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 至 第一七〇

161**時間: 地點:
    (話說東京管下袁州有一人姓張名遲者,與弟張漢共堂居住。)
    (張遲娶妻周氏,生一子週歲。)
    (適周母有疾,著安童來報其女。)
    (周氏聞知母病,與夫商議要回家看母,過數日方與收拾回去。)
    (比及周氏到得母家,母病已痊,留一月有餘。)
    (忽張遲有故人潘某在臨安為縣史,遣僕相請。)
    (張遲接得故人來書,次日先打發僕回報,許來相會。)
    (潘僕去後,遲與弟商議道)
周 氏:臨安縣潘故人出來相請,我已許約而去,家下要人看理,你當代我前往周家說知
    ,就同嫂嫂回來。
    (弟應諾。)
周 氏:(次日,張漢逕出門來到周家,見了嫂嫂道知)兄將遠行,特命我來接嫂嫂回家
    。
    (周氏乃是賢惠婦人,甚是敬叔,吩咐備酒相待。)
    (張漢飲至數杯,乃道)
遂 乃:路途頗遠,須趁早起身。
    (周氏遂辭別父母,隨叔步行而回。)
    (行到高嶺上,乃五月天氣,日色酷熱,周氏手裡又抱著小孩兒,極是困苦難行
    (,乃對叔道)
周 氏:日正當午,望家裡不遠,且在林中內略坐片時,少避暑氣再行。
遂 乃:(張漢道)既是行得難,少坐一時也好,不如先抱姪兒與我先去回報,令覓轎夫
    來接。
周 氏:如此恰好。
    (即將孩兒與叔抱回來,正值兄在門首候望。)
周 氏:(漢說與兄知)嫂行不得,須待人接。
    (遲即僱工轎夫前至半嶺上,尋那婦人不見。)
    (轎夫回報,張遲大驚,同弟復來其坐息處尋之,不見。)
    (其弟亦疑,謂兄道)
那 婦:莫非嫂嫂有什物事忘在母家,偶然記起,回轉去取,兄再往周家看問一番。
那 婦:(遲然其言,逕來周家問時)自出門後已半日矣,哪曾見她轉來?
    (遲愈慌了,再來與弟穿林抹嶺啟蒙尋,尋到一幽僻處,見其妻死於林中,且無
    (首矣。)
    (張遲哀哭不止。)
    (當日即與弟僱人抬屍,用棺木盛貯了。)
    (次日,周氏母家得知此事,其兄周立極是個好訟之人,即扭張漢赴告於曹都憲
    (,皆稱張漢欲奸,嫂氏不從,恐回說知,故殺之以滅口。)
    (曹信其言,用嚴刑拷打,張漢終不肯誣服。)
    (曹令都官根究婦人首級。)
    (都官著人到嶺上尋覓首級不得,便密地開一婦人墳墓,取出屍斷其首級回報。
    ()
    (曹再審勘,張漢如何肯招,受不過嚴刑,只得誣服,認做謀殺之情,監係獄中
    (候決。)
    (將近半年,正遇包大人巡審東京罪人,看及張漢一案,便喚張犯廳前問之。)
    (張訴前情。)
    (包公疑之:當日彼夫尋覓其婦首級未有,待過數日,都官尋覓便有,此事可疑
    (,令散監張漢於獄中。)
    (遂喚張龍、薛霸二公牌吩咐道)
包 公:你二人前往南街頭尋個卜卦人來。
    (適尋得張術士到。)
包 公:令你代推占一事,須虔誠禱之。
術 士:大人所占何事,敢問主意?
包 公:你只管報占,主意自在我心。
包 公:(推出一「天山遁」卦,報與包公道)大人占得此卦,遁者,匿也,是問個幽陰
    之事。
包 公:卦辭如何?
術 士:卦辭意義淵深難明,須大人自測之。
    (其辭云:遇卦天山遁,此義由君問。)
    (聿姓走東邊,糠口米休論。)
    (包公看了辭,沉吟半晌,正不知如何解說,便令取官米一斗給賞術士而去。)
    (喚過六房吏司,包公)
包 公:此處有糠口地名否?
