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 至 第八〇
71**時間: 地點:
(此時百姓聞得上皇駕回,皆歡呼踴躍,扶老攜幼,頂禮焚香,擁塞於安定門之
(內,齊呼萬歲,聲動山嶽。)
(上皇一一慰勞畢,乃從東安門而進。)
(景帝亦至門出迎,下輦拜。)
(上皇亦答拜,拜畢,相抱而哭。)
(各述授受之意,推讓遜避良久,乃送上皇至南城殿中。)
(百官皆朝見,禮畢,大赦天下。)
(上皇揖遜,當日自居南城宮殿。)
(百官朝賀畢而出。)
(景帝亦別上皇回殿。)
(遂賜五百邊騎賞物彩緞,發今回歸。)
(眾辭朝去訖。)
(且談少保于公見上皇已歸,北地和息,寇盜稍寧,惟慮先朝永樂年間降人,皆
(祿養於東昌、河間、易州、涿州、薊遼等處地方,切近京師。)
(三、四十年間,人數眾多,生長蕃盛,驕縱難制。)
(日前也先入寇之時,多有乘機擾亂之意,為害非小。)
(思今之計,乘此南征未罷,吾當舉其有位號者,重與犒賞,隨處安插,庶無相
(聚為亂之患。)
(乃即日上疏奏聞,景泰覽奏大悅,即降旨曰)
于 公:卿為國深慮,實有遠謀,急宜相機區畫。
(于公乃即安插諸降人於廣東、廣西、湖廣、四川等處,遂使積惡潛消,各為良
(善,宗社奠安,皆于公之功也。)
(第二十四回 于公薦賢置州縣 徐珵改諱治張湫)
(于公見邊方和好,並寇盜削平,外無侵邊之患,內無鼎沸之虞,乃思安內撫民
(之策。)
(且叛亂之後,地廣民殘,少官治理,乃奏保廉能仁厚之官數人以治之。)
(朝廷允奏,各升巡撫一員,添設州縣。)
(于公保奏孫原貞為浙江巡撫,添設宣平、雲和、景寧、泰順四縣,備置縣官管
(理,因葉宗留擾亂之後,而置之也。)
(又奏保王來為福建巡撫,添設永安、受寧二縣,各置尹、丞、簿、典官掌理,
(因鄧茂七擾亂之後而設也。)
(復保奏李匡為廣東巡撫,立南海、東莞二縣,因黃蕭養叛亂之後而設也。)
(俱各置尹、丞、尉、典分理掌管畢。)
于 公:(于公喜曰)吾料諸君必不負吾所薦。
(正欣喜間,早有人報進部來稟道)
早有人:張湫河決,大水沖沒漕船。
(于公聞報,大驚曰)
于 公:目令兵馬眾多,惟仗漕糧足用。今河決淹沒,誠為可慮!
(即日具本奏聞。)
(朝廷即敕工部尚書石璞、侍郎王永,治理張湫。)
(石、王二公到任一載,未有成績。)
(當有徐珵聞知二人治水無成,自以為深知地理,特來見于公。)
公 即:(公即見曰)元玉(徐珵字)特來,必有教諭。
(徐珵說與欲往張湫治水之意。)
于 公:吾倒忘了元玉才能。明日即當面奏,薦兄治水,以舒國憂。
(徐珵甚喜,辭出。)
72**時間: 地點:
(明日,于公早朝畢。)
(景帝御便殿,于公即趨入啟奏曰)
于 公:臣聞張湫河決,石璞一人蒞任得疾,不能治理。諭德徐珵頗曉天文、地理,乞陛
下以河道委之,必能成功。
(景帝未及宣言,旁有金英、興安二監問曰)
興 安:這徐珵就是前年主南遷之人麼?若是此人,因他識得天文、地理,依了當日之言
,這時候不知被邊人僭到何處去也?
