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  至  第四〇

31**時間: 地點:
    (自此以後,人皆畏懼王振。)
    (而振見人附己,所行無不遵依,乃立意發兵收復安南(即交趾也)。)
    (永樂年間,三征交南,俱皆臣服,又屢叛屢伏。)
    (至於宣德年間又叛,蓋朝廷因久勞人民而征遠國,遂舍之不伐。)
    
    
32**時間: 地點:
    (此時王振欲立威外國,乃發兵十五萬,命定西伯蔣貴充總兵官,兵部尚書王驥
    (提督軍務,征安南、木麓、川思、任發。)
    (連歲興兵,遂使中國之民困於鋒鏑。)
    (兵連禍結,所費輜糧萬萬。)
    (時有翰林侍讀劉球,素懷忠耿。)
    (見王振專權,妄起兵端,國家耗費,百姓怨嗟,乃上疏奏劾振。)
    (時正統帝年幼,凡奏本皆由王振之手。)
    (振見此疏,大怒曰)
王 振:叵耐這廝無理!汝又非言官,乾汝甚事!
    (遂蓄恨在心,思欲害之。)
    (偶值編修董璘自陳願為太常卿,得以祀神,專主祭祀。)
    (王振看見此本,復怒)
乃 復:翰林官反越職僭言,朝廷官爵,擅自邀求。輕造誹謗,瀆神祈福。
    (前月劉球本上有「選禮臣以隆祀典」等語,振乘此機會,即矯上旨拿董璘、劉
    (球二人,俱下錦衣獄中。)
二 人:(振復與心腹錦衣指揮馬順言曰)董璘之事,尚可恕他。叵耐劉球這廝,劾我妄
    起兵端,獨專大權,要我萬歲爺爺殺我。汝為我決不可輕放他。
    (馬順領命,遂重加拷掠。)
    (逼令劉球招董璘之事是他主謀。)
    (劉球抵死不肯承認。)
    (忽一日,王振令人持一紙與馬順,順即到獄中使捽劉球到一僻靜之處,佈置劉
    (球。)
    (劉公見了惡刑,驚得魂不附體,口中只叫曰)
口 中:吾今為國去奸,反遭汝等奸邪毒害。吾死之後,旦夕訴於我太祖暨太宗之靈,伸
    吾冤抑被害之事明吾忠義報國之心。先擒汝子,後誅汝身!
    (馬順聞言,遂掤扒其身而死,甚是酷烈。)
    (可憐忠義學士劉球,為國除奸,反遭馬順毒害而死。)
    (此後人人畏懼,無人敢劾王振。)
    (這劉學士遭馬順之害,一點忠魂不散,逕附體在馬順兒子身上,曆數馬順之惡
    (。)
    (馬順見其附體於子,多請僧道禳解求釋。)
口 中:(只見其子口中說道)馬順,汝害吾甚酷,吾今已訴知上天。不過七年之間,汝
    之死日,比吾尤慘酷也。汝今解禳何益,禍不旋踵矣。
    (言訖。)
    (其子口鼻流血,面目皆青腫而死。)
    (馬順見兒子被劉公忠魂附體,活捉而死,心中甚懼,悔之莫及。)
    (王振聞知,心亦驚恐,遂票旨即放出董璘,赦歸田裡。)
    (王振正令人釋放董璘,忽宮中內相到來,傳出張太后旨:召王振。)
    (振聞召,驚得面如土色,默想曰)
王 振:此事只我與馬順密為之,張太后安能得知?
    (正慌懼間,又有內相催促。)
    (王振只得忙至宮來,朝見張太皇太后。)
    (太后屢聞得王振弄權,因此親臨別殿。)
    (先召大臣楊士奇、張輔、楊溥、夏元吉、蹇義、楊榮、胡瀠等,朝見張太后。
    ()
    (太后正中端坐,左右女官,皆雜佩刀劍侍立,擁衛東首。)
    (時正統帝端立西首直下。)
    (英國公張輔同諸大臣皆恭立。)
    (張太皇太后--動問,皆有獎勵之詞。)
    (及問至楊溥,乃歎)
乃 大:昔先帝嘗稱卿忠誠,不意今日得見也。
    (你道張太皇太后為何出此言?)
    
