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一 至 第三六〇

351**時間: 地點:
    (彼時張羅二人聞知匡胤有難,齊來看視,弟兄五人坐在書房,商議救匡胤之策
    (。)
    (正議間,祇見門官報進道)
二 人:啟千歲爺,外面有一道人,口稱苗光義,要見千歲。
趙 普:殿下,那苗光義陰陽有準,禍福無差,善知過去未來,如影如響,乃當今之高士
    。殿下當以禮貌接他進來,問以救趙公子之策,諒彼決有方略。
鄭 恩:這驢球入的果然口靈兒,算得恁準,樂子極歡喜他。大哥,快去迎接他進來,必
    有好處。
    (柴榮聽說,欣然立起身來,帶同鄭恩、張光遠、羅彥威、趙普等人,一齊行過
    (了七間銀安殿,出了中門,來至府門,見了苗光義仙風道貌,柴榮先已歡喜,
    (欠身相迎。)
鄭 恩:(鄭恩向前扯住了苗光義的手)口靈的妙算先生,樂子在平定州會了你,常常想
    念你的陰陽有準。今日你有緣到來,樂子快活殺了也。
    (說罷,一齊進殿,至書房中,連匡胤等六人,都與苗光義敘禮已畢。)
    (柴榮遜坐,苗光義辭道)
苗光義:貧道乃山野村夫,今來晉謁,禮當侍立聽教,豈敢在千歲駕前僭越賜坐?
柴 榮:(柴榮含笑說道)先生,孤久聞你陰陽有準,休咎無差,乃世之高士,自恨無緣
    常相會晤。今日仙師降臨,天緣相會,孤實有事相求,願聞區劃,先生若推辭不
    坐,孤家也不好啟口了,還請先生坐了,好待請教。
    (苗光義不敢再辭,朝上謝了一聲,就位坐下,口稱)
苗光義:千歲所言心事,莫非為著趙公子,朝廷不肯頒赦,要問貧道的吉凶麼?
    (柴榮聽說,心下訝然,想他推算多靈,今日果然應驗。)
    (將椅兒移過,執了光義的手)
光 義:妙算先生,你早知孤家的心事,一定陰陽有準了。煩你與孤細細推尋,決斷其中
    就裏,若得二弟無事,孤家決當重謝。
光 義:(光義躬身答道)千歲且請寬心,趙公子月令低微,將星不利,有這幾日薄災,
    等他災退,自然無事。
柴 榮:祇不知災星幾時可退?先生與孤說個明白,免得孤家憂愁無盡也。
光 義:千歲,想那陰陽的道理,無盡無窮,變幻莫測,其中的精微奧妙,有非可以言語
    形容者。大略人生於天地之間,總然扭不過命中八字。陰陽五行,造化機關,誰
    能轉扼?屈伸理數,要在順循。彼夫勉強行為,矯揉乖戾,徒益其禍耳,豈樂天
    知命之士哉,即趙公子目下命中不順,亦是理數當然,命運所定,千歲縱焦勞百
    出,恐亦無補於事。雖無不測之虞,而亦不能驟然安妥,等待災退難滿,自有機
    會。千歲今日下問幾時災退,貧道不說,千歲決不放心,貧道若說了時,又恐洩
    漏天機,得罪於鬼神,必遭譴責,於千歲亦有所不利。然貧道受千歲禮遇之隆,
    雖不敢不說,亦不敢全說,祇好略露一二,以見凡事多有定數也。但祇可千歲一
    人相聞,不可使第二人知,庶合露而不露之意。
    (說罷,立起身來,附了柴榮之耳,低低說道)
柴 榮:如此這般,方得趙公子免其大禍,而亦可永息外鎮之患矣。
    (柴榮聽說,將信將疑,沉吟未決。)
光 義:千歲不必狐疑,但當靜候,不消六日,管教便見分曉也。
    (柴榮依言,遂差人往朝中打聽消息。)
    (一面分付排宴款待,就留住苗光義在王府,早晚盤桓。)
    (一連過了四日,不見動靜。)
    (到了第五日,打聽的差人前來回報)
遂分付:啟千歲爺,今日朝中有各鎮諸侯差官到來,上表稱賀,惟有潼關高行周不見有本
    。
    (柴榮聽報,暗暗稱奇)
柴 榮:苗光義果是陰陽有準,推斷無差。
暗 暗:(叫聲)先生,數雖應了,祇恐孤家進朝,此事做不來,如何處置?