(景帝聞得此言,就不允于公之薦。)
(于公被二監當殿說出徐珵之事,踢蹴不安,只得叩辭出朝。)
(後過月餘,時值新歲,群臣朝賀畢,各歸。)
(徐珵即造于公府中。)
(一來賀節,二來即問起前所浼之事。)
于 公:日前小弟面奏薦兄,奈內廷諸人知兄之名,當面阻撓,使吾不敢再奏。
(徐珵默然不悅,即辭回,公固留酌,不肯而出。)
(於是深恨于公。)
73**時間: 地點:
(明日,珵帶了親隨數人,一逕來見閣老陳循。)
陳 循:(循見珵曰)元玉有何見教?
(珵即將所事告之。)
陳 循:若內監有言,事不諧矣,非干於節庵之事。就是不佞,亦難保舉公也。
(徐珵即送玉帶一條、明珠百顆與循。)
陳 循:何勞惠此珍貺。
(遂留飲。)
(因談論間,陳循)
陳 循:依吾愚見,元玉將尊諱改得,自當一力保奏。使內廷諸人不知,事無不諧矣。
(珵聞言大喜,即領教而出。)
(徐珵遂上改名疏,景帝允奏。)
(改名有貞,字元武。)
(留連月餘,陳循果上疏保奏許彬、徐有貞二臣善度水勢,可濬河渠。)
(若命治水,必有成績。)
(內廷果不知為珵,無所阻謗。)
(並以僉都御史星夜馳往張湫治水。)
(有貞聞命下,星夜到張湫來看地形。)
(乃點檢徒役,謂屬吏曰)
有 貞:吾觀此處工役甚大,非經歲月,不能成功。視此數千疲卒,焉能用得?吾今散遣
汝等,且休息數月,待吾巡歷地勢,然後召用。
(徒卒感恩而去。)
(有貞遂乘一小舟,窮河之源。)
(乃由山東濟州、汾州沿衛及沚汝,復往大河,過濮范,始回舟。)
(其地形源流脈絡,皆得之於心。)
(乃召前遣回卒徒,皆依期而來。)
(築壩修閘,下柳填堤,以制水渠,以分水勢。)
(奈東堤沙灣,正當洪口處。)
(今日併工築得成,明日決坍;明日築得,後日決坍。)
(如此兩月餘,堤築不成。)
(許、徐二公悶坐不樂。)
(許彬因而得疾,告病回家,只留徐有貞獨任其事。)
(有貞見築不成堤,心中不樂)
有 貞:前者又是吾上本條陳。吾自謂希蹤禹跡,不意今日不能成功。吾之命運也夫!
(嗟歎良久。)
(一吏見徐公憂悶,上前稟曰)
徐 公:老爺憂堤不能築成,以小吏觀之,其下必有緣故。何不捧箕召仙以決之?
有 貞:(有貞即問曰)誰會召仙?
公 即:(吏曰)小吏自幼傳得此術。
有 貞:汝既能召,可即召來,以決休咎何如?
(吏即請徐公焚香,吏書符念咒,令人捧著鸞箕。)
(少刻,果然箕動如飛。)
(有貞見箕動,乃投詞問築堤不成之故。)
74**時間: 地點:
(此時有貞端坐,令人叩問,毫無敬意。)
75**時間: 地點:
(忽然仙箕索筆寫詩一首,云:
( 虎皮端坐意何如?伊丈夫兮我丈夫。)
(品爵似君天下有,文章如我世間無。)
(黃封御酒吞三盞,醉掃番書筆一涂。)
(高力脫靴猶誚讓,汝今禱事尚輕吾。)
(有貞見箕仙寫出此詩,知是李太白降臨,即忙離坐,下禮叩禱曰)
有 貞:徐某不知太白真仙降臨,失於恭敬,望乞恕罪!
(再三叩禱,那箕仍書十大字云:
( 若要築堤成,西山訪老僧。)
(寫畢,不動而退。)
(徐有貞心下明白,即問左右曰)
有 貞:此處西邊可有山否?
公 即:(眾人答曰)右邊有座西山。
有 貞:(有貞復問曰)山上可有庵麼?
