府裡喚去半日,未晚就回,又不在府中宿歇,此奸從何而來?內中必有蹊
蹺!
(連忙入城去傳法寺,央住持槀大惠長老同到府中,與可常討饒。)
(郡王出堂,賜二長老坐,待茶。)
郡 王:(郡王開口便說)可常無禮!我平日怎麼看待他,卻做下不仁之事!
(二位長老跪下,再三稟說)
長 老:可常之罪,僧輩不敢替他分辨。但求恩王念平日錯愛之情,可以饒恕一二。
郡 王:(郡王請二位長老回寺)明日分付臨安府量輕發落。
長 老:(印長老開言)覆恩王,此事日久自明。
(郡王聞言心中不喜,退入後堂,再不出來。)
(二位長老見郡王不出,也走出府來。)
長 老:(槀長老)郡王嗔怪你說『日久自明』。他不肯認錯,便不出來。
長 老:(印長老便說)可常是個有德行的,日常無事,山門也不出,只在佛前看經。便
是郡王府裡喚去,去了半日便回,又不曾宿歇,此奸從何而來?故此小僧說『日
久自明』,必有冤枉。
長 老:(槀長老)『貧不與富敵,賤不與貴爭。』僧家怎敢與王府爭得是非?這也是宿
世冤業,且得他量輕發落,卻又理會。
(說罷,各回寺去了,不在話下。)
(次日郡王將封簡子去臨安府,即將可常、新荷量輕打斷。)
大 尹:(有大尹稟郡王)待新荷產子,可斷。
(郡王分付,便要斷出。)
(府官只得將僧可常追了度牒,杖一百,發靈隱寺,轉發寧家當差。)
(將新荷杖八十,發錢塘縣轉發寧家,追原錢一千貫還郡王府。)
56**時間: 地點:
(卻說印長老接得可常,滿寺僧眾教長老休要安著可常在寺中,玷辱宗風。)
長 老:(長老對眾僧說)此事必有蹊蹺,久後自明。
(長老令人山後搭一草舍,教可常將息棒瘡好了,著他自回鄉去。)
57**時間: 地點:
(且說郡王把新荷發落寧家,追原錢一千貫。)
新 荷:(新荷父母對女兒說)我又無錢,你若有私房積蓄,將來湊還府中。
新 荷:這錢自有人替我出。
長 老:(張公罵道)你這賤人!與個窮和尚通奸,他的度牒也被追了,卻那得錢來替你
還府中。
新 荷:可惜屈了這個和尚!我自與府中錢原都管有奸,他見我有孕了,恐事發,『到郡
王面前,只供與可常和尚有好。郡王喜歡可常,必然饒你。我自來供養你家,並
使用錢物。』說過的話,今日只去問他討錢來用,並還官錢。我一個身子被他騙
了,先前說過的話,如何賴得?他若欺心不招架時,左右做我不著,你兩個老人
家將我去府中,等我郡王面前實訴,也出脫了可常和尚。
(父母聽得女兒說,便去府前伺候錢都管出來,把上項事一一說了。)
新 荷:(錢都管倒焦躁起來,罵道)老賤才!老無知!好不識廉恥!自家女兒偷了和尚
,官司也問結了,卻說恁般鬼話來圖賴人!你欠了女兒身價錢,沒處措辦時,好
言好語,告個消乏,或者可憐你的,一兩貫錢助了你也不見得。你卻說這樣沒根
蒂的話來,旁人聽見時,教我怎地做人?
(罵了一頓,走開去了。)
(張老只得忍氣吞聲回來,與女兒說知。)
(新荷見說,兩淚交流,乃言)
新 荷:爹娘放心,明日卻與他理會。
(至次日,新荷跟父母到郡王府前,連聲叫屈。)
(郡王即時叫人拏來,卻是新荷父母。)
郡 王:(郡王罵道)你女兒做下迷天大罪,倒來我府前叫屈!
新 荷:(張老跪覆)恩王,小的女兒沒福,做出事來,其中屈了一人,望恩王做主!
