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 至 第五〇
41**時間: 地點:
(卻說河東巨寇王善聚眾七十萬,攻掠傍郡,往來東京地界,官軍莫敢攖其鋒。
()
(但見其出,百姓望風逃避。)
(稱言欲來擄奪京城。)
(消息報入東京城來,宗澤即聚幕屬議曰)
宗 澤:此賊本是烏合之眾,迫於時勢,遽爾猖獗,若急之則散於異境,復為他方之患矣
。莫若宣佈朝廷威德,撫而用之,則皆精兵也。彼有妻子父母者,豈忍遽爾就誅
戮哉!
下 令:(從官陳良曰)留守此意雖善,緣王善小人至頑,今因官軍屢挫其刃,彼自以無
敵於天下。留守如化之以德,彼為空言終無聲。不如會知鄰郡,各出精兵,邀其
歸路,則彼不暇為謀,自當滅矣。
宗 澤:不然,方今國家用人之際,是輩皆朝廷赤子,非饑寒所迫,必官府不知存恤,以
至於是。若驅之於死地,非惟損皇上之大恩,亦吾輩失撫馭之過也。
(遂不聽陳良之言。)
(次日,吩咐部下軍士謹守城池,自不帶張弓只箭,單騎馳至善營。)
(第十回 岳飛與宗澤談兵)
42**時間: 地點:
(卻說王善正在帳中點集眾人,四下排著軍器,整整齊齊。)
(轅前畫鼓三通,聽號令者,各依次而列。)
(忽小校報東京留守宗相公來到。)
下 令:(善下令)有幾多軍馬來?
宗 澤:(小校曰)只一 人單騎來到,並無一軍護從。
王 善:爾眾人列開,待我出去迎接。
(王善出得帳來,宗澤一騎已到營前。)
王 善:(王善俯於地曰)犯惡狂徒,有勞相公來到,未及遠迎,罪當萬誅。
(澤下馬,以手扶起王善。)
(二人同入中軍。)
(王善請澤坐定,下頭便拜。)
謂 之:(澤泣謂之)觀君之貌,非類小輩。君之英武,足可顯名。當朝廷危艱之時,使
有如公一二輩,豈復有敵患乎!今日乃汝立功之秋,不可失也。
王 善:(善感泣曰)我輩雖稱盜賊,原係良民,因值世界離亂,金兵犯闕,吾眾不得安
生,寧可棲身草莽,苟延性命。近聞相公大人來守東京,眾人意向即欲來歸降,
未得機會,是以不果。今相公寬斧鉞之誅,加以恩信招撫,敢不效力!
(遂解甲而降。)
(一時歡呼之聲震動山嶽。)
(王善令眾人宰羊殺馬,設大筵席,款待宗澤。)
(是日,大吹大擂,各勸宗澤酒。)
(宗澤亦坦然無疑,盡醉而飲。)
王 善:(王善謂其眾曰)宗相公真吾父母也!你等休得再有異心,今日同歸朝廷,建立
功名,誠強於從我為盜,萬古只作罵名矣!
眾 臣:願隨將軍號令!
(宗澤次日領王善一起眾人,入了東京城。)
(軍民百姓見之,無不悅服。)
(宗澤升府堂,僚屬俱來參賀畢,王善進說曰)
王 善:離東京七十里,有吾類楊進者,號沒角牛,聚眾三十萬,與彼處楊進、王再興、
李貴、王大郎等,擁眾各數萬,往來剽掠京西,無人敢敵。僕請相公命,前往招
諭,同來納降。
(宗澤大喜,即與王善空名誥身數道,令其前去招安楊進等。)
(王善接過誥身,迳往京西地界,來見楊進等,諭以宗澤恩信及朝廷威福,眾人
(皆悅,俱隨王善進東京納降。)
(宗澤各重用之。)
(即遣人奏知高宗,請車駕還京。)
(差人辭了宗澤,迳進南京,奏上宗澤表章。)
(帝覽表,與眾臣商議還京。)
黃潛善:(黃潛善等奏曰)東京自經虜過之後,六宮殘毀,如何容得聖駕?衙門荒穢,如
何居得眾百官?陛下莫若幸荊、襄、江淮,以圖恢復。待天下寧息,京城修整,
那時還亦未遲耳。
高 宗:卿言正合朕意。
(即下詔荊、襄、江淮有司,修整宮苑衙門,以備巡幸。)
(獨李綱堅奏請從宗澤之議,帝竟不決。)
43**時間: 地點:
(卻說使者復命來見宗澤,與道聖上欲幸荊、襄、江淮等處,車駕不復來京。)
(宗澤聞此消息,即具表復遣人奏知高宗。)
(高宗正與大臣在內廷議事,閣門大使奏東京留守宗澤仍有表到。)
(帝命宣入。)
(使者進上表章,其略云:臣自理開封以來,物價市肆漸同平時,將士、農民、
(商旅、士大夫之懷忠義者,莫不願陛下亟歸京師,以慰人心。)
(其倡為異議者,非為陛下忠謀,不過如張邦昌輩陰與欲留為地耳。)
(惟陛下審之。)
(高宗覽表畢,以示眾臣。)
(眾臣未及對,李綱)
李 綱:臣觀宗澤之語哀哀可聽,發於忠義。陛下可優詔慰之,以從其策,庶為言路之勸
。
(帝欲從李綱之議。)
(黃潛善力譖車駕幸東南。)
(帝未決,顧李綱曰)
黃潛善:卿知宗澤之為人,用卿所薦,以為東京留守,試以澤才智與朕言之。
李 綱:臣近日方知真定、懷、衛間敵兵甚盛,方密修戰具,為入攻之計。澤乃渡河約諸
將共議事宜,以圖收復。京城四壁,各置使以領招集之兵。造戰車千二百乘,又
據形勢立堅壁二十四所,於城外駐兵數萬,澤往來按試之。又沿河鱗次為遙珠砦
,連結河北、河東山水砦忠義民兵。於是陝西、京東西諸路人馬,咸願聽澤節制
。到任未二 十日,招安劇賊王善等數十萬眾,東京軍民賴以安。觀此足知澤之
所為,與他人大不俟矣。
(高宗聞李綱道宗澤之可任處,大悅曰)
高 宗:朕得此一二人預守都城,則金人亦不敢屢屢南下,二帝不致遠狩,天下有磐石之
固也。
(因下詔,令宗澤得節制用事,候入京師,同議興舉。)
(使者迳齎王命來見宗澤。)
(宗澤受命已訖,款待使人回朝,遂準備入京師之計。)
(忽轅門外軍人綁過一將入跪階下,澤問其由,軍人曰)
宗 澤:秉義郎岳飛所部之眾於途中強奪民人雨具事發,實犯留守軍令,當刑,故綁來見
。
(岳飛亦不待辯,仰天大呼曰)
仰 天:即今胡騎擾亂,中原離黍,留守莫不要中興者乎?
