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一 至 第四八〇

471**時間: 地點:
    (此時李重進得詔,引兵渡淮,與唐將交戰。)
    (劉彥真兵馬屯於安慶,連營十數里。)
仁 贍:(李重進登高望見,對眾將道)如此兵馬,破之甚易。
    (乃令部將曹英引兵三千,從上流而進,出其不意擊之,必獲全勝。)
    (曹英得令,引兵去了。)
    (次日,李重進結陣以待。)
仁 贍:(劉彥真提槍拍馬而出,手指重進罵道)無知豎子!好好退兵,免受殺戮,不然
    ,叫你頃刻亡身。
    (重進大怒,掄刀直取彥真。)
仁 贍:(彥真正待接戰,背後踴出一員大將,名叫張萬,大叫道)主將且休動手,待小
    將生擒此賊。
    (說罷,吼聲如雷,手提大斧,殺奔前來。)
    (兩下吶喊,戰鼓頻敲。)
    (二將刀斧並舉,約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重進佯敗而走,張萬隨後趕來。)
    (重進見張萬來得較近,按住了刀,彎弓搭箭,背放一矢。)
    (張萬未曾提防,躲閃不及,應弦而倒,可憐一員勇將,死於非命。)
    (有詩贊李重進道:
    (  射柳穿楊藝術奇,當時敵將竟難支。)
    (臨兵入陣山川暗,斬將歸營日色低。)
    (劉彥真見折了張萬,心中大怒,挺槍來戰。)
    (重進回馬相迎。)
    (二將正是棋逢敵手,將遇良材,戰有百十餘合,勝敗未分。)
    (忽聽一聲炮響,曹英引三千生力軍從上流殺來。)
    (彥真料不能勝,勒馬便走。)
    (曹英乘勢追來,唐兵大敗。)
    (彥真走不數里,又見山坡後旗幡招展,金鼓喧天,一彪軍衝出,當頭一將,乃
    (是李穀步將王成,因領兵來與重進會合,見唐兵敗來,即便阻住去路。)
    (彥真進退不得,祇得與王成死戰,未及三合,彥真坐馬力乏,前蹄一失,把彥
    (真顛翻在地,被周兵趕上,亂刀砍死。)
    (有詩嘆之:
    (  堪憐慣戰傑英儔,兵刃齊攻血逆流。)
    (早識貪功偏喪命,何如保守萬全謀。)
    (李重進聽知劉彥真被殺,引兵急進大殺,唐兵死傷殆盡,掠其輜重盔甲不計其
    (數。)
    (劉仁瞻見勢不諧,收拾彥真部下殘兵,同張全約及所部之兵退守壽州,星夜差
    (人告急於唐主。)
    (唐主聞劉彥真全軍盡沒,驚得魂不附體,急召眾臣商議。)
唐 主:(樞密使陳景文奏道)周師奮勇而來,彥真新喪,若與之戰,吾軍必敗。主公可
    命大將屯守清流,以拒周兵。
    (唐主依奏,即差大將皇甫暉姚鳳二將領兵一萬,往清流關同國師屯扎,以拒周
    (兵。)
    (二將領旨,帶兵而去。)
    
    
472**時間: 地點:
    (卻說李重進奪了鳳陽城,差人於世宗處報捷。)
    (世宗大喜,即加授重進為都招討,敕令進兵取壽州。)
    (重進得旨,引兵來取壽州,離城五里下寨。)
    (次日,重進領兵至城下,分撥攻城。)
    (那城上灰瓶炮石如雨點打下來,把重進之兵打傷無數。)
    
    
473**時間: 地點:
    (當時一連攻了二十餘日,城不能下。)
    (重進悶坐帳中,無計可施。)
    (忽報元帥趙匡胤引兵來助。)
    (重進接見,訴知城郭堅固,劉仁贍善守,急切難下。)
    (匡胤便往城下看了一遍,對重進道)
匡 胤:如此堅固,更兼善守,待老吾師。當用奇兵以破之,汝可引部兵離城十五里屯扎
    ,詐言軍中缺糧,故為退兵之狀,可選精壯軍士埋伏要路,待他追來,伏兵殺出
    ,我再以精兵過擊,前後夾攻,城可下矣。
    (重進依計而行。)
    (次日,探馬報入城中,言周師一夜退去,不知何故。)
劉仁贍:(劉仁贍差人出城於四處打聽)他軍絕糧,故此回軍,恐我軍追趕,在十五里之
    外扎營,為緩兵之計。
匡 胤:(當下都監何延錫挺身而出道)周師糧盡而去,乃實情也,元帥當出兵追之,使
    彼不敢再來。
仁 贍:周將詭計極多,莫非有詐?量此決是誘敵之計,不可追也。
匡 胤:(何延錫道)元帥疑之太過,何日可勝周師?
