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 至 第一五〇
141**時間: 地點:
(話說福建潘用中,官家之子也。)
142**時間: 地點:
(一日隨父候差於京師,用中喜吹笛,每次父出必於邸舍樓中傍欄吹之。)
(隔牆一樓,只爭二丈許,極是華麗。)
(但見畫欄綺窗,朱簾翠幕,一女子聞笛聲,垂窺觀望,久之,或時揭簾子露出
(半面。)
(用中見後,因問主人是誰家女子。)
(主人告是黃三郎之女孫,名麗娘也,初亦官宦之家。)
(若是月餘。)
143**時間: 地點:
(一日,用中與太學生彭上舍共車出郊遊賞,值黃府十數轎賞春遊歸,路窄,過
(時相挨,其第五乘轎乃其麗娘也。)
(轎窗皆半推,四日相視不遠,用中見那女子,神思飛揚,若有所失,作詩云:
(誰教窄路恰相逢,脈脈靈犀一點通。)
(最恨無情芳草路,匿蘭含蕙各西東。)
(用中吟罷暮歸。)
(吹笛時,月明如畫,又見女捲簾凴欄。)
(用中大誦前詩數遍,適父歸舍,遂就寢。)
(是時黃府有館賓晏仲舉,乃建寧人,次日用中往訪之,遂邀至邸樓中設席縱飲
(,吹笛而樂。)
(見女子復垂簾立聽,用中故問云)
用 中:對望誰家樓也?
故 意:(晏曰)即吾館所寓矣,主人有孫女,幼年從吾父讀書,聰明俊爽,且工詩詞。
(用中聽罷,愈動念情。)
(酒闌晏辭去,女子復揭簾半露其臉。)
(用中醉狂,取胡桃擲去,恰被麗娘接得,即用帕子裹胡桃復投回與用中。)
(揭開看時,帕上有詩四句云:欄杆閒倚日偏長,短笛無情空斷腸。)
(安得身輕如燕子,隨風容易到君旁。)
用 中:(用中讀罷呀道)此真才貌雙備,世上罕見!
(亦用帕子題詩裹胡桃復擲去。)
(麗娘打開見詩云:一曲臨風值萬金,奈何難買玉人心。)
(君若得解相如意,比似金徽恨更深。)
用 中:(麗娘看罷,沉吟半晌,自謂)俊才少有,若得此人為婚,復何恨焉。
(復題詩於帕,裹胡桃擲來。)
(擲去不及樓,墜於簷下,用中即下樓取之,被店婦拾得。)
(用中以情懇告,婦憐而還之,開著帕上詩云:自從聞笛苦匆匆,魄散魂飛似夢
(中。)
(最恨粉牆高幾許,蓬萊弱水隔萬重。)
(次日,用中謀於店婦道)
用 中:若得通見此女一會,當厚報謝。
故 意:(店歸道)遇有因便,為爾通達,必有相會之期。
(用中歡喜回邸。)
(未數日,店婦有機遇入黃府得見麗娘,密達知潘秀士之情。)
用 中:(麗娘云)我亦慕其為人,願見之一面,怎能夠通透?
故 意:(店婦道)娘子確有此意,今夜當以梯接之於妾房中,可得一會。
(麗娘許諾。)
(店婦回舍,說與用中知之。)
用 中:(用中喜道)事若能就,決不敢負。
(是夜將半,麗娘出樓外等待,店婦以梯接之入房中。)
(潘秀士已秉燭伺候,一見麗娘如天上降下。)
(二人各訴款曲,更深解衣就寢,枕上歡娛,及盡綢繆。)
(天明店婦仍取梯送之而去。)
(用中厚謝於店婦。)
(自是往來將有一月,並無知者。)
用 中:(忽夕麗娘來見用中云)家人頗知其事,親若究問,其罪難逃,不如隨君走去遠
處他鄉,庶得長久相從。
(用中依其言,見父推事故,言歸省母親,乃備船隻於河口等候,約定日期,與
(麗娘走離京師,就是店婦亦不知其去。)
(過數日,黃府得知此事,即令家人林浩沿路跟尋。)
(將二十日,趕至揚州,已捉住夫婦二個,解送回府。)
(黃三郎具告於孫御史衙門,將用中監係獄中。)
144**時間: 地點:
(其時用中之父已聽調於河北,親友故人散離東京,無得顧視,受苦萬千。)
(麗娘要送些衣食與之,又不能通透。)
(三郎要將女孫嫁與趙指之子,已受了聘禮,意要謀死用中,遣人將金帶一副、
(珍珠二斗,密送與孫御史,令他打死用中。)
(孫御史已受其賄,就問用中死罪,吩咐獄卒結果之。)
(獄卒不忍,為他報之其父。)
(其父聞知消息,即來開封府投告於包太尹。)
(及獄中取用中根勘,已見其形體羸瘦,危困甚苦。)
(當堂供招前情。)
(拯又恐未實,再拘店婦問之,訴說與用中相同。)
(勘審明白,差公牌喚得黃三郎到衙,責之云)
三 郎:汝孫女初未嫁人,潘用中不曾納婦,雖兩下有不待父母之微愆,其為匹配,亦相
當矣。汝何得重賄官物,要致人於死地?自得何罪?