光 義:理數已定,千歲放心做去,自有能人保本,決無妨害。快去快去。
    (柴榮聽了,分付當值的備馬,遂別了匡胤等眾人,忙忙上馬,出了王府,穿街
    (過巷,來至五鳳樓,進了東華門,下馬而行。)
    (走過九間殿,又過了分宮樓,至內宮候旨。)
    (正值周主在宮看那各鎮諸侯稱賀的表章,翻來翻去,不見有金斗潼關高行周的
    (賀表,心下又怒又懼──怒的怒他不來上表,畢竟有不臣之心,欺藐君上,懼
    (的懼他既不賓服,一定有謀反之意,想他智勇兼全,名聞天下,滑州之戰,幾
    (乎喪膽,他若舉兵而來,誰能抵敵?因此懷憂。)
    (正在思想,見有宮官跪下奏道)
周 主:啟萬歲爺、國母娘娘,晉王千歲在宮門外候旨。
柴娘娘:快宣他進來。
    (宮官傳了旨意,柴榮進宮朝拜請安,平身賜坐。)
柴娘娘:我兒,你病體可好了麼?
柴 榮:臣兒還未痊可。
柴娘娘:你病尚未愈,進宮來有何事?
柴 榮:臣兒一則進宮問安,二則有樁大事,要奏知父王。
周 主:王兒有甚大事?奏與我知。
柴 榮:臣兒遵旨養病,適有報馬報稱,潼關高行周招兵買馬,積草屯糧,不日兵上汴梁
    ,聲言要與漢主報讎,為此臣兒帶病來奏,望父王早為定奪。
周 主:(周主聞奏大驚道)怪道這賊不來上表,原來果有反叛之心,如何區處?
柴 榮:那高行周與臣兒有不共戴天之讎,銜恨已久,因他父子驍勇無敵,不能與先人報
    讎雪恨。如今老賊操兵練將,要上汴京,聲勢甚大,難與為敵。依臣兒之見,父
    王即當命將興師,往彼問罪,先聲所至,可以不戰而定,所謂先發制人,易與為
    力之道耳。
周 主:王兒所奏甚當,但諸將之中,誰可領兵當此大任?汝試擇焉。
柴 榮:臣兒聞欺敵者敗,怯敵者亡。今觀在朝諸將,皆非高行周之敵,蓋有滑州之役,
    恐其懼怯而僨敗也。
周 主:似此誰人可使?
柴 榮:臣兒保舉一人,堪稱此職,決能與父王分憂,可望成功。
周 主:汝保何人?
柴 榮:臣兒所保之人,乃當今之豪傑,舉世之英雄,恐父王不肯開恩,赦彼罪名耳。
    (周主聽罷,微微笑道)
微 微:王兒,你今所奏,莫非有心要保那紅臉賊麼?這卻萬萬不能。
柴 榮:(柴榮復奏道)父王,那趙匡胤刀槍精通,弓馬嫻熟,有大將之才,堪為國家之
    用,父王命之為將,領兵前去,若匡胤無能,死於高賊之手,就如殺他一般,可
    消父王之怒矣,若匡胤此去得能擒拿老賊,一來便與國家除了大害,免其後患,
    二來可報臣兒先人之讎,更可使匡胤將功折罪。此一舉而兩得,公私兼盡之策也
    ,望父王依允。
    (周主聽奏,沉想了一回,說道)
周 主:王兒且退,明日早朝,再當定議。
    (柴榮總不肯退,祇是苦切相求,委曲陳奏。)
柴娘娘:(當不得柴娘娘又在旁邊攛掇)社稷為重,隱忿宜輕。陛下還該赦趙匡胤之罪,
    命他領兵速上潼關,剿除叛逆為是。
    (柴娘娘這兩句話,又把周主要殺匡胤之心,已減去了八九)
柴娘娘:明日候旨。
    (柴榮謝恩回宮,回至王府,見了眾人,把這話說了一遍。)
柴 榮:(眾人驚喜交集)雖蒙大哥這番回天之力,皇心轉移,究竟不知明日凶吉何如。
柴 榮:不妨,皇上已有允許之意,諒無翻變,設或不然,愚兄願以微命殉之,豈敢偷生
    於人世耶?
苗光義:殿下勿憂,諸公亦請放心,理數已定,明日包管無事。
    (眾人將信將疑,不敢多說。)
    (看那匡胤歡笑自如,絕無驚憂之態。)
    
    
352**時間: 地點:
    (當時柴榮分付備酒,排設於書房之中。)
    (現在七人,序次坐下,閑談今古,共飲醇醪。)
    (祇因未判吉凶,藉此以為解悶消愁而已。)
    (正是:
    (  一事未經言下決,數杯且盡眼前歡。)
    (次日,周主駕設早朝,受文武百官朝拜。)
周 主:今潼關高行周不遣官上表,陰蓄不臣之心,指日兵上汴京,汝等眾卿,有何良策
    ,以助寡人?
