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一 至 第二一〇

201**時間: 地點:
岳 飛:(卻說岳飛輕騎至臨安朝見高宗)金人舉國南來,巢穴必虛,若以吾軍長驅京洛
    以搗之,彼必奔命,可坐而斃。
    (帝不從。)
    (秦檜尤惡之,背地奏高宗,以為)
秦 檜:陛下既詔各路班師,不久太上皇梓宮及韋太后消息至矣。今濠州雖失,乃小忿耳
    。請陛下以大孝自體,勿聽臣下之言也。
    (高宗因見金人屢失盟好,遲疑未決。)
    (岳飛既退私第,身沾宿疾苦寒,咳嗽不已。)
    (然其志圖報效,又恐高宗急於退敵,次日又具奏曰)
高 宗:臣如領兵搗其虛國,勢必得利。陛下若以敵方在邇,未暇遠圖,欲乞親至蘄、黃
    以議攻敵,庶幾為後計也。
    (帝見岳飛意切,乃下詔著飛會樂蘄、黃。)
    (飛承命,即日辭帝回鄂州,收拾人馬,望蘄、黃進發。)
    (時值春盡三月間,天氣暄暖,人馬精神,所過秋毫無犯,隴道中耕夫皆荷鋤而
    (觀。)
    (岳侯遣人探濠州消息,哨馬回報,濠州日前被金人陷了,今退去二朝矣。)
    (岳飛得諜報,即以人馬進濠州,安撫軍民,修理府庫,令軍士築壕垣,委官鎮
    (守,具表遣人遞奏行在。)
    (遂還兵屯舒州,以候朝廷之命。)
    (高宗得岳飛條陳濠州表疏,差內臣齎於尚書府發落。)
    (內臣領詔,迳至秦檜府中呈報。)
    (秦檜見了奏疏,著人請過給事中范同,到府有事商議。)
    (差人去不多時,范同隨入府,參見秦檜畢,檜引入後堂,與之分賓主而坐。)
差 人:(同曰)小官何得有坐?
秦 檜:有事與執事計議,但坐無妨。
    (同始敢坐於堂側。)
秦 檜:吾意力主和議,岳飛諸人往往奏上,欲圖恢復。近日府中接到疏章疊積,誠恐諸
    將難制,今欲盡收其兵權,足下有何良策?
差 人:(范同曰)此易事矣。且朝廷封爵出由丞相,何不奏上,請除韓世忠、張竣岳飛
    樞府之職,則兵柄自解。
秦 檜:(檜大喜曰)公言深合我意。
    (因設酒禮待同。)
    (飲至半酣,檜問及朝中某人可進,某人可退,同一一為之開導。)
    (檜見同阿己,甚悅。)
    (酒罷,范同辭檜退去。)
    (次日,秦檜密奏)
秦 檜:張俊戰石臯之捷,遂復廬州。韓世忠鎮守江淮,金人不敢南下。岳飛兵駐朱仙鎮
    ,兀朮徙家遠遁。
      是三將者,偉績昭著,望陛下降詔,召赴行在,論功升賞,庶使朝廷諸人知
    所勉勵。
    (高宗大悅,遂允其請,即日頒詔,遣內臣齊於各鎮去訖。)
    
    
202**時間: 地點:
    (且說一路使臣齊詔到建康召張濬張俊正在府中議事,聽得朝廷有使命來,即降
    (階迎候。)
    (使臣迳至堂中,宣讀聖旨。)
    (詔曰:朕承中業,遭家不造,天步艱難,人心騷動。)
    (氐羌蠹侵於西土,玁狁蜂擾於中原,生靈荼毒,朕實憫焉。)
    (所賴文武同心,將士戮力,內平禍亂,外靖邊庭。)
    (茲者,宣撫使張俊,狥國無家,護兵有法。)
    (智謀深博,可以運籌帷幄之中;聲名隱隆,可以折衝廟堂之上。)
    (朕心所屬,與論攸歸,卿宜疾赴行在,論功授封。)
    (嗚呼,盡忠匡國,惟臣子之至誠;崇德報功,乃朝廷之通典。)
    (欽予時命,想宜體悉。)
    (張俊接詔,謝恩已畢,即吩咐軍中,戎務委能將總理,自隨使臣迳赴行在。)
    (次日朝見高宗,高宗大悅,謂曰)
謂 之:卿為國勤勞,多聞捷報,朕嘗欲一見,因卿總戎在外,未可遽離。今召赴行在,
    實以卿克理內政也。
    (俊頓首稱謝。)
    (俊既退出居府,第二日韓世忠、楊沂中、王德等,皆隨詔來到,獨岳飛未至。
    ()
    (秦檜問於參知政事王次翁,次翁曰)
秦 檜:岳飛一軍最為關要。明日再奏,仍遣使促之。待眾人聚於京師,權柄不一,自生
    猜忌,此正鎮諸侯法也,丞相慎勿失此。
    (秦檜然之。)
    (遇早朝,檜復)
檜 復:岳飛兵屯舒州未至,陛下再差內臣召入,則可以擬封爵。
    (高宗允奏,復遣司農李若虛同內官黃順,齊詔催促岳飛速赴朝廷。)
    (李若虛、黃順領詔,迳往舒州見岳侯,宣讀上意。)
    (岳飛俯伏聽命。)
    (詔曰:
    (  提七萃之旅,入則拱衛於岩除;建六纛之威,出則撫臨於邊塞。)
    (克備爪牙之寄,聿資心膂之臣。)
    (誕敷顯命,播告治朝。)
    (乃者諸路招討使岳飛偉量沈雄,英資果毅,早膺勇爵,備歷戎行。)
    (懷干城禦侮之材,著斬將奪旗之績。)
    (屢得捷聞,甚契朕意。)
    (今將頒詔於諸鎮,即日咸聚於京師。)
    (欲擬封賞,惟卿未至,故茲詔示,指不多及。)
    (岳飛拜受詔書,請使臣李若虛、黃順入後堂坐定)
岳 飛:有勞使臣遠來,近日頒詔諸鎮,出於上意,或由廷臣主之?