(三郎低首無語。)
(拯令將此一干人監下。)
(次日奏知仁宗,仁宗旨下)
仁 宗:孫御史是重任衙門,受著私物,國法舊例,罷職為民;黃麗娘仍前與潘用中為婚
;黃三郎造意不善,雖未得行,罰金五千緡。
(拯依擬判訖。)
(黃麗娘與用中竟諧伉儷,夫婦甚感包公之德,都下宣傳此事,以為奇遇也。)
(第五十五回 斷江儈而釋鮑僕)
(斷云:
( 奸惡謀財禍及彼,包公明鑒竟伸冤。)
(昭昭天理逃難跡,一鞫黃氏已獲全。)
145**時間: 地點:
(話說江州在城有二鹽儈,皆慣通客商,延接往來之家。)
(一姓鮑名順,一姓江名玉。)
(二人雖是交契,而江多詐,而鮑敦實。)
(鮑儈得鹽商抬舉,置成大家,娶城東黃億女為妻。)
(黃氏賢惠善處,饋中飲食,不拘長幼皆得均勻,以此內外都歡悅,隨其所令。
()
(過鮑門二年,生有一子,名鮑成,年將十歲,不事詩書,專好遊獵,父母禁之
(不止。)
146**時間: 地點:
(一日,鮑成領家童萬安出打獵,潘長者花園裡,見柳樹上一黃鶯,鮑成放一彈
(打落園中。)
(時潘長者眾女孫在花園遊戲,鮑成著萬安人園裡拾那黃鶯。)
(萬安進前,見園中有人,不敢入去,成云)
長 者:爾如何不撿黃鶯還我?
仁 宗:(萬安答道)園中有一群女子,如何敢冒進?需待女子回轉,然後取之。
(鮑成遂坐亭子上歇下。)
(及到午時女子回轉去後,萬安越牆入去,尋那鶯兒不見,出來說知鮑成)
女 子:沒有鶯兒,莫是那一起女子撿得去了?
(鮑成大怒,擘面打去,萬安鼻上受了一拳,打得鮮血迸流,大罵一頓。)
(萬安不敢作半聲,隨他回去,亦不對主人說知。)
(黃氏見家童鼻下血痕,問之)
問 之:今日令爾與主人上莊,去也未曾?
(萬安不應,黃氏再問,萬安只得將打獵事情、因失落鶯兒被責之事說了一遍。
()
黃 氏:(黃氏怒云)人家養子要讀詩書,久後方與父母爭得氣,有此不肖,專好遊蕩閒
走,卻又打傷家人!
(即將獵犬打死,使用器物盡行毀之,逐於莊所,不令回家。)
(鮑成深恨萬安,常要生個惡事捏他,只是沒有機會處,遂忍在心。)
(是時江儈雖亦通鹽商,本利折耗,做不成家。)
(因見鮑儈富貴,思量要圖他的金銀。)
147**時間: 地點:
黃 氏:(一日心生一計,前到鮑家叫聲)鮑兄在家否?
(適黃氏正在廊下裁衣服,聽見有人喚丈夫聲,連忙出簾外來看,卻是江某。)
黃 氏:(黃氏揭起簾子相見道)江叔叔,請入裡坐。
江 某:要見鮑兄商量一經紀事。
黃 氏:適與鹽商入江口,少刻便回。
(道聲才罷,鮑恰歸來,入見江某,不勝之喜,便令黃氏整酒禮待之。)
(筵席已備,江鮑對席斟酒,二人席上正說及經紀間事,江某笑云)
江 某:有一場大利息,小弟要去,怎奈缺少銀兩,特來與兄商議,需會著財本而去,方
能入手。
(鮑問甚事,江答)
江 某:蘇州巨商有綾錦百箱,不遇價,願賤售之回去。此行得百金可收其貨,待價而沽
,利息何啻百倍?
