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 至 第一七〇

161**時間: 地點:
    (話說張天師的始祖,諱道陵,字輔漢,沛國人氏,乃是張子房第八世孫。)
    (漢光武皇帝建武十年降生。)
    (其母夢見北斗第七星從天墜下,化為一人,身長丈餘,手中托一丸仙藥,如雞卵大,香氣襲人
    (。)
    (其母取而吞之,醒來便覺滿腹火熱,異香滿室,經月不散,從此懷孕。)
    (到十月滿足,忽然夜半屋中光明如晝,遂生道陵。)
    (七歲時,便能解說《道德經》及河圖,讖緯之書無不通曉。)
    (年十六,博通五經。)
    (身長九尺二寸;龐眉廣顙,朱項綠睛,隆準方頤,伏犀貫頂;垂手過膝,龍蹲虎步,望之使人
    (可畏。)
    (舉賢良方正,入太學。)
    (一旦,喟然嘆曰)
張道陵:流光如電,百年瞬息耳;縱位極人臣,何益於年命之數乎?
    (遂專心修煉,欲求長生不死之術。)
    (同學有一人,姓王,名長,聞道陵之言,深以為然,即拜道陵為師,願相隨名山訪道。)
    (行至豫章郡,遇一繡衣童子)
童 子:日暮道遠,二公將何之?
    (道陵大驚,知其非常人,乃自述訪道之意。)
童 子:世人論道,皆如捕風捉影,必得『黃帝九鼎丹法』,修煉成就,方可昇天。
    (於是師徒二人,拜求指示。)
    (童子口授二語,道是:
    (    左龍並右虎,其中有天府。)
    (說罷,忽然不見。)
    (道陵記此二語,但未解其意。)
    
    
162**時間: 地點:
    (一日,行至龍虎山中,不覺心動,謂王長)
張道陵:左龍右虎,莫非此地乎?『府』者,藏也,或有秘書藏於此地。
    (乃登其絕頂,見一石洞,名曰壁魯洞。)
    (洞中或明或暗,委曲異常。)
    (走到盡處,有生成石門兩扇。)
張道陵:(道陵想道)此必神仙之府。
    (乃與弟子王長端坐石門之外。)
    (凡七日,忽然石門洞開,其中石桌、石凳俱備;桌上無物,只有文書一卷。)
    (取而觀之,題曰《黃帝九鼎太清丹經》。)
    (道陵舉手加額,叫聲)
張道陵:慚愧。
    (師徒二人,歡喜無限!取出丹經,晝夜觀覽,具知其法。)
    (但修煉合用藥物、爐火之費甚廣,無從措辦。)
    (道陵先年曾學得有治病符水,聞得蜀中風俗醇厚,乃同王長入蜀,結廬於鶴鳴山中;自稱真人
    (,專用符水救人疾病。)
    (投之輒驗,來者漸廣,又多有人拜於門下,求為弟子,學他符水之法。)
    (真人見人心信服,乃立為條例:所居門前有水池,凡有疾病者,皆疏記生身以來所為不善之事
    (,不許隱瞞;真人自書懺文,投池水中,與神明共盟約,不得再犯,若復犯,身當即死。)
    (設誓畢,方以符水飲之。)
    (病愈後,出米五斗為謝。)
    (弟子輩分路行法,所得米絹數目,悉開報於神明,一毫不敢私用。)
    (由是百姓有小疾病,便以為神明譴責,自來首過;病愈後,皆羞慚改行,不敢為非。)
    (如此數年,多得錢財。)
    (乃廣市藥物,與王長居密室中,共煉「龍虎大丹」。)
    (三年丹成,服之。)
    (真人年六十餘,自服丹藥,容顏轉少,如三十歲後生模樣。)
    (從此能分形散影,常乘小舟,在東西二溪往來游戲;堂上又有一真人,誦經不輟。)
    (若賓客來訪,迎送應對;或酒杯、棋局,各各有一真人,不分真假,方知是仙家妙用。)
    
    
163**時間: 地點:
道士甲:(一日,有道士來言)西城有白虎神,好飲人血,每歲,其鄉必殺人祭之。
    (真人心中不忍。)
    (將到祭祀之期,真人親往西城,果見鄉中百姓綁縛一人,用鼓樂導引,送於白虎神廟。)
鄉民甲:(真人問其緣故,所言與道士相合)若一年缺祭,必然大興風雨,毀苗殺稼,殃及六畜,所以一
    方懼怕。每年用重價購求一人,赤身綁縛,送至廟中。夜半,憑神吮血享用。以此為常,官府亦
    不能禁。
張道陵:(真人曰)汝放此人去,將我代之,何如?
