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五一 至 第三六六〇
3814**時間: 地點:
(滔自瀛州休息數天,王武俊遣宋端見滔,促他速還魏橋,滔尚擬從緩,偏端出言不遜,頓時惹
(動滔怒,斥端使還,且語)
朱 滔:滔以救魏博故,叛君棄兄,幾如脫屣,現遇熱疾,暫未南來,二兄〔指王武俊〕必欲相疑,聽他
自便。
3815**時間: 地點:
(端回報武俊,武俊因滔縱馬燧,已是不平,至此越覺介意,勉強遣人報謝。
3816**時間: 地點:
(李抱真駐營魏縣,偵得消息,乃遣參謀賈林,詐降武俊,林至武俊營,武俊問他來意,林正色
(答道)
賈 林:林奉詔來此,並非來降。
(武俊不禁色動。
賈 林:(林又接口道)天子聞大夫登壇時,自言忠而見疑,激成此舉,諸將亦共表大夫忠誠,今天子密
諭諸將,謂:『朕前事誠誤,追悔無及,朋友失歡,尚可謝過,朕為四海主,豈君臣情誼,轉不
及朋友麼?』林特來傳命,請大夫自行裁奪。
王武俊:(武俊徐答道)僕係胡人,入受旌節,尚知愛及百姓,豈天子反好殺人麼?僕不憚歸國,但已與
諸鎮結盟,不便食言,若天子下詔,赦諸鎮罪,僕當首倡歸化,諸鎮再或不從,願奉辭伐罪,上
足報君,下可對友,不出五旬,河朔可大定了。
賈 林:(林乃道)公言甚善,林當返報李公,如言請旨。
(武俊喜甚,厚禮送歸。
3817**時間: 地點:
(嗣因抱真嘗通使武俊,陰相聯結,魏博一路,兵禍少紓。
3818**時間: 地點:
(惟李希烈復出寇襄城,哥舒曜入城拒守,竟為所圍。
3819**時間: 地點:
(河南都統李勉,遣宣武將唐漢臣赴援,德宗亦令神策將劉德信,募兵三千人往助,且命神策軍
(使白志貞,添招兵士。
3820**時間: 地點:
(志貞勒令節使子弟,自備資裝從軍,但給他五品官銜,於是怨言益盛,人心動搖。
3821**時間: 地點:
(翰林學士陸贄,表字敬輿,係嘉興人氏,夙擅才名,以進士中博學宏詞科,歷任外尉,及監察
(御史。
(德宗召居翰苑,屢問政事得失。
(贄因兵民兩困,防生內變,特剴切上疏道:
( 臣聞王者蓄威以昭德,偏廢則危。
(居重以馭輕,倒持則悖。
(王畿者,四方之本也。
(京邑者,王畿之本也。
(昔太宗列置府兵,八百餘所,而關中五百,舉天下不敵關中,則居重馭輕之意明矣。
(承平漸久,武備濅微,雖府衛具存,而卒乘罕習,故祿山竊倒持之柄,乘外重之資,一舉滔天
(,兩京不守,尚賴西邊有兵,諸廄備馬,每州有糧,而肅宗乃得中興。
(乾元以後,復有外虞,悉師東討,邊備既弛,禁旅亦空,吐蕃乘虛深入,先帝莫與為御,是又
(失馭輕之權也。
(既自陝還,懲艾前事,稍益禁衛,故關中有朔方涇原隴右之兵以捍西戎,河東有太原之兵以制
(北虜。
(今朔方太原之眾,遠屯山東,神策六軍,悉戍關外,將不能盡敵,則請濟師,陛下為之輟邊軍
(,缺環衛,竭內廄之馬,武庫之兵,召將家子以益師,賦私蓄以增騎,又告乏財,則為算室廬
(,貸商人,設諸榷之科,日日以甚。
(倘有賊臣啗寇,黠虜覷邊,伺隙乘虛,竊犯畿甸,未審陛下何以御之?往歲為天下所患,咸謂
(除之則可致昇平者,李正己李寶臣梁崇義田悅是也。
(往歲為國家所信,咸謂任之則可除禍亂者,朱滔、李希烈是也。
(既而正己死,李納繼之;寶臣死,惟岳繼之;崇義誅,希烈叛,惟岳戮,朱滔攜,然則往歲之
(所患者,四去其三矣,而患竟不衰。
(往歲之所信者,今則自叛矣,而餘又難保。
(是知立國之安危在勢,任事之濟否在人)
(勢苟安,則異類皆同心也,勢苟危,則舟中亦敵國也;陛下豈可不追鑒往事,維新令圖,修偏
(廢之柄以靖人,復倒持之權以固國,而乃孜孜汲汲,極思勞神,徇無已之求,望難必之效乎?
(陛下幸聽臣言,凡所遣神策六軍,如李晟等及節將子弟,悉令還朝,明敕涇隴邠寧,但令嚴備
(封守,仍雲更不征發,使知各保安居,再使李芃還軍援洛,李懷光還軍救襄城,希烈一走,梁
(宋自安,餘可不勞而定也。
(又下降德音,罷京城及畿縣間架等雜稅,與一切貸商徵兵諸苛令,俾已輸者弭怨,現處者獲寧
(,則人心不搖,邦本自固,尚何叛亂之足慮乎?語關至計,務乞陛下酌量施行。
3822**時間: 地點:
(看官聽著!德宗當日,若果信用贄言,何至京城失守,蒙塵西行?偏是德宗目為迂談,一心想
(蕩平叛逆,把魏縣各軍,未曾調回一個,反屢促李勉、劉德信等,急救襄城,勉聞希烈精兵,
(統在襄陽,料想許州空虛,特囑劉德信、唐漢臣兩將,移襲許州。
3823**時間: 地點:
(兩將奉令即行,哪知中使到來,責他違詔,立刻追還二將,二將狼狽走還,被希烈部將李克誠
(,追擊過來,殺傷大半。
(漢臣奔大梁,德信奔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