    (言未已,有晉王柴榮上殿山呼,保奏趙匡胤為將,領兵征剿潼關,必能建績。
    ()
周 主:朕的強兵猛將,亦復不少,王兒何苦一心保他?且這賊乃朕之讎人,朕若誤用為
    將,倘彼生變,不幾自造其威乎?此奏未妥,難以施行。
    (祇見樞密院王朴上殿,進禮稱臣,叫聲)
王 朴:陛下,晉王所奏甚是。陛下暫赦趙匡胤之罪,命他帶罪立功,祇許領兵三千,刻
    日上潼關擒拿高行周,得勝還朝,將功折罪,若有失機,兩罪俱發,總然不出陛
    下之所算也。
周 主:倘趙匡胤此去,半途生變,反投高行周,便自如虎添翼,愈益其敵,此事怎了?
王 朴:臣朴願保匡胤立功,決不反投高行周,倘若有變,臣甘抵罪。
周 主:既先生所奏,與王兒相合,諒是無妨,朕當允議。
    (遂在龍案之上,親寫了一道旨意付與。)
    (晉王柴榮與王朴各各謝恩。)
    (周主駕退回宮,文武各散。)
    (那王朴是個能人,善曉陰陽,算定匡胤此去,路上自有收留人馬,不必多付,
    (所以祇奏三千,若奏多了,周主心疑,便不能救了,況高行周雖然威鎮潼關,
    (父子梟勇無敵,手下雄兵十萬,戰將極多,其如壽命不長,難存於人世,匡胤
    (此去,適逢其會,便可成功。)
    (閑話休提。)
    (祇說當時柴榮領了旨意,回府見了眾人,先與匡胤恭喜過了,然後將旨意開讀
    (,祇見上面有兩句)
然 後:領兵三千,速上潼關擒高行周,回京定奪。
    (祇唬得柴榮面如土色,舉止無措,一把扯住了苗光義說道)
柴 榮:先生,二弟雖然赦了,那旨意上祇付三千人馬,前去征剿。據孤家看來,此去祇
    有輸,沒有贏。那高行周排兵布陣,引誘埋伏,件件皆精,況其子高懷德勇冠三
    軍,萬夫莫敵。孤家前在滑州,與他打過幾仗,被他鞭打史彥超,槍傷王峻,殺
    死人馬無算。這般利害,人所共知。今二弟雖是英雄,祇叫他匹馬單槍,如何去
    得?孤家於心不安。不知先生有甚良策?
苗光義:理數已定,千歲何必多慮?況貧道已先說過,時來運來,趙公子從此以後,大運
    亨通,該與王家出力,建立功勛。此去逢凶化吉,遇難成祥,到那裏福至心靈,
    災消晦退,正是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千歲但當靜以待之,方信貧道之言不謬也
    。
柴 榮:先生言雖容易,其如孤心終不能安,奈何?
光 義:貧道有一譬喻,當為千歲言之,其疑可立決矣。
    (柴榮拱手請教。)
    (苗光義從容分說出來,有分教──歷年嘍卒,盡為帳下雄兵。)
    (前代良臣,頓作冥中厲鬼。)
    (正是:
    (  饒君總有沖天志,難出其中玄妙機。)
    (畢竟苗光義說甚譬喻,且看下回自知。)
    (第四十四回 宋太祖帶罪提兵 杜二公挈眾歸款)
    (詞曰:
    (  遊子歸鄉,未得晨昏定省。)
    (時當非患,此身幾入阱。)
    (為有不臣,用是立功邊境。)
    (風塵士馬,旌旗影影。)
    (路接英豪,添助軍容盛景。)
    (初來鴻運,抵掌同酬慶。)
    (天假良緣,更值乘龍欣幸。)
    (克成懋績,纔揚本領。)
    (右調《傳言玉女》)
    
    
353**時間: 地點:
    (話說柴榮見匡胤罪雖赦了,但周主祇發三千人馬,要他上潼關擒拿高行周,將
    (功贖罪,心中不勝驚懼,向苗光義求問計策。)
光 義:千歲何必多慮?凡事有興有敗,數理所該,莫可勉強,憑你好漢英雄,都扭不過
    天象。即如那諸葛孔明,具內聖外王之學,有神出鬼沒之機,鞠躬盡瘁,難脫秋
    風五丈原。項羽有拔山之勇,舉鼎之能,喑啞叱吒,千人自廢,一朝勢去,自刎
    烏江。古來多少英雄良將,機逢勢盛多興旺,運退時衰沒主張。貧道夜觀乾象,
    見高行周命星昏慘,惶惶欲墜,料他不久於世,已是無能。今趙公子但當鼓勇前
    去,相機而行,不過兩月之內,高行周一定身亡,而公子能建不世之功也。
    (光義說到了這一句,祇見匡胤在旁哼哼冷笑,叫聲)
光 義:苗光義,你這牛鼻子的道人,你自恃其能,說這許多謊話,恁的天花亂墜,惑亂
