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 至 第三〇
21**時間: 地點:
(一日謁宰相杜太尉於宅門十字通衢。)
(街路稍狹,有二牛車東西交至,迪馬夾在其間。)
(馬驚,僕而臥,為車轍輾靴鼻逾寸而不傷腳指,三日後入拜翰林。)
(雖幸而免,亦神助也。)
(唐韓文公愈之甥有種花之異,聞於小說。)
(杜給事孺休典湖州,有染戶家池生青蓮花。)
(刺史收蓮子,歸京種於池沼,或變為紅蓮,因異,驛致書問染工。)
乃 謂:(曰)我家有三世治靛甕,常以蓮子浸於甕底,俟經歲年然後種之。若以所種青
蓮花子為種,即為紅矣。蓋還本質,又何足怪。
(乃以所浸蓮子寄奉之。)
(道士田匡圖親看此花,為愚話之。)
(愚見今以雞糞和土培芍藥花叢,其淡紅者悉成深紅,染者所言益信矣哉。)
(蜀王先主將晏駕,其年峨嵋山娑羅花悉開白花。)
(又荊州文獻王未薨前數年,溝港城隍悉開白蓮花。)
(一則染以氣類,一則表於凶兆,斯又何哉)
乃 謂:(唐左軍容使嚴遵美,於閹宦中仁人也,自言北司為供奉官,褲衫給事,無秉簡
(入侍之儀)樞密使廨署三間屋書櫃而已,亦無視事廳堂。狀後貼黃,指揮公事
(,乃是楊復恭奪宰相權也。
(自是常思退休。)
(一旦發狂,手足舞蹈,家人咸訝。)
乃 謂:(傍有一貓一犬,貓謂犬曰)軍容改常也,顛發也。
梁 新:(犬曰)莫管他,從他。
(俄而舞定,自驚自笑,且異貓犬之言。)
(遇昭宗播遷鳳翔,乃求致仕梁川。)
(蜀軍收降興元,因徙於劍南,依王先主,優待甚異。)
(於青城山下卜別墅以居之,年過八十而終。)
(其忠正謙約,與西門季玄為季孟也。)
(於時誅宦官,唯西川不奉詔,由是脫禍。)
(家有《北司治亂記》八卷,備載閹宦忠佞好惡,嘗聞此傳,偶未得見。)
(即巷伯之流未必俱邪,良由南班輕忌太過,以致參商。)
(蓋邦國之不幸也。)
(先是路岩相自成都移鎮渚宮,所乘馬忽作人語)
昭 宗:廬荻花,此花開後路無家。
(不久及禍。)
(然畜類之語,豈有物憑之乎石言於晉殆斯比也。)
(唐崇賢竇公家罕有名第,僕射先人,不善治生,事力甚困。)
(京城內有隙地一段,與大閹相鄰。)
(閹貴欲之,然其地止值五六百千而已。)
(竇公欣然以此地奉之,殊不言地價,乃曰)
乃 謂:將軍所便,不敢奉違。某有故欲往江淮上,希三兩處護戎緘題。
(其閹喜而致書,凡獲三千緡,由是幸濟。)
(東市有隙地一片,下氵亭污。)
(乃以廉值市之,俾奶嫗將煎餅盤就彼誘兒童,若拋磚瓦中一紙標,得一個餅。
()
(兒童奔走拋磚瓦博煎餅,不久十分填其六七,乃以好土填之,起一店停波斯,
(日獲一緡。)
(他皆效此,由是致富,延客朝士,時皆謂之輕薄,號為酒炙地。)
(亦能為人求名第,酒食聚人,亦希利之一端也。)
(竇回、竇雍,無文藝而取名,蓋飲啖之力也,得於元中凡數賢。)
(《御史台記》說裴明禮買宅事,與竇氏同,疑竇效裴之為也。)
(唐咸通中,前進士李昌符有詩名,久不登第。)
(常歲卷軸,怠於裝,因出一奇,乃作《婢僕詩》五十首,於公卿間行之。)
有 詩:春娘愛上酒家樓,不怕歸遲總不留。推道那家娘子臥,且留教住待梳頭。
乃 謂:不論秋菊與春花,個個能空肚茶。無事莫教頻入庫,一名閒物要{此夕}。
(諸篇皆中婢僕之諱。)
(浹旬京城盛傳其詩篇,為奶嫗輩怪罵騰沸,盡要摑其面。)
22**時間: 地點:
(是年登第。)
(與夫桃杖虎靴事雖不同,用奇即無異也。)
(唐廣南節度使下元隨軍將鐘大夫晚年流落旅寓陵州,多止佛寺。)
(有仁壽縣主簿歐陽愍其衰老,常延待之。)
(三伏間患腹疾,臥於歐陽之家,逾月不食。)
(歐主簿慮其旦夕溘然,欲陳牒州衙,希取鐘公一狀以明行止。)
乃 謂:(鐘公曰)病即病矣,死即未也。既此奉煩,何妨申報。
(於是聞於官中。)
(爾後疾愈。)
(葆光子時為郡卒,鐘公惠然來訪。)
(因問所苦之由,乃曰)
乃 謂:曾在湘潭遇干戈不進,與同行商人數輩就嶽麓寺設齋。寺僧有新合知命丹者,且
云服此藥後要退即飲海藻湯。或大期將至,即肋下微痛,此丹自下,便須指揮家
事以俟終焉。遂各奉一緡吞一丸。他日入蜀,至樂溫縣,遇同服丹者商人寄寓樂
溫,得與話舊。且說所服之藥大效。無何,此公來報肋下痛,不日其藥果下。急
區分家事,後凡二十日卒。某方神其藥,用海藻湯下之,香水沐浴,卻吞之。昨
來所苦,藥且未下,所以知未死。
(兼出藥相示。)
(然鐘公面色紅潤,強飲啖,似得藥力也。)
(他日不知其所終,以其知命丹有驗,故記之。)
(卷十一)
(唐金吾大將軍張直方,西班倜儻勛臣也,好接賓客,歌妓絲竹甲於他族,與裴
(相國休相對。)
(相國始麻衣就試,執金慕其風彩。)
(裴因造謁,執金款待異禮。)
(他日朝中盛稱裴秀才文藝,朝賢訝之,相國恐涉雜交,不遑安處,自是不敢更
(歷其門。)
(執金頻召不往。)
相 國:(或曰)裴秀才方謀進取,慮致物譽,非是偃蹇。
23**時間: 地點:
相 國:(一日又召,傳語曰)若不防及,即更奉薦。
(裴益悚惕。)
(唐薛昭緯侍郎,恃才與地,鄰於傲物,常以宰輔自許,切於大拜。)
(於時梁太祖已兼四鎮,兵力漸大,有問鼎之心,速於傳禪。)
(薛公銜命梁國。)
(梁祖令客將約回。)
乃 謂:(乃謂竭者曰)大君有命,無容卻回。
(速轡前邁,既至夷門,梁祖不獲已而出迎接,見薛公標韻詞辯,方始改觀,自
(是宴接莫不款曲。)
24**時間: 地點:
(一日,梁祖話及鷹鷂,薛公氐對,盛言鷙鳥之俊。)
(梁祖欣然,謂其亦曾放弄。)
(歸館後傳語送鷂子一頭,薛生致書感謝,仍對來人戒僮僕曰)
梁 祖:令公所賜,真須愛惜,可以紙裹安鞲袋中。
(來人失笑,聞於使衙。)
(唐進士崔昭矩為狀元,有進士團所由動靜舉罰。)
25**時間: 地點:
梁 祖:(一日,所由疏失,狀元笞之,逡巡,所由謝伏,於階前對諸進士曰)崔十五郎
不合於同年前面決所由,請罰若干。
(博陵無言以對。)
(唐崔亞郎中典眉州,程賀以鄉役差充廳子,其弟在州曾為小書吏。)
梁 祖:(崔公見賀風味有似儒生,因詰之曰)爾讀書乎?
