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 至 第三〇
21**時間: 地點:
(卻說縧州守將張公瑾,聽知宋兵取了接天關,驚疑終日,不知為計。)
太 宗:(牙將劉炳進曰)兵法云:『多算則勝,少算不勝。』況無算乎?今宋師勢如山
嶽,長驅而來,前之堅固關隘,已被攻破。何況絳州平低之城,健卒扳堞可登
,且有數之兵,焉能抗敵?不如投降,以救生靈之厄。
(公瑾然其議,即遣劉炳到宋軍中納降。)
(羸(lei,音雷)--瘦,弱。)
(堞(die,音迭)--城上如齒狀的矮牆。)
(呼延贊奏知太宗,太宗)
太 宗:不戰而降,是知時勢者也,可允其請。
(贊得旨,次日,軍馬抵絳州城下。)
(公瑾開門迎候。)
(太宗車駕入城中,安撫百姓,下令前鋒呼延贊、高懷德等,合兵進攻河東。)
(贊等受命,依次而進。)
(不提。)
(消息傳入河東,劉鈞聞之,亟集文武商議。)
丁 貴:(丁貴進曰)宋師遠來,糧草費竭,寧能久駐乎?陛下一面遣人於大遼蕭太后處
,乞出兵以阨宋之糧道;一面調集軍馬,為戰守之計。
(劉鈞從其議,遣人齎書前往大遼求救;一邊分遣諸軍,嚴設戰具以待。)
22**時間: 地點:
(卻說使臣齎文書,逕詣大遼見蕭太后,奏知求救之事。)
(太后與文武商議,左相蕭天佑奏曰)
太 后:河東地控遼界,實唇齒之邦,願陛下發兵救之。
(太后允奏,即命南府宰相耶律沙為都統,冀王敵烈為監軍,率兵二萬以救之。
()
(耶律沙得旨,即部兵與使臣出離遼地,到白馬嶺下寨。)
(哨馬報入絳州,太宗聞遼主出兵以援晉陽,怒曰)
太 宗:河東逆命,所當問罪,北番焉敢助逆?
(督令諸將,先戰北兵,後攻晉陽。)
(諸將得令,呼延贊與高懷德、郭進儀曰)
與諸將:遼兵烏合而至,公等何計破之?
呼延贊:(郭進曰)兵貴先聲,使敵人不暇為謀,此取勝之道也。今聞遼眾屯白馬嶺,離
此處四十里程,有橫山澗正阨遼兵來路。小將率所部渡水攻之,公等繼兵來助,
破之必矣。
呼延贊:君之所論極是。
(即分遣停當,郭進引兵先進。)
與諸將:(遼將耶律沙與敵烈議曰)宋兵以急戰為利,初來其勢必銳。我與君阻橫山澗而
列陣,待其兵渡將半,出師掩之,敵將可擒矣。
敵 烈:不然,若使敵人先渡,我眾望見其勢,皆有怯志也;正宜先其勢而逆之,可以成
功。
(即率所部渡水來迎。)
(阨(e,音餓)--同「厄」,阻斷,阻塞。)
(第九回 郭進大破耶律沙 劉鈞敕書召楊業)
23**時間: 地點:
(卻說敵烈不聽耶律沙之勸,率眾渡澗。)
(眾未及岸,忽正東金鼓齊嗚,喊聲震死之寇,尚敢來惹速亡之禍耶?敵烈亦罵
(曰)
敵 烈:汝中原窮武連年,貪心無厭,是以出師援漢。若早退兵,免遭目下之誅。
(郭進揮兵衝入,敵烈掄刀迎之,兩馬相交,戰上二十余合。)
(澗左一彪軍出,乃呼延贊也,挺槍躍馬,縱橫衝斷其陣。)
(敵烈怒,力戰二將不退。)
(對壘耶律沙望見敵烈勢危,急催後軍涉澗救之。)
(南陣右側高懷德之兵又到。)
(兩下鏖戰,箭下如雨。)
(郭進鼓勇向前,敵烈勢力不支,溃圍而走。)
(郭進追及之,揮起提刀,斬落於澗中。)
(可憐北地英雄,化作春夢。)
(是時宋兵馬競進。)
(北軍大敗,殺死澗中者,不知其數,屍首堆壘,澗水為之不流。)
(當下耶律沙引敗眾望小徑逃走。)
(呼延贊、高懷德率勁兵追之。)
(耶律沙正危急,忽山後一支軍馬殺出,乃遼將耶律斜軫。)
(蓋蕭太后恐前軍有失,故命耶律斜軫屯兵山後,以救不測,至此遇著耶律沙殺
(敗走到。)
(耶律斜軫乃整兵奮力殺退宋兵馬,保得耶律沙等去了。)
(高懷德等合兵一處,報捷於太宗。)
(太宗大悅,仍下令逕趨晉陽。)
(城中劉鈞聞遼兵大敗而走,驚懼無地,乃集群臣商議。)
群 臣:(右相郭有儀奏曰)宋兵勢大,難以迎敵,不如奉表稱臣,一則可以免禍,二則
救滿城百姓。
(劉鈞嘿然。)
欣 然:(中尉宋齊丘奏曰)河東城堅池深,精勇之士不下數十萬,若使背城一戰,成敗
未可知也,何以輒屈膝而事人乎?臣舉一將,足以破敵。
劉 鈞:卿舉何人?