    人心。我此去得勝回來便罷,若不得勝,不把你腿筋兒打斷,我也不姓了趙。
    (苗光義聽說,亦大笑道)
苗光義:趙公子,你聰明了一世,懵懂在一時。你此去若應了貧道之言,殺了高行周,得
    勝回朝,那時莫說要打貧道不好下手,祇怕還要重謝貧道哩,若殺不得高行周,
    自己性命已喪潼關,怎能回來把貧道的腿筋打斷?公子但請放心前去,自可成功
    。貧道祇在王府等候捷音,奉陪賀功筵席。況且別人領兵去,還割不下高行周首
    級,公子你與他是前世冤家,今生對頭,一定不移之理,無用多慮。
    (匡胤聽了,便不言語,暗想)
匡 胤:高行周祖傳花槍,人不能敵,乃是天下聞名的好漢,鐵槍王彥章尚且喪在他手,
    何況於我?我如今也顧不得了,為人在世,豈可貪生怕死,束手自斃?譬如得罪
    而死,死之無名,不若戰死沙場,名傳後世。
匡 胤:(主意定了,叫聲)大哥,快去挑選人馬,小弟明日就要起身,那怕高行周有三
    頭六臂,與他拼一拼,除死方休!
    (柴榮聽言大喜,即刻往教場點選三千精壯人馬,付與匡胤。)
    (匡胤將人馬駐扎定了,回家來辭別父母。)
    (祇見趙弘殷默然無語,面上生嗔。)
    (杜夫人終是姑息,見了匡胤,眼中流下淚來,叫道)
匡 胤:我兒,你回來了麼?
匡 胤:正是,孩兒回來了。
    (那趙弘殷疼在心頭,惱在臉上,用手指道)
趙弘殷:不肖子,我幾次三番叫你休要惹禍,饒了我兩口兒老命,你偏偏不聽,連次招災
    ,帶累父母擔憂受怕,今日還要你來做甚?快些出去,莫要在此。
匡 胤:爹爹母親,周天子雖然赦了孩兒的罪,卻叫孩兒帶罪提兵,刻日上潼關擒拿高行
    周回來,將功折罪,明日就要起身。為此,前來拜別父母。
    (杜夫人聞言,放聲大哭。)
    (那趙老爺雖然惱怒在心,聽說周主命他上潼關剿拿高行周,明日就要起兵,祇
    (唬得泥丸宮失了三魂,涌泉穴走了七魄,免不得眼中也便流淚起來,叫道)
周 主:匡胤我的兒,我空養了你一場,你此去兵上潼關,凶多吉少,祇怕今日一見,以
    後再不能會面了。
    (說罷,哽咽淒楚,不住咨嗟。)
匡 胤:爹爹,那高行周不過也是一個人,須不是三頭六臂,直恁如此怕他?
趙弘殷:(趙弘殷喝聲)咄!畜生胡說!那高行周深明韜略,善曉天文,行兵如孫子,擺
    陣似太公,一條槍傳名無敵,馬前課能斷吉凶,聞風知勝負,嗅土曉輸贏。你這
    冤家分明是小螞蚱行嫌路窄,雛鷹初舞恨天低,你豈是他的敵手?惟有送死而已
    。我今沒有別說,祇有幾句要言分付你,你兵上潼關,須要牢牢緊記,依我而行
    ,或者性命可保,重回故土。你當聽著:
      沿路休傷百姓,天晚先要安營。
      拔營須看日出,安營貴在康平。
      夤夜當防劫寨,傳更分外嚴明。
      低處須防放水,窄處防火攻營。
      出兵須看黃道日,打仗還宜佔上風。
      追將提防埋伏計,回營準備後來攻。
      行周詭計多莫測,善於引誘挫人鋒。
      勝敗雖然難預定,聽天由命賴神聰。
    此乃行兵要訣,汝當緊記而行,切勿自恃血氣之勇,誤了大事。
    (匡胤受命訖,即叫)
即 便:爹爹母親,孩兒此去,多祇半年,少祇四月,自然得勝還朝,無煩二親挂念。孩
    兒皇命在身,不敢久留,就此拜別。
    (說罷,叩了四個頭,辭別父母。)
    (那杜夫人放聲大哭,扯住了匡胤,難解難分,真是生離死別,人間最苦之事。
    ()
趙弘殷:(那趙弘殷叫聲)夫人,你也不必悲傷,孩兒身負大任,不宜阻隔,待他去罷。
    (夫人聽說,祇得放了手。)
    (匡胤流淚辭別過了,舉步到後房,來別妻子。)
    (那賀金蟬聽得丈夫出兵遠去,心下十分憂愁,正見匡胤進來,連忙接至房中,
    (見禮坐下。)
金 蟬:丈夫,聞知朝廷赦了罪名,又要提兵遠出,使妾不勝驚恐。此去但願神明相佑,
    早早奏凱回兵,妾願頂禮三光,酬恩家廟。
匡 胤:賢妻不須多慮,卑人進來,因有一事相囑,那堂上雙親年老,早晚侍奉,全仗賢
    妻勤勞照應。
賀金蟬:此乃賤妾分內之事,不必叮囑。
    (說罷,夫妻同出房門,來至廳前,金蟬住步。)
