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 至 第一四〇

131**時間: 地點:
    (再說當年宋朝代州雁門關,有個總兵崔孝,失陷在於北邦,已經一十八年。)
    (善於醫馬,因此在眾番營裏四下往來,與那些番兵番將個個合式,倒也過得日
    (子。)
    
    
132**時間: 地點:
    (這日聽得二帝囚於五國城內,便取了兩件老羊皮襖子,燒了幾十斤牛羊脯,又
    (帶了幾根皮條,來至五國城,對那些平章道)
崔 孝:我的舊主,聞得在此,望眾位做個人情,放我進去見他一面,也盡我一點忠心。
平 章:(眾平章)若是別人,那裏肯放他進去!若是你,我們常有煩你之處,就放你進
    去看看,但是就要出來的。
崔 孝:這個自然。
    (那平章開了門,放了崔孝進去。)
    (崔孝一頭走,一頭叫道)
崔 孝:主公在那裏?主公在那裏?
崔 孝:(叫了半日不見答應,自語道)你看這許多土井在此,叫我向何處去尋。
    (崔孝本是個年老的人了,從早至午,叫了這半日,有些走不動了,不覺腰裏也
    (酸痛了,祇得蹲在地下睡倒了。)
    
    
133**時間: 地點:
    (忽然聽得有人叫:王兒!)
    (又聽得有另一人,叫道:王兒在此。)
崔 孝:好了,在這裏了。
崔 孝:(便高叫)萬歲,臣乃代州雁門關總兵崔孝。無物可敬,祇有些牛羊脯並皮襖兩
    件,願主上龍體康健!
    (遂將牛皮條把衣食縛了,送下井去。)
徽 宗:(二帝接了)難得你一片好心。
崔 孝:中原還有何人?
徽 宗:祇為張邦昌賣國,將趙王驅入金邦跌死。祇有一個九殿下康王,又被他逼來在此
    為質,中原沒有人了。
崔 孝:既有九殿下在此,主公可寫下詔書一道,待臣帶著,倘能相遇,好叫他逃往本國
    ,起兵來救主公回國。
徽 宗:又無紙筆,叫寡人如何寫得詔書?
崔 孝:臣該萬死,主公可降一道血詔罷!
    (二帝聽了,放聲大哭,祇得暗裏把白衫扯下一塊,咬破指尖血書數字,叫康王
    (逃回中原即位,重整江山,不失先王祭祀。)
    (寫了,就縛在皮條上。)
    (崔孝吊起來,藏於夾衣內,哭了一場,辭別二帝。)
徽 宗:(二帝哭道)朕父子陷身於此,舉目無親,今得見卿,如同至戚。略敘數言,又
    要別去,豈不叫朕痛殺?
崔 孝:主公保重龍體,臣若在此,自必常常來看陛下也。
    (說罷,遂別了二帝出來。)
    (眾平章見了,大喝一聲)
平 章:崔孝,你幹得好事!
平 章:(叫小番)與我綁去殺了!
    (崔孝吃了一驚,真正是:頭頂上失了三魂,足底下走了七魄。)
    (不知崔孝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回 金營神鳥引真主 夾江泥馬渡康王)
    (古風:
    (  胡馬南來衰宋祚,樓臺歌舞春光暮。)
    (玉人已去酒巵空,西曲當年隨帝輅。)
    (誰想奢華變作悲,龍爭虎鬥交相持。)
    (京城鼙鼓旌旗急,臊風逐人將士離。)
    (親皇後妃俱遭譴,義士忠臣無計轉。)
    (黃雲白草蔽胡塵,促去鑾輿關塞遠。)
    (致令天下勤王心,臨歧還覺嗟怨深。)
    (欲挽干戈回日月,中原奚忍見傾沉。)
    (金陵氣運留英主,竟產英雄獲相遇。)
    (夾江夜走有神駒,神駒英主今何處?)
