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一 至 第三五〇
341**時間: 地點:
(當時聖上傳旨不必放砲,恐驚國母。)
(又命護駕官員,俱在大街伺候。)
(天子不乘車輦,與隨駕五員大臣,及官娥內監,向破窯而來。)
(包公引駕至內堂,仍然俯伏一旁,朗呼)
包 公:臣包拯有言啟奏娘娘,聖上駕到了。
太 后:皇兒在那裏?
(娘娘當初因懮怒交加,已經雙目失明,此時即將兩手摸索呼喚。)
(嘉祐皇帝見親生國母如此模樣,心如刀割,忍不住眼淚直流,搶上數步,跪倒
(垂淚道)
嘉祐皇:母後,兒已在此。
(太后手按君王肩膊,不覺亦淚下如雨,哭道)
太 后:皇兒,追思二十年前逃難之後,苦挨至今,只道母子永無相會之期,何幸得上蒼
憐憫,包卿研訊,方得雪冤。但逃難至此,若無郭海壽義兒孝順,亦不能度命至
今。今日母子重會,賴包卿、海壽二人之力,恩重如山,皇兒切須念之。
(言未了,喉間硬嚥而無聲。)
嘉祐皇:(嘉祐皇帝帶淚叫道)母後,豈有娘遭苦難,兒登九五,玉食萬方,兒罪該萬死
,有何面目為君。只求母後將兒處治,如若不忍,亦請貶棄幽宮,別立賢孝之君
,以承宗嗣。至包卿與郭兄二人恩德,兒當銘於肺腑不忘。
嘉祐皇:(說未完,慘切不能成聲,感觸了幾位隨駕大臣,人人下淚,個個動悲,同聲奏
(道)當初聖上正在襁褓,那知禍起蕭牆,伏乞我主匆過為傷感,有傷龍體。今
(得上天暗佑,復得母子瞻依,正當迎回太后,在宮孝養,實為喜慶之至。伏惟
(我主與太后娘娘準奏。
李 後:眾位卿家平身。老身雙目失明,是個殘廢之人,回宮之念久灰。身軀微賤已久,
不覺苦酸,但得今日一見皇兒,明白了前冤,即在破窯中度日,我心亦安。
(眾大臣未及回奏,嘉祐皇帝)
嘉祐皇:母後休言此語,今既不加罪,正要迎回奉養,以報罔極於萬一,庶幾少贖兒罪。
母後若不還宮,兒不敢獨自回朝,也要在此侍奉母後,才免臣庶私議。許倫。
太 后:皇兒休得傷心,你在襁褓,焉知奸徒詭弄,此事難罪皇兒。但我今二目俱瞽,即
是回宮,也無光彩。
(天子聞言,覺得悽慘,抽身伏跪階前,禱叩上蒼道)
天 子:今日寡人迎請母後還宮,只因雙目失明,不願回宮,如母後不回,寡人也難以回
朝。伏乞皇天垂念微誠,使母後瞽圖重明,願輸國帑,以濟天下生靈,大赦囚人
,免征陳州賦稅十年。
(說來湊巧,李後雙目失明,原由急怒交加,此日沉冤得雪,母子對哭,頓覺心
(懷大暢,目翳漸退,待到天子禱罷,李後二目果然復明。)
太 后:(太后喜道)皇兒,我雙目果然漸漸生光,即是皇兒孝心感格,皇天憐念,神聖
眷佑。
(嘉祐皇帝喜出望外,眾大臣拜賀稱奇,郭海壽忍不住笑道)
郭海壽:妙,妙!母親二目,果然復明了!
嘉祐皇:(嘉祐皇帝龍目一觀)母後,這是何人?
太 后:這是義兒郭海壽,乃供養我的,皇兒且略君臣之禮,謝謝此子如何?
嘉祐皇:他是恩兄了。
太 后:郭恩兄請上,受寡人一禮。
(嘉祐皇帝正要下拜,包公)
包 公:尊卑有序,君不拜臣,父不禮子。郭王兄須當力辭。
(嘉祐皇帝無言可答,只得不下拜,雙手一拱,口稱)
只 得:恩兄,母後全虧你代朕孝養,方得生活至今,待回朝之後,再行思封,同享榮華
。
(若說海壽平日乃貧賤小民,禮法一些不懂,真所謂福至心靈,看見皇帝雙手打
(拱,又聽得包公所言君不拜臣,他即下跪道)
海 壽:臣不敢當。臣向蒙娘娘教育,乃得成人,無殊兒子一般,稍有奉養,理所當然,
焉敢受聖上作謝!
