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 至 第一二〇

111**時間: 地點:
    (這日,唐敖立在柁樓,遠遠望去,只見對面霞光萬道,從中隱隱現出一座城池
    (。)
多九公:(多九公把羅盤看一看道)唐兄:前面已到軒轅國。此是西海第一大邦,我們要
    暢游幾日了。
    
    
112**時間: 地點:
    (當時到了軒轅,將船泊岸。)
    (林之洋腳已養好,自去賣貨。)
    (唐、多二人上岸,遠遠望那城郭,就如峻嶺一般,巍巍蕩蕩,景象非凡。)
唐 敖:城郭離此還有若干路程?
多九公:前面有座玉橋,過了玉橋,穿過梧林,不過三四里,就可到了。
    (不多時,步過玉橋,迎面無數梧桐,一望無際,桐林之內,俱是鳳凰來往飛騰
    (。)
唐 敖:怪不得古人言:『軒轅之邱,鸞鳥自歌,鳳鳥自舞,』果然不錯。
    (只見那邊有對鳳凰,來來往往,一上一下,盤旋飛舞,就如錦繡一般。)
    (越看越愛,不覺贊好道)
不 覺:前在麟鳳山雖見鳳凰,卻未看他飛舞;那知此處卻有如此大觀!
多九公:唐兄既要領略此國風景,何不且到城中?此地鳳凰如別處雞鴨一般,到處皆是,
    若看鳳舞,終日還看不完哩。
    (唐敖聽罷,即出梧林,走了多時,田野中已有人煙,都是人面蛇身,一條蛇尾
    (,盤交頭上;衣冠言談,與天朝無異;舉止面貌,亦甚秀雅。)
    (走進城來,街市雖有十數丈之寬,那些作買作賣,來來往往,仍是挨擠不動,
    (市中所賣鳳卵,如別處雞蛋一樣,擺列無數。)
    (忽聽吆吆喝喝,街上人都向兩旁閃開。)
    (只見一人手執一柄黃傘,寫「君子國」三個大字,傘下罩著一位國王:生得方
    (面大耳,品貌端嚴,身穿紅袍,頭戴金冠,腰中佩劍。)
    (許多隨從。)
    (騎著一匹文虎過去。)
    (隨後又有一傘,寫著「女兒國」,傘下罩著一位國王:生得眉清目秀,面白唇
    (紅,頭戴雉尾冠,身穿五彩袍,騎著一匹犀牛。)
    (也是許多跟隨,簇擁過去。)
唐 敖:此時君子、女兒兩位國王忽然到此,不知何故?莫非都屬軒轅所轄,前來朝賀麼
    ?
多九公:他們各霸一方,向來並無統屬。此番到此,大約素日契好,前來拜望,亦未可知
    。
唐 敖:(唐敖搖頭道)小弟記得:我們自從今正來到海外,所過之國,第一先到君子,
    其次大人、淑士……以至女兒,共計三十國。走了九月之久,才到此地。若君子
    國王來此,往返豈不要走年半之久?如此遙遠,特來拜望,只怕未必。
多九公:我們因要賣貨,不問道路遙遠,只檢商販通處繞去,所行之地,並非直路,所以
    耽擱。他們直來直往,何須多日。當日我們在君子國同吳氏弟兄閑談,他家僕人
    ,曾有『國王要到軒轅』之說;前在女兒國,若花姪女在宮,亦向林兄言過,國
    王要來軒轅。可見二位國王俱走在我們之後,卻到在我們之先。直來直往,即此
    可為明證。但這兩國畢竟為何到此,待老夫且去打聽。
多九公:(不多時,回來道)此番我們來的湊巧。此地國王,乃黃帝之後,向來為人聖德
    。凡有鄰邦,無論遠近,莫不和好。而且有求必應,最肯排難解紛,每遇兩國爭
    鬥,他即代為解和,海外因此省了許多刀兵,活了若干民命。今年恰值一千歲整
    壽,臣民俱獻梨園祝嘏,遠近各國齊來慶賀。明日就是壽誕之期。今日各國都在
    千秋殿預祝,大排筵宴,殿外共有數十處梨園演戲。無論軍民,只管進去瞻仰,
    竟是『與民同樂,共躋壽域』之意。我們何不同去看看?