鄉民甲:(眾鄉民道)此人因家貧無倚,情願捨身充祭;得我們五十千錢,葬父嫁妹,花費已盡。今日之
    死,乃其分內,你何苦自傷性命?
張道陵:(真人曰)我不信有神道吃人之事,若果有此事,我自願承當,死而無怨。
鄉民乙:(眾人商量道)他自不信,不干我事,左右是一條性命。
    (便依了真人言語,把綁縛那人解放了。)
    (那人得了命,拜謝而去。)
張道陵:(眾人便要來綁縛真人,真人曰)我自情願,決不逃走,何用綁縛?
    (眾人依允。)
    (真人入得廟來,只見廟中香煙繚繞,燈燭煒煌,供養著土偶神像,猙獰可畏;案桌上擺列著許
    (多祭品。)
    (眾人叩頭,宣疏已畢,將真人閉於殿門之內,隨將封鎖。)
    (真人瞑目靜坐以待。)
    (約莫更深,忽聽得一陣狂風,白虎神早到。)
    (一見真人,便來攫取。)
    (只見真人口、耳、眼、鼻中,都放出紅光,罩定了白虎神。)
    (此乃是仙丹之力。)
白虎神:(白虎神大驚,忙問)汝何人也?
張道陵:(真人曰)吾奉上帝之命,管攝四海五嶽諸神,命我分形查勘。汝何方孽畜,敢在此虐害生靈?
    罪業深重,天誅難免!
    (白虎神方欲抗辨,只見前後左右都是一般真人,紅光遍體,唬得白虎神眼縫也開不得,叩頭求
    (哀。)
    (原來白虎神是金神,自從五丁開道,鑿破蜀山,金氣發泄,變為白虎;每每出現,生災作耗。
    ()
    (土人立廟,許以歲時祭享,方得安息。)
    (真人煉過金丹,養就真火,金怕火勀,自然制伏。)
    (當下真人與他立誓:不許生事害民!白虎神受戒而去。)
    (次日侵晨,眾鄉民到廟,看見真人端然不動,駭問其由。)
    (真人備言如此如此,今後更不妄害民命,有損無益。)
    (眾鄉民拜求名姓,真人曰)
張道陵:我乃鶴鳴山張道陵也。
    (說罷,飄然而去。)
    (眾鄉民在白虎廟前,另創前殿三間,供養張真人像,從此革了人祭之事。)
    (有詩為證:
    (    積功累行始成仙,豈止區區服食緣。)
    (白虎神藏人祭革,活人陰德在年年。)
    (那時廣漢青石山中,有大蛇為害。)
    (晝吐毒霧,行人中毒便死。)
    (真人又去剿除了那毒蛇。)
    (山中之人,方敢晝行。)
    (順帝漢安元年,正月十五夜,真人在鶴鳴山精舍獨坐,忽聞隱隱天樂之聲,從東而來,鑾佩珊
    (珊漸近。)
    (真人出中庭瞻望,忽見東方一片紫雲,雲中有素車一乘,冉冉而下。)
    (車中端坐一神人,容若冰玉,神光照人,不可正視。)
    (車前站立一人,就是前番在豫章郡所遇的繡衣童子。)
童 子:(童子謂真人曰)汝休驚怖,此乃太上老君也。
    (真人慌忙禮拜。)
老 君:近蜀中有眾鬼魔王,枉暴生民,深可痛惜。子其為我治之,以福生靈,則子之功德無量,而名錄
    丹臺矣。
    (乃授以《正一盟威秘錄》、三清眾經九百三十卷、符錄丹灶秘訣七十二卷、雌雄劍二口、都功
    (印一枚。)
老 君:(又囑道)與子刻期,千日之後,會於閬苑。
    (真人叩頭領訖,老君昇雲而去。)
    (真人從此日味秘文,按法遵修。)
    (聞知益州有八部鬼帥,各領鬼兵,動億萬數;周行人間,暴殺萬民,枉夭無數。)
    (真人奉老君誥命,佩《盟威秘錄》,往青城山,置琉璃高座。)
    (左供大道元始天尊,右置三十六部真經;立十絕靈幡,周匝法席,鳴鐘叩罄;布下龍虎神兵,
    (欲擒鬼帥。)
    (鬼帥乃驅率眾鬼,挾兵刃矢石,來害真人。)
    (真人將左手豎起一指,那指頭變成一大朵蓮花,千葉扶疏,兵矢皆不能入。)
    (眾鬼又持火千餘炬來,欲行燒害。)
    (真人把袖一拂,其火即返燒眾鬼。)
鬼 甲:(眾鬼乃遙謂真人曰)吾師自住鶴鳴山中,何為來侵奪我居處?
