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 至 第七〇
61**時間: 地點:
(且說楊延昭望雄州進發,時值五月天氣,途中炎熱。)
(來到綠蕪亭,歇下行杖,正靠欄桿而坐。)
(未片時,遇見一人來到,頭戴黑紗中,身穿綠羅衣,系一條雙鞭黃絲縧,著一
(雙八比青麻鞋,恰似儒家裝束。)
(將近亭中,延昭迎而揖曰)
延 昭:先生從何而來?
其 人:小可朔州人氏,姓王名欽,字招吉。幼讀古今,居於此地。今將往中原,求取進
身,不想遇見閣下。動問高姓大名?
(延昭不隱,道知本末,且言胸中冤屈之事。)
(招吉聽罷,憤然曰)
招 吉:既君父子若此忠義,被人謀害,何不於御前訴雪其冤,而乃徒自傷悲那?
延 昭:小可正待赴京訴明,只緣無人會做御狀,以此遲疑未決。
招 吉:此非難事,既足下有此冤枉,小生當罄其所學,為君作之。
延 昭:(延昭下拜曰)君若肯扶持,真乃萬千之幸也。
(即邀招吉到館驛中,備酒醴相待。)
(席上,延昭訴他平日之事。)
(招吉嗟呀不已,乃間曰)
招 吉:君所陳訴,當以誰為罪首?
延 昭:招討潘仁美同部下劉君其、米教練等,主謀害我父子,是以數人皆難放過。
(招吉然其言,乃謄出狀稿,遞與延昭視之。)
(果是情辭激切,婉轉悲悼。)
(延昭視罷,喜曰)
延 昭:此足以雪我冤矣。
(酒闌,招吉辭延昭而去。)
延 昭:當與足下於汴京相會。
(招吉應諾。)
(二人既別,延昭將狀詞寫正明白,逕赴京都。)
(不想緝探人已將此消息報與潘仁美。)
(仁美大驚,乃召劉君其等商議。)
君 其:先發者制人,後發者制於人。不如進一道表章,奏知楊業父子,邀功貪戰,幾敗
國事,今延昭又越伍逃走。聖上聞奏,必先誅之。
仁 美:此計甚妙。
(即日具表奏知朝廷去了。)
(當日楊延昭來到京師,正值七王元侃行駕出朝,延昭取出御狀,攔駕稱冤陳告
(。)
(左右捉住,正待
縛,六王喝聲)
延 昭:不許動作,且允其告。
(侍從即接其狀詞。)
(七王令帶入府中。)
(延昭隨車駕人壽王府,伏於階下。)
(七王將口詞審過一遍,再將御狀細細視之,內中詞語明切,刀筆精利。)
七 王:(歎曰)作此詞者,真有治世之才。
延 昭:此狀出誰之手?
(延昭不敢隱,將王欽來由道知。)
七 王:(七王喜曰)孤正要得如此之人,既他來求進身,當取用之。
延 昭:此人今在何處?
延 昭:寓居沛京東角門龍津驛中。
(七王聽罷,乃曰)
七 王:汝之冤枉,實是國家重事,此處難以決問。可於闕門外擊登聞鼓,與聖上知之,
則可為理矣。當速去,勿被好人所覺。
(延昭接過御狀,拜辭七王,逕趨閉門外來。)
(六王自遣人於驛中尋取王欽。)
(不題。)
(第二十回 六使沛京告御狀 王欽定計圖八王)
(只說楊延昭來到悶邊,擊動登聞鼓,聲言欲面聖上陳告。)
(被守軍捉送提獄官。)
(提獄官審問明白,將狀奏請太宗。)
(太宗以狀展於御案之上,視曰:
( 訴冤枉人楊延昭,為毒謀深害、陷沒全軍、欺君誤國事:臣父楊業,生自
(太原,筮仕)
(筮(shi,音是)仕--初次做官。)
(河東。)
(深荷先帝之垂青,繼承皇上之招橡,臣父子心矢忠貞,情甘效死。)
(近因契丹犯邊,兵寇瓜州,以潘仁美整防禦之師,蒙敕臣父當衝鋒之職。)
(此正九重宵旰(旰(gan,音贛)--晚。)
(之時,邊臣盡瘁之日也。)
(不意潘仁美向懷私怨,包藏禍心。)
(用計遣回保官,致書暗挑敵戰。)
(逼孤軍而臨絕險,假皇命以利詞鋒。)
(狼牙村兵交馬鬥,主帥則宴坐高談,不發一卒相援。)
(陳家谷矢盡力窮,番將則烏屯雲集,遂致全軍皆陷。)
(臣父楊業,捐軀命子李陵碑下,雖臣節之當然。)
(臣弟延嗣,遭亂箭於西壁營中,何私仇之必報!喪師辱國,由其自壞長城。)
(飾罪蒙好,思維閉塞言路。)
(破巢不留完卵,遣健半徑阻黃河。)
(剪草不教蔓延,逞巧言章呈魏閥。)
(可憐臣父子八人,忠勤為國,欲圖報子陛下,先見陷於帥臣。)
(臣飄流獨自,孤苦無依,擊廷鼓以訴冤,乞天恩而明審。)
(若使臣之父兄有靈,致陛下開日月之明,拘證好人,斷省深冤,使九泉者得以
(瞑目,臣即死子九泉地下,無所憾矣。)
(太宗看罷狀情,不勝憤激。)
(忽樞密院牒上潘仁美表章,稱道楊業父子邀功失機之由。)
(太宗得奏,沉吟半晌)
沉吟半:潘仁美以楊業有邀功之罪,楊延昭以仁美有陷害之情:各執一詞,孰為輕重?