    (眾人皆答無此地名。)
    (包公退入後堂,秉燭而坐,思忖其事,忽然悟來。)
    (次日升堂,喚過張、薛二公牌,拘得張遲鄰人蕭某來到,密吩咐道)
蕭 某:你帶二公人前到建康地方旅邸之間,限三日內要緝訪張家事情來報。
    (蕭某以事幹係情重,難以緝訪,慮有違限的罪,欲待推辭,見包公有怒色,只
    (得隨二公人出了府衙,一路訪問張家殺死婦人情由,並無下落。)
    (正行到建康旅邸,欲炊晌午,店裡坐著兩個客商,領一個年少婦人在廚下炊火
    (造飯,二客困倦,隨身臥於牀上。)
    (蕭某悄視那婦人,面孔相熟,婦人見蕭某亦覺相識,二人看視良久。)
    (那婦人愁眉不展,近前見蕭某問道)
近 前:長者從哪裡來?
蕭 某:我萍鄉人氏姓蕭者便是。
    (婦人聞之是與夫同鄉,便問)
婦 人:長者所居曾識張某否?
蕭 某:(蕭某大驚道)好似我鄉里周娘子!
周 氏:(周氏潸然淚下道)妾正是張遲妻也。
    (蕭乃道知張漢為你誣服在獄之故。)
周 氏:冤哉!
      當日叔叔先抱孩兒回去,妾坐於林中候之。忽遇二客商挑著竹籠上來,見妾
    獨自坐著,四顧無人,即拔出利刀,逼我脫下衣服並鞋。妾懼怕,沒奈何遂依他
    脫下。那二客商遂於籠中喚出一婦人,將妾衣並鞋與那婦人穿著,斷取其頭置籠
    中,拋其身子於林裡,拿我入籠中,負擔而行,沿途乞覓錢鈔,受苦萬端。
      今遇鄉里,恰是青天開眼,望垂憐恤,報知我夫急來救妾。
    (言罷,悲咽不止。)
蕭 某:(蕭某聽了道)今日包爺正因張漢獄事不明,特差我領公牌來此緝訪,不想相遇
    。待我說與公牌知之,便送娘子回去。
    (周氏收淚進入裡面,安頓那二客商。)
    (蕭某來見二公牌,午飯正熟,蕭某以其事情說與二人知之。)
    (張、薛二人午飯罷,搶入店裡面,正值二客與周氏亦在用飯。)
二 人:(二公牌道)包公有牌來拘你,可速去。
    (二客聽說一聲包爺,神魂驚散,走動不得,被二公牌綁縛了,連婦人直帶回府
    (衙報知。)
    (包公不勝大喜,即喚張遲來問。)
    (遲到衙會見其妻,相抱而哭。)
    (包公再審,周氏逐一告明前事。)
    (二客不能抵諱,只得招認。)
    (包公令取長枷監禁獄中,疊成案卷。)
    (包公以張漢之枉明白,再勘問都官得婦人首級情由,都官不能隱瞞,亦供招出
    (。)
    (審實一干罪犯監候,具疏奏達朝廷。)
    (不數日,仁宗旨下:二客謀殺慘酷,即問處決;原問獄官曹都憲並吏司決斷不
    (明,誣服冤枉,皆罷職為民;其客商貲帛賞賜鄰人蕭某;釋放張漢;周氏仍歸
    (夫家;周立問誣告之罪,決配遠方;都官盜開屍棺取婦人頭,亦處死罪。)
    (事畢。)
    (眾書吏叩問包公,緣何占卜遂知此事?包公)
包 公:陰陽之數,報應不差。卦辭前二句乃是助語,第三句『聿姓走東邊』,天下豈有
    姓聿者?猶如聿字加一走之,卻不是個『建』字!『糠口米休論』,必為糠口是
    個地名。及問之,又無此地名。想是糠字去了米,只是個單『康』字。離城九十
    里有建康驛名,那建康是往來衝要之所,客商並集,我亦疑此婦人被人帶走,故
    命鄰里有相識者往訪之,當有下落。果然不出我之所料。
    (眾吏叩服包公神見。)
    (第六十五則 地窨)
    
    
162**時間: 地點:
    (話說河南汝寧府上蔡縣,有巨富長者姓金名彥龍。)
    (娶周氏,生有一子,名喚金本榮,年二十五歲,娶妻江玉梅,年滿二十,姣容
    (美貌。)
    (忽一日,金本榮在長街市上算命,道有一百日血光之災,除非是出路躲避方可
    (免得。)
    (本榮自思:有契兄袁士扶在河南府洛陽經營,不若到他那裡躲災避難,二來到
    (彼處經營。)
    (回家與父母說知其故。)
包 公:(金彥龍曰)既如此,我有玉連環一雙,珍珠百顆,把與孩兒拿去哥哥家貨賣,
    值價一十萬貫。
    (金本榮聽了父言,即便領諾。)
    (正話間,旁邊走出媳婦江玉梅向前稟道)
玉 梅:公婆在上,丈夫在家終日只是飲酒,若帶著許多金寶前去,誠恐路途有失,怎生
    放心叫他自去?妾想如今太平時節,媳婦與丈夫同去。
包 公:(金彥龍道)我亦慮他好酒誤事,若得媳婦同去最好。今日是個吉日,便可收拾
    起程!