欣 然:(齊丘曰)世居幽州人氏,姓馬名風。當黃巢作亂之時,聞此人名聲,兵不敢入
州。使一根鐵管槍,與王彥章齊名。今棄武學道,隱居嵩山。此人雖老,尚可用
也。陛下若降詔召其為帥,率兵以退宋師,必收萬全之功也。
劉 鈞:誰可責詔召之?
欣 然:(有捲簾將軍徐重進曰)臣願齎詔前往。
(鈞即下命,遣重前詣嵩山。)
(嘿(mo,音末)--同「默」)
24**時間: 地點:
(不說話,不出聲。)
(徐重來到山前,遠遠望見一所茅庵。)
(逕進庵門,窺見內有一人,身長八尺,黑面銀須,端坐於石墩看經。)
一 人:(重進前揖曰)此處莫非馬將軍莊上否?
其 人:(其人起而問曰)閣下從何而來?
一 人:(重答曰)小可奉漢主之命,齎詔來宣馬道士下山,以退宋兵。
其 人:貧道就是馬風,但我年已老邁,不比往年矣。今既奉詔旨,不敢不權為拜受。
(因喚山童,擺設香案,拜受詔旨畢。)
其 人:(邀重入庵後,分賓主坐定,乃問之曰)宋君舉兵北伐,誰為正將?
一 人:(重答曰)宋軍慣戰之將極多。惟有先鋒呼延贊,英雄莫敵,近來攻取關州,皆
此人之力也。今有宋中尉舉足下能御宋師,特遣下官齎詔來宣。乞承旨下山,以
慰我主之望。
其 人:(馬風笑曰)貧道筋骨衰老,鬢髮霜侵,年近九十,大非昔日之比,且弓馬久廢
,何能堪此重任?今山後楊令公擁兵於應州,何不舉之退敵,而來召我耶?公宜
亟復王命,勿誤軍情。
(徐重聞言,遂不敢再強,只得辭別馬鳳。)
(歸見北漢主,把馬風口內情辭,如此這般,一一奏上。)
(劉鉤聞說馬風不肯應命,悶悶不悅,與群臣再議退敵之計。)
丁 貴:(丁貴進曰)事勢如此,陛下只得再召楊令公,來救國難。
劉 鈞:楊家屢次出兵應我。往年澤州之盟,與宋師講和而歸,甚稱宋之恩德。寡人疑其
有通謀情意,故不欲再召之。
丁 貴:陛下以仁義待人,楊家父子,乃忠義之士,寧肯負國耶?
(劉鈞准奏,復遣使齎敕命,逕詣山後,來見楊令公,宣讀詔書曰:
( 孤守晉陽,謹保一城。)
(雖無湯武之德,常慕事大之名。)
(自周世宗,恥仇不絕,屢被侵伐。)
(今宋君繼立,復率精兵,長圍城下。)
(百姓抱死亡之急,城郭有纍卵之危。)
(惟汝父子,忠勤效命。)
(詔書到日,即宜引兵赴闕,以救國難。)
(成功之日,當頒重典。)
(故茲詔示。)
(楊令公得詔,與王貴議曰)
令 公:宋兵屢侵河東,若不救援,則有違詔之責;若逕興師,則前番與宋議和,豈宜失
信?君何以計之?
王 貴:將軍河東鎮臣,主上有難當救,何用執小信而遲疑?