    (遂不聽其言,領兵五千,私下出關,殺奔周營。)
    (李重進見了,故作慌張,拔寨而起,三軍故意叫苦,盡棄槍刀而逃。)
    (何延錫見此情形,心中大喜道)
心 中:今日天賜我成功也。
    (即便驅兵掩殺。)
    (將及五里,忽聽得一聲炮響,林子裏伏兵齊起,長槍巨斧,衝殺出來,當頭一
    (將,乃是曹英,大喝道)
即 便:賊將往那裏去?
    (揮刀劈面砍來。)
    (何延錫大驚不迭,急舉手中刀來迎。)
    (未及五合,曹英手起一刀,斬延錫於馬下。)
    (周師勢盛,唐兵大敗。)
    (匡胤領兵抄出襲殺,乘勢攻打壽州。)
    (劉仁贍力不能支,祇得帶領殘兵,退守泰州去了。)
    (匡胤遂取了壽州。)
    (李重進曹英回兵,會合於城中,迎駕到壽州駐扎。)
匡 胤:(匡胤率眾將等朝見道)賴陛下洪福,已取壽州。
世 宗:(世宗大悅道)二御弟建功不小,朕心嘉悅。
匡 胤:(匡胤復奏道)李重進兵馬據守淮河,不宜輕動。李穀安住正陽,亦是要緊,臣
    願督兵,徑取清流關,以得勝之兵,回取滁州,則南唐指日可破矣。
世 宗:御弟之策甚善。
    (匡胤辭駕,提兵至南界關,總兵官董清接進參見。)
匡 胤:南唐可有人馬來犯關麼?
世 宗:(董清道)清流關守將姚鳳皇甫暉,不曾犯界。祇有同守的一僧,名文修和尚,
    驍勇非常,又有金鐃,十分利害,幾遍前來攻打。眾將恐有疏失,不敢出敵,祇
    惟緊守而已。若元帥不早親來,此關終於難守。
匡 胤:彼若有人來犯,爾可依舊嚴防,俟我明日出兵破他。
    (次日,匡胤升帳,眾將上前參見。)
與眾將:(早有探子報進城來)外有一和尚討戰。
匡 胤:(匡胤遂問兩行眾將)誰去會他?
匡 胤:(祇見旁邊閃出一員上將)末將不才,願見一陣。
    (匡胤視之,乃是御前都尉將軍王壬武,係鐵槍王彥章之孫,善使一條渾鐵槍,
    (有萬夫不當之勇,生得身長一丈,黑面黃鬚,立於帳下,要去出戰。)
匡 胤:(匡胤大喜道)將軍出去,須要小心。
王壬武:得令。
    (出了中軍,結束停當,提槍上馬,領兵三千,放炮出關,擺開陣勢。)
    (看那對陣一個和尚,但見:
    (  頭戴一頂金線毗盧帽,身穿一領盤龍黃袈裟。)
    (腰懸一口吹毛戒刀,手執一根渾鐵禪杖。)
    (足穿麻履,身坐紅駒。)
    (面目猙獰,不諳蒲團趺坐。)
    (行為凶勇,祇知行伍衝鋒。)
    (那文修和尚一馬當先,大聲喝問)
文 修:來將何人?
