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 至 第七〇
61**時間: 地點:
(此時高磐回京,止欲趨朝奏聞,因景泰退朝,一逕來到于公部堂相見。)
于 公:(公見磐即問曰)汝來必知上皇消息。
高 磐:(高磐稟曰)總旗是上皇差來的。
高 磐:(公見說,忙下堂問曰)上皇安否?
高 磐:上皇日夜思歸。頭目伯顏屢勸也先送上皇回朝,怎耐喜寧百般唆撥也先,因此稽
留,不能回來。今上皇現有御書密旨在此。復諭總旗,若當今退朝時,先見老爺
,因此先來。
于 公:既有旨來,快排香案。
(公即望北朝拜。)
(拜畢,請旨。)
高 磐:快取刀來割開我臂,方可取旨。
高 磐:(公見說,忙問曰)為何割臂取旨?
高 磐:當時通使岳謙,曾帶御書回朝。不料被我守邊將士,不審分明,將岳謙射死。後
被也先兵丁於屍邊搜出書來,御書上寫著喜寧悖逆引導之事。喜寧深恨在心,挑
唆也先:但有人在上皇處出進及回南朝去的,俱要搜檢明白,方許放回。因此不
好帶旨回朝。當時上皇無計可施,是磐設此計,只得將臂膊劃腳,納旨在內。初
時藏納,不甚痛楚。如今連日馬上行了七八百里路,左手甚痛,右手難於舉刀自
割。乞爺令人割開取旨。
(說罷,即脫下衣服。)
(臂上露出傷痕,此時紅腫得大了。)
高 磐:(高磐右手指著疤痕曰)快劃腳取旨。
(公即令人割開,將旨取出。)
(只見鮮血淋漓,高磐大叫一聲,暈倒在地。)
(公急令人扶起,忙灌些定暈醒魂丹。)
(兩班跟隨將士人役,皆歎曰)
高 磐:國難顯忠臣!
62**時間: 地點:
(自此以後,人人懷忠奮勇,乃高磐一人激之也。)
(幸天憐忠義,戳佑高磐,漸漸甦醒。)
(于公忙令人取香湯,洗淨血污的羊皮包紙,仍舊跪而拆開密旨看時,旨上單寫
(著)
于 公:也先屢欲送朕返國,皆因喜寧唆撥,反為彼之引導,攻掠城堡,殘害赤子。當用
計先除此賊,若得返國,願居閒地,或守祖宗陵寢,亦所甘心。
于 公:(公宣誦畢,朝北哭拜於地曰)君辱臣死,理所當然。是臣等萬死之罪!
高 磐:(復咬定牙根曰)喜寧逆賊,吾誓不與共天!
(即寫本齎太上御書,奏聞景泰帝。)
(帝憐高磐之忠,即加升高磐為侍衛指揮僉事。)
(景泰宣問于公。)
于 公:(公上前奏曰)臣已有計先擒寧賊,以正國法。
(景帝聞奏大悅,退朝。)
(公回部。)
(即請太醫院官,療治高磐之臂。)
(御醫以妙藥敷之,三日痊好。)
(高磐即來叩謝于公。)
于 公:(公大喜曰)此足見汝忠貞,天佑之也。
(命取銀二十五兩與高磐。)
(磐拜謝。)
(公又喚磐上前,附耳言曰)
高 磐:汝可如此如此而行。至日,吾自有人接應拿他,不可泄漏。
于 公:(又命曰)若見蔣信,可傳他家中信息,且言朝廷優待之恩。令其至日可同上皇
往僻路而走。
(磐一一聽計,拜辭于公。)
(復辭朝畢,乃與季與鐸等,同齎沖天冠、滾龍袍、玉帶等物,並各邊外賞賜出
(關。)
(一路急急逕到也先處,下了敕書,並賞賜之物。)
(又到上皇營中,進上御冠袞衣等物。)
上 皇:(上皇慰問高磐畢)可曾帶得賞眾頭目的緞帛來否?