檜 復:(若虛曰)不瞞君侯說,吾二人實上命所遣,其擬封賞級,皆從秦丞相之請也。
岳 飛:二使臣先回,岳某隨後便至。
檜 復:(黃順曰)聖旨候君侯與諸鎮會朝,若復後期,則吾二人亦有罪也。望君侯一同
    付朝。
    (岳飛只得以軍事付岳雲掌理,自與使臣迳赴行在。)
    (至京師幾越七日,遂同韓世忠、張竣楊沂中、王德等,會朝見高宗皇帝。)
    (帝下命召岳飛入內廷,有機密事商議。)
    (飛即承命,進見高宗於拱德殿,拜伏階下。)
高 宗:朕嘗思內閣之語,以中興一事專委任卿。廷臣多有議論與金講和者,朕亦緣太上
    皇梓宮未還,韋太后車駕耗焉,是以切於尋盟,欲得應成此事。目今遣使往返道
    路,金人屢有此請,朕不得已而從之。是使卿班師還鎮,用賜封賞,居列朝廷,
    分理諸政事。
      候在金人的有太上皇及韋太后消息,與卿等又作遠圖。何屢屢詔至,卿未即
    赴以慰朕懷耶?
岳 飛:(岳飛頓首流血徐奏曰)臣非敢抗違君命,而不果行哉。初,臣駐兵郾城,距黃
    龍府只曾七 十里。那時金人之氣銷沮殆盡,正待會集兩河忠義,指日渡河,誅
    兀朮如砧上之肉,復汴京猶反掌之易。陛下連齎到御札金字牌一十三道;臣遽離
    朱仙鎮,河南百姓苦遭金人所荼毒者,遮道而留,哭聲震野,慘不忍聞。彼時臣
    逗遛於進退莫得之間。
      仰思君命,俯視民情,是班師歸鄂之旨,臣甚不得已之意也。
    (言罷血披階墀,嗚咽似不出聲。)
    (高宗亦為之慘焉,復諭曰)
高 宗:卿之勤勞,朕足知矣。日已晏,且退,來早詣尚書省聽候指揮。
    (飛披命而退。)
    (次日降出聖旨,拜韓世忠、張俊為樞密使,岳飛為副使,並宣押至樞府治事。
    ()
    (加楊沂中開府儀同三司,賜名存中。)
    (王德清遠軍節度使。)
    (准秦檜奏而進范同為翰林學士。)
    (世忠等既承封爵,各具表會同謝恩。)
    (惟張俊懷不平,退居府中,自以為岳飛年少於我,初只列在將校之中,今日職
    (位拔起,居我上,必須謀陷之,方雪此憤。)
    (乃與心腹人胡居正商議陷岳飛之計,居正)
居 正:樞密近來知朝廷封爵之事乎?
張 俊:不知也。
居 正:秦檜力主和議,恐難制諸將,故用此鎖諸侯法,盡收樞密等兵權。今聖上擬定升
    職,猶使並宣押詣樞府治事,非秦檜之本意。樞密何不以罷兵首請秦檜,將所部
    隸御前,庶示不復用兵意,且力贊和議,重結於秦檜。那時何患官職弗進於岳侯
    之上,而乃區區欲陷之乎。
    (張俊聞居正之言大喜。)
    (次日,迳往秦府中見檜,請以所部隸御前。)
    (且言邊將貪功,阻其和議,致使干戈不息,毋以舒內寢之宵旰也。)
    (檜見俊首開罷兵之端,深合其意,喜曰)
張 俊:張樞密果有心對秦某,終當不負公也。
張 俊:丞相為天下蒼生也,俊安得不贊其成。
    (檜尤悅之,留府中議論終日。)
    (自是秦檜有所為,必謀於後。)
    (俊圖得高位,亦盡心為之措置矣。)
    (檜因奏帝,乞罷三宣撫司,以其兵俱隸御前。)
    (遇出師之際,臨時取旨調發。)
    (又奏置三總領所於湖北、淮東、淮西,以統諸軍。)
    (帝皆允其請。)
    (詔下,即日罷三宣司,以收其兵。)
    (凡朝廷一 應政事,皆出秦檜門矣。)
    (以後軍需錢糧,因時改變。)
    (中外騷動,將士多不安。)
    (淮東舊屬韓世忠部下之軍,因罷宣撫司後暴悍無統,欲生邊釁。)
    (消息傳入御前,高宗召廷議曰)
高 宗:軍制之初,即聞變亂,以其無大將統之也。朕於眾諸侯中擇其素有重望者領之,
    惟宣司職不預焉。爾眾臣試舉誰能任此職者?