王壬武:賊禿聽著:吾乃大周天子駕前大元帥南宋王帳下都尉大將軍王壬武便是。賊禿你
    也留下名來,俺好記功。
文 修:不須問得,灑家乃南唐王駕下護國禪師,法號文修。汝今枉來送死,灑家當與你
    解脫。
    (王壬武大惱,拍馬上前,一槍照文修刺來。)
    (文修舉禪杖急忙招架。)
    (二人大戰有三十回合,文修抵敵不住,攔開王壬武之槍,回馬落荒而走。)
    (王壬武拍馬追來。)
    (文修聽後面鑾鈴響近,就伸手往袋中取出一扇金鐃,叫聲)
文 修:佛祖爺爺,弟子今日要借法寶了。
    (說罷,將金鐃拋在空中,紅光如電,射人眼目,照著王壬武頭上劈來,勢如飛
    (燕。)
    (王壬武一見,慌忙無措,躲閃不及,早被一劈,翻身落馬,可憐死於非命。)
    (正是:
    (  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
    (敗兵報入關中,匡胤聞之大怒,便問)
匡 胤:誰敢出去與王壬武報讎?
    (眾將皆懼金鐃利害,都不應聲。)
    (匡胤怒氣填胸,叫聲)
匡 胤:備馬!
    (即時全身披挂,上馬提刀,帶領眾將出關,來到陣前。)
    (文修正在討戰,祇見關內擁出一將,威風凜凜,相貌堂堂,心中暗自稱異,上
    (前問道)
文 修:來者莫非南宋王麼?
匡 胤:既知我名,尚敢逞強助惡,傷吾愛將,情實可恨!吾今誓必斬汝,莫要後悔。
    (文修大怒,催開戰馬,舉杖就打。)
    (匡胤搶刀撲面交還。)
    (二人戰至二十餘合,那文修虛晃一杖,回馬詐敗而走。)
匡 胤:(匡胤大喝道)賊禿往那裏走?
    (隨後趕來。)
    (趕有三里之外,文修照前祭起金鐃,照匡胤頂上劈來。)
    (匡胤看見,把頭一低,叫聲)
匡 胤:不好,吾命休矣!
    (心中一急,泥丸宮早現元神,祇見這赤鬚火龍伸爪,把金鐃抓住,不得下來。
    ()
文 修:(文修見了大驚)原來南宋王乃是真命,我幾乎逆天,壞了大事。
    (遂把金鐃收了回來,下馬立於道旁。)
    (看官,那匡胤頂現真龍,難道沒有兵將看見?兵將既見,訴知世宗,那得不疑
    (?不知匡胤追趕文修,已有數里之遠,這些軍士落在後面,未曾上來,又不存
    (心,自然不曾看見。)
    (這正是:
    (  聖主有百靈呵護,賢臣致諸福維持。)
    (當下匡胤轉眼醒來,見文修立在旁邊叫聲)
匡 胤:真主休罪。山僧不識天理,幾乎妄行,從此不敢再犯矣。
    (匡胤見此光景,不知所以,祇得)
祇 得:長老既已出家。何不歸山焚修,在此紅塵圖甚功名富貴?
文 修:真主有所未知。山僧原是陝西風雪山演教寺住持,祇因殿宇坍塌,佛像淋灕,山
    僧立願修建,特地下山募化於南唐主。蒙唐主許下周兵退去,差官建造,為此前
    來助他。不想今日遇了真主,險些山僧獲罪於天,無可解脫。
匡 胤:長老既然募化而來,休管兩邊閑事,且請回山。期在事平之後,不才當來裝金建
    寺,獨力成全,決不虛謬。
    (文修大喜稱謝,即便棄下馬匹,飄然去了。)
    (匡胤勒馬回程,將次半路,見前面兵將蜂擁而來。)
    (那眾將接著匡胤,便問追趕和尚消息。)
匡 胤:被我良言解勸,已棄此歸山矣。
    (眾將各各歡喜,簇擁回關,設席稱賀。)
    (次日,匡胤領兵直抵清流關外,放炮安營。)
    (探馬報入關中,皇甫暉與姚鳳商議道)
匡 胤:壽州已被周師所得,文修長老一去無音,今周兵又來攻城,恐非其敵,不如撤兵
    退保滁州,拆橋自守,方可萬全。
文 修:(姚鳳道)不可。此關乃必爭之地,若不守此而退護滁州,周師攻取,如何抵敵
    ?