(令公然其言,即委王貴領鎮應州,自率六子,部精兵三萬,前來救應河東。)
(有詩為證:
( 萬馬南來勢氣雄,旌旗閃爍蔽長空。)
(全憑國士擒龍策,一定封疆頃刻中。)
(哨馬報入宋軍中,主帥潘仁美召集諸將議戰。)
高懷德:(高懷德進曰)楊令公乃勁敵也,自周世宗之朝,每與對敵,未嘗得利。今又舉
兵再至,當以深謀遠計戰之,不可卒攻也。
呼延贊:小將亦聞楊家父子,天下無敵。我先領本部於來路衝擊一陣,且觀其勢如何。
(仁美允其議,即令贊前去。)
(贊得令,率馬軍八千而行。)
25**時間: 地點:
(卻說楊令公兵馬來到臥龍坡下營,哨騎報入:宋軍於十里之外阻住去路。)
令 公:(令公笑曰)敵賊不知兵勢,自來取敗。
呼延贊:(問軍中)誰先出馬?
(道未畢,第五子楊延德進曰)
延 德:不肖願先上陣。
(令公許之,即付精兵五千。)
(延德全身貫帶,部精兵鼓噪而來。)
(兩陣對圓,延德綽斧跨馬跑出,高叫曰)
延 德:宋將何不速退,將欲自取死亡耶?
呼延贊:(贊大怒曰)無名小將,今日休走。
(即挺槍躍馬,直取延德。)
(延德舞斧來迎。)
(兩騎相交,二將連戰四十余合,不分勝負。)
馬 上:(贊馬上自思)人稱楊家父子英雄,果不虛語。
(二人欲復鬥,馬不堪馳。)
延 德:馬力困乏,明日再戰。
(南北乃各收軍還營。)
(延德回見令公,告知)
延 德:宋將與兒連戰四十余合,未決輸贏。
令 公:近聞宋軍有呼延贊,武藝精銳,莫非正是此人?明日吾親戰之。
(因下令征進,離宋營數裡下寨。)
(楊七郎欲建首功,密引部兵三千,潛地出寨,來劫宋營。)
(正值潘仁美與郭進、高懷德等在軍中議論兵法,忽然燈爆火滅。)
仁 美:莫非楊家有兵劫寨,天公預使見報?
(下令諸軍多設弓弩,以備不虞,不可出兵騷動。)
(高懷德等各按營而守,遵令分遣埋伏。)
(楊七郎自料宋兵無備,引部下喊聲攻入。)
(忽營內一聲梆響,伏軍萬弩齊發,箭如雨落。)
(北兵射死者不計其數。)
(七郎急回馬,被高懷德、郭進兩騎衝出,追殺五里而回。)
(七郎部兵折去大半。)
(令公知之,大怒曰)
令 公:不由軍令,致損許多人馬,按法當誅。
(即令軍政司押出七郎,斬首示眾。)
(軍令才下,牙將張文進曰)
七 郎:七將軍雖有罪,其志蓋為國也,誤致傷折,情理可原,望乞令公赦之。
令 公:(楊令公)父子雖至親,法令不敢私,務必斬之。
(眾將力為解勸,令公怒始稍緩,乃著軍政司跣剝七郎,即於帳前捆打四十,血
(肉淋灕,觀者無不凜然。)
(七郎匍匐謝罪而退。)
令 公:(令公謂眾曰)吾眾初到,未可便與交鋒;須侍養成數日,審機而戰,無有不克
。
(眾將得令,人各堅守不出。)
26**時間: 地點:
(卻說宋帥潘仁美聽知楊家軍馬來到,遂撤圍迎戰,南北對壘立營。)
(一連拒守十數日,各不出兵。)
仁 美:(仁美遣健卒前去緝探北兵動靜)楊家軍馬,各嚴整兵器,欲與我大戰。
(仁美聞報,即使下令諸將,分營出戰。)
(高懷德為左翼,呼延贊為右翼,郭進為前後救應。)
(分遣已定,眾將各整備迎敵。)
(次日平明,鼓罷三通,南陣上潘仁美當先出馬,上手高懷德,下手呼延贊,三
(匹馬一字擺開。)
(對陣楊業亦部兵出戰,金盔銀鎧,白馬紅袍,左有延朗,右有延昭,父子將兵
(,威風赳赳。)
(仁美在門旗下暗暗稱奇,出馬問曰)
仁 美:河東逆命之國,特來問罪,公何屢次出兵救之?