七 王:(南台御史黃玉奏曰)閫(閫(kun,音捆)--這裡指皇宮。)外之事,任
在帥臣。若使號令不行,何以辦事?於今楊業父子,違令邀功,以致全軍皆陷,
其罪本有;今被番人所屠,而乃誣告主帥,是罔陛下也。死者則止,當以楊延昭
押出朝門,明正其罪斬之。
(蓋黃玉本潘仁美內兄,故力救之。)
八 王:(時八王急出奏曰)楊業父子,有功於朝,先帝尚以不次之位待之。今被好人所
陷、陛下寧不為之雪其情哉?此事臣知久矣。乞拘潘仁美於法司衙門,著落有職
官與延昭對理,鞫(鞫(ju,音駒)--審問。)問明白,取自上裁。
(太宗依奏,即敕參知政事傅鼎臣,鞫問潘仁美一案。)
(鼎臣領旨,遂開衙府,拘到潘仁美、劉君其、秦昭慶、米教練一干人,都在階
(下。)
鼎 臣:潘招討往日同僚相待,今乃君命也,難以容情。果違法律,明招其由,勿使動用
刑法無益。
仁 美:小可承君命,防禦遼兵。彼父子自失機宜,致被陷沒,反來誣陷我等。若朝廷不
察其詳,屈坐帥臣,則後人何敢任是職哉?乞大人明鑒,為申上知。
(鼎臣半晌無言,令左右將一干人拘於獄中,退入後堂。)
鼎 臣:(忽報)潘府黃夫人遣使女來,說有機密事要見大人。
(鼎臣令喚入後堂。)
鼎 臣:(使女跪在階下曰)夫人以太師發問於參政台下,沒甚孝順,薄奉黃金一百兩,
玉帶一條。望大人善覷方便,再得重謝。
(鼎臣本是好利之徒,見著此物,不勝歡喜,令左右收起,謂使女曰)
鼎 臣:汝歸拜上夫人,不須掛念,參政自有分曉。
(使女拜辭而出。)
(不想八王得知鼎臣好財,恐潘家有人通傳關節,乃密遣手下在府門緝探,比見
(使女進府,走報八王。)
(八王隨即來到,恰在府門外捉住使女。)
(提著金簡,入後堂來。)
(鼎臣見著,嚇得面如上色,連忙下階迎接。)
八 王:(八王厲聲曰)汝為朝廷顯官,何得私受潘府賄賂,要害楊家?
鼎 臣:小官並無是情,殿下何以出此言?
(八王乃令從人將潘府使女,跣(v跣(xian,音顯)剝--脫去(衣服)
。)
(剝階下拷訊。)
(使女抵賴不過,只得實招。)
八 王:(八王怒曰)傅參政尚能強辯乎?
(鼎臣啞口無言,自脫去冠帶,伏於階下請罪。)
(八王今備馬,隨即入見太宗,奏知其事。)
太 宗:(太宗驚曰)若非卿有先見之明,險被奸臣賣弄。
八 王:鼎臣當擬何罪?
八 王:私受賄賂,其情尚未行,當得在法之罪,該擬罷職為民。
(太宗允奏,即下旨,罷鼎臣官職,發歸鄉裡去了。)
八 王:西台御史李濟,忠誠公正,可問仁美一案。
(帝允奏,敕命李濟承問施行。)
(李濟領旨,開御史台,端坐於堂上,左右軍尉威風凜凜,排下刑具之類,見者
(無不駭然。)
(正是:
( 生死殿前難抵諱,血冤台上不容忖。)
(一伏時,獄官解過仁美、延昭等到階下,審問一遍。)
仁 美:(仁美力推)楊業自家戰死,與我等無干。
八 王:(李濟怒曰)汝為主帥,敗衄而回,反以彼自家戰死抵諱。楊七郎有何罪,汝用
亂箭射之?旦傅參政因汝送了前程。今日好好招承,免動刑具。不然,休怪下官
酷虐也。
(仁美低頭不應。)
(李濟喝令軍校,將劉君其、秦昭慶、米教練一起,推於甬道,極刑拷打。)
(三人受昔不過,只得將陷害楊業並射死七郎情由,逐一供出明白。)
(吏司呈上,李濟審案彔奏,仍將犯人監禁,候旨發落。)
(李濟離了御史台。)
(次日,以仁美招由,奏知太宗。)
(太宗視畢,大怒曰)
太 宗:朕以仁美先帝功臣,屢恕容之。今如此侮法,不正其罪,何以激勵邊將?
八 王:(因問八王)當何以處治?
八 工:潘仁美該處斬罪,陛下以後妃之故,減二等,罷職為民。劉君其、秦昭慶、米教
練等,得通謀之罪,亦該處死,減一等,調邊遠充軍。楊延昭有失軍機,發問配
所。其餘人犯,隨旨發落。
(太宗允奏下敕,著李濟照原擬遣。)
(李濟領命,於府中將文案覆視,罷黜仁美為民外,劉君其問淄州軍,秦昭慶
(問來州軍,米教練問密州軍,楊延昭配鄭州。)
(擬議已定,將劉君其等決杖訖,依期起行。)
(不在話下。)
(後人《詠史詩》曰:
( 黨惡害人何所益?試看今日配君其。)
(皇天有眼應無誤,只在斯須與報遲。)
(次日,李濟以發遣仁美一起,奏知於上。)
奏 知:(上謂侍臣曰)往者楊業父子,屢立奇功,不期死於王事,朕甚怏怏,欲將恩典
旌之,卿等以為何如?
寇 準:(直學士寇準)陛下念及功臣,以慰其後,為社稷計也,有何不可?且楊業父子
,忠勤為國,人臣所難。今只有延昭一人在世,正當厚恤之,使邊將知所觀感。
(太宗然其議,因遣使臣於鄭州取還延昭去了。)
(忽近臣奏知:武勝軍節度使趙普卒。)
(太宗聞奏震悼,謂群臣曰)
太 宗:趙普能斷大事,盡忠國家,真社稷臣也。
寇 準:誠如陛下所言,臣等多不及也。
(按趙普素性深沉,剛毅果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已任。)
(故其當揆,惟義是從,但武修文,慎罰薄斂,以立弘功於後世,其功大矣。
()
(少習吏事,寡學術。)
(太祖勸以讀書,遂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門啟篋,取書誦之竟曰。)
(及次日臨政,處事如流。)
(既卒,家人發筐取書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
太 祖:(嘗謂帝曰)臣有《論語》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
(普相兩朝,未嘗為子弟)
(是時宋太宗在位既久,未立東宮。)
(馮拯等上疏,乞早定太子。)
(帝怒,貶之於嶺南。)
(自是中外無復敢言者。)
(七王知此消息,密與心腹王欽議曰)
七 王:君父春秋已邁,未肯立皇太子。廷臣諫者,遂遭貶黜。莫非因八王之故,欲以天
下還之那?若果有此意,則我失望矣。
王 欽:殿下所言,正合我意。主上以遺言為重,必將天下還八王無疑。若下預定其事,
噬臍無及。
七 王:君有何策教我?