    (皇甫暉不聽其言,竟撤兵向滁州去了。)
    (消息傳入周營,匡胤不勝之喜,對馬全義道)
匡 胤:此天助吾也。此賊以此關為不足惜,退守滁州,斷橋自保,真不知兵者也。蓋滁
    州非衝藩之地,吾既得清流,千軍萬馬,豈懼滁州一橋乎?公可引五千兵,即時
    取木作筏,乘彼未定,吾軍掩至,破之如拾草芥耳。
    (馬全義領令去了。)
    (於是,匡胤親率大兵,相繼而進,採取滁州。)
    (有分教──攻一城,拔一城,勢如破竹。)
    (戰一陣,勝一陣,形似吹灰。)
    (正是:
    (  天意既經厭偽命,人心自是向興朝。)
    (畢竟趙匡胤怎的取城,且看下回分解。)
    (第五十七回 鄭子明斬將奪關 高懷亮貪功殞命)
    (詩曰:
    (  廣場破陣樂初休,綵纛高於百尺樓。)
    (大將氣雄爭起舞,管弦回作大纏頭。)
    (去處常將決勝等,回回身在陣前頭。)
    (賊城破後先鋒入,看著紅妝不敢收。)
    (右錄王建詩二首)
    
    
474**時間: 地點:
    (話說趙匡胤見皇甫暉退保滁州,斷橋自守,遂命馬全義率領所部之兵,乘彼未
    (定,取木作筏,渡河掩擊。)
    (自率大軍繼進,直抵滁州城下,揚旗吶喊,擂鼓討戰。)
趙匡胤:(皇甫暉登城說道)人各為其主,願容我成列,然後與戰,休逼太甚。
匡 胤:(匡胤笑道)既汝自己討饒,姑寬汝須臾之死。
    (即令人馬暫退一箭之地。)
    (皇甫暉披挂完全,整頓軍馬而出。)
    (兩陣對圓。)
    (周陣上匡胤親出,左有馬全義,右有張瓊。)
    (唐陣上皇甫暉出馬。)
匡 胤:(匡胤指道)汝若識時務,早獻滁州,富貴可保,不然,身首異處,何益之有?
    (皇甫暉大怒,舉槍直取匡胤。)
    (馬全義接住廝殺,戰不數合,皇甫暉力怯,回馬敗走。)
    (馬全義趕到門旗之下,手起一刀,砍落馬下。)
    (周兵見馬全義得勝,乘勢殺來,唐兵大亂。)
    (姚鳳倉皇欲走,被張瓊趕上,生擒而回。)
    (大殺一陣,得了滁州,差人報捷。)
    (世宗知滁州已得,即差學士竇儀至滁州查點府庫錢糧。)
    (竇儀領旨,入得城來,將府庫錢糧一一造冊明白,候駕到來陳奏。)
    
    
475**時間: 地點:
    (此時趙匡胤差人來取金帛綵緞,賞賜軍士。)
    (竇儀不肯,對差人道)
竇 儀:初破城池,即傾取府庫,是非所利。況吾奉旨載冊,已係官物,若非詔書所命,
    不得取也。
    (差人告知匡胤,匡胤嘆道)
匡 胤:竇公忠義,吾豈敢動其一二乎?
    (於是悉歸世宗。)
    (世宗下旨,以破滁州實出南宋王之功,盡將庫中之物賞賜匡胤。)
竇 儀:趙元帥忠勤王室,豈肯獨受其賜?陛下宜均頒恩命,使將士盡得以沾澤也。
    (世宗依奏,即著竇儀將庫內財帛等物,賜南宋王及將士三軍。)
    (軍士均受恩澤,各各歡聲如雷。)
    (匡胤又薦趙普。)
    (世宗即命趙普為滁州知州。)
    (匡胤與趙普日相講論,甚是投機。)
    (嘗問以治天下之道,趙普對答如流,言言中綮。)
    (匡胤甚喜,凡事質問。)
    (趙普盡心開誠剖決,皆得其宜。)
    (時陣上所擒南唐將士,匡胤盡欲殺之。)
趙 普:(趙普勸道)國家多事之秋,英才難得,元帥何不釋之,以為己用?誠能推赤心
    以待之,彼寧肯忘其德乎?
