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一 至 第三七〇
361**時間: 地點:
武則天:(這日正在家中候信,忽聽京都城外有號砲聲音,吃了一驚,忙道)這是畿輔之
地,那裏有這軍械響聲。
(趕著命人出去查問。)
(那人才出了大門,只見滿街百姓不分老幼,無不歡天喜地,互相說道)
百 姓:這冤屈可伸了。若不是這三人忠心為國,將李飛雄擒住,廬陵王此時也不能還朝
。現在前隊已抵城外紮營,頃刻工夫車駕便要入宮,我們且在此等候,好在兩邊
跪接。
362**時間: 地點:
(當時紛紛擾擾,忙擺香案,以備跪接。)
(那人聽說如此,心下仍不相信,遠遠的見有一匹馬來,一個差官飛奔過去。)
百 姓:(眾百姓攔阻馬頭)你可由城外而來?廬陵王可進城麼?
無 不:(差官道)你們讓開,後面隨即到了。
(那人知是實情,趕著分開眾人,沒命的跑回家內,氣喘籲籲,向著武承嗣道)
趕 著:不好了,廬陵王已經入朝了。方才那個砲聲,乃是狄仁傑大隊紮營。想必高發弟
兄未能成功,這事如何是好?惟恐狄仁傑等人不肯罷休,究尋起來獲罪非輕。
(武承嗣聽了此言,登時大叫一聲道)
登 時:狄仁傑,我與你何恨何仇,將我這錦秀江山得而復去。罷了罷了,今生不能奈何
與你,來生狹路相逢同他算帳。
(說罷,自知難以活命,一人走進書房,仰藥而死。)
363**時間: 地點:
(當時武承業見了此事,也知獲罪不起,隨帶了許多金銀細軟,由後門帶領家眷
(,逃往他方。)
(惟有武三思不肯逃走,心下想)
武三思:這武后究是我姑母,即便追出實情,一切推到他兩人身上,諒武后也要看娘家分
上,不肯追求。
(正鬧之間,外面已喧嚷進來,說巡撫衙門許多差官衙役,將前後門把守,說刑
(部現在放了元大人,許敬宗為李飛雄事革職歸案審辦。)
(現在狄大人與元大人已經奉旨將許敬宗拿下,頃刻便來捉拿他弟兄。)
(武三思聽了此言,也不慌忙,一人坐在廳前等候。)
(稍頃,元、狄兩人到了裏面,先將旨意說明,便要命他同赴刑部。)
三 思:二位大人既奉旨前來,下官亦何敢逆旨。但此事下官實是不知,乃舍弟與許敬宗
同謀。現已畏罪身死,且聖上只命二位大人審問,並未查封家產,舍弟身死,不
能聽他屍骸暴露,不用棺盛殮之理。權請寬一日,將此事辦畢,定然投案待質。
若恐下官逃逸,請派人在此防守便了。
(元行衝見他如此言語,明知武后斷不至將他治死,此時見武承嗣已經自盡,大
(事無慮,落得做點人情,向著狄公)
向著狄:武承嗣乃是要犯,既是畏罪服毒,且奏知聖上,請旨定奪。
364**時間: 地點:
(當時兩人依然回轉刑部。)
(這裏武三思一面命人置辦棺木等件,自己一面入宮。)
(見了武后,哭奏一番)
武 后:前事皆武承嗣所為,現在已經身死。承業恐其波及,復又逃逸。武氏香煙,只剩
自己一人,如聖上俯念娘家之後,明日早朝趕速傳旨開赦。不然前後皆是一死,
便碰死在這宮中。
(說罷,大哭不止。)
365**時間: 地點:
(此時武后回想從前,悔之已晚,當時也只得準奏,命他回去收殮承嗣。)
(次日早朝,也就赦旨,說武承嗣雖犯大罪,死有餘辜,姑念服毒而亡,著免戮
(屍示眾。)
(武承業在逃,沿途地方訪拿解辦。)
(三思未與其謀,加恩免議。)
(狄公聽了此奏,知是奸臣不能誅絕乾淨,深以為恨。)
(所幸廬陵王入京,奸燄已熄,目前想可無慮。)
(當下退朝出來,隨同元行衝到刑部,升堂將許敬宗審訊。)
(敬宗知是抵賴不去,只得將前後備事直供一遍。)
(隨即錄了口供,次日奏明朝廷,奉旨斬首。)
(狄、元出朝,隨將許敬宗綁赴市曹,所有在京各官,以及地方百姓,受過凌辱
(之人,無不齊赴法場,看他臨刑。)
(到了午時三刻,人犯已到,陰陽官報了時辰,劊役舉起一刀,身首異處。)
(百姓見他頭已落地,無不拍掌叫快。)
(許多人擁繞上來,你撕皮,他割肉,未有半個時辰,將屍骸弄得七零八落的,
(隨後自有家屬前來收殮。)
366**時間: 地點:
(且說狄公與元行衝監斬之後,入朝復命,武后封他為樑國公,同平章事,入閣
(拜相。)
(所有元行衝、安金藏等人,皆論功行賞。)
(李飛雄故念自己投城,誤聽奸計,著免其斬首,帶罪立功。)
(眾臣次日上朝謝恩。)
(從此那班奸臣皆畏狄公威望,不敢再施詭計。)
(廬陵王居住東宮,每日侍奉武后,曲盡孝思。)
(誰知樂極悲來,狄公自入京以來,削奸除佞,整理朝綱,全無半刻閒暇,加以
(年歲高大,精力衰頹,以至積勤成疾。)
(這年正交七十一歲,武后見他年邁,一日問道)
武 后:卿家百年歸後,朕欲得一佳士為相,朝廷文武,可命誰人?