張道陵:(真人曰)汝等殘害眾生,罪通於天。吾奉太上老君之命,是以來伐汝。汝若知罪,速避西方不
    毛之地,勿復行病人間,可保無事。如仍前作業,即行誅戮,不留餘種。
    (鬼帥不服。)
    (次日,復會六大魔王,率鬼兵百萬,安營下寨,來攻真人。)
張道陵:(真人欲服其心,乃謂曰)試與爾各盡法力,觀其勝負。
    (六魔應諾。)
    (真人乃命王長積薪放火,火勢正猛,真人投身入火,火中忽生青蓮花,托真人兩足而出。)
魔王甲:(六魔笑曰)有何難哉!
    (把手分開火頭,㩳身便跳。)
    (兩個魔王,先跳下火的,鬚眉皆燒壞了,負痛奔回。)
    (那四個魔王,更不敢動撣。)
    (真人又投身入水,即乘黃龍而出,衣服毫不濡濕。)
魔王乙:(六魔又笑道)火其實利害!這水打甚緊?
    (撲通的一聲,六魔齊跳入水,在水中連翻幾個筋斗,忙忙爬起,已自吃了一肚子淡水。)
    (真人復以身投石,石忽開裂,真人從後而出。)
魔王丙:(六魔又笑道)論我等氣力,便是山也穿得過,況於石乎?
    (硬挺著肩胛,捱進石去。)
    (真人誦咒一遍,六個魔王半身陷於石中,展動不得,哀號欲絕。)
    
    
164**時間: 地點:
    (其時八部鬼帥大怒,化為八隻弔睛老虎,張牙舞爪,來攫真人。)
    (真人搖身一變,變成獅子逐之。)
    (鬼帥再變八條大龍,欲擒獅子。)
    (真人又變成大鵬金翅鳥,張開巨喙,欲啄龍睛。)
    (鬼帥再變五色雲霧,昏天暗地。)
    (真人變化一輪紅日,升於九霄,光輝照耀,雲霧即時流散。)
    (鬼帥變化已窮。)
    (真人乃拈取片石,望空撇去,須臾化為巨石,如一座小山相似。)
    (空中一線系住,如藕絲之細,懸罩於鬼營之上;石上又有二鼠,爭嚙那一線,岌岌欲墮。)
鬼 帥:(魔王和鬼帥在高處看見,恐怕滅絕了營中鬼子鬼孫,乃同聲哀告)饒命!願往西方裟羅國居住
    ,再不敢侵擾中土。
    (真人遂判令六大魔王歸於北酆,八部鬼帥竄於西域。)
    
    
165**時間: 地點:
    (其時魔王身離石中,和鬼帥合成一黨,兀自躊躇不去。)
    (真人知眾鬼不可善道,乃口敕神符一道,飛上層霄;須臾之間,只見風伯招風,雨師降雨,雷
    (公興雷,電母閃電,天將神兵,各持刃兵,一時齊集,殺得群鬼形消影絕,真人方纔收了法力
    (。)
張道陵:蜀人今始得安寢矣。
    (有《西江月》為證:
    (    鬼帥空施伎倆,魔王枉逞英雄。)
    (誰知大道有神通,一片精神運動。)
    (水火不加寒熱,騰身陷石如空。)
    (一場風雨眾妖空,纔識仙家妙用。)
張道陵:(真人復謂王長曰)吾上昇之期已近,壁魯洞乃吾得道之地,不可忘本。
    (於是再至豫章,結廬於龍虎山中,師徒二人,潛修九還七返之功。)
    (忽一日,復聆鑾佩天樂之音,與鶴鳴山所聞無二。)
    (真人急忙整身,叩伏階前。)
    (見千乘萬騎,簇擁著老君,在雲端徘徊不下。)
    (真人再拜,老君乃命使者告曰)
老 君:子之功業,合得九真上仙。吾昔使子入蜀,但區別人鬼,以布清淨之化。子殺鬼過多,又擅興風
    雨,役使鬼神,陰景翳晝,殺氣穢空,殊非天道好生之意。上帝正責子過,所以吾今日不得近子
    也。子且退居,勤行修道。同時飛舉者,數合三人。俟數到之日,吾待子於上清八景宮中。
    (言訖,聖駕復去。)
    (真人乃精心懺悔,再與王長回鶴鳴山去。)