    (即將珍珠、玉連環付與本榮,吩咐過了百日之後,便可回家,不可遠遊在外,
    (使父母掛心。)
    (金本榮應諾,辭別父母離家,夫婦同行。)
    (至晚,尋入酒店,略略杯酌。)
    (正飲之間,只見一個全真先生走入店來,那先生看著金本榮夫婦道)
先 生:貧道來此抄化一齋。
    (本榮平生敬奉玄帝,一心好道,便道)
本 榮:先生請坐同飲。
先 生:金本榮,你夫婦二人何往?
本 榮:(本榮大驚道)先生所言,我與你素不相識,何以知我姓名?
先 生:貧道久得真人傳授,吉凶靡所不知,今觀你二人氣色,日下必有大災,切宜謹慎
    。
本 榮:某等凡人,有眼無珠,不知趨避之方;況兼家有父母在堂,先生既知吉凶,望乞
    憐而救之。
先 生:貧道觀你夫婦行善已久,豈忍坐視不救。今賜你兩丸丹藥,二人各服一丸,自然
    免除災難;但你身邊寶物牢匿在身。如你有難,可奔山中來尋雪澗師父。
    (道罷相別。)
    (本榮在路夜宿曉行,不一日將近洛陽縣。)
    (忽聽得往來人等紛紛傳說,西夏國王趙元昊興兵犯界,居民各自逃生。)
    (本榮聽了傳說之言,思了半晌,乃謂其妻江玉梅道)
本 榮:某在家中交結個朋友,喚作李中立,此人在開封府鄭州管下汜水縣居住,他前歲
    來我縣做買賣時,我曾多有恩於他,今既如此,不免去投奔他。
    (江玉梅從其言。)
    (本榮遂問了鄉民路逕,與妻直到李中立門首,先托人報知。)
    (李中立聞言,即忙出迎本榮夫婦入內。)
    (相見已畢,茶罷,中立問其來由。)
    (本榮即告以因算命出來躲災之事,承父將珍珠、玉連環往洛陽經商,因聞西夏
    (欲興兵犯境,特來投奔兄弟。)
    (中立聽了,細觀本榮之妻生得美貌,心下生計,遂對本榮道)
李中立:洛陽與本處同是東京管下,西夏國若有兵犯界,則我本處亦不能免。小弟本處有
    個地窨子,倘賊來時,只從地窨中躲避,管取太平無事。賢兄放心且住幾時。
    (便叫家中置酒相待,又喚當值李四去接鄰人王婆來家陪侍。)
    (李四領諾去了,移時王婆就來相見,請江玉梅到後堂,與李中立妻子款待已畢
    (,至晚,收拾一間房子與他夫妻安歇。)
    (過了數日,李中立見財色起心,暗地密喚李四吩咐道)
李中立:我去上蔡縣做買賣時,被金本榮將本錢盡賴了去。今日來到我家,他身邊有珍珠
    百顆,玉連環一對,你今替我報仇,可將此人引至無人處殺死,務要刀上有血,
    將此珠玉之物並頭上頭巾前來為證,我即養你一世,決不虛言。
    (李四見說,喜不自勝,二人商議已定。)
    (次日,李中立對金本榮道)
李中立:我有一所小莊,莊內有一窨在彼,賢兄可去一看。
本 榮:(本榮不知是計)賢弟既有莊所,我即與李四同往一觀。
    (當日乃與李四同去。)
    (原來金本榮寶物日夜隨身。)
    (二人走到無人煙之處,李四腰間拔出利刀道)
李 四:小人奉家主之命,說你在上蔡縣時曾賴了他本錢,今日來到此處,叫我殺了你。
    並不干我的事,你休得埋怨於我。
    (遂執刀向前來殺。)
    (本榮見了,嚇得魂飛天外,連忙跪在地上苦苦哀告道)
本 榮:李四哥聽稟:他在上蔡縣時,我多有恩於他。他今見我妻美貌,恩將仇報,圖財
    害命,謀夫占妻,生此冤慘。乞憐我有七旬父母無人侍養,饒我殘生,陰功莫大
    。
李 四:(李四聽了說道)只是我奉主命就要寶物回去。且問你寶物現在何處?