    (唐敖聽罷,不勝之喜,隨即舉步道)
唐 敖:請教九公:此地國王何以竟有千秋之壽?
多九公:老夫記得古人言:『軒轅之人,不壽者八百歲。』大約千歲還不算高壽哩。
唐 敖:以此看來:軒轅之人,雖非大羅神仙,也可算得地仙了。當日軒轅黃帝騎龍上天
    ,小臣不舍,有持龍鬚而墮的,有抱其弓而號的。那些小臣,既有隨去之意,何
    必這等號呼?若凡心未退,縱能跟去,又有何益?倘主意拿定,心如死灰,何處
    不可去,又何必持其龍鬚以為依附?未免可笑!
多九公:難道今日唐兄之心已如死灰麼?
唐 敖:豈但今日!
多九公:(多九公笑道)唐兄又要發呆了!
    (說笑間,迎面有座沖霄牌樓,霞光四射,金碧輝煌,上有四個金字,寫的是「
    (禮維義范」。)
    (穿過牌樓,又是一座金門。)
    (走過金門,才望見千秋殿。)
    (那殿約有十餘丈高,極其寬大;四面部是亭台樓閣,將千秋殿環抱居中。)
    (各處音樂不斷,接接連連,都是梨園演戲。)
    (唐敖一心要看國王,無心看戲,直向千秋殿走來。)
    (殿外立著一對青鸞,身高六尺,尾長一丈,其形如鳳,渾身青翠,鳴的悠揚宛
    (轉,就如五音齊奏一般。)
唐 敖:怪不得古人以鸞鳴叫作『鸞歌』,真比歌兒唱的還妙。九公!你看那個身形略小
    的,想是雌鸞了?為何雄鳴他鳴,雄不鳴他也不鳴呢?
多九公:那個小的雖是雌鸞,其實名和。《禮》云:『在輿則聞鸞和之音。』上古之時,
    鸞輿甫動,此鳥輒集車上,雄鳴於前,雌應於後。所以雄鳴雌也鳴了。
    (原來殿上也是演戲。)
    (那看的人雖如人山人海,好在國王久已出示,毋許驅逐閑人,悉聽庶民瞻仰。
    ()
    (二人擠在人叢中,也步入殿內。)
    (只見主位坐著軒轅國王,頭戴金冠,身穿黃袍,後面一條蛇尾,高高盤在金冠
    (上;殿上許多國王,都是奇形怪狀。)
    (唐敖略略看了一遍,內中除君子、大人、智佳、女兒各國約略曉得,其餘俱是
    (素昧平生。)
暗 暗:(因暗暗)請教九公:小弟聞得軒轅之人有『尾交首上』之說,想來就是主席國
    王了。其餘這些國王,除了我們到過的,內中許多奇形怪狀,小弟看來看去,只
    覺眼花撩亂,辨不明白。那邊有位國王,頭上披著長髮,兩腿伸在殿上約有兩丈
    長,其國何名?
多九公:(多九公輕輕答道)這是長股國,又名有喬國。我們天朝以雙木續足,叫作『高
    蹺』,就是倣他作的。長股之旁有位國王,一個大頭、三個身驅的,名叫三身國
    。三身對面有個身有雙翼、人面鳥嘴的,名叫驩兜國。驩兜上首有位頭大如鬥、
    身長三尺的,名叫周饒國。就是能做飛車的周饒。迎面有位腳脛相交的,名叫交
    脛國。交脛旁邊有位面中三目、一隻長臂的,名叫奇肱國。奇肱下首坐著一位三
    首一身的,名叫三首國。
唐 敖:那邊一位三身一首,這邊一位三首一身,兩位設或對看,只怕彼此都有羨慕之意
    哩。
    (林之洋聽見此處演戲,也來殿上,恰好三人遇在一處。)
唐 敖:這些國王,舅兄都熟識麼?