    (山中諸弟子曉得真人法力廣大,只有王長一人,私得其傳。)
    (紛紛議論,盡疑真人偏向,有吝法之心。)
張道陵:(真人曰)爾輩俗氣未除,安能遺世?止可得吾導引房中之術,或服食草木以延壽命耳。明年正
    月七日午時,有一人從東方來,方面短身,貂裘錦襖,此乃真正道中之人,不弱於王長也。
    (諸弟子聞言,半疑不信。)
    (到來年正月初七日,當正午,真人乃謂王長)
張道陵:汝師弟至矣,可使人如此如此。
    (王長領了法旨,步出山門,望東而看,果見一人來至。)
    (衣服狀貌,一如真人所言,諸弟子暗暗稱奇。)
王 長:(王長私謂諸弟子曰)吾師將傳法於此人,若來時,切莫與通信;更加辱罵,不容入門;彼必去
    矣。
    (諸弟子相顧,以為得計。)
    (那人到門,自稱姓趙,名昇,吳郡人氏,慕真人道法高妙,特來拜謁。)
弟子甲:吾師出游去了,不敢擅留。
    (趙昇拱立伺候,眾人四散走開了。)
    (到晚,逕自閉門不納。)
    (趙昇乃露宿於門外。)
    (次日,諸弟子開門看時,趙昇依前拱立,求見師長。)
弟子乙:吾師甚是私刻,我等伏侍數十年,尚無絲毫秘訣傳授,想你來之何益?
趙 昇:傳與不傳,惟憑師長。但某遠踄而來,只願一見,以慰平生仰慕耳。
弟子乙:要見亦由你,只吾師實不在此。知他何日還山?足下休得癡等,有誤前程。
趙 昇:某之此來,出於積誠。若真人十日不歸,願等十日;百日不來,願等百日。
    (眾人見趙昇連住數日,並不轉身,愈加厭惡。)
    (漸漸出言侮慢,以後竟把作乞兒看待,惡言辱罵。)
    (趙昇愈加和悅,全然不校。)
    (每日,只於午前往村中買一餐,吃罷,便來門前伺候。)
    
    
166**時間: 地點:
    (晚間,眾人不容進門,只就階前露宿,如此四十餘日。)
弟子甲:(諸弟子私相議論道)雖然辭他不去,且喜得瞞過師父,許久尚不知覺。
張道陵:(只見真人在法堂鳴鐘集眾)趙家弟子到此四十餘日,受辱已足了,今日可召入相見。
    (眾弟子大驚,纔曉得師父有前知之靈也。)
    (王長受師命,去喚趙昇進見。)
    (趙昇一見真人,涕泣交下,叩頭求為弟子。)
    (真人已知他真心求道,再欲試之,過了數日,差往田舍中看守黍苗。)
    (趙昇奉命來到田邊,只有小小茅屋一間,四圍無倚,野獸往來極多。)
    (趙昇朝暮伺候趕逐,全不懈怠。)
    (忽一夜,月明如晝。)
    (趙昇獨坐茅屋中,只見一女子,美貌非常。)
    (走進屋來,深深道個萬福)
女 子:妾乃西村農家之女,隨伴出來玩月。因往田中小解,失了伴侶,追尋不著,迷路至此。兩足走得
    疼痛,寸步難移,乞善士可憐,容妾一宿,感恩非淺。
    (趙昇正待推阻,那女子逕往他牀鋪上,倒身睡下。)
    (口內嬌啼宛轉,只稱腳痛。)
    (趙昇認是真情,沒奈何,只得容他睡了。)
    (自己另鋪些亂草,和衣倒地,睡了一夜。)
    (次日,那女子又推腳痛,故意不肯行走,撒嬌撒癡的要茶要飯。)
    (趙昇只得管顧他。)
    (那女子到說些風話,引誘趙昇。)
    (到晚來,先自脫衣上鋪,央趙昇與他扯被加衣。)
    (趙昇心如鐵石,見女子著邪,連茅屋也不進了,只在田膛邊露坐到曉。)
    (至第四日,那女子已不見了,只見牆上,題詩四句,道是:
    (    美色人皆好,如君鐵石心。)
    (少年不作樂,辜負好光陰。)
    (字畫柔媚,墨跡如新。)
    (趙昇看罷,大笑)
趙 昇:少年作樂,能有幾時?
