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  至  第三〇

21**時間: 地點:
    (未幾,金主有旨,又遷靈州,此去漸至沙漠之境。)
    (帝後寢食不安,形體骨立,無復有貴人之相矣。)
    (上皇含淚而口占一絕云:黃雲衰草路漫漫,朔氣凌空透體寒。)
    (神器飄零家萬里,何人借劍斬呼韓。)
    (二帝經行已久。)
    (是夕宿於林下。)
    (時月微明,有番首吹笛,其聲嗚咽特甚。)
    (上皇愴然,口占一詞。)
    (詞云:玉京曾憶舊繁華,萬里帝王家。)
    (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笆。)
    (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
    (家山何處?忍聽羌笛,吹徹梅花。)
澤 利:(太上謂帝曰)汝能賡乎?
    (帝乃繼韻云。)
    (詞曰:宸傳四百舊京華,仁孝自名家。)
    (一旦奸邪,傾天柝地,忍聽扌芻琶。)
    
    
22**時間: 地點:
    (如今塞外多離索,迤邐遠胡沙。)
    (家邦萬里,伶仃父子,向曉霜花。)
    (歌成,三人相執大哭。)
    (或日所行之地,皆草莽蕭索。)
    (悲風四起,黃沙白露,日出尚煙霧,動經五七里無人跡。)
    (時但見牧羊兒往來,蓋非正路。)
    (二帝只得經行至西沔州。)
    (居數日,金主又命遷五國城安置。)
    (二帝得旨,迤邐又向北行。)
    (二日,始達五 國城下。)
    (二帝輕步入城,頗與西沔州相類。)
    (城中荒殘,民家皆不成倫次。)
    (二帝在城隅驛舍中居止,忽靈州有人公幹來五國城,事完,迳來驛中探望二帝
    (。)
    (二帝看其俗貌,若漢人規模,因問之。)
其 人:(其人下拜曰)臣本漢兒人也。臣父昔事陛下,為延安鈐轄周忠是也。元符中,
    因與西夏交兵,臣父子為西夏所獲,由是皆在西夏。宣和中,西夏主遣臣將兵,
    助契丹攻大金,被金人所執,臣因降之,今為靈州總管。臣之地方,近我中國,
    往往有人來,說大朝自陛下駕離已後,稍有復興之兆。臣聞陛下在此駐蹕,故來
    報知,願陛下勿泄。
其 人:(二帝聽此消息暗喜,問之曰)爾既是我中華,不忘宋德而來見我,朕有一機密
    事,與你商量,爾肯應承否?
其 人:(其人叩頭泣曰)臣父子實負君之大恩,無由可報,今日就使赴湯蹈火,臣亦不
    敢辭也。
澤 利:(二帝曰)我初幸金營之際,朕親書數字藏於衣領中,因金兵監迫緊急,不得帶
    見康王。爾今肯代朕帶去,報知康王,實見卿之忠義也。
其 人:即今河北曹勉在靈州,每與臣議欲逃歸。臣漏夜回 去,令此人帶回,必不致誤
    。陛下可速將來。
其 人:(二帝即將莽衣一領,卷包密封,付與漢人)慎勿漏泄。
    (漢人應諾數聲,接過包封,抽身走出驛來,迳回靈州,不在話下。)
    (後來康王得此信息,建位中興,豈非天意耶。)
    (使康王不惑於小人,專任岳飛等將,那時金人喪氣,宋室復振,豈有中華淪沒
    (於夷狄,徽、欽流喪於沙漠之事乎,惜哉!)
    (第六回 宋康王泥馬渡江)
    (靖康三年,北國皇帝降旨,幽二帝於五國城不遣。)
    (著令四 太子會斡離不復南侵。)
    
    
23**時間: 地點:
    (卻說斡離不正在虜營練熟軍馬,又得金主旨來到,令部兵南侵,即與眾將議曰
    ()
金 主:趁此秋高馬肥,正好用兵。
    (即分撥諸胡兵十萬,從太原進發。)
    (哨馬報入中華,百姓依前驚亂,四下逃生。)
    (斡離不大軍至真定,預先遣人以書報康王)
康 王:來軍中議和。方且退兵。不然,大軍直抵汴城,寸草不留。
    