張 俊:(諫議大夫萬俟禼奏曰)陛下之論極善。大將之中素有重望者,惟開府儀同三司
    楊存中深得士心,其人可稱此任。
高 宗:存中雖有小才,而非大器,終不足以濟大事也。據朕所論,大將才無如岳飛者,
    若委任之,必能服眾矣。
    (是日即下詔著岳飛往淮東,安撫韓世忠之軍。)
    (岳飛承詔迳往淮東地界。)
    (軍士聞知朝廷差岳侯來到,無有不悅。)
    (岳飛至鎮所,宣以威信,部伍肅然,內中有反去者,依前來歸。)
    (事聞行在,高宗悅曰)
高 宗:岳飛的不負朕委任也。
    (廷臣舉賀,不在話下。)
    (第六十一回 吳璘設立疊陣法)
    
    
203**時間: 地點:
    (卻說岳飛既靖淮東,以為聖上知人之明。)
    (惟秦檜恨之,退謀於中丞何鑄。)
何 鑄:丞相著令張俊分其軍,則岳飛自當讓退也。
何 鑄:(檜從其計,次日具奏高宗曰)世忠所統多有離叛,且外患未靖,乞陛下復委張
    俊與飛預為謀畫,鎮守淮東,不失根本,此萬全之策也。
    (高宗允奏,即命張俊同領淮東軍。)
    (張俊得旨,輕騎迳詣淮東,會見岳侯。)
    (岳侯大喜。)
    (自是與俊條陣軍政,凡一切事,必稟俊而後行。)
    (遇俊不允,飛未嘗自專。)
    (俊雖有驕凌飛意,飛亦屈已下之。)
    (未數月,飛與俊在軍中交論,俊因)
張 俊:戎務誠重事,今聖上已罷宣撫,世忠所統,未有總理,其最難制者,惟背嵬軍,
    我與公分而管領,斯可以銷其不靖志也。
與 飛:不可。君與世忠皆朝廷命官,且世忠職居樞密,雖罷宣撫,將士皆遵其令。今一
    旦分之,非處同列之宜,復如公義何?
    (俊聞飛言,大不悅。)
    (忽諜報金人閱兵柳河,將睨窺楚州。)
與 飛:(飛謂俊曰)某同公提背嵬軍往楚州觀敵。
    (俊從之。)
    (岳飛即離了淮東,率背嵬軍既至楚州。)
    (俊見楚州城郭不完,壕塹頹廢,與飛)
與 飛:敵人在邇糧饋不及,難與為敵也。莫若修理城郭以為備禦計。
與 飛:虜賊知吾等在此,未敢即南侵也。正當與君訓練甲兵,戮力以圖恢復,豈可為退
    保謀哉。
    (俊變色,甚不平岳飛所言,遂退居別府。)
    (守門小校報知世忠部下來見樞密,張俊令召入。)
    (二人迳至堂上拜見,乃世忠舊軍吏景著、總領胡紡也。)
張 俊:汝二人來有何見議?
與 飛:(景著曰)近聞樞密與岳副使欲分韓樞密軍,吾二人特來稟知,若樞密的有是意
    ,恐致眾情不協而生禍亂矣。
張 俊:(俊大怒曰)吾尚未主行是事,孰教汝來稟復?
    (意必岳侯所使也。)
    (叱令二人退出,乃具書,遣人告知秦檜。)
秦 檜:(秦檜見俊書道)韓世忠部下每來根究分軍一事,是必世忠未欲罷兵柄也,丞相
    可理會之。
    (檜大怒,差步騎數十人,至楚州捕捉景著及胡紡。)
    (步騎疾馳楚州,捉二人回見秦檜。)
    (檜令下大理,命司刑官拷勘。)
    (令以煽搖誣世忠。)
    (岳飛部下報知秦檜遣步騎臨楚州,捕捉世忠軍吏景著、總領胡紡下大理。)
    (飛詢得乃張俊所謀,大驚曰)
張 俊:韓世忠誠實君子也。張樞密亦有是意陷之乎?