乃 謂:(賀降階對曰)薄涉藝文。
(崔公指一物俾其賦詠,雅有意思。)
(處分令歸。)
(選日,裝寫所業執贄,甚稱獎之,俾稱進士,依崔之門,更無他岐。)
(凡二十五舉及第。)
(每入京,館於博陵之第,常感提拔之恩。)
(亞卒之日,賀為崔公服三年,人皆美之。)
(唐南蠻侵軼西川,苦無章障。)
(自咸通已後劍南苦之,牛叢尚書作鎮,為蠻寇憑陵,無以抗拒。)
(高公自東平移鎮成都,蠻酋猶擾蜀城。)
(掌武先選驍銳救急,人背神符一道。)
(蠻覘知之,望風而遁。)
(爾後僖宗幸蜀,深疑作梗,乃許降公主。)
(蠻王以連姻大國,喜幸逾常,因命宰相趙隆眉、楊奇鯤、段義宗來朝行在,且
(迎公主。)
掌 武:(高太尉自淮海飛章云)南蠻心膂唯此數人,請止而鴆之。
(迄僖宗還京,南方無虞,用高公之策也。)
掌 武:(楊奇鯤輩皆有詞藻,途中詩云)風裡浪花吹又白,雨中嵐色洗還青。江鷗聚處
窗前見,林啼時枕上聽。此際自然無限趣,王程不敢暫留停。
(詞甚清美也。)
(唐相國夏侯公孜富貴後得彭素之術,甚有所益。)
(出鎮蒲中,悅一娼妓,不能承奉,以致尾閭之泄,因而致卒。)
(有夏侯長官者,本反初僧也,曾依相國門庭,亂離後挈家寄於鳳州山谷,尋亦
(物故,惟寡妻幼子而已。)
(夏嫗獻此術於節使滿存,相公大獲濡濟。)
(其子名籍,學吟詩,入西川依托勛臣為幕下從事,時人號為夏侯驢子,乃世濟
(其鄙猥也。)
(僕聞之於強山人甚詳,亦嘗與籍相識。)
(籍子婿羅嶠與僕相知,亦多蓄姬妾,疑其染夏氏之風。)
(然夏侯長官者得非相國之師乎。)
(唐金吾大將軍張直方一旦開筵,命朝士看乾水銀,點制不謬。)
(眾皆歎羨,以謂清河曾遇至人。)
掌 武:(良久,張公大笑曰)己非所能,有自來矣。頃任桂府團練使,逢一道士蘊此利
術,就而求之,終不可得。乃令健卒縛於山中,以死脅之。道士驚怕,但言藥即
多獻,術則不傳,唯死而已。由是得藥,縱其他適。今日奉呈唯成丹也,非己能
也。
(唐高駢鎮成都,甚好方術。)
(有處士蔡畋者,以黃白乾之,取瓦一片,研丹一粒,半涂入火,燒成半截紫磨
(金,乃奇事也。)
(蔡生自負,人皆敬之,以為地仙。)
(燕公求之不得,久而乖露,乃是得藥於人,眩惑賣弄,為元戎笞殺之。)
(王先主時有何法成者,小人也,以賣符藥為業。)
(其妻微有容色,居在北禪院。)
(側左院有毳衲者,因與法成相識,出入其家,令賣藥銀,就其家飲啖而已。)
(法成以其內子餌之而求其法,此僧秘惜,遷延未傳。)
(乃令其妻冶容而接之,法成自外還家,掩縛欲報巡吏。)
(此僧驚懼,因謬授其法,並成藥數兩。)
(釋縛而竄。)
(法成聞此術以致發狂,大言於人,誇解利術,未久聞於蜀。)
(後主召入苑中,與補軍職。)
(然不盡僧法,他日藥盡,遽屬更變,伶俜而已,偶免謬妄之誅也。)
(彭韜光者,與何生切鄰,兼得其事,為餘話之。)
(高駢鎮維揚,有申屠別駕懷至術,為呂用之譖毀,一旦作竄。)
(燕公命吏齎長限牒所在尋捕,至襄州禪院中遇之,擒得申生,寄襄獄縶維。)
(申生告獄吏要見督郵韋公,吏以告之。)
掌 武:(韋遽面見,屏人曰)某身上有化金藥欲獻元戎劉公巨容,可乎?
(韋審之,遂非時入謁,因得道達,點㼿瓦半葉以呈之。)
(劉公歎訝,乃虛以叛獄而匿之。)
(僖皇在蜀,降天使至峴山,即田令孜弟也。)
(劉公乘醉將藥金誇於中使,中使回,聞於田中尉。)
(洎劉司空朝覲行在,與申生偕往,藏隱此人,不令他適。)
(田軍容銜之,於導江莊加害,劉、申皆不幸也。)
(有一子號申司馬,居朗州,尚存點汞藥在身。)
(荊南節判司空董太監得申生四粒藥,點四汞,奉一百千,以慰好奇之心也。)
(唐世長安有宗小子者解黃白朮,唯在平康狎游,與西川節度使陳敬微時游處,
(因色失歡。)
(他日陳公遭遇,出鎮成都,京國亂離,僖皇幸蜀,宗生避地,亦到錦江。)
(然畏潁川知之,遂旅遊資中郡,銷聲斂跡,惟恐人知。)
(寓應真觀,修一爐大丹未竟。)
(宗生解六壬,每旦運式,看一日吉凶。)
(無何,失聲便謀他適,走至內江縣。)
(潁川差人吏就所在害之,所修藥道士收得,傳致數家,皆不利人,莫知何也。
()
(唐李璧尚書出鎮東川,有律僧臨壇度人,四方受具者奔走師仰,檀施雲集,由
(是鞅掌嗜慾之心熾焉。)
(一旦發露,前後女童為尼者呈身之物殆一百四十五人,八座戮之。)
(葆光子嘗見同僚王行軍說幽州有壇長,近八十歲,即都校之元昆也。)
(每歸俗家,以其衰老,令小青扶侍,因而及亂,遂要反初,以青為偶,乃謂偶
(曰)
乃 謂:平生不謂有此歡暢,悔知之晚也。
(軍府怪而笑之。)
(僕有門徒僧,不欲斥其名。)
(經論甚博,未有乖露,他日預臨壇之列,尼輩參請,號曰依止。)
(自是丑聲盈耳,亦不以為恥。)
(嗚呼,如來制戒為入道之門,苟非其人,反為聚淫叢藪。)
(信乎道不虛行也!)