郡 王:屈了何人?
新 荷:(張老道)小人不知,只問小賤人便有明白。
郡 王:賤人在那裡?
新 荷:(張老道)在門首伺候。
(郡王喚他入來,問他詳細。)
(新荷入到府堂跪下,郡王)
郡 王:賤人,做下不仁之事,你今說屈了甚人?
新 荷:告恩王,賤妾犯奸,妄屈了可常和尚。
郡 王:緣何屈了他?你可實說,我倒饒你。
新 荷:賤妾犯奸,卻不干可常之事。
郡 王:你先前怎地不說?
新 荷:妾實被幹辦錢原奸騙。有孕之時,錢原怕事露,分付妾:『如若事露,千萬不可
說我!只說與可常和尚有奸。因郡王喜歡可常,必然饒你。』
郡 王:(郡王罵道)你這賤人,怎地依他說,害了這個和尚!
新 荷:錢原說:『你若無事退回,我自養你一家老小。如要原錢還府,也是我出。』今
日賤妾寧家,恩王責取原錢,一時無措,只得去向他討錢還府中。以此父親去與
他說,到把父親打罵,被害無辜。妾今訴告明白,情願死在恩王面前。
郡 王:先前他許供養你一家,有甚表記為證?
新 荷:告恩王,錢原許妾供養,妾亦怕他番悔,已拏了他上直朱紅牌一面為信。
(郡王見說,十分大怒,跌腳大罵)
郡 王:潑賤人!屈了可常和尚!
(就著人分付臨安府,拿錢原到廳審問拷打,供認明白。)
(一百日限滿,脊杖八十,送沙門島牢城營料高。)
(新荷寧家,饒了一千貫原錢。)
(隨即差人去靈隱寺取可常和尚來。)
58**時間: 地點:
(卻說可常在草舍中將息好了,又是五月五日到。)
(可常取紙墨筆來,寫下一首〈辭世頌〉。)
(生時重午,為僧重午,得罪重午,死時重午。)
(為前生欠他債負,若不當時承認,又恐他人受苦。)
(今日事已分明,不若抽身回去。)
(五月五日午時書,赤口白舌盡消除。)
(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白舌盡消滅。)
(可常作了〈辭世頌〉,走出草舍邊,有一泉水。)
(可常脫了衣裳,遍身抹淨,穿了衣服,入草舍結跏趺坐圓寂了。)
(道人報與長老知道,長老將自己龕子,粧了可常,抬出山頂。)
(長老正欲下火,只見郡王府院公來取可常。)
長 老:院公,你去稟覆恩王,可常坐化了,正欲下火。郡王來取,今且暫停,待恩王令
旨。
院 公:今日事已明白,不干可常之事。皆因屈了,教我來取,卻又圓寂了。我去稟恩王
,必然親自來看下火。
(院公急急回府,將上項事並〈辭世頌〉呈上,郡王看了大驚。)
(次日,郡王同兩國夫人士靈隱寺燒化可常,眾僧接到後山。)
(郡王與兩國夫人親自拈香罷,郡王坐下。)
(印長老帶領眾僧看經畢。)
(印長老手執火把,口中念道:
( 留得屈原香粽在,龍舟競渡盡爭先。)
(從今剪斷緣絲索,不用來生復結緣。)
(恭惟圓寂可常和尚:重午本良辰,誰把蘭湯浴?角黍漫包金,菖蒲空切玉。)
(須知妙法華,大乘俱念足。)
(手不折新荷,枉受攀花辱。)
(目下事分明,唱徹陽關曲。)
(今日是重午,歸西何太速!寂滅本來空,管甚時辰毒?山僧今日來,贈與光明
(燭。)
(憑此火光三昧,要見本來面目。)
(咦!唱徹當時菩薩蠻,撒手便歸兜率國。)
(眾人只見火光中現出可常,問訊謝郡王、夫人、長老並眾僧)
長 老:只因我前生欠宿債,今世轉來還,吾今歸仙境,再不往人間。吾是五百尊羅漢中
名常歡喜尊者。
(正是:從來天道豈癡聾?好醜難逃久照中。)
(說好勸人歸善道,算來修德積陰功。)
(第八卷 崔待詔生死冤家)
(山色晴嵐景物佳,煖烘回雁起平沙。)
(東郊漸覺花供眼,南陌依稀草吐芽。)
(堤上柳,未藏鴉,尋芳趁步到山家。)
(隴頭幾樹紅梅落,紅杏枝頭未著花。)
(這首〈鷓鴣天〉說孟春景致,原來又不如〈仲春詞〉做得好:
( 每日青樓醉夢中,不知城外又春濃。)
(杏花初落疏疏雨,楊柳輕搖淡淡風。)
(浮畫舫,躍青驄,小橋門外綠陰籠。)
(行人不入神仙地,人在珠簾第幾重?)
