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  至  第五〇

41**時間: 地點:
    (一日,魏徵謂尉遲恭曰)
魏 徵:近日童謠,兄能測之乎?
尉遲恭:不知也。
魏 徵:童謠云:
      瓊花等時開,楊花逐水來。
      飄飄何所事,夕照影徘徊。
      西山雨露近,洪荒平野陔。
      二九郎君至,天下樂悠哉。
尉遲恭:據此童謠,先生何以解之?
魏 徵:瓊花不知所指何物,大約目下之妖孽,日後之禎祥也。楊花逐水,蕩而忘返,指
    隋氏而言也。夕陽影照,喻言不久也。西山雨露,言山西有興王之兆。洪荒,太
    平也。野原也。是指山西太原也。二九,十八也。郎君,子也。隱隱是一李字。
    天下樂悠哉,李氏若出,天下必安也。
尉遲恭:儒者以救時為急,今新主大舉孝廉,兄台緣何不出?
魏 徵:吾師傅王通,獻《太平策》十二卷,計十萬餘言。開陳治道,救時之急。書屢上
    ,而主上不用,爾我復何望哉?先帝以詐力平陳,不思以儒行治世,任用楊素、
    宇文化及等,皆非命世之才。各藩鎮諸侯,誰為尚義之輩?今煬帝禽色並荒,音
    酒兼嗜,而饑饉臻至,盜賊蜂起。吾恐剝復相循之候,極亂思治之時,其在斯乎
    ?
    (尉遲恭聽了魏徵這一番言語,遂將遇朱若虛之事,一一言之,邀魏徵一同去見
    (李靖,魏徵欣然應允。)
    (住了數日,魏徵吩咐兄弟魏徽好生照理家務,不可荒蕪田地,同尉遲恭望長安
    (而來,投見李靖。)
    (李靖待為上賓,說道公子世民之賢,懇他二人往見唐公。)
    (魏徵、尉遲恭難卻其意,竟攜了薦書,又往太原而行。)
李 靖:二位賢弟,見了公子,出予角書,切不可效韓信故事,使蕭何甚費周旋。予許與
    公子建三策,已成其二矣,若三策成就,吾即來太原,與汝等共議也。
    (三人再拜而別。)
    
    
42**時間: 地點:
    (卻說三公子李世民,自李靖去後,如有所失,二年有餘,杳無音信。)
    
    
43**時間: 地點:
    (一日,一少年秀士來訪,公子出見。)
    (其人清秀非常,公子延之上座)
公 子:足下風塵甚重,必由遠道而來,願聆尊姓,不才便於請教。
少 年:吾長安人也,姓房名玄齡,今有事故來此。久聞公子大名,特來拜謁。
公 子:請先生暫停於此,使不才少聆清誨,以畢生平之願。
房玄齡:公子既然不棄,弟亦願侍文几而聆德音。
    (公子大喜。)
    (次日,公子引玄齡往見唐公,唐公十分敬重。)
    (玄齡見唐公父子如此愛賢,始出李靖薦書云:
    (    房玄齡博古通今,長於文藝,非百里之才,殆遊夏之選歟。)
    (公子宜使之興學校,迪教化,範人民。)
    (區區太原之地,未足以限其學焉。)
    (公子珍重,珍重!)
    (公子見了此書,執弟子之禮以事玄齡。)
    (玄齡被德感恩,夙夜勤勞以酬公子,惟恐負李靖之託。)
    
    
44**時間: 地點:
    (再說魏徵與尉遲恭行了十數日,到了太原,謁見唐公,唐公優禮以待。)
    (退回寓所,世民同房玄齡接踵而至,各道相慕之意。)
    (原來李靖早以使人通信於公子,故公子使之甚闊。)
    (魏徵即出李靖薦書,公子與玄齡同目觀之,略云:
    (    魏徵、尉遲恭,纔堪將相,公子宜以國士待之,以牧民望。)
    (是囑。)
    (公子看書畢,謂尉、徵曰)
公 子:李靖,志士也。今觀此書,二人之名實,定然不虛,願教我以正,使弟茅塞頓開
    ,萬勿以愚拙見棄。
魏 徵:吾二人慕公子之盛德,故不遠千里而來。公子收為門下客,足矣。李靖之言,毋
    乃已甚乎?
    
