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  至 第一〇〇

91**時間: 地點:
    (當時雨止雲收,許敬宗至墳前一看,墳已沉滅,只有一個萬丈深潭,即將此事
    (回奏不表。)
    
    
92**時間: 地點:
    (再說李承業等兵至金陵,離城三里,下令安營。)
    (英王得報李承業領兵二十萬來救金陵,忙令各營小心防守。)
    (到了次日,李承業率子克龍、克虎、克豹、克麒、克麟、克彪、克熊、克風、
    (武三思、武承嗣大小眾將,大開營門,列陣討戰。)
    (英王亦開營門,人馬八字排開,敬業立馬於中,左有敬猷、馬周,右有王欽、
    (曹彪。)
李承業:老功勛,你乃開國元勛之後,皇唐大臣,當盡臣職,為何以妖人李旦假充太子,
    舉兵造反,玷辱先人,罵名萬代!
英 王:(英王喝道)太宗皇帝櫛風沐雨,親冒矢石,定有天下,傳於萬世。武氏狐媚惑
    主,先帝聽其讒言,廢正宮王娘娘,貶入冷宮,幸生太子。武氏頓生不良之心,
    暗命杜回行刺,杜回懷忠,救出太子,撫養民間,今已長成。若新君在位,我等
    無說,怎奈武氏兇暴,將新君貶去,遂棄宗室大臣,寵用奸邪。若皇長子既廢,
    理宜先帝嫡子小主名旦登龍。武氏何人,擅敢臨朝專政,淫亂內宮!我乃皇唐大
    臣,豈可坐視不救,故此舉義兵以討武氏。爾等好好拜伏迎降,免今之死;倘如
    執迷,只怕這城下即是你埋屍之所矣。
    (承業大怒,掄刀直奔英王,英王舉刀來迎。)
    (三思、承嗣雙馬奔出,馬周、敬猷縱馬敵住。)
    (李氏八子一齊殺出,王欽、曹彪分擋八將。)
    (兩下交兵,鼓聲大振,喊殺連天。)
    (承業與英王戰了五十餘合,承業抵擋不住,回馬便走。)
    (三思、承嗣見承業敗走,亦各回馬,八子拋了王欽、曹彪,走回本陣。)
    (英王催兵一擁殺上,承業大敗,入營堅守不出。)
    (英王得勝,收兵回營。)
    (未知承業敗後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五回 承業定計襲揚州 鐵頭乘夜刺英王)
    
    
93**時間: 地點:
    (話說李承業敗回營中,謂三思道)
李承業:我想敬業難以力勝,當以智取。今有一計,可取敬業之首,而拿妖人李旦。
    (三思忙問何計,承業)
承 業:敬業領兵在此,揚州定然空虛,縱使有兵保李旦居守,不過老弱之卒。二位監軍
    領兵五萬,悄地從長江而渡,直抵揚州,破其巢穴。再用一人詐降敬業營中,倘
    彼聽信收用,乘便將敬業刺死,賊兵無主,不戰自潰。但此計少此詐降之人耳。
    (三思聞言稱妙,就問帳下)
三 思:誰敢前去詐降行刺?事成之後,奏上太后,官封極品。
承 業:(帳下一人應道)小將願往。
    (三思看時,乃是大將姚鐵頭,能飛簷走壁,作事甚密。)
承 業:(承業大喜道)汝若前去,須如此如此,包成大功。
    (鐵頭允諾。)
    (武三思、武承嗣就領精兵五萬,悄悄暗渡長江,往揚州而去。)
    (次日,姚鐵頭領百餘兵,往英王營來。)
    (英王軍士一見,就要放箭,鐵頭等一齊搖手大叫)
英 王:不可放箭!我們是來投誠的。
    (軍士聞言,即便傳報,英王令他進來。)
    (鐵頭率眾入營跪下,口稱)
英 王:千歲,小人姚鐵頭,現為李承業帳下隊長。聞千歲保太子中興天下,小人們俱是
    皇唐兵卒,怎肯反助武氏,抗拒義師!今日洗心,與同隊人投誠帳下,乞千歲收
    留。
馬 周:這姚鐵頭滿臉都是詐氣,又且百餘人逃來,無兵追趕,其詐是實,千歲不可聽信
    收用!
英 王:此一小卒,焉敢詐降!姚鐵頭,你既真心來降,孤亦真心待你,你原為隊長,孤
    亦收你為隊長,俟後有功,再加升賞。
    (姚鐵頭叩頭謝恩,其餘軍士令歸義兵隊內。)
    (到了次日,英王遣將挑戰,承業堅閉營門不出。)
    (一連十餘日,並不交兵。)
    