    (林之洋看了,也有認得的,也有認不得的,諸如三苗、丈夫之類,都向多九公
    (暗暗請教一番。)
唐 敖:內中有個『舅夫國』,九公可曾看見?
多九公:海外各國,老夫雖未全到,但這國名無有不知,從未見有『舅夫』之說。唐兄從
    何見來?
唐 敖:林兄是小弟妻舅,女兒國王又是小弟妻舅之夫,以此而論,那女兒國王豈非小弟
    『舅夫』麼?
多九公:(多九公笑道)若論親眷,唐兄還是女兒國王的妻妹婿哩。據老夫愚見,林兄須
    要躲避躲避;惟恐令夫見你在外丟醜,把腳放大,一時氣惱,倘命保母過來,那
    定痛人參湯,老兄又要吃一杯了。
林之洋:你們二位也躲避躲避才好,俺聞黑齒國王背後狠怪你們哩。
唐 敖:我們同他毫無干涉,為何要怪?
林之洋:他說自從你們到他國中談了一迴文,把他國中文風弄壞,至今染了你們習氣,還
    是黑氣沖天哩。
唐 敖:如今淑士國王四處訪拿獵戶,智佳國王四處訪拿和尚,聞得也因談文弄的禍根。
    舅兄可曉得?
林之洋:俺不曉得。
多九公:據老夫看來:只怕『鳥槍打』同那『到處化緣』舊案發作了。
林之洋:兩位國王如把俺捉去,俺在他跟前多稱幾個『晚生』,自然把俺放了。
多九公:你看殿上厭火國王那張大嘴忽又冒出火光,林兄小心鬍鬚要緊!此時才留幾根兒
    ,莫被燒去,教人看著眼饞,又要生出穿耳、裹腳那些花樣了。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十九回 軒轅國諸王祝壽 蓬萊島二老遊山)
    
    
113**時間: 地點:
    (話說林之洋同唐、多二人嘲笑,招架不住,漸覺詞鈍。)
    (因眾國王在殿上閑談,就勢說道)
國 王:九公且莫鬥趣。你看那邊智佳國王同軒轅國王說話,他把軒轅國王稱作『太老太
    公』,這是甚麼稱呼?
多九公:智佳之人向來壽數最短,大約不過四五十歲就算一世。今軒轅國王業已千歲;若
    論世誼,同他二十代祖宗就算相交。所以智佳國王無可相稱,只好稱作『太老太
    公』。好在今日眾國王所說之話,都學軒轅口音,十分易懂,省得唐兄問來問去
    ,老夫又作通使了。
只 聽:(只聽那邊長臂國王向長股國王道)小弟同王兄湊起來,卻是好好一個漁翁。
國 王:(長股國王)王兄此話怎講?
國 王:(長臂國王)王兄腿長兩丈,小弟臂長兩丈。若到海中取魚,王兄將我馱在肩上
    :你的腿長,可以不怕水漫,我的臂長,可以深處取魚;豈非絕好漁翁麼?
國 王:(長股國王)把你馱在肩上,雖可取魚;但你一時撒起尿來,小弟卻朝何處躲呢
    ?
國 王:(翼民國王)聶耳王兄耳最長大,王兄盡可躲在其內。
國 王:(結胸國王)聶耳王兄耳雖長大,但他近來耳軟,喜聽讒言,每每誤事。
國 王:(穿胸國王)據小弟愚見:莫若躲在兩面王兄浩然巾內,倒還穩妥。
國 王:(毛民國王)浩然巾內久已藏著一張壞臉。他的兩面業已難防,豈可再添一面。
    若果如此,我們只好望影而逃了。
國 王:(兩面國王)那邊現在有位三首王兄,他就是三面,為何王兄又不望影而逃呢?
國 王:(大人國王)莫講三首王兄只得三面,就是再添幾面,又有何妨。他的喜怒愛惡
    ,全擺臉上,令人一望而知,並且形象總是一樣,從無參差;不比兩面王兄對著
    人是一張臉,背著人又是一張臉,變幻無常,捉摸不定,不知藏著是何吉凶,令
    人不由不怕,只得望影而逃了。
國 王:(淑士國王)小弟偶然想起天朝有部書,是夏朝人作的,晉朝人注的,可惜把書
    名忘了。上面注解曾言『長股人常馱長臂人入海取魚』,誰知長臂王兄今日巧巧
    也說此話,倒像故意弄這故典,以致諸位王兄從中生出許多妙論。
國 王:(元股國王)此書小弟從未看過,不知載著甚麼?