    
45**時間: 地點:
    (正說話之間,唐公差人送酒席至,於是四人共坐暢飲。)
    (正是:
    (  君臣際會日,龍虎交吟時。)
    (四人飲至三更方止,公子與玄齡辭去。)
    (次日清晨,公子即來問安。)
    
    
46**時間: 地點:
    (自此尉遲恭佐公子治軍旅,魏徵佐公子親教訓,玄齡佐公子興學校,太原之治
    (日新。)
    (唐室之基,由來有漸矣。)
    
    
47**時間: 地點:
    (一日,公子問於玄齡曰)
公 子:經濟之道,備於聖教,其道可得聞歟!
玄 齡:教之斯為經,非刑政之所能及也;富之斯為濟,非推解之所能致也。教,乾道也
    。富,坤道也。富、教不可偏廢,猶天地之不可以閉塞也。夫民以食為天,若衣
    食不給,轉於溝壑,逃於四方,教將焉使?是富先於教,經後於濟也。農桑不失
    其時,五穀咸登於室,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必訓以親上死長之道,使之敦
    五倫,勤五教,能者爵之,不能者勸之,佚者督之,不服者罰之,國有不治者鮮
    矣!記曰: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寶,和氣之招所致也。人不愛其情,教化之所
    施及也。非經濟之道得,而能若是乎?
公 子:經後於濟,不曰濟經,而日經濟,何也!
玄 齡:兵食可去,而信不可無。經之道,又大於濟也。
公 子:(公子起而謝曰)善哉,吾子之言也。
    
    
48**時間: 地點:
    (一日,公子問於魏徵曰)
公 子:古人治國,動言經濟,其道奚若?
魏 徵:修己以敬,經也。修己以安人,以安百姓,濟也。
公 子:修己以敬,必如何而為敬之至?修己以安百姓,必如何而為安之至?
魏 徵:正心誠意,便是敬,格物致知,敬之至也。齊家治國,便是安人。平天下,安之
    至也。
公 子:三代而後,知此道者為誰?
魏 徵:光武推赤心於人腹,庶乎近焉。修己以敬以安人,豈外於一心哉。
公 子:(公子拜而謝曰)大哉,吾子之言也。
公 子:(次日,詢於尉遲恭曰)古稱經濟之道尚矣,如何而可為經濟?
尉遲恭:上致君為經,下澤民為濟。必也,使吾君為堯舜之君。《書》曰:『元首明哉,
    肌肱良哉。』故無為而天下治,使吾民為堯舜之民。思天下有饑者、溺者,猶己
    饑之、溺之也。《書》曰『一人元良,萬邦以貞。』非經濟之道而何哉?
公 子:(公子拜而謝曰)賢哉,吾子之言也。
    (退而書三子之言於座右。)
    