宗 澤:爾有何說?
岳 飛:若要宋室中興,何因細故而斬壯士?
宗 澤:爾犯吾軍令,本當誅首以禁其餘。然而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即目金兵攻打開德
府,軍情報急,與你五百精騎兵前去退敵金兵,候在立功贖罪。如此去不勝,二
罪俱發。
(岳飛慨然請行,遂辭了留守,領著五百人馬,帶部下副將張憲、吉倩等,逕往
(開德府進發。)
(三軍將近汜水地界,岳飛下令屯下營寨。)
(次日擺開陣勢,擂動戰鼓,早見對陣中金兵擁出,門旗開處,兩員虜將手執招
(旗,東指西搖,催趨人馬殺過宋軍中來。)
(岳飛大怒,下令眾軍靠住陣腳,看我立誅此賊。)
(飛下令已罷,拽滿蒲雕弓,指定連發兩矢,正中兩員虜將,四 腳騰空,翻身
(落馬。)
(正是:都來三寸無情鐵,透甲穿袍兩命休。)
(岳飛既已射死虜將,揮動人馬,殺入金家陣來。)
(金兵大敗,各拋戈棄甲而走,遺下器械輜重不計其數。)
(岳飛鳴金收軍,遂解開德之圍。)
(次日班師回東京,來見宗澤,具上殺退金兵之功。)
(宗澤大悅,奏升岳飛為修武郎。)
(自是每日與澤議論兵法,深合其意,澤甚敬重之。)
(時宗澤留守府中調度軍務,忽報大金人馬近日哨到曹州,聲息甚緊。)
(宗澤問眾將,誰可去曹州界上打探金兵消息?一將應聲而出曰)
宗 澤:小職才雖不足,願領人馬去退金兵。
(眾人視之,乃修武郎岳飛也。)
宗 澤:(宗澤喜曰)將軍肯去,吾復何憂。
(遂與精兵五百,付岳飛符。)
(岳飛承了將令,拜辭留守,引兵望曹州來。)
(三軍正行之次,忽見哨馬回報,曹州金家人馬甚眾,未可前行。)
(岳飛聽罷,即擺開陣勢,橫槍勒馬,立於門旗下,厲聲高叫)
岳 飛:違天理胡賊,好生退回人馬,免你立見誅戮!
(道猶未了,見金陣上一胡將持刀躍馬而出。)
(岳飛看其人,生得形容古怪,赤髯黃睛,乃斡離蒲盧,更不打話,綽刀直奔岳
(飛。)
(岳飛挺槍來迎。)
(二騎戰未數合,斡離蒲盧氣力不加,撥回馬望本陣逃走。)
(岳飛勒馬追去,離金陣數十步間,按下長槍,拽滿雕弓,望金將背後射來,正
(中斡離蒲盧脊背上,連衣帶甲,直透前心。)
(既看時,死於馬下。)
(宋軍賈勇而前,無不一當百,大破金兵,追數十里,殺得屍橫遍野,血聚成河
(,降者不計其數。)
(岳飛大勝,即班師離了曹州,回到東京,來見宗澤,備言殺敗金兵之事。)
(澤復保奏升岳飛為武義郎,其餘將校各依次而賞。)
(是時宗澤見岳飛屢建奇功,因謂之曰)
宗 澤:爾驍勇智略,弓馬才藝,雖古良將不能過是。然只好野戰,非萬全計。
因 謂:(因將陣圖一冊以授岳飛曰)君當細察於此,方知古人用兵。
(岳飛接過,從頭看了一遍,遂還之。)
宗 澤:陣圖爾曉得麼?
岳 飛:多蒙見愛賜教陣圖,飛細觀之,乃是死殺之法。
古時與今時不同,戰地有廣狹險易,豈用得一定的陣圖?夫用兵大要在於出
奇,做敵人不能測我之虛實,方可取勝。若在平地廣闊處,忽有賊倉卒而來,那
時怎得工夫排佈陣勢與他敵對?
況今留守麾下將士知陣法者少,若專用陣法,不知以權濟變,已被敵人知我
虛實,彼以精兵四下而來,那時我軍難留一個矣。
宗 澤:據爾之論,古時陣法不必用也。
岳 飛:排了陣勢,然後方戰,此乃兵家之常法。然用兵之法,不可死執於此。其用兵之
妙,全在乎一心。仰望留守持正思之。
(宗澤見岳飛議論有理,大喜曰)
宗 澤:宗澤自從戎以來,再無人談兵法若此。今聞將軍之言,如醉方醒,使我胸中痛快
不能捨也。
(遂選有才幹軍士一千餘人,付飛教學陣法。)
(自是每與岳飛在府中談議終日。)
(第十一回 岳飛計畫河北策)
44**時間: 地點:
(卻說宋高宗自登大寶已後,李綱秉預國政,朝廷一切事務俱有條度,比靖康之
(風大有不俟。)
(只是專信黃潛善、汪伯彥二 人議論。)
(時宗澤累上表請車駕回還東京,高宗意頗回,欲從其請。)
(汪、黃二人力奏曰)
汪伯彥:太上皇之子將三十人,今所存者,只陛下一人而已。如何不自保重,而送啖子虎
口乎?臣訪得虜寇利於騎射,不習水戰。金陵天險所在,前據大江,可以攻,可
以守。東南久安,民力富盛,可以待敵。望陛下駐蹕於此,高枕無憂矣。
(高宗為人素畏怯,無大作為,只依著汪、黃二 人之議,再不復思幸東京矣。
()
(東京留守宗澤聞此消息,與武義郎岳飛謀曰)
宗 澤:聖上以吾言不足取,專信黃潛善、汪伯彥之計,天下如何見太平,胡虜如何得剿
滅!
