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 至 第六〇

51**時間: 地點:
    (須臾火燄沖天。)
    (邵氏抱得一牀綿被,慌忙走出門外,放聲啼哭。)
姜 啟:(奔到兒子姜啟屋裡說道)家中火發,父親不見出來,快去救火!
    (姜啟走得下來,房屋已燒成灰燼,哪裡見個父親。)
    (及至天曉火熄,見父已燒死於房內,頭髮俱無,身尚未爛。)
    (姜啟乃抬出來,備衣衾棺槨,厚殮於己所居之庭上。)
    (夫婦一邊治喪,一邊思忖)
姜 啟:我父一向無病,娘親倒會走出,父是男子,反被燒死於火,世無此理!此必奸親
    私有外交,故前將我夫婦分出,今日就有此事。必是她將酒灌醉,放火燒死。
邵 氏:(乃問母曰)爾倒會出,父反死於火,這是怎麼緣故?
邵 氏:爾父送我出來。復轉家中去救文書簿帳,被火封門,因此燒死。
姜 啟:此事闇昧不明,我心甚是不服。
邵 氏:你心不服,要去告我?
姜 啟:父親不明,安得不告?
    (邵氏遂執棍將兒趕打。)
    (姜啟見母形狀,知的是母謀死。)
    (遂奔入府中,具狀去告:
    (    告狀人姜啟,係平遠縣三都民籍。)
    (告為繼母殺父事。)
    (生母早亡,父娶後妻邵氏,來家一載。)
    (嗔父老邁,又蓄異謀。)
    (本月初三日,挾父將身夫婦分逐遠居。)
    (突於昨日半夜,火焚父房,奔報父死火中。)
    (哭罵逐子,焚夫之心甚驗。)
    (父不正寢,必有同謀。)
    (乞爺詳察。)
    (激切上告。)
    (郭爺接了狀詞,遂出牌去拘邵氏及左右鄰舍對理。)
    (牌到孟林村,差人便鎖住邵氏,左鄰鎖住匡直,右鄰鎖住喻吉,邵氏見鎖喻吉
    (,心中覺有所恃。)
    (差人帶府去,喻吉遂教邵氏寫狀去訴。)
    (邵氏到府,乃請人寫了一紙狀,入府投告。)
    (下訴:訴狀婦邵氏,訴為逆子反陷事。)
    (妾適姜逢時為繼室,夫婦相敬如賓。)
    (突於昨晚失火,夫救妾出,復轉搶收文簿,被火封門燒死。)
    (孽子反陷妾身燒夫。)
    (女柔男剛,未有柔能制剛。)
    (丈夫終身仰望,夫死曷能自存?乞爺斧判冤枉,死生銜恩。)
    (上訴。)
    (郭爺見了訴詞,乃問邵氏曰)
郭 爺:爾夫人因何身死?
邵 氏:小婦人同丈夫睡到那夜,因見火起,兒子又分居遠地,丈夫見小婦人驚倒不能行
    起,遂背我出外,他復歸家中,救火搶檢簿帳。不覺火封大門,因此燒死。
郭 爺:(郭爺叫姜啟問曰)爾父被火燒死,亦是天命。怎麼誣陷繼母?
姜 啟:小的父親,舊歲娶此母親,全無異說。不知今年前月翻然變心,遂將小的夫婦分
    居遠地,不容歸家。昨晚火起,母獨無恙,父何就死?乞爺爺詳情。
郭 爺:(郭爺乃問左鄰匡直曰)爾見姜家如何火起?
匡 直:小的半夜聽得火響,起來看時,寂無人聲。
      早起方知姜逢時燒死。其餘小的未知。
郭 爺:(郭爺又問右鄰喻吉曰)姜宅發火,爾知怎麼?
喻 吉:昨晚更盡回來,只見姜宅火起,小的趕上前去,只見姜逢時背得邵氏出來,小的
    連忙進去,逢時復拿得一牀被出來,小的與他接了。他復進去,遂遭火閉了大門
    ,因此燒死。
    (邵氏聽見喻吉幫襯,遂哭)
遂 哭:小婦人那時若非喻吉作主,身亦無所存濟。
    (郭爺聽了喻吉、邵氏口訴,又見邵氏、喻吉眉來眼去,年亦相當,知其必有姦
    (情,乃詐言曰)
邵 氏:爾夫果是燒死,姜啟告爾謀逆,子陷母死,該得反坐。
    (遂叫皂隸將姜啟權打二十收監,明日再問,一頓打死。)
    (皂隸打罷,將姜啟監起。)
邵 氏:(乃吩咐邵氏)爾去外面買了棺材,明日來領兒子屍去葬埋。
    (邵氏聽郭爺吩咐,俱出去了。)
郭 爺:(郭爺乃叫一皂隸吩咐曰)你裝做鄉下人,悄悄去聽邵氏與甚人商議事,即來報
    我。
    (皂隸亦領命去了。)
    (只見邵氏出外,匡直、喻吉俱在面前。)
匡 直:(匡直歎曰)郭爺雖問姜啟死罪,娘子亦該救他一二。
喻 吉:他倒不肯饒母,獨該救他性命乎?
匡 直:父母無殺子之刃,說得這話?
喻 吉:他在堂上,只認得他父,哪裡認得後母?
匡 直:依你這等說,姜啟該死。我且回去,再不管此閒事!
    (邵氏見匡直去了,遂與喻吉私相謂曰)
邵 氏:今日爾我之心想已得遂。
喻 吉:還虧我設謀。
邵 氏:還虧我下手。
    (皂隸在後,一一聽得,遂入府內,去稟郭爺得知。)
    (待到天明,邵氏入稟)
邵 氏:小婦人買得棺材,現在府門之外。
    (郭爺叫抬進來。)
    (眾人把棺材放在二門。)
郭 爺:(郭爺叫邵氏問曰)一個設謀,一個下手,兩個計則一般,何為有虧?
    (邵氏聽得此語,驚得魂不附體。)
    (郭爺叫喻吉過來,大罵曰)
郭 爺:謀人之妻,遂殺人之夫,害人之夫,便把一家絕後,爾心安乎?爾這奴才、潑婦
    ,爾願生前結成夫婦,我且送你去死後結成夫婦。
    (即叫仵作,將邵氏、喻吉一齊綁縛,抬入棺內,上面用大鐵釘釘了,扛入檢屍
    (場,用火焚化。)
    (姜啟無罪。)
    (判曰:
    (    審得邵氏乃淫惡不良之婦,姜逢時誤娶為室,已自老少異心,及邵見
    (喻吉,則益嗔逢時之老,而慕喻吉之少,兩下奸通,理勢必然。)
    (但夫子日伺於側,則十目所視,安能恣其淫私?故百計離析其子,遂火其廬而
    (焚其夫。)
    (自為得計,可與吉成百年之好。)
    (此等惡夫、惡婦,雖萬死遏逃其罪?姑為合棺、焚死,用儆淫惡將來。)
    (捉拿「東風」伸冤)
    (郭爺一日同大巡,出到湖州,體訪民風郡政。)
    (略至長興公館,忽為大風掀去轎頂。)
    (郭爺見轎頂被吹,便問吏書曰)
郭 爺:此風從何而來?
喻 吉:(吏書曰)從東方而來。
    (郭爺即出牌,差皂隸呂化,去拿東風來審。)
呂 化:(呂化稟曰)東風乃天上之風,有氣無形,小的怎麼拿得?
郭 爺:爾只管往東去,呼東風,若有應者,你便拿來見我。
    (呂化只得前去喊口。)
    (看看叫了一日,滿市並無應者。)
    (呂化又行十餘里,至一村家,門有深池,一人倚門而立。)
呂 化:(呂化大呼)東風。
其 人:(其人果應曰)何事呼我?
    (蓋此人乃長興縣五都人童養正,號為東峰。)
    (聞呼只說呼己。)
    (呂化即順袋取出牌來,童養正愕然展看,忽為大風掣去,飛入池中。)
    (呂化歸告郭爺。)
郭 爺:池中必有冤。
    (遂夜焚香禱天,願求靈應,為民伸冤。)
    (祝罷,公遂明燭獨坐,從人俱睡。)
    
    
52**時間: 地點:
    (忽然一陣風過,一人披髮愁慘,跪於台下。)
郭 爺:(公問曰)爾果何處冤魂,明白訴來。
    (其鬼即俯伏訴曰:
    (    告狀人揭斯韶,係直隸宿州人。)
    (告為謀死孤宦事。)
    (三考出身,前往臨安驛丞。)
    (任滿,改遷象山。)
    (典吏、家屬,盡發先歸。)
    (孤身扮客,獨行之任。)
    (身帶盤費三十五兩。)
    (不料行至長興童村,突遇童養正,留歸寄宿。)
    (惡見有銀,將酒灌醉盆死,遺屍門首塘中。)
    (謀財殺命,旅魄無依。)
    (屍滅名湮,家聞無自。)
    (懇爺天斷,九土銜恩。)
    (郭爺聽了狀詞,舉筆書記在紙。)
    (一陣冷風,其鬼不見。)
    (迨至天明,即叫眾夫挽轎,逕到童村。)
    (拿住童養正鎖起,吩咐先打二十。)
    (打罷,養正辯曰)
養 正:小的鄉下小民,上不欠官錢,下不欠私債。不知老爺親臨甚事,責打小的?
郭 爺:(郭爺罵曰)為三十五兩,因此打爾。
養 正:小人不知是什麼三十五兩?
郭 爺:官人借宿,灌醉謀財,爾尚不知?