    (崔君廟畔樹蒼蒼,行人經過幾斜陽。)
    (中興事業渾如夢,盡付漁歌在滄浪。)
    
    
134**時間: 地點:
    (話說當時眾平章喝住崔孝要殺。)
崔 孝:(崔孝大叫道)老漢無罪!
平 章:我念你醫馬有功,通情放了你進去,為何直到此時纔回?倘或老狼主曉得,豈不    連累我們?
崔 孝:裏邊陷阱甚多,沒處尋覓。況且老漢有了些年紀,行走不動,故此耽擱久了。望
    平章原情饒罪!
平 章:也罷,念你舊情分上,姑恕你一次,下次再不許到此處來。
崔 孝:(崔孝連連說)不來!不來!
    (飛跑的奔回。)
    (每日裏,仍往各營頭去看馬,留心打聽康王消息,不提。)
    
    
135**時間: 地點:
    (且說兀朮過了新春,到了二月半邊,仍起五十萬人馬,並各國番兵、諸位殿下
    (,一同隨征,殺奔南朝,這就是金兀朮二進中原。)
    (一路上,但見那些番兵威風殺氣,分明是:豐都失了城門鎖,放出一班惡鬼來
    (。)
    (行到四月中旬,方進了潞安州城門。)
    (你道這次為何來遲?祇因在路上打了幾次圍場,故此遲延了日子。)
    (兀朮把陸節度盡忠之事,與眾殿下細說了一番,眾殿下莫不贊嘆。)
    (不一日,又至兩狼關。)
    (又把雷震三山口、炮炸兩狼關的事也說一遍。)
殿下甲:此乃我主洪福齊天所致。
    (迤邐到了河間府,兀朮傳令)
兀 朮:不許入城騷擾百姓,有負張叔夜投順之心。
    (又一日,到了黃河,已是六月中旬了,天氣炎熱,兀朮傳令)
兀 朮:仍舊沿河一帶安下了營盤,待等天氣稍涼,然後渡河。
    (倏忽之間,又到了七月十五日。)
    (兀朮先已傳令,搭起一座蘆篷,宰了多少豬羊魚鴨之類,望北祀祖。)
    (把祭禮擺得端正,眾王爺早已齊集伺候。)
    (祇見兀朮坐了火龍駒,後邊跟著一個王子,穿著大紅回龍夾紗戰袍,金軟帶勒
    (腰,左掛弓,右插箭,掛口腰刀,坐下紅纓馬,頭戴束髮紫金冠,兩根雉雞尾
    (左右分開。)
    (那崔孝也跟在後頭來看,打聽得就是康王趙構。)
    (那趙構正走之間,坐下馬忽然打了個前失,幾乎跌下馬來。)
    (那趙構忙忙把扯手一勒,這馬就趁勢立了起來。)
    (兀朮回頭見了,大喜道)
兀 朮:王兒馬上的本事,倒也好了。
    (不道趙構因馬這一蹲,飛魚袋內這張雕弓墜在地下。)
    (那崔孝走上一步,拾起弓來,雙手遞上)
崔 孝:殿下收好了。
    (兀朮聽見崔孝是中原口音,便問)
兀 朮:你是何人?
崔 孝:(崔孝便向馬前跪下)小臣崔孝,原是中原人氏,在老狼主這裏醫馬,今已十九    年了。
兀 朮:(兀朮大喜道)看你這個老人家倒也忠厚,就著你仗侍殿下,待某家取了宋朝天
    下,封你個大大的官兒便了。
    (崔孝謝了,就跟著趙構來至廠前,下馬進來,見了王伯、王叔。)
    (兀朮望北遙祭,叩拜已畢,一眾人回到營中,席地而坐,把酒筵擺齊了吃酒。
    ()
    (趙構也就坐在下面。)
    (眾王子心上好生不悅,暗道)
王子甲:子侄們甚多,偏要這個小南蠻為子做甚麼?