    (匡胤點頭稱善,於是先放姚鳳及勇猛數十人。)
    (然後盡放其餘。)
    (後人有詩贊之云:
    (  一語相投利斷金。)
    (君臣從此兩同心。)
    (降俘釋放誠堪用,獨羨當年德澤深。)
    (世宗駕入滁州,匡胤與眾將朝見。)
世 宗:(世宗慰之道)克城之功,二御弟居首,他日名垂竹帛,誠不朽也。幸今威名日
    盛,可進兵掃平南唐,以慰朕望。
    (趙匡胤領旨,整備進兵。)
    (不一日,唐主差牙將奉書到滁州請和。)
    (其書云:
    (  唐皇帝奉書:思自交兵始戰以來,彼此俱損,均非其利。)
    (自今以後,願各息兵和好,以兄事大周,歲輸財帛,以助軍資。)
    (世宗見書詞不遜,召匡胤商議。)
匡 胤:今陛下聖駕已入唐境,李穀等諸將屯據險要。惟揚州一帶地方兵力脆弱,遣輕騎
    襲之,一鼓而下。那時陛下耀武揚威,金陵必卑遜迎降矣。
    (世宗聽奏大喜,即下旨元帥施行。)
    (匡胤下令,差韓令坤領兵五千,襲取揚州。)
    (令坤接了令箭,臨行,匡胤謂之道)
匡 胤:將軍此去取揚州,勿得殘害百姓,凡李氏之陵在揚州者,令人守之,不可容人發
    掘。
    (令坤領命而行。)
    (兵至揚州,揚州士民各各心驚膽裂,守城兵卒先自奔逃。)
    (守將馬延曾倉皇無策,走入後堂,削去鬚髮,披上僧衣,從南城逃脫去了。)
    (城中士民無主,開城納款。)
    (令坤引兵入城,傳令兵士,不許擾害民間,如違令者斬。)
    (於是揚州百姓安堵如故,不犯秋毫。)
    (令坤差人奏知世宗,世宗得奏大悅,詔令匡胤取泰州。)
    (匡胤領旨進兵,往壽塘關而來,離關數里,放炮安營。)
    (壽塘關守將王豹,這日正坐中堂,祇見探子進來報道)
匡 胤:周主差宋王趙匡胤領兵前來犯界,元帥速為定奪。
    (王豹聽報,即令兵將守護城池。)
    (過了一宿,次日,兩邊各自開兵。)
    (王豹乃是步將,用的一條鑌鐵棍,有萬夫不當之勇,腰下挂著兩個銅鈴,練就
    (的一隻馬驢般的大犬,上陣傷人,十分利害,軍中稱為鐵棍神犬將軍。)
    (當日領兵出關,與周營相對。)
    (兩邊各擺陣勢。)
    (王豹縱步當先討戰。)
匡 胤:(周營中有右營總兵吳輪上前道)末將願見一陣。
    (匡胤許之。)
    (吳輪出陣,與王豹各通姓名,交手就殺。)
    (二人戰有三十餘合,王豹抵敵不住,回步便走。)
    (吳輪拍馬趕來。)
    (王豹便向腰間取出銅鈴,連搖幾搖。)
    (祇見陣後一隻大犬跳將出來,將吳輪咬住,祇一扯,跌下馬來。)
    (被王豹一棍打死,取了首級,藏過了犬,復來討戰。)
    (探子報入營中,匡胤大驚道)
匡 胤:怎的就被他傷了?
世 宗:(探子道)對陣步將使鐵棍與吳總兵交戰,他敗了,吳總兵追去,他便放出惡犬
    ,把吳總兵咬下馬來,被他打死。
匡 胤:(匡胤大怒)誰人敢去擒他?
鄭 恩:小弟不才,願見一陣,親斬王豹,與吳輪報讎。
匡 胤:三弟出去,須要小心。
鄭 恩:前在孟家莊上,鹿精尚被咱打死,今日有兵有將,何懼一狗耶?