養 正:捉賊必贓,捉奸必雙。小的本分為人,又未開店,安得謀財害命?
郭 爺:你不謀人?
郭 爺:(遂取前狀擲下)此不是你真贓證乎?
    (養正看了證詞,心中暗忖)
養 正:此事只有我知,怎麼有此狀詞?諒或夢中得來不定。
    (遂不認而訴曰:
    (    訴狀人童養正,係長興縣童村裡人。)
    (訴為燭幽事。)
    (鄉民田食山僻,寂無商旅通往。)
    (爺台責供,謀財害命大辟。)
    (村落人煙輳集,一人難動凶謀。)
    (風聞安據,重罪憑加。)
    (懇天莫執再談。)
    (蟻命感恩無任。)
    (郭爺看罷訴詞,笑曰)
郭 爺:這欺心奴才,還要妄談是非。叫地方將塘乾了來看!
    (地方聽郭爺之命,登時放乾塘水。)
    (只見內中骸骨一副,用大石壓在下面。)
    (郭爺叫取上來,命仵作檢看是男是女。)
郭 爺:(仵作將骨一一檢確)是一男子。
郭 爺:拿過童養正來!此是揭老爺,往象山之任,一人獨宿爾家。
      朝廷命官,謀他三十五兩銀子,又傷他性命,爾心何忍?為些小銀子,損一
    命官。著實與我打四十!
    (皂隸打罷,養正受刑不過,情願供招,所謀是實。)
郭 爺:那銀子在何處?
養 正:已用去。
郭 爺:眾地方可將養正產業,賣銀一百兩,收貯揭斯韶骸骨。我這裡著人,宿州取他子
    來奔喪。
    (養正遂問秋後處斬。)
    (帶案解道。)
    (判曰:
    (    以平民而殺平民,猶為弱肉強食,況以凶狠村人,而利財戕命官乎!
    (揭典史一人借宿,童養正見財欺心,不惟罄其有,而又沉其屍。)
    (此等凶魂,與水俱深,將何時流得恨盡?似此藐法傷生,天不動之以風,則童
    (終逃刑而揭終無跡矣!今加大辟,用慰死魂。)
    (第七編 姦淫)
    (判問妖僧誑俗)
    (延平民俗,多信神佛。)
    (持齋誦經,無問男女,男呼齋公,女呼齋婆。)
    (彼此通家,往來作會。)
    (萬曆丁酉年,順昌郭源嶺,有一廖勛齋公,悅一同會趙春之妻胡氏,悶悶無策
    (,致思成疾。)
法 明:(有一遊僧譚法明化緣見之)貧僧觀齋公心中似有不愜。
郭 爺:(廖齋公笑曰)爾但抄化可矣,何能曉得我心中之事?
法 明:貧僧知齋公七情有感,鬱而未遂。你試與我說,必能為齋公出力。
    (齋公不得已,告以所悅未遂事。)
法 明:(法明乃為謀曰)三月三日,輪諸公大會,那時貧僧當來,來則事必諧。
    (齋公喜,許以事成重謝。)
    (及至日期,眾人畢集。)
    (法明假為求齋,來至會所,遂於齋公前叩首呼萬歲;復於胡氏前,亦呼主母。
    ()
    (眾皆大駭,問僧緣故。)
法 明:請主公前去照水。
    (但見頭戴沖天冠,身穿赭黃袍,腰繫玉帶。)
    (復令胡氏照水,亦儼然皇后衣服。)
法 明:諸公皆是從法事會中來的,皆有佐命之職,請俱照水。
    (但見冠冕兜鍪,人各異服。)
    (此乃法明幻游以惑眾耳。)
    (眾人以為奇,遂共拜法明為國師。)
法 明:(法明因言於胡氏之夫趙春曰)主母非君妻,宜獻廖主人。呼他重酬爾禮,爾其
    別娶可也。
    (趙春聽命。)
    (廖齋公果厚以金銀娶去。)
    (法明亦得廖齋公金三十兩。)
    (時同會三百餘人,不知法明是幻術,以為真主出世,遂覬非望,積草屯糧,糾
    (聚凶徒,共舉大事。)
    (廖齋公不能止。)
    (內有一齋公,是謝屯人,少習儒業,頗知道理,名曰鄭和。)
    (見共會人都惑於妖僧,知其必敗。)
    (又知郭爺平昔正直,不惑於鬼神,遂到州去首狀:
    (    首狀人歐寧七都鄭和,首為妖黨藐法事。)
    (白蓮香起,愚民競趨主齋。)
    (棍惡廖勛肆行淫謔,無所不為。)
    (糾集妖僧譚法明,左道惑眾,照水誑愚,本月初十,哨聚無籍棍徒五百餘人,
    (招軍買馬,積草屯糧,謀為大逆。)
    (和身目擊其變,不敢隱瞞,只得奔首。)
    (爺台防患,預謀曲突,發兵剿滅,平民獲安。)
    (具狀來首。)
    (郭爺正往金軍門處議事,攔街忽接鄭和首狀,遂問鄭和曰)
郭 爺:爾與廖勛有仇乎?
法 明:(鄭和曰)小人初見廖勛起會,只說講經說法,亦與共會。誰想今年三月,廖勛
    交一妖僧譚法明,能用術使人照水,便見各有帝王、后妃冠服之像。眾人深信其
    事,遂拜妖僧為國師,置造軍器,積草屯糧,偽造旗幟,大謀不軌,擇定八月出
    兵。小的不忍變生,因此首告爺台。
郭 爺:廖齋公尚未舉事,我差幾個牢子分為兩路,同去郭源,只說我這裡喜供諸佛,要
    刻白蓮教主,無人識得,只有廖齋公能知其事,相請他來到司前。我自有說。
    (鄭和乃同牢子前到郭源,請得廖齋公到司。)
郭 爺:(郭爺一見即罵曰)托齋煽眾,聚黨謀反,爾今當得甚罪?
法 明:(齋公訴曰)小的只是吃齋把素,並無強謀不軌之心!
郭 爺:不打不招。
    (吩咐權打三十,寄監按察司監,拿住群黨,再問廖勛。)
    (牢子打罷廖勛,押送按察司監去。)
    (遂乃出票去拿妖僧及趙春。)
    (牢子十數餘人,蜂擁直到郭源。)
    (趙春不知廖勛已拿去問罪,正在周村庵與那譚法明計議兵事,牢人突然到了庵
    (中,法明知是事發,即欲逃走,被眾牢子上前打翻縛倒,同趙春一齊鎖了,即
    (解司來,進稟郭爺。)
    (郭爺叫去取廖勛到此同問。)
    (廖勛意圖訴脫,即具訴詞,入司來訴:訴狀人廖勛,係順昌八都民。)
    (訴為洗冤事。)
    (身貧業農,勤苦自食。)
    (緣因俗尚齋素,報答五大。)
    (朔望每輪一人,作供念佛。)
    (勛費花銀三兩,四月輪上。)
    (各惡齋白食,眾懷恨,捏為白蓮,陷誣全會。)
    (竊思蓮教佛經,理不相蒙;寓兵於農,法從何起?惡止希脫一餐之飯,陷無辜
    (滅族之刑,冤慘天昏,望光哭訴。)
    (郭爺看了訴詞,叫帶和尚、趙春上來。)
    (牢子抓得二人,伏在台前。)
    (郭爺仔細一看,心中躍然。)
    (呼取夾棍過來,把和尚夾起,重敲三百。)
    (誰想和尚善寄棒法,敲夾全無慼容。)
    (郭爺叫住了夾棍,心中忖度)
郭 爺:此禿必無遁法,只是有些邪術。
    (乃呼外面取狗血過來。)
    (牢子取得狗血來到,郭爺呼灌入和尚口內。)
    (牢子灌罷,又令將狗血遍身灑去。)
    (和尚一時被血所污,運法不來。)
    (郭爺叫再夾起,再敲三百,和尚無法,受刑不過,遂詐死於地,全無動靜。)
郭 爺:和尚既死,拖去教場焚了。
    (兩個牢子即將和尚拖到教場。)
    (和尚見上下無人,腰間遂取白銀三十兩,送與兩個牢子買命,叫他方便,行個
    (陰騭。)
牢 子:我倒思量救你,只怕郭爺究出。你且走動我看。
    (和尚聽說叫他走動,一時放腳,如騰雲去了。)
    (牢子哪裡趕得上。)
    (遂計較在舊屍桶中,取一副骸骨,放在教場火中,取火焚化。)
    (收了銀子,轉去復命。)
郭 爺:和尚焚了?
牢 子:已焚訖。
    (郭爺見牢子面色俱帶懼容,心中已知賣放。)
    (乃叫取廖勛、趙春上來。)
郭 爺:(郭爺罵曰)你這蠢才!都被和尚愚惑,白白送條狗命!我今還要放你一干人,
    你可從頭訴出真情,我好代你婉轉。
牢 子:(趙春曰)小的作會齋素,止圖死後超升,不想冤遇和尚譚法明善能幻術,令人
    照水,見得廖勛水中是皇帝形象,小的妻子胡氏是皇后形象,又照得眾人俱是將
    相形象,因此這和尚自稱國師,要小的學他兵法。鄭和不從他學,兩相角口,因
    此首在爺台。此係實情,望爺爺超豁。
郭 爺:我曉得了。
牢 子:(遂喚廖勛問曰)你是齋會之主不是?