    (那裏曉得這趙構坐在下邊,不覺低頭流下淚來,暗想)
趙 構:外國蠻人,尚有祖先,獨我二帝蒙塵,宗廟毀傷,皇天不佑,豈不傷心?
    (兀朮正在歡呼暢飲,看見趙構含淚不飲,便問)
兀 朮:王兒為何不飲?
    (崔孝聽見,連忙跪下奏道)
崔 孝:殿下因適纔受了驚恐,此時心中疼痛,身上不安,故飲不下喉。
兀 朮:既如此,你可扶殿下到後營將養罷!
    (崔孝領命,扶了趙構回到本帳。)
    (趙構進了帳中,悲哭起來。)
    (崔孝遂進後邊帳房,吩咐小番)
崔 孝:殿下身子不快,你們不要進來,都在外面伺候。
    (小番答應一聲,樂得往帳房外面好頑耍。)
    (這崔孝來到裏邊,遂叫)
崔 孝:殿下,二帝有旨,快些跪接。
    (崔孝聽了,連忙跪下。)
    (崔孝遂在夾衣內拆出二帝血詔,奉上康王。)
    (崔孝接在手中,細細一看,越增悲戚。)
小 番:(忽有小番來報)狼主來了。
    (趙構慌忙將血詔藏在貼身,出營來接。)
兀 朮:(兀朮進帳坐下)王兒好了麼?
趙 構:(殿下忙謝道)父王,臣兒略覺好些了,多蒙父王掛念。
    
    
136**時間: 地點:
    (正說之間,祇見半空中一隻大鳥好比母雞一般,身上毛片,俱是五彩奪目,落
    (在對面帳篷頂上,朝著營中叫道:趙構!趙構!此時不走,還等甚麼時候?)
    (崔孝聽了,十分吃驚。)
兀 朮:這個鳥叫些甚麼?從不曾聽見這般鳥音,倒像你們南朝人說話一般。
趙 構:此是怪鳥,我們中國常有,名為『鵔鸃』,見則不祥。他在那裏罵父王。
兀 朮:聽他在那裏罵我甚麼?
趙 構:臣兒不敢說。
兀 朮:此非你之罪,不妨說來我聽。
趙 構:他罵父王道:『騷羯狗!騷羯狗!絕了你喉,斷了你首!』
兀 朮:(兀朮怒道)待某家射他下來。
趙 構:父王賜與臣兒射了罷。
兀 朮:好,就看王兒弓箭何如?
    (趙構起身拈弓搭箭,暗暗禱告道)
趙 構:若是神鳥,引我逃命,天不絕宋祚,此箭射去,箭到鳥落。
    (祝罷,一箭射去,那神鳥張開口,把箭銜了就飛。)
    (崔孝即忙把趙構的馬牽將過來,叫道)
崔 孝:殿下,快上馬追去!
    (這趙構跳上馬,隨了這神鳥追去。)
    (崔孝執鞭趕上,跟在後邊。)
    (逢營頭,走營頭;逢帳房,踹帳房,一直追去。)
    (兀朮尚自坐著,看見趙構如飛追去,暗想)
兀 朮:這呆孩子,這枝箭能值幾何,如此追趕?
    (兀朮轉身仍往大帳中去,與眾王子吃酒取樂。)
    (不一會,有平章稟到)
平 章:殿下在營中發轡頭,踹壞了幾個帳房,連人都踹壞了。
兀 朮:(兀朮大喝一聲)甚麼大事?也來報我!
    (平章嘿然不敢再說,祇得出去。)
    (倒是眾王子見兀朮將趙構如此愛惜,好生不服)
王子甲:昌平王,踹壞了帳房人口不打緊。但殿下年輕,不慣騎馬,倘然跌下來,跌壞了
    殿下,這怎麼處?