嘉祐皇:如此,恩兄請起。
(說時伸手相扶。)
342**時間: 地點:
(再說太后雙目復明,見眾大臣俯伏在下,連忙說道)
太 后:眾位賢卿還不請起!
(幾位大臣謝恩起來。)
(聖上命郭王兄上前拜見眾大臣,海壽領命下禮。)
(眾大臣仰體聖上並太后之意,要行參見之禮,海壽那裏懂得,只是答拜。)
聖 上:他乃是後輩少年,那裏敢當,眾卿體行參見大禮,還是行個常禮吧!
(眾臣禮畢,惟有龐國丈心中不悅。)
(有包公請娘娘更換宮服起駕,太后準奏說道)
太 后:今已過勞包卿,回朝後再當作講。
包 公:微臣之勞,怎敢望娘娘賜謝。
(早有宮娥內監,一同叩首,起來請娘娘更衣梳洗,眾大臣辭退在外伺候。)
(聖上命內監與王兄更換冠袍玉帶,一同還朝,內監領旨,捧上四爪龍袍冠帶,
(跪在一旁,請王爺更換。)
郭海壽:(郭海壽搖首道)我久服粗布破衣裳,焉有此福,穿此龍袍,豈不過分?
(正要退出,李後)
李 後:我兒,你前時受了許多苦楚,今日理該同享榮華,休言折福。
聖 上:恩兄陪伴母後十八年,方得朕母子相會,請更換衣冠,回朝厚加封賜,少盡朕知
恩報恩之情。
海 壽:(海壽謝道)聖上有命,臣本不敢逆,然我生成野性,甘守清貧,伏望聖上賜臣
在窯過度光陰足矣。
太 后:我兒休違聖上旨意,他與你乃是兄弟之稱,然他是君上,你是臣下,為臣逆君,
猶如子逆父母,況君言深為合理,你若這意,娘心有所不安。
海 壽:母親如此吩咐,孩兒焉敢不遵?
(聖上欣然,看海壽更上衣冠,又諭知陳州地方官員,將此;日窯改作王府,依
(照王宮款式,所費銀兩,國庫支領開銷,限期辦竣,作為郭王府第。)
(旨意一下,本地官員遵旨照辦。)
343**時間: 地點:
(且說太后當日登輦,宮娥內監擁護兩旁,聖上駕上鑾車,眾大臣與海壽坐起大
(轎,眾護駕武官,駿馬高乘,排開隊伍,一路笙歌嘹亮,香煙杳杳。)
(太后心花大放,不道落難後竟有回朝之日,算來實是包拯之功,回朝後加封包
(拯,以表忠勞,此是後話,不提。)
(不知太后回朝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六十一回 殯劉后另貶陵墓 戮郭槐追旌善良)
344**時間: 地點:
(話說李太后還宮,就有在朝文武官員探聽消息。)
(忽報鑾車到了,一眾官員紛紛至城外恭迎。)
(只見旗幡招展,車駕已到。)
(眾官員兩旁俯伏。)
(聖上一進京城,敕令接駕文武官員不必在此伺候,眾禦林軍速歸本部,另候賜
(齎。)
(命光祿寺排禦宴款待三兄,著幾位隨駕大臣陪宴不表。)
345**時間: 地點:
(且說曹皇后帶領三宮六妃,多少內監、宮娥,迎接太后進宮。)
(先是天子,後是曹皇后參拜,朝禮畢,妃子宮嬪,人人都來朝見請安。)
(李太后命各還宮,不必在此伺候,只留天子在宮。)
李太后:(李太后嗟嘆道)想起前情,不在皇宮已將二十載,只道永在陳州破窯中沒世,
豈料今日復得回宮,皆賴包拯之功。
聖 上:郭槐施謀陷害,必須明正典刑,安樂宮中劉太后焉能逃罪,南清宮狄母後欺瞞先
帝,亦有未合,均請母後主裁。
李太后:皇兒,你枉為南面之君,此事尚難明決麼?當日陳琳救你到南清宮,狄後褪褓撫
育長成,雖非十月懷胎之苦,也有三年乳哺之恩。即今劉氏雖然心狠意毒,須念
他是先皇元配,且免追究。惟陳琳是救你恩人,須當厚報,寇宮娥已自慘亡,須
當追封族表,此事當與參政大臣酌議。至凶惡郭槐,斷然姑寬不得,速命包卿將
他正刑。
天 子:(天子諾諾領命)母後仁慈,世所希見。
李太后:皇兒,娘今日還宮,諒想劉氏無顏到來見我,我倒要進安樂宮見見他,看他怎生
光景,有何言語。
(說罷,李太后即喚宮娥引導。)
宮 娥:(忽有宮娥啟奏萬歲爺與太后道)劉太后於聖駕出京之後,用紅綾自縊宮中。
天 子:既有此事,何不早說?