眾 官:山上寺院原無,人家亦少。只有一庵,名曰定禪庵。庵中有一老僧,在內誦經。
嘗有一白尾騾下山背齋,供給老僧。
(有貞聞言,心中默喜,知是異僧。)
76**時間: 地點:
(明日黎明,帶數十餘人行了兩日,將至山邊,忽見白尾騾山上奔馳下來。)
(徐公遂令人取飯米齋供之物,放在騾駝的袋中,令人一齊跟著騾上山而來。)
(果見翠巖峻壁,林屋洞天。)
(又行過數十里之路,極其深窈,幽黑難行。)
(徐公遂令人持火炬而行。)
(行十餘里,早見一平寬崇麗之處,上下山壁,皆如金色相映。)
(內中又有石乳自上滴下,相接至地,瑩然如玉,識者謂之金亭玉柱之景。)
(徐公看玩良久,行過半里,果見一石庵,庵中一老僧在內誦經。)
(徐公並從人未敢進見,拱候庵前。)
(徐有貞細觀,果然是有行僧家。)
(徐有貞並從人觀看僧庵、僧像。)
(正羨慕間,只見老僧誦經已畢,有貞忙過見禮。)
老 僧:(老僧答禮曰)山野朽僧,有何德行,敢勞大人親自到此。
有 貞:下官奉朝廷敕命,差築張湫洪口。不料此洪口日用千夫修築,日築日崩,三月不
能成一毫之功。昨者召箕仙,蒙李太白降箕,指示吾師。今特到來,望乞老師指
教禪機。若能築得堤成,上舒朝廷隱憂,下拯生民漂溺,實老師功超三乘,普救
群黎之德。
(再三叩問。)
(未知老師肯指示否?)
(第二十五回 神僧指水怪形藏 于公存海涵度量)
(徐有貞當日在庵內,再三叩問老僧。)
(老僧見有貞虔誠,對有貞曰)
老 僧:大人經綸天地,包括萬理,豈不聞仁者無欲之言乎!
(徐公心中頓悟此語,乃曰)
徐 公:如老師之言,莫非其下有巨魚乎?魚性貪餌,吾以豐餌巨鉤,必能獲也。
老 僧:非小可也,非易取也。洪口之下,極其深邃。內有一怪,潛身幽底,似蛟非蛟,
似鱷非鱷,形長力大,口能吐波發浪。所以才築得就被他哄坍,非水勢之惡也。
皆因此怪在下搜決,因此難築。
(有貞見說甚驚,乃曰)
有 貞:若有此怪,必用千夫巨餌,方能獲捉。
老 僧:(老僧笑而答曰)大人雖用萬人,亦難捉取。若必欲以人力勝,惹他性起,連附
近人家,皆遭其害。吾今傳大人一法,自然除惡,不損於人。
徐 公:(徐公忙叩問曰)老師有何妙法?
老 僧:大人回去,可急取三五千擔石灰,裝載多船。先令人吩咐往來船隻、附近人家,
暫離此數十餘里之外。限五日,不許人行動往來。至日,到於洪口,可擊鑼為號
,一聲鑼響,齊把石灰傾下水底,急把快船飛搖放遠,待水底石灰滾化,發蒸起
來,此怪必然煮死。除了此怪,那時因水勢而導之,堤必成功。
(徐公蒙僧指示,即叩謝辭轉,急急與眾下山回府。)
(速差人取備石灰,按法行之。)
(果然一夜後,聽得洪口水滾如雷。)
(少頃水高接天,衝倒近處房屋無數。)
(居民預先得了曉諭,暫移無害。)
(至第三日後,有貞見洪口水勢不高,波平浪息,乃令人駕快船數隻,前出哨看
(。)
(哨船之人果見一怪,身長數丈,遍身鱗甲,頭如豬而有須,前有二爪,後有鱗
(尾,形甚兇惡,浮死於水面之上。)
(哨船人來報有貞。)
(有貞親往觀之,果覺駭異。)
有 貞:(識者曰)此豬婆龍也。
(有貞連夜並工修築,又三月,此堤將成,忽然大雨,連堤滿漲,水甚湧溢。)
(有貞又掉船細察其故,制數木鵝放水中,順流而下。)
(又投之以物,使人往數里候看,物與木鵝皆浮出,惟一處木鵝不浮,投之以物
(皆沉。)
有 貞:此水源也。
(忙令人塞之,不止,有貞悶思曰)
有 貞:向者蒙老僧指示,得除此怪,堤將有成。不料秋雨瀑漲,洪水泛濫,其害終在。
吾因思窮其源,今源已知其處,奈塞之不止。
(思量久之,不覺隱几而臥。)
(少刻,見二人立於案前。)
有 貞:(有貞忙問曰)汝二人何人也?