本 榮:寶物隨身在此,任君拿去,乞放殘生。
李 四:(李四見了寶物又道)我聞圖人財者,不害其命。今已有寶物,更要取你頭巾為
    證,又要刀上見血跡方可回報。不然,我亦難做人情。
本 榮:此事容易。
    (遂將頭巾脫下,又咬破舌尖,噴血刀上。)
李 四:我今饒你性命,你可急往別處去躲。
本 榮:我得性命,自當遠離。
    (即拜辭而去。)
    (當日李四得了寶物,急急回家與李中立交清楚。)
    (中立大喜,吩咐置酒,在後堂請嫂嫂江玉梅出來。)
    (玉梅見天色已晚,乃對中立道)
玉 梅:叔叔令丈夫去看莊所,緣何此時不見回來?
李中立:我家亦頗富足,賢嫂與我成了夫婦,亦夠快活一世,何必掛念丈夫?
玉 梅:妾丈夫現在,叔叔何得出此牛馬之言?豈不可恥!
    (李中立見玉梅秀美,乃向前摟住求歡。)
    (玉梅大怒,將中立推開道)
玉 梅:妻聞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妾夫又無棄妾之意,安肯傷風敗俗,以污名節!
李中立:你丈夫今已被我殺死,若不信時,我將物事拿來你看,以絕念頭。
李中立:(言罷,即將數物丟在地下道)娘子,你看這頭巾,刀上有血,若不順我時,想
    亦難免。
    (玉梅一見數物,哭倒在地。)
李中立:(中立向前抱起道)嫂嫂不須煩惱,你丈夫已死,我與你成了夫婦,諒亦不玷辱
    了你,何故執迷太甚!
    (言罷,情不能忍,又強欲求歡。)
    (玉梅自思:這賊將丈夫謀財殺命,又要謀我為妾,若不從,必遭其毒手。)
玉 梅:(遂對中立道)妾有半年身孕,你若要妾成夫婦,待妾分娩之後,再作區處。否
    則妾實甘一死,不願與君為偶。
    (中立自思:分娩之後,諒不能逃。)
    (遂從其言。)
李中立:(就喚王婆吩咐道)你同這娘子往深村中山神廟邊,我有一所空房在彼,你可將
    她藏在此處,等她分娩之後,不論男女,將來丟了,待滿月時報我知道。
    (當日,王婆依言領江玉梅去了。)
    (話分兩頭。)
    
    
163**時間: 地點:
    (且說本榮父親金彥龍,在家思念兒子、媳婦不歸,音信皆無。)
    (彥龍乃與妻將家私封記,收拾金銀,沿路來尋不提。)
    (不覺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江玉梅在山神廟旁空房內住了數月,忽一日肚疼,
    (生下一男兒。)
王 婆:(王婆進前道)此子只好丟在水中,恐李長者得知,累老身。
玉 梅:(玉梅再三哀告道)念他父親痛遭橫禍,看此兒亦投三光出世,望祈垂憐,待他
    滿月丟了未遲。
    (王婆見江玉梅情有可矜,心亦憐之,只得依從。)
    (不覺又是滿月,玉梅寫了生年月日,放在孩兒身上,丟在山神廟中候人抱去撫
    (養,留其性命,遂與王婆抱至廟中。)
    (不料金彥龍夫妻正來這山神廟中問個吉凶,剛進廟來,卻撞見江玉梅。)
    (公婆二人大驚,問其夫在何處,玉梅低聲訴說前事。)
