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  至  第四〇

31**時間: 地點:
    (一日忽懷歸計,遂收拾財物,先入諸葛武侯廟中祈簽,卜其吉凶。)
    (當下禱祝已畢,祈得一簽,有云:
    (  逢崖切莫宿,逢水切莫浴。)
    (斗粟三升米,解卻一身屈。)
    (梅敬祈得此簽,惘然不曉其意,只得趕回。)
    (不則一日,舟夫將船泊於大崖之下。)
    (梅敬忽然想起簽中有言「逢崖切莫宿」之句,遂自省悟,即令舟夫移船別住。
    ()
    (方移時間,大崖忽然崩下,陷了無限之物。)
    (梅敬心下大喜,方信簽中之言有驗。)
    (一路無礙,至家,姜氏接入堂上,再盡夫婦之禮,略敘久曠之情。)
    (時天色已晚,是夜昏黑無光。)
包 公:(移時之間,姜氏燒湯水一盆,謂梅敬曰)賢夫路途勞苦,請去洗澡,方好歇息
    。
    (梅敬聽了妻言,又大省悟:神簽有言「逢水切莫浴」,遂乃推故,對妻言曰)
梅 敬:吾今日偶不喜浴,不勞賢妻候問。
    (姜氏見夫言如此,遂即自去洗浴,姜氏正浴之間,不防被一人預匿房中,暗執
    (利槍從腹中一戮。)
    (可憐姜氏嬌姿秀麗,化作南柯一夢。)
    (其人潛躲出外去迄。)
    (梅敬在外等候,見姜氏多久不出,執燈入往浴房喚之,方知被殺在地,哭得幾
    (次昏迷。)
    (次日正欲具狀告理,又不知是何人所殺,正在猶豫不決之間,卻有街坊鄰舍知
    (之,慌往開封府首告)
梅 敬:梅敬無故自殺其妻,實乃敗壞倫理。
    (包公看了狀詞,即拘梅敬審勘。)
    (梅敬遂以祈簽之事告知。)
    (包公自思:梅敬才回,決無自殺其妻之理。)
包 公:(乃謂梅敬曰)汝去六年不歸,汝妻少貌,必有姦夫。想是姦夫起情造意,要謀
    殺汝,汝因悟神簽之言,故得脫免其禍。今詳觀神簽中語雲『斗粟三升米』,吾
    想官鬥十升,只得米三升。更有七升是糠無疑也。莫非這姦夫就是糠七否麼?汝
    可試思之,果是真否?
梅 敬:小人對門果有一人名喚康七。
    (包公即令左右拘喚來審。)
包 公:(康七叩首供狀曰)小人因見姜氏美貌,不合故起謀心。
      本意欲殺其夫,不意誤傷其妻。相公明見萬里,小人情願伏罪。
    (包公押了供狀,遂就斷其償命。)
    (即令行刑劊子押赴市曹處決。)
    (聞者歎其神明莫及也。)
    (第九回 判姦夫竊盜銀兩)
    (斷云:
    (  葉廣藏銀計亦良,豈期盜竊事成殃。)
    (包公神判傳天下,千古猶存姓字香。)
    
    
32**時間: 地點:
    (話說河南開封府陽武縣,有一人姓葉名廣,家亦中平。)
    (娶妻全氏,生得貌類西施,聰明乖巧。)
    (住居村僻處屋一間,鮮有鄰舍。)
    (家中以織席為生,妻勤紡織,僅可度活而已。)
    
    
33**時間: 地點:
    (一日,葉廣謀謂其妻曰)
葉 廣:吾意與汝在家勤謹,只堪度日,所餘只有四兩之數。吾今留銀一兩五錢在家,與
    賢妻聊作食用紡織之資。
      更有二兩五錢,吾欲往西京做些小買賣營生。待去一年半載,若蒼天不負男
    兒之願,得獲寸進,隨即回歸,再圖厚利,乃其志也。不知賢妻意下如何?