宮 娥:(宮女回奏道)東宮娘娘早已吩咐,言太后回朝,乃是喜事,不必早報,且待緩
些奏知,故奴婢等不敢奏聞。
(李太后聽罷,嗟嘆一聲,不覺垂淚兩行)
李太后:可憐他畏罪,先自尋死,豈知我並不計較。
天 子:劉太后既然縊死,可曾入殮否?
宮 娥:(宮娥啟稟道)因待萬歲回朝作主,是以尚未成殮。
李太后:須念他是先帝正宮,他已先尋自盡,且好生殯殮,安葬先陵。
天 子:此事不可。他雖是先皇元配,但他欺瞞先帝,罪重千斤,將他殯葬皇陵,先皇在
天之靈豈容負罪之人依附陵旁?母後雖有容人之量,情理有偏,還應將棺柩另立
墳塋,方於理無害。
李 後:皇兒處分有節,依此施行便了。
(當日天子下旨,將劉太后棺槨成殮,另立墳塋,不必舉哀。)
(若論到劉太后乃是先皇正後,只因一念之差,死於非命,不成喪,不舉哀,中
(外百官不掛孝,只用棺柩一口,悄悄收殮,不容安葬皇陵,猶如死了無位宮嬪
(一般。)
(劉太后身亡之事交代明白。)
(再言南清宮狄太后,只因有了冒認太子之罪,是以進宮來見李太后。)
(當日狄太后要行君臣參見禮,李太后執意不肯,竟如姊妹平禮相敘坐下。)
(狄太后心有不安,局促赧顏,李太后反是再三致謝)
李太后:當初我兒身遭大難,多蒙賢妹收留撫養,乃得接嗣江山,洪恩大德,何以為酬?
今日母子完聚,皆得賢妹維持之力。
狄太后:那裏敢當娘娘重謝,說來更使臣妾羞愧。但當時迫於勢所難言,一說明此事,先
結怒於劉太后,實乃事在兩難。然亦不知寇宮女通知娘娘,逃出別方,只道被奸
監焚害了。今娘娘得叨大信,仍在人間,實乃可喜。
(姐妹正在言談之際,忽值天子進宮,朝見狄母後,狄太后大覺羞愧。)
(當日李太后又差內監往楊府邀請佘太君進宮,太君請安畢,敘談一番。)
(頃刻間內宮排宴,三尊年一同暢敘,各宮都排喜宴,不能一一細述。)
(次日天子臨朝,百官朝見已畢。)
天 子:包卿,朕思寇宮女曾將寡人母子救出,投水而亡,今陳琳現在亦有救主之功。生
死之恩,據卿應如何旌贈。郭槐罪惡滔天,如何正法,卿家也須代朕處分。
包 公:啟上陛下,寇宮娥有功慘死,應得追封,可起柩附葬於皇陵腳下,再建祠廟,追
封為天妃元母,旌表流芳,永受香煙。陳琳身為內監,忠貞救主,加封公爵,另
建府第,禦賜宮監侍奉,永食王家厚祿,死則敕附太廟之中。郭槐害幼主於先,
謀主母於後,斬絕王家宗嗣,十惡大罪,例應抽筋割舌,粉骨揚灰。臣擬如此,
伏乞聖裁。
天 子:依卿所擬。
(即著包公押郭槐赴市曹正法復旨。)
包 公:臣啟陛下,郭槐、陳琳俱為內監,郭槐害主,其心險惡;陳琳救主,其善堪嘉。
二人之心,有大淵之別,可著陳琳督同往觀正法,使其悅目爽心,庶不負他救主
之功。
(天子聽罷,喜道)
天 子:卿處置得當,深慰朕心。
(即下旨到南清宮宣召陳琳。)
(是日退朝,眾官各散。)
(包公回到衙中,著百十差軍,往天牢調取郭槐。)
(這郭槐連日飲食不進,也不知饑寒,問他不言不答,猶如癡呆一般。)
346**時間: 地點:
(當時提至法場上,包公與陳琳先後齊至,見禮畢,二人分東西對坐。)
(郭槐赤著身體,綑綁堅牢,朝上下跪,正乃善惡相對。)
(包公吩咐行刑,刀斧子領命,因系凌遲之刑,故安放一大桶在側,先割去手足
(,一刀將頭顱斬下,拋入木桶之中。)
(老陳琳點頭長嘆一聲,不覺呵呵發笑道)
不 覺:郭槐,可恨你當初立心不善,欺君害主,罪重深淵。只言歷久年深,並無報應,
豈知天理昭彰,不容脫漏,分明報應不爽。
(此番竟樂殺老陳琳,呵呵大笑。)