(鮑是個愛財之人,聞知歡然,許同去。)
(約以來日在江口相會。)
(江飲罷辭去。)
(鮑以其事與黃氏道知,黃氏甚不樂,而鮑某意堅難阻,即收拾百金,吩咐萬安
(挑行李後來。)
(次日侵早,鮑攜金逕出門,將到江口,天色微明,江某與僕周富並其姪二人,
(備酒先在渡中等侯,見鮑來即引上渡。)
江 某:日未出,露氣彌江,且與兄飲幾杯開渡。
(鮑依言不辭,一連飲十數杯早酒,頗覺醉意。)
(江某務勸其飲,鮑以早酒不消許多。)
江 某:好意待兄,何以推故?
(即袖中取秤錘投之,正中鮑目,昏倒在渡。)
(二姪竟進搏殺之,取其金,投屍於江回來。)
(比及萬安挑行李到江口,不見主人所在。)
江 某:(等到日午,問人皆道未有,萬安只得回來,見黃氏云)主人未知從哪條路去,
已趕他不遇而回。
(黃氏自覺心動,怏怏而已。)
(待過三四日,忽報江某已轉,黃氏即著人問之,江某)
江 某:那日等候鮑兄不來,我自己開船而去。
(黃氏聽回報,驚慌屢日,令人四處體訪,並無消息。)
(鮑成在莊所聞,忖道)
拯 忖:此必萬安謀死,故挑行李回來瞞過。
(即具告於王知州。)
(拘得萬安到衙根問,萬安苦不肯招。)
(鮑成立地稟復說是積年刁僕,是其謀殺無疑。)
(王知州信之,用嚴刑拷勘,萬安受苦不過,只得認個謀殺情由,長枷監入獄中
(。)
(結案已成,該正大辟。)
(是冬,仁宗命拯審決天下死罪,萬安亦解赴東京聽審。)
(拯問及萬安案卷,萬安悲號不止,告以前情罷,乃云)
拯 乃:前生當還主人死債矣。
拯 忖:白日謀殺人豈無見知者?若利主人之財,則當遠逃妖,寧肯自回為爾告首?
(便令開了長枷,散監獄中,密遣公牌李吉,吩咐前到江州鮑家體訪此事,若有
(人問萬安如何,只道已典刑矣。)
(李吉領旨去了。)
(當下江某得鮑百金,遂致大富。)
(及聞萬安問抵命,心常忽忽,惟恐發露。)
江 某:(忽夜夢見一神人告云)爾將鮑金致富,屈陷他僕抵命,久後有穿紅衫婦人發露
此事,爾宜謹慎。
(江夢中驚醒,密記心下。)
(一月餘,果有穿紅衫婦人攜鈔五百貫來問江買鹽。)
(江俄然在心,迎接婦人至家,甚禮待之。)
婦 人:與君未相識,何蒙重敬?
江 某:難得貴娘子下顧,有失迎款,但要鹽,須取好的送去,何用錢買?
婦 人:妾夫於江口販魚,特來求君鹽醃藏,若不受價,妾即轉買於他儈。
(江惟謹從命,倍價與鹽。)
(婦人正待辭行,值僕周富捧一盆穢水過來,滴污婦人紅衣。)
(婦人甚怒,江陪小心謝懇道)
婦 人:小僕失方便,萬乞赦宥,情願賞衣資錢。
(婦人猶恨而去。)
(江怒,將僕縛之而撻,二日才放。)
(周富不勝其恨,逕來鮑家見黃氏,報知某日謀殺鮑順劫金之事。)
(黃氏大恨,即令具告於官。)
黃 氏:(周富進道)若在本州告首,爾夫之冤難雪。惟開封府包丞相處方得伸理。
(黃氏正憂慮間,適李吉入見黃氏,稱說)
李 吉:東京而來,缺少路費,冒進尊府,乞覓盤糧而已。
黃 氏:(黃氏便問)爾自東京來,曾聞萬安獄中事否?