    (遂即出營,分付家將道)
遂分付:汝等見了狗怪,須要一齊上前,亂刀砍死。
    (家將依允。)
    (鄭恩來至陣前,大罵)
鄭 恩:賊將怎敢把我大將打死?你快快出來伏罪抵死,咱便饒你。
    (王豹大怒,掄動鐵棍,劈面打來。)
    (鄭恩舉刀迎住便殺。)
    (二人戰有二十餘合,王豹氣力不濟,轉身就走。)
    (鄭恩不知好歹,隨後追來。)
    (王豹又取銅鈴搖了兩搖。)
    (祇見那隻大犬仍從陣後縱跳出來,向著鄭恩便咬。)
鄭 恩:(鄭恩叫聲)不好!
    (急急揮刀去砍,早被那犬躥上,一口咬住了右臂。)
鄭 恩:(鄭恩大叫)家將們快來!
    (誰知鄭恩追趕已遠,家將們一時飛走不及。)
    (那王豹見犬已咬住,即忙舉起鐵棍,望鄭恩頂門打將下來。)
    (鄭恩招架不及,祇把頭一低,心中慌急,祇聽一聲響亮,泥丸宮一道黑光冒起
    (,見有一隻黑虎,張牙舞爪,抓住了鐵棍。)
    (王豹一見,唬得心驚膽怯,望後便走。)
    (那大犬見了黑虎,尿屁直流,滾倒在地。)
    (正值家將趕到,一陣槍刀,砍做肉泥。)
    (鄭恩歸元醒轉,見犬已死,又見王豹退在門旗之下,呆呆的看。)
    (鄭恩心中大怒,不顧臂上疼痛,縱馬趕殺過來。)
    (王豹祇得接住抵敵,戰不數合,大敗而走。)
    (鄭恩是坐馬的,追得甚快,將及關前,王豹步行不迭,早被鄭恩用力一刀,分
    (為兩截。)
    (正是:
    (  空有安邦定國志,眼前人獸一齊亡。)
    (鄭恩既斬王豹,領兵取關。)
    (守關副將見主將已亡,俱各開關歸順,兵馬進壽塘關駐扎。)
    (匡胤聽知鄭恩取了壽塘,心中大喜,一面報於天子,一面統兵進關,計點降兵
    (一萬,盔甲兵器無數。)
    (當日出榜安民,查盤府庫,又上了汝南王功,分付軍士收葬吳總兵尸首。)
    (養馬五日,然後整兵征進。)
    (至第六日,匡胤留將守關,自率大兵來取鳳祥關。)
    
    
476**時間: 地點:
鄭 恩:(卻說守關將叫做花槍將劉猛,這日正在公堂理事,有巡城將校報道)城外有數
    百敗兵逃來求救。
遂分付:(劉猛道)何處來的?
鄭 恩:(將校答道)他說壽州逃來的。
遂分付:(劉猛道)既如此,可放他進來,編入隊伍。
    (分付守備查驗,編管了當。)
    (又撥兵士嚴謹守城。)
    
    
477**時間: 地點:
    (且說匡胤兵至鳳祥,離關十里安營。)
    (諸將參見已畢,匡胤)
匡 胤:誰敢領兵去取此關?
高懷亮:(有正印先鋒高懷亮上前道)小將自到南唐,寸功未立,今願領所部人馬,去取
    此關。
匡 胤:若得將軍一行,此關必然下也。
    (懷亮辭別出營,上馬領兵,直至關前討戰。)
    (報馬報進城去,劉猛點兵而出。)
    (兩邊各主陣勢,不通姓名,交馬使戰。)
    (約有三十餘合,懷亮暗取夾槍,照著劉猛喝一聲)
懷 亮:中。
    (祇一夾槍,正中劉猛肩窩,翻身落馬。)
    (懷亮再復一槍,結果了性命。)
    (揮動人馬衝殺過去,南唐兵大敗,四散而走,周兵乘勢搶了鳳祥關。)
    (懷亮進關,出榜安民,賞軍查庫,差人報捷於元帥。)
    (匡胤得報,具奏世宗,然後領大兵進了鳳祥。)
    (懷亮參見,匡胤大喜道)
匡 胤:將軍克服此關,其功不小。
    (遂上了功勞簿。)
    
    
478**時間: 地點:
    (當時停兵在關,候備征進。)
匡 胤:(適有軍政司上前稟道)軍中兵多糧少,如何給發?