令 公:(令公厲聲曰)汝主據有中原,尚自不足,連年窮師遠討,既不免為貪兵;況向
年講和而退,盟血未寒之日,又來侵犯,是何道理?吾受劉主厚恩,特來救援。
汝等急早退師,猶存舊好;若牙迸半個不字,吾驅太原之兵,殺汝片甲不回,那
時悔之晚矣。
(仁美聞言大怒,問陣中)
仁 美:誰先出馬,擒此匹夫?
(言未畢,這壁呼延贊挺槍出馬,望楊業刺來,那壁楊延朗一馬上前截住廝殺。
()
(戰到七十余合,不分勝敗。)
(忽宋陣中嗚金收兵,原來太宗看見楊家父子,盡是英雄豪傑,心中只要招撫,
(故此鳴金收軍,以待圖策招徠,那時河東不難下矣。)
(第十回 八王進獻反間計 光美奉使說楊業)
27**時間: 地點:
(卻說是夜太宗回歸營中,只是悶悶不悅,無計可施。)
(維時八王揣知上意,因進言曰)
八 王:陛下悶悶不樂,豈非為無計招降楊家父子耶?
太 宗:(太宗驚問曰)汝今有何妙計來獻?
八 王:(八王頓首進曰)依臣愚計,只可遣人往河東行反間之計,管教楊家父子來歸。
太 宗:(太宗喜曰)此計固妙,但恐無人可行。
八 王:此行須得楊光美去,事必萬全。
(是時光美正在旁邊,即出班奏曰)
光 美:臣不才願往。
(太宗大喜,即日給與黃金千兩,錦緞千匹,以及珍寶貨賂,前往河東。)
(光美星夜來到趙遂府中。)
28**時間: 地點:
(卻說趙遂是劉主寵的嬖幸,趙遂所言,鈞無不從。)
(光美來到,先賂其左右,引見了趙遂,送了他黃金、錦緞。)
(趙遂本是小人,貪其厚利,便喜不自勝。)
光 美:(問光美曰)大人天朝大臣,何意收幸遐陬之老,但有所教,焉敢不從。
光 美:吾主極知大人寵幸於劉主,言無不從,故使光美布此誠意。河東、中原,原無大
仇,所以興兵,不過欲來講和。奈有楊業父子,恃其勇悍,專耀兵威,遂使兩國
和好不成。且彼戰不利,則禍移河東;彼戰一勝,則阻兵而驕,劉主必大加寵幸
,於大人之遇,未免少衰矣。我主是以願乞大人一言,疏之劉主,則彼必勒兵而
回。那時卻與大人定其和議,使河東、中原,永為兄弟之國,則大人之寵益固,
不讓他人得專其美也。願乞大人裁之。
(趙遂既受了他許多東西,又聽見他這番言語,遂有攘功妒能之心)
八 王:大人放心,趙遂自有區處,管教除了楊業父子。
(將光美款待,潛地送回。)
八 王:(趙遂自思)得了宋人許多禮物,若不除楊業,他日功成,反讓他得專其美,豈
不又失了宋人麵皮?
(於是將些金銀,日夜布賣謠言,說楊業受了宋人金珠,約與反兵助宋,同剿河
(東,待功既成,便與宋朝同分其地。)
(此言一時傳播。)
(卻又秘密通訊,戒宋人切勿交戰,但須逗留十日半月,管教成功。)
(嬖(bi,音畢)--寵幸。)
(何意句--此句意為:為什麼想到收買我這邊遠偏僻之地的老頭?遐(xi
(a,音霞),遠。)
(陬(zou,音鄒),角落山地。)
(太宗得此消息,大喜,問光美道)
太 宗:此事可信否?
光 美:臣視趙遂小人,只知食祿固寵,又且忌妒楊業,此事可信無疑。陛下只須傳諭各
營,堅壁勿戰,俾遂得就中取事,疏間楊家父子。伺彼有隙,然後臣奉片言詔
諭,管教山後軍馬,人吾彀中。
(太宗擊節稱善。)
(乃下令戒諭軍中,各宜堅壁,勿與交戰;若其請戰,但只聽之而已。)
(此令既下,各營果是堅壁不出。)
(劉主見此猶豫,每日只促楊業出陣。)
(楊業奉令整軍,日出討戰,奈何宋營人馬,只是不出,楊業無計可施。)
(又且河東紛壇,說是令公得宋金珠,羈縻欲叛。)
(楊業愈慌,每日只是督軍索戰,宋軍半分不理,故每日只是空回。)
(趙遂連夜入見劉鈞,說楊業受宋人金珠,要舉眾降敵。)
劉 鉤:(劉鉤大驚曰)國舅何以得知?