國 王:(黑齒國王)小弟當日曾見此書,上面奇奇怪怪,無所不有,大約諸位王兄同小
    弟家譜都在上面。
國 王:(白民國王)若果如此,小弟現在正修家譜,將來倒要購求一部考考宗派。
國 王:(歧舌國王)若提家譜,小弟每要修理,竟無從下筆,當初不知何人硬將我國派
    作歧舌,又有人喚作反舌,那『歧舌』二字,業已可厭,至於『反舌』,尤其荒
    唐。況天朝向來有鳥名叫反舌,此人比鳥,豈非不倫麼?
國 王:(無䏿國王)小弟聞那反舌一交五月,他即無聲;此時已交十月,王兄還照常開
    談,其非反舌,可想而知。那是前人把你委屈了。
國 王:(巫咸國王)小弟聞得海外麟鳳山有個反舌,他是不按時令只管亂叫,或者王兄
    是他支派,也未可知。
國 王:(小人國王)王兄日後如修家譜,這條倒可採取的。
國 王:(歧舌國王)小弟因這反舌二字不過說他比得不倫,怎麼王兄竟將小弟同禽鳥論
    起支派?這更胡鬧了!
國 王:(君子國王)天朝書上雖有反古鳥,但世間俗稱卻是百舌。即如當日蜀主望帝名
    子規,今杜鵑亦名子規。命名相同的甚多,亦有何得。
國 王:(歧舌國王)話雖如此,但這名字究竟不雅。小弟意欲奉求諸位替我改換一字。
國 王:(長人國王)敝處國號向以『長人』為名。據小弟愚見:王兄國號莫若也以『長
    』字為名,就叫『長舌』。我們聯起宗來,豈不是好?
國 王:(歧舌國王)小弟即使換個『長』字,何能與兄就算同宗?王兄此話,未免過於
    矯強。難道如今世上聯宗都是這樣麼?
國 王:(智佳國王)近來世上聯宗有兩等:有應聯而不聯的,有不應聯而聯的。即如,
    兩人論起支派,當初本是一家,此時敘起,原當聯宗,無如現在一貧一富,或一
    貴一賤,那富貴人恐其玷辱,躲之尚恐不及,豈肯與之聯宗?只好把那『根本』
    二字暫置度外。又有一等,論起支派,本非一家,無須聯宗:因一時同在富貴場
    中,彼此門第相等,要圖親熱,所以聯起宗來:誰知他不認本家,只顧外面混去
    聯宗,把根本弄的糊裡糊塗,久而久之,連他自己也辨不出是誰家子孫了。
國 王:(長人國王)這是世俗常情,近來每多如此。弟雖不才,現在忝為一國之主,想
    來也無玷辱王兄之處。將來我們如果聯宗,我算你家支派也可,你算我家子孫也
    可,這有何妨!
國 王:(歧舌國王搖頭道)王兄這句話,把我算了你家子孫,未免言重了!別的事情可
    以矯強算得,怎麼把我算起人家子孫?況貴邦人莫不身長,故有『長』字之名;
    敝處人舌又不長,為何喚作『長舌』?
國 王:(毗騫國王)王兄素精音律,他日小弟敬詣貴邦,王兄如將韻學賜教,小弟定贈
    美號,以為『投桃之報』。王兄意下如何?
國 王:(歧舌國王)此事雖可,但恐傳了韻學,庶民聞知,只怕賤內還有離異之患哩。
國 王:(伯慮國王)諸位王兄都講修理家譜,歧舌王兄又要更正國名,都是極美之事。
    小弟雖有此志,但終年抱病,兼之俗務紛紜,精神疲憊,近來竟如廢人一般。小
    弟因想人生在世,無論賢愚,莫不秉著氣血而生,為何敝處人向多短壽?即如小
    弟現在年未三旬,業已老邁。女兒王兄比我年長,卻如此少壯,想來必有服食養
    生妙術,何不指教一二?