    (匡胤別了妻房,又往堂上重辭父母。)
    (見了匡義,一手執住,叫聲)
匡 義:兄弟,為兄此去,兵上潼關,凶多吉少,倘然身喪高行周之手,祇愁父母年高,
    仗你孝養。嫂嫂年輕,叫他嫁人,免得終身不了。
    (匡義聽言,滿眼流淚,叫道)
匡 義:哥哥放心前去,但願逢凶化吉,改禍成祥。
    (說罷,送出大門。)
    (匡胤上馬,來至王府,已是下午時分。)
    (柴榮預備餞行酒席,擺在書房,專待匡胤進來坐席。)
    
    
354**時間: 地點:
    (當時柴榮、匡胤、鄭恩、張光遠、羅彥威、趙普六人,依次而坐,惟苗光義不
    (用葷饌,另外設一素席。)
    (彼此舉觴共飲,執箸同餐,席間又說了許多行兵的說話。)
    (看看天晚,又飲了一回,方纔撤席,各自安歇。)
    (次日,匡胤辭別眾人,帶領那三千人馬,同了鄭恩,發炮起行,出了汴梁城,
    (望潼關大路而走。)
    (路過昆明山,收了董龍董虎,得了嘍囉兵八千,共有一萬一千人馬,合兵一處
    (而行。)
    (於路又從張家莊經過,知得張太公已死,匡胤便令從軍準備祭禮,往靈前祭奠
    (一番,以盡子婿之禮。)
    (奈張太公在日,有了偌大家私,並無子息,更無宗族親黨。)
    (匡胤即時叫齊了奴僕家童,擇了一個忠厚老成的管家,叫他掌管田園,主奉祭
    (祀,餘人不許侵凌玩忽,都要勤儉遵依。)
    (眾家人遵命而退。)
    (匡胤分遣已定,即便起身,率兵望前而進。)
    (有詩證之:
    (  董家無敵八千兵,向化從行軍令明。)
    (更有多財絕裔者,選能主事合公平。)
    (大軍在路,浩浩蕩蕩,望潼關進發,於路不犯秋毫。)
匡 義:(正行之間,有探馬報道)前有高山阻路,大兵不可前行。
    (匡胤聽報,傳令安下營寨,問向導官道)
匡 胤:前面這山叫甚名兒?
    (那趙匡胤帶罪領兵,周主尚未封職,手下眾人不好稱他老爺,又不好稱他元帥
    (,祇得稱呼一聲主爺,其意以為領兵之主而已。)
    
    
355**時間: 地點:
匡 胤:(當時向導官稟復,尊稱一聲)主爺,前面這座山,名為太行山,極是高絕險峻
    的去處。
    (匡胤聽說是太行山,想道)
匡 胤:母舅杜二公在山上,稱為抹穀大王,不知近來行止如何?我何不上去相會一遭,
    便見分曉。
又 想:(遂謂鄭恩道)三弟,這山上乃是我母舅在上駐扎,手下兵馬極多,你可與二董
    將軍守住營寨,待愚兄上山去,與他借些人馬,湊聚大隊,好上潼關與高行周對
    壘。
    (鄭恩應諾,便與董龍董虎看守營盤。)
    (匡胤獨自一個空身上馬出營,進了山口,隨馬緩緩上山。)
    (但見那太行山恁的十分景致,但見:
    (  松柏秀參天,澗溪流逝連。)
    (獐豝隨往返,麋鹿任遊閑。)
    (狡兔營三窟,豺狼縱一煙。)
    (仙禽飛似舞,鸚鵡巧能言。)
    (最愛泉中物,皎然似雪練。)
    
    
356**時間: 地點:
    (此時正當中秋天氣,草木猶青,山卉尚艷,山景有色,令人賞玩不置。)
    (匡胤正看之間,聽得鑼聲響處,見盤道上有數十個嘍囉,要把擂木打下山來。
    ()
    (匡胤著急,慌忙喊叫道)
匡 胤:你等嘍兵,休要打下!快去報與抹穀大王知道,說有東京趙公子到來,要求相見
    。
    (那嘍囉望下看來,見匡胤頭上紅扎巾,身穿綠戰袍,面如重棗,鬚似鋼針,坐
    (著那火塊般的赤馬,體高調良,越顯得匡胤人材異特,相貌魁偉,又是認得寨
    (主,不知甚麼來歷,不敢怠慢,飛奔上山,至分金亭前跪下稟道)
嘍 囉:啟大王爺,山下來了一個紅臉大漢,單人獨騎,口稱東京城內的趙公子,要見三
    大王的。請令定奪。
    (杜二公聽報,便對威山大王巡山太保說道)
杜二公:這來的公子,就是小弟的舍甥,名叫匡胤,表字元朗。為人極有仁義,他在關西
    五路,算得一條好漢。今日前來,定有緣故。敢屈二位山主同小弟下山,接他上
    來,問他因甚到此,倘若無事,便好盤桓。不知二位寨主意下何如?