李 吉:已處決矣。
(黃氏聽罷,悲咽不止。)
(李吉問故,黃氏)
黃 氏:今謀殺夫者已知明白,誤將此人抵命矣。
(李吉不隱,方乃直告包公差來體訪之由。)
(黃氏取過花銀十兩,令公人帶周富尋夜赴東京,入府衙見拯告首前情。)
(拯審實明白,即發遣公牌到江州,拘江一干犯人到衙前,用長枷監於獄中根勘
(。)
(江不能抵諱,一款招認謀害鮑某事情。)
(拯疊成案卷,問江某叔姪三人償命;放了萬安;追還百金,給一半賞周富回去
(。)
(當下萬安得明冤情,不致枉死,而被害者仇魂得復雪,雖是天理昭彰如此,而
(包公德量千載之下其盛矣哉。)
(第五十六回 杖奸僧決配遠方)
(斷云:
( 宋女嫌疑遭棄逐,奸僧施計怎逃刑。)
(包公千載聲名盛,一鞠從交法令明。)
148**時間: 地點:
(話說東京離城二十里,有一地名新橋,有富人姓秦名得,原亦有名之裔,娶南
(村宋澤之女秀娘為妻。)
(秀娘性格溫柔,幼年知書,其父愛之,使就鄰里李先生學。)
(秀娘明敏過人,凡書一經目遂記之不忘,以此詩詞歌賦,綴聯成誦,大為人所
(重。)
(年十九歲過秦得門後,待人禮客,饋中飲食,甚稱夫意。)
149**時間: 地點:
(一日秦得表兄有婚姻之期,著人來請秦得。)
(秦得與宋氏道知,逕赴約而去。)
(表兄許大郎見秦得來到,不勝歡喜,設酒禮相待,一連留款數日。)
(宋氏懸望不回,因出門首等候,忽見一僧人遠遠來到。)
(那僧人:頭頂三山帽,身穿百納衣。)
(缽盂隨手捧,誦偈不暫離。)
(將近行過秦宅門首,見宋氏立於簾子下,僧人只顧偷目視之。)
(不提防石路凍滑,正向前長揖,忽跌落於沼中。)
(時冬月寒凍,僧人走得起來,渾身是水,戰慄不有當。)
(秀娘見而憐之,叫他入來,在外舍坐定,連忙入廚下燒著一堆火出來與僧烘乾
(衣服。)
(那僧人口稱感德,就附火邊烘焙衣服。)
(秀娘又持一甌湯出,與僧人飲訖。)
(秀娘問其從何而來,和尚)
和 尚:貧僧住居城裡西靈寺,日前師父往東院未回,特著小僧去接。適行過娘子門首,
不覺路邊水凍石滑,遭跌沼中。今日不是娘子施德,幾喪性命。
秀 娘:爾衣服既乾,可就前去,倘夫主回歸,見知不便。
(僧人應諾,正待拜辭而行,恰遇秦得轉來,見一和尚坐舍外烤火,其妻亦在旁
(邊,心下大不樂。)
(僧人懷懼,逕抽身走去。)
(秦得入問妻僧人從何來之故,宋氏不隱,具知)
僧 人:遭跌沼中,我憐而取火與之烘焙衣服。
拯聽罷:(秦得聽罷怒云)婦人女子不出閏門,鄰里間有許多人,若知爾取火與僧人,豈
無議論?
秦得是個明白丈夫,如何容得爾不正之婦?
僧 人:(即令)速回母家,不許再入吾門。
(宋氏低頭無語,不能辯論,見其夫決意要逐她,沒奈何只得回歸母家。)
(母氏得知棄女之由,埋怨女身不謹,惹出丑聲,甚輕賤之,雖是鄰里親戚亦疑
(其事。)
(秀娘不能自明,悔之無及,憂悶累日,靜守閏門不出。)
(每對更殘,寂寥無賴,因述古體幾篇以自怨。)
(詩曰:挑盡殘紅苦夜長,縈心萬事已參商。)
(朔風不管人憔悴,暗送鈴聲到枕旁。)
(又詩曰:倚欄頻問夜如何?待月中庭欲睡遲。)
(砌壁蛩蟲如訴怨,不關風景自生悲。)
(又詩曰:遙睹空中一寶輪,樓台深處避飛塵。)
(自來自去無相管,肯念凴欄有待人?)
