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  至  第九〇

81**時間: 地點:
    (卻說苗傅等聞知張濬大軍起發,憂恐不知所為。)
    (謀於朱勝非,勝非謂之曰)
勝 非:事有先機而昧之者,是自取其辱也。日前張公致書於諸君,是使丞相等自反正耳
    。不然,勤王之師會集一月有餘,至今猶未至哉?公何不率百官六軍,請少帝還
    宮,復皇上天位,則公等可轉禍為福,以保後計矣。若待諸侯一入禁闕,那時君
    欲明辯之,其可得乎?
    (苗傅從其議,遂率百官朝於睿聖宮)
苗 傅:今外鎮濬等會合屬引兵赴闕,欲盡誅臣等,乞聖上憐憫。
    (言罷痛哭。)
苗 傅:(帝慰勞之曰)朕本不當承統,因爾等推戴之勤,權居九五以靜其亂。於今當讓
    還皇上天位,以保卿等。
    (遂命顏岐請太后手詔,即日還位與皇上。)
    (苗傅等退出,喜以手加額)
以手加:聖天子度量如是也。
    (苗傅黨張逵聞之,歎曰)
苗 傅:趙氏安而苗氏危矣。
    (夏五月,帝復位,尊隆祜太后為隆祜皇太后,加封苗傅為淮西制置使,劉正彥
    (為副使,復以建炎紀年。)
    
    
82**時間: 地點:
    (卻說呂頤浩、張濬大軍至臨平,苗翊、馬柔吉得知,即遣驍將雷春領兵一萬出
    (湖口下寨,以防世忠。)
    (自率二萬精卒,離臨平二十里控截濬軍。)
    (遙見塵土起處,呂頤浩大眾到來。)
    (苗翊領兵出馬,對陣中門旗開處,呂杭挺槍躍馬近前,高叫)
呂頤浩:逆黨早早受降,免爾立見誅戮!
    (苗翊大怒,舉手中方天戟逕奔呂杭,呂杭挺槍來迎。)
    (兩下金鼓齊鳴,二馬相交,戰上三十餘合。)
    (張濬一彪軍刺斜殺進,馬柔吉勒騎出陣助戰,呂頤浩揮動後軍,一齊掩殺將來
    (。)
    (苗翊抵敵不過,繞陣而走。)
    (馬柔吉見苗翊殺敗,無心戀戰,放馬逃回。)
    (張濬驅三軍大殺一陣,苗翊、馬柔吉望湖口奔走,與雷春相合,負山阻水下寨
    (。)
    
    
83**時間: 地點:
    (卻說張濬秉勝兵直抵湖口,遣人催韓世忠出秀州絕賊走路。)
    (韓世忠得令,率所部順流而下,遙見湖口殺氣彌空,征雲四 起,知濬等兵已
    (大集,即鼓勇向先。)
    (人報苗翊、馬柔吉負山阻水為陣,中流俱是鹿角,梗礙行舟,實難前進。)
世 忠:(世忠怒曰)此賊若不能破,尚望振中原哉!
    (即捨舟登岸,催動後軍,蕩起征塵向前,正遇雷春手揮利斧來迎,世忠更不打
    (話,舉槍交還,一來一往,戰五十合不分勝敗。)
    (馬柔吉跑馬舞刀助雷春夾攻世忠,世忠奮呼力戰。)
    (不移時,上流頭金鼓喧天,一彪軍馬來到,旗號上卻是大將張俊,引一萬精兵
    (,從吳江迳出湖口,正遇交戰,與世忠首尾擊賊。)
    (雷春見眾寡不敵,引本部刺斜殺出吳江鎮。)
    (正走間,坡後喊聲大震,劉光世一路軍截出,雷春舞斧與光世又鬥數合。)
    (部下見勢敗,先自逃走。)
    (雷春措手不及,被光世一槍刺於馬下,降其眾無數。)
    (前軍報知世忠,劉光世已刺死雷春,世忠)
世 忠:破竹之勢不可失也。
    (復舍馬操戈而前,下令諭將士曰)
下 令:今日當以死報國耳!面不被數矢者皆斬!