國 王:(女兒國王)王兄本有養命金丹,今不反本求源,倒去求那服食養生之術,即使
    有益,何能抵得萬分之一,豈非舍實求虛麼?
國 王:(厭火國王)王兄如將諸務略為看破,憂慮稍為減些,把心放寬,不必只管熬夜
    ,該睡則睡,該起則起,也就是養生之術了。
國 王:(勞民國王搖著身子道)倒是敝處人每日跑來跑去,勞勞碌碌,不知憂愁為何物
    。到了夜間,把頭才放枕上,卻已沉沉睡去。無論何時,總是這樣。誰知過來過
    去,無災無病,倒會敷衍百歲光景。
國 王:(軒轅國王)據這言談,可見勞心勞力,竟是大相懸殊。
只 聽:(犬封國王道)伯慮王兄尊軀既弱,何不弄些飲食調養?即如小弟一生無所好,
    就只最喜講究享點口福。今日吃了這幾樣,明日又吃那幾樣,總是想著法兒,變
    著樣兒,給他一味狠吃。並且把他就算一件工課,每日苦思惡想,自然生出許多
    可口東西,況心機與其用在別的事上,何不用在自己身上,樂得嘴頭快活,豈不
    有趣?
國 王:(伯慮國王)此說雖善,無如小弟絲毫不諳,這卻怎好?
只 聽:(犬封國王道)這有何難!王兄如高興,將來小弟即到貴邦奉陪王兄住幾時,就
    近指撥貴庖,不過一年半載,再無不妙。但必須小弟在彼日日親嘗口味,時時指
    點,方能日見其妙。
國 王:(豕喙國王)小弟素於烹調雖不甚精,也還略知一二。伯慮王兄如邀犬封王兄,
    小弟也可奉陪,或者可以稍參末議,亦未可知。
    (正在談論,誰知女兒國王忽見林之洋雜在眾人中,如鶴立雞群一般,更覺白俊
    (可愛,呆呆望著,只管發㱥。)
    (眾國王見他出神,也都朝外細看:那深目國王手舉一隻大眼,對著林之洋更是
    (目不轉睛;聶耳國王只將兩耳亂搖;勞民國王更將身子亂擺;無腸國王惟有望
    (著垂涎;跂踵國王只管䟫著腳尖兒仔細定睛。)
    (林之洋被眾人看的站立不住,只得攜了唐、多二人,走出殿外。)
多九公:看這光景,不獨女兒國王難割舊愛,就是眾國王也有許多眷戀之意哩。
    (說的林之洋滿面通紅,唐敖惟有發笑。)
    (一連游了幾日,林之洋貨物十去八九。)
    
    
114**時間: 地點:
    (這日,天朝來了一隻貨船,尹元寄有書信。)
    (唐敖拆開看了,才知駱紅蕖姻事業已說定,十分歡悅。)
    (登時開船。)
    (行了幾時,又過幾個小國,如三苗、丈夫之類,唐敖仍同多九公各處遊玩,林
    (之洋貨物將及賣完。)
    
    
115**時間: 地點:
    (這日,大家談起海外各國,唐敖偶然想起前在智佳猜謎,林之洋曾以「永錫難
    (老」打個「不死國」,因問多九公,才知就在鄰近。)
    (並聞:國中有座員邱山,山上有顆不死樹,食之可以長生;國中又有赤泉,其
    (水甚紅,飲之亦可不老。)
    (所以唐敖要去走走。)
    (無如此國僻處萬山中,須過許多海島,才至其地,乃人跡罕到之處。)
    (多九公意欲不去。)
    (林之洋聞彼處有個赤泉,心裡也想飲些泉水,希冀長生;兼之唐敖因古人有「
    (赤泉駐年,神木養命;稟此遐齡,悠悠無竟」之話,那怕難走,執意要去。)
    (因此打起羅盤,竟朝不死國進發。)
    (喜得正是小陽春當令,還不甚冷。)
    
    
116**時間: 地點:
    (這日,三人正在船後閑談,多九公忽然囑付眾水手道)
多九公:那邊有塊烏雲漸漸上來,少刻即有風暴,必須將篷落下一半,繩索結束牢固;惟
    恐不能收口,只好順著風頭飄了。
    (唐敖聽罷,朝外一望,只見日朗風清,毫無起風形象。)
    (惟見有塊烏雲,微微上升,其長不及一丈。)
    (看罷,不覺笑道)
不 覺:若說這樣晴明好天卻有風暴,小弟就不信了。難道這塊小小烏雲就藏許多風暴!