    
94**時間: 地點:
英 王:(一日,忽見報馬飛報入營)啟千歲爺,武三思領兵五萬,暗渡長江,攻打揚州
    而去。
英 王:(英王聞報大驚道)小主在揚州,萬一有失,如何是好?
    (遂命馬周、王鐵、曹彪,分兵五萬,火速去救揚州。)
    (英王自馬周去後,不知何故,神思恍惚,坐立不安,與敬猷飲酒散悶,至晚兄
    (弟二人於帳中安寢。)
    (這夜是姚鐵頭值夜,守至三更,聽各營梆鑼漸漸欲絕,潛至中營,放出那飛簷
    (走壁的手段來,直入帳中,拔出利刀,將敬業、敬猷刺死,割了二人首級,悄
    (悄逃出大營,竟歸本營。)
    (見了李承業,稟知其事,呈上首級。)
承 業:(承業大喜道)此功不小,候奏聞封賞。
    (即時點齊人馬,高挑二人首級,殺奔而來。)
    (這英王營中那百餘個降兵,放起一把火來,大聲喊道)
英 王:英王兄弟已被姚鐵頭刺死,大兵又殺來了!
    (各營義兵見外攻內應,一時沒了主帥,遂紛紛大亂。)
    (駱賓王火速叫家人削去頭髮,逃出營後,竟至杭州靈隱寺做了和尚,後來雲遊
    (他處,竟不知所終。)
    
    
95**時間: 地點:
    (再說金陵城中武天寶,也殺出城來接應。)
    (可憐英王一片忠心,大事未成,死於小人之手,義兵四散奔逃,承業大勝。)
    (欲知端底,再看下文分解。)
    (第二十六回 馬周失勢權居山 武氏篡位移唐祚)
    
    
96**時間: 地點:
    (話說馬周率領兵五萬,來救揚州,離揚州尚有百餘里,馬周忽見他二夫人李湘
    (君率領十餘騎,保著車輛,飛奔而來,吃了一驚。)
    (來到面前,看車子上是他大夫人林氏並王欽、曹彪二人妻小,忙問)
曹 彪:小主李旦若何?
李湘君:不好了!武三思領兵來攻揚州,城內兵微將寡,不能把守,英王二殿下李嗣先戰
    死疆場,被武賊攻破城池。大殿下李美祖、三殿下李成孝與小主李旦,逃出揚州
    ,不知去向。英王家下,盡被武賊所害。幸虧我與兄弟李奇,保著家小,從亂軍
    中殺出來,正要往金陵去,不料此間相遇。可惜你的救兵來遲了。
馬 周:(馬周頓足道)如今小主已逃,師出無名,大事去矣!
李湘君:小主與大殿下、三殿下,一定逃往金陵,到英王營中去了。你我不若且回金陵,
    合兵一處,再議進取,何必在此躊躇?
馬 周:言之有理。
    (遂令三軍轉回金陵。)
    (來至半路,遇著逃下來的義兵,稟知英王被刺之事,馬周大叫一聲,暈墜馬下
    (。)
    (王欽、曹彪忙來扶住,甦醒半日,方才長歎一聲,道)
曹 彪:千歲呵!當初若聽吾言,河至喪於小人之手!今英王兄弟已死,大兵已散,小主
    又不知去向,好叫我進退兩難,如何是好?
王 欽:將爺不必心焦,此處過東三十里,有一翠雲山,十分險峻,且屯兵此山,權且安
    身,待找著小主,再圖中興。
    (馬周依言,即領人馬來至翠雲山,就在山上斬木為城,塔連寨房,將兵馬紮下
    (,就差王欽、曹彪,各帶幾名精細軍士,不拘天下州縣,各處尋訪小主。)
    (二人領命,下山而去。)
    