王 欽:除非謀死八殿下,則大事定矣。
七 王:八殿下君父至愛,如何謀得?
王 欽:臣有一計,不知殿下肯依否?
七 王:君試言之。
王 欽:可召精巧匠人入內府來,打造鴛鴦酒壺一把,能貯兩樣之酒。當遇春景,百花盛
開,特請八王於後苑賞玩。令庖人進食,侍官斟酒。先藏毒酒於外,後放醇酒於
中,八工飲之,不消半鐘即死於非命矣,有何難哉?
(七王聽得,大喜曰)
七 王:此計極妙。然事不宜遲,即須行之。
(乃遣軍尉往城西召胡銀匠進府中,打造鴛鴦壺。)
(不出數日,其工完全,銀匠將壺獻與七王。)
(七王視之,果是精巧,人不能測。)
七 王:(謂王欽曰)器物已造完備,當在何時行之?
王 欽:殿下先將匠人誅之,以滅其口。
(七王然之,因賞以醇酒,登時醉倒,七王令左右丟入後苑井中去訖。)
王 欽:殿下當發書於八王府中邀請,明日輒行此事。
(七王乃遣內官資書,逕詣八王府中進上其書曰:
( 弟元侃以春光明媚,花柳芳妍,適朝廷優暇之際,與兄連日間闊。)
(乞革駕子後苑賞玩片時,庶慰伊弟之杯,以酬春光之盛。)
(八王得書,著內官復命:明日准來赴約。)
(內官拜辭,歸見七王,道知八殿下許允赴約之故。)
(七王得報,吩咐庖人廚宰,準備筵宴齊整。)
(次日,八王駕到,七王親出府門迎接。)
(進於堂中坐定,各訴相愛之情,茶罷三鐘,二王人後苑來,只聽得樂工歌女,
(絲竹品奏。)
(八王與七王分賓主對席而坐。)
七 王:(七王笑曰)兄弟之愛,喜樂相同。難得如此春光,今特與兄少盡一臼之歡,以
慰生平之念。
八 王:多蒙雅召,安敢推辭!爭奈數日因寒暄失調,腑髒頗覺不安。然而兄弟之情,只
得赴命,酒實不敢飲。
七 王:縱兄不十分飲,且開懷飲數杯。
(一伏時,庖人先進品味。)
(七王令侍官行酒。)
(侍官提過鴛鴦壺,先斟一金鐘,進於八王面前。)
(其酒才入金鐘,毒氣衝逼,八王身子未痊,聞此酒氣,掩鼻不迭。)
(忽筵中一陣狂風,吹倒金鐘,將酒倒翻瀉地,毫光迸觸。)
(侍從皆有懼色。)
(八王離席,吩咐準備車駕,辭七王逕回府去了。)
(七王以計不成,懊悔無及。)
王 欽:殿下勿憂,八王不知就裡,諒亦無怪,俟再圖之。
(七王悶悶不悅。)
(第二十一回 宋名臣辭官解印 蕭太后議圖中原)
62**時間: 地點:
(卻說太宗嘗以後事決之趙普。)
太 宗:(普曰)先帝既誤,陛下豈容再誤?金匱之盟,未可全執。
(於是太宗遂有立於之意。)
(至是,偶沾重病不起,召寇準、八王等入矚後事。)
八 王:(帝曰)先帝以天下付朕,掌理二十二年矣。今當以此位還於八王,庶不違皇太
后之命。
八 王:陛下皇子長成,人心所屬,誰敢有異議?惟陛下善保龍體。臣決不願為君,須與
七王為正。
太 宗:(太宗良久問寇準曰)卿且言孰可付神器者?
八 王:(准對曰)陛下為天下擇君,謀及婦人中宮,不可也;謀及近臣宰輔,亦不可也
;惟陛下擇所以副天下望者而立之。
太 宗:(太宗乃曰)既八王不肯為君,當以元侃主社稷。
八 王:(准拜賀曰)知子莫若父。聖慮既以為可,願即決定。
太 宗:(太宗又謂八王曰)朕此病莫保,卿善輔汝弟。先帝嘗言:『當代代有讒臣,以
亂國政。』今賜汝鐵券頭免死牌十二道,若遇奸臣當國,得專制之。且楊業有子
延昭,此人必能定亂,須重用之,勿棄也。
(八王拜受訖。)
(俄而帝崩,壽五十九歲,時改元至道三年三月日也。)
(後人《詠史詩》曰:
( 混一中原志亦勤,堪稱美政化維新。)
(蒼天若假當年壽,竟使黎民望太平。)
(太宗篤前人之烈,成未集之勛:混一中原,並包四海,中外寧謐,偃武修
(文,禮樂文章,焕然可述。)
(時既晏駕於萬歲殿,眾文武乃立七王元侃即位於福寧殿,是為真宗皇帝。)
(群臣朝賀畢。)
(尊母李氏為皇太后。)
(命中官奉太宗靈樞於偃陵。)
(封王欽為東廳樞密使,謝金吾為樞密副使,進八王爵為誠意王,其餘文武,升
(職有差。)
太 宗:(次日,參知政事宋琪奏曰)臣蒙先帝之恩,在位已久,無益朝廷,乞陛下允臣
解職歸鄉,不勝感激。
真 宗:朕初即位,正賴卿等相扶,如何便舍朕而去?
宋 琪:朝廷清貴無數,區區微臣,何足念哉?
(帝見其意真切,遂准奏。)
(宋琪辭帝而歸。)
(越數日,呂蒙正、張齊賢等,封章迭至,各稱辭官解職。)
(帝俱允之。)
(自是朝廷重事,專委樞密使王欽所理。)
63**時間: 地點:
(卻說八王趨朝而出,忽一人攔住車駕,喊冤告狀。)
八 王:告狀者是誰?