    (彥龍聽了苦不能忍,急急具狀告理。)
    (卻值包公訪察,緝知其事。)
    (次日,差無情漢領了關文一道,逕投鄭州管下汜水縣下了馬,拘拿李中立起解
    (到台,令左右將中立先責一百杖,暫且收監,未及審勘。)
    (王婆又欲充作證見,憑玉梅報謝。)
    (包公令金彥龍等在外伺候。)
    
    
164**時間: 地點:
    (且說金本榮,自離了汜水縣,無處安身,逕來山中撞見雪澗師父,留在庵中修
    (行出家,不知父母妻子下落。)
    (心中憂愁不樂。)
    (忽一日,師父與金本榮道)
本 榮:我今日教你去開封府抄化,有你親眷在彼,你可小心在意,回來教我知道。
    (金本榮拜辭了師父,逕投開封府來,遂得與父母妻子相見,同到府前。)
    (正值包公升堂,彥龍父子即將前事又哭告一番。)
    (包公即令獄中取出李中立等審勘,李中立不敢抵賴,一一供招,貪財謀命是實
    (,強佔伊妻是真。)
    (包公叫取長枷腳鐐肘鎖,送下死牢中去。)
    (將中立家財一半給賞李四,一半給賞王婆。)
    (追出寶物給還金本榮。)
    (李中立妻子發邊遠充軍。)
    (聞者快心。)
    (第六十六則 龍窟)
    
    
165**時間: 地點:
    (話說東京離城五里,地名湘潭村,有一人姓邱名惇,家業殷實。)
    (娶本村陳旺之女為妻。)
    (陳氏甚是美貌,卻是個水性婦人,因見其夫敦重,甚不相樂。)
    (時鎮西有個牙儈,姓汪名琦,生得清秀,是個風流浪子,常往來邱惇家,惇以
    (契交兄弟情義待之。)
    (汪出入稔熟,常與陳氏交接言語。)
    
    
166**時間: 地點:
    (一日,汪琦來到邱家,陳氏不勝歡喜,延入房中坐定,對汪道)
陳 氏:丈夫到莊上算田租,一時未還,難得今日你到此來,有句話要對你說。且請坐著
    ,待我到廚下便來。
    (汪琦正不知是何緣故,只得應諾,遂安坐等侯。)
    (不多時陳氏整備得一席酒肴入房中來,與汪琦對飲。)
    (酒至半酣,那陳氏有心,向汪琦道)
陳 氏:聞得叔叔未娶嬸嬸,夜來獨眠,豈不孤單?
本 榮:(汪答道)小可命薄,姻緣遲緩,衾枕獨眠,是所甘願也。
陳 氏:(陳氏笑道)叔叔休瞞我,男子漢無有妻室,度夜如年。適言甘願,乃不得已之
    情,非實意也。
    (汪琦初則以朋友為上,尚不敢亂言,及被陳氏將言語調戲,不覺心動)
陳 氏:賢嫂既念小叔孤單,今日肯憐念我麼?
陳 氏:我倒有心憐你,只恐叔叔無心戀我。
    (二人戲謔良久,彼此乘興,遂成雲雨之交。)
    (正是色膽大如天,兩下意投之後,情意稠密,但遇邱惇不在家,汪某遂留宿於
    (陳氏房中,邱惇全不知覺。)
    (邱之家僕頗知其事,欲報知於主人,又恐主人見怒;若不說知,甚覺不平。)
    (忽值那日邱惇正在莊所與佃戶算帳,宿於其家。)
    (夜半,邱惇對家僕道)
家 僕:殘秋天氣,薄被生寒,未知家下亦若是否?