全 氏:妾聞大富由天,小富由勤。賢夫既有志經營,諒蒼天必不辜負所願也。妾意豈敢
    抗拒?但貲財鮮少,賢夫可宜斟酌而行。倘得獲其所欲,亦當早尋歸計,此則妾
    所至望矣。
    (葉廣聞妻之言,不覺喜慰於心,遂即將前本販買其貨而行。)
    (次年,近村有一人姓吳名應者,年近二八,生得容貌俊秀,聰明善詩,未娶有
    (室。)
    (偶經其處,窺見全氏貌類西施,就有眷戀之心,即懷不捨之意。)
    (隨即詢問近鄰,知其來歷。)
    (陡然思忖一計,即討紙筆就寫偽信一封,乃入全氏之家,向前施禮言曰)
全 氏:小生姓吳名應,舊年在西京與尊嫂丈夫相會,交契甚厚。昨日回家,承寄有信一
    封在此,吩咐自後尊嫂家或缺用,某當一任包足,候兄回日自有區處,不勞尊嫂
    憂心,故今專此拜訪。
    (全氏見吳應生得俊秀,語言誠實,又聞丈夫托其周濟,心便喜悅,笑容可掬。
    ()
    (兩下各自眉來眼去,咸有不捨之心。)
    (情不能忍,遂各向前摟抱,閉戶共枕同衾,宛若仙家玉樹,暗麝驅入,不可名
    (狀。)
    (吳應遂吟一律以戲之曰:
    (  天緣造就到仙房,暗麝熏人透骨芳。)
    (雲夾蘭台因見雨,霧垂瑤室便成霜。)
    (臨時吃盡消魂片,今夜方耽續命湯。)
    (興逸不容占句盡,心魂撩亂魄忙忙。)
全 氏:(全氏聽畢)妾雖不能吟詩,見叔佳制,可默而不答乎?
    (亦口占一律以和之曰:
    (  貪春仙客步蘭房,錦帳齊掀滿帳芳。)
    (月朗今宵疑不雨,天寒明旦自成霜。)
    (躊躇心上魚驚釣,進步廚前鳥就湯。)
    (管取稱君方便好,豈能憐我尚忙忙。)
    (二人吟詩已畢,雲雨才罷,吳應細思詩中之言,乃笑謂之曰)
二 人:吾諒尊嫂與丈夫備嘗經慣,豈真全未識風流者乎?
全 氏:妾別夫君一載有餘,往日與其歡會之時,自以為兒戲耳。今宵與賢叔接戰,方覺
    股栗,所謂『生未識燈花關,倏到花關骨盡寒』者也,望君推心,今後交感之時
    ,勿以見慣渾閒者相待。
二 人:(吳應笑曰)自識制度,不待嫂說。
    
    
34**時間: 地點:
    (自此之後,全氏住在樹僻,無人閒管此事,就如夫婦一般,並無阻礙。)
    (不覺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葉廣在西京經營九載,趁得百銀一十六兩,自思家中妻又少貌,不覺來此九載
    (,若久戀他鄉,不顧妻室,不免辜恩負義之誚,遂即收拾回程。)
    (在路夜住曉行,不則一日,到家已是三更時候,葉廣自思莊屋一間,門壁淺薄
    (,恐有小人暗算,不敢將銀進家,預將其銀藏在舍旁通水陰溝之內已畢,方才
    (喚妻開門。)
    (是時其妻正與吳應宿歇,極盡歡娛之意,忽聽得丈夫喚門之聲,即忙起來開門
    (,放丈夫進家。)
    (吳應驚得魂飛天外,躲在門後,候其關門,潛躲出外。)
    (全氏整備酒飯與丈夫略敘久曠之情,食畢收拾上牀。)
    (宿歇之間,全氏)
全 氏:賢夫出外經商,九載不歸,家中甚極勞苦,不知亦趁得些銀帛否?