其 人:(其人哭曰)小人胡銀匠之子。日前父親被新王召入府中打造鴛鴦壺,欲以謀害
殿下。數日不出,被王樞密恐外人知覺,謀死於府中。小人有冤無處訴,只得投
殿下作主。
八 王:(八王聽罷怒曰)日前斟酒之際,吾意亦猜至幾分。當時惟見王欽在旁調度是事
,不想起此毒意也。
(乃令左右接過狀紙,取黃金十兩與告狀人而去。)
(八王復命回車駕入朝,正遇著王欽與帝在便殿議事。)
八 王:(八王直前奏曰)臣於午門接得一紙冤狀,告稱王樞密私謀胡銀匠。臣已准理,
特來奏知陛下。
(真宗聽罷,大驚,乃曰)
真 宗:王欽常在朕旁,那得此事?王兄勿聽奸人之言。
八 王:(八王笑曰)謀殺胡銀匠,本為臣之故也。臣以忠心待陛下,陛下何用疑心,聽
信讒言,要害自家骨肉?若非太祖皇帝有靈,社稷何如?臣若有意為君,不到今
日矣。
王 欽:(王欽忙進前奏曰)八大王以勢壓臣,故來於此說詞,豈有謀殺人命,往日不告
,而待陛下已立大位,敢向午門謗天子耶?
(帝未答。)
(八王大怒,抽出金簡,望王欽劈面打去。)
(王欽躲避不及,正中鼻准,血流滿面而走,八王一直趕去。)
真 宗:(真宗忙下金階勸救曰)萬事看朕之面,饒他一次。
(八王乃住步,指王欽罵曰)
八 王:汝若再為惡,吾即誅之,今姑緩汝之死!
(言罷,憤怒而退。)
(王欽乃伏於帝前請死。)
真 宗:八王先君愛臣,朕且讓之,何況於汝。今後凡事但宜避之。
(王欽頓首辭去。)
(歸至樞密府中,深恨八王,欲思報怨之計。)
(乃修下密書一封,遣心腹人,漏夜送入幽州見蕭后)
蕭 后:宋朝太宗晏駕,新王即位,朝中無甚良將。若發遣人馬入寇,則中原可圖。
(蕭后得奏,與群臣商議。)
蕭天佑:耶律休哥屯兵雲州,屢請舉兵伐宋。既宋朝遇喪,正宜乘其無備,一舉可以成功
。
蕭天佑:(道聲未罷,捲簾將軍土金秀出班奏曰)宋君善能用人,邊庭帥臣,皆是雄虎之
將。王欽所言,未見的實。若即舉兵南下,難定輸贏。臣有一計,能使宋朝獻納
山後九州之地,與陛下掌管,不勞興軍眾也。
蕭 后:(後曰)卿有何計?
金 秀:陛下今可遣人資書一道,與宋朝通知:臣與麻哩招吉、麻哩慶吉部五千騎,於河
東界,約與宋人比試。臣之箭法天下無雙,招吉善槍,慶吉善刀。若宋朝知此消
息,定選一武藝出眾者,來與臣等放對。果是臣之對手,則遲數年征伐;如對臣
等不過,則知宋朝無人,那時陛下御駕親征,直抵汴京,來之江山不難奪矣。
(蕭后聞奏大悅,即遣使臣齎書,逕赴沛京,進上真宗。)
(書曰:
( 幽州君後蕭,書奉大宋皇帝陛下:茲者孤聞貴朝有喪事,未及弔慰,負罪
(負罪!近因通好之議,自古為美。)
(往年兵革不息,民遭蘋毒,孤甚憫焉。)
(今特遣駕下小臣二員,於晉陽分界,與宋之君臣會獵一番;且講息兵之由,早
(定封疆,庶免邊釁日生,軍士震駭。)
(千載之遇,惟國君留意焉。)
(真宗得書,與群臣商議。)
寇 準:觀蕭后來書,詞倨氣傲,多是邀陛下觀兵之意。逆料北之來將,不過試刀箭而已
。堂堂夫朝,豈無故手哉?須下聖旨,選有文武充足者,與之會獵。
真 宗:先輩良將,已皆老邁。惟楊業父子,尚有楊郡馬在,先帝曾遣使於鄭州調回,至
今未見消息。其他帥臣恐不能勝來將也。
寇 準:(准又奏曰)陛下當再遣使於鄭州征取。
(帝允奏,仍遣中官齎敕旨,逕詣鄭州尋訪,不知下落。)
寇 準:(鄭州太守因言)先帝曾赦取回朝去了。
(中官只得復命,奏知真宗。)
(真宗憂悶累日。)
八 王:臣往無佞府察探動靜如何?
寇 準:(帝曰)此係緊關大事,兄宜用心體探。
(八王即日出朝,來到無佞府,見令婆與太郡夫人,訪問楊郡馬消息。)
令 婆:六郎犯罪,發配鄭州,再不見回來。殿下今日尋討,老妾誠不知也。
八 王:新主在位,既有赦文召取,當令投赦人朝,而與國家出力,何必匿隱?
太 郡:尚容改日,待令人於鄭州跟尋,來見殿下也。
(八王會其意,遂辭卻令婆,回朝奏知)
八 王:實不知郡馬下落。
(真宗聞奏,正憂慮間,邊臣急奏)
真 宗:遼兵於晉陽屠劫軍民,甚為深忌,乞陛下早議定奪。
真 宗:文武中誰堪此行者?
寇 準:禁軍教練使賈能,文武足備,可稱是職。
(帝允奏下敕,以賈能充親軍使,帶領騎兵一萬,同寇準赴晉陽會獵。)
(賈能即辭帝離汴京,望河東而進發。)
(是時,無佞府密遣人緝探,得官軍起身消息,來報楊令婆。)
令 婆:(令婆與六郎議曰)賈教練非遼將之敵。國家新立,我兒只得赴難。
六 郎:母親不說,兒有意久矣。更得一人相助尤妙。
(道未罷,八娘、九妹進曰)
九 妹:我二人陪哥哥同往。
六 郎:汝等女流也,如何去得?