二 人:我河神也。先年因張湫洪水大泛,民遭漂溺。官司屢督工築堤不就,役夫死者數
千。吾二人不忍見眾漂沒,乃對天立誓,願捨身以救萬人。我二人遂跳入洪口,
其下果有一怪螭在下,與戰一日夜,被吾二人斬之。水就退,沙就長,而堤成。
上帝憐吾二人為眾捨身救患,敕吾二人在此守護洪口。今公水源雖尋著,而其下
尚有龍窟珠淵,非石沙與土所能塞之也。
有 貞:(有貞忙問曰)用何物可塞?
二 人:可鑄長鐵柱,與大鍋底貫墜於下,自然塞住。
(徐公聞言大喜,問二神何名。)
二 人:吾乃郝回龍、鄭當柱也。
(言畢覺來,乃一夢耳。)
(有貞忙出廳問之,適東平判官王震到廳稟事曰)
有 貞:卑職蒙差濬河,前日見一石板上書著:『鄭當柱、郝回龍為眾捨生。在水中,幸
遇王州判,移我顯聖河東。』卑職不敢隱默,特來呈稟。
(有貞聞言,心異其事。)
(遂語以適才得夢之由,王州判曰)
有 貞:此分明神之顯聖,大人當急為之。
(有貞遂依夢中所傳之法,用鐵柱鐵鍋下之,隨用石沙去塞,漸塞漸築,而堤遂
(成。)
(有貞感二神傳法,乃建祠奉二神於洪口。)
(復上疏開神之功績靈顯,遂名其廟曰「顯惠」。)
(至今往來商賈居民禱祀之。)
(有貞乃從金堤張湫起,逾百里而至大豬潭。)
(西南行九里至濮陽,又上數十里至范陽,又上數百里經澶淵,以接河沚,其水
(勢隨平。)
(凡河流旁出不順者,築堰堰之。)
(堰有九處,長闊皆萬丈。)
(於是水不東衝沙灣,更從北出,以濟漕渠之淺涸。)
(又於數百里之中置閘,由龍灣於東昌、魏灣,共置八閘。)
(積水過丈,則放泄皆通,流於古河,以入於海。)
(又鑄精銅、精鐵,雜為元金之物象數百斤,以鎮定之,取金水子母之義也,名
(曰廣濟閘。)
(歷三年,功始完備。)
(有貞共差人四萬五千,分面作長役者一萬三千。)
(用木植大小十餘萬,竹六十餘萬。)
(至今漕運。)
(並商貿船隻,往來稱便。)
(徐有貞築堤成功之後,尋思往日西山老僧指示之功,乃令人備禮,前往致謝。
()
(數日回來,稟覆道)
老 僧:小人們蒙差遣,仍用尋蹤到庵。只見鬆崖翠壁依然,金亭玉柱如舊。其庵空,其
者僧與白尾騾,不知所往。但見石庵柱上,高題一偈,寫著留與治水徐公。因此
小人們錄此偈呈覽。
(其偈云:
( 指示汝成堤,從此賴無虞。)
(日前多朗照,後漸進彌迷。)
(越五重華曜,於忠實爾為。)
(南金當有遇,歸莫檢篇遺。)
(有貞看畢,不解偈中之意。)
有 貞:(乃曰)此真神僧點化,吾得除水怪以成堤功。恨吾歸心太急,不曾參問得禪機
。若再相懇,必有教益。可惜無緣。
(嗟歎一回,留月餘,乃治裝還朝。)
(朝廷因有貞治水有功,升禮部侍郎,加僉都御史,支二俸住京。)
(其年京師大旱,有貞薦唐段民能祈雨。)
(段民應詔,果祈下甘霖尺餘,不致饑歉。)
(不多月,段民得病身故。)
(朝廷遂蔭一子入監。)
(有貞在京一年,因國子監缺祭酒,復浼于公保薦,于公即使保奏。)
(過數日,于公奏事於文華殿。)
景 帝:(景帝獨宣于公至面前)徐有貞雖有才華,然其心術機險,豈堪為祭酒耶?若用
之,豈不壞了後生輩也?