郭 爺:(廖勛曰)小的是做起會的。
郭 爺:不消說了。
    (叫牢子把廖勛先打三十再說。)
    (牢子打訖,郭爺)
郭 爺:你要淫趙春妻子,串通和尚照水,先以皇帝自尊,卻把皇后尊趙春妻子。春乃愚
    人,見皇帝、皇后,顯然彼亦必不脫公侯之任,唯舍一妻子而得大位,誰人不受
    ?況爾為會首,香錢俱是爾收,豈無數百閒錢?以銀易婦,縱肆淫心,此尚小事
    。奈何真認為皇帝,遂蓄異謀,勾引無籍?凌遲大辟,你復何辭?
    (廖勛所行悉被郭爺參破,啞口無言。)
    (郭爺又叫左班牢子過來,吩咐)
郭 爺:你速去郭源,與我擒得和尚與胡氏到此。
    (叫牢子要密不通風。)
    (那先受銀的牢子又不敢動。)
    (郭爺亦不問他。)
    
    
53**時間: 地點:
    (卻說和尚買了性命,復去到郭源,直入廖齋公家中)
和 尚:齋公已審無罪,眾人我都代他辯脫了,早晚也都要來。
    (胡氏問趙春怎麼樣。)
和 尚:他也放了。
    (胡氏深德和尚,遂整齋與和尚同食,遂為和尚所私。)
    (過一日,忽見郭爺牢子突至,即把和尚綁了。)
    (再問誰是胡氏。)
    (胡氏正待要應,早巳被牢子縛住。)
    (當即解入郭爺台下。)
    (郭爺一見和尚、胡氏俱到,叫原牢子過來,笑曰)
郭 爺:爾這兩個畜生,燒得好和尚!
牢 子:(兩個牢子)小的燒他,他有遁法,因此走去。
郭 爺:他既有遁,今日怎麼又捉得他來?我前日見你回話之時,兢兢恐恐,我便曉得你
    賣放了他。你得他幾多銀子?
牢 子:(牢子不敢隱藏)得他銀三十兩。
郭 爺:不是他來買命,是你賣命與他。又大不合偷已殮屍骨,冒來抵塞,罪不容誅!和
    尚、廖勛,你這賊畜!一個求淫而無計,一個假術以遂奸。他圖人妻子,你圖他
    銀子,今日更有何說?
    (二人見說是真,半言不能答應。)
    (郭爺遂斷廖勛、和尚及兩個牢子四人,俱用火焚,揚其灰,以儆眾。)
    (胡氏當官發賣,趙春減死充軍。)
    (其餘脅從罔治。)
    (遂存招案,付案察司。)
    (判曰:
    (    審得廖勛倡白蓮主會,初意只欲科斂愚民香錢節禮,圖為一時肥家計
    (耳。)
    (及悅胡氏之色,遂行囑僧之謀,照水誇尊,冠服異制。)
    (趙春安得不捐一妻以覬無窮之富貴哉!)
    (淫遂計行,則造反由眾,而不由廖、僧。)
    (揆厥所自,廖、僧罪不容千死矣!火焚揚屍,用懲極惡。)
    (胡氏以婦女而混入男堂,姑准離異,以戒無恥。)
    (趙春免死充軍,餘黨悉免究問。)
    (二牢不惟縱惡,且又忍毀他人之骨,同火不貸。)
    (鄭和自首免罪。)
    (干證俱發寧家。)
    (江頭擒拿盜僧)
    (杭州風俗,婦女雅好諸寺燒香,尊敬和尚,動輒稱為阿公,無分內外皆相見。
    ()
    
    
54**時間: 地點:
    (一日,郭公巡杭,坐院理案,時夜事煩,假寐案上。)
    (夢見身到江頭,遇群僧十人,最後一小僧跪泣,似有所訴。)
    (既覺遂不去睡。)
    (迨至天明,叫幾個牢子,吩咐曰)
牢 子:你去立於過江要路,倘遇群僧有十人數者,即言本官喜齋僧人,必要邀至公廳。
    (牢子領命,即去伺候於江頭。)
    (果有游僧十人過江而來。)
    (牢子依郭爺之言,上前致詞。)
    (僧相顧駭愕,姑與入見。)
郭 爺:我素好齋僧,但一時未備。
    (乃喚群吏人,各領一僧具齋。)
    (僧不得已,各就吏廳受齋。)
    (惟一最少僧不遣,郭爺帶之入衙。)
郭 爺:(具五刑,謂少僧曰)爾之情狀,我已盡知,速速直言,吾赦爾刑。
牢 子:(少僧即垂淚泣曰)妾非僧人,乃山西遼州杜榆縣人。
      父黎永昌,貢士出身,選廣西全州知州,帶母親及婢女二口,家僮二口之任
    。來至鄱陽湖,遇此九個強僧,盡劫財物,一家皆遭殺害。惟留妾一人,削髮為
    僧,雲遊江湖,冤遭輪流奸污。
      妾不肯遽死者,以父母大仇未雪,正圖乘間伸此不共戴天之仇。
      今遇老爺拿究,正小妾伸冤之日。
    (言罷大哭不止。)
郭 爺:爾且在我衙門暫住。
牢 子:(遂出堂吩咐兵快曰)適才九僧乃江湖強盜,我已哄在各吏房吃齋。這僧人既是
    強盜,恐怕他有妖法。
      你眾人下手,須要謹慎。
郭 爺:(兵快曰)小的自有主意。
牢 子:(兵快出來商議曰)我和你拿這些賊禿,須要下些毒手,每一人,可把五人去服
    侍他。
    (眾人議定停當,各自顯出手段。)
    (隨入吏房,一擁而入。)
    (僧人縱有手段,施展不得,遂被擒出。)
    (兵快各將麻索剪綁,把九僧兩手俱先打壞,解至堂上。)
郭 爺:你這伙強盜,不知江湖被你殺了多少平民,淫污了多少婦女?
      直直招來,俱是何方人氏?
牢 子:(其僧招曰)小的俱是江西贑州府華林寺和尚。俗家俱在贑州附近,住居寺中西
    寮。今年該小的出外抄化,攢錢歸去。不合出到鄱陽湖,偶撞官舡,初意劫財,
    勢不獲己,遂殺戮一家。其女玉英未肯遽死。小的只得帶她四方餬口。所供是實
    。
    (郭爺見招,再把九僧行囊搜取,總有餘銀千兩。)
    (郭爺命取貯庫中,待黎玉英發長成人,連銀送她下鄉。)
    (僧人九個,押赴九門梟首示眾。)
    (因作審語,各門張掛,以戒杭民,不必惑於邪佛妖僧。)
    (判曰:
    (    佛本夷酋,柔惡惑眾,未有奉之而得遐齡,習之而存仁厚也者。)
    (華林寺蠍僧九人,假化緣為名,以行劫為實。)
    (不惟搶奪孤客,每致殺擄民舡,財物享分,婦女輪污。)
    (冤之五蘊都空,罪難數舉。)
    (質之六根盡淨,刑宜疊加。)
    (戕黎知州一家生命,萬死尤輕;壞幼女子一身名節,寸斬攸當。)
    (梟首九門,天威薄示。)
    (淨寺救秀才)
    (杭州湖山下有一淨寺,極其寬廣。)
    (內有五百尊羅漢,僧人有三百餘口,煩食四方。)
    (每年八月十五,例有一僧上天。)
    (各處化乾柴歸積寺,坐僧於上,下燃火坐化。)
    (其僧敲木魚唸經,至焚盡後已。)
    (但到化僧之日,不問杭城大小官員,俱來行香,深信淨寺菩薩靈感。)
    (是以遠近人民男婦,莫不來朝拜求嗣保病等項。)
    (內有妖僧方真性、舒真明、鄭心正,貪淫慘酷,無所不為。)
    (每見遠方夫婦來燒香,有美色少艾之婦,輒斃其夫,而淫宿其婦。)
    (婦有貞節不從者,遂幽閉淨室經年,不怕她不從其奸。)
    
    
55**時間: 地點:
    (一日,有紹興秀才徐俊,無子,聞得淨寺神明靈應,遂同妻詹氏來到寺中,燒
    (香求嗣,止帶一僕徐富相隨。)
    (徐俊夫婦到寺,在寺中兩廊借一間房子安身。)
    (夫婦乃沐浴潔淨,上佛殿行香。)
    (遂到各羅漢處,一一行香。)
    (香罷復回房中歇息。)
    (不想被淫僧鄭心正瞧見,即入內室,與方真性、舒真明商議曰)
方真性:前日雖留得幾個婦人,貌還不見得十分,今有紹興來一秀才徐俊妻子,真個天姿
    國色,若得那婦到手,我死情願甘心。
方真性:師弟若要,今當八月,免不得要人焚化,就拿來剃了他頭,扮作和尚,用藥麻了
    他口,其女豈不垂手可得?
牢 子:(鄭心正曰)此時至八月,還有兩個月日,怎麼等得?他或起身去了,如之奈何
    ?今晚只請他來吃齋,把他兩個拿了才是。
方真性:(舒真明曰)只是他有家人妨礙。
方真性:一發拿下便是。
    (鄭心正盡起齋素,著小侍者來,請他夫婦及家人去吃一筵齋飯。)
    (詹氏不肯同去,侍者曰)
牢 子:並無他人,只是相公兩位自食。
    (徐俊此時已打發徐富入城僱轎,擬明日起身,正不在家,夫婦乃鎖上房門,入
    (內舍吃齋,齋罷,徐俊拜謝侍者。)
    (夫婦出得後堂,詹氏忽被兩三僧人搶將去了。)
    (徐俊聽得妻子喊叫,連忙趕去,又被兩個僧人擒得去了。)
    (方真性拿得徐俊,綁了手足,鎖在密室之中。)
    (任從喊叫,不見天日。)
    (鄭心正拿得詹氏入室,便要強姦。)
心中自:(詹氏自忖)此禿如此無狀,若不以計縛他,必遭淫辱。
    (見鄭心正牀頭有把腰刀,遂執之在手,又見毒鼠砒霜一包,亦執之在手。)
心中自:(乃謂心正曰)我今被你拿在此間,亦是犯人無疑。只是你要依我一件,我便從
    你;你若半聲不依,我便服藥砍死!