八 娘:姊妹裝作從軍而行,人所不覺。
(六郎依其言,即日辭令婆,帶二妹赴晉陽。)
(不題。)
64**時間: 地點:
(卻說遼將上金秀,於河東地界立起一大營,朝夕劫掠邊民,縱樂飲酒。)
(忽報宋兵將到。)
(金秀聽得,即與麻哩招吉等議曰)
金 秀:我量宋人無楊家父子,則他將不足懼矣。若遇比試之際,當要用心,以慰吾主之
望。
招 吉:使平生之所學,務要大勝宋人而歸。
(金秀下令已定。)
(次日,於平川曠野,立起紅心;將所部之軍,分佈齊整。)
(遥望見正南旌旗閃爍,殺氣連天,宋兵已到。)
(兩陣對圓。)
(對面遼將土金秀,全身貫帶,立於門旗之下,上首麻哩招吉,下首麻哩慶吉,
(三匹馬齊齊擺開。)
(宋陣中寇準先出。)
(賈能戎裝,立於陣後。)
寇 準:汝幽州自為君後,華夷有限,何故屢次犯境,擾我生民?
土金秀:吾主以宋帝新立,欲與晉陽會獵,將議息兵之盟,宋君如何不自來耶?
寇 準:(寇準厲聲曰)今新天子即位,皇風披振,無不仰服,特與文武論治尚且不暇,
寧有隙時與汝等會獵乎?
(土金秀語塞。)
(第二十二回 楊家將晉陽鬥武 楊郡馬領鎮三關)
65**時間: 地點:
(卻說左翼麻哩招吉,挺槍躍馬,跑出陣前叫曰)
跑出陣:宋將有勇者出馬比試,勿徒講口。
(道未罷,寇準背後二將應聲而出,乃大將賈能,舞槍縱騎,繞出陣來,喝聲)
寇 準:吾與汝比試。
(而下各按住營寨,金鼓齊鳴。)
(麻哩招吉與賈能,在戰場中鬥上十數合,不分勝敗。)
(招吉槍法精熟,賈能終是懼怯。)
(遼將用賺敵之計,佯輸走人本陣。)
(貿能拍馬追之。)
(未及轅門,被招吉回馬一槍,刺落地下。)
(番兵大振,宋兵盡皆失色。)
(招吉欲衝宋陣,宋隊中走出一女將,乃八娘也。)
(跳上青驄,出與招吉交鋒。)
(鬥不數合,八娘拋起紅縧,將招吉絆於馬下。)
(宋軍一齊向前捉住。)
(寇準大喜,便問)
寇 準:女將是誰?
八 娘:(八娘下馬答曰)妾乃楊令公長女八娘也。
寇 準:(准曰)將門之女,亦勁敵矣!
(因令記功官彔其名字。)
(土金秀見折去招吉,大怒,正待出馬,麻哩慶吉一騎跑出,向前曰)
土金秀:殺兄之仇,如何不報?
(掄刀要來比試。)
(宋陣中牙將趙彥,亦舞刀還戰。)
(二人戰上數合,趙彥力怯,撥回馬便走,麻哩慶吉直逼入中軍。)
(宋隊中走出一少年女將,乃九妹也。)
(舞刀躍馬,抵住追將。)
(二人鬥上二十余合,九妹揮起桿刀,喝一聲,劈慶吉於馬下。)
(正是:
( 徒恃英雄來鬥武,不期鮮血染紅塵。)
(九妹既斬了慶吉,下馬來見寇準,道知名字。)
九 妹:(准曰)楊家尚有汝等在,實朝廷之福也。
(仍令記彔其功。)
寇 準:(番將土金秀躍馬出曰)誰敢再來比箭?
九 妹:(宋騎將楊文虎出曰)我來與汝較射。
(土金秀先拈弓搭箭走馬,指定紅心射去,三箭皆中。)
(眾人喝彩。)
(文虎亦走馬,連放三矢,止有一矢中紅心。)
金 秀:汝輸我二矢,當以捉將還我。
九 妹:(文虎曰)箭法雖輸與汝,敢來鬥武乎?
金 秀:(金秀怒曰)待斬此匹夫,以與慶吉報仇。
(即綽方天戟,便來交戰。)
(文虎舞斧迎之。)
(兩馬相交,未及數合,文虎左臂被戟所傷,負痛跑馬而走。)
(土金秀怒聲如雷趕來。)
(宋軍中惱了楊六郎,綽槍上馬,迎住番將交鋒。)
(土金秀力不能敵,回馬叫曰)
土金秀:宋將且緩鬥武,先與汝比箭。
六 郎:(六郎按住槍笑曰)汝之箭法有甚高處,敢在軍前誇大口耶?
(因令左右取過硬弓,馬上一連三矢,並透紅心。)
(觀者無不稱贊。)
六 郎:汝莫想要射,試看能開得此弓否?
(從軍傳遞與上金秀開之。)
(金秀接弓在手,睜目咬牙,盡力扳扯,不動半毫。)
金 秀:(乃驚曰)能開若是硬弓,真神人也。
(宋軍一連勝卻番將,威聲甚盛;遼兵垂首喪氣,只待要走。)
寇 準:(寇準出陣前揚言曰)今捉得鬥將,且把還汝。歸見蕭后,休得妄生邊患,天兵
一至,屠汝輩無遺類矣。
(因令解麻哩招吉回北營。)
(土金秀羞慚無地,部軍逕回大遼去了。)
(後人有詩為證:
( 氣勢南來恃勇雄,一時失計鬥酣中。)
(軍前自有楊家在,為輔皇朝建大功。)
(只說寇準召楊郡馬入軍中,甚加慰勞曰)
寇 準:今日若非將軍等助陣,險被番人所辱。可隨我入朝,見帝面奏,以封公職。
(郡馬拜謝。)
(准即日下令,拔營回汴京,入見真宗,奏知)
奏 知:已得楊家兄妹等鬥勝番兵而回,誠賴陛下之洪福也。
(真宗聞奏大悅,下詔宜楊延昭上殿,面諭之曰)
真 宗:卿父子忠勤國家,先帝稱羨不已;今尚有汝在,足為邊境捍蔽也。
(延昭叩首請罪。)
真 宗:(真宗問准)當封延昭何職?