    (於是士卒各用命,奮力爭先。)
    (苗翊見世忠勇敢難敵,引神臂弩持滿以待世忠。)
    (世忠瞋目大呼,挺刃突進。)
    (翊眾不戰自亂,矢不及發,被世忠一刀砍下頭來。)
    (馬柔吉見苗翊殺死,棄坐下馬望湖口奔走,被張俊趕上,一槍刺落湖中而死。
    ()
    (張濬會集勤王兵入北闕。)
    (苗傅、劉正彥聽知苗翊等戰死,擁精兵二千,夜開湧金門以走。)
    (次日,呂頤浩、張濬率師入城。)
    (王世修正待要密出北門逃匿,人報知世忠。)
    (世忠軍從北門入,手執世修以屬法吏。)
    (呂頤浩、張濬入見高宗,伏地涕曰)
張 濬:臣等總戎在外,致皇上遭厄,未即入聲罪討賊,早舒陛下宵旰,臣之過也。
張 濬:(帝問勞再三,謂濬曰)曩在睿聖,兩宮隔絕,一日啜羹覆手,念卿等被謫,此
    事誰任?
    (言罷,解所服玉帶賜之。)
世 忠:(帝握世忠手慟哭曰)卿在外,中軍統制吳湛佐逆為最,尚留朕肘腋,久必為患
    ,卿當先誅之。
世 忠:陛下無憂,臣即捉下,以正其惡。
    (濬等退出。)
    (世忠次日來訪吳湛。)
    (湛握手與語,世忠)
世 忠:人言閣下助苗傅作亂,信有乎?
    (湛見世忠顏色變異,恐懼不敢對。)
    (世忠怒折其中指,令部下捉歸,入奏帝。)
    (帝下詔與王世修俱斬於市。)
    (復令世忠檢錄官屬,但是苗傅逆黨,皆誅貶有差。)
    (尚書右僕射朱勝非,自以嘗出入苗傅府中,恐禍及身,見帝言曰)
勝 非:臣昔遇變,義即當死,偷生至此,正欲圖今日之事耳。
      幸惡罪已竄,叛黨服誅,臣乞罷政,投閒歸老,苟全餘喘於終年,實出陛下
    之盛德也。
苗 傅:(帝曰)朕遭內變,僕射扶持之功不為不多。且朕今得復位,卿等正宜輔佐國政
    ,共成大業,享爵祿以遺子孫,何遽以退閒為辭。
勝 非:(勝非力奏曰)非臣固敢違天顏而圖安逸,緣臣才不足以蒞政,武不足以撥亂,
    徒食君祿,侍朝竟無益也。
勝 非:(帝見勝非陳奏剴切,遂准其清)僕射已退,誰可代此職?
勝 非:呂頤浩、張濬二人得一可代臣職。
勝 非:(帝又問二人孰優)張濬喜事而疏,頤浩練事而暴。然頤浩民望素著,陛下宜任
    之。
    (勝非既罷政,帝即以呂頤浩為尚書右僕射,以劉光世為御營副使,韓世忠、張
    (濬為御前左右軍都統制,詔韓世忠、劉光世部兵迫剿苗傅、劉正彥,立魏國公
    (旁為旉太子。)
    (自是朝政日以就緒,禁庭內外百僚肅然。)
    (話分兩頭。)
    
    
84**時間: 地點:
    (卻說韓世忠、劉光世承詔旨,分兵趕捉苗傅、劉正彥二賊。)
    (傅聞知官軍搜捕緊急,與正彥走入閩地躲避。)
    (韓世忠連夜追襲,捉苗傅於浦城。)
    (劉光世亦得劉正彥。)
    (即將二人檻車監囚,遣人送詣行在。)
    (高宗大悅,下詔將苗傅、劉正彥戮於市曹,全家老幼皆棄市,復命梟二凶首號
    (令闕下。)
    (帝既誅苗傅、劉正彥,因謂群臣曰)
因 謂:苗傅等乘機倡亂,屈辱寡人,今被捉送闕下,全家誅夷,是徒自取其禍耳,與人