岳 飛:(岳飛聞其說而歎曰)主人全不知我住他亦住之意,駕在揚州,虜寇亦到揚州;
駕在金陵,虜寇亦到金陵;駕在臨安,虜寇亦到臨安;一到海濱,彼亦隨至。駕
所到處,即為邊岸。
(乃與宗澤商議作表,請車駕復取中原。)
(澤視表興衰宛然畢見,甚壯其言。)
(飛遣人齎表來朝,見高宗,呈上表文。)
(表曰:
( 武義郎臣岳飛謹言:今承陛下已登大寶,黎元有歸,社稷有主,今足可伐
(虜人之謀,而勤王御營之師日集,兵勢漸盛。)
(彼方謂我素弱,未必能敵,正宜乘其怠而擊之。)
(今黃潛善、汪伯彥之輩,不能承陛下之意,恢復故疆,迎還二聖,奉車駕日益
(南而有苟安之漸,無遠大之略,恐不足以係中原之望。)
(雖使將帥之臣戮力於外,終不成功。)
(今日之計,莫若請車駕還京,罷幸江南之詔,乘二聖蒙塵未久,虜人未固之際
(,親率六軍,迤邐北渡,則天威所臨,將士一心,士卒作氣,中原之地指期可
(復。)
(臣無任瞻天仰聖激切屏營之至,謹言。)
(高宗覽表畢,付丞相府議其事。)
黃潛善:(黃潛善等奏)岳飛官居小職,而乃越職言事,陛下可削罷其官職,放歸田裡。
(高宗允奏。)
(岳飛見詔至,即將往日所賜金帛散與士卒,各吩咐之曰)
岳 飛:爾等謹依留守號召,久後必有重用,勿因我去而生異心。
(眾人皆垂淚不忍舍別。)
(岳飛迳到幕府,拜辭宗澤。)
(宗澤舉酒執其手送之,且泣曰)
宗 澤:我今職居留守,節制兩河軍馬,上言二 十餘疏,畢被奸臣所阻,使我憂憤成疾
,何況於爾?幸得還鄉足矣。我觀君才智勇略,異日必為興復之用。只我病在心
腹,那時不得與你會矣。
岳 飛:(岳飛亦淚下拜曰)留守放心保重,待丑虜復作,岳飛挺身與留守當先。
(言畢,辭了宗澤,離東京往相州路回。)
(時值秋天光景,車碾塵高,馬銜衰草,絲鞭裊裊,穿紅葉之孤林;駿馬遲遲,
(越野橋之碧水。)
岳 飛:(不數日來到相州,入家庭拜謁母親,備言因上書被謫,奪去官職,放歸田裡,
(母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此君子之道也。為人子者,能事君,是為忠臣;
(能事親,則為孝子。既朝廷不用,尚得我在,吾兒若能竭力事親,他日亦不失
(於令名,有何不可。
(岳飛拜謝,在家盡事親之道不提。)
(話分兩頭。)
45**時間: 地點:
(卻說金國右副元帥斡離不病卒,太宗甚傷感之,命有司具棺槨,以優禮葬之。
()
(時建炎元年秋八月也,聽知康王即位於金陵,而廢偽楚張邦昌,復遣大太子黏
(沒喝為大元帥,領兵四萬,從雲中進發,下太行,由河陽渡河,攻河南。)
(四太子兀朮為左副元帥,領兵四萬,從燕山渡河,攻山東。)
(婁室為右副元帥,領兵四萬,從同州渡河,攻陝西。)
(大兵共一十二萬,分作三路而進。)
(邊庭消息報入南京,高宗聞奏大驚,詔陝西、河北、京東、京西各路,招兵入
(衛京城。)
(就封張所為河北西路招撫使,招集兩河忠義,以防金兵。)
(賜與銅錢一百萬貫,以充軍用,又給空名誥身一千餘道,有功者許量功授職,
(一切以便宜行事。)
(張所既受招撫之命,建言乞置司在北京,候措置有緒,乃可渡河招募。)
(帝依其議,張所即在京師招集將佐。)
(北京留守張益謙表奏張所議置司北京,河北盜賊愈多,而民間苦擾,不若罷其
(事。)
(高宗見奏,以示李綱。)
李 綱:張所乞置司北京,候措置有緒方渡河。今張所尚任京師,招集將佐未行,不知益
謙何以其騷擾?朝廷以金人攻圍河北,民無所歸,聚為賊盜,故置司招撫,因其
力而之解河北之急,豈緣置司乃有盜賊?今京東、京西群盜嘯聚,攻掠州縣,豈
亦置司所致耶?方胡騎三路而入,朝廷欲有所經略,益謙小臣乃敢非理妄奏。望
陛下依張所之議,必有可齲高宗是其言,下令照原從張所奏,置司北京,仍令持
節前往招募人馬。
(張所承旨辭朝,持節北行。)
(過相州界,聞本處岳飛因上書被謫,閒居於此,所差人招之。)
(岳飛見說金兵復至,張招撫差人來請,即辭了老母,來見張招撫。)
(張所一見岳飛身貌出眾,動靜過人,遂以國士相待。)
(填與誥身,補升舊職修武郎、閣門祗候,充中軍統制。)
(岳飛舊日部下將因飛離東京已後,漸各散去,及聞飛在張招撫處,依前來相隨
(。)
(時張憲、王貴、任士安、董先、姚政、郝昂、孟邦杰、梁興、董榮、趙雲、李
(進、牛臯、張峪、王剛、胡青、劉遇、王進,皆在幕下矣。)
(張所既招得岳飛一起將佐來到,大悅。)
(次日請過岳飛,在中軍待之以酒。)
(飲至半酣,張所從容問飛曰)
張 所:每聞統領在宗留守處勇冠三軍,統領自料能敵幾何?
