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一 至 第四二〇

411**時間: 地點:
    (當時見了,一齊沿岸向南而走,但見水勢汪洋,各營軍馬盡都淹沒,其餘會水
    (得命者,不上一二萬。)
    (後人有詩嘆云:
    (  萬馬爭奔勢若潮,一時軍卒盡流漂。)
    (可憐無數河邊骨,猶帶冤聲涌怒濤。)
    (諸將保了世宗,退至數十里,招集得命軍士,扎立營盤,查點將士,不見匡胤
    (鄭恩二人。)
    (世宗心慌,正欲差人尋覓,忽報二將已到,世宗方始心安。)
    (二人見駕,各各慰安。)
    (少頃,文武官員,隨征將士,漸漸復集。)
    (世宗見折了許多人馬,忿怒不已,乃謂諸將道)
世 宗:數日前已有神明報知其事,朕尚未明其故,不想今日果應斯言,殊可痛恨!
王 朴:氣數有定,故不能逃,但勝敗兵家常事,陛下不必憂焦,有傷聖體。
世 宗:(世宗怒道)朕誓與楊業決一死戰,以報其讎!
匡 胤:不可,軍士折傷大半,糧餉不繼,士卒已無戰鬥之心,陛下苦與之戰,恐其不利
    。不如暫且班師,再圖後舉,諒劉崇如釜中之魚,安能逃其生哉?
    (世宗自知銳氣已挫,難以奮興,祇得允從其議。)
    (先差人至忻州,暗暗抽回岳元福這支人馬,然後下詔班師。)
    (各營將士得旨,無不歡喜,盡皆整頓回師。)
岳元福:陛下,進兵易,退兵難,今楊家與劉崇聲勢相依,非可小視,倘楊家探知我軍退
    去,密地出兵來追,甚非所利。為今之計,陛下可命將斷後,以防彼兵追襲,陛
    下前軍緩緩而退,便無患矣。
    (世宗聽奏大喜,即命高懷德、高懷亮、馮益三人為前鋒,鄭恩、岳元福、馬全
    (義擁重兵斷後,自與趙匡胤、張永德、符彥卿、王朴、史魁等以下戰將並宿衛
    (軍馬居中,即日焚其營寨,班師回朝。)
    (不提。)
    
    
412**時間: 地點:
    (且說楊業水淹周師,大獲全勝。)
    (探馬報到周兵拔營退去,當有五郎延德進言道)
延 德:周兵喪膽而去,孩兒願領輕騎追襲,務要趕上,將周主拿來獻功。
楊 業:不可,兵法云歸師勿掩,窮寇莫追。吾觀周將知識者多,彼軍雖退,必有強將斷
    後,汝若追之,反遭其算矣。
    (延德乃止。)
    (正是:
    (  運籌帷幄能相慎,決策疆場不受欺。)
    (楊業既勝周兵,差人報捷於劉崇。)
    (劉崇得報,憤然嘆道)
劉 崇:高平之戰早得此人,焉有大敗?
    (即遣丁貴齎羊酒金帛等物至營中賞勞,令公拜受,俵分諸軍,眾各歡喜。)
    (次日,楊業隨丁貴入城朝見,劉崇安慰之)
劉 崇:累卿遠來,大勝周兵,於孤家振威多多矣。
楊 業:此皆大王之福與諸將之能,臣有何功,敢蒙獎譽。
    (劉崇大喜,設宴款待。)
    (是日君臣暢飲,盡歡而撤。)
楊 業:(楊業辭駕謝恩)契丹奸詐莫測,勿宜親近,如竭府庫以與之,彼終無厭,而大
    王則自空其國矣。
    (劉崇深然其言,又賜以金珠珍玩之物,楊業拜受辭歸。)
    (至次日,下令拔寨回兵,正是鞭敲金鐙,人唱凱歌,大軍在路無辭。)
    (不日,將至五臺山,楊業對王貴道)
楊 業:五臺山有智聰長老,精於禪理,能知過去未來,久欲會晤,未得其便,今幸有此
    機會,欲與足下同往一訪,何如?
王 貴:吾亦久聞此僧善知相法,公若去見,小將當得奉陪。
    (楊業遂將兵馬屯扎山下,同了王貴,帶了七子,後面跟隨著十數騎,一行人齊
    (上山來。)
    