    
49**時間: 地點:
    (卻說山東歷城縣有一壯士,姓秦名瓊,字叔寶,年二十餘歲。)
    (不理生業,豪俠好義,乃陳朝大將軍秦彝之子。)
    (先在歷城縣充一名捕盜快班頭目,兗州節度使唐璧聞其名而招之。)
    (見他武藝超群,補他一名捕牌官。)
    (時值越王壽誕,唐璧備了一幅厚禮,送往越府賀壽。)
褚遂良:(西席幕賓褚遂良)晚生家居長安鄉中,歸寧之意甚切。今往越府賀壽,若使晚
    生一往,寔為兩便。
公 子:(唐璧道)如此甚妙,須得一人為輔。
褚遂良:祇用秦瓊一人足矣。
    (唐璧大喜,即命叔寶保褚遂良而行。)
    (行至河南汜水地界,在道旁歇息。)
    (忽聽林中鈴響,數十個嘍羅兵搶出。)
    (秦瓊見了,飛身上馬,手掄雙鐧,大聲喝道)
秦 瓊:山東秦叔寶在此!
秦 瓊:(那賊頭聽了,跳下馬來說道)兄長何故在此?
    (秦瓊見了,也下馬道)
秦 瓊:賢弟奈何流落在此?
褚遂良:(那人泣道)自歷城荒旱,老母餓死,小弟乞食來此,遇這一般無賴子,推我為
    頭目,在此偷生過日。
秦 瓊:你命眾人散去,隨我長安一遊。
    (那人大喜,即喝散眾人,同叔寶來見褚遂良。)
叔 寶:此人是我同鄉兄弟,天性至孝,武藝超群,姓程名知節,弟願帶他作伴,回來引
    見唐大人,將我旗牌官讓與他做。
褚遂良:縱你要讓他做,若唐大人不肯,與眾將又不服,爾將奈何?
秦 瓊:軍門選將,在武藝上考試,觀兗州軍門諸將,無人是程賢弟敵手。
    (褚遂良不得已,方許同行。)
    (夜來投宿,秦瓊命程知節另宿一店,以安遂良之心。)
    (同行數日,將近洛陽,在山塘茅店歇息。)
    (問及洛陽,尚有七十里之遙。)
    (見對門草屋一間,一老婦年近七十,坐在門首,貧狀堪憐。)
    (門上有對聯一幅,端楷甚工。)
    (聯云:
    (  貧窮千古恨,富貴一時難。)
    (褚遂良看了,謂叔寶曰)
褚遂良:貧而無怨難,斯人殆貧而怨者也。
叔 寶: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仲由發哀貧之歎。喪欲速貧,有若知非聖人之語。太
    平之世,年豐歲稔,盜賊不興,雖貧可以不怨。若身處極窘,老者啼飢,少者號
    寒,加以年荒盜起,百謀不遂,先生此時,能無怨乎?吾觀『千古恨』三字,有
    無限感歎:『一時難』三字,寓無窮幽思。況知富貴之難求,則必能循理安命。
    此人必貧而隱者也。
    (遂良點頭受教,乃問店主道)
遂 良:對門老母有子否?
店 家:有一子。
遂 良:作何生理?
店 家:此賤人也,何勞客官下問。此人姓長孫,名無忌,年有三十餘歲,日以釣魚為業
    。地方官保他孝廉,他百般不肯應召。有官不做,甘於受苦,豈非賤人乎?
    (店家說了,將眼睛一眨,嘴一歪)
店 家:那不是這賤人來乎。
    (遂良急抬頭看時,見一大漢,身長六尺,圓頭闊肩,坦腹而來。)
    (手持竹竿,繫二尾青魚。)
    (老母見了,笑而迎曰)
遂 良:今日回來甚早。
店 家:(大漢道)恐我母親受飢,得魚即當回也。
    (遂挽老母進草堂去了。)
    (遂良命店主引程知節持錢一串去,把二尾青魚買來下酒。)
無 忌:(長孫無忌)遠客思飲,本當以二魚奉送,無奈把米無存,即留百錢足矣。
店 家:(知節道)此出我先生之意,你祇管收下無妨。
無 忌:吾不知爾先生為誰,若強我留過分之錢,則吾不賣矣。
店 家:我店中這個客人,憐你貧苦,你就收下了罷。
無 忌:先禮後財,雖千金我亦受之;先財後禮,雖錙銖吾不敢取也。
    (知節祇得將餘錢持見褚遂良,細言如此。)
    (遂良與叔寶具衣冠同去拜見,相見禮畢,各通姓名。)
    (遂良見無忌宏詞博辯,暗暗稱奇。)
    (所談者皆濟世匡民之略,愈加歡喜。)
店 家:(店家來報曰)酒熟矣。
    (遂良邀無忌同飲,無忌亦不推辭。)
    (酒席間,問遂良等何往?遂良以寔告。)
無 忌:越王府中我有一個心慕之友,雖未會面,卻時時注念。奈老母在堂,不敢遠去,
    兄等可代我再三致意。
遂 良:其人為誰?
無 忌:此人姓李,名靖。
遂 良:吾居長安,知其人也。先盜越王之妓,後獻越王以馬,其人品如是,兄何慕之切
    也?
無 忌:當日李靖盜妓而越王不追,後來贈馬而越王不拒,其人品必有可觀。自古英雄依
    附權門者,其意有三便:一者接見高士,收取豪傑;二者區畫天下形勢,諸侯強
    弱,點點在心;三者家貧不能具書,依權門始得曠觀史書、歷代名言,可以觀今
    鑑古。吾觀李靖去而復來,非一則二,非二則三也。
遂 良:(遂良大悟道)吾等不及先生遠矣!
    (遂下席而拜。)
    (於是與叔寶、知節共四人,結為兄弟。)
    (次日,遂良謂無忌曰)
遂 良:弟有公事在身,不敢久停。
    (出白銀十兩為贈,叔寶解結頭金鉤為贈,程知節脫錦袍為贈。)
叔 寶:(臨行囑曰)弟等此去,大約一月即來,再與先生盤桓罷。
    (無忌相送一程,珍重而別。)
    (褚遂良同叔寶、知節來到長安,將禮物送往越府。)
    (到了壽誕之日,王府大開,天下各鎮諸侯,閫內閫外,文武等官,齊來朝賀。
    ()
    (褚遂良同叔寶、知節持了兗州節度使唐璧名號,來號房掛號,恰遇李靖在號房
    (收查禮物,管理號房人役眾等。)
    (遂良向前施禮,具道相慕之意。)
李 靖:(李靖問明三人住所)今日客眾,不便交談,改日著人來請,萬勿吝步。
    (遂相揖而別。)
    (過了數日,兩個青衣僮子掛李靖名帖,請褚遂良等到府中小酌,三人即具短衣
    (而往。)
    (遂良於席間道長孫無忌之賢,並相羨慕之意。)
    (李靖款留三人在京,不肯放回。)
    
