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〇七一 至 第五〇八〇
5234**時間: 地點:
(原來德裕專政有年,才高量淺,所有恩怨,無不報復。
(方士趙歸真得寵,德裕再三指斥,引為深恨。
(澤潞一役,又由德裕奏明武宗,不准宦官預事。
(內如中尉、樞密,外如各道監軍,無從掣肘,因得成功。
5235**時間: 地點:
(但內外閹豎,視德裕如眼中釘,常欲把他攆逐,因此勾結方士,日夕進讒。
(武宗也滋不悅,惟表面上仍敷衍過去。
(德裕雖上疏乞休,也不見許。
5236**時間: 地點:
(給事中韋弘質,上言宰相權重,為德裕所駁斥,貶令出外。
(德裕又嘗言省事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吏,因請罷郡縣吏約二千餘員。
(在德裕的意思,原是為國除弊,顧不得甚麼仇怨,無如內外怨聲,已是叢集,只因主眷未衰,
(一時動彈他不得。
5237**時間: 地點:
(至會昌五年殘臘,武宗抱病已劇,詔罷來年正旦朝會,到了六年正月,並不見武宗視朝,德裕
(除叩閽問安外,專理朝廷政務,無暇顧及宮禁。
5238**時間: 地點:
(哪知左神策中尉馬元贄等,已密布心腹,定策禁中,竟傳出一道詔旨,立光王怡為皇太叔,權
(勾當軍國政事。
(皇太弟後,又出一位皇太叔,正是聞所未聞。
5239**時間: 地點:
(先是李錡伏誅,家屬沒入掖廷,見七十二回。
(有妾鄭氏,生有美色,為憲宗所愛幸,納入後宮,幾度春風,得產一子,取名為怡,排行在第
(十三。
(憲宗有子二十人。
(幼時即寡言笑,宮中統目為癡兒。
(少長,受封光王,益自韜晦,雖群居遊處,未嘗出言。
5240**時間: 地點:
(至武宗疾篤,旬日不頒一諭,馬元贄等乘此生心,擬擇嗣統,好做一班佐命功臣。
(武宗本有五子,長名峻,封杞王,次名峴,封益王,三名岐,封兗王,四名嶧,封德王,五名
(嵯,封昌王。
(不過年皆幼弱,未識大政,宮內一班宦豎,更以為子承父統,乃是尋常舊例,就是擁立起來,
(也沒甚功績可言,不若迎戴光王,較為得計。
(於是遂擅傳詔命,但說皇子年幼,令皇太叔處分國事。
(李德裕等未知詭謀,總道是武宗親命,不敢對駁。
5241**時間: 地點:
(哪知武宗已死多活少,連人事尚且不省,還顧甚麼傳統不傳統?會昌六年六月甲子日,武宗疾
(已大漸,王才人侍立榻旁,武宗瞪視良久,好容易說出一語道)
唐武宗:我要與汝長別了。
王才人:(王才人忍著淚道)陛下大福未艾,怎得出此不祥語?
(武宗再想發言,偏喉中已是痰塞,不能再語,只好用手指口,兩目卻注視不瞬。
(王才人已揣透意旨,便道)
王才人:陛下萬歲後,妾願以身殉。
唐武宗:(武宗方略有歡容,模模糊糊的說了一個)好!
(嗣是遂不復言。
(未幾駕崩,在位六年,止三十三歲。
5242**時間: 地點:
王才人:(王才人悉取貯遺,分給左右,遂哭拜榻前道)陛下英靈,契妾同去,妾謹遵前約了。
(遂解帶自盡榻下。
5243**時間: 地點:
(馬元贄等奉光王怡即位,改名為忱,是為宣宗,命李德裕攝行冢宰事,奉上冊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