光 美:此事臣知已久,往年澤州之圍,楊業提兵速援,自與宋人通和而回,臣以國家用
人之秋,未敢輒奏;今彼稽延不進,與宋師為觀望之計。此反情已露,中外皆
知,流言四起,萬姓倉皇,非獨臣一人知也。
(劉鈞信其言,因問趙遂拿楊業之計。)
劉 鈞:(遂曰)陛下須降敕,宣其入國議事。預先埋伏甲士於殿下,待其來,投刀為號
,齊出擒之,只消二十多人便能成事。
(次日,劉鉤遣使逕詣北營中宣召。)
(楊業人至殿前拜見畢,劉鈞拔所佩刀,投於階下。)
(兩邊伏兵聽見刀聲,一齊迸出,將楊業捉下。)
(楊業不知其由,大驚曰)
楊 業:臣無罪,陛下何以捉我?
劉 鉤:(劉鉤怒罵曰)汝與宋軍通謀作叛,尚說無罪?
(亟令推出斬之。)
劉 鉤:(宋齊丘苦諫曰)楊業父子,忠勤為主,焉有反情?陛下勿信謠言而誤大事。
劉 鈞:彼有三反之罪,豈是謠言無據?屢日不出兵,一反也;不遣人通知出兵,二反也
;往年私自受和而歸,三反也,有此三反之罪,難以容留。
丁 貴:(丁貴保奏曰)即日宋師臨敵,待其出戰不勝,斬之未遲。
(劉鉤依奏,乃赦之,令退宋師。)
(令公默然而退。)
(回至軍中,謂諸子曰)
令 公:此必宋人用賄賂之計,使漢主疏我父子。頃間若非宋丞相等力奏,險些一命不保
。今命殺退宋師,則免我誅戮;不然,仍要正罪。爭奈敵兵不出,何以退之?
延 德:(延德進曰)大人何用深憂?既漢主信讒,而屏逐我父子,則將人馬復回應州,
待宋兵攻破河東,那時思我父子,悔之晚矣。
令 公:我今本欲盡忠於國,既出兵來援,豈有引退之理?汝眾人明日只管出戰,再作商
議。
(延德懷憤而退,與部將密議,欲有歸附大朝之意。)
(次日,延嗣、延朗兩兄弟出陣溺戰,宋營中無一騎來敵者。)
(日晚,延嗣等只得退去。)
(疏間--離間。)
(彀(gou,音夠)--本指箭射出所至範圍,比喻牢籠,圈套。)
(羈縻(jimi,音雞迷)--籠賂。)
(稽(ji,音機)延--停留,拖延。)
(太宗聞劉鈞要誅楊業消息,因與謀臣商議招徠之計。)
楊光美:(楊光美進曰)陛下正宜乘此機會,以誘楊家來降也。
太 宗:朕正苦未得其策。
光 美:臣有一計,不消半個月,河東唾手可取,使楊家父子逕入我朝也。
太 宗:(太宗欣然曰)卿有何妙策?
(光美進前,於太宗耳邊,連道幾句如此如此。)
太 宗:(太宗大悅曰)此事非卿不可行。
(光美欣然領命,逕詣楊業寨中,先使人通知楊業。)
楊 業:往年正因此人來議和,吾厚待之而去,致漢主疑忌;今又至此,必有說詞。
楊 業:(先令健卒二十,伏於帳外,並囑曰)吾喝一聲,即出擒之。
(分佈已定,須臾光美昂然而入。)
(楊業端坐不動,兩邊七子,齊齊立開。)
楊 業:(楊業乃問光美曰)汝來欲何為?