兀 朮:(兀朮笑道)王兄們說的不差,小弟暫別。
兀 朮:(就出帳房來,跨上火龍駒,問小番道)你們可見殿下那裏去了?
小 番:殿下出了營,一直去了。
    (兀朮加鞭趕去。)
    
    
137**時間: 地點:
    (且說崔孝那裏趕得上,正在氣喘,兀朮見了道)
兀 朮:嚇!必定這老南蠻說了些什麼?你不知天下皆屬於我,你往那裏走?
兀 朮:(大叫)王兒!你往那裏走?還不回來!
    (趙構在前邊聽了,嚇得魂不附體,祇是往前奔。)
兀 朮:(兀朮自說道)這孩子不知道也罷,待我射他下來。
    (就取弓在手,搭上箭,望趙構馬後一箭,正中在馬後腿上。)
    (那馬一跳,把趙構掀下馬來,爬起來就走。)
兀 朮:(兀朮笑道)嚇壞了我兒了。
    (趙構正在危急,祇見樹林中走出一個老漢,方巾道服,一手牽著一匹馬,一手
    (一條馬鞭;叫聲)
老 漢:主公快上馬!
    (趙構也不答應,接鞭跳上了馬飛跑。)
    (兀朮在後見了,大怒,拍馬追來,罵道)
兀 朮:老南蠻!我轉來殺你。
    (那趙構一馬跑到夾江,舉目一望,但見一帶長江,茫茫大水。)
    (在後兀朮又追來,急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大叫一聲)
趙 構:天喪我也!
    (這一聲叫喊,忽然那馬兩蹄一舉,背著康王向江中哄的一聲響,跳入江中。)
    (兀朮看見,大叫一聲)
兀 朮:不好了!
    (趕到江邊一望,不見了康王,便嗚嗚咽咽哭回來。)
    (到林中尋那老人,並無蹤跡,再走幾步,但見崔孝已自刎在路旁。)
    (兀朮大哭回營,眾王子俱來問道)
王子甲:追趕殿下如何了?
    (兀朮含淚將趙構追入江心之事說了一遍。)
王子甲:可惜,可惜!這是他沒福,王兄且勿悲傷。
    (各各相勸,慢表。)
    
    
138**時間: 地點:
    (且說那趙構的馬跳入江中,原是浮在水面上的,兀朮為何看他不見?因有神聖
    (護住,遮了兀朮的眼,故此不能看見。)
    (趙構騎在馬上,好比霧裏一般,那裏敢開眼睛,耳朵內但聽得呼呼水響。)
    (不一個時辰,那馬早已過了夾江,跳上岸來,又行了一程,到一茂林之處,那
    (馬將趙構聳下地來,望林中跑進去了。)
趙 構:馬啊!你有心,再馱我幾步便好,怎麼拋我在這裏就去了?
    (趙構一面想,一面抬起頭來,見日色墜下,天色已晚,祇得慢慢的步入林中。
    ()
    (原來有一座古廟在此。)
    (抬頭一看,那廟門上有個舊匾額,雖然剝落,上面的字仍看得出,卻是五個金
    (字,寫著『崔府君神廟』。)
    (趙構走入廟門,門內站著一匹泥馬,顏色卻與騎來的一樣。)
    (又見那馬濕漉漉的,渾身是水,暗自想道)
趙 構:難道渡我過江的,就是此馬不成?
趙 構:(想了又想,忽然失聲道)那馬乃是泥的,若沾了水,怎麼不壞?