岳 飛:論勇不足恃也。用兵之法,全在先謀。欒枝曳柴以敗荊,莫敖來樵以致絞,兵法
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為將無謀,不足以搏匹夫,此之謂也。
岳 飛:(張招撫乃是儒生出身,一聞其言,甚是有理,矍然起身謂岳飛曰)爾今所言,
正合為將之道,殆非行伍中人也。
(因請岳飛分坐共飲。)
(飲間張所復與岳飛細論時事。)
岳 飛:(岳飛不覺流淚)今日只要掃蕩胡虜,迎還二聖,復其舊日江山,以報國家,此
乃是我平生之願。
張 所:今日朝廷差我招撫河北人馬,我心亦願如此,只不知其計何出,未審統領曾有先
定之謀否?
岳 飛:前人有言:河北看天下,猶如身佩珠玉;天下看河北,猶如人之手足。人身所佩
珠玉猶可無,人之手足不可一時無也。今本朝建都於汴京,則無有陝西長安秦關
百二之險隘可據。蓋汴京在於平川曠野之地,長河有千里之遠,首尾不能相應,
全靠著河北以為汴京之固。實要選用有謀之將,守把險隘之地,深溝高壘,多則
重鎮。假使虜寇南侵,我邊疆之上,一城之後,復有一城。二城受圍,諸城可救
。或出精兵擊其首尾,若能如此,終不敢犯吾之邊境也。
虜寇不敢窺我河南,則汴京之地無憂矣。蓋河南得有河北,猶似燕、冀而有
居庸等關,若河北之地不守,則黃河迤南之地未可保也;如居庸等關不守,則燕
、冀諸州不可保也。常思內侍童貫奉命宣撫河北而取燕山、雲中之事,每發一笑
。蓋國家用兵,開闢疆土,若有一尺一寸之地,便將那一尺一寸地土所出,助為
國用。因其地土所產錢糧則可以養兵、養民,因民可以充實其地而無拋荒之地,
因兵可以習練成熟守地巡哨而可保民,然後因其地方之人可為嚮導,得知地之險
隘,設關立柵,令人守把,使虜寇則不敢入。今童貫全不想以此為謀,開闢疆土
,只是竭盡府庫之財,求及無厭虜寇而取其地。虜寇既得金銀彩緞數多而假許其
請,他則盡收其地所產錢糧,並搬移居民北行,及將平日操練軍士席捲而去,只
丟下空虛無用之城。朝廷只知燕山、雲中諸城真是我有,欲竭盡天下錢糧人力以
充實己州之地,全不知緊要險隘之處都是虜寇使人守把。他專訪我軍民才待安業
,一呼而入,使我好兒好女盡皆陷沒於腥羶,實被胡虜所料。若要取燕山、雲中
之地,而不用心於險隘,妄有其虛名,而受其實禍矣。盡將中國錢糧軍民家產而
資於夷狄,可不痛哉!
今看河南、河北,正猶如此。朝廷雖命公為招撫,今河北多半屬於虜寇,將
何以為招撫之地,而得盡招撫之職?今日願明公盡取河北之地,而為汴京之藩障
方可。若不如此,是天下手足已去,而汴京根本之地不能保矣。他時虜寇既得河
北,又得河南,險隘既失,汴京必其無事乎?及虜寇南侵,那時節只是勸朝廷出
幸江海,未可知也。招撫若能許忠於國,則當請命於天子,提兵遠壓燕、雲,使
飛為招撫之偏將,跟隨前進,所命到其間,拚一死而報國,實無辭也!
(張所聞飛計畫河北之策甚有條理,心中大喜。)
(酒罷,次日即填與誥身,改升岳飛為武經郎,分兵付飛統領,跟隨河北制置使
(王彥渡河招撫。)
(岳飛既受命,與王彥前往河北去訖。)
(第十二回 李綱諫車駕南行)
46**時間: 地點:
(卻說高宗自命張所前往河北招撫已後,政令已布四方,潰兵及為盜者皆從招安
(。)
(時祝靖、薛廣、黨忠、閻瑾、王在之徒凡十餘萬人,俱赴行在。)
(帝與群臣商議處置之計,李綱)
李 綱:今日盜賊正當因其力而用之,如光武用銅馬、綠林、下江之屬以定天下;曹操亦
用黃巾以破袁紹,顧所以駕馭之者如何耳。
乞陛下准其降例:元係良民願歸業,及有營房兵卒願歸營者給券遣之,又擇
其羸弱不勝兵的放散。獨留強壯願充行立功者,以新法團結。每一軍差大小使臣
充部隊將,擇有才略雄偉之士為統制官以統之。此制之以術,使由而不知則可。
(帝允奏。)
(遣去就業、歸營者大半。)
(其屬部曲之眾,無叛去者。)
(獨淮南劇賊杜用,山東李昱、丁順、楊進,皆擁眾數萬,不可招。)
(又拱州之黎驛、單州之魚台,皆有潰兵數千人作過,往往官府不能制服,地方
(百姓受害不可勝言。)
(高宗憂深,以問李綱。)
李 綱:方今朝廷外有大敵,而盜賊乘間竊發,擾吾郡縣。其勢不先靖內寇,則無以御外
侮。盜賊雖主於招安,然不震耀威武,使知畏懼,則彼無所忌憚,勢難平乎。陛
下宜分遣兵將,討殄數處盜賊,則餘者自服。
(高宗從其言,乃下命御營都統制王淵率兵抵淮南討杜用,都巡檢劉光世領兵討
(拱州叛兵,統制官喬仲福引兵討李昱,韓世忠引兵討魚台賊。)
(眾將官領命,各部兵辭卻高宗,在教場中操練軍士,即日分道征進。)
47**時間: 地點:
(且說御營都統制王淵部領精兵一萬,離了京城,望淮南進發。)
(三軍將抵其界,王淵下令紮了大營,吩咐)
下 令:如今杜用知我大軍來到,必須準備。爾眾人今夜手不離刀,身不離甲,謹防劫奪
之謀。
(眾軍得令,俱各自守營寨,不在話下。)
(原來杜用淮南人,最是驍勇。)
(靖康間金兵犯闕,聚五百強輩,倚五虎山為巢穴,往往出入騷亂淮南地方軍民
(。)
(無賴者皆往投之,眾到數萬人。)
(聽得哨賊報道大朝統軍來征討他,即與部下商議曰)
與部下:今宋軍遠來,人馬疲困,不知我之虛實,今夜乘其無備,劫取寨柵,無不勝矣。
(部下姚武、章雄等齊道)
與部下:此計大妙!