葉 廣:銀有一十六兩,我因家中門壁淺薄,恐有小人暗算,未敢帶入家來,藏在舍旁通
    水陰溝之內。
全 氏:(全氏聞說大驚曰)賢夫既有許多銀回來,可速起來,取藏在家無妨,不可藏於
    他處,恐有知者取去,那時悔之晚矣。
    (葉廣依妻所說,忙跳起尋取,不防吳應只有舍旁竊聽葉廣夫妻言語,聽見藏銀
    (在彼,已被先盜去訖。)
    (葉廣尋銀不見,因與全氏鬧曰)
葉 廣:吾半夜獨自回家,並無一伴跟隨。
      及藏銀之際,又無一人知覺,奈何就有人盜去?必是汝因吾出外日久,家中
    與人通姦,今日必然與其宿歇,見我喚門之聲,汝即潛放出外。其人竊聽得知,
    因而盜去。汝實難辭其責矣。
    (其妻聽了,不敢明言,再三推說無有此事。)
    (葉廣不信,遂以前情具狀,扭扯其妻,逕赴包公案前陳告其事。)
    (包公觀罷狀詞,就將其妻勘問)
包 公:必有姦夫之情。
    (其妻堅意不肯招認。)
    (包公遂發葉廣回家,再出告示,喚張千、李萬私下吩咐)
拯吩咐:汝可將告示掛在衙前,押此婦人出外,枷號官賣,其銀還他丈夫,等候有人來看
    此婦者,即便拿來見我,我自有主意。
    (張李二人依其所行,押於門外。)
    (將及半日,忽有吳應在外打聽得此事,忙來與其婦私語。)
    (張李看見,忙扭吳應入見包公。)
包 公:你是甚人,敢來此處?
拯吩咐:(吳應告曰)小人是這婦人親眷,因見如此,故來看她,非有他故也。
包 公:汝既是她親眷,曾娶有內眷否?
拯吩咐:(吳應告曰)小人家貧,未及婚娶。
包 公:問汝既未婚娶,吾將此婦官嫁與你,只不知值價多少?
    (即喚書吏問其價數。)
包 公:(書吏復曰)復相公,此婦值銀三十兩。
包 公:(包公即對吳應曰)據書吏說,價值三十兩。我這裡官賣,只要汝價銀二十兩,
    汝可即備來秤。
拯吩咐:(吳應告曰)小人家道貧難,難以措辦。
包 公:既二十兩不出,可備十五兩來秤。
    (吳應又告貧難,包公)
包 公:誰人叫汝前來看她!若無十五兩,實要汝備十二兩來秤。
    (吳應不能推辭,即將盜其原銀熔過十二兩,詣台稱了。)
    (包公將吳應發放出外,隨拘葉廣進衙)
包 公:你看此銀是你的不是?
    (葉廣認了,稟曰)
葉 廣:此銀不是前銀,小人不敢妄認。
    (包公又發葉廣出外,又喚吳應問曰)
包 公:我適間叫她丈夫到此,將銀給付與他,他道婦人甚是美貌,心中不甘,實要價銀
    一十五兩,汝可揭借前來,秤完領去,不得有誤。
    (吳應只得回家。)
    (包公私喚張千、李萬吩咐曰)
包 公:汝可跟在吳應之後,看他若把原銀上鋪煎銷之時,汝可便說包爺吩咐,其銀不拘
    成色,不要上鋪煎銷,就可拿來見我。
    (張千領了言語,直尾其後而去。)
    (正值吳應又將原銀上鋪,張千即以包公前言說了。)
    (吳應只得將原銀三兩,湊秤完足。)
    (包公復發出外,就將前銀喚葉廣認之。)
葉 廣:(葉廣看了大哭曰)此銀實是小人之物,不知何處得之?
    (包公又恐葉廣妄認,枉了吳應,乃復以言貽之曰)
包 公:此銀乃是我庫中取出,何得假言妄認?