(唐崔元亮曾典眉州,每公退,具簡履以朝太上,焚精至,不捨晝夜。)
(嘗於州衙開黃道場,為民祈水旱疾疫而已。)
(散齋之晨必降祥雲鸞鶴,州民咸睹。)
(至今眉州每歲設黃齋,凡執事軍校及茶酒廝役承皆知齋法次第。)
(道士羅昭然壽一百一十三歲,預崔牧之齋席,跨驢出街,墜驢而腳在鐙內,因
(拖曳而死也。)
(又王蜀時,玉局觀道士趙駕仙、上官道士住青城山,修齋入壇行法事,其廝仆
(臥而驚魘,問師何在。)
(人問之,乃曰)
乃 謂:適見四人著緋自天而下,曳二道士於壇前鞭背二十。
(問者止之,令勿言。)
(比趙駕仙與上官道士相次患發背而斃。)
(又有何景衝作道門威儀,好食蒜,上壇行法事,時有蒜氣。)
(後於青城修齋,度江,船覆溺死。)
(斯蓋罔道不恭,為天罰也。)
(成中令鎮荊南,請道士梁威儀行法事,俯伏奏章,頓首存想,因之不起,乃醉
(睡也。)
(成公斥之,毀廢道場。)
(斯亦何、趙之流也。)
(大約荊湘僧道赴齋皆恣洪飲,俚人不以為非,欲求降鑒,安可得也)
(唐咸通亂離後,坊巷訛言關三郎鬼兵入城,家家恐悚,罹其患者令人寒熱戰忄
(栗,亦無大苦。)
(弘農楊比挈家自駱谷路入洋源,行及秦嶺,回望京師,乃曰)
乃 謂:此處應免關三郎相隨也。
(語未終,一時股忄栗,斯又何哉夫喪亂之間,陰厲旁作,心既疑矣,邪亦隨之
(。)
(關妖之說正謂是也。)
(愚幼年曾省故里,傳有一夷迷鬼魘,人,閭巷夜聚以避之,凡有窗隙悉皆涂塞
(,其鬼忽來即撲人驚魘,須臾而止。)
(唐自大中後進士尤盛。)
乃 謂:(封定鄉、丁茂場中頭角,舉子與其交者必先登第,而二公各二十舉方成名,何
(進退之相懸也!先是,李都、崔雍、孫皇、鄭四君子蒙其盼睞者,因是進升,
(故曰)欲得命通,問皇都雍。
葆光子:士無華腴寒素,雖瑰意琦行、奧學雄文,苟不資發揚,無以昭播,是則希顏慕蘭
、馳騁利名者不能免也。
(唐進士殷保晦、妻封夫人皆中朝士族也。)
(殷公曆官台省,始舉進士時文卷皆內子為之,動合規式,中外皆知。)
(良人倜儻疏放,善與人交,未嘗以文章為意。)
(黃寇犯闕,夫妻遭難。)
(初封夫人就刃,殷公失聲,雙血被面。)
(其從母為尼,親見其禍,泣言於姻親。)
(愚於殷之中表聞之方信。)
(古人云:淚盡繼之以血,哀痛之極也。)
(唐世劉崇望弟兄五人,內四人皆登進士第,仕至將相丞郎。)
(其元昆崇彝不及第,官至省郎。)
(生五男,每院各與一人為後,崇彝留一男,少有才思。)
(一旦心疾,唯染翰草制誥,褒貶朝中卿相,咸摭其實。)
(骨肉間懼聞於外,旋取燼之。)
(宛為掌誥之美,竟廢於時。)
(鄙夫蜀鄉,與前簡刺李詠使君有分。)
(隴右有一子,年十四,掌握管草詞,指揮天曹地府陰隙之事,落翰如飛。)
(家君憂懼,亦苦戒之。)
葆光子:(此子乃曰)但為我父,勿預我事。
(他日墜井而死。)
(心為靈台,既嬰風恙,而才思倫序,斯又何哉!)
(卷十二)
(唐盧尚書藩以文學登進士第,以英雄自許,曆數鎮,薨於靈武。)
(連帥恩賜弔祭,內臣厚希例貺。)
(其家事力不充,未辦歸裝,而天使所求無厭。)
葆光子:(家人苦之,親表中有官人於靈前告曰)家貧如此,將何遵副尚書平生奇杰,豈
無威靈及此宦者乎。
(俄而館中天使中惡,以至於卒。)
(是知精魂強俊者可不畏之哉!八座從孫尚在江陵,嘗聞此說,故紀之,以儆貪
(貨者。)
(唐相國楊收,江州人,祖為本州都押衙,父直為蘭溪縣主簿,生四子發、嘏、
(收、嚴,皆登進士第。)
(收即大拜,發以下皆至丞郎。)
(發以春為義,其房子以以乘為名。)
(嘏以夏為義,其房子以為名。)
(收以秋為義,其房子以鉅、钅、鑣、鑒為名。)
(嚴以冬為義,其房子以注、涉、洞為名。)
(盡有文學,登高第,號曰修竹楊家,與靜恭諸楊比於華盛。)
(收相少年於廬山修業,一日,尋幽至深隱之地,遇一道者謂曰)
相 國:子若學道,即有仙分。必若作官,位至三公,終焉有禍,能從我學道乎。
(收持疑,堅進取之心,忽道人之語。)
(他日雖登廊廟,竟離南荒之殛,悲夫!薛澤補闕乃楊氏之女孫婿,嘗語之。)
(唐張裼尚書有五子,文蔚、彝憲、濟美、仁龜皆有名第至宰輔丞郎。)
(內一子少年聞說壁魚入道經函中,因蠹食「神仙」字,身有五色。)
(人能取壁魚吞之,以致神仙而上升。)
(張子惑之,乃書「神仙」字,碎翦實於瓶中,捉壁魚以投之,冀其蠹蝕,亦欲
(吞之,遂成心疾。)
(每一發作,竟月不食,言語粗穢,都無所避其家扃閉而守之,俟其發愈,一切
(如常,而倍餐啜一月食料,須品味而飫之,多年方謝世。)
(是知心,靈物也,一傷神氣,善猶不可,況為惡乎!即劉辟吞人,張子吞神仙
(,善惡不同,其傷一也。)
(唐柳大夫比清廉耿介,不以利回家,世得筆法,蓋公權少師之遺妙也。)
(責授瀘州牧,禮參東川元戎顧彥朗相公,適遇降德政碑,顧欲濡染以光刊刻,
(亞台)
亞 台:惡固無所吝,若以潤筆先賜,即不敢聞命。
(相國欽之。)
(書訖,竟不干瀆也。)
(梁世兗州有下猛和尚,聚徒說法,檀施雲集,時號金剛禪也。)
(他日物故,建塔樹碑。)
(廬岳道士李德陽善歐書,下猛之徒請書碑誌,許奉一千緡。)
(德陽不允,乃曰)
乃 謂:若以一醉相酬得以施展,千緡之遺非所望也。
(終不肯書。)
(斯亦近代一高人也。)
(唐十軍軍容使開府嚴遵美門客楊寅善袁許之術,於京城西畿逢一李生,亦唐之
(疏屬,隆準龍顏,垂手過膝。)
(楊生異之,說於中尉,由是時有資遺之,意其必致非常。)
(黃寇犯闕,僖宗幸蜀。)
(李生為士民挾持入京,升含元殿,不逾浹旬,尋亦遇害。)
(豈大人之相只為一升殿乎莫可知之。)
(楊生歎嗟,不復言知人之鑒也。)
(王蜀先主時有道士李,亦唐之宗室,生於徐州而游於三蜀,詞辯敏捷,粗有文
(章。)
(因棲陽平觀,為妖人扶持,上有紫氣,乃聚眾舉事。)
(將舉而敗,妖輩星散,而獨罹其禍焉。)
(其適長裕者,臨邛之大儒也,與相善,不信之造妖,良由軀幹國姓,為群凶所
(憑。)
(所以多事之秋,滅跡匿端,無為綠林之嚆矢也。)
(先是,李有書召玉局觀楊德輝赴齋,有老道崔無攵,自言患聾,有道而托算術
(,往往預知吉凶。)
乃 謂:(德輝問曰)將欲北行,何如?