(杜用部領數千賊眾下山,留郭興領餘眾鎮守山寨。)
(杜用分撥已定,是夜乘月黑悄悄離了五虎山,將近宋營邊,正是三更左節,遙
(望見宋軍中燈火尚明,杜用遣一嘍囉前往打探。)
(嘍囉去了,回報宋軍中並無人馬行動,只中軍有明燈一盞。)
下 令:(杜用喜曰)中吾計矣!
(吩咐眾人前後殺入。)
(自持利刀,隨騎大叫一聲,殺入軍中。)
(眾賊一齊金鼓喧天,隨後殺進。)
(不知宋兵已有準備,聽得帳外金鼓之聲,四下伏兵齊起,點著火炬,照耀天地
(如同白日。)
(杜用與姚武、章雄等知勢頭不好,勒騎拚死殺出。)
(四下喊聲大震,宋軍漫郊塞野而來。)
(章雄正遇王淵部將范越,二騎在火光中交戰數合,被越一戟刺來,章雄措手不
(及,搠死馬下。)
(杜用見殺了章雄,與姚武拚力殺透重圍。)
下 令:(走未數里,忽嘍囉報說)宋軍見大王離寨才二時間,於山隘邊踴出一彪軍馬,
架起風火大炮,殺上山寨來。主將郭興不知持防,被數十驍騎搶進,一時綁縛了
,放火燒著山寨。眾人見郭興被捉,又見四下宋兵大舉,只得盡數拜降。我因傷
了一刀,走脫山寨。大王可速奔往他路,前面宋軍阻住,難以過去。
(杜用等聽此消息,各驚慌拋戈棄甲而走。)
(後面范越催動大隊人馬一 齊掩殺,賊眾自相踐踏,死者不可勝計。)
(杜用不顧其眾,勒回 馬望僻路逃走。)
(行未二里,前面火光迸天,一彪人馬攔住去路。)
(為首一員大將,生的濃眉大眼,聲若巨鐘,乃御營都統王淵也。)
下 令:(那時正遇見杜用軍馬逃生,大罵)無端匹夫,苦擾生靈,今日天兵到來,不及
早引頸受死,尚爾拒敵!
(言罷,舉槍直奔杜用。)
(杜用雖是獨自,素恃力大,亦抖擻威風,舞刀來迎王淵。)
(二馬相交,戰上二十餘合,杜用不敢戀戰,刺斜殺開血路而走。)
(王淵不捨,勒騎追去。)
(杜用走上一里,不覺坐馬前蹄一半陷在泥澤中。)
(待杜用扯得馬上岸,王淵趕騎已到,一槍從肋下刺落在地,眾宋軍近前斬了首
(級。)
(時天色正明,王淵鳴金收軍,及升帳計點,將士被殺死者亦多,斬獲賊首並得
(其輜重者無算。)
(淮南官屬各出郭以牛酒犒賞王師,淵各吩咐遣回。)
(次日下令班師回京。)
(捷音已報入金陵,高宗聞奏大喜,重封王淵;其下有功將士,各依次升賞。)
(不旬月間,劉光世討拱州叛兵,喬仲福討李昱,范瓊破李孝忠,韓世忠討魚台
(賊,皆破之,得甲馬寶貨無算。)
(惟丁順、楊進見官軍屢勝,乃就招撫司投降。)
(時高宗正與李綱在內殿,以道君皇帝自燕山遣使臣齎來札中有親書八字,因以
(示綱。)
李 綱:此乃陛下受命於道君者,宜藏之宗廟,以示後世道君遠幸沙漠所望於陛下者如此
!臣敢不竭盡駑鈍,措置邊事以副陛下聖孝思慕之意。
(綱正留身奏事,聞奏諸路破賦捷音到,高宗喜不自勝,顧謂綱曰)
高 宗:靖康之初,若有如此破敵,金人其敢再來哉!
李 綱:今日機不可失,願陛下以靖康為鑒,審處決斷,不惑眾議,庶幾可以成功。
高 宗:今四方粗定,藩鎮之臣屢請朕車駕幸東京,而內臣黃潛善、汪伯彥等勸朕留金陵
,卿以何所為當?
李 綱:臣當建巡幸之策,以關中為上,襄陽次之,建康為下。
陛下從未能行上策,猶當適襄、鄧,示不去中原以係天下之心。
選任將帥,屯列軍馬,控扼要害,以折虜人之謀。使今冬無虞,車駕遠闕,
天下之勢遂定。不然中原非復我有,車駕遠闕無期,天下之勢不復振矣!