    
33**時間: 地點:
    (當時洪熙為太子在南京監國時,永樂因漢庶人出征有功,心中甚喜。)
    (庶人因其喜,每進讒言,毀謗那洪熙,有奪嫡謀太子位之心。)
    (那時楊溥做學士時,苦苦泣諫永樂帝。)
    (永樂大怒,遂下溥於獄中十年。)
    (溥雖在獄,手不釋卷,人譏誚之。)
乃 大:(溥笑而答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後來到洪熙登極,即放溥出獄,遂升大學士,兼文淵閣。)
    (當日張太皇太后見溥,故有此言稱及。)
太 后:(張太后顧謂正統曰)此六、七臣,皆先朝所簡拔,以貽與皇帝者,凡有事必與
    之議。若非此七臣所贊畫者,不可行也。
    (正統帝唯唯受命。)
    (少頃,宣王振至,俯伏階下。)
    (太皇太后一見,顏色頓異)
太 后:汝伏侍皇帝起居,聞汝行事多不律,今賜汝死。
    (侍衛女官聞旨,即掣劍欲斬王振。)
    (那正統帝忙跪下求免,諸大臣皆而三叩懇。)
太 后:(張太皇太后)今皇帝年幼,未能週知事務,若留渠用事,日後必誤家國矣。我
    今暫聽依皇帝暨先生之言赦振,自後不得與渠幹國家大事。
    (言畢張太皇太后即命駕回內,仍命上賜英國公並諸臣等酒飯。)
    (諸公飯畢,乃辭拜上而出。)
    (後宣德崩,張太皇太后將宮中一應玩好之物,不急之務,悉皆罷去。)
    (又禁不許差中官出外辦事。)
    (若差出外,恐其生事。)
    (凡有大政事,必先啟奏皇太后,太后令付閣下議定施行。)
    (每隔數日,必遣中官至閣中查問,連日曾有何事來商確。)
    (輔臣即以帖開某日有某中官以幾事來議,如此施行。)
    (皇太后乃以所事驗之相同,則不究問。)
    (設若王振自斷,不行閣下議者,必以詔切責之。)
    (由是王振不敢為非,終張太皇太后之世也。)
    (且不談張太皇太后之事。)
    (且談于公丁父母之憂,服滿起復。)
    
    
34**時間: 地點:
    (當時山西、河南二省士民人等,有千餘人,上京懇公復任,旨未下。)
    (公朝罷,乃拜訪眾官。)
    (眾官俱來拜賀,公一一回拜。)
    (于公亦拜謁王振,適值少卿薛瑄亦到振所。)
    (各相見禮畢,王振不遜二公之位,乃遽然上坐。)
    (於、薛二公即曰)
二 公:此非禮也。論遵朝廷之禮敘爵,則吾等職品相同;論今日相見之禮,吾等是客,
    公是主。豈有主坐客位之理乎?
    (言畢,二公亦高坐於上,不談言語,茶罷而別。)
    