高 磐:眾大頭目賞賜,臣已帶來。但以下頭目人多,朝廷著宣府等邊關備辦。待送皇爺
駕到,即隊城上送將下來,方迎請皇爺回朝。
高 磐:(喜寧在彼聞得高磐之言,心中大喜,坦然無疑,忙來對也先說道)南朝既有賞
賜彩緞在宣府,如何不送天可汗去?
(也先因前者整頓人馬齊備,今聞得喜寧之言,即時起發人馬,親送上皇到宣府
(來。)
(高磐聞得這個消息,暗暗稱羨于爺)
高 磐:果神算也!
(即密地來到賽刊部下,尋見蔣信,報與家書,並朝廷優待之意。)
(信感恩,誓以死報。)
(高磐又將于公保護上皇斜僻去路,一一說知。)
(信乃領計,即使忠勇健兒,潛地到宣府城邊。)
(箭上刻了字號,寫「也先同喜寧在本月二十七日親送上皇到城」,一箭射上城
(去。)
(守城人見了蔣信號箭,飛報與總兵楊洪。)
(洪即差快馬急報于公。)
高 磐:(公見報,心中大悅曰)除了此賊,上皇返國有日矣。
(乃思欲擒此賊,除是楊俊方可。)
(但他使酒,勇猛難近。)
(然以擅殺都指揮姚貴,朝廷屢欲拿俊正法,我保奉他將功贖罪,今日必為我用
(。)
(即傳令著楊俊來見。)
(俊即楊洪之子,洪聞于公令牌到,即著子楊俊來見于公。)
于 公:想汝日前酗酒,無故殺死都指揮姚貴。朝廷必欲正法,我保奏免汝一死。汝可建
功贖罪。
(楊俊聞言,叩首謝罪。)
于 公:吾今定下一計,非汝不能成功。今二十七日,就令汝父率多官將,到城賜也先眾
頭目以下緞帛等物,件件皆放在筏籮之內,令人放下城去。汝可將純錦纏身,一
如彩緞之色,蹴在筏籮之內,高處再加些緞匹於上,不可露出頭角。若不認得喜
寧時,但有人叫喜寧的,汝就知得是他。待寧來搬彩緞之時,汝可用心看定,把
喜寧登時拿在籮裡。城上自有人接應,弔汝上就。拿得喜寧,汝之功可贖前罪。
吾知汝勇猛,能擒此賊。汝可小心,安危在此一計,不可怠情。
(俊領計叩辭于公而出,來與父楊洪計議停當,專候也先到來。)
(且談也先整點大隊人馬,令喜寧、陳友為嚮導,二十三日起程。)
(從倒馬等關,一路送上皇為名。)
上 皇:(各關俱道)朝廷賞賜緞帛,俱在宣府。
(喜寧聞得此言,一心要到宣府,故別處關津都不在心。)
(至二十七日,早到宣府城下。)
(城上人見上皇在前,一齊俱呼萬歲,震動山嶽。)
(城上早放下數十筐筏籮落來。)
63**時間: 地點:
(此時高磐緊緊的傍著喜寧之馬,城上人看見高磐與喜寧趕在當先,仍又放下數
(十筐緞帛下來。)
64**時間: 地點:
(此時楊俊已紮縛停當,就蹴在籮裡,一齊放落城來。)
(高磐與喜寧見了,忙跑下馬來,搬取彩緞。)
(高磐見寧落馬來,大聲高叫兩聲曰)
高 磐:喜寧哥哥,待我也搬些與眾頭目,見見功勞。
(楊俊聞得叫聲,知是喜寧,忙跳出籮來,大喝一聲,把喜寧一似提小雞一般,
(丟在筐裡。)
(高磐見俊拿了喜寧,即時敲起號鑼。)
(城上人聞鑼響,即將滾木繩索,一齊用力拽上城來。)
(陳友見了,即便落荒逃命。)
(也先亦知中計,忙傳令攻城,來救喜寧。)
(這高磐、蔣信、袁彬等一班人,奉著上皇,往小路裡加鞭飛馬而去。)
(也先見上皇與眾前行,恐怕往別關進城,乃亦飛馬紫追。)
(城上楊洪等將見上皇去遠,即忙放起號炮。)
(各處城上聞得號炮響時,俱把火箭、火炬一齊遠遠丟射,施放地雷,發碽銅將
(軍、鐵佛狼等銃炮。)
(火炬、火箭燎著亂草枯葦中的藥線,登時地銃震天,四下裡只聽得天崩地裂、
(霹靂之聲,煙燄沖天,打死不計其數。)
(也先回馬看時,只見殘兵冒煙突燄而來)
上 皇:中計了!