乃 謂:(崔令畫地作字,弘農乃書「北千」兩字,崔公以「千」插「北」成「乖」字)
去即乖耳。
(楊生不果去,而李齋日就擒,道士多罹其禍。)
(楊之倖免,由崔之力也。)
(唐楊鑣,收相之子,少年為江西推巡,優游外幕也。)
(屬秋祭,請祀大姑神。)
(西江中有兩山孤拔,號大者為大孤,小者為小孤,朱崖李太尉有《小孤山賦》
(寄意焉。)
(後人語訛作姑姊之「姑」,創祠山上,塑像豔麗,而風濤甚惡,行旅憚之。)
(每歲本府命從事躬祭,鑣預於此行。)
(鑣悅大姑容,偶有言謔浪。)
乃 謂:(祭畢回舟,而見空中雲務有一女子,容質甚麗,俯就楊公呼為楊郎,遜詞云)
家姊多幸,蒙楊郎彩顧,便希回橈以成禮也,故來奉迎。
(弘農驚怪,乃曰)
乃 謂:前言戲之耳。
亞 台:(小姑曰)家姊本無意輒慕君子,而楊郎先自發言,苟或中輟,恐不利於君。
(弘農憂惶,遂然諾之,懇希從容一月處理家事。)
(小姑亦許之。)
(楊生歸,指揮訖,倉卒而卒,似有鬼神來迎也。)
(薛澤補闕與鑣姻懿,常言此事甚詳。)
(近者故登州節判史在德郎中子光澤,甚聰俊,方修舉業,自別墅歸乘,醉入太
(山廟,謂神曰)
從 容:與神作第三兒,得否?
(自是歸家精神恍惚,似有見召,逾月而殂也。)
(嗚呼!幽明道隔,人鬼路殊,以身許之,自貽伊戚,將來可為鑒戒也。)
(僕嘗覽《柳氏訓序》,見其家法整肅,乃士流之最也。)
(柳比出官瀘州郡,洎牽復,沿路染疾,至東川通泉縣求醫,幕中有昆弟之子省
(之,亞台回面)
亞 台:不識。
從 容:(家人曰)是某院郎君。
亞 台:(堅云)不識,莫喻尊旨。
(良久,老僕忖之:得非郎君襆頭腳乎固宜見怪。)
(但垂之而入,必不見阻。)
(比郎君垂下翹翹之尾,果接撫之。)
(其純厚皆此類也。)
(僕親家柳坤即亞台疏房也,僑寓陽安郡。)
(伯仲相率省焉,亞台)
亞 台:讀書否修文否苟不如是,須學作官。我之先人修文成名,皆作官業,幸勿棄分陰
也。
(瀘州郡有柳大夫所造公廨,家具皆牢實粗重,傳及數政,莫知於今存否。)
(蜀朝東川節度許存太師,有功勛臣也。)
(其子承杰即故黔使君禧實之子,隨母嫁許,然其驕貴僭越,少有倫比。)
(作都頭,軍籍只一百二十有七人,是音聲伎術,出即同節使行李,凡從行之物
(一切奢大,騎碧暖座,垂魚紛錯。)
(每修書題,印章微有浸漬即必改換,書吏苦之,流輩以為話端,皆推茂刺顧為
(首。)
(許公他日有會,乃謂顧曰)
乃 謂:閣下何太談謗?
(顧乃分疏,因指同席數人為證。)
乃 謂:(顧無以對,逡巡乃曰)三哥不用草草,碧暖座為眾所知,至於魚袋上鑄蓬萊山
,非我唱揚。
(席上愈笑,方知魚袋更僭也。)
(刺茂州,入蕃落,為蕃酋害之。)
(西川衛前軍將李思益者,所著衣服莫非華煥纖麗。)
乃 謂:(蜀先主左右羨而怪之,先主曰)李思益一副衣裳大有所費,是要為我光揚軍府
,仰與江貨場勾當,俾其作衣裝也。
(先主又於作院見匠人裹裡小朵帽子,前如鷹嘴,後露腦枕,怪而截其嘴也。)
乃 謂:(又登樓見行人戴襤
席帽)破頭爛額,是何好事。
(然自務儉素,愛淨潔,皆此類也。)
乃 謂:(蜀朝有小朝士裴璨,俸薄且閒,或勸求宰一邑,裴曰)今之畿縣,非有仙骨何
以得?
(見其愛羨即可知也。)
乃 謂:(每云)黃寇之後所失已多,唯襪頭褲穿靴不傳舊時也。
亞 台:(僕同院司空監云)木圍裹頭於事最便,何必油拭火熨,日日勞煩此一事不請師
古,又嫌以銀稜瓷器托裡碗碟,徒費功夫。
乃 謂:措大暮年方婚少女,一生之事,遺丑可知。自非鐵石為心,未有不貽他說。戒之
,慎之!
(因述柳氏襆頭引起數事,豈資談笑,亦足小懲也。)
(唐乾寧中,補闕楊貽德華族科名,德孤道直,不容於時,請告華陰。)
(方屬京國擾攘,乃謀南來,藏跡於江陵,閭巷僦居,不露行止,旅舍無煙,藜
(藿不給,未嘗隕獲。)
(於時成中令延接朝客,士有依劉之言。)
(弘農韜藏,不及門宇。)
(一旦堂帖追回,成令驚訝,以為聞聽不至,闕申情禮,兼以入翰苑秉鈞軸期之
(。)
乃 謂:(補闕曰)人之官職又非妄圖,令公過飾,何當獎遇。今宰相何必要某,至於垂
搜羅之命他日不過作南中一刺史爾。此際必有奉擾。
(中令贈三百緡,只受三十緡,辦裝所卻納朝廷,號為「鐵補闕」。)
(未久,除道州牧,卻經江陵,告成令求十人,散從官衣裝五十千行資,他無所
(要。)
(成令甚重之。)
(他日棲南嶽,與玄泰布衲、遁希禪師同居車箱源雙泉,歸本長老得祖印於楊公
(。)
(既歿,家人亦終,似得懸解之道也。)
(本公得禪道於三賢,乃鄭起先輩為愚話之。)
(唐張林本士子擢進士第,官至台侍御,為詩小巧,多彩景於園林亭沼間。)
(至如「菱葉乍翻人彩後,荇花初沒舸行時」,他皆此類。)
(受眷於崔相昭緯,或謁相庭,崔公曰)
亞 台:何以久不拜見?
乃 謂:(林曰)為飯甕子熱發。
乃 謂:(崔訝飯甕不康之語,林曰)數日來水米不入,非不康耶?
(又寒月遺以衣襦,問其所需,乃曰)
乃 謂:一衫向下,便是張林。
(相國大笑,終始優遇也。)
葆光子:東方朔以詼諧自容,婁君卿以唇舌取適,非徒然也,皆有意焉。今世希酒炙之徒
托公侯之勢,取容苟媚,過於優旃,自非厚德嚴正之人未有不為此輩調笑也。
(唐沈詢,侍郎亞之之子也。)
(昆弟二人,一人乘舸泛河,為驚湍激船A,梁板漂遞,沈子亦漂而死。)
(詢鎮潞州,寵婢,夫人甚妒,因配與家人歸秦。)
(其婢旦夕只在左右,歸秦漸恨,伺隙事刂刃於詢,果罹兇手。)
(殺歸秦以充祭,亦無及也。)
(唐天復中,湖南節度使劉建封淫其牽攏官陳之婦。)
(陳為同列所戲,恥而發怒,伺便以蒺藜擊殺之。)
(馬氏有其位,於今禁蒺藜,蓋懲彭城之遭罹也。)
(淫為大罰,昔賢垂戒,作人君父得不以子禍奴禍取鑒哉!)