    
24**時間: 地點:
    (卻說康王自太上皇北狩以後,每日與一二親臣議論軍旅,定奪復興之計。)
    (忽聞邊庭消息,金兵又大舉南侵,憂慮不出。)
    (及邊關報急,羽書交馳,有汪伯彥、黃潛善率眾臣入,請康王出都堂議事。)
    (次日,康王始出都堂理政,與眾臣議曰)
康 王:虜寇勢獗,中國屢困,今領大兵南下,邊庭受圍,百姓驚竄,又遣使人復請議和
    。此事爾眾臣有何高論?
王 雲:賊勢浩大,彼強我弱,往年正因不得親王詣金營立盟誓,致有屢屢反覆用兵之故
    ,使天下蒼生不獲寧居。今元帥斡離不遣使來召殿下詣軍前議和,殿下莫惜一行
    ,斯能杜絕後慮。
    (康王默然。)
    (汪、黃二人繼進,亦請康王親行,方有定議。)
康 王:父兄之讎,誓不戴天,若吾再往金營,則天下付之誰人。且國事當決之元祐皇后
    ,豈臣子所得自專。
王 雲:殿下此行,亦為社稷故也。就使奏知皇后,必見聽允。如不然,則宗廟天下決難
    保矣。
    (康王本慈仁柔懦無決斷者,因見王雲等言為社稷蒼生之故,只得依其議。)
    (下命王云為副,次日迳離汴京,大小官員隨從出城。)
    (康王心猶遲疑,未即行。)
    (王雲動輒張皇賊勢,又以彼強我弱為辭,迫脅康王登車,略無臣之禮,從臣無
    (有不恨之者。)
    (康王啟行,道經相州,有宗正少卿宗澤,聞康王車駕至,迎候馬首,具問殿下
    (所行之由,康王告以詣虜營議和。)
宗 澤:(宗澤驚曰)此行誰保殿下往?
康 王:王雲同往。
宗 澤:王雲惟一婦人矣,豈識大臣禮體!
    (澤於康王前力劾其有辱使命,乞誅之以為後勸。)
    (王雲方欲辯明,而眾軍已交手殺之矣。)
宗 澤:(宗澤力諫康王不可北去)往時蕭王已為奸臣所誤,大王可復誤耶。此行必無還
    理,不如暫留,審視國勢,以圖恢復。
    (康王遂從宗澤之請,果不使北,將為潛歸之計。)
    (後人讀史至此,有詩斷云:宋室頃危勢漸離,康王奚忍棄邦基?)
    (臨岐不是忠貞諫,預失中原未可知。)
    
    
25**時間: 地點:
    (卻說斡離不自遣康王歸國後,心甚悔至死。)
    (聞康王再使,即遣數捷騎,倍道而進催行。)
    (是時,康王出,密離相州,欲達京師見元祐皇后,以圖恢復,單騎躲避,不與
    (人知焉。)
    (金兵探知其出離相州,率鐵騎日夜追趕。)
    
    
26**時間: 地點:
    (卻說康王自離相州,亦恐金兵後襲,只揀大路逃走。)
    (前至磁州地界,行得困乏,見路旁一座古廟,樹木蒼蔭。)
    (康王仰首看廟門牌額,見大書金「崔府君廟」四字。)
    (康王迳進廟中,不覺神思困倦,依神櫥內假寐。)
    
    
27**時間: 地點:
    (少時近二更時分,廟門外數十鐵騎搶入廟來,舉起火把,於廟中四下搜究。)
    (康王夢寐中,略聞似金兵號令「遍尋」。)
    (片時,鐵騎數十人內有云)
康 王:必定走去也,可速追之。
    (眾人一齊出了廟門。)
    (至三更,左側但聽得階下蛩聲唧唧,寂無人語,康王始安心。)
    (正欲睡去,忽有人喝云)
康 王:速起上馬,追兵復至矣!
康 王:(康王茫然驚曰)此去無馬,奈何!
其 人:已備馬矣。幸大王疾速加鞭!
    (康王豁然,抽身出外,環顧星光之下,果有匹馬立於旁,將身一跳上馬,加上
    (三鞭,其馬負康王飛騰而走。)
    (天未明,已近夾江。)
    (遙望江水大浪滔天,拍岸聲鳴。)
    (康王見無船渡,心下驚遑。)
    (只得扌芻起馬韁,再加一鞭,其馬踴身而過,即渡了夾江。)
    (康王至岸時,見馬僵立不進。)
    (天明視之,乃是崔府君廟門外泥塑馬也。)
    (康王大驚,遂步行問鄉人)
康 王:此何處?
其 人:(鄉人道)此磁州也。
    (康王暗計其行程,只一晝夜,行七百餘里,始知崔府君神力所助。)
    (後人有古風一篇,單詠泥馬渡江事跡,有感而賦云:胡馬南來衰宋祚,樓台歌
    (舞春光暮。)
    (玉人已去酒卮空,一曲當年隨帝輅。)
    (誰想奢華變作悲,龍爭虎鬥交相持。)
    (京城鼙鼓旌旗急,羊喿風逐入將士離。)
    (親皇妃後俱遭遣,義士忠臣無計轉。)
    (黃雲白草蔽胡塵,促去鑾輿關塞遠。)
    (致令天下勤王心,臨岐懷憤嗟怨深。)
    (欲挽天戈回日月,中原奚忍見傾沉。)
    (金陵氣運留英主,竟產英雄獲相遇。)
    (夾江夜走有神駒,神駒英主今何處?崔君廟畔樹蒼蒼,行人經過幾斜陽。)
    (中興事業渾如夢,盡付漁歌在滄浪。)
    