大 悅:(准曰)高州缺一員節度使,陛下可封此職。
(帝允奏,頒旨封楊延昭為高州節度使。)
(六郎得旨,辭曰)
六 郎:臣父子有敗兵之罪,蒙陛下赦臣不死,恩亦厚矣,安敢受官爵哉?
大 悅:(帝曰)先帝在日,尚要族表汝父子;今又有退番將之功,當受實賞,何必辭焉
?
郡 馬:(郡馬力請曰)既陛下賜臣之官,情願受佳山寨巡檢之職,節度使誠不敢當。
真 宗:卿居節度,則可與同列齊名;巡檢卑陋之官,卿何願為是職?
延 昭:臣為巡檢有二便:一者,聞彼處有幾員好將,臣欲招而用之;二者,佳山乃三關
衝要之地,與幽州隔界,欲往把守,使番人不敢南下。故願居是職也。
真 宗:(真宗聞罷大悅曰)卿真忠義臣也。
(即允其請。)
(著東廳王樞密發軍兵與郡馬,赴佳山寨鎮守。)
(郡馬謝恩而退。)
(王樞密承旨,到府中撥應軍兵三千,盡是老弱不堪戰陣之人,付與郡馬。)
郡 馬:(郡馬怒曰)朝廷以佳山寨近番兵地界,著我鎮守,如何盡撥此無用軍人隨行?
(時軍中有岳勝,齊州人,武舉出身。)
(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涂朱,使一柄大刀,有萬夫不當之勇,軍中號為「花刀岳
(勝」。)
(因見六郎道眾士卒老弱,乃出軍前叫曰)
岳 勝:將軍是將家出身,欺天下無敵。今日敢來比試麼?
六 郎:我先與汝鬥武,然後賽刀。
(言罷,綽槍躍馬,出轅門溺戰。)
(岳勝披掛齊備,提刀縱騎來鬥。)
(兩下吶喊。)
(二人戰上七十余合,不分勝敗。)
六 郎:(六郎歎曰)此人刀法純熟,勇力過人,真烈丈夫也。
(岳勝愈鬥愈勁。)
(六郎佯敗,跑出賽場。)
岳 勝:待擒此匹夫,以抑其誇。
(即驟馬追之。)
(不想六郎所乘,走得慌忙,前蹄已失,將六郎掀翻在地。)
(岳勝揮起鋼刀,連盔劈下。)
(忽一聲響處,六郎頭上現出個白額虎,金睛火尾,突來相交。)
(岳勝驚懼半晌,即跳下馬,扶起六郎曰)
岳 勝:小將肉眼不識神人,望本官恕罪。
六 郎:君可同吾赴佳山寨,共建功勛。
岳 勝:小將情願以所部伏事本官。
(六郎得了岳勝,不勝之喜,回無佞府辭令婆、太郡而行。)
令 婆:汝父為代州刺史,汝為佳山巡檢,豈不有辱先人乎?
六 郎:吾非好為此小官,今值國家多事之秋,佳山寨實近番之地界,今兒子此處立功,
足可以顯能也,何必居清要之職哉?
(令婆然其言,即備酒送程。)
(六郎是日領了令婆酒席,宿過一宵。)
66**時間: 地點:
(明日,望佳山進發。)
(時值二月光景,路上風和日暖,百花竟開。)
(但見:
( 酒旗開處行人喜,芳草叢中去馬嘶。)
(六郎眾人一路無詞。)
(不日來到佳山寨,原有官軍俱來迎接。)
(入帳中,稱賀已畢。)
六 郎:(六郎下令曰)今朝廷以遼兵屢寇邊界,此處實控幽州咽喉,汝眾人各宜整飭戎
伍,謹守烽堆,勿使敵人窺伺。用命者,則有重賞;退縮者,以軍法從事。
(眾人領命而退。)
(次日,岳勝因出寨閒行,遥見對面一座大高山,樹木蒼肌林巒疊翠。)
岳 勝:(乃問土人曰)前面那一座峻嶺,是何所在?
六 郎:(土人答曰)將軍休問那裡,說起來膽亦驚破。
岳 勝:莫非有猛獸乎?
六 郎:(土人曰)比猛獸還狠百倍哩。
岳 勝:(因指曰)走過轉彎,一山過去,有胡材澗。倚山有可樂洞,洞有寨主,姓孟名
良,鄧州人氏,使柄大鎖斧,無人敢敵。聚集數百人,專一打官劫舍。那一個敢
正視其山?
(岳勝聽罷,歸見本官,道知其事。)
六 郎:吾久聞此處有勇士孟良,若得此人歸順,誠壯此寨威風。
岳 勝:小將輕騎前往,哨探一回,徐定擒捉之計。
(六郎依其言,即遣岳勝前到可樂洞。)
(正值孟良部下劉超、張蓋與眾哆羅,各將全銀緞匹,在洞中賭賽。)
(岳勝拴住馬,佩短刀入侗中,大喝一聲。)
(劉、張驚疑官軍來到,各四做奔走。)
(岳勝近前,一連砍死十數嘍囉,屍橫倒地,流血驚人。)
岳 勝:不如留下姓名,報與他知,好來尋我。
六 郎:(即蘸血大書於壁上曰)寨前列槍刀,洞口布旗幟;殺了你家人,便是楊六使。
(岳勝題罷,逕上馬回佳山寨去了。)
67**時間: 地點:
(卻說孟良歸至洞中,見殺死十數人,大驚,問手下)
孟 良:是誰到此?
六 郎:(眾嘍囉對曰)適有少年將軍,單騎來到寨中。眾人疑是官軍,不敢與爭,被其
乘虛殺死十數人。臨去,留血字於壁,大王看之便知端的。
(孟良看壁上所題,乃曰)
孟 良:吾聞楊家有名之將,來日與他放對,定報此仇。
68**時間: 地點:
(卻說岳勝回見六郎,道知殺死部下,並血書題壁之事。)
六 郎:孟良若知,必來廝鬧。汝等須防備之。
六 郎:(道聲未罷,忽報)孟良於寨外討戰。
(六郎即與岳勝部眾二千,出寨迎敵。)
(遥見孟良生得眉濃眼大,人物雄壯,果是好員將家。)
六 郎:(六郎馬上謂之曰)君有堂堂之貌,何不納降於我,同把番界,立功朝廷,圖名
目於後世,豈不勝於為寇哉?