家 僕:只虧主人在外孤寒,家下夜夜自暖。
家 僕:(邱惇怪而疑之,便問)你如何出此言語?
    (家僕初則不肯說,及至問得急切,乃直言主母與汪某往來交密之情。)
    (邱聽此言,恨不得一時天曉。)
    (次日,回到家下,見陳氏面帶春風,越疑其事。)
    (是夜,盤問汪某來往情由,陳氏故作遮掩模樣道)
陳 氏:你若不在家時,便閉上內外門戶,哪曾有人來我家?卻將此言誣我!
家 僕:(邱道)不要性急,日後自有端的。
    (那陳氏懼怕不語。)
    (次日清早,邱惇又往莊上去了。)
    (汪某進來見陳氏不樂,問其故,陳氏不隱,遂以丈夫知覺情由告知。)
汪 某:既如此,不須憂慮,從今我不來你家便無事了。
陳 氏:(陳氏笑道)我道你是個有為丈夫,故有心從你。原來是個沒志量的人。我今既
    與你情密,須圖終身之計,緣何就說開交的話?
汪 某:然則如之奈何?
陳 氏:必須謀殺我夫,可圖久遠。
    (汪沉吟半晌,沒有計較處,忽計從心上來,乃道)
遂 乃:娘子的有實願,我謀害之計有了。
陳 氏:何計?
汪 某:本處有一極高山巔上原有龍窟,每見煙霧自窟中出必雨;若不雨必主旱傷。目下
    鄉人於此祈禱,你夫亦與此會。候其往,自有處置的計。
陳 氏:(陳氏喜道)若完事後,其餘我自有調度。
    (汪宿了一夜而去。)
    (次日,果是鄉人鳴鑼擊鼓,逕往山巔祈禱,邱惇亦與眾隨登,汪琦就跟在窟前
    (。)
陳 氏:(不覺天色黃昏,眾人祈禱畢先散去,獨汪琦與邱惇在後,經過龍窟,汪戲道)
    前面有龍露出爪來。
    (惇驚疑探看,被汪乘勢一推,惇立腳不定,墜入窟中。)
    (當下汪某跑走回來,見陳氏說知其事。)
陳 氏:(陳氏歡喜道)想我今生原與你有緣。
    (自是汪某出入其家無忌,不顧人知。)
    (有親戚問及邱某多時不見之故,陳氏掩諱,只告以出外未歸。)
    (然其家僕見主人沒下落,甚是憂疑,又見陳氏與汪某成了夫婦,欲告首於官,
    (根究其事。)
    (陳氏密聞之,遂將家僕逐趕出去。)
    (後將近一月餘,忽邱惇復歸家,正值陳氏與汪某圍爐飲酒,見惇自外入,汪大
    (驚,疑其是鬼。)
    (抽身入房中取出利刀呵叱,逐之出門。)
    (惇悲咽無所往,行到街前,遇見家僕,遂抱住主人問其來由。)
    (惇將當日被汪推落窟中的事說了一遍。)
家 僕:(家僕哭道)自主不回,我即致疑,及見主母與汪某成親,想他必然謀害於你,
    待訴之官,根究主人下落,竟被她趕出。不意吉人天相,復得相見,當以此情告
    於開封府,以雪此冤。
    (惇依言,即具狀赴開封府衙門。)
包 公:(包公審問道)既當日推落龍窟,焉得不死,復能歸乎?
家 僕:(邱惇泣訴道)正不知因何緣故。方推下的時節,窟旁皆茅葦,因傍茅葦而落,
    故得無傷。窟中甚黑,久而漸光,見一小蛇居中盤旋不動,窟中乾燥,但有一勺
    之水清甚,掬其水飲之,不復饑渴。想著那蛇必是龍也,常乞此蛇庇佑,蛇亦不
    見相傷,每於窟中輕移旋繞,則蛇漸大,頭角崢嶸,出窟而去,俄而雨下,如此
    者六七日。一日,因攀拿龍尾而上,至窟外則龍尾掉搖,墜於窟旁茅叢去了。因
    即歸家。正見妻與汪琦同飲,被汪利刀趕逐而出。特來具告。
    (言訖不勝痛哭。)
    (包公審實明白,即差公牌張龍、趙虎到邱家捉拿汪琦、陳氏。)
    (是時汪琦正在疑惑此事,不提防邱某已再生回家,竟具狀開封府,公牌拘到府
    (衙對理。)
    (包公審問汪琦,琦訴道)
包 公:當時鄉人祈禱,各自早散回家,邱至黃昏誤落窟中,哪有謀害之情?