牢 子:(心正曰)什麼事?你忙說來。
心中自:(詹氏曰)我在家許願,要過八月十五日,方行夫婦之禮。今日與你有緣,待我
    過了八月十五日,我便與你成親。我在此坐,只許小侍者三餐送飯。爾若不依我
    ,惟有死而已。
    (心正聞得此言,心中要去奸她,又恐逼死;不去奸她,慾火又難抑制。)
    (左思右忖,如今她走不得,只是兩個月日,有何難哉!遂從其言。)
    (詹氏在禪房中日夜提防,只望家人來救,心中暗暗叫佛超度。)
    
    
56**時間: 地點:
    (卻說徐富晚夕入城催夫,閉了城門,不得出來。)
    (天明到寺去,進到西廊,只見房門鎖上,並無人蹤。)
    (徐富前後一尋,寺屋又廣,哪裡去見?一連守了二日,打開房門,只見行李又
    (在裡面。)
    (心中躊躇,又往寺中各處去問,全無動靜。)
    (徐富放聲大哭,走出寺外問人。)
心中自:(或有老者說道)此寺中多有惡僧,淫人妻子,爾家中莫非被他謀死未定?
牢 子:(徐富曰)這等怎了?
心中自:(那老人曰)杭嚴道甚清,何不那裡去告?
    (徐富入城,便請人寫了狀詞,走到分巡去告:
    (    告狀人徐富,係紹興府人。)
    (告為救主事。)
    (家主生員徐俊,主母詹氏,夫婦無嗣。)
    (審知淨寺神佛靈驗,本月初三入寺燒香,寓寺兩日。)
    (身昨入城僱轎未歸,今早轉寺,止存房門空鎖,夫婦無蹤,遍尋不見。)
    (竊思寺僧數百,兇惡甚多。)
    (求嗣滅身,佛豈為祟?只是奔告爺台,撈究主人下落。)
    (死生銜恩。)
    (上告。)
    (郭爺接了狀詞,吩咐徐富)
郭 爺:你且轉去,我即差人去訪。
    (誰想徐富盤纏用盡,星忙歸紹興,討盤纏去了。)
    (郭爺差民壯訪了數日,亦無動靜。)
    (乃親到寺,拿得幾個住持僧來問曰)
郭 爺:你這寺中有多少和尚?作速報來。
    (僧法慧即將寺中和尚,一一登簿,送與郭爺親看。)
    (郭爺執簿,就要點過和尚名數。)
    (將次點到方、舒、鄭三個和尚,見他服飾行狀俱不類僧,心中便疑,叫手下鎖
    (了,即時帶到分司。)
郭 爺:你這三個禿驢,不知被你姦淫多少婦女,謀死多少人命?從直招來,免動刑法!
    (方真性等三人連名訴曰:
    (    訴狀僧方真性、舒真明、鄭心正,係杭州淨寺僧。)
    (訴為分豁蟻命事。)
    (佛性慈正,僧心寂滅。)
    (真性等自幼出家,夙遵梵戒,五蘊六根,時刻存中。)
    (本寺雖常有善信燒香,亦是十方施主,接待惟懼失禮,謀害何敢存心?一寺五
    (百餘僧,俱是異姓相聚,一代有私,難掩眾目,覆盆之下,豈無天知?真待訴
    (明,懇思分豁。)
    (上訴。)
    (郭爺看了訴詞,即叫皂隸拿得原告徐富來對理,誰想徐富無了盤纏,漏夜回去
    (取盤纏去了,無人對理。)
    (皂隸回覆,叫保家臧行,保此僧人出去,待徐富到再審。)
    (臧行寫了保狀,保得方真性等歸寺去了。)
    (適逢明日是八月十五,寺中該輪一僧上升。)
方真性:(方真性等商議曰)如今拿得徐俊在此,不如處他死地,免得郭爺來究。
    (到晚將酒肉與他吃了。)
方真性:(方真性乃對他說)明日是中秋大會,你亦年災月行,撞在我寺中。我今將你頭
    髮削去,裝做我僧大家,送你上天。你來生再去做個好人便是。
心中自:(徐俊心中自忖)我這等之人,倒被這些賊禿致死,妻子被他奸宿,有這等天理
    不成!且到來日又作區處。
    (及至十五日大早,眾和尚吩咐火者,在寺門首堆起二丈高乾柴。)
方真性:(方真性稟主家曰)今年該我寮和尚上升。
    (遂將徐俊頭髮削去,付小魚放他手中,把一盞迷魂麻藥湯與他吃了,即推柴上
    (去端坐。)
    (方真性親自教他敲動木魚,眾人下邊四週發火。)
    (寺中五百僧人俱來,動起法器,看經誦佛。)
    (杭城三司府縣眾多官員,俱來行香。)
    (時郭公亦在於其中,行香已罷,眾僧俱來磕頭。)
    (郭公注目仔細看住柴上那和尚,手雖在敲木魚,面卻帶有憂容,又見頭上發跡
    (細膩,心中便起疑。)
和 尚:(乃對大方伯曾公如春曰)學生看此坐化之僧,分明是假。
方真性:(廉憲常公居敬曰)郭先生怎麼見是假的?
和 尚:(郭公曰)僧人上升,乃是一生美事,必修至於老,方能有此德行。今觀此僧,
    年不滿三十,面帶憂容,發跡細膩,事豈不有可疑乎?
和 尚:(常、僧二公果疑曰)郭先生所言理或然也。
    (遂密傳令陳總兵,點兵五千圍寺。)
    (陳總兵得令,即率五千兵,把寺周匝圍住。)
    (郭公叫手下撲滅了火,取得那僧到身邊,問他原故。)
    (其僧以手指口,郭公知其被麻住,即取水灌之,吐出惡痰,便能說話。)
郭 爺:(遂對郭爺哭訴曰)生員是紹興府學徐俊,止因無子,聞寺中佛靈,來此燒香。
    同妻詹氏,家人徐富,六月初一日到此。不想淫僧方真性、舒真明、鄭心正肆行
    淫惡,哄生員夫婦後堂齋飯,即將生員縛去,妻子今不知生死,家人徐富亦不知
    去向!
郭 爺:徐富前在司裡告狀,今去取盤纏去了。今日我若來遲,賢契幾乎喪命。
    (常、曾二公敬服郭公明察,遂揮兵入寺,將五百和尚盡數拿下。)
    (又入僧房私室一搜,搜出上百婦人,俱是前後燒香係在此寺,但內中並無詹氏
    (。)
    (郭爺叫徐俊自同步兵前去尋取。)
    (尋到一室,但見詹氏骨瘦如柴,手執腰刀,坐在裡面。)
    (見了丈夫,相抱大哭。)
郭 爺:(對丈夫曰)我若非是此刀,久矣性命不存!
    (遂同到郭爺面前拜謝。)
    (詹氏即將鄭心正挾奸與己拒奸之計,詳細稟明。)
郭 爺:烈哉此女!他日必膺大誥命矣!
    (郭爺遂撥站舡一隻,送徐生員夫婦歸家。)
    (徐俊夫婦再三拜謝三司而去。)
    (五百僧人,不問首從,令陳總兵押到江頭,悉皆斬首。)
    (郭爺單傳方、舒、鄭三僧,命牢子鎖入分巡道俟候。)
    (三司乃將所搜婦女,各地方各訪原家領去。)
    (將寺中封鎖,永不許僧人住持。)
    (寺產登籍入官。)
    (郭爺別了三司,遂轉本司,呼取方、舒、鄭三賊過來。)
郭 爺:(郭爺笑曰)我前日拿你,你尚強辯。今日何如?
    (方僧只是低頭認死。)
郭 爺:你豈易死!
    (叫劊子手來,將三賊綁於通衢)
於 通:務要凌遲三日方許斷命。若少一個時辰,爾即填命。
    (劊子手領命帶去行刑。)
    (郭爺乃作判語,以聲布其惡。)
    (判曰:
    (    佛取人弗,僧取人曾,若以人弗為惡人曾念佛也。)
    (今方真性等,假佛出家,燒香惑眾。)
    (裝為每年中秋一僧上升,煽動四方男女俱來朝拜。)
    (冶容者即殺其男,嬌嬈者即奸其婦。)
    (似此惡行,安可容於覆載間哉!徐俊夫婦求嗣,鄭賊欲奪其妻,方、舒即縛其
    (夫,柴焚滅跡,不知先徐俊而成煨燼者,有幾多人耶?恣一時之欲,而滅絕人
    (夫婦,瀆污人人倫。)
    (三賊凌遲三日,聊為萬姓伸冤。)
    (和尚術奸烈婦)
    (山西太原府平定州劉實,家貲豪富,錢谷巨萬。)
    (娶妻白氏,甚是賢德。)
    (生有三子,長尚智,次尚仁,再次尚勇。)
    (尚智專走北京做買賣。)
    (尚仁讀書,習易經,補府庠。)
    (尚勇即從尚仁讀書,情雖兄弟,介則師生。)
    (尚仁一日因科舉不中,憂悶成疾,臥牀不起。)
    (尚勇時時入房問疾,看見嫂嫂黃氏冶容襲人,恐兄病體未安,或溺於色,未免
    (損神益甚,欲移兄書館養病。)
黃 氏:哥哥病體未痊,恐移書館無人服侍,怎麼一時得好?還是留在家中,好進湯藥。
    (尚勇覲然不悅,慮嫂迷戀其兄,但見親朋來看兄之病,尚勇便日)
尚 勇:哥哥不聽吾言,必死於婦人之手。
    (卻不知,黃氏實是愛夫速好,非為色慾不使離身。)
尚 勇:(及至一日,病不能起,乃謂黃氏曰)急叫叔叔來吩咐。
黃 氏:(黃氏遂謂叔曰)哥哥病甚,快請叔去求訣。
尚 勇:(尚勇大怒曰)前日不聽我言移入書館,今日叫我何用?