(唐王潛司徒與武相元衡有分,武公倉卒遭罹,潛常於四時紙錢以奉之。)
葆光子:(王後鎮荊南,有染戶許琛一旦暴卒,翌日卻活,乃具榜子詣衙)要見司徒。
葆光子:(乃通入於階前問之,琛曰)初被使人追攝至一衙府,未見王,且領至判官廳,
見一官人凴几曰:『此人錯來,自是鷹坊許琛,不干汝事,即發遣回。』謂許琛
曰:『司徒安否我即武相公也。大有門生故吏鮮有唸書於身後者,唯司徒不忘,
每歲常以紙錢見遺,深感恩德。然所賜紙錢多穿不得。司徒事多,檢點不至,仰
為我詣衙具道此意。』
(王公聞之,悲泣慚訝,而鷹坊許琛果亦物故。)
26**時間: 地點:
(自此選好紙翦錢以奉之。)
(此事與楊收相於鄭愚尚書處借錢事同。)
葆光子:(又南嶽道士秦保言威儀,勤於焚修者,曾白真君云)上仙何以須紙錢有所未喻
。
乃 謂:(夜夢真人曰)紙錢即冥吏所籍,我又何須。
(由是岳中亦信之。)
(閩從事崔員外正直檢身,幕僚所重,奉使湖湘,復命在道,逢寇賊,悉遭殺戮
(。)
(唯外郎於倉惶中忽有人引路獲免,驅馳遠路,復患┬疾,行邁之次,難求藥鉺
(,途次延平津廟,夢為廟神賜藥三丸,服之,驚覺頓愈。)
(此亦鬼神輔德也。)
(彭城劉山甫自云外祖李公敬彝郎中宅在東都毓財坊,土地最靈。)
(家人張行周事之有應,未大水前,預夢告張求飲食。)
(至其日,率其類遏水頭,並不衝圮。)
(李宅異事也。)
(廬山書生張乾寧中以所業之桂州,欲謁連帥張相,至衡州犬嗥灘,損船上岸,
(寢於江廟,為廟神所責。)
(生以素業對之,神為改容,延坐,從容)
從 容:有巫立仁者,罪合族誅。廟神為其分理,奏於嶽神,無人作奏。
(為草之。)
(既奏,蒙允。)
(神喜,以白金十餅為贈。)
(劉山甫與廖騭校書親見說其事,甚詳也。)
(唐黃寇奔衝,有小朝士裴移挈妻子南趨漢中,才發京都,其室女路次暴亡。)
(兵難揮霍,不暇藏瘞,其為悲悼即可知也。)
(行即洛谷,夜聞其女有言,不見其形。)
從 容:(父母怪而詰之,女曰)我為水神之子強暴,誘我歸其家。厥父責怒,以妄殺生
人,遽行笞責,兼遜謝撫慰,差人送來。緣夕旦未有托,且欲隨大人南行。
(俾拔茅為苞致於箱笥之中,庶以魂識依止,飲食語言不異於常爾。)
從 容:(後白於嚴慈云)已有生處。
(悲咽告辭去。)
(夫鬼神之事,世所難言。)
(素之靈有義方之訓,所謂聰明正直之流也。)
(古有宅墓之書,世人多尚其事,識者猶或非之。)
(杜公正倫與京兆宗派不同,常蒙輕遠,銜之。)
(洎公宦達後,因事塹斷杜陵山脈,由是諸杜數代不振。)
(鮮於仲通兄弟,閬州新井縣人,崛起俱登將壇。)
(望氣者以其祖先墳上有異氣。)
(降敕塹斷之。)
(裔孫有鮮於岳者,幼年寢處席底有一小蛇,蓋新出卵者,家人見之以為奇事。
()
(此侯及壯,常有自負之色,曆官終於普州安岳縣令,不免風塵。)
識 者:(其徒戲之曰)鮮於蛇也。
(唐峰亦閬州人,有墳塋在茂賢草市。)
(峰因負販與一術人偕行,經其先塋,術士)
術 士:此墳塋子孫合至公相。
識 者:(峰謂曰)此即家墳隴也。
術 士:若是,君家恐不勝福也。子孫合為賊盜,皆不令終。
(峰志之。)
(爾後遭遇蜀先主開國,峰亦典郡,其二子道襲官,皆至節將。)
(三人典郡,竟如術士之言,何其驗也。)
(嚴司空震,梓州鹽亭縣人,所居枕釜戴山,但有鹿鳴,即嚴氏一人必殞。)
(或一日,有親表對坐,聞鹿鳴,其表)
其 表:釜戴山中鹿又鳴。
術 士:(嚴曰)此際多應到表兄。
其 表:(其表兄遽對曰)表兄不是嚴家子,合是三兄與四兄。
(不日嚴氏子一人果亡,是何異也!)
(相國張公文蔚莊在東都北坡,莊內有鼠狼穴,養四子,為蛇所吞。)
(鼠狼雄雌情切,乃於穴外分土恰容蛇頭,俟其出穴,果入所分處出頭,度其回
(轉不及,當腰齧斷而劈蛇腹,銜出四子,尚有氣,置於穴外,銜豆葉嚼而傅之
(,皆活。)
(何微物而有情有智若是乎!最靈者人胡不思也)
(卷十三)
(王中令鐸落都統,除滑州節度使,尋罷鎮,以河北安靜。)
(於楊全玫有舊,避地浮陽,與其都統幕客十來人從行,皆朝中士子。)
(及過魏,樂彥禎禮之甚至。)
(鐸之行李甚侈,從客侍姬有輦下昇平之故態。)
(彥禎有子曰從訓,素無賴,愛其車馬姬妾,以問其父之幕客李山甫。)
(山甫以咸通中數舉不第,尤私憤於中朝貴達,因勸從訓圖之。)
(俟鐸至甘陵,以輕騎數百盡掠其橐裝姬僕而還。)
(鐸與賓客皆遇害。)
其 表:(及奏朝廷)得貝州報,某日殺卻一人,姓王名令公。
(其凶。)
(誕也如此。)
(彥禎父子尋為亂軍所殺,得非瑯阝琊公訴於上帝乎!)
(河中節度使王重榮始為牙將,黃巢犯闕,元戎李都奉偽,畏重榮黨附者多,因
(薦為副使。)
27**時間: 地點:
術 士:(一日忽謂都曰)凡人受恩只可私報,不可以公徇。令公助賊陷一邦,於國不忠
,而又日加箕斂,眾口紛然,倏忽變生,何以遏也。
(遽命斬其偽使。)
(都無以對,因以軍印授重榮而去。)
(及都至行在,朝廷又以前京兆尹竇間路至河中代都為帥,重榮迎之。)
(前為京兆尹,有慘酷之名,時謂之墮疊。)
(及至,翌日,集軍校於庭,謂曰)
謂 之:天子命重臣作鎮將,遏賊衝,安可輕議斥逐令北門出乎且為惡者必一兩人而已,
爾等可言之。
(不知軍校皆重榮之親黨也。)
(眾皆不對,重榮乃自屏肅佩劍歷階而上,謂曰)
謂 之:為惡者非我而誰。
(召之僕吏控馬及階,請依李都前例速去之。)
(不敢仰視,乃躍馬復由北門而出。)
(重榮破黃巢有功,正授節制,封郡王。)
(與田令孜結怨,他日為部將常行儒殺之,時號「鐵條」,以其剛也。)
(鄭文公畋字台文,父亞曾任桂管觀察使。)
(畋生於桂州,小字桂兒。)
謂 之:(時西門思恭為監軍,有詔征赴闕,亞餞於北郊,自以衰年,因以畋托之)他日
願以桂兒為念,九泉之下不敢忘之。
(言訖,泣然流涕。)
(思恭志之。)
(及為神策軍中尉,亞已卒,思恭使人召畋館之於第,年未及冠,甚愛之如甥姪
(,因選師友教道之。)
(畋後官至將相。)
(黃巢之入長安,西門思恭逃難於終南山,畋以家財厚募有勇者訪而獲之以歸岐
(下,溫清侍膳,有如父焉。)
(思恭終於畋所,畋葬於鳳翔西岡,松柏皆手植之。)
28**時間: 地點:
(未幾,畋亦卒,葬近西門之墳。)
(百官皆造二隴以弔之,無不墮淚,咸伏其義也。)
(魏博節度使韓簡性粗質,每對文士不曉其說,心常恥之,乃召一孝廉,令講《
(論語》。)
謂 之:(及講至《為政》篇,明日謁諸從事)僕近知古人淳樸,年至三十方能行立。
(外有聞者無不絕倒。)
(秦王李茂貞請三傳王利甫講《春秋》。)
(利甫古僻性狷,然演經義文堪聽。)
(茂貞連月聽之不倦。)
(利甫後寄褐於道門,改名晝,卒於洛中也。)
(武臣未必輕儒,但未睹通儒,多逢鄙薄之輩沮其學善也,惜哉!)