    (即修書,遣小軍馳告世忠。)
    (小軍接了書,漏夜走到臨安,入韓府見世忠,呈上岳侯書。)
    (世忠拆封觀之。)
    (書曰:事將起於未度之後,君子亦有晦吝之災。)
    (行若失於往事之微,智者有所不為。)
    (近日張樞密有分足下背嵬軍之請,予義不肯。)
    (未度所部軍吏總領來質是事,致秦丞相係捕,下於大理。)
    (必於聖天子前奏足下有違君命,而欲自專兵柄矣。)
    (足下宜先於御前自明,庶使玉石克分,勿使冒罪。)
    (切毋苟簡因循,自蹈其咎,此非智者之所為,足下其自亮之。)
    (餘不多及。)
    (世忠得岳侯書觀之,驚遑無措。)
    (清早會朝,入奏高宗曰)
世 忠:臣本庸質,誤蒙擢用,今居樞密之職,權柄不為不重,政事不為不繁。臣朝夕惕
    懼,恐有負陛下之委任,安敢復有過望,欲再得總理兵戎之意?今職同樞密使張
    俊,陛下敕命以之安撫臣軍,近日與副使岳飛分臣背嵬軍。臣正恐軍勢一分,必
    致紛爭。未度臣前所領軍吏景著、總領胡紡即先告之,尚書省遣騎捕下大理。臣
    世忠懼復得罪於陛下,是以不避斧鉞之誅,冒奏丹墀,伏候敕旨。
    (高宗覽奏,下命諭世忠曰)
高 宗:卿之志,朕素知矣,勿以外事自亂心曲。特降詔知尚書省,放出暴著、胡紡。
    (世忠謝恩退出。)
    (俊在楚州,知岳飛以書馳告世忠,於是大恨飛曰)
岳 飛:誓不與豎子同立。
    (遂密遣人以飛報世忠事告於秦檜。)
    (檜大怒,奏高宗召竣飛還朝。)
    (數日,有詔下楚州。)
秦 檜:(飛聞詔歎曰)吾於此知朝廷不復用兵矣。二帝之恥,幾能肯雪?
      中原之地,竟不可復。
    (只得領兵還至行在。)
    (遂不復出掌兵,其僚屬多乞宮祠而去。)
    (俊每獨出視師。)
    (楊存中因僚屬多去者,見劉錡驟貴,為淮北宣撫判官,心甚嫉之,與張貴言於
    (朝曰)
劉 錡:淮西之役,金人氣銳,岳飛若不救援,劉錡戰亦不力。是順昌之捷,其功非錡獨
    有。
    (秦檜信之,遂罷劉錡及劉光世兵權。)
    (錡以知荊南府,光世以為萬壽觀使。)
    (已逾月,光世尋卒。)
    (光世在諸將中最先進,律身不嚴,馭軍無法,不肯為國任事,嘗入對言)
劉光世:願竭力以報國,他日史官書臣功第一。
諸 將:(帝曰)卿不可徒為空言,當見之行事。比之韓世忠、岳飛不及遠矣。
    (秦檜復奏欲罷遠鎮宣撫司兵,而及四川胡世將,高宗)
高 宗:四川封宇,方隅阻越,屢被金人騷擾,士民不得寧居。近有世將、吳璘孤軍在外
    ,豈宜罷之?寡人當下詔獎諭之,卿勿多生釁端也。
    (秦檜語塞而退,使臣齎詔往川陝去訖。)
    
    
204**時間: 地點:
    (卻說同節制陝西諸軍吳璘,近日進兵拔秦州,既與世將得高宗獎諭詔書,戰之
    (益力。)
    (諜報金統軍胡盞與習不祝合兵五萬屯劉家圈,欲來與宋軍放對。)
世 將:(璘入見世將)金人合犬羊之眾,乘銳而來,氣驕意惰。吾兵已得地利,只一陣
    要破虜賊片甲不回,生擒獻俘階下?
世 將:足下有何良策能如此決勝?請言其略。
吳 璘:有新立疊陣法,足可殲敵人矣。
世 將:疊陣法何以取用?
吳 璘:其法每戰以長槍居前,坐不得起。次取強弓,又次強弩,令將士跪膝以俟。次用
    神臂弓,約賊相搏,至百步內與之號令,則神臂弓先發;七十步,強弓並發。次
    陣亦依此行。凡陣以拒馬為限,鐵鉤相連,遇有見傷,則更代之。若代,則以鼓
    為令,出騎兵兩翼以蔽於前。
      待陣成,騎兵復退。此謂之疊陣法也。
    (世將善之,即下令軍中依吳璘。)
諸 將:(所有諸將竊議之)若依吳將軍疊陣法,遇敵人,將士未知約束,不利戰鬥。非
    惟難以制勝,抑且殲於此耳。
吳 璘:此乃古制束伍令也。兵家嘗曰:平坦之地,可用車戰;山險之地,可用步戰;攻
    擊追襲,可用馬戰:隨地利而作用各有不同。今吾據沃野之地,正宜用此法,得
    車戰餘意,諸君不識耳。必在戰士心定則能持滿,敵雖銳不能當也。
    (眾人然其言。)
    (璘即依法布定,率部下進屯剡家灣。)
    
    
205**時間: 地點:
    (且說金統軍胡盞、習不祝與裨將撒不吪、斡朵恩人馬屯於鹿角砦,據險自固。
    ()
    (前臨峻嶺,後控臘家城,胡盞與習不祝謀曰)
胡 盞:吾眾人占得此個所在,璘不敢輕犯。
    (正議間,哨馬報宋軍已出剡家灣。)
    (將近鹿角砦矣。)
習 不:(習不祝曰)吳璘新復秦州,今又輔以胡世將,乘勝來鬥,其鋒不可當。今鹿角
    砦止有兩條路而入。東北上一條路,川平野曠,人馬可行,若以木石疊斷砦口,
    雖有數百萬之眾,亦不能攻。我與統軍深溝高壘,堅營勿與戰。彼欲前不得鬥,
    驕其軍心,銷其銳氣,然後分左右翼戰之,宋人可破矣。
胡 盞:(胡盞笑曰)吾合兵本來與宋人決一雌雄,今又據險不戰,則是怯敵也。且吳璘
    智將,非庸俗之比。
      若依公策,適足以老吾軍,勝負竟難分也。
    (遂不聽習不祝之計,即下令整兵甲以戰。)
    (游騎報入吳璘軍中來,璘與部下)
與部下:賊恃險不出,爾眾人有何策攻之?