狄 公:文武醞藉,有蘇味道、李嶠兩人。若欲取卓犖奇林,則有荊州司馬張柬之。此人
雖老,真宰相村也,臣死之後,以他繼之,斷無遺誤。
(武后見了如此保奏,次日便遷為洛州司馬。)
(那知狄公保奏之後,未有數日,便身體不爽。)
(到了夜間三更,忽然無疾而逝。)
(在朝各官得了此信,無不哭聲震地,感念不忘。)
(五鼓上朝,奏明武后,武后也是哭泣道)
武 后:狄卿家死後,朝堂空矣。朝廷大事,有誰能決?天奪吾國老,何太早耶!
(隨傳旨戶部尚書,發銀萬兩,命廬陵王親去叩奠,謚誥封為樑文惠公,禦賜祭
(奠。)
(回籍之日,沿途地方妥為照料。)
(然後傳旨命張柬之為相。)
(誰料那班奸臣,見狄公已死,心下無所畏懼,故態復萌,復思奸詐。)
(張昌宗、張易之兩人,愈復肆無忌憚。)
(平日狐媚武則天,所有朝廷大臣,閣部宰相,一連數日皆不得見武后之面,廬
(陵王雖居東宮,依然為這般人把持挾制。)
張柬之:(張柬之一日嘆道)我受狄公知遇,由刺史薦升宰相,位高祿重,不能清理朝政
,致將萬裏江山送與小人之手,他日身死地下,何顏去見狄公?
(一人思想了一會,隨命人將袁恕已、崔元暐、桓彥範等人請來,在密室商議。
()
張柬之:(袁恕已道)聽說武后連日抱病,不能臨朝,因此二張居中用事。設有不測,國
事甚危,如何是好?
張柬之:欲除奸臣,必思妙計。現在羽林衛左將軍李多祚,此人頗有忠心,每在朝房,凡
遇奸賊前來,他便側目而視。若能與他定謀,除去國賊,則廬陵王便無後慮。
向著眾:(眾人齊聲道好)此人我等皆知,事不宜遲,可令人就此去請。
(當下張柬之出來,命人取了名帖,請李將軍立刻過來,有要事相商。)
367**時間: 地點:
(此時李多祚,正因連日武后抱病,朝政紛紜,一人悶悶在家,長籲短嘆,想不
(出一個善策可以將張昌宗兩人除去,忽然家人來稟說)
一 個:張柬之命人請你會議事。
(不禁心下一驚,復又暗喜道)
不 禁:我與他雖職分文武,他這宰相乃是欲仁傑保舉。此時請我,莫非有什麼妙計?
368**時間: 地點:
(當時回報,立刻過來。)
(家人去後,隨即乘轎來至張柬之相府。)
(柬之先命袁恕已等人退避,一人穿了盛服在後書房接見。)
(兩人行禮已畢,敘了寒暄。)
(張柬之見他面帶懮容,乃道)
張柬之:目今聖明在上,太子還朝,老將軍重慶升平,可為人臣的快事,何故心中不樂,
面帶懮容?莫非國官職未遷,以致抱憾麼?
(李多祚見問,知道試探他的口氣,乃道)
李多祚:老夫年已衰邁,還想什麼遷官加爵。但能如大人所言重慶升平,雖死而無怨。若
以華身而論,除國事未能報效,其餘也算得富貴兩全了。
(張柬之見他說了此言,也是同一心病,趁機便將除賊的話與他相商。)
(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六四回 張柬之用謀除賊 廬陵王復位登朝)
369**時間: 地點:
(卻說張柬之見李多祚所言,也是同一心病,趁機說道)
張柬之:將軍可謂富貴雙全。但不知今日富貴,是誰所致?