    那有此事!
林之洋:那明明是塊風雲,妹夫那裡曉得。
    (言還未了,四面呼呼亂響,頃刻狂風大作,波浪滔天。)
    (那船順風吹去,就是烏騅快馬也趕他不上。)
    (越刮越大,真是翻江攪海,十分利害。)
    (唐敖躲在艙中,這才佩服多九公眼力不錯。)
    (這個風暴,再也不息。)
    (沿途雖有收口處,無奈風勢甚狂,哪裡由你做主。)
    (不但不能收口,並且船篷被風鼓住,隨你用力,也難落下。)
    (一連刮了三日,這才略略小些,用盡氣力,才泊到一個山腳下。)
    (唐敖來到後梢,看眾人收拾篷索。)
林之洋:俺自幼年就在大洋來來往往,眼中見的風暴也多,從未見過無早無晚,一連三日
    ,總不肯歇。如今弄的昏頭昏腦,也不知來到甚麼地方。這風若朝俺們來的舊路
    刮去,再走兩日。只怕就可到家了。
唐 敖:如此大風,卻也少見,此時順風飄來,又有若干路程?此處是何名?
多九公:老夫記得此處叫作普度灣。岸上有條峻嶺,十分高大,自來從未上去。至於程途
    ,若以此風約計,每日可行三五千里。今三日之久,已有一萬餘里。
林之洋:春間俺同妹夫說水路日期難以預定,就是這個緣故。
    (唐敖因風頭略小,立在柁樓,四處觀望。)
    (只見船旁這座大嶺,較之東口麟鳳等山甚覺高闊,遠遠看著,清光滿目,黛色
    (參天。)
    (望了多時,早已垂涎要去遊玩。)
    (林之洋因受了風寒,不能同去;即同多九公上岸。)
    (喜得那風被山遮住,並不甚大,隨即上了山坡。)
多九公:此處乃海外極南之地,我們若非風暴,何能至此!老夫幼年雖由此地路過,山中
    卻未到過,惟聞人說,此地有個海島,名叫小蓬萊。不知可是?我們且到前面,
    如有人煙,就好訪問。
    (又走多時,迎面有一石碑,上鐫「小蓬萊」三個大字。)
唐 敖:果然九公所說不錯。
    (繞過峭壁,穿過崇林,再四處一看:水秀山清,無窮美景:越朝前進,山景越
    (佳,宛如登了仙界一般。)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回 入仙山撒手棄凡塵 走瀚海牽腸歸故土)
    
    
117**時間: 地點:
    (話說二人遊玩多時,唐敖)
唐 敖:我們前在東口遊玩,小弟以為天下之山,無出其右:那知此山處處都是仙境。即
    如這些仙鶴麋鹿之類,任人撫摩,並不驚走。若非有些仙氣,安能如此?到處松
    實柏子,啖之滿口清香,都是仙人所服之物。如此美地,豈無真仙?原來這個風
    暴,卻為小弟而設。
多九公:此山景致雖佳,我們只顧前進,少刻天晚,山路崎嶇,如何行走?今且回去。明
    日如風大不能開船,仍好上來。林兄現在有病,我們更該早回才是。
    (唐敖正游的高興,雖然轉身,仍是戀戀不舍,四處觀望。)
多九公:唐兄:要象這樣,走到何時,才能上船?設或黃昏,如何下得山去?