(公見諭,惟叩謝辭出。)
(左右見景泰召公當面,遙聞有貞祭酒之旨,傳與有貞。)
(有貞只道于公不薦他,又在上前說他過失,甚恨于公。)
(兩次不如所願,遂爾成仇不解。)
(冤禍於此基矣。)
(于公平日只知輔君匡國,練兵養民。)
(惟直道而行,於心無愧,不知旁忌匿怨者多時。)
(有兵部侍郎王偉,原任職方司郎中,于公見偉有才思,遂保舉為本部侍郎,鎮
(守大同諸處。)
(前者于公遺計於偉,致小田兒(賊名)之死。)
(遂召回同理部事。)
77**時間: 地點:
(未幾,于公以多事匆忙,偶然詿誤一事。)
(王偉遂密奏於帝。)
78**時間: 地點:
(一日,景泰召公於便殿,以偉劾疏面授于公。)
(公叩頭認罪。)
于 公:(帝慰諭曰)朕自知卿,卿勿為慮。
(于公蒙景泰授王偉之疏,感恩叩謝而出。)
(王偉見于公回部,忙出迎曰)
于 公:今日有何聖諭?何事商確回遲?
于 公:姑進內言之。
于 公:(既到堂,偉又曰)聖上何事議論?
于 公:(于公笑曰)老夫政事冗繁,稍有不是之處,賢弟當面言之,不佞必然相從,何
忍為此。
(隨出袖中所劾之疏與之。)
(王偉跼蹴無地。)
于 公:(公復慰曰)不佞素無夙憾。自今之後,有不到處,煩賢弟面教,足見雅情,不
必介懷。且國家多事之秋,部事非一人可理。得弟輔成,足沾厚意。
(王偉此後愈加恭敬于公,公亦厚待王偉,無纖毫芥帶於心。)
(有事彼此商議,然後施行。)
(公一日與偉商確兵政,忽有人)
早有人:廣西總兵武毅上本劾奏思明州士官黃
弒兄大變事。
(公正欲問時,早有武毅揭帖呈上。)
(于公看畢,查訪其事。)
(不數日,人報道廣西思明州土官黃
有本奏上。)
(朝廷旨下,著眾官會議。)
(未知所議何事。)
(第二十六回 江淵為親訪智客 景泰立子建東宮)
(于公當日正與侍郎王偉商確兵務,忽有人)
早有人:思明州守備黃
有本奏上,朝廷命各官會議。
(于公聞報,忙差人查訪其事。)
(且談黃
原是廣西思明州土宮,初為宣尉司,後因有功,升為都指揮使,守備
(潯州。)
(
乃庶出者,有嫡兄黃
,世襲思明州土知府。)
(黃
年老,止生一子,名曰黃鉤,應襲知州之職。)
(黃
屢欲謀殺姪兒黃鈞,奪其職與自己之子。)
79**時間: 地點:
(一日假傳巡撫軍令,徵兵思明州。)
(乃令己子糾率心腹驍勇千餘人,離府城十餘里結寨。)
早有人:(待至更深,夤夜破其城,攻進黃
府中,喊叫道)黃
殘虐我眾,特來報仇!