    何預?以今卿等各宜協辦匡朕,慎圖名節,以保善後計,苗氏之事可鑒也。
眾 臣:(眾臣拜曰)誠如聖渝。
    (自是高宗頗勤政事,因下詔以四失罪己:一日昧經邦之大略,二日昧戡難之遠
    (圖,三日無綏人之德,四日失馭臣之柄。)
    
    
85**時間: 地點:
    (且說司勛員外郎趙鼎見帝下罪己詔,上疏曰)
趙 鼎:自王安石用事,變祖宗之法,而民始病;假辟國之謀,造生邊患;興理財之政,
    窮困民力;設虛無之學,敗壞人才。至崇寧初蔡京托紹述之名,盡祖宗安石之政
    ,凡今日之患,始於安石,成於蔡京。今安石猶配享神宗,而京之黨未除,時政
    之缺莫大於此,乞陛下速宜改正,天下幸甚。
    (疏進,詔下著中書省行之。)
趙 鼎:(越三日,中丞張守上疏曰)陛下處宮室之安,則思二帝母后穹廬毳幕之居;烹
    膳羞之奉,則思二帝母后羶肉酪漿之味;服細暖之衣,則思二帝母后窮邊絕塞之
    塞否;操予奪之柄,則思二 帝母后語言動作爰制於人;享嬪御之適,則思二帝
    母后誰為之使令;對臣下之朝,則思二帝母后誰為之尊禮。思之又思,兢雲栗云
    。聖心不倦,而天不為之助順者,萬無是理也。
    (疏上,高宗覽之,涕然淚下,即頒詔著令洪皓充大金通問使,前至金國體問太
    (上道君皇帝消息,許為大臣之中薦有能達君命者副行。)
洪 皓:臣舉薦一人,可與臣同往金國通使。
    (第二十一回 洪皓持節使金國)
高 宗:卿所保者是誰?
洪 皓:此人素著愚直,有敢言之風,靖康時為殿中侍御史,姓崔名縱字廷直。
    (帝大悅,即宣過崔縱,諭之)
諭 之:朕煩卿佐皓一行,勿惜間關,見道君皇帝,須體朕意訴之。
洪 皓:(縱曰)臣食君祿,志在效報。既承命召,行不俟駕,敢以驅馳辭哉!
    (即日受節,辭帝出朝,與洪皓離了宮闕,帶數十從人前往燕京進發。)
    (二人於路上,正值夏末秋初天氣,西風驟起,極目黃雲白草,不勝悽慘。)
    (時所在賊盜梗阻,道路難通。)
    (皓與縱艱難百端,將達太原地界,從者喪失殆盡,止留他二人而已。)
    (二人又行了數日,才到太原府,洪皓著令胡人通報金元帥黏沒喝。)
    (黏沒喝聽有中國使命到,令喚入。)
    (皓與縱入見黏沒喝,長揖不拜。)
黏沒喝:(黏沒喝怒曰)汝誠不畏死邪?
洪 皓:死生有命,安得為懼!
黏沒喝:(縱曰)死即死耳,決不偷生為他人屈!
    (黏沒喝欲斬之,左右皆勸以為中國大使,未奉金主命而殺之,恐有不測。)
黏沒喝:既不殺他,吾亦流逐之也。
    (遂遣逼往雲中見斡離沒。)
    (皓、縱只得來雲中見斡離沒。)
    (斡離沒拘留之。)
    (或勸斡離沒使二人仕劉豫,斡離從之。)
洪 皓:萬里銜命,不得奉兩宮南歸,恨力不能磔逆豫,忍事之耶!留亦死,見劉豫亦死
    。不願偷生狗鼠間,願就鼎鑊無悔!
    (斡離沒怒,叱令殺之。)
洪 皓:(旁有一校目止劍士,為其跪請曰)此真忠臣也。他各為主,殺之何益!
    (斡離沒怒未息,乃迫之使仕劉豫。)
    (皓、縱至濟南府見豫,斥曰)
洪 皓:汝為宋臣,賣主降仇,何面目見中原士大夫乎?吾頭可斷,吾膝不可屈也,汝欲
    殺即殺!