上 皇:(怒氣填胸,大叫一聲)罷了!
(便倒撞下地。)
(未知性命若何。)
(第二十一回 外國結連歸和好 朝廷允奏遣臣僚)
(不談也先氣倒馬下。)
(且談于公因喜寧引導也先,數侵邊境,擾害生民,故定下此什以擒之。)
(果然上合君旨,下快民心。)
(喜寧既被楊俊擒下,挾得半死,聲已難開,押進營中。)
(楊洪用檻車械進京來。)
(于公下營見寧,厲聲叱曰)
于 公:朝廷有何負汝?汝反背主,甘為引導,唆索金帛。今日擒來,有何理說?
(喜寧無言,叩頭乞死。)
(于公即時奏請。)
(第二日旨下,著刑官將喜寧凌遲處死。)
(號令各門,以戒將來。)
(朝廷將楊俊升都督僉事。)
(楊洪封侯,增俸二百石。)
(于公加升少保總督兼兵部尚書,加食二秩之俸。)
(也先看見此番如此殘敗,心中忿怒,頗有欲害上皇之意。)
(伯顏密知,向前力言道)
伯 顏:太師一向好心甚多,此事非干天可汗之事。俺們一向要與他和好,又只管領人馬
與他廝殺,又不送天可汗歸國,復索了許多金帛彩緞,他那裡如何不做準備?今
事已如此,不如消停數日,遣幾個得當人到南朝,與他通好,免得傷了太師一向
好心。
于 公:(也先道)得知院(伯顏官名)你說得是。既如此說,俺且拔營回去,再作商議
。
65**時間: 地點:
(當時瓦喇可汗脫脫不花亦領人馬到來。)
66**時間: 地點:
(此時蔣信即於途中迎著脫脫不花,以言說之曰)
脫 脫:太師也先每領人馬南侵,所得金帛,皆歸自己帳下,到於可汗處甚少,及至損傷
人馬,則可汗均受其弊。俺們料得敵不過南朝人馬,可汗自當做主,以和為上。
脫 脫:(脫脫不花聞言道)把台說的是。
(即催人馬,來到也先營中。)
(伯顏先將和議之情說與脫脫不花。)
脫 脫:(脫脫連聲道)好。既如此,俺與太師、得知院、平章等,俱押了花字。著得當
人親齎赴京講和,永無他意。
(伯顏稱謝,隨即都押花字,令人到老營來請上皇。)
(上皇即時親臨也先營中。)
脫 脫:(脫脫可汗與伯顏齊道)俺們與太師屢欲送天可汗歸國,都是喜寧阻住,壞了俺
兩家和好。今日俺們與太師,實心送天可汗歸國。又恐你那邊臣子不知俺們真心
,特請天可汗來,當面折箭為誓。
(上皇見折箭立誓,知今番送歸是實,大悅稱謝,亦即書一御押。)
(當日脫脫可汗即先差通使三路人,前來近邊打話通了,然後差皮兒馬、黑麻等
(起程。)
(黑麻等叩辭上皇。)
(上皇亦面諭勞,又有御書一封,付與黑麻等。)
脫 脫:(脫脫並也先亦囑咐道)你們到南朝去,將俺實心送回的事,一一說知。
(黑麻等領諾,即便起程,又等候先差三路人通了話,然後到京。)
(這三路人來到大同墳嶺墩,這墩就是大同北關都督參將許貴把守。)
(貴每日輪差夜不收,探聽北邊哈密等處消息,巡視奸細。)
(當日夜不收哨至墳嶺墩來,忽見一伙北兵前來,內有三人,裝束似南非南,似
(北非北,又當先跨馬而來。)
脫 脫:(眾夜不收看見,正要放箭,只見那三人高叫道)休得放箭!俺們是脫脫不花王
與也先太師差來打話通和好的。
(眾夜不收見他說得南邊話來,料是通使的,收了弓箭道)
于 公:汝是何等人?須說得明白。
脫 脫:(那當先一人道)俺是女直同知。
于 公:(第二道)俺是浮石參將。
脫 脫:(第三道)俺是哈密指揮。俺三人通是脫脫不花王差來近關打話的。若只差一路