    (尚勇入至牀前,尚仁哭曰)
尚 勇:今我死矣!你好生發憤讀書,務要博一科第,莫負我叮嚀之意。你嫂心性貞烈,
    少年寡居,爾好為看顧。
    (言罷即時氣絕。)
    (尚勇痛哭,幾死數次。)
    (執兄之喪,毫不敢忽,自始至終,一於禮而不苟。)
    (宗族鄉閭皆稱尚勇事兄如事父,真難兄難弟,世無有二。)
    (厥後侍奉寡嫂黃氏,極盡恭敬,略不敢一些怠慢。)
    (黃氏七七追薦丈夫,哀毀骨立,水漿不入口者,將至半月。)
    (迨至百日,眾皆勸曰:死者不能復生,徒饑無益,亦當節哀順變,毋為徒苦。
    ()
    (黃氏聽人之勸,漸漸略進飲食。)
    (倏爾週年,黃氏之父黃安禮痛婿少年身死,乃具香紙金錢,親到劉家超度女婿
    (。)
    (有族姪黃皓在天寧寺出家,遂叫他來做功果。)
    (黃皓即帶得徒弟張法能、竇慧寂同做善事。)
    (尚勇見親家帶和尚來家,心甚不悅。)
尚 勇:(乃對黃安禮曰)道場乃杳冥寂城之事,全無益於先兄。
    (安禮怒尚勇不該說此言,遂謂女兒曰)
黃安禮:我來追薦你丈夫,本是好意,爾叔甚不歡喜。待兄如此,待你可知!
黃 氏:他當日要移兄書館,我留在服侍,及至兄死,他深恨我不是。至今一載,並不相
    見,兄且囑他盡心待我,今只如此,他日可知!
    (安禮聽女之言,益怒尚勇。)
    (及至追薦功果將完,安禮呼女吩咐曰)
黃安禮:和尚皆家庭親眷,可出拜靈無妨。
    (黃氏哀心本盛,況又聞父之言,遂拜哭靈前,悲哀不已,人人慘目寒心。)
    (只有淫僧竇慧寂,見黃氏容色,心中自忖)
心中自:居喪尚有此美,若是喜時,豈不國色天姿?
    (淫興遂不能遏。)
    (到得夜深,道場圓滿,諸僧皆拜謝而歸。)
黃安禮:(安禮復謂女兒曰)眾僧皆家中親屬,禮薄諒不怪。獨竇長老是異性,當從厚謝
    。
    (黃氏復加禮一封,從父之命。)
    (豈知慧寂立心不良,假言先歸,遂隱身藏於黃氏房內牀下。)
    (及至黃氏來睡,慧寂悄悄走出,即以迷魂交媾之藥,彈於黃氏身上。)
    (黃氏一染邪藥,即時淫亂,遂抱慧寂交歡,恣樂無已,極盡繾綣,不肯放手。
    ()
    (及至天明,藥消迷醒,知其玷辱節義,咬舌吐血,登時氣絕悶死。)
    (慧寂即時逃走歸寺去了。)
    (復將黃氏謝禮銀一包,放在黃氏懷中。)
    (意其醒來時,必然想他。)
    (孰知早飯後,婢女梅香攜水入房,呼黃氏洗面,只見主母死於牀上。)
    (梅香大驚,即報尚勇曰)
黃 氏:二娘子已死於牀上。
    (尚勇入房看時,果死於牀上。)
    (尚勇愈加大恨,乃呼眾婢抬出,殯殮於堂上。)
    
    
57**時間: 地點:
    (當時黃氏胸前遺落銀一封,梅香藏起。)
    
    
58**時間: 地點:
    (此時安禮歇在女婿書館,一聞女兒之死,即曰)
黃安禮:此必尚勇叔因奸致死也。
黃安禮:(遂入後堂,哭之甚哀,大罵曰)我女天性剛烈,並無疾病,黑夜猝死,必有緣
    故。咬舌吐血,決是強姦不從,痛恨而死。若不告官,冤苦莫伸!
黃 氏:(還家語其妻子曰)尚勇既恨我女留住女婿在家身死,又恨我領和尚做追薦女婿
    功果,必是他乘機肆惡,強姦飲恨,女故咬舌吐血身死。他是讀書之人,我寫狀
    提學道去告他。
    (告狀人黃安禮,係平定州人。)
    (告為奸殺服嫂事。)
    (女嫁生員劉尚仁為妻,不幸婿亡。)
    (甘心守制,誓不再醮。)
    (獸叔劉尚勇,悅嫂起淫,抱牀強姦。)
    (女忿咬舌吐血,登時悶死。)
    (欺滅死兄,強淫服嫂,瀆倫殺命,風化大乖。)
    (法斷填命,死生感激。)
    (上告。)
    (劉尚勇在家,聞得黃安禮在學道處告他強姦服嫂,心中忿悒無門,乃扶兄乏靈
    (,痛哭致死,捶胸嘔血,大叫一聲,僕地立亡。)
    (果然渺渺英魂不散,來至陰司,撞見亡兄尚仁,叩頭哀訴前事。)
黃安禮:(尚仁泣而語之曰)致爾嫂於死地者,竇和尚也。有銀一封,在梅香處可證。爾
    嫂已寫在簿上,可執之見郭爺,冤情自白,與爾全不相干。我之陰魂,亦在道中
    來代你訴明。爾速還陽世,後可厚葬爾嫂。
    (尚勇還魂,已過一日矣。)
    (郭爺拘提甚緊,尚勇即具狀申訴:訴狀人劉尚勇,係平定州民籍,訴為劈誣事
    (。)
    (勇習儒業,素遵法守,拜兄為師,事嫂如母。)
    (兄死待嫂,語言不敢妄通。)
    (冤遭嫂父黃安禮帶淫僧竇慧寂來家,追薦邪法,行淫逼嫂身死。)
    (乞爺拿究淫僧,冤誣立辨,生死銜恩。)
    (上訴。)
    (郭爺見了訴詞,即拘原、被告入道對理。)
黃安禮:女婿病時,尚勇欲移兄書館,已恨我女不從。及婿身亡,深恨我女致死伊兄。因
    此肆行強姦,亦逼我女身死,以償兄命。
尚 勇:小的縱有怒嫂之心,豈有奸嫂之意?辱吾嫂而奸之喪命者,竇慧寂也。與小的全
    不相干!乞爺拘得竇和尚來,便見明白。
黃安禮:竇和尚只是一日功果,我女尚未見面,功果完日,即便歸寺,安敢擅入女房,逼
    女成奸?
郭 爺:和尚眾多,你怎說是竇和尚?
尚 勇:小的昨日聽得黃親家告狀,小的魂死入地,陰司撞見亡兄,詳細對我道及此事。
郭 爺:(郭爺怒曰)畜生!在我眼前,敢來說此鬼話!
    (吩咐皂隸,重責三十。)
    (尚勇受刑不過,大聲哭曰)
尚 勇:哥哥陰靈速來救我!休使兄弟受這苦楚!
    (尚勇叫罷,忽然郭爺登時困倦,伏於案上。)
郭 爺:(夢見劉尚仁向前訴曰)生員不幸,有負宗師大人提拔。今日岳父告兄弟姦情,
    此全是假的。蓋吾妻之被辱身死,乃竇和尚邪術之所致,與吾弟全不相干。梅香
    撿銀一封,即昔日宗師歲考所賞之銀。吾妻賞賜和尚,記在簿上,字跡顯然,萬
    望宗師重究和尚之罪,疏放吾弟無辜!
郭 爺:(郭爺醒來歎曰)聰明正直為神,劉生生而明正,死果為鬼之靈乎!今聽夢中之
    言,則尚勇所訴,誠不虛矣!
尚 勇:(乃喚尚勇近前曰)適才爾言誠非妄訴,夢中爾兄已告我矣!吾必為爾辨別此冤
    !爾可取嫂簿來給我看;叫爾嫂嫂婢來,我問她。
尚 勇:嫂嫂簿與婢,皆嫂自收自用,小的不敢擅取擅呼。
    (郭爺即差人去執簿,捉得婢來。)
郭 爺:爾拾得銀一封,今在何處?