    (言未畢,祇聽得一聲響,那馬即化了。)
    (趙構走上殿,向神舉手言道)
趙 構:我趙構深荷神力保佑!若果然復得宋室江山,那時與你重修廟宇、再塑金身也。
    (說了,就走下來,將廟門關上,旁邊尋塊石頭頂住了。)
    (然後走進來,向神廚裏睡了。)
    (此回叫做『泥馬渡康王的故事』。)
    (正是:天樞拱北辰,地軸趨南曜;神靈隨默佑,泥馬渡江潮。)
    (畢竟不知趙構在廟中,有何人來救,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一回 宋高宗金陵即帝位 岳鵬舉劃地絕交情)
    (詩曰:
    (  胡馬南來宋社墟,夾江夜走有神駒。)
    (臨安事業留青史,莫負中興守一隅。)
    (上回已講到了宋康王泥馬渡過夾江,在崔府君廟內躲在神廚裏睡覺。)
    (此回卻先說那夾江這裏,卻正是磁州豐丘縣所屬地方。)
    (那豐丘縣的縣主,姓都名寬,那一夜三更時候,忽然坐起堂來,有幾個隨行值
    (宿的快班衙役連忙掌起燈來,宅門上發起梆來。)
    (老爺坐了堂,旁邊轉過一個書吏,到案前稟道)
書 吏:半夜三更,不知老爺昇堂,有何緊急公事?
都 寬:適纔本縣睡夢之中見一神人,自稱是崔府君,說有真主在他廟內,叫本縣速去接
    駕。你可知崔府君廟在於何處?
書 吏:老爺思念皇上,故有此夢,況小吏實不知何處有崔府君廟。
都 寬:(都寬又問眾行役)你們可有曉得崔府君廟的麼?
    (眾人俱回稟不曉得。)
都 寬:(都寬流下淚來道)國無帝主,民不聊生,如何是好!
    (回過頭來,叫聲門子)
都 寬:拿茶來我吃!
    (門子答應,走到茶房。)
    (那茶夫姓蔡名茂,聽得縣主昇堂,連忙起來,正在扇茶。)
門 子:(門子叫道)老蔡,快拿茶來,老爺等著來吃哩!
蔡 茂:(蔡茂道)快了,快了!就滾了。半夜三更,為甚麼寂天寞地坐起堂來,也要叫
    人來得及的!
門 子:真正好笑!老爺一些事也沒有,做了一個夢,就吵得滿堂不得安穩。
蔡 茂:(蔡茂道)做了甚麼夢,就坐起堂來?
門 子:說是夢見甚麼崔府君,叫他去接駕,如今要查那崔府君廟在那裏?又沒人曉得,
    此時還坐在堂上出眼淚,你道好笑不好笑?
蔡 茂:(蔡茂道)崔府君廟,我倒曉得。祇是接甚麼駕,真正是夢魘。
    (一面說,一面泡了一碗茶遞與門子,又吩咐道)
蔡 茂:你不要七搭八搭,說我曉得的,惹這些煩惱。等他吃了茶,好進去睡。
    (門子笑著,一直走到堂上,送上茶去吃。)
    (都寬一面吃茶,一面看那門子祇管忍笑不住,都寬喝道)
都 寬:你這奴才,有甚麼好笑!
    (扯起簽來要打。)
門 子:(門子慌忙稟道)不是小的敢笑,那崔府君廟,茶夫曉得,卻叫小人不要說。
都 寬:快去叫他來!
    (門子奔進茶房裏來,埋怨蔡茂道)
門 子:都是你叫我不要說,幾乎連累我打。如今老爺叫你,快些去!
    (蔡茂倒吃了一驚,鶻鶻突突來到堂上跪下。)
都 寬:該打的奴才!你既曉得崔府君廟,如何叫門子不要說?快些講來,卻在何處?
蔡 茂:(蔡茂稟道)非是小人叫門子不要說,崔府君廟是有一個,祇是清淨荒涼得緊。
    恐怕不是這個崔府君廟,所以不敢說。
都 寬:你且說來!
蔡 茂:(蔡茂稟道)小人祖居,近在夾江邊。離夾江五六里,有個崔府君廟,卻是倒塌
    不堪的,所以說不是這個廟。或者城裏地方,另有別個崔府君廟,也未可知。明
    早老爺著保甲查問,自然就曉得了。
都 寬:神明說是江中逃難,衣服俱濕,今既近江,一定就是這個崔府君廟,快叫備馬掌
    燈!