    
28**時間: 地點:
    (卻說康王既渡夾江,不敢遲緩。)
    (行至一莊,覺肚中餓餒,迳奔入莊中,略求漿飲。)
    (俄有一老嫗自內出迎,延康王入草舍中坐定。)
康 王:(老嫗曰)官人少息,待老妾往鄰家乞火即來。
    (言畢迳出莊外去。)
    (康王坐了片時,不見老嫗回來,心下驚疑。)
    (不移時,老嫗復返。)
康 王:(因問康王曰)官人何來?願聞其略。
康 王:吾為商於磁、相二州間,因為金兵劫擄,以至於此。
其 人:(嫗曰)官人非商旅也,莫是宮中親王否?前數日有胡騎追趕其人,於路不絕,
    適早間又有四騎來追,問:『有康王由此經過否?』吾已紿之曰:『康王已過此
    兩日矣。你追逐不及也。』追騎聞妾之說,舉鞭擊其鞍道:『可惜,可惜!』遂
    已回去矣。
      大王且安心,容進酒飯。
    (康王因問嫗姓氏,嫗但泣而不言。)
    (康王再三詰之,嫗乃曰)
康 王:妾世居磁州,止生一子,名李若水,仕宋朝為侍郎之職,近日因隨太上皇車駕北
    狩,死於虜軍,吾兒得為忠臣,妾不恨矣。妾聞磁、相二州留守宗澤在焉?城中
    食足兵強,天下事尚可為,幸大王此去勉之。
    (因出金銀數兩,獻康王為路費。)
    (康王受之,相向而泣。)
    (即日辭別老嫗而去。)
    (行一日,磁州宗澤遣人迎謁,百姓遮道留康王駐蹕。)
    (話分兩頭。)
    
    
29**時間: 地點:
    (卻說元祐皇后自居延福宮,不理朝事幾一年。)
    (及張邦昌僭位,群臣議復請元祐皇后垂廉聽政。)
    (及聞康王至相州,朝廷方議划河請和,遣聶昌往河南路、耿南仲往河北路,俱
    (為割地使。)
    (聶昌與金虜至絳州,絳人殺之;耿南仲同虜使王汭至衛州,衛人殺王汭。)
    (南仲遂奔相州,來見康王,具道衛人殺虜使之由)
康 王:臣聞殿下在相州,逕來投奔。
    (康王見南仲,本不喜悅,為其來奔,寬容之。)
    (遣其連街揭榜,召兵勤王。)
    (果是河北諸路,聞康王欲圖興復,有榜曉示,人心思奮。)
    
    
30**時間: 地點:
    (一日,康王坐府中,謂幕屬曰)
康 王:吾夜來夢見皇兄,脫所著御袍賜吾,吾即解衣而服所賜袍,此何祥也?
其 人:(官屬各曰)黃袍加身,乃是佳兆,當主殿下後有九五之分。
    (言猶未了,報京師有使命來。)
    (康王召入問之,乃武學生秦仔齎蠟詔,命康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汪伯彥、宗
    (澤為左右副元帥,仍命康王草詔,便宜行事,盡起河北人馬,入救京師。)
    (康王捧詔嗚咽號泣,遙望京師拜受。)
    (軍民感動,哭聲大震。)
    (次日,康王開大元帥府於相州,招集人馬。)
    (不數日,四方豪傑爭應,將有萬餘人。)
    (康王下令分為五軍屯紮。)
    (第七回 岳鵬舉辭家應募)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