尚 勇:(婢曰)現在此間。
    (郭爺接上一看,見銀果是自己給賞的。)
    (又取簿看,見簿上果載)
郭 爺:用銀五錢,加賜竇和尚。
    (郭爺叫快拿那竇和尚過來。)
    (差人拿得竇和尚到台,將夾棍夾起。)
和 尚:(和尚即自招認)不合擅用邪藥,強姦黃氏致死。謬以原賜賞銀一封,付在胸前
    是實。情願甘心受罪,不敢妄乾尚勇。
    (郭爺得了和尚供招,遂判曰:
    (    審得和尚竇意寂,心淹色慾,不思色即是空,惟欲空中覓色。)
    (同眾僧入劉家功果,獨昧心戀黃氏嬌嬈,齋罷散歸,潛匿房室,俟黃入寢,邪
    (藥行淫。)
    (縱己一時之私快,污黃氏萬世之清貞。)
    (婦父無知,嫁叔奸嫂。)
    (若非陰靈見夢,則尚勇終斃杖下,而烈婦卒冒惡名矣。)
    (似此淫僧,即時處斬。)
    (安禮不合妄告,黃皓容縱賊徒,俱各以笞。)
    (取供。)
    (第八編 霸佔)
    (改契霸佔田產)
    (嚴州府淳安縣小門,有一葉姓的,約有三百人家。)
    (葉一材,二子,長葉其盛,次葉其芳,俱府學生員。)
    (父各分食田租,田有三百餘畝。)
    (盛早死,妻朱氏守制,育有遺腹子葉之蕃。)
    (城南有宦豪鄭明卿,做濉州通判,其子鄭雍,素性貪狼。)
    (但有人田地相連,即起心謀占,百計騙來。)
    (適有朱氏,有腴田一十五畝,落於鄭雍田心,累欲謀占無計。)
    
    
59**時間: 地點:
    (一日,一佃戶到家,遂私整酒,與他)
與 他:要占葉秀才之田,只假做你少我銀子,鎖你在此。
      霎時我請葉公到此飲酒,那時還打你,你便叫葉相公救爾。到那中間,你說
    情願寫田還我,只推不會寫字,我自有說。
    (二人商量定了,即安排酒肴,著人請葉其芳來家飲酒。)
    (不多時間,葉秀才已到。)
    (鄭雍慇懃接禮。)
    (飲酒之中,葉其芳舉頭一看,見一人鎖在後庭柱上啼哭。)
葉之蕃:親長為甚鎖住此人?
鄭 雍:不堪告訴。
    (只聽得那人連忙叫葉相公救救性命。)
葉之蕃:此人果為何事?
鄭 雍:小親付田二十餘畝與他耕種,經今三年,租谷一粒不還,上門去取,他倒躲開,
    再不能奈他何!今適來到此過,被我拿住,鎖在此間。明日帶他入縣,看他怎麼
    還我租谷?
葉之蕃:(葉即問那人曰)爾實欠了幾多租谷?
其 人:實欠他八十餘桶。
葉之蕃:你家有甚通得的,寫還鄭相公也罷。
其 人:小人只有十數畝落在鄭相公田心,情願肯寫賠他。只是不會寫字,托相公金言,
    保小人歸去,托人寫得契來納。
鄭 雍:放了你,你倒又走去了,哪裡復去尋你?
其 人:又要我還租,又不放人歸去,教我把命來還?
    (鄭見他口強,又上前連打幾下。)
鄭 雍:(葉勸曰)打亦無益,我代你寫張文契何如?
其 人:相公若肯積此陰功,小人後世不忘。
    (鄭即取得紙筆來,已先教了那人名姓、都圖。)
葉之蕃:你姓什名誰?什麼都圖?
其 人:小人念來,乞相公代寫。
    (立文契人華可牛,係淳安縣四十一圖民。)
    (今有承受祖產民田一段,計種一十五畝。)
    (官報秋糧,民米一十石。)
    (坐落土名長埂壠,東西四至,皆至鄭雍田界。)
    (今因無銀完糧,情願托中出賣到同都鄭名下,前去管業耕作。)
    (當日三人面議,賣得時值價銀一百二十五兩,正其價,兩相交付訖。)
    (所作交易,係是二廂情願,並無逼勒成交。)
    (其田與親房內外人等,並無干涉,亦無重互交易情弊。)
    (如有來歷不明,盡係出賣人一力承當,不涉買主之事。)
    (今欲有憑,立此文契一紙,永遠為照。)
    (立契人華可牛中見人牛一力代書人葉其芳萬曆甲戌二年八月日葉其芳代他寫了
    (文契,鄭雍放了那人之鎖,叫他打了手印,遂放他回去。)
    (那人拜了葉秀才救他之恩,竟自去了。)
    (葉亦酒醉,亦相別而歸。)
    (時移日易,看看過了一十八年,朱氏已死,朱氏之兄朱汝芳亦死。)
    (葉其芳年老在家,不理閒事。)
    (值逢其年大造,鄭雍執文契,改卻華可牛為葉阿朱,牛一力改作朱汝芳。)
    (遂叫家人數十,把葉之蕃之田在他田內者,一時俱耕過來。)
    (其葉家佃戶,連忙去報田主。)
    (葉之蕃年已二十餘歲,入在縣學,聽得鄭雍占他之田,即具狀往縣。)
    (時有吳公廷光掌縣印。)
    (即告曰:
    (    告狀人葉之蕃,係淳安縣生員,告為平白占業事。)
    (父蓄腴田一十五畝,嵌落宦霸鄭雍田心,佃戶方三佃種,生員一向收租無異。
    ()
    (突今三月初十,豪喝虎僕一群,趕逐佃人,一並耕占,詐稱先人出賣,地方周
    (杰見證。)
    (田各有主,法無白占。)
    (假契橫凶,有業不得為主。)
    (懇天誅惡劈誣,國賦有歸。)
    (上告。)
    (鄭雍見葉之蕃已告在縣,即將文契打點,做了訴狀,來到縣中,亦去訴。)
    (狀曰:
    (    訴狀人鄭雍,係淳安南隅民籍,訴為清理田糧事。)
    (萬曆二年,將銀一百二十五兩,買到葉阿朱民田一十五畝,親舅朱汝芳作中,
    (親叔葉其芳寫契,經今一十八年,收租無異。)
    (今因大造過糧,葉之蕃自恃學霸,執糧不過,反捏平白占產。)
    (明買明賣,文契血證。)
    (母舅雖亡,親叔尚在。)
    (乞爺斧斷。)
    (庶使業價不致兩空。)
    (上訴。)
    (吳爺見了訴詞,即出牌拘原、被告來審。)
    (葉之蕃青衣小帽,上堂)
上 堂:小的父雖早喪,先母治家,頗有薄田三百餘畝。食用粗饒,賣田作甚原故?既是
    先母賣田,彼時就該起業,怎麼直到如今一十八年,方來過產?
鄭 雍:(鄭雍辯曰)當時葉其盛與小的姑表兄弟,後因死早,朱氏治家,四方田租未能
    全收。官府征糧甚緊,朱氏托親兄朱汝芳來說,又托親叔來說,小的念是親情,
    故此與他買田。況文契是他家中親叔代書自寫來的。累年方三佃種,小的只未過
    糧。今遇兩解造冊,小的只得起業過糧,怎麼叫做白騙?
    (吳爺叫取上文契來看,果是陳的。)
吳 爺:(吳爺又問葉秀才)爾叔之字,爾可認得否?
葉之蕃:此字雖是叔字,其實叔未曾賣,其中必有緣故。
    (吳爺叫捉得葉其芳來,便見明白。)
    (即差民壯杜聞,出牌去拘葉其芳來審。)
    (杜聞來到葉宅,適其芳病危,不能說話,杜聞只得轉衙回覆。)
吳 爺:既無對理,且各回去,俟我再審。
    (適逢郭爺同牛大巡上嚴州,葉之蕃即具狀,入分巡郭爺處告來。)
    (告曰:
    (    告狀人葉之蕃,係淳安縣東隅生員。)
    (告為欺死占產事。)
    (先母治家,衣食饒足,無由變產完糧。)
    (禍因田嵌虎豪鄭雍田腹,節次貪謀,假捏賣契在外,裝成圈套,俟母、舅俱死
    (,恃無對證,即統群僕,強耕食田。)
    (哭思母既無賣,彼焉有買?死雖無言,佃人可證。)
    (懇天燭惡追田,不遭白騙。)
    (郭爺接了狀詞,從頭一看,乃問葉之蕃曰)
郭 爺:爾母果賣田與他未曾?
葉之蕃:先人遺田三百餘畝,家贍頗足。只因有田一十五畝落在鄭雍田腹,一向謀占未遂
    。今日先母死去,母舅亡過,叔今又死,故生此騙心。萬望老爺作主,庶使田不
    遭他白騙。
    (郭爺即出牌,拘鄭雍、方三等俱到分司。)
郭 爺:葉秀才母親先年果賣田與你不曾?
鄭 雍:文契可證。是他母舅作中,親叔代書。前日縣中問詰,叔尚無恙,自知理虧,詐
    病不來對理。
    (郭爺叫將文契呈上來。)
    (郭爺將文契前後一看,又叫取葉其芳往日家中字跡來對,果俱一樣。)
郭 爺:(心中心道)文契又真,字跡又同,這是什麼緣故?不道是叔與母舅盜賣他田?
郭 爺:爾叔與舅果皆家貲優裕否?
葉之蕃:小的敵分家財,他更饒裕。母舅錢糧尚百,鄉稱富戶。就是先母當時要銀使用,
    亦只從舅借便足矣!何必賣田?
    (郭爺聽說,再把文契從頭再看,又在日光下一照,果然識出詐來。)
郭 爺:(遂將鄭雍大罵曰)你這欺心奴才!這葉阿朱是你改的,這朱汝芳是你改的,爾
    看葉字一勾兩點,阿字耳朵,朱字撇捺與勾,與汝字、芳字白明濃淡,墨跡新舊
    加寫,因此去縣告這假狀。欺死瞞生,意圖白賴。你且說你曾向方三說起田租也
    未?