高 宗:但欲迎奉元祐太后及津遣六宮往東南耳。朕當與卿等獨留中原,訓練將士,益兵
聚馬,雖都城可守,金賊可戰矣。
李 綱:(綱賀曰)陛下英斷如此,雖漢之高祖、光武,唐之太宗不過是也。
高 宗:履艱難之運者,不宜懷安,昔高祖、光武、太宗皆身將兵、披甲冑、冒矢石,於
馬上得之。今陛下固不待如此,但車駕不去中原,則將士思奮,人倍其勇,虜寇
不敢覬覦兩河,天下指日可定也。今中外未知陛下聖意,乞降詔以告諭之。
(帝即命李綱撰詔文頒降,榜掛於兩京。)
(詔曰:朕惟祖宗都汴,垂二百年。)
(天下安定,重熙累洽,未嘗少有變故,承平之久,超軼漢、唐。)
(比年以來,圖慮弗臧,禍生所忽,金人一歲之間,再犯都城。)
(信其詐謀,終墮賊計,盡取子女玉帛,遂邀二聖鑾輿,六宮戚屬,悉擁以行。
()
(夷狄之禍,振古未有。)
(四海臣子,孰不痛心!肆朕纂承,求念先列,眷懷舊京,潸然出涕。)
(思欲整駕還京,謁款宗廟,以慰士大夫、軍民之心。)
(而兵火之餘,民物如故,朕之父母、兄弟、宗族,靡有留者。)
(顧瞻宮室,何以為懷?是用權時之宜,法古巡狩。)
(駐蹕近甸,號召軍馬,以防金人秋高氣寒再來入寇。)
(朕將親督六師,以援京城及河北、河東諸路,與之決戰。)
(已詔奉迎元祐太后,津遣六 宮及衛士家屬,置之東南。)
(朕與群臣將士,獨留中原,以為爾京城及萬方百姓請命於皇天。)
(庶幾天意昭答,中國之勢浸強,歸宅故都,迎還二聖,以稱朕夙夜憂勤之意。
()
(應在京屯兵聚糧,修治樓櫓、器具,並令留守司京城所、戶部疾速措置施行。
()
(咨爾士大夫、軍民,體朕至懷,無憂疑慮。)
(故茲詔示,想宜知悉。)
(兩京軍民讀了,皆感泣思奮。)
(後人有詩贊云:
( 一點丹心立兩朝,忠言懇懇動天遙。)
(高宗不惑謀臣計,從此中原日見牢。)
(宋帝依李綱所議,乃措置迎奉元祐太后,津遣六宮。)
(以徽猷閣待制孟忠厚為提舉指揮使,郭仲荀統兵扈衛從行,其餘俱令有司排辦
(。)
(黃潛善知車駕欲留中原,力陳其不可。)
黃潛善:(帝曰)朕欲留中原,與卿等議畫兩河之計,有何不可?
黃潛善:中原殘破,樓櫓城郭未完,且又兵甲不利。今兩河盜賊橫行,非一朝之故。況今
金陵,前阻長江,城郭完固,陛下正宜巡幸東南,聚士馬,儲峙糧,布恩澤,以
結民心。不出一年,功績漸備。那時車駕所臨,人效其力,胡虜必不敢正視中原
,盜賊寧有竊窺兩河之地乎?
(高宗本不欲幸關中,及聞黃潛善所議,即降手詔,欲巡幸東南。)
李 綱:(李綱極奏)自古中興之主起於西北,則足以據中原而有東南,漢光武、唐太宗
是也。起於東南則不足復中原而有西北,晉元帝是也。蓋天下之精兵健馬,皆出
於西北,而中興主撥亂定功,以兵馬為先,一失西北,則二者無自得之。形格勢
禁,非特失地利而已。今車駕倘或南幸,委中原而棄之,豈惟金人將乘間以擾吾
關輔,盜賊且將蠭起為亂,跨州連邑,陛下雖欲還闕,不可得矣。況欲治兵勝敵
,以歸二聖哉!夫南陽光武之所興,有高山峻嶺可以控扼,有寬城平野可以屯兵
。西鄰關、陝,可以召將士;東達江、淮,可以運穀粟;南通荊、湖、巴、蜀,
可以取貨財;北距王都,可以遣救援。暫議駐蹕,乃還汴都,策無出於此者。今
乘舟順流而適東南,固甚安便,第恐一失中原,則東南不能必其無事,雖欲退保
一隅不可得也。況當降詔許留中原,人心悅服。奈何詔墨未乾,遽失大信於天下
?願斷自淵衷,以定大計。
(帝乃許幸南陽。)
(令措置合行事件,將以秋末冬初,擇日啟行。)
(黃潛善、汪伯彥陰以幸東南之計動上意,其議頗傳於外,僚屬謂綱曰)
黃潛善:士論洶洶,皆謂密有建議者,東幸已決,丞相何不從其議乎?
李 綱:天下大計,在此一舉。國之安危存亡於是乎分。倘車駕必欲幸東南,吾當以去就
爭之。且君上英睿,必不為異議所惑。不然,吾可貪冒寵祿,為保身計虛受天下
之責哉!