嘍 囉:(巡山太保道)賢弟,你去年在千家店抹穀之時,把你打了一頓的,可就是這位
    令甥麼?
杜二公:(杜二公笑道)實不相瞞,小弟見教的,正是這位賢甥。
嘍 囉:(巡山太保道)怪道要我們同去接他,原來是賢弟的上風,我們自然該去。
那大王:(威山大王)愚兄久聞令甥是位英雄豪傑,去年賢弟被打時,愚兄就要接他上山
    。不道他恁早去了,不能相會,此心常自怏怏。天幸今日到來,正愜予懷,禮該
    相接。
    (遂分付嘍囉大開寨門,灑掃迎候。)
    (三位大王齊下山去,把匡胤迎接上山,至廳上見禮已畢,各各坐下。)
    (先是匡胤與杜二公敘了些甥舅的話頭,然後動問二位寨主尊姓貴表。)
    (那趙匡胤乃是九朝八帝班頭,天大的福分,又是鴻運初來,暗裏能夠致人恭敬
    (。)
    
    
357**時間: 地點:
    (當時問得這一聲,那二位大王便躬身立起。)
那大王:(威山大王)公子,在下姓李名通。這是義弟,姓周名霸。俱是涿州人氏。因與
    勢家有讎,一時忿怒,行凶打死了人,奈官司逼迫,無處安身,祇得逃到此山,
    權為落草,祇圖苟且存身,實非中心所願。
匡 胤:原來二位寨主多是英雄好漢,有此本領。可惜埋沒於綠林之中,誠美玉韞藏,明
    珠蒙滓。今趙某不才,奉旨提兵,上潼關剿除叛逆,大兵現在山下駐扎,因慕二
    位寨主英名,謹來晉謁。二位若肯棄邪歸正,一同趙某前去立功,將生平志願,
    報效朝廷,博取富貴功名,耀祖榮宗,封妻蔭子,豈不美哉?如若安心落草,恐
    非終身事業。未識二位寨主尊意以為何如?
    (那李通周霸聽了這番勸諭之言,不覺鼓動了壯年志氣,撥開了陰晦烏雲,心中
    (如雪亮一般,又感激,又歡喜,開言)
開 口:某等素有此心,因無路可進,故此權避山林。今蒙公子開諭,不棄我等鄙夫,願
    歸麾下,聽從指使,一同前去殺賊立功。
匡 胤:(匡胤大喜道)既承二位相許,明日就要起身。不知山寨裏有多少人馬?煩二位
    傳令於他,願去者去,不願去者聽其自便,不必相強。
    (二人領命,一面查點嘍兵,一面收拾糧草,又分付備酒在分金亭內款待匡胤。
    ()
    (看看天色已晚,匡胤便要告別下山。)
杜二公:(杜二公用手扯住道)賢甥且慢。自從你舊年別後,我把你外婆舅母表妹一同搬
    上山寨裏居住。我等兄弟三人名雖落草,實是替天行道,義取人財,倒也兵精糧
    足,靠天的十分興旺,皆出賢甥良言所致。但你外婆常常惦念你,可隨我進去看
    看,且過了一宵,明日下山罷。
    (匡胤聽說外婆舅母俱在山上,連忙立起身來,別了周李二位,隨了杜二公,來
    (到後寨,拜見杜老太太與褚氏舅母。)
    (敘過了家常的話,褚氏便問)
褚 氏:外甥,你今從那裏來?