(昭義軍節度使孟方立,邢州平鄉人也。)
(少以勇力隸於本軍為裨將。)
(廣明中,潞帥高潯攻諸葛爽於河陽,方立出天井關為前鋒。)
(時潯為大將劉廣所逐,廣忌方立,留戍於關。)
(後廣為潞人所殺,三軍乃以方立為帥,因有首邱之思,遂移軍於邢州。)
(用法平正,人皆附之。)
(始拜墳墓於鄉里,詣縣令裡所陳桑梓之敬,有識者賞焉。)
(姪遷嗣為潞帥,降太原。)
葆光子:羅虯累舉不第,務於躁進,因罷舉,依於宦官,典台州,晝錦也。常以展墓,勉
竭邑宰,橫笏傲然。宰曰:『某雖塵吏,不達事體,然使君豈不看松柏下人乎』
譏其無桑梓之敬,曾武人之不若也。虯有俊才,嘗見雕陰官妓比紅兒詩,他無聞
也。
(景福中,幽州帥李匡威率兵救鎮州,軍次博水,會軍亂,推其弟匡儔充留後。
()
(諸軍皆散,乃以書報弟,付之軍政,南欲赴闕,泊於陸澤。)
(鎮州趙王王以匡威救難失國,因請稅駕於常山府郭以中離變。)
(會匡威有幕客李貞抱自闕回,與匡威相遇,同登寺樓觀鎮州山川之美,有愛戀
(之意,乃謀托親。)
(忌王既造之,逼以兵仗,同詣理所,乃入自子城東門,門內有親騎營中之卒,
(忽掩其外關,復於闕垣中有一人識是王,遽挾於馬上,肩之而去。)
(匡威格鬥移時,與貞抱俱死。)
(年十六七,疏瘦,當與匡威並轡之時,雷電忽起,雨雹交下,而屋瓦皆飛,拔
(大木數株。)
29**時間: 地點:
(明日,但覺項偏痛,乃因有力者所挾,不勝其苦故也。)
葆光子:(訪之,則曰)墨君和,鼓刀之士也。
(天意冥數,信然!自脫此難,更在位三十餘年。)
(不有神明扶持,何以獲免!)
(唐乾符末,范陽人李全忠少通《春秋》,好鬼谷子之學,曾為棣州司馬,忽有
(蘆一枝生於所居之室,盈尺,三節焉。)
(心以為異,以告別駕張建章。)
(建章積書千卷,博古之士也,乃曰)
乃 謂:昔者蒲洪以池中蒲生九節為瑞,乃姓蒲後子孫昌盛。蘆者茅也,合生陂澤之間,
而生於室,非其常也。君後必有分茅之貴。三節者,傳節鉞三人,公可志之。
(全忠後事李可舉為戎校,諸將逐可舉而立全忠,累加至檢校太尉,臨戎甚有威
(政。)
(全忠死,子匡威嗣。)
(匡威為三軍所逐,弟匡儔為太原所攻,挈家赴闕,至滄州景城為盧彥威所害。
()
(先是,匡威少年好勇,不拘小節,自布素中以飲博為事,漁陽士子多忌之。)
乃 謂:(曾一日,與諸游俠輩釣於桑乾赤欄橋之側,自以酒禱曰)吾若有幽州節制分,
則獲一大魚。
(果釣得魚,長三尺,人甚異焉。)
(有馬鬱者,少負文藝。)
乃 謂:(匡威曾問其年,鬱曰)弱冠後兩週星。
(傲形於色。)
乃 謂:(後匡威繼父為侯,首召馬鬱問曰)子今弱冠後幾週星歲。
(鬱但頓顙謝罪。)
乃 謂:(匡威曰)好子之事,吾平生所愛也,何懼之有!
(因署以府職。)
(其闊達多如此類,故人多附之。)
(葆光子嘗見范陽熟人說李匡儔妻張氏國色也,其兄匡威為帥,強淫之。)
(匡儔按劍而俟,夜深,妻回,出步輦,為其夫殺之。)
(匡威羞見其弟及將校。)
(或言欲將兵救援鎮州,既出城,三軍立匡儔為帥,匡威遂稱欲歸朝覲,行次常
(山,又有劫質王之事。)
(匡儔移牒王,往復指陳,終不及淫穢之事,諱國惡也。)
(張建章為幽州行軍司馬,後歷郡守,尤好經史,聚書至萬卷,所居有書樓,但
(以披閱清淨為事,經涉之地無不理焉。)
乃 謂:(曾齎府戎命往渤海,遇風濤,乃泊其船,忽有青衣泛一葉舟而至,謂建章曰)
奉大仙命請大夫。
(建章乃應之,至一大島,見樓台巋然,中有女仙處之,侍翼甚盛,器食皆建章
(故鄉之常味也。)
乃 謂:(食畢,告退,女仙謂建章曰)子不欺暗室,所謂君子人也。忽患風濤之苦,吾
令此青衣往來導之。
(及還,風濤寂然,往來皆無所懼。)
(又回至西岸,經太宗征遼碑,半在水中。)
(建章則以帛包麥屑置於水中,摸而讀之,不欠一字。)
(其篤學也如此,薊門之人皆能說之,於時亦聞於朝廷。)
(葆光子曾遇薊門軍校姓孫細話張大夫遇水仙,蒙遺鮫綃,自齎而進。)
(好事者為之立傳。)
(今亳州太清宮道士有收得其本者,且曰明宗皇帝有事郊丘,建章鄉人掌東序之
(寶,其言國璽外唯有二物,其一即建章所進鮫綃,篋而貯之,軸之如帛,以紅
(線三道之,亦云夏天清暑,展開可以滿室凜然。)
(邇來變更,莫知何在。)
(卷十四)
(鳳翔李茂貞跋扈至甚,昭宗謂宰相杜讓能曰)
昭 宗:《春秋》之義,叛而必誅,安有甸服之間顯違朝旨而悖慢如此我若不討,四方其
謂我何?
讓 能:艱難已來行貞元故事,姑息戎臣久矣,根牢蔓熾,附之者眾,一旦難驟革之。又
京師去岐咫尺,人心易以危懼。設有陵犯,損威愈甚,願陛下稍解雷霆而熟計之
。
昭 宗:(帝曰)政刑弛紊,詔令不出,都門不欲孱孱守恬而坐。
(因除宰相徐彥若鎮鳳翔,以茂貞為興元尹,以嗣覃王率禁軍送彥若。)
(或茂貞遷延不受代,即以兵攻之,軍旅所決,一委讓能。)
(讓能懇諫不從,王師果敗。)
(或云此舉乃讓能報私怨也。)
(茂貞先以長書與讓能,繼上表,仍擁兵至臨臯驛,請誅宰相。)
(帝遂斬樞密使李周瞳以徇,乃貶讓能,仍詔送至軍前。)
(茂貞具禮出迎。)
(至驛,復表請行朝典,讓能)
讓 能:晁錯之辜,謬及於臣,今若歸罪於臣,可紓國難。
(帝不得已,貶讓能雷州司戶參軍,遣中使害於驛內。)
(識者以讓能臨難無苟免,亦得其死也。)
(後追贈太尉。)
(其子曉貌如削玉,有制誥之才,仕梁至宰相。)
(鳳歷年洛都有變,為亂軍誤害,時皆歎惜之。)
(唐乾寧二年,州王行瑜會李茂貞、韓建入覲,決謀廢立。)
(帝既睹三帥齊至,必有異謀,乃御樓見之,謂曰)
謂 之:卿等不召而來,欲有何意?