唐 敖:不滿九公說:小弟自從登了此山,不但利名之心都盡,只覺萬事皆空。此時所以
    遲遲吾行者,竟有懶入紅塵之意了。
多九公:(多九公笑道)老夫素日常聽人說:讀書人每每讀到後來入了魔境,要變成『書
    呆子』。尊駕讀書雖未變成書呆子,今游來游去,竟要變成『游呆子』。唐兄快
    些走罷,不要鬥趣了。
    (唐敖聽罷,仍是各處觀望。)
    (忽見迎面走過一個白猿,手中拿著一枝靈芝,身長不滿二尺,兩隻紅眼,一身
    (硃砂斑,極其好看。)
多九公:唐兄:你看白猿手中那枝靈芝,必是仙草。我們何不把他捉住,將靈芝分吃,豈
    不是好?
    (唐敖點頭。)
    (都向白猿趕來,登時趕到跟前,剛要用手去捉,那白猿連攛帶跳,卻又跑遠。
    ()
    (一連數次,總未捉住。)
    (好在白猿所去之路,就是下山舊路。)
    (正在追趕,路旁有個石洞,白猿跑了進去。)
    (唐敖趕至跟前,恰好此洞甚淺,毫不費力,用手捉住,將靈芝奪過,給多九公
    (吃了。)
    (多九公十分歡喜,把白猿接過,抱在懷中,急急下山。)
    (到了船上,林之洋因身上不爽,業已睡了。)
    (婉如聽見捉住白猿,向多九公討來,用繩縛住,與蘭音、若花一同頑耍。)
    (唐敖吃了晚飯,將衣囊收拾安置。)
    (次日轉過順風,眾人收拾開船,唐敖卻早早上山去了。)
    (等候到晚。)
    (呂氏不見唐敖回來,甚不放心,林之洋病在牀上,聽見此事,也甚著急。)
    (次日,托多九公同眾水手分路去找。)
    (多九公因吃了靈芝,只覺腹瀉,不能前去。)
    (眾水手尋訪一日,毫無消息。)
    (林之洋病體略好,也支撐上去。)
    (一連找了幾日,那有蹤影。)
    
    
118**時間: 地點:
    (這日多九公肚腹已好,因向林之洋道)
多九公:我看唐兄此番來至海外,名雖遊玩,其實並不為此,大約久有修行了道之意。前
    者林兄有病,老夫同他上山游了多時,他竟懶於下山。後來因我再三催逼,明知
    不能脫身,就借趕捉白猿同老夫回來。到了次日,並不約我,卻一人獨往。豈非
    看破紅塵,頓開名韁利索麼?況他久已服了肉芝,又食朱草,並非毫無根基之人
    。我們三人一路同游,這些肉芝、朱草,獨他一人得去,豈是等閑?而且前在東
    口、軒轅等處,口中業已露意;兼之林兄前在女兒國又有異夢;那歧舌通使又聞
    異人有唐氏大仙之稱,以此看來,此人必是成仙而去。今已數日,豈有回來之理
    ?我勸林兄不必找了。你就再找兩月,也是枉然。
    (林之洋聽了,雖覺有理;但至親相關,何能歇心?仍是日日尋找。)
    (眾水手也不知催過幾十遍,要想回去,無奈林之洋夫妻務要等唐敖回來,才肯
    (開船。)
    
    
119**時間: 地點:
    (這日眾水手因等的心焦,大家約齊,來至船中,向林之洋道)
眾水手:這座大嶺既無人煙,又多猛獸,我們每夜提著器械,輪流巡更,還不放心,何況
    唐相公一人獨往?今已去了多日,即不遭猛獸之害,就是餓也餓死了,何能等到
    今日?我們再不開船,徒然耽擱。趁著順風不走,一經遇了逆風,缺了水米,只
    顧等他一人,大家性命只怕都要送在此處了。
    (眾人說之再再,林之洋只管搔首,毫無主意。)
呂 氏:(呂氏在內說道)你們眾人說的也是。但俺們同唐相公乃骨肉至親,如今不得下
    落,怎好就走?倘唐相公回來不見船只,豈不送他性命?你們既要回去,俺們也
    不多耽時日,就以今日為始,再等半月,如無消息,任憑開船就是了。
    (眾人無可奈何,只得靜靜等候,每日怨聲不絕。)
    (林之洋只作不知,仍是日日上山。)
    (不知不覺,到了半月之期,眾水手收拾開船。)
    (林之洋心猶不死,務要約了多九公再到山上看看,方肯開船。)
    (多九公只得同了上山,各處跑了多時,出了幾身大汗,走的腿腳無力,這才回
    (歸舊路。)
    (行了數里,路過小蓬萊石碑跟前,只見上面有詩一首,寫的龍蛇飛舞,墨跡淋
    (灕,原來是首七言絕句:
    (  逐浪隨波幾度秋,此身幸未付東流。)
    (今朝才到源頭處,豈肯操舟復出遊!)