    (便脫下鞋底,將字跡撻沒了。)
    (正是:
    (    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
    (光陰茬苒,不覺春去秋來。)
    (趙昇奉真人之命,擔了樵斧,去山後砍柴。)
    (偶然砍倒一株枯松,去得力大,唿喇一聲,松根迸起。)
    (趙昇將雙手拔起松根,看時,下面顯出黃燦燦的一窖金子。)
神 人:(忽聽得空中有人)天賜趙昇。
趙 昇:(趙昇想道)我出家之人,要這黃金何用?況且無功,豈可貪天之賜?
    (便將山土掩覆。)
    (收拾了柴擔,覺得身子困倦,靠石而坐,少憩片時。)
    
    
167**時間: 地點:
    (忽然狂風大作,山凹裡跳出三隻黃斑老虎。)
    (趙昇安坐不動,那三隻虎攢著趙昇,咬他的衣服,只不傷身。)
    (趙昇全然不懼,顏色不變,謂虎曰)
趙 昇:我趙昇生平不作昧心之事,今棄家入道,不遠千里,來尋明師,求長生不死之路。若前世欠你宿
    債,今生合供你啖嚼,不敢畏避;如其不然,便可速去,休在此蒿惱人。
    (三虎聞言,皆弭耳低頭而去。)
趙 昇:此必山神遣來試我者。死生有命,吾何懼哉!
    (當日荷柴而歸,也不對同輩說知見金、逢虎之事。)
    (又一日,真人吩咐趙昇往市上買絹十匹。)
    (趙昇還值已畢,取絹而歸。)
    (行至中途,忽聞背後有人叫喊云)
絹 主:劫絹賊慢走!
    (趙昇回頭看時,乃是賣絹主人,飛奔而來,一把扯住趙昇)
絹 主:絹價一些未還,如何將我絹去?好好還我,萬事全休!
    (趙昇也不爭辨,但念)
趙 昇:此絹乃吾師欲用之物,若還了他,如何回覆師父?
    (便脫下貉裘與絹主,准其絹價。)
    (絹主尚嫌其少,又脫錦襖與之,絹主方去。)
    (趙昇持絹獻上真人。)
張道陵:(真人問道)你身上衣服,何處去了?
趙 昇:偶然病熱,不曾穿得。
張道陵:(真人嘆曰)不吝己財,不談人過,真難及也。
    (乃將布袍一件,賜與趙昇,趙昇欣然穿之。)
    (又一日,趙昇和同輩在田間收穀,忽見路旁一人,叩頭乞食,衣裳破弊,面目塵垢,身體瘡膿
    (,臭穢可憎;兩腳皆爛,不能行走。)
    (同輩人人掩鼻,叱喝他去。)
    (趙昇心中獨懷不忍,乃扶他坐於茅屋之內,問其疾苦,將自己飯食省與他吃。)
    (又燒下一桶熱湯,替他洗滌臭穢。)
    (那人又說身上寒冷,欲求一衣。)
    (趙昇解開布袍,卸下裡衣一件,與之遮寒。)
    (夜間念他無倚,親自作伴。)
    (到半夜,那人又叫呼要解,趙昇聞呼,慌忙起身扶他解手,又扶進來。)
    (日間省飯食養他,常自半饑的過了,夜間用心照管,如此十餘日,全無倦怠。)
    (那人瘡患將息漸好,忽然不辭而去。)
    (趙昇也無怨心。)
    (後人有詩贊曰:
    (    逢人患難要施仁,望報之時亦小人。)
    (不吝施仁不望報,分明天地布陽春。)
    (時值初夏,真人一日會集諸弟子,同登天柱峰絕頂。)
    (那天柱峰,在鶴鳴山之左。)
    (三面懸絕,其狀如城。)
    (真人引弟子於峰頭下視,有一株桃樹。)
    (傍生石壁,如人舒出一臂相似,下鄰不測深淵。)
    (那桃樹上結下許多桃子,紅得可愛。)
張道陵:(真人謂諸弟子曰)有人能得此桃實,當告以至道之要。
    (那時諸弟子除了王長、趙昇外,共二百三十四人。)