謂 之:(茂貞等汗流浹背,不能對,但云)南北司紊亂朝政。
(因疏「韋昭度討西川失謀。)
(李奚麻下,為劉崇龜所哭。)
(陛下不合違眾用之」。)
(及令宦官詔害昭度已下,三帥乃還鎮,內外冤之。)
謂 之:(初王行瑜跋扈,朝廷欲加尚書令,昭度力止之曰)太宗以此官總政而登大位,
後郭子儀以六朝立功,雖有其名,終身退讓。今行瑜安可輕授焉。
(因請加尚父,至是為行瑜所憾,遽罹此害。)
(後追贈太師。)
(李奚字景望,拜相麻出,為劉崇龜抱而哭泣,改授太子少傅,乃上十表及納諫
(五篇以求自雪,後竟登庸,且計崇龜之惡。)
(時同列崔昭緯與韋昭度及奚素不相協,王行瑜專制朝廷,以判官崔入闕奏事,
(與昭緯關通,因托致意,由是行瑜率三鎮脅君,奚亦遇害。)
(其子氵兗有高才,同日害之奚著書百卷,號李書樓,後追贈司徒。)
(太原李克用破王行瑜後,崔昭緯貶而賜死,昭皇切齒下詔捕崔,亦冤報之一事
(也。)
(古者文武一體,出將入相,近代裴行儉、郭元振、裴度、韋臯是也。)
(然而時有夷險,不可一概而論。)
(王鐸初鎮荊南,黃巢入寇,望風而遁。)
(他日將兵捍潼關,黃巢令人傳語云)
讓 能:相公儒生,且非我敵,無污我鋒刃,自取敗亡也。
(後到成都行朝,拜諸道都統,高駢上表目之為「敗軍之將」,正謂是也。)
讓 能:(諫議大夫鄭寶曾獻書以規其旨云)未知令公以何人為牙爪何士參帷幄當今大盜
移國,群雄奮戈,幕下非舊族子弟白面郎君雍容談笑之秋也。
(爾後罷軍權,鎮滑台,竟有貝州之禍。)
(鄭文公畋首倡中興,傳檄討賊,殺戮黃寇,鎮靜關畿。)
(一旦部校李昌言脅而逐之,尚不能固位。)
(至如越州崔、湖南崔瑾、福建韋岫、鄆州蔡崇、徐方支詳、許昌薛能、河中李
(都、竇、鳳翔徐彥若,狼狽恐懼,求免不暇。)
(唯張濬大言,自方管、葛,以無謀之韓建,用剛之孫揆,出征大鹵,自貽敗亡
(爾。)
(後朱樸踵為大言,驟居相位,亦曾上表請破鳳翔,所謂以羊將狼,投卵擊石。
()
讓 能:(幸而不用,何過望哉!客有謂葆光子曰)儒將誠則有之。唐自大中已來,以兵
為戲者久矣。廊廟之上恥言韜略,以為凶物,以鈐匱為凶言。就有如盧藩、薛能
者,目為粗才,一旦宇內塵驚,閭左飆起,遽以褒衣博帶,令押燕頷虎頭,適足
以取笑耳。則韋昭度之憚王建、濬之伐太原是也。
(河東節度副使李習吉常應舉不第,為李都河中從事。)
(都失守,習吉自昭義游太原,辟為從事。)
(習吉好學,有筆述,雖馬上軍前,手不釋卷,太原所發箋奏軍書皆習吉所為也
(。)
(因從李克用至渭南,令其入奏。)
(帝重其文章,授諫議大夫,使上事北省以榮之,竟歸太原,復其戎職。)
(莊宗即位,追贈禮部尚書。)
讓 能:(梁太祖每覽太原書檄,遙景重之)我何不得此人也!陳琳、阮亦不是過。
(韓建兩隨李茂貞迫脅君上,殺戮輔相。)
(昭宗出居,本幸,建懇迎奏請至華下,供億之勞具在《勤王錄》。)
(而殺害郯王等八人,以孤君上,抑其罪也。)
昭 宗:(近代史臣駁論《勤王錄》數條)韓建不遇時可也,而雲是防道路,拱衛乘輿,
欲蓋而彰,則禁固之意可知也。又與諸道書云語詔書征赴行在,妄也。又曾無糾
率諸侯述保大定功之志也。
(以為唐運陵替皆有曆數。)
(自黃巢既戮,蔡賊生焉,宗權滅後而朱玫、王行瑜繼之,才舍茂貞而有韓建。
()
(所謂一莽雖死,十莽復生,何天意不乎!竟為朱溫宰相。)
昭 宗:(蜀先主聞之,笑曰)韓建非豹變之才,與朱溫作相宜也。
葆光子:華州韓建、荊渚成,勤王奉國,識有可嘉,於時號為北韓南郭,士大夫可以依賴
也。古者奉霸主尊本朝,德義小虧,諸侯不至,葵邱之會是也。成、韓位居王輔
,荷寵於唐。朱公有無君之心,露問鼎之意。建等不能效臧洪泣血,糾率同盟,
亦可以結約親鄰,共張聲勢,而乃助桀作孽,畫匹成蛇,舍我善鄰,陳誠偽室。
華陰失守,既無力以枝梧;鄂渚喪師,乃無名而陷沒。非忠非義,吾所謂二公始
終謬也。向使成令睦漢南諸侯,結淮甸雄援,汴人篡逆亦恐未暇。推之天命,即
吾不知;考之人謀,固無所取惜哉!
(孔緯在中書,朱全忠並有數鎮,兵力強盛,表請鹽鐵印。)
葆光子:(詔下宰相議之,緯力爭不從,謂其下邸吏曰)朱公若收鹽鐵印,非興兵不可。
(全忠尋止。)
(後韓建討太原不利,為張濬所誤,貶之。)
(它日,昭宗欲再攻鳳翔,以問緯。)
昭 宗:(緯曰)鳳翔天子西門,若自去窟穴,受制一面,即大事去矣。
昭 宗:卿是朕賢臣,殊未達時事。
葆光子:(緯曰)陛下以臣為賢,是謗臣也。臣若賢,肯立於陛下之朝。
(因稱疾以太子太師致仕,卒於華下。)
(中和中,魏博帥羅弘信初為本軍步射小校,掌牧圉之事。)
(曾宿於魏州觀音院門外,其地有神祠,俗號曰:「白鬚翁」。)
葆光子:(巫有宋遷者,忽詣弘信謂曰)夜來神忽有語君不久為此地主。
昭 宗:(弘信怒曰)欲危我耶!