人來,恐南朝不明一路的言語,故此差我三路人通曉漢語的,庶不誤了大事。你
們眾人聽著:俺太師也先道:『如今實與南朝講好,可著大頭目奏將去,連夜差
使臣來。』俺們便回去報知。若不來時,俺三邊輪流攪擾得你國田不得種,糧不
得收。你國中消耗,自然來和好。
脫 脫:(眾夜不收聞得這說話)眾人且暫住,待我們稟與大頭目知道。
(三人聞言,即領眾就近墩屯紮。)
(眾夜不收逕來報知許參將。)
(貴聞報,親自來到墩邊,與三人打了一番前項說話。)
脫 脫:(許貴曰)汝等既是真情,吾當轉奏朝廷。
(乃即差人星夜到京,將此事一一奏聞。)
(景帝允奏,即著該衙門寫敕戒諭。)
(許貴去了。)
景 帝:(群臣見戒諭許貴之旨)數次遣使,未見的實。今脫脫番文是實,兼有上皇御書
押字,親差黑麻等到此。臣等亦屢問使臣,所言皆實無疑。理當答使迎復,勿令
有他日之悔。
(景帝聞奏,半晌不言。)
(于公察知其意,即毅然上前奏曰)
于 公:今若果有上皇御書並脫脫等番書,詳勘黑麻等來意是實。且兄弟至親,君臣大義
,理宜迎復。
于 公:(諸文武見公所奏,亦皆奏曰)理當迎復,勿令後悔。
(景泰復聞眾臣之言,心中不悅。)
于 公:(諭曰)當時大位,皆卿等合詞要朕為之,非出朕心。
(于公聞諭,忙上前復奏曰)
于 公:今陛下天位已定,誰敢有異議?但欲發使答禮,少舒邊患耳。上皇終當迎回,豈
可久留邊地?此非朝廷與臣子久棄君父於遐荒者。
(景泰聞奏,心中開悟。)
于 公:(乃曰)從汝,從汝。
(言罷退朝。)
(群臣皆聚於午門外伺候。)
(當有太監興安,復傳旨至午門外,大聲言曰)
興 安:爾等固欲答使,且言孰可行者,孰為文天祥、富弼其人耶?
興 安:(眾皆未及答,尚書王直面發紅,亦厲聲言曰)豈可如此說!今日皆朝廷臣子,
一惟朝廷用,誰敢有不行?
(興安聞說,仍復進內。)
(少刻升給事李實為禮部左侍郎,羅綺為大理卿,充正副使,馬顯升都指揮充通
(使前去。)
(不知朝廷差數使前往,後事如何。)
(第二十二回 李侍郎出使沙漠 羅少卿奉命遐荒)
(景泰因于公奏明,並諸臣力言請復之事,乃差李實等前往。)
(敕書既下,只言答禮,不及迎復之事。)
(李實見敕大驚,忙趨內閣,明白其事,正進朝來,遇著內相興安。)
(興安見實,大聲曰)
興 安:李侍郎,汝領黃封辦事,你那裡曉得其中就裡?當時景泰之意,不欲迎請上皇歸
國。奈群臣懇諫不過,于公又開陳兄弟至親,君臣大義。景泰不得已,遣李實等
聊報復答禮而已。
(李實見興安口脗,只得轉出朝來,收拾行李,一同羅綺、馬顯等並來使,打點
(起程。)
(景泰元年七月初一早朝,景帝親御左順門,召李實等面諭曰)
景 帝:卿等去脫脫不花、也先那裡,務要勤謹辦事,好生說話。
(遂各賞銀伍拾兩,並衣服二套,彩緞三表裡。)
景 帝:(又諭曰)可上覆太師也先,並得知院伯顏等,內有敕書二道,及各隊長賞銀二
百兩,彩緞二十四表裡。
(李實等領命,即拜辭出朝,本日遂同黑麻、禿完等五十六人起身。)
(初七日,過氈帽山。)
(初八日,過興和州衛東海邊,夜宿棍兒
。)
(初十日宿失刺,即邊塞之處,亦送李實等下程,羊二隻,酒數瓶。)
(十一日,到也先營中。)
(也先聽開讀敕書畢。)
景 帝:(也先道)你國皇帝,因何差你們?