胡 盞:(健將姚仲曰)敵人寨柵據高而立,若以步騎繞出其後,戰於山上,吾令之片甲
    不回。
吳 璘:戰於山上乃絕地也。倘敵人絕其後,我軍不戰自亂矣。公只宜誘其來戰,金人一
    至,即可擒之。
    (姚仲從其計,乃於山頂立營。)
    (胡盞聞之,笑曰)
胡 盞:吳璘不足懼也。今於絕地連營,此死牒矣。
習 不:(習不祝曰)吳璘有謀,亦不可料敵,且宜堅守。
胡 盞:(斡朵思曰)願借三千精兵擊之,無不克也。
    (胡盞即與斡朵思人馬出戰。)
    (吳璘知虜賊來近,堅壁不出。)
    (寨外金鼓大震。)
    (近黃昏,吳璘乃遣人約姚仲,多置火炬,候宋軍來到,然後舉火。)
習 不:(又喚過王彥曰)爾引五千精銳軍士,頭裹赤幘,各帶鮮明器械,扣備鞍馬,人
    各銜枚,渡河陟峻嶺截坡上,待與姚仲軍馬會合,聽吾號炮而後發火。
    (王彥領計去了,璘又選五百炮手各帶火炮隨後,臨時聽令。)
    (先差劉浩出敵金兵。)
    (吳璘分撥已定,自以陣軍與世將後應。)
    (第六十二回 岳飛上表辭官爵)
    
    
206**時間: 地點:
    (卻說劉浩引著五千精兵,於平川曠野擺開陣勢索戰。)
    (只見虜陣搖旗吶喊,金將斡朵思驟馬舞狼牙棍直取劉浩,劉浩舉方天戟交還。
    ()
    (二將兩馬相交,戰數合,劉浩佯輸,撥回馬便走。)
    (斡朵思不捨,掩眾追來,鬥聲連天。)
    (山上胡盞望見金兵得勝,將分騎而出,時紅日已沉西矣。)
習 不:(習不祝諫曰)統軍且勿出,恐宋人謀也。
胡 盞:璘智謀吾見之矣。古人順時而動,見機而發。今宋人勢敗,何又不戰?
    (言訖,哨鼓大震,引三萬人馬斬寨而下。)
    (吳璘見金將親出,掄槍拍馬來迎。)
    (胡盞勒騎舞斧,與吳璘鏖戰二十餘合,不分勝負。)
    (二人精神愈倍,各無退志。)
    (兩下金鼓齊鳴,又戰數十合。)
    (宋軍中以疊陣法更休迭戰,輕裘肥馬,亟麾之士,殊死而鬥。)
    (金人皆遠涉勞困,不能抵敵。)
    (胡盞未知地利,即拋了吳璘,勒馬望鹿角砦而走。)
    (習不祝引人馬接應。)
    (將近一更初,璘下令放起火炮,虜兵大驚,奔走鹿角砦。)
    (忽聞山頂大喊,火光沖天而起,上下通紅。)
    (撒不吪提兵殺來,正遇大將姚仲,手起刀落,撒不吪死於非命,餘眾潰散。)
    (姚仲與王彥以精騎抄出鹿角砦,金人兩下受敵,遂大敗,死者不可勝計。)
    (胡盞與習不祝潰圍衝出,又遇前軍胡世將攔住大殺一陣,降者以萬人。)
    (胡盞乘夜襲餘光,且戰且走,退入臘家城。)
    (璘見金人去遠,又是夜裡,遂收軍據了鹿角砦,得其馬駝糧食無算。)
    (平明,體探胡盞屯駐臘家城,璘下令)
下 令:金人勢窮矣,可乘勝攻之,二酋可擒。
姚 仲:宜相連營壘,屯四門困之。不過一月,使虜賊盡死城中矣。
    (璘然之,即令眾將領所部分門攻擊。)
    (果是金人困迫,城將垂陷。)
    (忽朝廷方主議和,秦檜恐邊將邀功,遣使以驛書詔璘班師。)
    (璘得詔,與世將議曰)
秦 檜:破虜賊功在即矣,朝廷詔來班師,何以處之?