    (聲色俱厲。)
    (劉豫默然莫對,遣人送回斡離沒。)
    (斡離沒遂將皓、縱流遞於冷山胡人監押。)
    (出離雲中,過平陽驛,皓作《滿江紅》詞一闋以伸其志云。)
    (詞云:萬里尤荒,塵土染,堅持旌節。)
    (憑仗著,忠肝義膽,槍唇劍舌。)
    (滿體遍傷嵇紹箭,一腔盛積萇弘血。)
    (莫等餒了浩然心,存貞烈。)
    (戴天恨,終未雪。)
    (吳越怨,何時絕?奮筆鋒戳破,燕然山缺。)
    (鼙鼓敲殘塞上霜,雁聲叫落關河月。)
    (待他時,回去覲天顏,重歡悅。)
    (崔縱誦之而贊其妙。)
    (二人始至冷山,但見陰風颯颯,衰草離塞雁嗚霜,怪禽啼月,縱亦長吟一律以
    (自遣云:漠漠穹廬絕塞行,胡笳聲裡旅況驚。)
    (君臣異域同屯蹇,朋友他鄉共死生。)
    (一旦拔刀尤鄭眾,十年持節效蘇卿。)
    (冷山寂寞荒涼地,風景何如五國城?)
    (洪、崔自到冷山,飲食不充,北地風霜凜肅,衣裘幣壞,二人艱苦萬狀,不可
    (勝言。)
    
    
86**時間: 地點:
    (卻說金主御弟陳王谷神,聞皓、縱近為大金通問使,被流冷山,谷神遣人以禮
    (召之。)
    (斡離沒著胡卒送至金國,二人來見谷神。)
    (谷神欲使之降己,皓、縱辯論風生,略無少淚。)
洪 皓:(谷神曰)汝為和事官,而口硬如此,謂不能殺汝耶?
    (皓、縱曰)
洪 皓:臣將命出國門,已置死生於度外,今日正是臣死所也。但大國無受殺行人之名,
    投之於水以遂淵為詞可也。
    (谷神見二人志不可屈,義而釋之,復令人送還冷山。)
黏沒喝:(皓泣謂縱曰)受命於君,不得目睹兩宮,吾輩身膏草野,臣之分也,奈老母何
    ?
洪 皓:(縱曰)為人臣者,公爾忘私,國爾忘家,今日非顧私親之時也。
    (由是二人節操愈厲,以死自誓。)
    (金人數月不給衣糧,盛夏尤衣裘羯,三餐惟飲酪漿,皓、縱以馬矢煨麵食之。
    ()
    (崔縱憤恨不能竭盡君命,憂積成疾,瘦削骨立,日漸彌留。)
    (皓扶持調理,憂形於色。)
洪 皓:(縱曰)生之有死,譬尤晝夜之必然,從古至今,固未嘗有超然而獨存者。人臣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今日正吾死之日也。但與兄將命北來,不得終事為憾焉。
黏沒喝:(皓泣曰)倘兄有不諱,何以教我。
洪 皓:(縱曰)惟確持清節,勿背初心而已。
洪 皓:尊兄靈車而或留此或帶回,請決一言。
黏沒喝:(縱泣曰)故鄉迢遞,安能歸葬。但得馬革裹屍,掩埋淺土,題曰:『朱行人崔
    縱之墓』,足矣。
    (言訖目微瞑。)
黏沒喝:(皓復呼曰)崔兄更欲何言?
洪 皓:(縱瞋目大聲曰)『忠義』二字,尚其勉之!