    (喝將粗板把鄭雍重打三十,責令盡供。)
    (鄭雍情知昧心,遂供:不合捏寫文契,改換名姓,白占田產,欺瞞生死。)
    (所供是實。)
    (郭爺取了供狀,即援筆判曰:
    (    審得鄭雍,以豪宦冑子,播惡鄉邦。)
    (每肆貪婪,占人田產。)
    (明欺葉之蕃寡母、稚子,串合山人,捏寫文契,致哄親叔代書。)
    (始華可牛而終改葉阿朱,始牛一力而終改朱汝芳。)
    (似此移山作海,紙上栽桑。)
    (瞰其舅、叔俱故,其芳年老,對證無人,遂行佔據,不思昧己天誅,詎識改涂
    (難掩,日照詐形,方三血證。)
    (此等機心,漸不可長。)
    (擬判滿徒,贖谷一百,田還業主,眾釋寧家。)
    (兄弟爭產訐告)
    (敘州府宜賓縣李德裕,登進士榜,初授南昌縣知縣,繼升都察院浙江道御史,
    (後至山東參政。)
    (曆官多年,家資富足。)
    (正妻孔氏,生子名千藩,十五歲已入敘州府學。)
    (孔氏每示以父所遺之銀,千藩知得,遂私取去紋銀一百餘兩。)
    (庶妾紀氏,生子千宣,稟質聰慧,年十五歲,入宜賓縣學。)
    (父甚愛惜之。)
    (由是,日夜積聚好銀萬有餘兩,付千宣。)
    (蓋因千藩前偷去紋銀百兩餘,故此多積,付於幼子,恐後長子更利害也。)
    (德裕在日,常寫分關二張,將產業、田宅,憑宗族親長,一一眼同,均分與二
    (子管業。)
    (德裕既喪之後,千藩要分父手所積之餘。)
紀 氏:家業俱是父手分定,當初一一公派,今日安得因父不存,遂來占弟之家業乎?
千 藩:父在只分田產,未曾分出銀子,況父當時做了多少年官,掌了多少年家,豈無數
    十萬銀來分我乎?
紀 氏:父平生積銀數萬,與大娘共埋地中,俱是你取去了。
    
    
60**時間: 地點:
      如今哪有一分紋銀在?
千 藩:我納一前程,不過去一千兩。自後積了這許多年,其銀何可算數?必要拿來均分
    ,千宣安得獨佔?
    (紀氏不聽其言,千藩大怒,遂將紀氏罵曰)
紀 氏:我為嫡子,爾為庶子,嫡子不得承受父銀,庶子乃敢坐占,天地間有此理乎?我
    必去告官府,與你討個明白!
    (遂作狀,往按察司去告:
    (    告狀人李千藩,係宜賓縣籍,告為弟占兄財事。)
    (故父家資十有餘萬,前後積銀不止十萬。)
    (身居嫡子,弱冠納粟,授任汝寧經歷,未涉家務。)
    (父寵幼妾,偏愛幼子,先年分關止開田業,餘銀俱存,議定後分。)
    (不料,父陡病故,惡弟心狠,獨吞銀兩,毫不見分。)
    (以弟壓兄,以庶欺嫡。)
    (乞弔父帳,查明出入數目,明算均分,庶使肥瘠得勻。)
    (上告。)
    (王爺一見千藩狀詞,知其必以嫡欺庶,遂准了狀子。)
    (千宣見哥子告狀,亦具一狀來訴:訴狀人李千宣,係宜賓縣生員告為轄弱強佔
    (事。)
    (鱷兄千藩,素恃嫡長,貪縱殘毒,欺凌庶孽。)
    (父共嫡母,埋銀數處,通計近萬有奇。)
    (父沒母私指示,鱷兄翻皆取去,毫無所分。)
    (身亦父出,兄獨吞銀,嫡強銀盡兜去,弟弱毫釐不沾。)
    (乞天憐憫,各斷均分,亡父瞑目。)
    (哀哀上訴。)
    (王爺准了訴詞,遂拘原、被告審問。)
千 藩:吾父在日,私寵幼妾,溺愛少子,當時分居止分田產,所積銀兩,一毫未分。今
    弟一一占去,反說我私掘銀。父雖死去,二母同居一房,欲掘從何下手?掘銀有
    何證見?
千 宣:當時分家時,小人住在新居,父與二母同兄住居。祖屋所積之銀,隨身不離,豈
    有身與長子同居,而銀又藏幼子之房屋乎?兄私取銀,鄰里皆知,何為無證?
    (王爺遂問干證樂和、傅達。)
    (達受千藩囑托,和受千宣囑托,兩下言語俱不得理。)
    (王爺又見二子,皆李公胤嗣,難以動刑。)
    (兩下爭競,遂至經告無已。)
    (及王公亮轉遷入京待命,郭公自浙而來蒞任。)
    (千藩、千宣兄弟又來訐告。)
郭 爺:你兄弟爭財多年,我已曉得。爾是非明白,今當為爾判決,永杜爭端。爾兄弟可
    將父手分關及家中各項簿帳,所置器皿物件,諸般鎖鑰,並兩家親丁,不論男女
    、老小、婢僕,俱要到司一審,時刻即放回去,便可絕爾數年之爭。
    (千藩、千宣依命。)
    (各抬家眷人口見官,各以分關、鎖鑰、田莊、記籍、簿書,一一遞上。)
郭 爺:(郭爺乃問千藩曰)我觀爾兄弟分關田地諸般,件件相當,無有不平。爾獨苦苦
    告弟,必是為弟多得了銀子。
千 藩:故父遺銀,』弟獨藏去,情理難堪,故屢來奔告。
郭 爺:爾弟得銀,盡藏于家乎?抑寄在人家?
千 藩:弟銀俱在家中。
郭 爺:吾盡追弟銀與爾,肯罷訟乎?
千 藩:若得弟銀,再不敢纏告。
郭 爺:(郭爺又問千宣曰)爾之告兄,必說兄騙銀甚多,心中不忿。
千 宣:父所埋銀,皆為兄得,小人甚不甘心,故此來告。
郭 爺:吾取爾兄之銀,盡數典爾,肯歇否?
千 宣:若取兄銀出來,小人永不敢爭!
    (郭爺已知兩人心事,遂大罵曰)
郭 爺:爾這兩兄弟,狼心狗肺,不念手足同胞,兄說弟得銀多,弟疑兄多得銀,今我公
    斷,今以千宣分關等項,悉付千藩,即刻入弟之宅,管弟之業;以千藩分關等項
    ,悉付與千宣,即刻入兄之宅,管兄之業。若有半言反悔,我即提本籍沒爾家財
    ,家屬盡流口外。
    (斷罷,遂差十數牢子,押住千藩、千宣,各自換易。)
    (誰知二家婦女都只思戀自家器物,都不肯換。)
郭 爺:(大家哭訴於郭爺之前曰)小人兄弟不才,激惱老爺。今蒙更相換易,誠至公至
    明,無一點偏私,小人無不聽從。但小人家中婦女,用慣自家舊物,住慣自家舊
    屋,今後永不敢爭。只願各人掌業,不願換易,倘再爭訟,情願甘當大罪。伏願
    天台乞憐恩宥!
郭 爺:吾已斷定,誰聽你誑言!
    (千藩、千宣復叩頭懇訴。)
郭 爺:(郭爺大怒曰)爾兄弟這個爭多,那個爭少,今日更換,便多少得均矣!又都捨
    不得自家己業,豈非骨肉相殘,徒把父財作勢乎?先人如此刻苦得來,如今兄弟
    這般爭執,質之於官,財為悖逆之民;求之於父,則為不孝之子。本該各責二十
    ,以懲刁風。但據二人各稱父遺家業十有餘萬,姑各罰銀一萬,以充國用,解入
    朝廷,再不許爾爭訟,方准爾兩家更換。
    (千藩、千宣畏郭爺威明,遂甘受罰准息。)
    (郭爺判曰:
    (    難得者兄弟,易得者錢財,故古人不欲以外物而傷天性,此單宰之所
    (以化成人也。)
    (今李千藩、李千宣,母雖嫡庶,父則均恩。)
    (夫何不念手足、懿親,同愾大誼?兄則告弟獨吞父生前之銀,弟則訟兄私掘父
    (已藏之窖。)
    (角弓外向,棠棣中枯。)
    (不念父功刻苦,惟知財利迷心。)
    (語訐告則屢年仇讎,語更換則一家號泣。)
    (固知不從貿易者,乃兩家俱非不足;好為爭執者,實二人倚勢在財。)
    (今依理斷,各罰贖銀一萬,輸送入官,以充朝廷糧餉。)
    (立按取供,毋再自賊。)
    (追究惡弟田產)
    (順慶府孝義坊,有一敖姓,亦大族人家。)
    (親丁二三百人,地字房有。)
    (敖富生二子,長敖文明,次敖文信,俱習儒業。)
    (後文明登進士第,除授延安府洛川縣知縣,淑人章氏同行之任。)
    (後文信因兄出仕,家中無人,遂在家暫理農桑。)
    (文明每事必親信無疑,蓋以手足至親也。)
    (文信常來任所,文明所得俸資罰贖之銀,每付弟歸置業。)
    (前後數次,積銀一萬餘兩。)
    (指望後歸養老過活。)
    (誰想文信將銀買田置業,皆用自己名字,此時已懷無兄之心。)
    (不想數年文明乃卒於官。)
    (淑人章氏生子敖毅,年只四歲,自洛川搬柩歸家,宦囊蕭然,母子實難度活,
    (遂致殯葬之資亦不能措辦。)
    (乃問叔取些銀兩週濟。)
    (文信即時翻轉臉皮,遂不認帳,對嫂曰)
文 信:前往任所看兄,我念骨肉,東西常來詢問,原非借銀。就是兄亦無數萬之金?況
    兄臨卒,又無片紙隻字為證。
      我今在家,胼手胝足,櫛風沐雨力農,多少辛苦,方才討得這口飯吃。哪有
    銀子與你?