      又其家緊密,往來有數,哪有通姦之事?
    
    
167**時間: 地點:
    (此時汪某爭辯不已,包公著令公牌去陳氏房中取得牀上睡席來看,見有二人新
    (睡痕跡。)
包 公:分明是你謀害,幸至不死,尚自抵賴!
    (即令嚴刑拷究,汪只得供招。)
    (將汪琦、陳氏皆定死罪。)
    (邱惇回家,見者欣喜。)
    (第六十七則 善惡罔報)
    
    
168**時間: 地點:
家 僕:(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莫道無報,只分遲早。
    (這句話是陰司法令,也是口頭常談。)
    (哪曉得這幾句也有時信不得。)
    (東京有個姚湯,是三代積善之家,周人之急,濟人之危,齋僧佈施,修橋補路
    (,種種善行,不一而足,人人都說姚家必有好子孫在後頭。)
    (西京有個趙伯仁,是宋家宗室,他倚了是金枝玉葉,謀人田地,占人妻子,種
    (種惡端,不可勝數。)
    (人人都說,趙伯仁倚了宗親橫行無狀,陽間雖沒奈何他,陰司必有冥報。)
    (那曉得姚家積善倒養出不肖子孫,家私、門戶,弄得一個如湯潑雪;趙家行惡
    (倒養出絕好子孫,科第不絕,家聲大振。)
    (因此姚湯死得不服,告狀於陰間。)
    (告為報應不明事:善惡分途,報應異用。)
    (陽間糊塗,陰間電照。)
    (遲早不同,施受豈爽。)
    (今某素行問天,存心對日,潑遭不肖子孫,蕩覆祖宗門戶。)
    (降罰不明,乞台查究。)
    (上告。)
包 公:(包公看完道)姚湯,怎的見你行善就屈了你?
姚 湯:我也曾周人之急,濟人之危,也曾修過橋樑,也曾補過道路。
包 公:還有好處麼?
姚 湯:還有說不盡處,大頭腦不過這幾件;只是趙伯仁作惡無比,不知何故子孫興旺?
包 公:我曉得了,且待在一邊。
    (再拘趙伯仁來審。)
    (不多時,鬼卒拘趙伯仁到。)
包 公:趙伯仁,你在陽世行得好事!如何敢來見我?
趙伯仁:趙某在陽間雖不曾行善事,也是平常光景,亦不曾行什惡事來!
包 公:現有對證在此,休得抵賴。帶姚湯過來。
姚 湯:趙伯仁,你占人田地是有的,謀人妻女是有的,如何不行惡?
趙伯仁:並沒有此事,除非是李家奴所為。
包 公:想必是了。人家常有家奴不好,主人是個進士,他就是個狀元一般;主人是個倉
    官、驛丞,他就是個樞密宰相一般。狐假虎威,借勢行惡,極不好的。快拘李家
    奴來!
    (不一時,李家奴到。)
包 公:李家奴,你如何在陽間行惡,連累主人有不善之名?