(這首詞說仲春景致,原來又不如黃夫人做的〈季春詞〉又好。)
(先自春光似酒濃,時聽燕語透簾櫳。)
(小橋楊柳飄香絮,山寺緋桃散落紅。)
(鴦漸老,蝶西東,春歸難覓恨無窮)
(侵階草色迷朝雨,滿地梨花逐曉風。)
(這三首詞,都不如王荊公看見花瓣兒片片風吹下地來,原來這春歸去,是東風
(斷送的。)
(有詩道:
( 春日春風有時好,春日春風有時惡。)
(不得春風花不開,花開又被風吹落。)
東 坡:(蘇東坡)不是東風斷送春歸去,是春雨斷送春歸去。
(有詩道:
(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底花。)
(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長 老:(秦少游道)也不干風事,也不干雨事,是柳絮飄將春色去。
(有詩道:
( 三月柳花輕復散,飄颺澹蕩送春歸。)
(此花本是無情物,一向東飛一向西。)
東 坡:(邵堯夫道)也不干柳絮事,是蝴蝶採將春色去。
(有詩道:
( 花正開時當三月,蝴蝶飛來忙劫劫。)
(採將春色向天涯,行人路上添淒切。)
長 老:(曾公亮道)也不干蝴蝶事、是黃鶯啼得春歸去。
(有詩道:
( 花正開時豔正濃,春宵何事惱芳叢。)
(黃鸝啼得春歸去,無限園林轉首空。)
東 坡:(朱希真道)也不干黃鶯事,是杜鵑啼得春歸去。
(有詩道:
( 杜鵑叫得春歸去,吻邊啼血尚猶存。)
(庭院日長空悄悄,教人生怕到黃昏。)
長 老:(蘇小小道)都不干這幾件事,是燕子啣將春色去。
(有〈蝶戀花〉詞為證:
( 妾本錢塘江上住,花開花落,不管流年度。)
(燕子啣將春色去,紗窗幾陣黃梅雨。)
(斜插犀梳雲半吐,檀板輕敲,唱徹黃金縷。)
(歌罷綵雲無覓處,夢回明月生南浦。)
東 坡:(王巖叟道)也不干風事,也不干雨事,也不干柳絮事,也不干蝴蝶事,也不干
黃鶯事,也不干杜鵑事,也不干燕子事。是九十日春光已過,春歸去。
(曾有詩道:
( 怨風怨雨兩俱非.風雨不來春亦歸。)
(腮邊紅褪青梅小,口角黃消乳燕飛。)
(蜀魄健啼花影去,吳蠶強食柘桑稀。)
(直惱春歸無覓處,江湖辜負一簑衣。)
59**時間: 地點:
(說話的,因甚說這春歸詞?紹興年間,行在有個關西延州延安府人,本身是三
(鎮節度使咸安郡王。)
60**時間: 地點:
(當時怕春歸去,將帶著許多鈞眷遊春。)
(至晚回家,來到錢塘門裡車橋前面。)
(鈞眷轎子過了,後面是郡王轎子到來。)
郡 王:(則聽得橋下裱褙舖裡一個人叫道)我兒出來看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