孟 良:(孟良怒曰)汝父子八人,棄河東而歸中原,今皆作無頭之鬼。我在此處,與汝
無冤,何故殺我部下,而來相擾那?若勝得手中利斧,則降於汝。不然,捉歸洞
中,取汝心肝烹酒,為眾人報仇也。
六 郎:(六郎大怒曰)無端匹夫,辱人太甚!
(即挺槍逕取孟良。)
(孟良舞斧交還。)
(二人力戰四十余合,不分勝負。)
(六郎佯輸,繞平原而走。)
(孟良激怒,拍馬追之。)
(岳勝當中衝出,又戰數合。)
(六郎見岳勝敵住盂良,按住槍,拈弓架箭,射中其馬,將孟良掀跌於地。)
(眾軍一齊向前捉住,押赴寨中,來見六郎。)
六 郎:汝已被吾擒,肯降伏否?
孟 良:汝暗箭傷我坐騎,誤遭汝擒,如何伏耶?
六 郎:(六郎笑曰)汝既不伏,吾放汝去何如?
孟 良:汝若放我回去,必再整頓部下,與汝決勝負。若能擒吾,方肯伏也。
六 郎:只今便放汝去,縱能走歸天上地下,亦能擒之。
(隨即放起,令人送出寨外而去。)
(第二十三回 樵夫詭計捉孟良 六使單騎收焦贊)
69**時間: 地點:
(卻說孟良去後,岳勝)
岳 勝:孟良賊之渠魁,今幸成擒,本官何以放去?
六 郎:吾與此人連鬥數十合,武藝不弱,心甚愛之;且今英雄難得,吾欲他心服,收為
部將,非徒捉之而已。汝等試看,孟良不久又被我所擒也。
岳 勝:彼今此去,必再整眾來戰,本官用何計捉之?
六 郎:孟良勇力雖有,終是寡謀。離此佳山之南五里,皆峻岩峭壁,無路可行。汝引騎
軍二千,於此埋伏。敵人若進其中,然後絕其回路,吾自有計較在也。
(岳勝引兵去了。)
(又喚過健軍五人,吩咐曰)
岳 勝:汝幾人先往山谷,裝作樵夫。待敵人間路之時,汝等便如此如此答應。
(軍人各領計而行。)
(六郎分遣已定。)
(人報:孟良引眾於寨前索戰。)
(六郎即披掛上馬,出寨高叫曰)
六 郎:今汝用心交鋒,若再被擒,更無輕放之理。
孟 良:此來定報昨日之辱。
(言罷,舞斧縱騎,直奔六郎。)
(六郎舉槍迎之。)
(二人戰上數合,六郎撥回馬,望山路而走。)
孟 良:(孟良怒曰)汝復能以箭射我乎?
(逕驟馬追之。)
(六郎且戰旦走,賺孟良趕至山谷,故作慌張之狀,頭盔墮落,因棄馬緣山逃奔
(。)
(孟良性如火烈,亦下馬綽斧趕去。)
(轉過山拗,不見了六郎。)
六 郎:(良驚曰)又中其計矣。
(連忙殺出。)
(忽岩後一聲鼓響,岳勝伏兵將谷口緊緊把住。)
(孟良見有伏兵,迤儷投西,入山谷,依小徑而走。)
(見山嶺有四五個樵夫,良問)
孟 良:此處還有路透得那裡?
樵 夫:岩上卻有小路出得胡材澗。
孟 良:汝眾救得我,願以金珠相謝。
樵 夫:本欲相救,但恐將軍不從。
孟 良:只圖有生路,如何不從?
樵 夫:(樵夫將麻絹一條垂下)將軍把此繩系於腰間,我等齊力弔將上來,將軍便可以
脫矣。
孟 良:(良心中自忖曰)事急且相隨,權從其言,未為不可。
(便雙手接過繩頭,攔腰緊系。)
(眾人並力扯至半岩,將繩纏縛大藤,不上不下,停而不動。)
孟 良:何故只在半空,不復弔上?
樵 夫:將軍少待,且待吾邀眾人來。
(孟良聽罷,憂疑無定。)
(一伏時,六郎引岳勝等都到岩上,叫孟良曰)
六 郎:此一番在天上捉汝,還不伏乎?
孟 良:汝詭計算我,非戰敗之罪。要殺便殺,決不心服。除非和你大戰一場,陣上擒得
我時,方才心死,然後歸降。
六 郎:且放你去,必要地下捉汝,毋得再悔。
(即令軍人,依前放下孟良去了。)
(六郎與岳勝等歸至寨中,商議曰)
六 郎:孟良被吾連擒二次,彼今不敢再戰,必來劫寨。此回捉之,看他再有何辭?
岳 勝:本官奇謀妙什,非他人所能及,只恐其不來也。
六 郎:準定今夜至矣。
(因令眾人於帳前掘下地坑,可深五六尺,上用浮木鋪定。)
(著軍士遠遠埋伏,只留八九人藏於帳前,候敵人中計,即出擒之。)
(眾人依令而行,整頓齊備。)
(是夕,六郎獨坐於帳中,秉燭觀書。)
(將近二更左側,孟良果部軍士悄悄來到佳山寨。)
(遣人緝探,回報寨中軍人各安歇去了。)
孟 良:(孟良喜曰)今番報其仇矣。
(逕到寨邊,著手下停止於外,自輕騎殺入帳中,見六郎隱几而臥,更無一人。
()
(孟良手提巨斧,乘力向前,喝聲)
孟 良:六郎休走!