    (遂卒。)
    (皓哭之盡哀,一遵治命措置喪事。)
    (乃以酪漿灌地,長吟一律以弔之云:沙漠間關契愛情,一朝痛念隔幽明。)
    (君仇不與戴天地,交義自甘同死生。)
    (吳水渺茫鴛侶拆,楚山迢遞雁行輕。)
    (尤荒持節全忠藎,竹帛流芳萬古名。)
    (後來洪皓得還,以崔縱遺表進見高宗,高宗詔贈封諡。)
    
    
87**時間: 地點:
黏沒喝:(卻說胡校報知斡離沒)行人崔縱已死冷山。
    (斡離沒乃遣人遺之衣衾喪禮,仍命移洪皓在平陽驛閒住,以候大金皇帝聖旨。
    ()
    (皓即將崔縱靈車而葬於冷山,淺土立碑以識之,遂與一 行胡人到平陽驛。)
    (歸數日,會中國杜時亮因致書於黏沒喝,將回本朝,洪皓握手與語及崔縱物故
    (之由,二人悲愴情切。)
洪 皓:歸見天顏,為皓傳奏,必得二聖消息,然後回也。
    (又謂即目斡離沒、黏沒喝大修戰具,文書下各處會兵南侵,尤須持備。)
    (時亮一一領諾,辭了洪皓,連夜離燕京回杭州。)
    (入見高宗,復命訖,將洪皓所陳俱奏知。)
    (高宗聽罷,始知崔縱盡節死於沙漠,不勝哀感。)
    (高宗問洪皓消息,時亮曰)
高 宗:洪皓近日拘收平陽驛,以候金主發落。訪知二聖駐驛尚在五國城,目下金兵欲大
    舉出雲中,乞陛下於險要去處調兵守把。
    (高宗聞金師將至,即以韓世忠為浙西制置使守鎮江,劉光世為江東宣撫使守太
    (平、池州,仍召諸將議移駐蹕之地。)
劉光世:(張竣辛企奏曰)長沙郡阻山帶河,城郭完固,陛下請自鄂、岳而下,直趨長沙
    ,可以待金人也。
世 忠:(韓世忠)國家已失河北、山東,若又棄江、淮,更有何地。
呂頤浩:金人之謀,以陛下所至為邊。而今當且戰且避,奉陛下於萬全之地。臣願留常、
    潤二州死守。
世 忠:(帝曰)朕左右不可以無相,今與卿等同遷長沙,預備戰守之計。
    (乃以杜充守建康,王王燮副之。)
    (帝與眾百官移蹕長沙,自是不復議防淮矣。)
    (第二十二回 胡寅前後陳七策)
呂頤浩:(起居郎胡寅上疏諫曰)陛下以親王介弟,受淵聖皇帝之命出師河北。二帝既遷
    ,則當糾合義師,北向迎請,而乃亟居尊位,偷安歲月,略無捍御。及虜騎乘虛
    ,匹馬南渡,一向畏縮,惟務遠逃,軍民懷怨,恐非自全之計也。
    (因進七策:一曰罷和議而修戰略。)
    (蓋和之所以可講者,兩地用兵,勢力相敵,利害相當是也,非強弱盛衰不相謀
    (所能成也。)
    (而其議則出於耿南仲何也?淵聖皇帝在東宮,南仲為東宮官,歸依右丞相李邦
    (彥。)
    (邦彥時方被罷眷,又陰為他日之計。)
    (既而淵聖嗣極而邦彥為次相,金賊遽至城下,遂獻和議。)
    (南仲因附邦彥,而沮種師道擊賊之謀,於是覆邦之患,滋蔓而起。)
    (分朋植黨,必欲自勝。)
    (主戰伐者,李綱、種師道兩人而已。)
    (機會一去,國論紛然。)
    (中原塗炭,至今益甚者,本緣南仲、王時、邦彥以報私恩不為國慮之所致。)
    (其朋徒附合,根株膠結,寧誤趙氏,不負耿門之所為也。)
    (若以為強弱之勢絕不相侔,縱使向前,萬不能抗,則自古徒步奮臂,無尺寸之
    (地而爭帝王之圖者,彼何人哉!伏望陛下明照利害之原,罷絕和議,刻意講武
    (。)
    (以使命之幣為養兵之費。)
    (斷而行之,堅確不變,庶幾貪狄知我有含怒必鬥之志,沙漠之駕或有還期。)
    (所謂乞和,必無可成之理也。)
    (二曰置行台以區別緩急之務。)
    (既定議講武,則有餘庶常有日力不暇給者,當置行台以區別之。)