(時光似箭,日月如梭,宋氏女為夫所棄,在母家有一年餘。)
(當下那僧人聞知宋女被夫棄逐出,便生計較,走離西靈寺,還俗長髮,改名劉
(意,要圖婚宋氏。)
(嘗言「和尚財人心」,此語說得真。)
(比及發齊,遂投裡嫗來宋家議親。)
秀 娘:(裡嫗先見秀娘之父)小娘子與秦官人不睦,故以醜事壓之,棄逐離門,未過兩
個月,便議劉宅女為室,不思量令娘子,如此背恩負義丈夫,顧戀他甚麼?老妾
特來議親,要與娘子再成一段好姻緣,未知尊意允否?
其 父:(其父笑道)小女子不守名節,遭夫逐棄,今留我家,常自怏快而已。肯嫁與否
,由她心意,此則我不敢主張。
(裡嫗遂入見其母親,道知與小娘子議婚之事。)
其 父:(其母歡悅,謂嫗云)我女兒被逐來家,有一年餘,聞得前夫已婚他家之女,往
日嫌疑未息,既有人婚,情願勸我女出嫁,免得人再議論。
(裡嫗見允,即回報於劉某,劉某暗喜。)
(次日,備重聘於宋家。)
(納姻初到,秀娘聞知此事,悲哀終日,飲食俱廢。)
(怎奈被母所逼,推托不過,只得順從,歸於劉氏之門。)
(花燭之夕,劉氏不勝歡喜,親戚都來作賀。)
(待客數日完備,劉某重謝裡嫗。)
(秀娘雖則被前夫棄逐,其心自謂彼無虧行之情,亦望久後仍得團圓。)
(誰想遭僧人之計,已失身於他人。)
(劉某雖則愛戀秀娘,秀娘終日快怏,慕念前夫不忘,曾自述一律以見志云:默
(默傷心只自言,好姻緣化惡姻緣。)
(回頭恨折章台柳,赧面羞看玉井蓮。)
(只為羹湯輕易泄,遂交鸞鳳等閒遷。)
(誰人為挽天河水,一洗前非共往愆。)
(將半載間,一日劉某為知己邀飲,甚醉而歸,正值秀娘在窗下對鏡而坐。)
(劉某原是個僧人,淫心協蕩,一見秀娘,乘興醉抱住,遂戲謔云)
劉 某:爾能認我否?
秀 娘:(秀娘俄答云)不能認。
劉 某:獨不記那被跌沼中,多得娘子取火來與那僧人乎?
秀 娘:(秀娘驚問)原何卻是著俗家?
劉 某:汝雖聰明,不料吾計。自當日聞汝被夫逐棄歸母家,我遂長髮,待成冠後,遣裡
嫗議親,不意娘子已得在我邊頭。
(秀娘聽罷,大恨於心。)
(過數日逃歸,見父說知此情,其父怒恨)
其 父:我女兒施德於爾,反生不良!
(遂具狀逕赴開封府衙陳告於拯。)
(拯差公牌拘得劉某、宋氏來證。)
(劉某辯問,不肯認。)
(拯再拘西靈寺僧人勘問,委的逃離寺裡還俗之徒。)
(拯令取長枷監於獄中根究,劉某不能抵諱,供謂)
劉 某:婦人既歸母家,方即歸俗長髮。
拯 乃:(拯乃判云)失遭跌已出有心,長髮問親真大不法。
(將劉某決杖脊配千里,宋氏斷歸母家。)
(後來秦得知妻無其事,再遣人議續前姻。)
(秀娘亦絕念不思歸家矣。)
(於是宋氏之名節方雪於僧人之決配,亦審矣。)
(第五十七回 續姻緣而盟舊約)
(斷云:
( 羅女還魂成夙偶,何巡贓污已休冤。)
(包公案律真奇異,張子依然續舊弦。)
150**時間: 地點:
(話說浙東張忠。)
(父與羅仁卿鄰居。)
(張家原是宦族而貧難,羅家驟興而富貴。)
(宋仁宗年間,兩家同日生產,張家生子名幼謙,羅家生女名惜惜。)
(二人稍長,羅家以惜惜寄學於幼謙家。)
拯 判:(人常戲謂曰)同生日者,何不結為夫婦?
(張、羅私以為然,密立券約,誓必諧老。)
(兩家父母不知也。)
(年十數歲,尚同席讀書,常眉來眼去,情意洽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