    (匡胤心甚擔憂,具表奏知世宗。)
    (世宗急與君臣商議,一時無策。)
    (有一臣姓楊,名子祿,上前奏道)
世 宗:臣聞此處有一銅佛寺,內有丈六金身三尊大佛。不如借此法身,開局鑄錢,散與
    軍士行用,待平了南唐,鑄還佛像,此亦救急一時之策也。
    (世宗依奏。)
世 宗:(又有一臣奏道)不可。陛下若依此言,壞佛像以鑄錢,恐獲罪愆,於國家不便
    。
世 宗:不然。朕聞佛祖當日現身說法,尚割肉喂鷹,捨身喂虎,何況銅像特觀瞻之具乎
    ?
    (即傳旨召取工匠,開局鑄錢,與銀搭配行用。)
    (不道這錢有周朝年號,南唐不得通行。)
    (況周兵又是將銀藏下,祇用新錢,南唐百姓恐周兵去後,此錢何處使用!一時
    (民間受累,各有不平。)
    (時有一人,名叫王德盛,開張布店為業。)
    
    
479**時間: 地點:
    (這日因周兵買布,強將新錢行使,竟取布疋而去,王德盛氣忿不過,藏了利刃
    (,來到局中,閃在旁邊,思欲行刺。)
    (匡胤端坐中間,兩邊站立文武,正在發錢。)
    (那王德盛往旁邊偷走上去,卻被匡胤看見,喝聲)
匡 胤:家將們,這人來得古怪,與吾拿下!
    (兩邊一聲答應,走出幾個家將來,將王德盛拿住,身邊搜出利刃,把他綁了,
    (推上來稟道)
世 宗:此人係是奸細,身邊現有利刃,候千歲發落。
    (匡胤看他面有殺氣,況又立而不跪,遂喝問道)
匡 胤:汝是何人所使?暗藏利刃,欲刺何人?
世 宗:(王德盛大喊道)昏君昏臣!上明不知下暗。爾等祇圖天下,不顧百姓死活,古
    人云民乃國之本。爾無錢糧,與百姓何干?將銅佛鑄錢行使,倘日後爾等去後,
    此錢何處去用?爾等縱兵強買貨物,祇把此錢推抵,將我們血本擔擱,何以為生
    ?故此特地前來殺你。不料被你拿住,這是我命該如此,聽憑你狗王將吾怎樣處
    治!
匡 胤:(匡胤聽了大怒道)你這該死刁民!這是萬歲旨意,那錢上現有天子國號,怎麼
    不用?若平了南唐,總有收錢之法。你這廝反來行刺,理法通無。若不將你斬首
    ,此錢如何能得通行?
    (叫左右將他拿出局門,斬首號令,以安百姓。)
    (一面奏知世宗,收爐停鑄,一面撥將鎮守鳳祥關,然後發兵攻取徐州。)
    (那徐州守將姓丹名托,稱為丹令公,有二子丹鑾丹鳳及手下一班戰將,都是驍
    (勇無敵之士,管轄兵馬三萬,鎮守此關。)
    
    
480**時間: 地點:
匡 胤:(這日正與二子商議周兵來伐之事,有探子報入道)前關王豹劉猛,俱皆戰死,
    關梁已失。聽得又有兵來,要取徐州。
匡 胤:(丹托聽報,謂二子道)吾聞趙匡胤為帥,高懷亮為先鋒,與及手下將士,都稱
    勁敵,此來鋒勢正盛,吾兵料不能敵,汝等眾將有何策以待之?
世 宗:(參軍陶榮進道)小將有一計在此,可叫兵士預先將弔橋做活,水中釘了鐵樁,
    城上伏著弓弩手。倘與周將交戰,誘他過橋。若是步行,可過此轎,如若馬將,
    跑急勢重,便要連人帶馬跌下水去,那時鐵樁戳體,箭鏃鑽身,憑他蓋世英雄,
    不怕不死。
    (丹托聽了大喜,連稱妙計。)
    (正言間,忽報周兵已至。)
    (丹托便差軍士上關嚴守,多備灰瓶炮石,提防攻城。)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