    
97**時間: 地點:
    (再說武三思兵破了揚州,殺了英王家小。)
    (走了太子李旦,並李美祖、李成孝及馬周家小,四下尋拿,不知去向。)
    (三思收兵回金陵,與李承業合兵一處,奏凱班師回朝。)
    (那一班功臣早先得報,知英王兄弟被刺,攻破揚州,小主逃避,個個驚呆在府
    (,只好閉門長歎而已。)
    (江夏王李開芳聞知英王之事,又恐隱藏太子事發,竟帶家小,逃往直北沙陀而
    (去。)
    
    
98**時間: 地點:
    (再說李承業、武三思等回朝,將行刺英王兄弟,攻破揚州,逃走太子李旦等,
    (-一奏了一遍。)
    (武氏大悅,封李承業三齊王、兵部尚書,加封三思為忠州王,承嗣為青州王,
    (姚鐵頭為都總管。)
    (仍傳諭天下,緝拿在逃反臣馬周等並妖人李旦,拿獲者封萬戶侯,隱藏者夷族
    (。)
    
    
99**時間: 地點:
    (自此以後,武氏大有篡位稱帝之意,又令李承業抄殺皇唐宗室四百家,共一萬
    (三千餘口,唐室宗枝誅殺殆盡。)
    (當下武氏竟擇吉日,頭戴平天冠,身穿五爪龍袍,登金鑾殿,即皇帝位。)
    (張天左、張天右、諸武大臣,皆吉服朝賀,山呼萬歲,就是那班功臣在長安者
    (,無奈何也只得朝參。)
    (武氏自號為天冊金輪智明文武神聖則天皇帝,改元垂拱元年,建國號曰大周。
    ()
    (移皇唐七廟神主於太廟,追封武氏之父祖曾高七代皆為皇帝,妣皆為皇後。)
    (冊立三宮六院,點集秀男為宮娥,張昌宗為正宮皇后,張易之為偏宮貴妃,后
    (妃宮娥俱涂脂抹粉,並穿女人服色。)
    (這也是天意,故陰陽如此顛倒。)
    (諸武盡皆加封王爵,就是乳哺之兒,也封為公侯。)
    (一面發喜詔,頒行天下,大赦罪囚,只有李旦、馬周、薛剛不在赦內。)
    (又將這班功臣乃是開國之人,-一加封爵位,各賜金帛,但不令他們掌握兵權
    (。)
    (又封白馬寺僧懷義和尚為護國大禪師,賜蟒袍並龍頭禪杖,這和尚就是在興龍
    (庵與武氏有奸的王懷義。)
    (其餘寵幸之臣,盡加顯職,榮封三代。)
    (正是一子受王恩,全家食天祿。)
    (欲知後來如何,再看下回分解。)
    (第二十七回 謝映登指示咬金 眾功臣避難出鎮)
    
    
100**時間: 地點:
    (話說魯王程咬金在府,正與程萬牛歎息道)
程咬金:從古至今,未見有女人做皇帝,男子反做了皇后的,可憐皇唐江山,倒被陰人占
    去坐了!更可惜唐室宗枝,殺戮殆盡,這四百家共一萬三千餘口之仇,我老人家
    若得親見報復,那時含笑而死,亦無遺恨。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