世 將:君命也,豈敢抗違?此必金國有人在朝議和,只得奉詔班師。
姚 仲:(姚仲等曰)機會難再,不若打破城池,擒了金將胡盞、習不祝,解赴行在,從
    朝廷發落,然後班師未遲。
世 將:不可。岳侯功蓋天下,聖旨到,亦且回軍,何況我等乎!眾人勿復猶豫。
    (即日下令軍中拔營撤圍而去。)
    (胡盞在城上望見宋軍退去,知金國有人議和,詔取班師。)
    (盞甚喜,與習不祝議之。)
習 不:統軍宜速退臘家城。吾國講和不常,恐宋人復來,難以支撐。
    (胡盞從之,連夜率所部退回函谷關,不在話下。)
    (吳璘自臘家城引兵還河池。)
    (胡世將見朝廷屢挫邊將之功,惟浩歎而已。)
    
    
207**時間: 地點:
    (卻說高宗自夏四月間,與廷臣議論講和,秦檜力主成之。)
    (至十一月和議既成,金兀朮以蕭毅、邢具瞻二人為審議使,與宋魏良臣偕來,
    (議以淮水為界,求割唐、鄧二州及陝西餘地,要歲幣銀絹各二十五萬,仍許歸
    (梓宮及太后。)
    (高宗悉從其請,命宰臣具誓表告祭於天地宗廟社稷。)
    (詔下,宰執領命而行。)
    (誓表略曰:臣構言)
世 將:今來畫疆以淮水中流為界,西有唐、鄧州割屬上國,自鄧州西四十里並南四十里
    為界屬鄧,四十里外並西南盡屬光化軍為弊邑。沿邊州城既蒙恩造,許備藩方。
    世世子孫,謹守臣節。每年皇帝生辰並正旦遣使稱賀不絕,歲貢銀絹二十五萬兩
    匹,自壬戌年為首,每春李差人搬送至泗州交納。有渝此盟,明神是殛。墜命亡
    氏,踣其國家。臣今既進誓表,伏望上國早降誓詔,庶使弊邑永為憑焉。
    (宰執既具誓表,殺黑牛白馬,告祭天地宗廟社稷畢,奏知高宗。)
    (高宗以何鑄簽書樞密院事,奉表稱臣於金。)
    (何鑄領表將行,蕭毅亦進辭帝。)
蕭 毅:(帝諭毅曰)若今歲太后果還,寡人自當謹守誓約。如今歲未成朕志,則誓文為
    虛設。
    (毅再拜領旨,與何鑄離了臨安,迳至汴京,見兀朮具知宋帝所以講和之意。)
兀 朮:此金主重命也。使臣須再詣會寧候旨,然後可以復表。
    (何鑄遂如會寧聽候指揮。)
    (兀朮具表,遣使詣金國奏知熙宗,請問宋求商州及和尚、方山二原。)
    (熙家降詔從兀朮之請。)
    (兀朮得旨,復遣人往南朝,求割京西界要鄧、唐二州,陝西要割商、秦之半,
    (止存上津、豐陽、天水三縣及隴西、成紀,餘棄;和尚、方山二原,以大散關
    (為界。)
    (使臣入京師奏知高宗,高宗俱從其請。)
    (於是宋僅有兩浙、兩淮、江東西、湖南北、西蜀、福建、廣東西十五路,而京
    (西南路止有襄陽一府,陝西路止有階、成、和、鳳四州,凡有府州軍監一百八
    (十五,縣七百三。)
    (金既畫界,建五京,置十四總管府,凡十九路。)
    (其間散府九,節鎮三十六,守禦郡二十二,刺史郡七十三,軍十有六,縣六百
    (三十二。)
    (高宗將於廷臣內推有善達君命者為使。)
秦 檜:金兀朮最要官職尊壟名望素著者來見,伏望陛下復遣魏良臣為使,則不煩於往返
    矣。
    (帝允之,下詔遣魏良臣齎封界交割使金。)
    (韓世忠深以為非,乃諫曰)
世 忠:中原士民淪於腥羯,其間豪傑,莫不延頸以俟弔伐之師。若自此與和,日月侵尋
    ,人情銷弱,國勢委靡,誰復振之?北使之來,乞與面議。如臣理屈,甘受誅戮
    。
    (高宗不聽,竟遣良臣以行。)
    (世忠憤惋而出。)
    (岳飛聞帝不允世忠諫,自思曰)
岳 飛:韓樞密以和議為不然,飛豈肯附和議哉。若久立朝廷,必不為檜、俊所容。
    (即日具表,辭退官爵。)
    (表曰:
    (  太尉開府儀同三司武昌郡開國公臣岳飛奏:臣竊謂事君者,以能致其身為
    (忠;居官者,以知上不駘為義。)
    (伏念臣受性愚戇,起家寒微。)
    (顧在身官爵之崇,皆陛下識拔之賜。)
    (苟非木石,寧不自知,每誓粉骨糜身,以圖報稱。)
    (然臣叨冒已逾十載。)
    (而所施設,未效寸長。)
    (不惟曠職之官奏,況乃贏一驅之負玻蓋自從事軍旅,疲耗精神。)
    (舊患目昏,新加腳弱。)
    (雖弗辭於黽勉,恐有誤於使令。)
    (願乞身軀,遂於退休,庶養痾漸獲於平愈。)
    (比者,修盟漠北,割地河南。)
    (既不復於用兵,且無嫌於避事。)
    (伏望陛下明昭誠悃,曲賜矜從,令臣解罷兵務,退處林泉,以歌詠陛下聖德,
    (為太平之散民,臣不勝幸甚。)
    (他日未填溝壑,復效犬馬之報,亦為未晚。)
    (臣無任激切戰慄伺命之至。)
    (取進止。)
    (高宗覽奏,下命付丞相府議之。)
    (奏檜見了岳飛辭退官爵表章,大喜曰)
高 宗:正遂吾意。
    (乃勸朝廷准其所奏。)
    (遂罷岳飛官爵,充萬壽觀使。)
    (岳飛見允奏命下,遣人往舒州取回岳雲,即日解還印綬,輕騎歸鄂州,與子姪
    (耕獲隴畝,再不言兵家事矣。)
兀 朮:(會兀朮遣人以書與檜曰)汝朝夕以和議來請,岳飛方為河北圖。必殺飛,始可
    和。
    (檜得兀朮書,亦以飛不死,終梗和議,禍必及已身。)
    (故力謀殺飛之計。)
    (乃奏帝以張俊如鎮江措置軍務。)
    (俊披詔臨行,檜謂之)
謂 之:公如往鎮江,須代吾了一 件大事。
兀 朮:(俊知其意曰)丞相不必掛懷,俊自有主張。
    (即辭檜至鎮江,一應軍務,且自隨時,專為檜來淮上搜尋岳飛舊日有仇之人。
    ()
    (訪知岳飛手下舊有副都統制王貴,比先因征小賊,違犯岳飛軍令,免其死罪,
    (被痛打一百刑杖。)
    (俊暗思此人必然懷恨岳飛,著人尋將王貴來,謂之)
謂 之:汝曾受岳飛苦虐,還欲思報其恨乎?