    (令百司庶將其必不可闕者,惟吏部、戶部為急,誠使江、淮、兩浙、湖北並依
    (八路法慎擇監司而付之,則吏部銓事,亦復城剩戶部所以治天下財賦也,今四
    (方供貢久不入於王府,往往為州郡以軍興便宜截用。)
    (經常一壞,未易復理。)
    (竊觀行在支費,每月無慮八十萬,惟以榷貨鹽利為窮之源耳。)
    (故臣謂宜置行宮,或建康,或南昌,或江陵,審擇一處,以安太后六宮百司。
    ()
    (以耆哲諳練大臣總台諫,守成法。)
    (從事郎吏而下不輕移易,量留兵將以為營衛,命戶部計費調度以結之。)
    (陛下奉廟社之主,提兵按行,廣治軍旅,周旋彼此,不為宸居。)
    (至於饋餉之權,自宜專責宰相,而選委發運以佐行於下,如漢委蕭何以關中,
    (唐委劉晏以東南。)
    (經制得人,加以歲月,量入為出,何患無財。)
    (三曰務實效而去虛文。)
    (夫治兵必精,命將必賢,政事必修,誓戡大憝不為退計者,乃孝弟之實也。)
    (遣使乞和,廣損金幣不恥卑辱冀幸萬一者,為孝弟之虛文也。)
    (屈己致誠以求天下之士,博訪策略,信而用之以期成功者,乃求賢之實也。)
    (未見賢若不克見,既見則不能由之,或因苟賤求進之人,遂乃例輕天下之士,
    (姑為禮貌,外示美名者,為求賢之虛文也。)
    (聽受忠鯁,不憚拂逆,非止面從,必將心改,苟利於國,即日行之者,乃納諫
    (之實也。)
    (和顏相善,泛受其說,合意則喜之,不合則置之,官爵所加,人不以勸,或內
    (惡其切直,而用他事遷徙其人者,為納諫之虛文也。)
    (將帥之才,智必能謀,勇必能戰,亡必能守,忠必不欺,得是人而任之,然後
    (待以恩,御以威,結以誠信,有功必賞,有罪必刑者,乃任將之實也。)
    (庸奴下材,本無智勇,見敵輒潰,無異於賊,與之親厚,等威不立,賜予過度
    (,官職逾涯,將以收其心,適足致其慢,聽其妄誕張大之語,望其樸實用命之
    (功者,為任將之虛文也。)
    (簡汰其疲老病弱,升擇其壯健驍勇,分屯在所,置營房以安其家室,聚粟帛以
    (足其衣食,選眾所畏信者以董其部伍,申明階級之制,以變其驕恣悍悖之習,
    (然後被之以精甲,付之以利器,進戰獲酋虜則厚賞,死則恤其妻孥,退悔則誅
    (其身,降敵則戮其族,令在必行,分毫不貸者,乃治軍之實也。)
    (無所別擇,一切安養姑息之,惟恐一夫變色不悅,幸無事則曰『大幸矣!』教
    (習擊刺,有如聚戲,紀律蕩然,雖其將帥不敢自保者,為治軍之虛文也。)
    (慎選部刺史二千石,必求明惠忠智之人,使久於其官,懲革弊政,痛刈奸賊,
    (以除民害、雖軍旅騷動,盜賊未平,必使寬恤之政,實被於民,固結百姓將離
    (之心,勿致潰叛,乃愛民之實也。)
    (詔旨出於上,虐吏沮於下,誑以出力自保,則調發其丁夫,誘以犒設贍軍,則
    (厚裒其錢谷,弓材弩料、竹箭皮革,凡干涉軍需之具,日日徵求,物物取辦,
    (因緣奸弊,民已不堪,乃復蠲其稅租,載之赦令,實不能免,苟以欺之者,為
    (愛民之虛文也。)
    (若夫保宗廟、保陵寢、保土地、保人民,以此六 實者,行乎其間,則為天子
    (之實也。)
    (陵廟荒圯、土宇日蹙、衣冠黔首為肉為血,以此六虛者行乎其間,陛下戴黃屋
    (,建幄殿,質明輦出房,雉尾金鑒,夾侍兩陛,仗馬衛兵,儼分儀式,贊者引
    (百官以次入奉起居,既退宰相大臣早早而前,進笏出奏,司晨唱辰正,則駕入
    (而仗出矣。)
    (此則為天子之虛文也。)