    
413**時間: 地點:
    (此時中秋以後,久雨初霽之時,見那山色空蒙,雲光映遠,層臺聳兀,峭壁巍
    (峨,正合著兩句古詩道:
    (  晴光開斷壁,曝色半松亭。)
    (楊業帶了眾人上山來,至寺前下馬,抬頭看那山門上,有一匾額,鐫著五臺禪
    (寺四個大字。)
    
    
414**時間: 地點:
    (當時先著人進寺通報。)
    (不多時,智聰長老出來迎接,一行人進了山門,走過幾間大殿,至方丈見禮,
    (分賓而坐。)
    (童子獻茶已畢,長老)
長 老:不知將軍貴駕降臨,有何高論?
楊 業:小可太原人氏,武職出身,姓楊名業,表字繼業。因救河東之厄,得勝回師,久
    仰禪師明測禍福,精察窮通,故此特來參禮,叩問前程,懇乞指示迷津,幸勿隱
    吝。
智 聰:久仰將軍英名遠布,今垂枉顧,貧僧法緣之幸也。
    (楊業遂令左右獻過禮物,乃是黃金十兩,紵絲二端。)
    (智聰辭不敢受。)
楊 業:些須薄物,聊表相見之情,切勿固辭。
    (乃命童子收過。)
    (遂而叩問終身,要求指點。)
長 老:將軍乃當代之柱石,舉世之英雄,今日運籌帷幄,他年垂名竹帛,又何待貧僧饒
    舌,妄擬清白哉。
    (楊業堅請再三,長老)
長 老:既將軍不棄,貧借有四句偈言,望將軍記取。
楊 業:願聞。
    (長老遂將紙筆鋪排,寫出一首偈言道:
    (  立名無佞,建業天波。)
    (辛勤勞苦,李陵榮枯。)
    (寫畢,遞與楊業。)
    (楊業細看,不解其意,再三懇求,欲為解說。)
長 老:此天機也,久後自應。將軍已能循理而行,其後福豈有量耶。
    (楊業遂將偈語收藏。)
    (又喚過七子,與智聰相之。)
智 聰:(智聰逐一相過)皆棟梁之器也,貧僧何用多言。
楊 業:理貴直言,小可決無見怪,望禪師明言之。
長 老:(長老笑道)既將軍不嗔,貧僧祇得冒瀆了。細觀七位將軍,皆是忠國勤民之相
    ,祇可惜剛直太露,他日恐不得其善終。七郎君目有變睛,須防箭危。惟六郎君
    形貌光舒,可保其爵祿。然一生有憂無樂,好事多磨,雖得令終,未許安享。貧
    僧所論如此,亦在諸位小將軍之自保耳。望將軍勿罪。
    (楊業聽罷,撫掌大笑道)
楊 業:大丈夫得死於沙場,幸也,何用計較哉。
    
    
415**時間: 地點:
    (此時天色已暮,智聰令侍者安排素席相待。)
    (眾人席上各訴平生豪氣,談笑悠然,直飲至興盡更闌,就於寺中安歇。)
    
    
416**時間: 地點:
    (當時眾人都已寢定,內中祇有五郎延德寢不能寐,他因日中聽了智聰之言,心
    (懷憂懼,反側難安。)
    (遂乃披衣而起,要往禪房來見長老,求個趨避之方。)
    (祇因這遭兒此心一發,有分教──身處寰宇之中,心超塵俗之外。)
    (正是:
    (  功名事業人皆羨,生死機關誰肯參。)
    (畢竟延德去見智聰有甚說話,且聽下回分解。)
    (第五十二回 真命主爵受王位 假響馬路阻新人)
    (詞曰:
    (  尋傳鑾輿回京闕,眼看旌旗離邊塞。)
    (貔貅何用唱歡歌,養些餘威博後決。)
    (回視波濤歇,打點精神,凱旋聲接。)
    (各人暗裏思量,笑彼刀無血。)
    (可曾建甚功,卒蒙詔婿封。)
    (宜爾家,樂爾室,一朝挂紫衣。)
    (尋盟自合鴛鴦玦,成就從前缺月。)
    (怎如紅葉溝傳,風流初度,春宵一刻,海誓山盟結。)
    (右調《歸朝歡》)
    