王 貴:樞密何謂?小將實不知也。
張 俊:爾若能告發岳飛罪過,則我為汝雪仇,且保爾之官職,使子孫永受富貴矣。
王 貴:(王貴叩頭泣曰)岳侯昔居大將之權,統兵三十餘萬,若使賞罰不明,則三軍何
    肯用命,殺賊焉能成功。
      小將因違其軍令,得不誅幸矣。被鞭笞,分之該也。豈敢逆天理而以私忿報
    之哉。
    (俊見王貴忠言剴切,不能誘動,乃令其退去。)
    (俊思了一夜,次日又暗使人採訪王貴私事來告。)
    (卻喚王貴至樞府,謂之)
謂 之:人告爾私下有這幾條違法事,若不從我結果了岳飛,定先拿爾問罪,全家遷徙嶺
    南。
    (王貴莫禁其苦逼,只得許之。)
張 俊:(張俊大喜曰)若得獄成之後,保奏重封爾官。
張 俊:(著令且回,說)雖待用爾處,即來聽候。
    (第六十三回 岳飛訪道月長老)
    
    
208**時間: 地點:
    (卻說張俊又打聽得岳飛部下有總統制官王俊,平昔在行伍中專一放刁告狀,而
    (得官職,以此人號為「王雕兒」。)
    (以前亦被張憲責打,岳飛嘗羞辱之。)
    (張俊教人喚來,激之曰)
張 俊:爾若能首告岳飛,有機會殺之,吾當稟知秦丞相,舉保公高位。
王 俊:(王俊喜曰)下官所恨者,恨張憲最深,先年收楊么之時,被他打了八十,又著
    岳招討於眾將前羞辱一頓,曾自誓曰:彼但得一步進達,必須殺此匹夫。至今無
    由快我志願。今日樞密之意係與下官能報夙昔之仇矣。若得殺此二人,則志願滿
    足,何更希望高位。
    (張俊見王俊所言實就其機,甚悅。)
    (即賞王俊黃金一錠,且著回去,吩咐)
王 俊:切不可漏此消息,明日早到樞府聽候。
    (王俊得賜,領諾去了。)
    (張俊即調下詞狀一張,次日王俊到於樞府,俊將詞狀交與王俊,著令詣統制官
    (王貴處首告。)
    (詞曰:
    (  首告人王俊,年三十五歲,係東平府人氏,現任統制官職。)
    (狀首紹興十一年九月間,有都統制宮張憲,因見本管恩官岳飛,被朝廷革去官
    (爵,在於鄂州閒住,不得人馬管轄,怨恨朝廷。)
    (今欲謀還岳飛兵柄同為不軌。)
    (又有岳雲手書,送與張憲,務要用心整理。)
    (後岳飛差於鵬、孫革齎書來與張憲,著他虛報邊庭消息緊急,朝廷必然還他兵
    (柄。)
    (有此不測事機,具狀來首副都統制官處詳狀施行。)
    (王貴接了首狀,抄詞黏連申文,密交王俊來會都統制張憲,去見張樞密。)
    (憲不知圈套,與竣貴入到帥府衙內。)
    (參見畢,王貴於懷中取出申文抄詞,遞與張樞密。)
    (樞密看了首詞,怒曰)
王 貴:汝等何得通同岳飛父子謀為不軌?今被首出,罪弗容誅矣。
    (張憲、於鵬、孫革正不知來意,面面相覷。)
    (俊不待其分辯,著令左右將張憲、於鵬、孫革一齊拿下,與原告王俊一同解去
    (鎮江,行樞密院內監問。)
    (其舊制,樞密院並無設置推問罪人牢獄,亦無鞫問犯人刑法。)
    (張俊預先設立下獄具停當,即將張憲等打入牢中,繃在匣牀上,委著首領官王
    (應求拷問其事。)
張 俊:(應求來見張俊)自來樞密院未曾設有牢獄推勘罪人事例,使況行樞密院而擅置
    牢獄乎?合該解送行在大理寺獄,依例推問,庶不變亂朝廷舊制矣。
    (俊大怒,謂之)
謂 之:其餘罪犯當送法司,今王俊所首事幹謀反,則當推出實情,庶免激變。
    (俊即親到獄中,將張憲綁弔苦拷,務要招稱岳飛差於鵬、孫革送書著他虛張聲
    (息,又招有岳雲手書使他多方設計,謀還其父兵柄,得到邊上,則可通同謀反
    (,送來書信皆已燒燬不存。)
    (張憲被其拷打,皮開肉綻,鮮血迸流,終不肯招。)