    (四曰大起天下之兵以自強。)
    (今宿衛單弱,國威稍挫。)
    (臣嘗方乞於諸路抽楝禁軍充御營正兵,厚其月廩,精加調閱,陛下自將之。)
    (天下之軍既強,則中國之變自弭。)
    (則又命福建團結槍仗,各擇其土豪,使部督之,以俟興發。)
    (命兩浙募水手,並起諸州撩湖捍海等兵,盡付水軍。)
    (江東西、湖南北募弓手,以在官閒田給養。)
    (命廣西及辰沅鼎靖,於見教峒丁中簡其精銳,分番起之,屯戍襄漢。)
    (以京西、淮南荒廢無主之田為屯田,招集兩河、山東諸路流徙之人,略依古法
    (均節之,擇強壯者訓習武藝,使且戰且耕,文武臣中有明習營屯之事肯自奮者
    (,因以任使。)
    (於是時而兵不強,敵不畏,盜不息,然後可以歸之天命,無使復為矣。)
    (五曰都荊襄。)
    (自古圖王霸之業者,必定根本之地而固守之,而非建都之謂也。)
    (按南渡六朝之遺蹟,則舍建康不可。)
    (雖然,欲謀進取則非堅坐不動之所能,臣竊謂惟荊襄為勝。)
    (誠能屯唐、鄧、襄、漢之田以養新兵;出廣西、武陵峒丁,並施黔撩軍築堅壘
    (,列守漢上;阻以水軍,經以正軍,緯以弓手、民軍;率制江、黃,呼吸廬、
    (壽,則進取之業立,然後從陝西以聲氣血脈通達,而騎卒可至。)
    (川廣富皆猶外府,易以拱把。)
    (臣願陛下先命呂頤浩、杜充部諸將過江,廣斥堠,治盜賊。)
    (自以精兵二三萬為輿衛。)
    (陛下提此兵渡江而北,按轡而上,遣使巡問父老,撫綏梃刃之餘民,至於荊襄
    (,規模措置,為根本之地。)
    (猶漢高之於關中,光武之於河內,雖巡歷往來,征伐四 出,而所固守必爭而
    (勿失者,以荊襄為重任。)
    (能堅忍聳厲,坐薪嚐膽,悠久為之而不能濟,則書傳所載周宣王、漢光武之事
    (,皆為妄言以欺後世矣。)
    (六曰選宗室之賢才者封建任使之。)
    (帝王為治之道,惇睦宗族,強本弱枝,所以鞏固皇圖,緒延祜命。)
    (原其用心,蓋以天下為公,而不以為私分也。)
    (今宜於同姓中,不問親疏,選擇賢才,布之中外,廣加任使。)
    (其望實杰然出眾者,陛下宜留之宿衛,夾輔王室,其有克敵戡難之功者,宜漸
    (為茅士之制,星羅而棋列,以慰祖宗在天之靈,以續國家如線之緒,使仇虜知
    (趙氏之居中國者,尚如此其眾,則其僕炎火之橫心,立異姓之逆謀,庶其少息
    (之;七曰存紀綱以立國體。)
    (夫創業垂統之君,必立紀綱以遺子孫;繼世承序之君,必守紀綱以法祖宗。)
    (一君子進,眾小人未必退,一小人進,則眾君子必退矣。)
    (勢不兩立,而於君子為難。)
    (仁宗在位最久,得君子最多,小人亦時見用,然罪著則斥之。)
    (君子亦或見廢,然忠顯則收之。)
    (故其成當世之功,貽後人之輔者,皆君子也。)
    (至王安石則不然,斥絕君子一去而不還,崇信小人一任而不改。)
    (故其敗當時之政,為後世之害者,皆小人也,所以誤國破家至毒至烈不知巳時
    (。)
    (陛下土地金帛能有幾何,豈堪此輩大言輕舍盡輸之夷狄耶。)
    (胡寅策上,高宗以示呂頤浩。)
呂頤浩:(呂頤浩惡其切直)此儒者迂闊之論也。
    (乞上罷其職。)
    (帝允之,遂罷去胡寅起居郎。)
    
    
88**時間: 地點:
    (卻說高宗已罷胡寅,以趙鼎代之。)
    (及聞金兵至江上,手敕遣人著令杜充用心防守。)
    (岳飛聞朝廷命下,歎曰)
岳 飛:東京尚不肯守,而能守南京乎?