    (又命門子到裏邊取出一副袍帽靴襪,忙忙碌碌的亂了一會,帶了從人,叫茶夫
    (引路,來到城門邊,已經天明。)
    (出了城,一路望著夾江口而來。)
蔡 茂:(不一時,蔡茂指著一帶茂林道)稟老爺,這林邊就是崔府君廟。
都 寬:(吩咐道)爾等俱在廟外候著,不許高聲!
    (祇帶了一個門子,把廟門用力一推,那靠門的石小,竟推開了。)
    (走到裏邊,並無影響,殿上亦無人跡,殿後俱是荒地。)
都 寬:(老爺叫門子)把神廚帳幔掀起來我看,可是這位神聖?
    (那門子不掀猶可,將帳幔一掀,不打緊,祇見兩根雉尾搖動,嚇得魂不附體,
    (大叫)
門 子:老爺,有個妖怪在內!
    (這一聲喊,早驚醒了趙構。)
    (趙構一手把腰刀拔出,捏在手中,跳出神廚,喝聲)
趙 構:誰敢近前?
都 寬:(都寬跪下道)主公系是何人?不必驚慌,臣是來接駕的。
趙 構:孤乃康王趙構,排行九殿下,在金營逃出,幸得神道顯靈,將泥馬渡孤過江。你
    是何人?如何說是來接駕的?
都 寬:臣乃磁州豐丘知縣都寬,蒙神明夢中指點,命臣到此接駕。
趙 構:(大喜道)雖是神聖有靈,也難得卿家忠義!
    (都寬叫門子喚進從人,進上衣服。)
    (趙構更換了濕衣,齊出廟門。)
    (都寬將馬牽過來,扶康王上了馬,自己卻同眾人步行跟隨,一路進城。)
    (到了縣中,在大堂上坐定,重新參見了。)
    (一面送酒飯,一面准備兵馬守城。)
趙 構:(便問)這裏有多少兵馬?
都 寬:(稟說)祇有馬兵三百,步兵三百。
趙 構:倘然金兵追來,如何處置?
都 寬:主公可發令旨,召取各路兵馬,張掛榜文,招集四方豪傑。人心思宋,自然聞風
    而至。
   (正在商議,一軍士忽報:王元帥帶兵三千,前來保駕,未奉聖旨,不敢進見。)
趙 構:快去與孤家宣進來!
    (軍士到城外傳旨。)
    (王淵進城,來到縣堂上朝見,君臣大哭一番。)
趙 構:(命王淵坐了)卿家如何得知孤家在此?
王 淵:臣於數日前夢一神人,自稱東漢崔子玉,托夢叫臣到此保駕,不意主公果然在此
    。
    
    
139**時間: 地點:
   (正說間,一軍士又報:金陵張所元帥帶兵五千,前來保駕,在城外候旨。)
趙 構:快宣進來!
張 所:(張所進城朝見畢)崔府君托夢,叫臣保駕,不意王元帥已先到此。
    (兩個又見了禮,各各賜坐。)
    (趙構看那王淵一表非凡,張所年已七十多歲,尚是威風凜凜,好生歡喜,便問
    ()
趙 構:二卿,此處地方偏小,城低兵少,倘金兵到來,如何迎敵?