(盡殺黃
並其子黃鈞,將二屍砍為數段,納於大甕之中,埋於後園,即領眾還
(寨。)
80**時間: 地點:
(明日,思明州有人報至潯州,黃
佯為不知,驚哭倒地,隨即走到思明州來。
()
(一邊發喪,一邊令人尋黃
父子屍骸,竟不能得。)
(復大哭寫榜出示,假令人緝捕凶身,報此家門大仇。)
(不料黃
令眾殺
父子之時,有
之僕福童見
父子並左右之人,其夜福童脫
(走,明早竟到軍門總兵二處告理,首訴
父子殺
一家。)
(人皆知黃
殺
父子情真事實。)
(巡撫李棠,總兵武毅,察知黃
弒兄,劾奏其罪。)
(
知不可掩飾。)
(心中大懼,即命其子帶十萬金來京師,求解脫之術。)
(原來黃
與學士江淵有親。)
(
子潛地來京見江淵,懇其解禍。)
早有人:(江淵曰)汝父子造惡深重,禍不可解。
(
子再三哀求,淵不肯盡計。)
早有人:(
子曰)久聞京師有稱智多星吳矮子,其人可曉?
(淵令人訪之果有。)
(
子即造其家,見其人身不滿四尺,言語頗雄壯。)
(
子遂送厚禮,說其來意。)
早有人:(智多星道)吾有一計,此事不但免罪,且有升賞。
(
子聞言,忙拜於地,叩求其計。)
(吳矮子欲言而又忍者數次。)
(
子復送千金。)
早有人:(吳矮子曰)今上登位多年,屢欲立己子為東宮。每每形於言語之間,無人敢發
其事。汝可急回,將此事奏請。即能免害。
(
子聞言大喜。)
(辭回來見江淵,說知其事。)
早有人:(淵曰)計雖好,吾不忍為。
(固卻之。)
(
子乃請人做成本稿,適值黃
又遣心腹千戶袁洪帶萬金來京。)
(
子與袁洪說知其事。)
(候三日,遂令袁洪待景泰設朝齎本。)
(廷臣奏有廣西都指揮黃
,令千戶袁洪齎密疏奏上。)
(其略云:
( 廣西守備潯州都指揮使臣黃
,切念太祖高皇帝,百戰艱難而取天下,期
(傳之萬世。)
(邇來上皇輕身北狩,文武將吏,十喪八九,幾危社稷。)
(不有陛下,臣民何歸?今即位三年,皇儲未定。)
(臣懼人心易搖,多言難定。)
(爭奪一萌,禍亂不息。)
(皇上即循遜讓之事,復全天敘之論。)
(恐事機叵測,反覆靡常。)
上 皇:(語曰)天與不取,反受其咎。
(近日仰觀天象,土星逆入太微垣,與諸災異,皆可畏愕,願早留意。)
(萬一羽翼長成,權勢轉移,寄空名於大寶,委愛子於他人,階除之下,盡為仇
(寇,肘腋之間,自相殘蹙,此時悔之晚矣!乞與諸大臣密定大計,以一中外之
(心,以絕凱覦之望。)
(臣不勝瞻□天仰聖,急切屏營之至!)
上 皇:(景泰覽疏畢,大喜曰)萬里外有此忠臣!
(遂下詔,令毀武毅、李棠等劾黃
弒兄大惡之本,不許留藏副本。)
(急降旨著廷臣會議釋黃
罪,加升
為廣西都督,佩征西將軍印,居武毅之上
(。)
(是月乙酉日。)
(禮部尚書胡瀠、侍郎薛琦,集文武群臣廷議,皆相顧莫敢發一言。)
(遲疑久之,當有司禮監太監興安厲聲對眾曰)
興 安:此事可行即行,不可即已。無得鼠首持兩端耳。
(群臣聞言,皆唯唯欲退。)
(此見興安不忍易上皇儲君之忠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