    (皆臨巖窺瞰,莫不股戰流汗,連腳頭也站不定。)
    (略看一看,慌忙退步,惟恐墜下。)
    (只有一人,挺然而出,乃趙昇也。)
趙 昇:(對眾人曰)吾師命我取桃,必此桃有可得之理;且聖師在此,鬼神呵護,必不使我死於深谷之
    中。
    (乃看准了桃樹之處,㩳身望下便跳。)
    (有這等異事,那一跳不歪不斜,不上不下,兩腳分開,剛剛的跨於桃樹之上。)
    (將桃實恣意採摘。)
    (遙望石壁上面,懸絕二、三丈,四旁又無攀緣,無從爬上,乃以所摘桃子,向上擲去。)
    (真人用手一一接之。)
    (擲了又摘,摘了又擲;下邊擲上邊接,把一樹桃子,摘個乾淨。)
    (真人接完桃子,自吃了一顆,王長吃了一顆,把一顆留與趙昇,恰好餘下二百三十四顆,分派
    (諸弟子,每人一顆,不多不少。)
張道陵:(真人問)諸弟子中那個有本事,引得趙昇上來?
    (諸弟子面面相覷,誰敢答應?真人自臨巖上,舒出一臂,接引趙昇。)
    (那臂膊忽長二、三丈,直到趙昇身邊。)
    (趙昇隨臂而上,眾弟子莫不大驚。)
    (真人將所留桃實一顆,與趙昇食畢。)
張道陵:(真人笑而言曰)趙昇心正,能投樹上,足不蹉跌。吾今欲自試投下,若心正時,當得大桃。
弟子甲:(眾弟子皆諫曰)吾師雖然廣有道法,豈可自試於不測之崖乎?方纔趙昇幸賴吾師接引。若吾師
    墜下,更有何人接引吾師者?萬萬不可也。
    (有數人牽住衣裾苦勸。)
    (惟王長、趙昇,默然無言。)
    (真人不從眾人之勸,遂向空自擲。)
    (眾人急覷桃樹上,不見真人蹤跡;看著下面,茫茫無底,又無道路可通。)
    (眼見得真人墜於深谷,不知死活存亡。)
    (諸弟子人人驚嘆,個個悲啼。)
趙 昇:(趙昇對王長說道)師猶父也,吾師自投不測之崖,吾何以自安?不若同投下去,看其下落。
    (於是昇、長二人,各奮身投下,剛落在真人之前。)
    (只見真人端坐於磐石之上,見昇、長墜下,大笑)
張道陵:吾料定汝二人必來也。
    (這幾樁故事,小說家喚做「七試趙昇」。)
    (那見得七試?)
    (第一試,辱罵不去。)
    (第二試,美色不動心。)
    (第三試,見金不取。)
    (第四試,見虎不懼。)
    (第五試,償絹不吝、被誣不辨。)
    (第六試,存心濟物。)
    (第七試,捨命從師。)
    (原來這七試,都是真人的主意。)
    (那黃金、美女、大蟲、乞丐,都是他役使精靈變化來的。)
    (賣絹主人,也是假的。)
    (這叫做將假試真。)
    (凡入道之人,先要斷除七情。)
    (那七情?喜、怒、憂、懼、愛、惡、慾。)
    (真人先前對諸弟子說過的:汝等俗氣未除,安能遺世?)
    (正謂此也。)
    
    
168**時間: 地點:
    (且說如今世俗之人,驕心傲氣,見在的師長,說話略重了些,兀自氣憤憤地。)
    (況肯為求師上,受人辱罵,著甚要緊加添四十餘日露宿之苦?只這一件,誰人肯做?至於「色
    (」之一字,人都在這裡頭生,在這裡頭死,那個不著迷的?列位看官們,假如你在閑居獨宿之
    (際,偶遇個婦人,不消一分半分顏色,管請你失魂落意,求之不得;況且十分美貌,顛倒(亞
    ()身就你,你卻不動心?古人中,除卻柳下惠,只怕沒有第二個人了。)
    (又如今人為著幾貫錢鈔上,兄弟分顏,朋友破口。)
    (在路上拾得一文錢,卻也叫聲:吉利!)