    
50**時間: 地點:
    (一日,共飲花亭之上。)
李 靖:我有一事,留褚、程二兄在此,煩秦兄代我向洛陽一往。
叔 寶:李先生有何事故,欲弟奔走洛陽?
李 靖:兄可持白銀三百兩,往洛陽山塘茅店,代長孫無忌謀一佳婦,以奉老母,其完親
    數日,即約無忌同來長安一晤,少舒闊慕之意。
    (叔寶欣然領命而去。)
    (李靖與褚進良、程知節旦夕盤桓,不表。)
    (過了三月有餘,叔寶與無忌果然來長安,五人相見,不勝之喜。)
    (在長安遊賞數日,一夕,五人約為長夜之飲,李靖請無忌曰)
李 靖:外方人言,繼隋運而興者,是山西李氏,果然信乎?
無 忌:人心思變,天命攸歸。四海雨旱不時,惟山西無恙,所以盜賊不興,人民樂業。
    天命無常,乃眷西顧,亦未可知。
李 靖:我欲煩弟等去觀唐公作事若何?果能欽賢下士,能成大業,建大器,弟等修書報
    我;如不能成其大事,當急回長安,我等再作良圖。
    (無忌心知李靖為唐公招賢之意,卻也不肯說明。)
叔 寶:(秦叔寶)既二位兄長皆有歸唐之意,弟為兄等代執鞭之役。
李 靖:(程知節道)大丈夫孰不願投明主,使名標青史,流芳百世?弟亦聞名久矣。
    (褚遂良但笑而不言,亦深知李靖之心也。)
    (次日,李靖促他四人起程,贈白銀四百兩,四人將及太原,世民引房玄齡、魏
    (徵、尉遲恭齊來相見,各訴衷腸,恨相見之晚。)
    (當夜酒散,世民先命姊丈柴紹在公館相迎,備道公子相慕之意。)
    (蓋李靖早已致書公子,令其相接也。)
    (及至太原,無忌私謂三人曰)
無 忌:人言王氣當在山西,今果然也。
    (次日,四人謁見唐公,唐公亦禮貌不疏,四人各各心感。)
    (世民又出李靖私來密書,稱贊四人之才,要求四人就職。)
    (四人不辭,唐公拜無忌領太原牧,餘三人各授以執事。)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