葉 廣:(葉廣再三告曰)此銀實是經小人眼目,相公不信,內有分兩可辨。
    (包公復詰其實,即令一一試之,果然分文不差。)
    (就拘吳應審勘,吳應歎異伏罪。)
    (包公即將其銀追完,將婦人脫衣受刑。)
    (吳應以通姦竊盜論罪,只杖一百,徒三年。)
    (復將葉廣夫婦判合,放回寧家,俱各拜伏而去。)
    (第十回 判貞婦被污之冤)
    (斷云:
    (  貞娘詩句預攸揚,查生失答欠分張。)
    (逆惡污貞情可惡,包公明見播昭彰。)
    
    
35**時間: 地點:
    (卻說河南許州管下臨潁縣,在州南六十里,有一人姓查名彝者,乃文雅士也。
    ()
    (少入縣庠,與學友顧守義為友。)
    (宋仁宗慶歷二年冬,父母憑媒,與其娶到近村尹貞娘為妻。)
    (畢姻之日,顧守義作詩一首以賀之曰:
    (  伉儷天然締好緣,才郎之子兩青年。)
    (綺筵光景春如許,花燭熒煌洞有天。)
    (情思交孚琴瑟美,彝倫攸敘室家全。)
    (從今早葉熊羆夢,喜氣洋洋獨佔春。)
    
    
36**時間: 地點:
    (當時查生得詩,笑容可掬,未及賡和,參拜祖宗、父母、諸親家。)
    (宴已罷,夫婦合巹,二人如魚得水,歡入洞房。)
葉 廣:(花燭之夕,查生正欲解衣而寐,尹貞娘乃止之曰)妾意郎君幼讀儒書,當發奮
    勵志,揚名顯親,期於遠大,非若尋常俗子之比。今日交會,可無一言而就寢乎
    ?妾今謬出鄙句,郎君若能隨口應答,妾即與君共枕同衾;若才力不及,郎君宜
    再赴學讀書,今宵恐違所願矣。
    (言訖,查生因命請題。)
葉 廣:(貞娘乃出詩句曰)點燈登閣各攻書。
    (查生思了半晌,未能應答,不覺面有慚色,遂即辭妻執燈,逕望學宮而去。)
葉 廣:(是時學中諸友,見查生盡夜而來,面有慚色,咸皆向前問曰)子今宵洞房花燭
    ,正宜同伴新人及時歡會行樂,今獨拋棄新人至此,敢問其故何也?
    (查生因諸友來問,即以其妻所出詩句告之。)
    (諸友咸皆未答而退。)
    (內有一人姓鄭名正者,為人平生極是好謔,聽聞查生此言,隨即漏夜私回,逕
    (往查生房內,與貞娘宿歇。)
    (原來貞娘自悔偶因出此戲聯,實非有心相難,不期丈夫懷羞而去,心中正自懊
    (悔不及。)
    (及見鄭正入房之時,貞娘只謂查生回家宿歇,不知其為鄭正也。)
問 之:(乃問之)郎君適間不能對答而去,今倏爾又回,莫非尋思得句,能對其意乎?