    (張俊乃自捏成招詞,差人解送丞相府申呈秦檜。)
    (秦檜見了招詞,喜不自勝,將張憲等押送大理寺牢獄監勘,一連審問十三日,
    (不得實情。)
秦 檜:(檜遂朦朧具奏帝前曰)岳飛父子謀為不規,近干連張憲等,乞召岳飛父子來證
    其事。
高 宗:夫刑者所以止亂也。岳飛父子忠貫日月,豈有此反逆事乎?今若亂提彼來追證,
    只恐動搖人心,不可輕召。
    (秦檜見朝廷不准其奏,乃詐傳旨,仍委心腹人田思中,齎金字牌前去鄂州,宣
    (召岳飛父子詣行在論功授爵。)
    (思中臨行,檜囑之曰)
思 中:君到鄂州見岳飛須深體上意,命之疾赴。若得事成後,吾當厚報於君也。
    (思中領諾,齎詔迳往鄂州去訖。)
    
    
209**時間: 地點:
    (卻說岳飛正領著子姪耕鋤隴畝,樂守天命,忽報朝廷齎到金字牌來召父子赴朝
    (,論功授爵。)
    (岳飛回至府第,俯伏聽候宣讀詔旨,一門望闕謝恩畢,因設酒禮館待田思中。
    ()
岳 飛:(飛謂使臣曰)天使先一日回朝,我父子明日登程。
思 中:相公不可遲緩,聖上專待君侯赴闕授封。
岳 飛:不在叮嚀。
    (思中辭別,迳上馬先回。)
    (是夕秦國夫人李氏備酒與岳侯餞行。)
思 中:(飛謂夫人曰)我今赴闕見聖上,果有升賞,亦須辭了便回。汝在家教訓諸兒女
    ,令之各事其業,不得自荒歲月。
岳 飛:(夫人曰)相公但行,家事吾自主理。
    (次日,岳飛同子岳雲準備車馬,辭家迳望臨安而行。)
    (是晚飛宿於驛中,夜作一夢,醒來悚焉驚出一身冷汗。)
岳 飛:(次早與岳雲曰)吾夜得一夢,甚是不祥,未知吉凶如何。我今卸卻車馬,與爾
    從揚子江去,原江心金山寺有道月長老,神慧人也,善知過去未來禍福,可往以
    是夢卜之。
岳 雲:大人所見極善。
    (飛即著人備了船隻,渡過揚子江,來到金山寺,日尚未出,大霧迷江,正是:
    (聞鐘始覺山藏寺,到岸方知水隔村。)
    
    
210**時間: 地點:
    (其時道月長老正在禪定之中,已知岳招討宣召回朝,預遣行童早到山門迎接,
    (到於方丈,敘罷寒溫,茶湯畢,長老)
長 老:貧僧久聞招討大名,如雷灌耳,每恨緣薄,不曾及面。今日希幸到此,實慰渴想
    。
岳 飛:嘗聞上人屏慮養性,明燭萬里。今蒙詔旨,宣我父子回朝,夜來驛中偶得一夢,
    未卜吉凶,特來請謁仙丈望指引前程,飛之甚幸也。
長 老:招討得何夢?請詳言之。
岳 飛:夢見兩犬抱頭言語,傍有二 人赤身裸體而立。
長 老:此明白事矣,招討何未解其意?
      二犬中間著一『言』字,乃是個『獄』字。傍立裸體二人,同受其禍者。招
    討今此一去,必有牢獄之苦,須宜謹慎。
岳 飛:(岳飛笑曰)長老放心,我父子為國家東蕩西除,南征北伐,朝廷多有功勛,目
    今聖上宣召我父子,將論功授爵,安有牢獄之事乎。
長 老:但恐患難可同,安樂難共,而罹鴟夷之慘。
      不如潛身林野,隱跡江湖,庶幾乃免矣。
岳 飛:蒙仙丈指引,誠可善路。若是神天有眼,必不使忠臣義士陷之於不義也。
    (岳飛不悅,即便辭別而去。)
    (長老送出江邊,飛將登舟,長老再三囑付云:風波亭下浪滔滔,千萬留心把舵
    (牢。)
    (謹防同舟生意歹,將人推落在波濤。)
    (囑咐畢,長老辭別回寺。)
岳 飛:(岳飛在舟中與子云)長老之言,豈足深信。
岳 雲:天機至理,容或有之,宜加三省,勿履虎尾而致噬也。
    (岳飛不聽,教疾開船而去。)
    (第六十四回 週三畏鞫勘岳飛)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