(次日入對,內廷未嘗有改議巡幸之命。)
(忽閣門大使奏河東經制使副王王燮、傅亮具書申奏進呈。)
(帝命當御案拆視之:一申朝廷以謂河東州縣,多為金人所陷沒,至與陝西接連
(如河中府、解州,亦為所據,與陝府相對,以河為界。)
(今經制司所得兵才及萬人,皆烏合之眾。)
(其間多係招安盜賊及潰散之兵,未經訓練拊循,難以取勝。)
(乞於陝府置司訓練,措置召募陝西正兵弓箭手之在民間不出者及將家子弟,不
(旬月間,可得二萬人,與正兵相為表裹,其勝可必。)
(且一面結連河東山寨豪傑,度州縣可復即復之,可以渡河即乘機進討,以復河
(陽、河中、解州、汾河一帶,據險以扼其衝。)
(漸議深入,以復潞、澤、太原,願當方面之寄。)
(高宗見奏,與李綱商議。)
李 綱:傅亮所奏,深得治兵之術。陛下可允其請。
(高宗即命陝西、京西轉運司悉力應副王燮、亮,使召募西兵。)
(使者領命去訖。)
(傅亮經畫未才十日,復有旨令東京留守宗澤節制傅亮軍。)
(即日傅亮得此消息大驚,即具申遣人詣京師奏知。)
(第十三回 宗澤約張所出兵)
48**時間: 地點:
(卻說高宗升殿,使命呈上傅亮申奏,大略謂)
高 宗:陛下今欲即令過河無不可者,但河外皆金人界分,本司措置全未就緒,既過河後
,何地可為家計?何處可以得糧?烏合之眾,使復為金人之所敗散,何自可以得
兵?亮等不足惜,第恐有誤國事。
(帝見奏,意尚未決。)
李 綱:河本今日之勢,不同河北,所失不過數郡,其餘皆為朝廷守,王師渡河猶有駐泊
得糧之處。
河東州縣大半陷沒,沿河一帶自解州、河中至河陽、懷、衛,皆為金人所據
。今經制司軍旅未集。陛下即違前議,急之渡可,遂為孤軍。倘為金人所敗,不
知朝廷主所更得將佐土卒?
黃潛善:若不使之亟渡河,且失機會,傅亮等但欲逗遛不進耳。
李 綱:(綱諍之曰)兵事不可遠料之,下未見有機會可乘,但當委任將師,擇利而動耳
。今亮受命而行才十餘日,豈可以誣為逗遛。昔趙充國堅執屯田地議,宣帝不以
為罪。願陛下以依前議。
(汪伯彥堅執以為李綱之言未見治體,傅亮不進,終是怯敵。)
(高宗頗惑其言。)
李 綱:潛善、伯彥始極力以沮張所,賴聖鑒察之,不得行其志。又極力以沮傅亮,蓋招
撫河北、經制河東皆臣所建明,而張所、傅亮又臣所薦。今二人力沮所、亮,乃
所以沮臣。臣每鑒靖康大臣不和之失,凡事未嘗不與潛善、伯彥商議而後行,不
想二人設心如此,願陛下虛心觀之。
黃潛善:(帝曰)既傅亮兵少,不可渡河,可罷制司,赴行在。
李 綱:陛下罷經制使,不知聖意所謂?
黃潛善:(帝曰)亮既以兵少不可渡河,不如罷之。
李 綱:臣論傅亮不宜即渡河有三:事從中制,不盡將帥之慮,一也;軍旅未集,驅烏合
之眾,渡河即成孤軍,必為金人之所敗,二也;軍敗之後,朝廷未有將佐士卒可
以當河東一道之寄,三也。今陛下以臣愚戇,即罷經制司,此以潛善等以私害公
,陰有熒惑聖聽,以沮臣使去耳。臣荷陛下特達之知,起自罪謫,付以國柄。方
艱難之秋,但知一意以為國家而圖報稱。不然,臣豈敢屍祿貪冒寵榮,以虛負天
下之責哉!
黃潛善:(帝曰)如亮人才今豈難得?
李 綱:臣嘗款與亮語,觀其謀略智勇,真可以為大將。訪之士大夫,亦以為然。
今以為經制副使,姑試之耳。假以時月,必有可觀。使亮如真所極,臨敵退
怯而無成功,臣甘受誤國之罪。今未嘗用而遂罷去,古之御將帥者,恐不如此。
昔高祖何嘗自知?韓信亦以蕭何薦之為大將,設壇場,擇日而拜之。蕭何所以知
韓信,亦以屢與之語而已。使高祖不能用何之言而將韓信,則何亦必不敢當相位
矣。今潛善所以必欲傅亮,意不在亮,乃以沮臣。陛下不察,則臣亦何敢安職?
恐終無以助陛下致中興之功,臣得乞骸骨歸田裡,更望陛下留神熟思之。使亮不
罷,則臣何敢決去!
黃潛善:(帝慰謂之曰)卿所爭事小,何須便為去就?
李 綱:方今人才,以將帥為急,恐非小事。臣昨議遷幸,與潛善、伯彥異,宜為所嫉。
然臣東南人,豈不願陛下東下為安便哉?顧一去中原,後患有不可勝言者。願陛
下以宗社為心,以生靈為意,以二聖未還為念,勿以臣去而改其議。臣雖去左右
,不敢一日忘陛下。
(因泣辭而退。)
李 綱:(綱從者曰)公決於進退,於義得矣,如眾者何?
李 綱:吾知盡事君之道,不可,則全進退之節,禍患非所恤也。
(李綱力求去。)
(黃潛善、汪伯彥等復於帝前並譖,請帝去之。)
(高宗遂罷李綱丞相職,出為提舉洞霄宮大學錄。)
(陳東上書乞留李綱,而罷黃潛善、汪伯彥,請陛下車駕宜還京師,然後親率六
(軍,直抵沙漠,以迎二聖。)
(潛善、伯彥大怒曰)
汪伯彥:不殺陳東,何以塞眾口!
李 綱:(以語激帝曰)陳東在先朝專事譏諷。今又以狂言惑陛下,若不誅戮之,將復鼓
眾!
(高宗允其奏,下命將陳東處斬。)
(詔旨一出,不移時押陳東於市曹,斬首回報。)
(自是朝廷再無一人敢保李綱而言及汪、黃者。)
(車駕遂東幸,兩河郡縣相繼淪沒,凡綱所規畫軍民之政,一切廢罷。)
(金兵益盛,關輔殘毀,各處盜賊蠭起,中原不可為也。)
(後人有詩歎云:
( 東幸鑾輿不可留,宋君屢挫李綱籌。)
(中原瓦解猶閒事,忘卻當年切齒讎。)
(宗澤在東京聞李綱去位,陳東處斬市曹,車駕東幸,復上表請帝還京師。)
(不報,撫膺歎曰)
宗 澤:天下事未可知也!