    (杜充正與王王燮在軍中議論,哨馬報金元帥黏沒喝以兀朮為先鋒,部領胡兵十
    (萬,渡江至建康,即目與賊首李成攻擊烏江縣。)
    (杜充聽到此消息,遂緊閉了城門不出。)
    (幕下諸將請出戰,皆不聽。)
岳 飛:(岳飛到寢處見杜充曰)今虜寇大兵在於淮南,窺取長江,包藏禍心,猶如臥於
    積薪之上,下有火起,其禍無過於此時矣。相公終日閉門閒坐,不理兵事,倘或
    虜寇知我怠隋,舉兵來取建康,留守既不肯親臨兵陣,如何使得諸將肯用命乎?
    諸將既不肯用命,建康失陷,那時留守還得高枕無憂於此乎?縱使岳飛這些人肯
    向前,亦無補報於國矣。
    (言畢號泣,固請杜充出兵。)
岳 飛:(充良久乃曰)來日我往江口視兵。
    (雖如此說,終不肯出。)
    (忽報金兵從馬家渡過江,江南軍民士庶各驚散奔走。)
    (杜充才使岳飛引二萬人馬,與大將王王燮同往迎敵金兵。)
    (王理出戰,遇著虜兵,兩下正在廝殺,王燮見金兵勢大,引本部軍先遁。)
    (岳飛人馬只得死戰,殺到黃昏,不見接應兵來,遂嗚金收軍。)
    (所有輜重糧草,皆被王理領還。)
    (岳飛人馬乏糧,乃駐兵鍾山。)
    (第二十三回 岳飛破虜釋王權)
    
    
89**時間: 地點:
    (卻說岳飛次日又率部下與虜寇大戰於江口。)
    (岳飛鼓勇而前,部下隨之殺敗金人,斬首數百級,奪其馬駝無數。)
    (岳飛下了寨,重賞將士。)
    (部下見金兵勢大,長江又被兀朮所據,杜充閉城不出,內有尋思欲叛去者。)
    (岳飛知其意,泣謂眾曰)
岳 飛:我與爾等感國厚恩,當施忠義,上報朝廷,建立功勛,著於國史,身雖死時,名
    亦不朽。今若降虜,或散為盜,不為反臣,則為賊寇。雖是偷生於世,身死而名
    壞,遺臭於萬世,豈為子孫長久之計耶!今建康乃江左形勝之地,若使金家得了
    此城,我宋朝將何以立國於江南而復中原之地乎?今日之事,我若輩但知有死而
    無二心,若有思叛去者,許諸人出首以軍法處之;多得酋首者而受上賞!
謂 眾:(眾將士皆感其言曰)並不敢有別心,從統制號令。
    
    
90**時間: 地點:
    (卻說金兀朮人馬來攻建康,宣撫使杜充不敢出戰,一連被兀朮睏了二十日,城
    (中恰慌。)
    (充與守臣陳邦光、戶部尚書李稅商議不如投降,通判楊邦義號哭諫曰)
兀 朮:邦義與諸君共守此城,有死無二。今奈何欲屈身於虜而受不義之名乎。
謂 眾:(充曰)不然,事已極矣!不降何待。
    (邦義苦諫不從,充率官屬開門迎接金兵,拜於兀朮馬前。)
    (兀朮入了建康,獨楊邦義不肯屈,刺血大書衣裾曰)
兀 朮:寧作趙氏鬼,不為他邦臣。
    (有人言邦義勸杜充休降,可斬之。)
兀 朮:此人守義,不可斬之。
    (乃使人誘他來降,封之大官。)
謂 眾:(邦義大罵曰)臊狗種,我只要一死,豈願降哉!
    (兀朮大怒,遂殺之。)
兀 朮:(虜將歎曰)此真忠臣也!
    (後人有詩贊云:中原侵擾動風塵,倡義嬰城誓一心。)
    (瀝血衣詞甘就殺,史書千古重高名。)
    (兀朮既取建康,著杜充往見金元帥黏沒喝。)
    (沒喝薄其為人,久後始付與官職。)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