    (眉花眼笑。)
    (眼見這一窖黃金,無主之物那個不起貪心?這件又不是難得的?今人見一隻惡犬走來,心頭也
    (唬一跳;況三個大蟲,全不怖畏,便是呂純陽祖師,捨身喂虎,也只好是這般了。)
    
    
169**時間: 地點:
    (再說買絹這一節,你看如今做買做賣的,討得一分便宜,兀自歡喜。)
    (平日間,冤枉他一言半字,便要賭神罰咒,那個肯重疊還價?隨他天大冤枉加來,付之不理;
    (脫去衣裳絕無吝色;不是眼孔十二分大,怎容得人如此?又如父母生了惡疾,子孫在牀前服事
    (,若不是足色孝順的,口中雖不說,心下未免憎嫌。)
    (何況路旁乞食之人,那解衣推食,又算做小事了?結末來,兩遍投崖,是信得師父十分真切,
    (雖死不悔。)
    (這七件都試過,纔見得趙昇七情上,一毫不曾粘帶,俗氣盡除,方可入道。)
    (正是:
    (    道意堅時塵趣少,俗情斷處法緣生。)
    (閒話休題。)
    (真人見昇、長二人,道心堅固,乃將生平所得秘訣,細細指授。)
    (如此三日三夜,二人盡得其妙。)
    (真人乃飛身上崖,二人從之,重歸舊舍。)
    (諸弟子相見,驚悼不已。)
    (真人一日閉目晝坐,既覺,謂王長、趙昇)
張道陵:巴東有妖,當同往除之。
    (師弟三人,行至巴東,忽見十二神女笑迎於山前。)
張道陵:(真人問曰)此地有咸泉,今在何處?
神女甲:(神女答曰)前面大湫便是。近為毒龍所佔,水已濁矣。
    (真人遂書符一道,向空擲去。)
    (那道符從空盤旋,忽化為大鵬金翅鳥,在湫上往來飛舞。)
    (毒龍大驚,捨湫而去,湫水遂清。)
神女乙:(十二神女各於懷中探出一玉環來獻)妾等仰慕仙真,願操箕帚。
    (真人受其環,將手緝之,十二環合而為一。)
張道陵:(真人將環投於井中,謂神女曰)能得此環者,應吾夙命,吾即納之。
    (十二神女要取神環,爭先解衣入井。)
張道陵:(真人遂書符,投於井中,約曰)千秋萬世,永作井神。
    (即時喚集居民,汲水煎煮,皆成食鹽。)
張道陵:今後煮鹽者,必祭十二神女。
    (那十二神女都是妖精,在一方迷惑男子,降災降禍。)
    (被真人將神符鎮壓,又安享祭祀,再不出現了。)
    (從此巴東居民,無神女之害,而有咸井之利。)
    (真人除妖已畢,復歸鶴鳴山中。)
    
    
170**時間: 地點:
仙 童:(一日午時,忽見一人,黑幘,絹衣,佩劍,捧一玉函,進曰)奉上清真符,召真人游閬苑。
    (須輿,有黑龍駕一紫輿,玉女二人,引真人登車,直至金闕。)
仙人乙:(群仙畢集,謂真人曰)今日可朝太上元始天尊也。
    (俄有二青童,朱衣繹節,前行引導。)
    (至一殿,金階玉砌,真人整衣趨進,拜舞已畢。)
    (殿上敕青童持玉冊,授真人「正一天師」之號,使以「正一盟威」之法,世世宣布,為人間天
    (師,勸度未悟之人。)
    (又密諭以飛升之期。)
    (真人受命回山,將「盟威」、「都功」等諸品秘錄,及斬邪二劍、玉冊、玉印等物,封置一函
    (。)
張道陵:(謂諸弟子曰)吾沖舉有日,弟子中有能舉此函者,便為嗣法。
    (弟子爭先來舉,如萬斤之重,休想移動得分毫。)
張道陵:(真人乃曰)吾去後三日,自有嫡嗣至此,世為汝師也。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