王 淵:二帝北轅,國不可一日無君。臣願主公駕回汴京,明正大位,號召四方,以圖恢
    復。
張 所:汴京已被金兵殘破,況有奸臣張邦昌賣國,守在那裏,其心不測,不宜輕往。金
    陵乃祖宗受命之地,況在四方之中,便於漕運,可以建都。
    (趙構准奏,擇日起身,往金陵進發。)
    (一路上州官、縣官俱各進送糧食供給。)
    (舊時臣子聞知,皆來保駕。)
    (到了金陵,權在鴻慶宮駐蹕,諸臣依次朝見。)
    (有眾大臣進上冠冕法服,即於五月初一日,即位於南京,廟號高宗皇帝。)
    (改元建炎,大赦天下,發詔播告天下,召集四方勤王兵馬。)
    (數日之間,有那趙鼎、田思中、李綱、宗澤並各路節度使、各總兵俱來護駕勤
    (王。)
    (又遣官往各路催取糧草。)
    (各路聞風,也漸漸起行,解送糧米接應。)
    (內中來了一位清官,卻是湯陰縣徐仁,聽見新君即位,偏偏遇著這等年歲,斗
    (米升珠的時候,縣主親自下鄉,催比糧米;又勸諭富戶鄉紳各各輸助,湊足了
    (一千擔,親自解送。)
    (一路上克儉克勤,到了金陵,吩咐眾人將糧車在空地上停住。)
    (走到轅門上,見了中軍官道)
徐 仁:湯陰縣解送糧米到此,相煩稟復。
中 軍:帥爺此時有事,不便通報。
徐 仁:此乃一樁大事。相煩,相煩。
中 軍:我的事也不少!
    (徐仁聽見,就會意了,便叫家人取個封筒,稱了六錢銀子,封好了,復身進來
    (,對著中軍官陪笑道)
徐 仁:些須薄敬,幸乞笑納。帥爺那裏,萬望周全。
    (中軍接在手中,覺得輕飄飄的,就是赤金,也值不得幾何,便把那封筒望地下    (一擲。)
中 軍:不中抬舉的!
    (竟掇轉身進去,全不睬著。)
徐 仁:(徐仁拾了封筒道)怪不得朝廷受了苦楚!不要說是奸臣坐了大位,就是一個中
    軍尚然如此可惡!難道我到了這裏,罷了不成?也罷,做我不著,沒有你這中軍
    ,看我見得元帥也不?
    (就在馬鞍邊抽出馬鞭來,將鼓亂敲。)
    (裏邊王淵聽得擊鼓,忙坐公堂,叫旗牌出去查問,是何人擊鼓。)
    (旗牌官出來問明,進去報與王淵。)
王 淵:傳進來!
旗 牌:(旗牌答應一聲)嚇!
旗 牌:(就走出轅門道)大老爺傳湯陰縣進見。
    (徐仁不慌不忙,走至階下,躬身稟說)
徐 仁:湯陰知縣徐仁,參見大老爺,特送糧米一千到此。
    (遂將手本呈上。)
王 淵:(王淵看了大喜)難為貴縣了!但是解糧雖是大事,應該著中軍進稟,不該擅
    自擊鼓。幸本帥知道你是個清官,倘若別人,豈不罪及於汝?
徐 仁:那中軍因卑職送他六錢銀子嫌輕,擲在地下,不肯與卑職傳稟。卑職情急了,為
    此斗膽擊鼓,冒犯虎威,求元帥恕罪!
王 淵:(怒道)有這等事!
王 淵:把中軍綁去砍了!
旗 牌:(兩邊答應一聲)嚇!
    (即時把中軍拿下。)
徐 仁:(徐仁慌忙跪下稟道)若殺了他,卑職結深了冤仇,報不清了,還求大老爺開恩
    !
王 淵:貴縣請起。既是貴縣討饒,免了死罪。
王 淵:(喝叫左右)重責四十棍,趕出轅門!
    (又叫左右取過白銀五十兩,給與徐仁道)
王 淵:送與貴縣,以作路費。
    (徐仁拜謝,辭了元帥,出了轅門,上馬而去。)
    (王淵忽然想起一事,忙叫旗牌)
王 淵:快去與我請徐縣官轉來!