(只因他年紀已近百歲,氣息精神到底衰弱,一刻間笑至氣不復返,有呼無吸,
(倒在交椅中。)
(包公即命左右呼喚,不見答言,眾人都吃一驚,啟上包公道)
包 公:陳公公笑得氣絕了,喚之不醒,想已死去。
包 公:(包公聽罷說道)不用喧嘩,倘若解救不來,奏知聖上,然後成殮便了。
(眾軍奉命解救陳琳,取來通關藥末之類,用參湯灌下,豈知身體漸漸冷凍如冰
(。)
包 公:(一眾役人稟知包公)小人等用藥救之不活,除非大人的禦賜法寶可救。
包 公:陳公公並非冤枉而死,縱有還魂之寶,亦難救轉、
(吩咐且將屍首看管,待奏知聖上,然後開喪收殮。)
(眾軍領諾,包公離座,走近一看陳琳,長嘆一)
長嘆一:可惜陳公公,今日反是包某害你身亡,念你年高九十有零,雖未壽享期頤,惟生
死本何足惜,只要馨香百世,青交流芳,雖死猶生了。
長嘆一:(言罷,喝道)進朝復旨!
(天子一聞,又悲又喜,喜的是郭槐正法,報卻母子宿仇,悲只悲笑死老陳琳,
(未受封贈而身先亡。)
(即詔著文武官員,代朕設祭,令合宮內監盡至法場伺候,人人掛孝穿素。)
(眾皆嗟嘆郭槐害主,粉骨揚灰,正如其罪;陳琳忠心救主,功勞重大,只可惜
(未受君恩而先死。)
(今日得天子知恩報恩,令許多大臣祭殮,亦可謂生榮死哀了。)
(不表眾人爭羨,且說郭海壽久慣清貧,不貪繁華,不願為官受職,只要回陳州
(居住。)
(天子款留不住,李太后不覺動悲)
天 子:孩兒!我母子相依十八年,受盡多少苦楚,而今離災得貴,理當在朝伴駕,娘也
得時常見你。因何執意要回陳州?撇別為娘,實不該當。
海 壽:母親休得愁悶,兒原是久樂清貧,母也洞知。況在朝禮數不周,豈非見笑於各位
文武大臣?娘今已得親生兒子聚會,今非昔比。陳州離王城,不到三天路程,兒
可常常來往,承歡膝下,望乞聖上母親,恕臣兒逆旨之罪,深沾洪恩。
(郭海壽雖然如此說,早已含著一汪珠淚。)
(他天性至孝,原不忍離親,只是不願在朝。)
(李太后與他相處將二十年,豈有不知他之性情,萬事未有一次逆。)
(許母意,今不願留此,也出於萬不得已。)
(故李太后不敢苦留他,下淚道)
李太后:兒且等候數天,前者聖上已著令陳州地方官趕造府第,且待王府告竣時,差官送
你榮歸。
(郭海壽依命等候。)
(當有潞花王、靜山王、汝南王與六卿四相大臣都敬他是當今聖上的恩兄,又知
(是大孝賢良,所以今日我請宴,明日他邀迎,不能細述。)
347**時間: 地點:
(且說李太后今乃苦去甘來,居處寧泰宮,安享暮年之樂,天子並後妃每早請安
(。)
(當日李太后細加觀察,眾後妃姿質不一,惟有龐氏貴妃,雖則花容月貌,姿色
(嬌妍,然而柳眉有殺氣,玉貌現凶形,看來此女決非循良之婦,實乃劉后一般
(人物。)
348**時間: 地點:
(一日後妃俱不在侍,李太后叮囑皇兒:勿將龐妃加寵,他蛇蠍成性,妒忌生心
(,如加恩倍寵,他必要乘風作浪。)
(天子謹遵母命。)
太 后:寇宮娥、陳琳已死,未沾國家點滴之恩,須及早追封,使他仙靈有感。包拯有此
忠勞,也須加思隆爵。郭海壽執意要回陳州居住,不必強留,且加封官爵,從厚
賜齎,以酬供養之德,前旨著陳州地方官員建造府第,諒可告竣,可使海壽進府
居住,皇兒須早頒旨。
(天子領命。)
(不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六十二回 安樂王喜諧花燭 西夏主妄動干戈)
349**時間: 地點:
(話說聖上母子商議恩封有功之人,天子)