匡 胤:甥兒從東京來,如今奉旨,兵上潼關,剿除叛逆,特來請母舅同行。
太 太:我兒,你父母在家可好麼?
匡 胤:俱備平安,祇是母親常念外婆母舅舅母,無由得見,以是為憂。
    
    
358**時間: 地點:
    (說話之間,褚氏又命丫鬟請出麗容小姐來,與匡胤相見了。)
    (那杜二公又設了酒席,款待匡胤。)
    (長幼序次坐下,麗容便要回房。)
褚 氏:我兒,這是你姑娘之子,嫡親表兄,況是舊年見過一次,還要躲避怎的?可就在
    我肩下坐著,陪你哥哥飲一杯。
    (麗容不敢違命,祇得坐下。)
    (那匡胤前次相見,尚未細觀,不過略睹姿容,見其母女不同其貌,已是暗暗驚
    (異。)
    (今日同在席上,留心偷覷,方覺嬌姿絕世,美貌無雙,乃天上之嫦娥,人間之
    (艷麗也。)
    (有《臨江仙》一詞以贊之:
    (  柳葉眉彎新月,秋波盼兮傳神,芙蕖出水色嬌勻。)
    (安排碎白玉,映襯點朱唇。)
    (鑲嵌珍珠遍插戴,衣衫鮮艷層層,天然美貌一佳人。)
    (香醪遞口飲,春筍把杯擎。)
    (那杜麗容有西宮貴妃之福,雖然同在飲酒,不避嫌疑,然其舉止安敦,自有一
    (般貞靜幽閑之度,所以匡胤見了,暗暗敬羨。)
    
    
359**時間: 地點:
    (當時至親五口兒飲至更深,杜二公纔命撤去殘席,起身送匡胤到西書房安歇,
    (甥舅各道了珍重。)
    (杜二公回轉身來,同褚氏候太太睡了,然後回房。)
    (夫妻正要安睡,祇見丫鬟慌慌張張跑進房來報道)
然 後:二爺,不好了,西書房火發了!
    (這一聲報,登時把杜二公夫妻唬了一跳,即忙一同奔出房來,在書房中去看火
    (。)
    (有分教──親上加親,運中行運。)
    (正是:
    (  旌旗到處人皆服,士馬臨城敵自休。)
    (畢竟書房中怎的火發,且看下回自知。)
    (第四十五回 杜二公納婿應運 高行周遣子歸鄉)
    (詞曰:
    (  軍旅盤桓山渚,憶念思千縷。)
    (不作孤鴻去,假良緣,長者許,紅線聯翠羽。)
    (欣相聚,擬作休征,功遍宇。)
    (旌旗到處,磨厲以須自裕。)
    (誰實矜張,勢殺徒遺淒楚。)
    (已是天涯多間阻,回顧斜陽,且待後舉。)
    (右調《隔浦蓮》)
    
    
360**時間: 地點:
    (話說杜二公送趙匡胤到西書房安歇了,復回身來,候母親睡了,然後夫妻回房
    (。)
    (正要寬衣,見有丫鬟來報,西書房火起。)
    (杜二公驚得心慌意亂,開門不迭,拉了褚氏,急忙忙奔至書房門首,那裏見有
    (半星的火影兒?祇見一塊紅光罩住在書房屋頂上。)
    (夫妻各向門縫裏張看得親切,祇見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靜靜,那頂門透出一條
    (赤色真龍,口中不住的在那裏吞吐火焰。)
    (二人不敢出聲,看了一回,悄步轉身,回頭看那屋上的紅光,兀是像火發的無
    (異,心下各自驚奇,又是歡喜。)
    (回至房中,分付丫鬟,不許到西書房去驚動大爺的安寢。)
    (夫妻二人坐下,沉想了一回,褚氏開口道)
褚 氏:當家的,我看趙家外甥頂現真龍,必定後來有皇帝之分。
杜二公:(杜二公點頭道)賢妻,我一向要對你說,祇因山寨事煩,不曾與你知道。舊年
    在中秋節後,有一道人叫做苗光義,他上山來與我相面,原說我家的外甥是個真
    命之主,叫我招聚兵馬,積聚糧儲,日後助他成事,我尚未信。不想今夜目睹其
    兆,果應他言,此子後來必為天子無疑了。但此事祇可你知我知,不宜洩漏。
褚 氏:說也奇怪,我昨夜睡到三更,得了一夢,夢見一個道裝的白鬚老人,手內拿了一
    本簿子,含著笑臉,對我說道:『你女兒麗容有后妃之福,須要加意撫他。當記
    真龍出現,便是貴婿。』那時我對他說道:『我們乃綠林之輩,生的女兒焉能有
    后妃之分。』那老人道:『你若不信,可隨我來,與你一個證見。』我夢中便跟
    了他走。走到一個去處,見有許多高大的宮院,都是金裝玉砌,分外齊整,那宮
    裏的擺設富豪,從來不曾見的。又見兩旁立著許多綵女,中間坐著一位宮裝打扮
    的美人,甚是華麗。當家的,你道中間坐的是誰?