光 美:特來勸將軍歸順天朝也。
(業大怒,喝一聲,帳下走過二十人,將光美登時捉縛,輒令斬之。)
延 嗣:大人暫息雷霆,審其來語,如有不是,然後斬之。
楊 業:汝試說來,若說不通,即請試刀。
(光美全無懼色,朗聲謂曰)
光 美:吾聞良禽相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佐。今將軍來援河東,本欲竭盡其忠;殊猜忌日
深,無以自明心跡,事必敗矣。我宋主仁德遠敷,諸鎮仰服,只有河東未下,其
能久安乎?背暗投明,古人所貴,願明公垂察焉。
(業聽罷,半晌無語。)
沉吟半:(既而曰)吾不殺汝,放汝去,速令勇將來戰。
(光美不慌不忙,退出帳外,故意拂袖墮落一密封於軍中而去。)
(左右拾得,被延德接著,拆開視之,卻是畫成圖局一張,有無佞宅、梳裝樓、
(歇馬亭、聖旨坊,內寫「接待楊家父子之所」,極其美麗。)
(延德將與七郎等細玩。)
七 郎:莫說與吾等居住,便得一見,亦甘心也。
沉吟半:(延輝曰)且莫露機,看漢主勢頭如何,若不善待我父子,即反歸南朝也。
(眾人隱下,不與令公知之。)
(數日,劉鈞遣人督戰,糧草賞軍之物,又不給與。)
(令公愈慌,與其子商議,分兵出戰。)
延 朗:(延朗進曰)非我眾人不肯盡心,數日軍中糧草不敷,眾人各無鬥志。若使出兵
,必先自亂,焉能取勝?不如引退應州,再作計議何如?
楊 業:汝等若有此舉,復何面目以見天下丈夫乎?
延 德:大人不自付量,軍士亦欲激變矣。
(業見眾論紛紛,且劉鈞屢來責罪,只得下令,將軍馬一夕退口應州去了。)
(消息報入宋營中,太宗知之,即召群臣商議,楊光美)
楊光美:且令諸將暫緩河東之攻,先定計降了楊家父子,不愁河東不下也。今乘其軍馬已
退,可布謠言於應州傳說:北漢主以楊家父子有抗兵私逃之罪,欲結大遼出兵討
之。彼聞此消息,人懷內懼,陛下再遣人說之,事必成矣。
(太宗依其議,即下令軍中,布謠言傳入山後。)
(不題。)
29**時間: 地點:
(卻說楊令公星夜歸至鎮下,不數日聞此消息,軍士皇皇,統屬不一。)
(令公坐臥無計,憂形於色。)
周夫人:(夫人余氏問之曰)令公自晉陽歸山,何以日夕抱悶?
(令公長歎不已,只得將漢主見罪之事告知。)
周夫人:曾與眾兒子商議否?
令 公:多有勸我投降,只恐非長策也。
周夫人:若天朝厚待公父子,歸之亦是長策,何必深憂?
令 公:正不知待我之情何如,若使不及漢主,反受負忠之名,那時進退兩難矣。
(令公言罷,逕出軍中。)
五 郎:(適五郎延德入問母曰)才方父親所言何事?
(余氏以令公之語告之。)
延 德:事不偶然,我父子有王佐之才,定亂之武,何所歸而不厚哉?
(言罷即以所得宋人繪圖展開,與母觀之,延德一一指說其詳。)
(時有二妹在旁,長曰八娘,年十五;次曰九妹,年十三。)
(聞說如此之富貴,力慫其母,勸父歸順大朝。)
八 娘:(母曰)汝等且勿言,待我以機會勸之。
(次日,與令公對席而飲,酒至半酣,夫人)
周夫人:妾聞軍中日夕懷大遼出兵之憂,此事殊為可慮。令公值此進退不決之地,光景易
去,年華日逼,致使功名不建,深為可惜。不如從眾孩兒之言,棄河東而歸順大
朝,上酬平生之志,下立金石之名,不勝幽沉於夷俗,致萬古只是一武夫乎?
(令公聞言,欣然)
欣 然:夫人所論極是,我明日當與眾將商議歸降。
(令公思付一夜,次日,出軍中召集諸將,定議歸順宋朝之計。)
令 公:(牙將王貴進曰)令公此舉,亦非細事。必先自重,然後人重之。須先遣人通知
宋主,待其差大臣勇將齎敕書來到,然後歸之,可保全美。
(令公然其言,先遣部將張文,前詣宋軍中,來見太宗,道知令公將歸順大朝之
(事。)
太 宗:(太宗召集文武問曰)令公將欲來歸,當何以處之?
令 公:(八玉進曰)楊家父子若有此舉,陛下難以等閒待他,須於文武班中,推二人齎
詔前往通意,則彼必傾心歸順,無所疑惑。
太 宗:誰可往?