(李、羅二公)
二 公:自太師祖父以來,至今朝貢我國四十餘年。爾使臣進馬來京,往往待以厚禮,遇
以重恩。近日因王振擅減了馬價,以致太師動兵,邀留太上皇帝,搶掠人民。殺
害兵馬。今得知院伯顏上合天道,下順人心,奏聞可汗,說知官人,特念前好,
同差參政完者、禿勸等齎書赴京,以全和好。因此差我等大臣,齎送賞賜,給與
太師並知院等,以全終始,仍舊遣使往來。
二 公:(也先見說,便道)這事皆因馬清、馬雲小人們壞了事情,以致動兵,小事變成
大事。今你們來,且過一夜,明日引你們見天可汗去。
景 帝:(李實曰)此足見太師仁厚之心。
二 公:(也先又道)你們來得正好,這事務必要成就了。你們若不來時,俺們七月十六
人馬已到京來了。今侍郎路上辛苦。
(即喚人斟酒,親自把盞奉敬李、羅二公數杯。)
(酒畢,復令宰壯馬一匹、羊四隻為下程。)
(十二日早,也先差頭目人等齎我朝賞賜與脫歡可汗,並得知院等敕書,又著人
(分頭齎賞賜前去。)
(是日也先即差平章人等,同李實、羅綺等行三十里,來見上皇。)
(共進上紵絲八匹,袞衣二套,粳米、魚肉、鈔煤、燒酒、器皿等物。)
(李實等一見上皇,放聲大哭。)
(拜舞畢,惟見袁彬、哈銘、高磐三人侍側。)
上 皇:卿等休哭。比先朕來北,為打獵遊幸之事,皆王振所陷。也先有意送朕歸國,皆
被喜寧引誘,遂破了紫荊等關。復至京師,又被喜寧阻住。後至小黃河,也先亦
欲送回,又被喜寧擋阻。今喜寧既已凌遲,朕無阻擋也。
上 皇:聖母及當今安否?
上 皇:(李、羅齊答奏曰)俱安。
二 公:(又復問)舊臣存退何如。
(李實一一道其姓名,或存或退,甚悉。)
上 皇:朕在此一年,因何不來迎朕歸國?
二 公:(實奏曰)陛下蒙塵,群臣及軍民人等,如失考妣。差人三次來迎,俱無的實。
通言也先假意,惟前月高磐回朝,見有陛下御書花字,方是實信。叵耐喜寧阻住
。今寧已正國法,特差臣等來探虛實,未知也先果真心否?
上 皇:汝等回去上覆當今皇帝並文武群臣,早早差人來迎朕歸國。朕若回時,情願守祖
宗陵廟。若不來迎時,也先說令人馬擾邊十年,也不得休息。朕在此一身不足惜
,當念天下生靈、祖宗社稷為重。
(李實、羅綺唯唯領諾。)
(李實詢問上皇所食,方知也先每日只送牛羊、野味、酥酪,殊無米羹。)
上 皇:(李實淒然奏曰)想昔陛下錦衣玉食,今觀衣食粗陋不堪。
(復以大米二斛進上。)
上 皇:飲食小節,且與朕整理大事。
(實乃條陳數事奏上,皆諫上皇昔日任用非人,引咎自責,謙讓避位退居之詞,
(忠言正道,懇切甚悉,上皇聞奏大悅,皆從其言。)
(因日暮促歸,李實涕泣而別。)
67**時間: 地點:
(明日,也先宰馬備酒,相待李、羅。)
上 皇:(也先道)你們皇帝敕書上,並不曾說著迎回天子。天子在此,又做不得俺們可
汗,終是個閒人。俺還你們,千載後圖一個好名兒。侍郎回去可奏知,務要差三
、五位老成臣子來接。如今若送去,可不輕易了你們皇帝?今日與你約定,至八
月初五來迎,不可失信。
二 公:(李實含淚答曰)差人來迎,必須要請聖旨。吾等是臣下,豈敢擅約得日期。
上 皇:(也先又道)八月初五若不來時,你邊人又要吃苦了。
(再三囑咐日期。)
上 皇:(實等亦再三曰)日期難定。
二 公:(也先道)若是來遲,可先著三、五人來回報,便遲五、六日亦可。若不來時,
俺們領人馬擾邊,莫道俺們失信!