    (旗牌那隻耳朵原有些背的,錯聽做拿徐縣官轉來,正要與中軍官出氣,就怒烘
    (烘的出了轅門,飛跑趕上來,大叫)
旗 牌:徐知縣慢走!大老爺叫拿你轉去!
    (就一把抓住。)
    (那件圓領本來舊的,不經扯,一扯就扯破了半邊。)
    (徐仁大怒,就跑馬轉來,進了轅門,也不等傳令,下了馬,一直走到大堂上,
    (把紗帽除了來,望元帥案前摜去。)
    (那元帥倒吃了一驚,便問)
王 淵:貴縣為何如此!
徐 仁:卑職吃辛吃苦,解糧前來,就承賜了這點路費也不為過。為何叫旗牌趕上來拿我
    ,把我這件圓領扯破半件,攔路出醜?還要這頂紗帽做甚麼?
    (王淵聽了大怒,叫旗牌喝問道)
王 淵:本院叫你去請徐縣主,為何扯破他的圓領?
旗 牌:(旗牌連連叩頭道)小的該死!小的耳朵實在有病,聽錯了,祇道大老爺叫小的
    拿他轉來。他的馬走得快,小的著了急,輕輕一把,不道這件圓領不經扯,竟扯
    破了。
王 淵:(王淵大怒道)小事猶可,倘若軍情大事,難道也聽錯得的麼?
王 淵:綁去砍了!
徐 仁:(徐仁暗想)原來是他聽錯了,何苦害他一條性命。
    (祇得走上來將紗帽戴好了,跪下稟道)
徐 仁:既是偶然聽錯,非出本心。人命重大,望乞開恩!
王 淵:又是貴縣討饒,造化這狗頭。
    (吩咐放綁,重責四十棍,趕出轅門。)
    (左右答應一聲:嚇!)
    (把旗牌就打了四十棍,趕出轅門而去。)
王 淵:(這裏王淵叫)貴縣請起!本帥請貴縣轉來,非為別事。本帥久聞當年貴縣有個
    岳飛,如今怎樣了?貴縣必知詳細,故特請貴縣回來問個明白。
徐 仁:稟復元帥,這岳飛祇因在武場內挑死了小梁王,功名不就。後來復在南薰門力剿
    太行大盜,皇上祇封他為承信郎,他不肯就職,現今閑住在家,務農養親。
王 淵:既如此,敢屈貴縣在驛館中暫宿一宵,等待明早同去見駕,保舉岳飛,聘他前來
    共扶社稷何如?
徐 仁:若得大老爺保舉,庶不負了他一生才學。
    
    
140**時間: 地點:
    (當時王淵就著人送徐知縣往驛館中去,又送酒飯並新紗帽圓領,反添了一雙朝
    (靴。)
    (徐仁收了,好不快活。)
    (一夜無事。)
    (次日清晨,王 淵引了徐仁同到午門。)
王 淵:(王淵進朝奏道)有相州湯陰縣徐仁解糧到此,臣問及當年岳飛現在湯陰,此人
    果有文武全才,堪為國家梁棟,臣願陛下聘他前來共扶社稷。為此引徐仁在午門
    候旨,伏乞聖裁!
    (高宗聞奏,便道)
高 宗:當年岳飛槍挑小梁王,散了武場。又協同宗留守除了金刀王善,果有大功。奈父
    王專聽了張邦昌,以致沉埋賢士。孤家久已曉得,可宣徐仁上殿聽旨。
    (徐仁隨奉旨上殿,朝見已畢。)
高 宗:那岳賢士,朕已久知他有文武全才,祇為奸臣蒙蔽,不得重用。今聯欲聘他前來
    同扶王室。孤家初登大寶,不能遠出,卿可代朕一行。
    (隨即傳旨,將詔書一道並聘岳飛的禮物交與徐仁,又賜了徐仁御酒三杯。)
    (徐仁吃了,謝恩出朝,一徑回湯陰來聘請岳飛。)
    (按下慢表。)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