    (李家奴終是心虛膽怯,見說實了,又且主人在面前,哪裡還敢則聲。)
包 公:不消究得了,是他做的一定無疑。
趙伯仁:乞大人一究此奴,以為家人累主之戒。
包 公:我自有發落。
姚 湯:(叫姚湯)你說一生行得好事,其實不曾存有好心。你說周人、濟人、修橋、補
    路等項,不過舍幾文銅錢要買一個好名色,其實心上割捨不得,暗裡還要算人,
    填補捨去的這項錢糧。正是『暗室虧心,神目如電』。大凡做好人只要心田為主
    ,若不論心田,專論財帛,窮人沒處積德了。心田若好,一文不捨,不害其為善
    ;心田不好,日舍萬文錢,不掩其為惡。你心田不好,怎教你子孫會學好?趙伯
    仁,你雖有不善的名色,其實本心存好,不過惡奴累了你的名頭,因此你自家享
    盡富貴,子孫科第連芳。皇天報應,昭昭不爽。
    (仍將李惡奴發油鍋,餘二人各去。)
    (這一段議論,包公真正發人之所未發也。)
    (第六十八則 壽夭不均)
    
    
169**時間: 地點:
    (話說陰間有個注壽官,注定哪一年上死,準定要死的。)
    (注定不該死,就是死還要活轉來。)
    (又道陰騭可以延壽,人若在世上做得好事,不免又在壽簿上添上幾豎幾畫。)
    (人若在世上做得不好事,不免又在壽簿上去了幾豎幾畫。)
    (若是這樣說起來,信乎,人的年數有壽夭不同,正因人生有善惡不同。)
    (哪曉得這句話也有時信不得。)
    (山東有個冉道,持齋把素,一個常行好事,若損陰騭的,一無所為,人都叫他
    (是個佛子;有個陳元,一生做盡不好事,奪人之財,食人之肝,人都喚他是個
    (虎夜叉。)
    (依道理論起來,虎夜叉早死一日,人心暢快一日,佛子多活一日,人心喜歡一
    (日。)
    (不期佛子倒活得不多年紀就夭亡了。)
    (虎夜叉倒活得九十餘歲,得以無病善終。)
    (人心自然不服了。)
    (因此那冉佛子死到陰司之中告道:告為壽夭不均事:陰騭延壽,作惡夭亡,冥
    (府有權,下民是望。)
    (今某某等為善夭,為惡壽。)
    (佛子速赴於黃泉,雖在生者不敢念佛;虎叉久活於人世,恐祝壽者皆效虎。)
    (漫雲夭死是為脫胎,在生一日勝死千年。)
    (上告。)
包 公:(包公見狀即問道)冉道,你怎麼就怨到壽夭不均?
姚 湯:(冉道道)怨字不敢說,但是冉某平素好善,便要多活幾年也不為過,恐怕陰司
    簿偶然記差,屈死了冉某也未可知。
包 公:陰司不比陽間容易入人之罪,沒人之善。況夫生死大事,怎麼就好記差了!快喚
    善惡司並注壽官一齊查來。
包 公:(不多時,鬼使報道)他是口善心不善的。
包 公:原來如此。
姚 湯:(對冉道說)大凡人生在世,心田不好,持齋把素也是沒用的。況如今陽間的人
    ,偏是吃素的人心田愈毒,借了把素的名色,弄出拈搶的手段。俗語說得好,是
    個『佛口蛇心』。你這樣人只好欺瞞世上有眼的瞎子,怎逃得陰司孽鏡!你的罪
    比那不吃素的還重,如何還說不服早死?
包 公:(冉道說)冉某服罪了。但是陳元這樣惡人,如何倒活得壽長?
    (包公即差鬼卒拘陳元對審。)
    (陳元到了,包公)
包 公:且不要問陳元口詞,只去善惡簿上查明就是。
    (不多時,鬼吏)
鬼 吏:不差,不差!
包 公:怎麼反不差?
鬼 吏:(鬼吏通)他是三代積德之家。
包 公:原來如此。
      一代積善,猶將十世宥之,何況三代?但是陽世作惡,雖是多活幾年,免不
    得死後受地獄之苦。
    (遂批道:審得冉道以念佛而夭亡,遂怨陳元以作惡而長壽。)
    (豈知善不善在心田,不在口舌;哪曉惡不惡論積累,不論一端。)
    (口裡吃素便要得長壽,將茹葷者盡短命乎?一代積善,可延數世,彼小疵者,
    (能不宥乎?佛在口而蛇在心,更加重罪;行其惡而長其年,難免冥苦。)
    (毋得混淆,速宜迴避。)
    (批完,二人首服而去。)
    (第六十九則 三娘子)
    
    
170**時間: 地點:
    (話說廣東潮州府揭陽縣有趙信者,與周義相交,義相約同往京中買布,先一日
    (討定張潮艄公船隻,約次日黎明船上會。)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