    
417**時間: 地點:
    (話說楊延德日間聽了智聰長老相斷之言,心懷憂懼,寢不能寐,等眾人睡著,
    (獨自披衣起來,悄悄往方丈之中,來見長老。)
    
    
418**時間: 地點:
    (此時長老正坐禪床,凝神定性。)
    (忽琉璃光照,見有人走進方丈中來,定睛一看,見是日間所相之人。)
長 老:(便開言問道)將軍因甚尚未安寢,暮夜到來有何話說。
延 德:小可延德,甫聞禪師法語,心實不能自安,為此,篤志而來,懇求禪師慈悲為本
    ,指點小可一條生路,得全首領於九原,死亦感德不朽。
智 聰:此乃各人造化,數定無移,貧僧如何救得,將軍誤矣。
    (延德再三拜懇。)
    (長老見他心志誠實,便說)
即 便:既將軍要得生路,別無方略,祇有高飛遠舉,遁跡林泉,置世事於無心,超形跡
    於塵外,庶可全身遠害,自保其身矣。
延 德:禪師之教,善全之策也。但小可思父子至親,情關憂戚,一旦分離遠去,於心亦
    不能安,如之奈何?
長 老:明哲保身,智者所貴。承歡膝下,人子當然。念汝言出真心,貧僧不得不曲為籌
    矣。
長 老:(遂乃取出小皮匣一隻與之)此乃天機,慎勿洩漏,宜緊藏於身!往常不許開看
    ,如遇大難,方可開看,內中有救汝之計,斷勿忘也。
    (延德接了皮匣,再拜而謝,歡歡喜喜歸至客房去睡。)
    (有詩為證:
    (  前程打動機關透,智者相憐警悟深。)
    (不是當年能受教,將軍寧起入禪心。)
    (次日,長老命行童安排早飯,祇見楊業率眾來辭,長老苦留不住,祇得送出山
    (門。)
    (一行人下了山,回營歸寨,楊業傳令拔寨起行。)
    (大軍離了五臺山,取路回應州。)
    (按下不提。)
    (那契丹主兵屯忻州,見有周兵阻住,不敢輕進。)
    
    
419**時間: 地點:
    (這日,忽報周兵都已撤去,不知何故。)
    (契丹主也先差人細細打聽,方知劉崇召山後楊家兵水淹了周師,以此得能退去
    (。)
    (契丹主聽報,正在贊嘆楊家之謀,忽有劉崇差官來到,送上金珠寶物,請契丹
    (主回兵。)
    (契丹主得了賄賂,統領人馬回本國去訖。)
    
    
420**時間: 地點:
    (卻說世宗收兵還朝,進宮請了太后安。)
    (從此,朝廷政事,皆自親裁,補偏救弊,賑恤民瘼,朝野盡皆歡悅。)
    (因想趙匡胤等諸將能用命效力,合當封爵,以酬其功,於是論功之大小,定爵
    (之次第。)
    (遂以都虞候趙匡胤進爵封為南宋王,鄭恩封為汝南王,高懷德、張光遠、羅彥
    (威、張永德皆封列侯,岳元福、馬全義、符彥卿皆封節度使,分鎮外郡,以其
    (年老,免於上朝,馮益、史魁、高懷亮等封為御林軍都督,進王朴為丞相。)
    (改元顯德。)
    (分賜宅第於王侯等。)
    (未得衙署者,又令各自挑選家將以實之。)
    (眾臣各各謝恩而退。)
    (時懷亮問兄以父母之事,懷德將父死潼關,母存故土之言,說了一遍。)
    (懷亮悲聲大慟,不勝淒傷,方知父親托夢有自來也。)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