    
35**時間: 地點:
    (自此王振與於、薛二公不睦。)
    (過十餘日後,于公早朝回歸,忽見前面大喝四聲)
于 公:行人迴避。
    (于公只道是那郕王謁陵回朝,忙下馬迴避。)
于 公:(隨從人說道)非是那郕王駕來,乃是內相王振。
    (于公聞言,跨馬前行觀看,果是王振乘著四明車輦,隨從人役頗多,猶如駕到
    (一般。)
    (于公看見,已是心中忿怒,不期王振跟隨人役,倚振之勢,大聲叱曰)
乃 大:兀那甚官兒!不避俺家王爺。
    (于公見喝,指著從人叱曰)
于 公:汝仗誰之勢,欲人迴避。
    (正論口之間,王振乘著車輦到來。)
于 公:汝有何德能,妄肆尊大,擅敢乘此四明車輦!
    (兩下遂爭競起來,路中過往官員看見,齊來解勸。)
于 公:(于公對眾曰)昔虞舜曾制此車輦,巡遊天下,採訪民間利病。恐不能悉知顛連
    幽隱民情,故制此輦,名曰『四明』。即大典所謂明四目,達四聰之旨。招求四
    方賢才,採取四方言路,洞燭四方民情。他今妄自尊大,擅乘此車,僭越無禮。
    汝謂朝中無人乎!誰不識汝妄為之制度乎!吾因汝是皇上寵異之人,不與汝較論
    。前者拜望,禮也,汝又高坐無禮。今又使從役叱吾下馬,汝視人如無物耳!吾
    豈懼汝哉!
    (言畢,即將王振車前橫軾亂擊。)
    (眾官見于公言詞有理,心服其能。)
    (遂勸開,各各散訖。)
    (王振心中懷忿,欲尋事中傷于公。)
    (又思得于謙是前宣德爺爺簡任之臣,又懼那太皇太后在上,恐其知道,因此不
    (敢傷害于公。)
    (公明日遂上疏劾王振。)
    (正統帝覽之,欲將于公發錦衣衛責杖,又省曰)
王 振:此臣乃先帝簡拔之臣,若發下去,倘有差失,使朕有殺諫臣之名。
    (遂留中不發。)
    (于公見奏不下,又因父母之變過哀,遂染成一疾,乞休養病,願以孫元貞、王
    (來二人代巡二省。)
    (候明旨不下。)
    (原有千餘人在京乞公復任的,聞得公乞休養病,眾遂往通政司、都察院等衙門
    (,告乞公復任。)
    (又晉、週二王,亦各有本保留于謙復任。)
    (王振接著二本,遂與心腹王、毛二人計議。)
王 振:叵耐前者于謙當眾言吾之過,吾決欲設一計以害之。
    (王、毛二人忙搖首曰)
二 人:難害渠。日前于謙因劾汝之過,那萬歲爺欲發于謙到錦衣衛責罰,又沉吟半晌,
    曰:『于謙是個好官,況又是我先皇帝簡用之臣。朕若一時發他下去,倘有差失
    ,壞朕的名德。』後來因見于謙病本乞休,要以孫元貞、王來替代,故此著吏部
    知道。此事惟我二人知之。且張太皇太后素知其能,難以害他。況今二省與周、
    晉二王,並官民人等,俱有保復之本。依我愚見,莫若乘此機會,仍著他前去巡
    撫二省,免得留在京師,見他動氣。若差他前去,眾官倒說汝有容人之量。那萬
    歲爺又見你不念舊惡,愈加信任。
    (王振見二人說得有理,隨即依議而行。)
    (遂票出旨著吏部降于謙二級,為大理寺少卿,仍差巡撫二省。)
    (公聞有旨下,只得帶病辭朝而行,時正統十一年三月廿一日也。)
    (公辭朝到任後,未知若何。)
    (第十四回 權璫蒙蔽勸親征 王師敗績於土木)
    (王振見于公遠去,心中消釋其忿。)
    (不期張太皇太后升仙,三楊閣老,俱皆老耄,不能理事。)
    (病者病,殂者殂,朝中大權,悉歸於王振。)
    (振遂肆無忌憚,竟差驛使馬雲、馬清、陳友、李讓等三百餘人,前往北外太師
    (也先處買馬三千匹。)
    (使臣領振差使,逕到瓦刺地方,來見太師也先。)
    (也先見南朝使臣到,心中甚喜。)
    (乃殺牛宰馬,大宴使臣,甚是恭敬。)
    (又著許多婦女,吹笳弄笛,歌唱隊舞。)
二 人:(馬雲等吃得大醉,因乘醉中大聲言道)汝這般亂歇、亂舞、亂跳,有甚好看?
    吾中國有的是美女、美婦,歌舞女樂,笙蕭管笛,何等齊整。
    (也先聞得此言,心中就慕想起來,沉凝半晌。)
    (眾部長一齊說起中國果有好婦女。)
    
    
36**時間: 地點:
    (其時伯顏與昂克二人,即開口道)
伯 顏:俺聞漢時曾有公主許配俺們這裡。如今既是兩家和好,何不結為姻親?
    (眾部長聞言,齊聲道好,再三言之。)
    (馬雲初時尚未應允,後來一發吃得大醉,就亂言亂語應承。)
    (也先聞允,心中大喜,明日遂選良馬二千五百匹,詐稱三千匹。)
    (又多備寶刀、弓箭、駱駝、貂鼠等物朝貢--一來進貢,二來作聘。)
    (其馬價銀緞,一一皆用別物償之。)
    (馬雲等辭別也先,帶領眾軍,一齊到京。)
    (那裡敢說起婚姻女樂之事,又把也先抵償馬價作聘之物隱過,方敢來見王振。
    ()
    (王振即親自來點視馬匹,止有二千五百匹,少了五百匹。)
    (雖有駱駝五十匹,不足馬數。)
    (振乃大怒,遂把這朝貢的人毫無賞賜,又把馬價減少,反到四驛館,大言責備
    (來貢的人。)
    (那來人聞言,悶悶不樂,不敢回言,記恨在心,急急回歸。)
    
    
37**時間: 地點:
伯 顏:(當時也先送馬雲等同眾回南進貢時,即誇示諸多部落,仍稟知脫脫不花可汗道
    ()南朝自遣使臣,來通和好,又許俺們和親,不日即有好音來也。
    (諸部解聞知,俱各前來稱賀。)
    (誰料這些進貢的回來見也先,將事情說了一遍。)
    (也先即問起賞賜並婚姻之事。)
伯 顏:(眾人齊答道)還要說起賞賜婚姻之話!饒得俺們性命回來,十分之好也。
    (也先聞言,氣得昏倒在地。)
    (各部勸起也先。)
    (也先大怒,遂與各部誓約,點起眾部,並諸處外方人等,共有七十餘萬,詐稱
    (一百萬,一齊衝擁到邊關。)
    (時正統己巳十四年七月初五日也,其日欽天監奏熒惑入南斗。)
    (也先統眾到邊,大肆劫掠,攻打各關。)
    (哨馬飛報進京,報道北兵圍楊洪於花馬池,逼朱謙於瓦子關,敗顧興祖於獨石
    (,追石亨於雁門關,大同、宣府諸城堡,俱皆失陷。)
    (殺掠人畜萬餘,各處烽煙競起。)
    (王振聞報,不與眾官商儀,力勸今上位親征,正統帝遂下詔親征。)
    (群臣忽見有旨下,即連章進諫,皆被王振阻遏,不行奏聞。)
    