(道聲未罷,楊光美進曰)
楊光美:文臣牛思進,言詞清朗;武臣呼延贊,英氣慷慨。此二人若去,事必萬全。
(太宗允奏,即下詔,遣二人齎厚禮詣應州,來見令公。)
(宣讀詔書曰:
( 朕以國家多事之秋,所難得者人才也,是以即位之初,注意邊將。)
(茲爾山後應州楊令公父子,文能興邦,武能定亂;隈屈於窵遠之方,舍置於
(閒散之地,朕甚惜焉。)
(且河東克在目下,君將何歸?今特遣親信文武二臣,齎來敕命,道知朕意。)
(爾之父子果有幡然之志,投降我朝,朕將委以重職,使子孫受莫比之富貴,
(而令公得金石之高名,豈不偉歟?故茲詔示,想宜知悉。)
(楊令公得詔,拜受命畢,即請牛恩進與呼延贊入於帳中,分賓主坐定。)
令 公:(牛思進曰)主上以令公傾心歸命,特遣小可二人,敬來麾下,面定其約。且眾
人望公之到,如大旱之望雲霓。幸勿疑貳。
令 公:區區守此僻土,上不能盡忠漢主,下不能立功當朝,實為天下所羞。
呼延贊:令公道差矣,君有文武全才,效忠為國,志亦勤勞,奈劉鈞倖臣用事之日,不欲
令公父子建立奇功,致使進退沉滯,而有歸大朝之念。此誠夭意,使公等立不世
之名於我朝,豈偶然哉?
(令公見二人理通伺順,甚加敬服,因令左右設酒醴相待,眾人盡歡而散。)
(次日,令公入與夫人商議歸降之事,夫人)
周夫人:令公既然有意歸順於天朝,何必再四商議?
(因先令差來二臣復命,再令其子調集邊防軍馬,裝載府庫金帛,準備起行。)
(後人有詩贊曰:
( 山川鐘秀不徒然,致使英雄產太原。)
(父子從來歸大宋,契丹拱手定三邊。)
(隈(wei,音威)屈句--委曲地處在邊遠的地方。)
(隈,山水等彎曲的地方。)
(窵(diao,音弔),遠。)
(幡(fan,音帆)--很快,徹底地改變。)
(第十一回 小聖感夢取太原 太宗下議征大遼)
30**時間: 地點:
呼延贊:(卻說牛思進與呼延贊回奏太宗)楊家父子,隨即率眾來降。
太 宗:(太宗謂八王曰)既楊業將來,卿率群臣於中路迎之。
(八王領旨,即日率眾臣於白馬驛中等候。)
(忽報北地旌旗蔽日,塵土遮天,想必楊家軍馬來到。)
(八王聽得,引眾人出驛觀望。)
(不移時,前哨報入楊令公軍中,道知大朝官員驛前迎候。)
(令公即下馬前進,見兩邊百官,衣冠侍立門上,擊鼓相迎。)
八 王:(八王當先施禮曰)奉主公宋君之命,為令公遠涉風塵,特遣眾臣於中途迎候。
(令公初到,未知是誰,似有倨色。)
(呼延贊恐其失禮,乃近前謂令公曰)
呼延贊:此是宋君嫡姪金簡八王也。
(令公大驚,便拜伏於路旁。)
(八王連忙扶起,與令公同入驛舍。)
(早已安排酒醴,眾臣濟濟,慇懃相勸飲酒。)
(楊家軍馬駐紮於驛營。)
(宿了一宵,次日,八王與令公並轡而行,前到宋營。)
(近臣奏知大宗。)
(太宗下命宣入。)
(八王引令公朝見,拜伏帳外,稽首請罪。)
(大宗深加慰勞,授楊業邊鎮團練使之職,統率所部,候班師回京,再議升擢。
()
(業受命而退,以帶來軍馬,駐於城南,按甲不出。)
(太宗下令,諸將仍前急攻河東。)
(是時,劉鈞聞報應州反了楊業,歸順大朝,驚得神魂飛落,寢食俱廢。)
(宋齊丘與丁貴等,只得嬰城拒守。)
(宋師連攻數日不下。)
(潘仁美分遣諸將,築長圍攻擊,金鼓之聲,達於內外。)
(城上矢石,交下如雨。)
(丁貴等欲舍死抗敵,入見劉鈞,乞借兵於大遼,以救國難。)
(劉鉤允奏,遣人墾夜詣大遼求救。)
(不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