杜二公:賢妻,你做的夢,我怎的知道是誰?
褚 氏:卻不是別人,原來就是我的女兒。其時我見了女兒,想他怎麼到得此地?正要進
    去問他,不道被你一個翻身,把這骨朵兒雙足登了我的肩窩,驚了醒來,正聽得
    外面嘍囉纔打四鼓。你道這夢奇也不奇?
杜二公:(杜二公呵呵的笑道)這夢做得果奇,祇是可惜我翻的身兒不好,驚醒了你,累
    你不得問明女兒,也同在那裏享福。這都是我的足兒無禮,你當問他一個大大罪
    名。
    (褚氏聽罷,也笑將起來,啐了一聲道)
褚 氏:你還要說這趣話,我想昨夜做的夢,與今日見的真龍,他兩下莫非果有姻緣之分
    ?我們到了明日,何不把女兒當面許了他,他日後做了皇帝,我與你怕不是個國
    丈皇親?也得個下半世威顯些兒。
杜二公:聞得外甥在東京已做過親了,怎好又把女兒許他。
褚 氏:原來你是個呆子。那皇帝家有三宮六院,富貴家有三妻四妾。日後正宮雖然沒分
    ,我女兒偏宮是一定有的,你怎麼說出這呆話?
杜二公:賢妻莫要性急,我本早有此心,猶恐你說的不真,故此假言以試耳。既然你我同
    心,明日便請母親說合便了。
褚 氏:(褚氏大喜道)這便纔是。
    (於是夫妻商議已定,睡了一宵。)
    (到了明日,夫妻起來。)
    (同到太太房中說知此事。)
    (太太大喜,便叫丫鬟到西書房去請公子進來。)
    (丫鬟答應一聲,往外便走,去不多時,已把匡胤請了進來。)
    (匡胤先請了安,然後)
然 後:外婆,呼喚孫兒,有何分付?
太 太:我請你進來,別無他事,因有一言與你商量,祇是你要依的。
匡 胤:外婆有甚話講,孫兒無有不依。
太 太:我兒,祇因你母舅尚未有子,祇有表妹,年當十五,意欲招你為婿,你莫要違了
    他的美意。
匡 胤:原來如此。祇是孫兒有過了親事,外婆所知,怎敢再屈表妹?
太 太:你這孩子,原來也是糊涂,你難道不曉得皇帝家有三宮六院,富貴家有一妻二妾
    ,何況於你,這是你母舅舅母愛你,故把表妹相許,他倒肯了,你倒不肯!
匡 胤:非是孫兒敢於違命,一則不得父母之命,二則軍務在身,怎敢及於私事。但蒙二
    位大人錯愛,且待班師之日,稟過了父母,然後下聘。
    (褚氏猶恐走脫了這個皇帝女婿,即便)
即 便:甥舅至親,等甚麼父母之命,誰耐煩到班師之時,外婆做主,也不消甚麼聘禮,
    你祇消留下一物為定,便是無改無更的了。
匡 胤:舅母雖如此說,但甥兒奉旨提兵,身邊並無一物,奈何?
    (褚氏聽說,把眼兒望著匡胤周身的睃,見匡胤身上有一個玉鴛鴦,即便伸手過
    (去,摘了下來,執在手中一看)
褚 氏:就是他罷。
    (杜麗容該有西宮之福,又值褚氏有心配他,自然易於玉成其事也。)
    (有詩為證:
    (  偶然濃睡現真龍,觸起三更夢裏容。)
    (意決心專誠作合,姻緣何論水山重。)
    (當下匡胤辭別了外婆舅母,同杜二公出來至廳上。)
    (與李通周霸相見了。)
    (李通分付安排早飯,大家用了。)
    (然後點撥人馬,選了五千精兵,跟隨匡胤下山。)
    (其餘不願去的,都在山上,仍舊守把巡邏。)
    (其山寨事務,交與褚氏掌管。)
    (李通分撥已定,便同周霸杜二公領了五千人馬,隨匡胤一起下山,來至大營,
    (合兵一處,共有一萬六千人馬。)
    (三將又與鄭恩二董各各相見。)
    (匡胤傳令,放炮起行,大軍竟望潼關大路而來。)
    (此言慢表。)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