(多祚聽了此言,不禁起身流淚道)
多 祚:老夫南征北討,受先皇知遇之恩,以致薦居厥職。今日之富貴,先皇所賜也。
柬 之:將軍既受先皇之賜,今日先皇之子為二豎所危,何以不報先皇之德?
柬 之:(多祥到了此時,正是傷心不已,乃道)老夫久有此心,只因未得其便。大人乃
朝廷宰相,社稷良臣,苟利國家,惟命是德。
(柬之見他此言出於至誠、也就流淚道)
也 就:此時請將軍正為此事,刻下武后抱病,將軍能率部下斬關而入,將張昌宗誅絕,
然後請武后養病於上陽宮,則唐室江山豈不仍歸李姓?
多 祚:(多祚當時哭拜於地道)宰相之言真國家之福,老夫何敢不從。
370**時間: 地點:
(當時議定,柬之又命袁恕已等人出來,彼此相見,議論了一番。)
多 祚:老夫依計而行,設若外有奸人聞風起亂,那時何能兼顧?必得再有一人,以靖外
亂,方可萬全。
(柬之想了一會,起身)
起 身:此人已得之矣。下官在荊州之時,與長史楊元琰泛舟江中,偶談國事,慨然有匡
復之志。自張某入相,引為羽林衛右將軍,與將軍朝夕相見。其人赤心報國,具
有肝膽,何不此時去邀來,共議此事。
李多祚:(李多祚忙道)此人實可與謀,設非宰相言及,幾乎忘卻。老夫此時便去。
(說罷起身,來至楊元琰府內。)
(元琰見是多祚前來,隨即出見。)
(看他面有淚痕,忙問道)
起 身:將軍從何而來?為何面色不樂?
多 祚:適自宰相府中至此,聞將軍從前為荊州長史,與張公意氣相投,不知可有此事麼
?
起 身:(元琰道)某一身知遇,惟張公一人,豈僅意氣相投而已。
多 祚:既然如此,張公立等,有言面商,特命老夫前來奉約。
(楊元琰聽了此言,心下已猜著幾分,因有家人侍立兩旁,不便追問,隨即趁轎
(同至相府。)
(走入裏面,見袁恕已這乾人全在書房,無不懮形於色。)
無 不:(入座問道)相公呼我何來?若有用某之處,萬死不辭。
柬 之:將軍曾記江中之言乎?此其時矣,不能再緩。
無 不:(無琰道)某亦久有此心,只因獨力難支,未敢啟齒。此正為臣報國之秋,何敢
退避。
(當下六人商議已畢,柬之)
柬 之:前議雖佳,究竟絕裂。張昌宗雖在宮中,他家下未必無人。莫若用調虎離山之計
,引他出來,將他誅殺,豈不是好。
向著眾:若能如此,便省無限周折,且免武后震恐。
(眾人直至三鼓以後,方才各散。)
(次日李多祚打聽得張易之每日自回家中,將宮中禁物肆行搬運,至四鼓之時方
(進宮去。)
(多祚訪問清楚,當即選了五百親信兵丁,到了二鼓之後,借巡夜為名,向張昌
(宗住宅而來。)
(合當二張誅殺,卻巧張易之帶了許多宮禁之物,命兩個小太監隨著自己,由宮
(內回來。)
(方欲進門,後面李多祚已至,上前喝道)
李多祚:汝是誰人,竟敢犯夜。
(張易之見是羽林衛的軍兵,那裏能受,罵道)
張易之:汝這許多狗頭,不知此地是誰的府上,在此呼喝。
(眾兵本是李多祚指使,為捉他而來,當時上來數人,將他揪住道)
李多祚:不問是誰的門前,我們李將軍要將你帶去。
(說著也不問情由,早將兩手背於後面。)
(小太監想來幫助,無奈身邊俱有要物,不敢動手,只得)
只 得:汝等勿得羅??,此乃西宮張六郎府前。若不放手,可獲罪不淺。
(李多祚見已將張易之拿住,心下好不歡喜,隨即上前問道)
隨 即:汝是誰人?可從實說明,本將軍自有發落。
張易之:(張易之連忙答道)李將軍,你我皆一殿之臣,我乃張易之,難道未曾見過麼?
李多祚:誤國的奸臣,汝既說出姓名,何故深夜不在家中,帶著太監意欲何往?為我從實
言明。
張易之:目今武后抱病,方才進宮看視病症。蒙武后龍恩,命小太監送我回來,你何得在
門前攔阻?
李多祚:胡說。這太監身上明有寶物,顯見汝偷盜禁物,潛運家中,該當何罪?
(說著命人將小太監身上搜查。)
(頃刻上來數人,搜出許多物件。)
多 祚:汝這奸賊,此乃人贓兩獲,尚有何賴?顯見家中私藏不少了。
(隨命兵了分一半在門外把守,一半同自己入內起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