    
38**時間: 地點:
    (此時災異屢見,王振竟不省,仍協令上位親征。)
    
    
39**時間: 地點:
    (明日又發旨下,將欲就往。)
    (眾群臣即時至五鳳樓前,執章侯諫。)
    (王振一見眾官,即問)
公 即:眾官員至此何為?
眾 官:特諫止聖駕,不可親征。
王 振:汝眾官不聞澶淵之事乎?
眾 官:今時與宋時不同。昔契丹無故犯宋興兵,乃貪兵也。兵法云:『兵貪者敗』。且
    有寇準決其謀,高瓊施其勇,故能成功。
眾 官:(振聞眾言,反讓眾曰)宋獨有人,吾國豈無人耶?
    (遂不聽眾官之言。)
    (接了許多諫章,逕往內廷而去。)
    (時正統十四年己巳八月初六日,傳旨下:著令弟郕王與太監金英、興安等,留
    (守內都。)
    (吏部尚書王直,禮部尚書高谷,都御史王文,學士陳循、商輅、江淵等,皆留
    (守北京。)
    (擢監察御史韓雍為右僉都,巡撫江西,取回南直隸巡撫侍郎周忱入朝。)
    (取回巡撫河南、山西侍郎于謙入朝。)
    (遂命英國公張輔(公年八十三歲),成國公朱勇為先鋒,平鄉伯陳懷,都督井
    (源為左右翼,正統乃命王振同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學士曹鼐、張益
    (等官扈從親征。)
    (當日共點兵五十餘萬。)
    (正出行之際,忽然雷震奉天殿,殿中角梁俱折,棟瓦皆碎。)
    (文武百官見此災異,即合章俟候於午門外諫聖駕。)
    (王振將昨日眾官諫章蒙蔽,竟不奏上。)
    (今日復見眾官列於午門之外,乃一馬當先,問曰)
眾 官:今日聖駕已發,汝眾官何得再諫?
    (眾官擁住諫阻。)
王 振:自祖宗以來,每每親征,非獨今上也。汝等不識時勢,安曉兵機!
    (大喝軍士,擁聖駕前行。)
    (諸文武大臣,只得匆忙隨車駕。)
    (出得都門,連日淒風苦雨,軍士慌張。)
    (行至大同,聞得敵勢甚猖獗,王振遂矯上旨,先差都督井源等二萬人馬衝陣。
    ()
    (不兩日,報道井都督兵大敗,不知所往。)
    (王振聞報,又忙矯傳上命,差平鄉伯陳懷領二萬人馬接戰。)
    (平鄉伯領命,遂點人馬與敵交鋒,身遭五箭,尚猶督戰,可憐忠勇都督,終於
    (箭射身亡。)
    
    
40**時間: 地點:
    (此時成國公朱勇連勝二陣,怎奈援兵不至,手下軍兵,苦戰一日一夜,料粒不
    (曾充腹,兵士紛紛亂竄。)
王 振:(朱勇見勢已去,大叫曰)吾今為王振所賣,奉命有功,無人應援,乃天數也。
    今日盡忠報國,死亦無恨。但得人殺出,報知我主上,即速迴鸞,庶不有失。
眾 官:(顧謂親兵指揮伍宣曰)汝素忠勇,可拼命殺轉,報知我聖上;可急往附近關津
    回進,不可遲也。
    (囑咐畢,大叫一聲。)
    (自刎而死。)
    (親兵指揮伍宣見主帥自刎,泣下數行,拼命殺出,果然英勇,當之者死。)
眾 官:(左衝右突,連殺數十人,身中二十餘箭,血污袍鎧,死戰得脫,奔至皇上營,
    (見王振報曰)朱爺自刎,全軍覆沒,吾今拼死殺回,可速請聖駕轉往近處關進
    (,不然恐有失誤。
    (王振猶自不悟,尚叱伍宣。)
王 振:(伍宣大罵曰)誤國之賊,到此尚蒙蔽耶!
眾 官:(大叫曰)吾主將盡忠而亡,吾敢不守義報主而死!
王 振:(連叫數聲)天乎!數乎!
    (亦自刎而死。)
    (營門外眾軍,遂焚其屍,且箭鏃將滿一升,諸君皆歎息悲咽。)
    (王振猶然蒙蔽不聞。)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