    (詩後寫著:
    (  某年月日,因返小蓬萊舊館,謝絕世人,特題二十八字。)
    (唐敖偶識。)
多九公:林兄可看見了?老夫久已說過,唐兄必是成仙而去,林兄總不相信。他的詩句且
    不必講,你只看他『謝絕世人』四字,其餘可想而知。我們走罷,還去癡心尋找
    甚麼!
    (回到船上,將詩句寫出,給呂氏諸人看了。)
    (林之洋無可奈何,只得含著一把眼淚,聽憑眾人開船。)
    (蘭音望著小蓬菜惟有慟哭;婉如、若花也淚落不止。)
    (登時揚帆往嶺南而來。)
    (一路無話。)
    (走有半年之久,於次歲六月到了嶺南。)
    (多九公各自交代回去。)
    (林之洋同妻女帶著蘭音、若花回家,見了江氏,彼此見禮。)
    (眾水手將行李發來。)
    (再細細查點唐敖包裹,所有衣履被褥都在行囊之內,惟筆硯不知去向。)
    (林之洋夫婦睹物傷情,好不悲感。)
    (江氏問知詳細,也甚歎息)
林之洋:姑娘那邊這兩年不時著人問信,並囑如有回來之期,千萬送個信去,以免懸望。
林之洋:(林之洋不覺頓足道)這事教俺怎對妹子!他埋怨還是小事,倘悲慟成病,又送
    一條性命,這便怎處?
呂 氏:此時莫若暫且隱瞞。俺們見了姑娘,就說姑爺已上長安,等赴試後,方能回來。
    如此支吾,且保眼下清靜。俟過幾時,再作商量。
林之洋:你身上有孕,不便前去。明日俺去見見妹子,只好權且扯謊。但妹夫包裹須要藏
    好,惟恐妹子回來看見,不大穩便。
呂 氏:剛才蘭音甥女要去見他寄母,明日就便把他帶去。
林之洋:論理自應把他送去;倘他口角不穩,露出話來,那便怎好?也罷,俺同九公商量
    ,且把蘭音、若花暫寄九公家內,同他甥女且去作伴,俺們慢慢再議氏久之計。
    
    
120**時間: 地點:
    (當時同多九公議定,把蘭音、若花送了過去。)
    (二人摸不著頭腦,又不敢違拗,只得暫且住下。)
    (喜得多九公把兩個甥女也接來作伴,一名田鳳翾,一名秦小春,幼年都跟多九
    (公讀書,生得品貌俊秀,詩書滿腹,而且都是一手好針黹,蘭音、若花就便跟
    (著習學。)
    (好在四人年紀相倣,每逢閑暇,談談文墨,倒也消遣。)
    (林之洋諄托多九公一切照應。)
    (回到家中,囑付丈母、女兒千萬不可露風。)
    (次日,僱了小船,帶了水手,把女兒國所送銀子發到船上,向唐家而來。)
    (那唐敖妻子林氏自從得了唐敖降為秀才之信,日日盼望。)
    (後來得了家書,才知丈夫雖回嶺南,因鬱悶多病,羞歸故鄉,已同哥嫂上了海
    (船,飄洋去了。)
    (林氏聽了此信,恐丈夫受不慣海面辛苦,不時焦心,常與女兒小山埋怨哥嫂不
    (了;就是唐敏夫婦,也是時常埋怨。)
    (不知不覺,過了一年。)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