    (章氏見叔昧己瞞心,分毫不與,思量夫死又無簿可查,受氣不過,乃著家僮到
    (章宅,請得兄弟章旦,前來商議。)
章 旦:爾叔獸心,當日付銀,與他歸來,他用自己名字買了田產,我已知其心有今日。
    如今若不告官,爭論理決,難得他銀子!
    (章氏即托弟,抱狀赴南充縣去告:告狀婦章氏,係南充縣在城中隅民籍。)
    (告為欺死絕生事。)
    (故夫敖文明,官任洛川縣尹。)
    (屢積俸資一萬餘兩,付叔敖文信,前後挈歸置產。)
    (豈夫卒於任,扶柩空歸,哀取前爭塋葬,分毫不認。)
    (看叔坐享膏腴,母子孤苦待命。)
    (奔告爺台,追銀殄惡,生死銜恩。)
    (上告。)
    (時縣尹是晉江蔡思元作宰,接得章氏狀詞,哀情慘怛,遂為準理。)
    (出牌來拿敖文信。)
    (文信即具狀訴曰:
    (    訴狀人敖文信,係南充縣在城中隅民籍。)
    (訴為仇害事。)
    (信與兄明。)
    (分家十年,刻苦勤勞,僅堪度日。)
    (兄為清官,不幸病故,家資蕭條。)
    (嫂聽血弟章旦教唆,捏情仇陷,誣騙兄宦金,私買田業。)
    (兄銀既無收票,田產又無兄名。)
    (平空唆嫂,妄起占端。)
    (乞爺究唆杜占。)
    (激切上訴。)
    (蔡爺准了訴詞。)
    (遂呼兩家人犯,到堂聽審。)
蔡 爺:親戚只好勸和,你怎唆他叔、嫂訐告?
章 旦:婦人告狀,自然有抱狀之人。章氏兒子又小,小的又係姊弟,安忍不代為訴告?
    況他嫂、叔乃敖家人,小的則姓章,總是敖家財物,決不分我章家。小的親戚,
    只好往來照顧,安肯教唆使他嫂、叔成仇?憑爺爺審我姐姐,果係我教唆不曾?
蔡 爺:(蔡爺起身問曰)章淑人怎麼說?
章 氏:小婦人忝為命官妻子,若非大不得已,豈肯對簿公庭?不特羞及亡夫,抑且玷辱
    朝廷!今日之告,蓋謂夫在宦時,信叔來任數次,每次寄銀二千餘兩歸家,此乃
    小婦人親手遞過。夫以手足至親,並無疑忌,亦無簿帳。
      誰知他今日欺心,分文不還。若非我夫寄銀,他數年居家,安能發得許大家
    財?
敖文信:小人與兄分居十年,所積家財不過二三千數目,皆係自家辛苦得來。雖到兄任所
    打秋風數次,不過得他盤費三百兩。果若寄與我歸家買田,我必有領帖,買田之
    後,我必交文契與他。縱兄不要領帖、文契,似此利害,嫂嫂豈肯饒過小的?乞
    老爺想情。嫂嫂只因夫故囊空,欲取前次小的打秋風之銀,第聽惡親章旦教唆,
    哄告假狀。若非章旦,決無此狀。
蔡 爺:汝家今有萬餘多家資,可謂富厚之甚。爾嫂、姪今日貧難之極,可分三百金與你
    嫂嫂濟貧。
敖文信:小的之家,皆日逐辛苦,逐分攢起來的,怎麼就分得三百金與嫂?
蔡 爺:爾與爾嫂本是至親。即如你做官,姪兒來打秋風,爾獨叫他白手回歸乎?若不聽
    說,除打在外,問你一個重罪!
    (文信見蔡爺發怒,連忙稟曰)
文 信:小的情原辦三百兩與嫂。
    (蔡爺叫押出去兑來。)
    (章氏心中不甘,走出外面,乃呼弟章旦曰)
章 氏:此事除非按察司郭爺處去告,方得明白。
    (章旦聽姊之言,即時往成都郭爺處去告。)
    (來到成都,正值放告日期,遂跪二門進狀:
    (    告狀女章氏,係順慶府南充縣在城民籍。)
    (告為亟救孤寡事。)
    (故夫敖文明,洛川宦歿。)
    (一貧徹骨,歸櫬莫能營葬。)
    (宦任所得俸資,遭叔文信吞去。)
    (告縣,止判還銀三百。)
    (竊思叔家銀萬,皆夫遺銀,惡欺孤兒寡婦,盡騙不與。)
    (懇台提究。)
    (上告。)
    (代姐抱狀人章旦。)
    (郭爺接了狀詞,細看一遍,叫章旦近前親審。)
章 旦:小的姐夫在洛川做三年知縣,所得俸資、罰贖,僅有萬餘。以叔至親,來縣數次
    ,悉付與彼,帶歸置產,全無領字收票。蓋以至親故,無心提防。況此銀俱係姐
    姐親手交付。後不料姐夫任故,遺子止有五歲。姐姐扶柩歸葬,宦囊蕭然,家無
    擔石之儲。與叔取討前銀葬夫,誰知他當時買產,但用己名,今日昧了心腸,毫
    不肯認。狀告本縣,蒙蔡爺止斷三百。姐姐心中不甘,故來奔告爺台。
郭 爺:既有此冤,爾可出外店中靜待,不要張揚使人知得。待我即去提來問斷。
    (章旦聽郭爺吩咐,乃出司來,討店安置。)
郭 爺:(郭爺即叫刑房吏手曰)寫一道關文,逕往南充,速將窩主敖文信並劫賊審問。
    (文書一到,蔡知縣即拿敖文信起解。)
    (星火奉行。)
    (敖文信到按察司,來見郭爺。)
郭 爺:(郭爺怒罵曰)汝為窩主,窩藏劫賊王際明,又同劫賊葉再生打劫五年,故爾今
    起家巨萬。今兩賊既拿,交口扳爾,既為窩主,又同打劫。牢子取重板過來,先
    打四十,然後取出兩賊對理。
    (敖文明聽得此說,驚得魂不附體。)
    (恐怕郭爺重刑,傷己性命,連忙呼曰)
郭 爺:乞容小人一言分辯,死亦甘心!
郭 爺:爾且說來。
文 信:小人原係宦門子弟,平生良善,家有萬餘產業,有家兄在洛川縣做官。付來之銀
    ,小的置買田地,皆有出入簿帳,何嘗敢為窩主?敢做劫賊?
    (郭爺叫拿簿帳來看。)
    (文信遞上簿帳,上載某次寄銀幾多,某次寄銀幾多,共有一萬零二百兩。)
    (其買田業,某處買田幾多,去銀若干,某處用銀若干,買田幾十畝,簿上悉載
    (明白。)
郭 爺:爾哪裡有兄做官?哪裡有銀寄爾?一片胡說。
文 信:小的家嫂與姪可證。
    (郭爺遂拘章氏母子來對理。)
    (文信見嫂、姪俱到,乃哭訴曰)
文 信:嫂姪在此,乞爺爺超豁窩劫之罪。
郭 爺:你非窩劫,怎麼窩兄之銀而劫嫂姪?
    (文信白知理虧,低頭認罪。)
郭 爺:如今我饒你之罪,那田產凡係兄銀所買,將文契上來。
    (郭爺叫戶房一一用了印信,交付章氏子母。)
    (郭爺又代算過田業價錢,止有九千,還有一千二百。)
文 信:(吩咐文信)你這多年田上花利,饒你不追,這銀卻要還嫂姪。
文 信:(文信遂哭告嫂曰)我替你母子創此產業,也費多少心機,今日悉皆交還,這些
    銀子乞嫂嫂念骨肉至情,把與我也罷。
章 氏:(章氏乃稟郭爺曰)文信係夫親弟,田產今已蒙爺斷還。所遺之銀,情願不領,
    以還折謝叔買產之勞,庶不傷先夫同胞之情,叔姪一體之親。
    (郭爺遂允章氏之請。)
    (嫂叔俱拜謝郭爺而去。)
    (郭因判曰:
    (    審得文信,實文明之嫡弟也。)
    (明尹洛川,俸資悉付弟歸。)
    (蓋以事同一體,信必能為己創業垂統也。)
    (故屢付銀而無記載,嫂親授而無疑忌。)
    (明後宦殂,家計日蹙,信即當撫姪供嫂,合食同堂,則嫂安忍訴告追產,而前
    (日之田,信亦可收其一半矣!胡為欺死瞞生,遂滋騙心?此等餐噬之毒,罪曷
    (逭焉?原產九千,悉付章氏子母掌理;餘銀千二,權允章氏准為謝資。)
    (各釋寧家,罪姑不究。)
    (豪奴侵占主墳)
    (雲南府昆明縣七都嵩川蕭馨,有一祖墳山,落在安寧村,乃馨之六世祖蕭望、
    (六世祖婆胡氏合葬於上,地名伏虎山。)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