(也先叮囑畢,各送馬匹貂鼠,為進貢之物李實等來辭上皇。)
(上皇再三諭囑迎歸之事。)
(即於袖中取出御書三封,與實齎回,仍諭曰)
上 皇:卿等勿憚路遙,當以天下蒼生為念。汝等回去,多多上覆太后並當今皇帝,說也
先非要土地,所要者,蟒衣、織金、彩緞之物。差人早早齎來。汝可莫辭辛苦。
(李實聞言,哭拜於地不能起。)
伯 顏:侍郎休哭,及早歸朝,來迎皇帝就是了。
(伯顏與眾強扶起實時,只見淚流盡血。)
(伯顏與眾齧指嘖嘖稱羨,驚顧曰)
伯 顏:南朝果有好臣子!
(上皇見李實眼中泣血,再三慰勉,實即帶淚拜辭上皇,復到也先營來。)
上 皇:(也先便道)煩侍郎早早奏知來迎。
(實當下辭別也先,即同眾使起程。)
(也先又差右丞把禿並脫歡、黑麻同行。)
(不一日,來到京城。)
(二十二日早朝復命。)
(景帝御文華殿,召李實、羅綺等宣問曰)
景 帝:也先有恁說話。
(李實將前情諸事,一一備陳奏。)
景 帝:太上皇帝如何說?
(實即奉上御書,又備陳太上所諭前旨,皆無遺失。)
景 帝:也先請和之意,虛實何如?
上 皇:(實答曰)臣至彼國,相待甚厚,論和議是真。但也先萬一變詐,非臣所知,乞
陛下聖裁。
景 帝:卿等一路辛苦了。
(命賜李、羅羊酒、銀鈔等物。)
(復命太監牛玉於文華殿前廊下待酒飯畢。)
(實、騎辭出。)
68**時間: 地點:
(明日,羅綺復領把禿、黑麻、脫歡等進貢馬匹、貂鼠等物,朝拜畢,把禿等起
(奏,乞早命使臣,同往迎接上皇。)
(景帝聞奏,不言退朝。)
(把禿等辭出,在四驛館安下等旨。)
(俟候數日,不聞旨下。)
(意不欲迎請,故此遲遲。)
(把禿、黑麻等延候多日,旨方下。)
(著多官於午門外會議可否。)
(不知會議若何?)
(第二十三回 遣使迎歸上皇 安插永杜邊釁)
(景帝旨下,命多官於午門外計議。)
景 帝:(時有都御史王文厲聲曰)來,來,來,孰謂來耶!不索金帛,必索土地,有許
多要求。彼豈真心送來耶!