(舉斧未落,忽一聲響處,孟良連人帶馬,陷人上坑中。)
(帳前健軍一齊搶出,用搭鈞擒住。)
(孟良帶來都下二千餘人,被軍士圍裹將來,不曾走得一個。)
(眾人押過孟良,六郎謂之曰)
六 郎:量君見識,不出我神機。放汝回去,在意招集人馬來戰。
(圍令左右放之。)
孟 良:我雖為賊,頗知禮義,只緣頑性未除,蔽卻本來羞恥。將軍神人也,我安敢不伏
哉?情願傾心以事本官,無他念也。
六 郎:(六郎大喜曰)君若肯歸順於我,久後終得好名目矣。
(次日平明,孟良稟過六郎,回本寨召集劉超、張蓋、管泊、關鈞、王滇、孟得
(、林鐵槍、宋鐵棒、丘珍、丘謙、陳雄、謝勇、姚鐵旗、董鐵鼓、郎千、郎萬
(共一十六員頭目,都來歸順。)
(六郎於寨中擺設犒軍筵席,與岳勝等歡飲。)
(酒至半酣,孟良)
孟 良:離此六十里,有芭蕉山,地勢極惡。內聚強人,專一劫掠放火,官軍無奈他何。
為首乃鴉州三元縣人氏,姓焦名贊,生得面如赤土,眼若銅鈴,四肢青筋突起,
遍身肌肉,塊壘無數,使一柄渾鐵錘,萬夫莫近。若得此人來降順,尤為吾黨生
色。
(六郎聽罷,欣然起曰)
欣 然:吾當親齎空頭官誥,招來為將。
孟 良:此人至頑,本官不可輕往,須部眾而去。
六 郎:吾以誠信待人,何以兵為哉?
(是日酒散,已交三鼓。)
(次早,六郎令岳勝等守寨,自引騎軍三人,單馬來到芭蕉山。)
(將近山隘,隘口坐著一人,形容古怪,似樵夫裝束。)
六 郎:此處是芭蕉山否?
其 人:(其人起身答曰)汝是何人,單馬來此?
六 郎:小可姓楊,名延昭,楊令公第六子也,近授佳山寨巡檢。聞此處有焦贊,勇力無
雙,我特來相招為將。
其 人:君要尋焦贊,吾素相識,君可隨我來,引汝見之。
(六郎喜不自勝,即同其人進入山中,但見石壁巍峨,樹林叢雜。)
(將近洞邊,其人)
其 人:汝且停待於此,我先人通報。
(六郎允諾。)
(其人進洞中,一伏時,走出數十嘍囉,將六郎捆縛了,捉入洞去。)
(六郎見上面坐著一人,正是方才引路者。)
六 郎:(那人笑曰)我焦贊未嘗請汝,汝自來尋死,復有何詞?
(六郎顏色不動,厲聲應曰)
六 郎:大丈夫視死如歸,憑汝如何處置。
焦 贊:吾啖著多少好漢心肝,罕見汝一個乎?
(即令手下吊起,親自下手開剝。)
(正待舉刀,忽六郎頂上冒出一道黑氣,氣中現出白額虎來,咆哮掉尾。)
焦 贊:(焦贊大驚曰)原來此人乃神將也。
焦 贊:(即使叫手下放寬弔索,親解其縛,納頭便拜曰)小可不識神人,情願歸順。
六 郎:君若肯歸於我,不失官職,勝於為寇多矣。
(乃取過空名官浩,付與焦贊。)
(焦贊大悅,令手下都來拜見,吩咐備設筵席相待。)
(六郎正待飲時,忽洞外喊聲大振,金鼓不絕,人報入寨中。)
(六郎出洞視之,乃岳勝、孟良一起。)
(眾人見著六郎,乃各下馬相見,因說從騎回報,本官被賊人所捉,特來救取。
()
(六郎道知收伏焦贊之事。)
(眾人皆悅,入洞中依次序而坐,盡歡暢飲。)
(次日,六郎率眾人離芭蕉山,焚其巢洞,逕回本寨而來。)
(後人以六郎連收三員勇將,有詩贊曰:
( 天下英雄角逐秋,一時豪傑總歸投。)
(三關兵馬中原盛,威震番庭志氣酬。)
70**時間: 地點:
(卻說楊六郎招伏三員大將,遣人申報朝廷,欲求定封,以安其下。)
(真宗得奏,與群臣商議。)
寇 準:延昭既招伏群寇,陛下當允其請。
(帝准奏,乃遣使責敕,加封延昭為鎮撫三關都指揮正使,岳勝、孟良、焦贊以
(下一十八員並授指揮副使。)
(詔旨既下,使臣領命,逕詣佳山寨傳宣。)
(六使與眾人拜受命訖。)
(款待朝使已回,遣人往勝山寨招取陳林、柴敢來到。)
(自是壯勇並集,兵馬強盛,於關上扯起楊家金字旗號。)
(從此番人畏服,邊患少息。)
(時值八月中秋佳節,六使在寨中與眾將賞月飲酒,怎見得中秋好景?有前人《
(念奴嬌》詞為證:
(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
(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
(玉字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
(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形成三客。)
(起舞徘徊風露中,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風,翩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笛。)
(是夜,酒至半酣,六使於席上謂岳勝等曰)
六 使:吾父子八人,自歸大宋以後,與北番世仇。我父令公,因爪州之戰,喪身於胡原
谷,當時暫埋骸骨於李陵碑下。每欲遣人取回,葬於先瑩(瑩(ying,音盈
()--墳墓。)少盡人子之道。奈無心腹之人,代我前去,心常快快,不知何
(日得伸此志也。
岳 勝:本官此意,誠乃大孝至情。爭奈番兵阻道,四下皆賊敵,難以亟取;須遲緩數年
,則可計較。
(六郎因潛然出涕,遂撤席而散。)
(時孟良因聽本官席上所言,自思曰)
孟 良:我蒙三次不殺之恩,今日要人出力,所在無一人敢承其志者。不如乘今夜悄悄偷
出營寨,密往胡原谷,取得骸骨而歸,少報本官之萬一。
(孟良準備已定,不與眾人知道,逕望胡原谷而去。)
(次日平明,寨中不見了孟良,眾人報知六使。)
六 使:(六使大驚曰)昨日席上飲酒,今日卻緣何不見?
岳 勝:(岳勝等曰)孟良終是賊性。莫非逃奔他處,不與本官知道?
六 使:我觀孟良,其性雖粗,志如金石。既降於我,寧肯私奔他適乎?
(眾人狐疑未定,六使亦悶悶而已。)
(第二十四回 孟良智盜驌驦馬 岳勝大戰蕭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