    (鄭正默然不答。)
    (貞娘忖是其夫懷怒,亦不再問。)
    (鄭正乃與貞娘極盡交歡之美,未及天明而去。)
問 之:(及天明查生回家,乃與貞娘施禮言曰)昨夜瞻承佳句,小生學問荒疏,不能應
    答,心甚愧赧,有失陪奉,獲罪良多,望乞恕容。
葉 廣:(貞娘曰)妾意君昨夜已回,緣何言此以誑妾也。
    (再三詰問其故,查生以實未回答之。)
    (貞娘細思查生之言,已知其身被他人所污,遂對查生言曰)
問 之:郎君若實未回,意郎君前程萬里,從今可奮志讀書,不須顧戀妾也。
    (言罷,即入房中自縊。)
    (移時查生知之,急與父母逕往救之,時已不及救矣。)
    (查生悲不能言,昏絕於地數番,父母急救方醒。)
    (當日查生悲不知其故,無詞告理,只得具棺殯葬已訖。)
    (不覺時光似箭,又是慶歷三年八月中秋節至,包公按臨至臨潁縣,直升入公廨
    (坐下,見因月色明朗,遂吟詩一首曰:
    (  太和元氣耿中秋,解卻襟懷積累愁。)
    (笑見團團離海角,喜瞻漸漸出雲頭。)
    (袁宏有興歌詩艇,庾亮歡心上酒樓。)
    (借問廣寒宮裡事,桂花多為狀元留。)
    (包公吟詩已畢,其時公廨庭前旁邊有一桐樹,樹下陰涼可愛,包公即喚左右,
    (將虎皮交椅移倚在桐樹之下,玩月消遣。)
包 公:(包公仍出詩句云)移椅倚桐同玩月。
    (包公出罷詩句,尋思欲湊下韻,半晌不能湊得,遂即枕椅而臥。)
    (似睡非睡之間,朦朧見一女子,年近二八,美貌超群,昂然近前下跪曰)
近 前:大人詩句不勞尋思,妾雖不才,隨口可對。
    (包公即令對之。)
女 子:(其女子)點燈登閣各攻書。
    (包公見此女子對得有理,即問之曰)
包 公:汝這女子,住居何處?可通名姓。
女 子:大人若要知妾來歷,除究本縣學內秀才,可知其詳。
    (言訖化一陣清風而去。)
    (包公醒來,乃是南柯一夢。)
包 公:(展轉尋思)此事可怪,莫非其中必有冤枉?
    (是夜宿於公廨,思忖一計。)
    (次日出牌,吩咐左右,喚集臨潁縣學秀才,來院赴考。)
    (包公出《論語》中題目,乃是「敬鬼神而遠之」一句,與諸生作文;又將「移
    (椅倚桐同玩月」詩句,出在題尾。)
    (是日諸生赴考已畢,內有秀才查彝,因見詩句偶合其妻貞娘前語,遂即書其下
    (云)
包 公:點燈登閣各攻書。
    (諸生作文已畢。)
    (包公傳令出外伺候。)
    (包公正看卷之間,偶然見查彝詩句,符合夢中之意。)
包 公:(即喚查彝問曰)吾觀汝文章,亦只是尋常,但對詩句,大有可取。
      吾諒此詩句必他人為之,非汝所能作也。吾今識破,可實言之,毋得隱諱。
    (查彝聞言,即以其妻前言,以致死於非命,一一稟知。)
包 公:(包公又問之曰)吾想汝夜往學中之時,內中必有平日極是善戲謔之人,知汝不
    回,故詐脫汝身,與汝妻宿歇,污其身體。汝妻懷羞,以致身死。汝可逐一說來
    ,吾當替汝伸冤。
問 之:(查彝稟曰)生員學中,只有姓鄭名正者,平生極好戲謔,外者非生員所知也。
包 公:(包公聽罷言曰)據汝所言,則汝妻被鄭正奸污無疑矣。
    (即令鄭強、李乾拘喚鄭正到台審勘。)
包 公:(鄭正初然抵死不認,後至受極刑,只得供招)因見查彝懷羞到學,鄭正不合起
    情造意,故脫身奸污,以致貞娘之死。
    (其罪招認是實,包公取了供詞,即將鄭正依擬因奸致死,發往法場處決已訖。