天 子:母後前在陳州時,兒已禱告上天,母後二日復明,願免陳州十年國課。今果得母
後二目重明,兒如今即欲頒旨使下民知悉。
太 后:皇兒言之有理,今日母子團圓,正該蠲免陳州國課,天下囚犯,須當減等寬恩。
況陳州連年災荒,窮困不堪,即有一二富厚之家,設法施救窮民,無奈一連六七
歲,顆粒無收,人民已是水深火熱,目今得皇兒敕免征課,實乃萬民之幸了。
(是日,天子敕封寇宮女為淑德元君,陳琳謚為忠烈公,各造廟祠,春秋二祭,
(永受香煙。)
(郭海壽敕封安樂王,賜黃白金各萬斤,並賜宮娥內監一十六名,不必朝謁,陳
(州地方文武官員,每月朔望請安。)
(包待制加進龍圖閣學士,恩賜上殿坐位,五日一登朝參。)
(大赦天下囚犯,十惡大罪,俱減一等,小罪一概赦免,陳州國課免征十載。)
(詔旨頒行,各省共沾皇恩。)
(過不多時,朝中接得陳州表章,建造王府已竣。)
(天子降旨,著包公。)
(龐國丈二人護送安樂王榮歸。)
(著龐國丈先回復旨,包公仍留陳州完了賑饑,然後回朝。)
(當下又命欽天監選定良辰,登車起駕之日更有文武官員俱來送行。)
(郭海壽進宮拜別母後娘娘,太后囑咐須要一月一來朝覲。)
(安樂王連聲諾諾,母子灑淚而別。)
(又辭了天子,眾大臣紛紛錢送。)
(京城內外居民店戶,夾道而觀,不能細述。)
(眾文武送別數裏俱回,只有龐國丈、包大人一路同行,處處地方官迎送。)
350**時間: 地點:
(一日到了陳州,轟動了本處多少人民,紛紛議論,都說郭海壽幼年時,母子二
(人也曾作過乞丐,後來長成,方得肩挑背負,販菜度日。)
(他一貧如洗,仍不失奉養,原算是個孝順之人。)
(今有發達之福,皆由孝養中得來。)
(當日郭王爺未進陳州城,早有大小文武官員、本地縉紳耆老,車馬紛紛,在此
(恭迎。)
(一路行來,文武軍兵擁護他進了王府。)
(郭王爺當中坐了,眾文武官員參見,大員打拱,小員俯伏塵埃。)
(這郭海壽本是小戶出身,飯也討過,菜也賣過,雖見過包大人,朝參過聖上,
(對這些繁文褥節,卻是全然不懂。)
(坐定金交椅,由得眾官叩首,不說一聲)
郭海壽:免禮。
聖 上:(亦不說聲)請起。
(只有龐國丈好生氣惱,暗暗生嗔,旁有宮監代說一聲免禮,眾官才起來。)
(龐國丈向包公首一搖,目一睜,顯出大不耐煩的樣子。)
包 公:(包公會意)千歲,龐國丈職在中書,不便在此耽延,理宜速速還朝。
郭 王:那個留他耽延,由他自便罷了。
包 公:下官也要辭駕了。
郭 王:包大人你去不得,且在此與我作伴,未知尊意如何?
包 公:只因賑饑未畢,不得久留,故亦要相辭。
郭 王:既包大人要去,本處地方官員也可退回,不必在此,日後亦不必日日來此拜謁請
安,反覺麻煩,不便。
(眾官員拜謝千歲並因丈、包公,俱已登程去訖。)
(原來郭海壽是淡泊胸襟,厭煩朝廷一定之規,故吩咐本處官員不用天天來拜,
(只樂得本處文武官員省了日日請安之勞,暗自喜悅不提。)
(是日包公、國丈辭別安樂王,分程而去。)
(國丈回京復旨。)
(包公仍往賑饑。)
(不覺光陰迅速,一連三月,已是秋稻收成,十分豐撚,萬民歌頌天子、包公恩
(德。)
(話休多煩,只有郭海壽今已貴為王爵,又乃當今聖上的恩兄,他雖自甘樸素,
(本處文武官員,誰敢簡慢。)
(這陳州有位致仕宰相姓王名曾,只因年老歸隱,有孫女名喚美珠,年方及笄,
(尚待字閨幃,生來中人之貌,只是性格賢淑端莊。)
(王太師知安樂王尚未婚娶,有意締結絲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