(他日復以此言來告弘信,弘信因令密之。)
(不期歲,果有軍變,推弘信為帥。)
(弘信狀貌豐偉,多力善射,雖聲名未振,眾已服之,累加至太尉,封臨淮王。
()
(弘信卒,子紹威繼之,與梁祖通歡結親,情分甚至。)
(先是,本府有牙軍八千人,豐其衣糧,動要姑息。)
時 人:長安天子,魏府牙軍。
(主使頻遭斥逐,由此益驕。)
(紹威不平,有意翦滅,因與汴人計會,詐令役夫肩籠內藏器甲,揚言汴帥葬羅
(氏之女。)
(紹威密令人於兵仗庫斷弓弦共甲襻,夜會汴人,擐甲持戈攻殺牙軍。)
(牙軍覺之,排闥入庫而弓甲無所施勇也,全營殺盡,仍破其家。)
(人謂牙軍久盛,宜其死矣。)
(紹威雖豁素心,而紀綱無有,漸為梁祖陵制,竭其帑藏以奉之。)
(忽患腳瘡,痛不可忍,意其牙軍為祟,乃謂親吏曰)
乃 謂:聚六州四十三縣鐵打一個錯。
(不成也,紹威卒。)
(其子周翰繼之,俄而移鎮滑台,羅氏大去其國矣。)
乃 謂:(劉仁恭微時,曾夢佛幡於手指飛出,或占之曰)君年四十九必有旌幢之貴。
(後如其說,果為幽帥。)
(自破太原軍於安塞城後,士兵精強,孩視鄰道。)
(發管內丁壯號三十萬南取鄴中,圖袁、曹之霸,先下甘陵,無少長悉坑之。)
(初治甘陵城下,有鵂留數頭飛下幄帳內,逐之復來,仁恭惡之。)
(竟為魏軍、汴軍夾攻,大敗之,殺其名將單可及,仁恭單馬而遁。)
(於時軍敗於內黃。)
(爾後汴帥攻燕,亦敗於唐河。)
(他日命使聘汴,汴帥開宴,俳優戲醫病人以譏之)
時 人:病狀內黃以何藥可瘥?
乃 謂:(其聘使謂汴帥曰)內黃可以唐河水浸之必愈。
(賓主大笑,賞使乎之美也。)
(卷十五)
(天復元年,鳳翔李茂貞請入覲奏事,朝廷允之,蓋軍容使韓全誨與之交結。)
(昭宗御安福樓,茂貞涕泣陳匡救之言。)
昭 宗:(時崔胤密奏曰)北奸人也,未足為信。陛下宜寬懷待之。
(翌日宴於壽春殿,茂貞肩輿衣駝褐入金鸞門,易服赴宴。)
(咸以為前代跋扈未有此也。)
(時韓全誨深相交結,崔胤懼之,自此亦結朱全忠,竟致汴州迎駕,與鳳翔連兵
(劫遷入洛之始。)
(識者以王子帶召戎,崔胤比之。)
(先是,茂貞入闕,焚燒京城。)
(是宴也,俳優安轡新號茂貞為火龍子。)
(茂貞慚惕俯首。)
(宴罷,有言他日須斬此優。)
(轡新聞之,因請假往鳳翔。)
(茂貞遙見,詬之曰)
乃 謂:此優窮也,胡為敢來?
昭 宗:(轡新對曰)只要起居,不為求救。
乃 謂:(茂貞曰)貧儉如斯,胡不求乞?
昭 宗:(安曰)近日京中但賣麩炭可以取濟,何在求乞?
(茂貞大笑而厚賜,赦之也。)
(軍容使韓全誨以駕幸鳳翔,李茂貞比懷挾帝以令諸侯之意,懼朱全忠之盛也。
()
(西川王公建亦有此慮,乃結汴州同起軍助其迎駕。)
(汴軍傅城,川軍乃攻興元,其帥王萬洪以無救援遂降成都,由是山南十四州並
(為蜀有,方變謀卻助鳳翔。)
(於時命掌書記韋莊奉使至軍前,朱公大怒。)
30**時間: 地點:
(自此與西川失歡,而汴帥軍罷。)
(李巨川有筆述,歷舉不第。)
(先以仕偽襄王與唐彥謙俱貶於山南,褒帥楊守亮優待之。)
(山南失守,隨致仕楊軍容復恭與守亮同奔北投太原,導行者引出華州,復恭為
(韓建挫辱,極罵為奴,以短褐蒙之,斃於枯木。)
(守亮檻送至京,斬於獨柳樹。)
(京城百姓莫不沾涕。)
(此即南山一丈黑,本姓訾,黃巢時多救護導引朝士,令趨行在,人有逃黃巢而
(投附,皆濟之,由是人多感激也。)
(巨川為韓建副使,朱令公軍次於華,用張濬計,先取韓建。)
昭 宗:(其幕客張策攜印率副使李巨川同詣轅門請降,朱公謂曰)車駕西幸,皆公所教
也。
乃 謂:(建曰)某不識字,凡朝廷章奏、鄰道書檄皆巨川為之。
(因斬之,識者謂韓建無行,求解怒於朱公,遂為所賣。)
(時人冤之。)
(巨川有子慎儀,仕後唐為翰林學士。)
(唯張策本與張濬有分,攜印而降,葉濬之謀,後仕至梁相。)
(朱公既得韓建以兄呼之,尋奏移許昌,梁鳳歷初亦遇害也。)
(德宗皇帝好為詩,以賜容州戴叔倫。)
(文宗、宣宗皆以詩賜大臣。)
(昭宗駐蹕華州,以歌辭賜韓建,以詩及《楊柳枝》辭賜朱全忠。)
(所賜一也,或以敬,或以憚,受其賜者得不求其義焉。)
(汴帥朱公再圍鳳翔,與茂貞軍戰於虢縣西槐林驛,大敗岐軍,橫屍不絕,鮑氣
(聞於十里。)
(昭宗遂殺宦官韓全誨已下二十二人首宣示,茂貞亦斬其義子繼筠首以送。)
(於是車駕還宮,朱令俯首馬前請罪,涕泣攏帝馬行千步。)
(帝為之動容。)
(至京師,以宰相崔胤判六軍,乃下詔誅宦官第五可范已下七百一十人,又鳳翔
(駕前宰相盧光啟等一百餘人並賜自盡。)
(天復三年,汴人擁兵殺宰相崔胤,京兆尹鄭元規劫遷車駕移都東洛。)
(既入華州,百姓呼萬歲,帝泣謂百姓曰)
昭 宗:百姓勿唱萬歲,朕弗能與爾等為主也。
(沿路有《思帝鄉》之詞,乃曰)
乃 謂:紇乾山頭凍殺雀,何不飛去生處樂氵兄我此行悠悠,未知落在何所。
(言訖,泫然流涕。)
(行至陝府內宴,皇后自捧玉盆以賜全忠,內人唱歌。)
(全忠將飲酒,韓建躡其足,全忠懼,辭醉而退。)
(至水而殺內人可證及隨駕五百人,自是帝孤立矣。)
(昭宗遷都至洛,左右並是汴人,雖有尊名,乃是虛器,如在籠檻,鬱鬱不樂。
()
(朱全忠以諸侯盡有匡復之志,慮帝有奔幸之謀。)
(時護駕朱友諒等聚兵殿庭,訴以衣食不足。)
(帝方勞諭,友諒引兵升殿。)
(帝顛仆入內,軍士躡而追之。)
友 諒:(帝叱曰)反耶?
友 諒:臣非敢無禮,奉元帥之令。
(帝奔入御廚,以庖人之刀斬數輩,竟為亂兵所害。)
(內人李漸榮、裴正一聞弒帝,投刃而死。)
(又以朱友諒、氏叔琮扇動軍情,誅朱友諒、氏叔琮,以成濟之罪歸之。)
友 諒:(友諒等臨刑訴天曰)天若有知,他日亦當如我。
(後全忠即位,為子友所弒,竟如其言。)
(輝王嗣位社,宴德王裕已下諸王子孫,並密為全忠所害。)
(德王,帝之兄,曾冊皇太子。)
(劉季述等廢昭宗,冊為皇帝。)
(季述等伏誅。)
(令歸少陽院。)
(全忠以德王眉目疏秀,春秋漸盛。)
(全忠惡之,請崔胤密啟云)
昭 宗:太子曾竊寶位,大義滅親。
(昭宗不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