    ()
    (臨穎百姓咸敬畏包公,如神明暗察,莫敢欺心為非耳。)
    (第十一回 判石牌以追客布)
    (斷云:
    (  頑凶盜布肆不良,柴勝貪杯欠預防。)
    
    
37**時間: 地點:
    (當時若非包公判,難還布匹轉家鄉。)
    
    
38**時間: 地點:
    (話說宋仁宗寶元元年,浙江杭州府仁和縣,有一人姓柴名勝者,少亦習業儒,
    (家亦豐足。)
    (父母俱慶,娶妻梁氏,善孝舅姑。)
    (勝有兄弟柴祖,年已二八,俱各婚畢。)
    
    
39**時間: 地點:
    (一日,父母乃呼柴勝近前,訓之曰)
柴 勝:吾家雖略豐,每思成立之難如昇天,覆墜之易如燎毛,言之痛心,不能安寢矣。
      今名卿士大夫之子孫,但知穿華麗之衣,食甘美之食,諛其言語,驕傲其物
    ,遨遊宴樂,交朋集友,不以財物為重,輕費妄用,不知已身之所以耀潤者,皆
    乃祖乃父平日勤勞刻苦所得也。
      汝等但知飲芳泉而不知其源,食飯黍而不知其由,一旦時易事殊,失其故態
    ,意欲為學藝之時,吾知士焉而學之不及,農焉而勞之不堪,工焉而巧之不素,
    商焉而資之不給,雖欲學做好人,此時不可得也。吾今喚汝訓誨,汝能遵依吾言
    ,當思祖德之勤勞,懷念父功之刻苦,孜孜汲汲以成其事,兢兢業業以立其志,
    勿守株待兔以戀嬌妻,當收貲本往外經營,則可以盈其貲財,於身不棄,於人無
    愧,可以長守其富矣。不然,非我所知也。吾今欲令次兒柴祖守家,令汝出外經
    商,俾使得獲微利,以添用度,不知汝意如何?
柴 勝:兒承大人親誨,當銘刻於心,不敢違背。只不知大人要兒往何處經商,願賜一言
    ,兒當領命而行也。
其 父:吾聞東京開封府極好賣布,汝可將些本,往本府杭州販買幾挑,前到開封府,不
    消一年半載,自可還家矣。豈不勝如坐守食用乎?
    (柴勝遵了父言,遂將銀兩逕至杭州販布三擔,辭別父母妻子。)
    (兄弟柴祖與其餞行,時仲春三月十五日也。)
    (柴勝因見春光明媚,鶯穿綠柳,燕尋舊主,遂乃吟詩二律。)
    (先吟鶯詩曰:
    (  擲柳遷喬大有情,交交時作弄機聲。)
    (飛來庭院風光好,喚起紗窗午夢清。)
    (信口啼時音韻巧,黃金刷出羽毛輕。)
    (春江兩岸垂楊柳,好向高枝次第鳴。)
    (又吟燕詩曰:羽族知機社日來,翻身尋主入樓台。)
    (拶雲掠雨高還下,度柳穿飛去又來。)
    (兩翅拂殘花露水,一毛不染地風埃。)
    (烏衣國裡風光好,養子成時便帶回。)
    (柴勝吟畢,在路夜住曉行,不則一日,來到開封府,尋在東門城外吳子琛店裡
    (安下發賣。)
    (未及二日之間,柴勝思中自覺不樂,即令家童沽酒散悶。)
    (貪飲幾杯,俱各沉醉。)
    (不防吳子琛近鄰有夏日酷者,驀見柴勝帶布入店,即於是夜三更時候,將布三
    (擔盡盜去訖。)
    (次日天明,柴勝酒醒起來,方知布被盜去,驚得面如土色,罔知所措,就叫店
    (主吳子琛近前)
柴 勝:吾今初到東京,投汝店內安下,汝是有眼主人,吾是無眼孤客,在家靠父,出外
    靠主,何得昨夜見吾醉飲幾杯,行此不良之意,串盜來偷吾布三擔?吾意汝為典
    守之人,決亦難辭其責。今不跟究來還吾,必與汝興訟,那時悔無及矣。
近 前:(吳子琛辯說曰)吾為店主,以客來為衣食之本,安有串盜偷貨之理?