(眾官素畏王文,相顧俱莫敢發一語。)
于 公:防變方略,事在於我。李侍郎回朝,吾問其言,實乃真心,非虛詐也。萬一變詐
,其直在我,其曲在彼。王御史不必多慮,吾已籌之熟矣。
景 帝:(遂率多官面奏曰)前侍郎李實回朝,臣等灼知。也先屢敗,必然悔過。雖雲人
謀,亦天意也。且君臣大義,兄弟至親。若不遣使迎請上皇,則直在彼,曲在我
矣。此番不迎請,則上皇終不得返,邊疆終不得寧,干戈終不得息。伏乞遣使奉
迎,以承天心,以安民命。
(眾臣奏上。)
(景泰覽奏,見眾臣同詞,即日遣都御史楊善、侍郎趙榮等,於二十七日起程。
()
(楊善、趙榮聞命,欣然就道,曰)
楊 善:此吾等效命之秋也。
楊 善:(尚書王直、胡瀠等奏曰)迎復上皇,禮當從厚。
(詔不下。)
(有千戶龔遂榮暗遺一帖於朝門下。)
楊 善:(胡瀠、高谷等,正早朝進門,忽見一帖,令人拾起觀之,其帖上寫著)上皇之
出非為游畋,實乃巡視邊方,為宗廟生靈社稷之計耳。今若奉迎,禮當從厚。迎
復還京,猶當避位。行君臣之禮,盡兄弟之情,雍雍揖遜,則唐虞之事,復見於
今日矣。
(眾官見帖中之語,嗟吁良久。)
69**時間: 地點:
景 帝:(當時學士高谷曰)何不將此帖呈奏,感動上心,足見朝野同心。
景 帝:(谷遂袖其帖入朝,復將此帖示廷臣曰)武夫尚且知此禮,況儒臣乎?
楊 善:(王直亦歎曰)此『禮失而求之野』也。
(朝廷聞有此帖,震怒,索之甚急。)
楊 善:(龔遂榮挺身謂搜索校尉曰)此我所為也,何必他索。
(景帝後來心亦明悟,即赦之勿罪。)
(當日胡瀠忙辦儀注。)
(二十七日,楊善、趙榮等辭帝起程。)
(初二日,來到邊境。)
楊 善:(克昂問道)你們既來迎請上皇,將何財物來迎?
楊 善:若將財物來迎,後人譏誚官人受財了。今若空手迎回,足見官人們有仁義,能順
天道,自古無這等好男子。吾國鑒書上備載官人們的好處,使萬代人稱贊。
景 帝:(也先聞言說)都御史說的是。
(次日,領善、榮等朝見上皇。)
(楊善、趙寧叩拜,不勝悲慟。)
上 皇:朕不日回京,卿等不必慟哭。
(楊、趙收淚,乃問上皇起居畢。)
(也先設宴款待。)
70**時間: 地點:
(明日,也先又大排筵宴與上皇送行。)
(酒至數杯,也先自彈琵琶,克昂奏笳,伯顏鼓瑟,皆奉酒歡勸。)
(也先見楊、趙二公侍立於旁)
趙二公:侍郎,都御史,可就坐坐。
二 人:(二人連聲答曰)上皇在上。安敢,安敢!
上 皇:(上皇顧二臣曰)既太師著卿等坐,便在下側坐坐。
上 皇:(二臣拜伏於地)臣等雖居草莽,安敢失君臣之禮?
上 皇:(也先見了,回顧左右道)中國有好禮數。
上 皇:(正飲酒歌彈,克昂與帖木兒亦知書,通曉漢語,當時便道)俺們聞二位大人有
大才。俺有一對,可求對之。
(楊、趙即問曰)
楊 善:有何佳句,請道。
楊 善:(那克昂即舉手中琵琶,乃道)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角。
楊 善:(楊善即應聲對曰)魑魅魍魎四小鬼,各樣肚腸。
楊 善:(帖木兒、克昂等聞楊公之對,盡皆驚畏,俱齧指道)中國果有好人物!
(愈加敬重。)
(初八日,上皇駕起。)
(也先率眾頭目送一日程途。)
(也先與眾拜別而去,仍令伯顏並把台等率大眾護送。)
(行五日,到野狐嶺。)
伯 顏:(伯顏等道)此處乃華彝界限。
楊 善:(一齊哭道)皇帝回也,何日復得見天顏?
(俱各羅拜。)
(上皇再三慰勞伯顏,伯顏方辭別回轉。)
(惟把台、袁彬、高磐、哈銘、吳官童等帶回。)
(伯顏復差頭目率五百騎送至京城。)
(上皇十四日連發書二封,先命使人齎回。)
(十五日至唐家嶺,又遣使回京,諭免群臣迎接。)
(十六日,百官俱迎於安定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