(聽見衛州消息,金人將近新鄉,遣人馳報招撫使張所,令出兵邀擊虜賊。)
(差人辭了宗澤,迳至河北來見張所,呈上宗澤文書。)
(張所拆開視之。)
(書云:即目金兵大驅入寇,懷、衛等處聲息甚緊。)
(招撫速持兵扼其去路,吾以重兵截其後。)
(虜賊知我軍有備,自不敢進。)
(待彼勢疲,乘虛擊之,無不克矣。)
(強弱在此一舉,機爭莫失。)
(張所既得宗澤文書,即遣小校催制置使王彥與岳飛,引兵一同抵衛州險要處邀
(截金兵。)
(小校領命去訖。)
49**時間: 地點:
(卻說王彥與岳飛自渡河招募軍士,近得二萬餘人,皆兩河強壯民叮聽得張招撫
(報書令截阻金兵,與制置使王彥領兵到了衛州新鄉縣地界。)
(王彥與武經郎岳飛於石門山下各安營寨。)
(次日,飛迳來王彥軍中,相約出兵。)
(王彥見胡虜人馬勢大,心下懼怯,與飛)
與 飛:如今且屯兵於此,觀賊動靜,然後再計較。
與 飛:(飛見王彥有不肯出兵意,抗聲大呼曰)二聖蒙塵,遠在沙漠,車駕不得回還。
目下強虜人馬佔據黃河北岸,為臣子的,正當先開清道路,以待鑾輿北討。因何
不與虜賊速戰,卻乃延緩,觀虜動靜?公莫非有二心否?
(王彥掩口無言,只不肯進兵。)
岳 飛:(岳飛大怒曰)公食朝廷爵祿,受制置使之職,才見金兵來到,便欲退縮。倘胡
賊鼓眾而進,有失城池,那時公亦得不進兵哉!
(王彥猶未對。)
(從將有勸王彥殺岳飛,彥知其意,亦不答。)
(岳飛見事不諧,拔劍抽身而出。)
(回至本營,點集眾將佐,帶領一千餘人去看金兵虛實。)
(正行之間,望見對岸征塵蔽天,擁出一彪胡兵,搖旗吶喊,長槍短戟,賈勇殺
(將來。)
(張憲、王貴等見賊兵勢大,都有怯心,猶豫不敢前進。)
岳 飛:將不在多,在用之有法度。吾觀胡眾雖盛,皆不分隊伍而來,其中必無智將。爾
眾人立住陣腳,待我破之。
(言罷,勒動戰騎,直殺入虜寇中陣。)
(兩下金鼓齊鳴,岳飛左衝右突,與胡賊鏖戰數十合。)
(正遇虜將訛裡完手執皂纛在陣前耀武揚威,岳飛更不打話,只一鐵簡打下馬來
(,奪了旗纛在手中,左揮右指,驅動本部人馬。)
(張憲、王貴等見了,吶喊率眾爭先,無不一當百,殺得金兵七斷八續,各拋戈
(棄甲而走。)
(岳飛怒極,一條槍端的神出鬼沒。)
(追剿胡賊將近日哺,方且嗚金收軍。)
(生擒萬戶王崇、千戶阿裡孛,斬禿髮垂環者三千餘級,僵屍十餘里。)
(降其漢卒千餘人,得馬三百匹,鎧仗旗鼓輜重等物無算。)
(岳飛遂還兵新鄉縣,安堵人民,紮下營寨。)
(是夜,戒其將曰)
岳 飛:我今日雖是小勝,敗兵走報其主將,明日必定並力來戰。我軍雖少,須作必贏之
計。值取功名富貴之秋,若能各各捨命向前,有何不勝!如違吾令而致失機者,
必斬!
(眾人得令,俱準備來日交鋒。)
(次日天猶未明,只見正北邊胡兵漫山塞野而來,金鼓之聲數十里不絕。)
(岳飛眾將俱各披掛停當。)
(自引五百驍騎,直殺入賊陣。)
(張憲、王貴各領人馬,分左右翼殺進,從早晨殺到日午,金家人馬又大敗,獲
(其馬甲兵器不可勝計。)
(岳飛收軍升帳,計點部下將士,多帶重傷,自身上亦中了十餘箭。)
(即於侯兆川安營。)
(到二更時分,寨外喊聲大震,哨馬報金家人馬大隊攻入中軍來。)
(滿營皆驚。)
岳 飛:(岳飛下令曰)如有亂動者斬!
(自端睡不動,營中漸定。)
(金兵將近宋營,見岳飛軍中無動靜,恐有計謀,亦引兵退回。)
岳 飛:(因言)撼太行山易,撼岳家軍難。
(自是兩下各不出兵數日。)
(岳飛軍中缺糧,方欲起營回就王彥,又怕虜兵躡其後。)
(待欲領兵前進,又見金兵勢大。)
(飛盡將獲來馬匹宰殺以享將士,遣人往王彥處取糧。)
(差人回見制置使王彥,具說岳統制近日殺敗金兵,軍中缺少糧草,乞制置使催
(運赴營。)
(王彥推以糧草只夠本營支給,皆不許。)
(岳飛見王彥糧草不應,士卒饑困,因與將佐議曰)
岳 飛:今王彥不肯發糧,眾人各當用命,殺入金營,奪他糧草輜重,以養士卒有食也。
(眾皆大喜,願從出戰。)
(第十四回 宗澤定計破兀朮)
50**時間: 地點:
(卻說岳飛次日部領眾將,與胡賊列兵於太行山下。)
(兩陣對圓,虜將拓跋耶烏躍馬橫刀而出。)
(岳飛驅動一班戰將,殺過陣來。)
(拓跋耶烏舞刀還戰,二騎才交,岳飛輕舒猿臂,只一合早將金將活捉馬上。)
(張憲、王貴乘勢殺進中軍,殺得金兵落荒四 下逃走,獲其馬匹、乾糧不計其
(數。)
(岳飛大軍遂屯於太行山下,將乾糧、馬匹盡散與士卒。)
(士卒得食,各歡呼願效死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