    (柴勝並不肯聽,一直扭到包公台前首告,包公即將吳子琛當廳勘問。)
    (子琛仍辯說如前。)
    (包公思判不得,即喚左右,將柴勝、子琛收監。)
    (次日吩咐左右,逕往城隍廟行香,意欲求神靈驗,判斷其事。)
    (不意一連行香三日,並無分文報應。)
    (包公亦無奈何,只得取出柴、吳二人跪下,包公)
包 公:汝布又不知何人盜去,至今三日不見蹤影,如何斷得明白?
    (遂即將二人每人責打十板,發放回家去畢。)
    (原來夏日酷當夜盜得布疋之時,已藏在村僻支處,即將其布首尾記號盡行塗抹
    (,更以自己印記印上,使人難辨。)
    (擺佈停當,然後零散拖往城中去賣,多落在徽州客商汪成鋪內。)
    (夏賊得銀入手,並無一人知覺。)
    (後來包公因將柴勝責打,發回吳店之後,次日包公忽忖一計,將衙前一個石牌
    (,令張龍、趙虎出衙傳說,將石牌抬入一門之下,要問石牌取布還客。)
    
    
40**時間: 地點:
    (其時,府前人眾皆來聚觀。)
    (包公見人來看,乃高聲喝問)
包 公:這石牌如此可惡!
    (喝令左右打了二十下。)
    (包公喝打已畢,又將別狀來問。)
包 公:(移時,又喝道)打!
    (如此三次,且把石牌扛到階下。)
    (包公見人聚看者多,即喝令左右將府門閉上,把內中為首者四人捉下,觀者皆
    (不知其故。)
包 公:(包公作怒言曰)吾在此判事,不許諸人混雜,汝等何故不遵禮法,無故擅入公
    廳,實難饒其罪責。
      今著汝四人,將內中看者報其姓名,內有糶米者,即罰他米,賣肉者罰肉,
    賣布者罰布。俱各隨其所賣者行罰。限定時下,汝四人即要拘齊來秤。
    (當下四人領命,移時之間,各樣皆有,四人進府交納。)
    (包公看時,內有布一擔,就喚四人吩咐曰)
包 公:這布權留在此,待等明日發還,其餘米肉各樣,汝等俱領出去退還原主,不許克
    落違誤。
    (四人領諾而出不題。)
    (包公復令左右拘喚柴勝、吳子琛到府。)
    (包公恐柴勝妄認其布,即將自己夫人所織家機二疋試之。)
故 意:汝認此布是你的否?
柴 勝:(柴勝看了)此布不是,小客不敢妄認。
    (包公見其誠實,復以內布一擔,抽出二疋,令其復認。)
    (柴勝看了,叩首告曰)
柴 勝:此實小人的布,不知相公何處得之。
包 公:此布首尾印記不同,你這客人緣何認得?
柴 勝:其布首尾印記雖被賊換過,小人中間還有尺寸暗記可驗,相公不信,可將丈尺量
    過,如若不同,小人甘當認罪。
    (包公如其言,果然毫末不差。)
    (隨令左右喚前四人到府,看認此布是何人所出。)
    (四人即出究問,知是徽州汪成鋪內得之。)
    (包公即便拘汪成追問。)
    (汪成指是夏日酷所賣。)
    (包公又喚左右拘夏賊審勘。)
    (包公喝令左右,將夏賊打得皮開肉綻,體無完膚。)
包 公:(夏賊一一招認)不合盜客布三擔,只賣去一擔。
      更有二擔寄在僻靜鄉村之內。
    (拯令公牌張強、薛霸跟去追完。)
    (柴勝、吳子琛二人感謝而去。)
    (包公又見地方供出夏賊平昔害民,即時依擬問發邊遠充軍。)
    (於是開封府內,盜賊屏息矣)
    (第十二回 辨樹葉判還銀兩)
    (斷云:
    (  尚靜祈神失卻財,葉孔奸謀拾得來。)
    (因吹樹葉分明斷,頓令二家頃刻開。)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