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 至 第四〇
31**時間: 地點:
(卻說燕王噲即位以來,有其相子之專權擅政。)
(那燕王老耄不能治國,欲慕唐堯,虞舜授禪的道理,欲將國政讓與子之做燕王
(。)
(有燕國太子不肯,遂諫於父王。)
(燕王大怒,把太子趕出燕國。)
出 班:(卻有孫操得知)臣今有表,願王察之。
張 表:天之生民,為之立君,立君所以治民。人生日用之間,不過君臣,父子,夫婦,
長幼,朋友,五者各有一定之理。君臣之間,義同父子﹔內則父子,外則君臣。
況我王太子,仁孝日彰,可為民望。況子之有何德行,而國可以擅傳於人乎?願
王歸太子於本國,誅子之於市朝,免諸侯興師問罪,則誠萬幸。乞我王聖鑒。
張 表:(王看之,大怒曰)昔堯禪位於舜,舜傳位於禹。吾今傳位於子之。事已決矣,
汝何諫為!
(遂傳位與子之為燕王。)
燕 王:(孫操大罵子之)賊臣,安敢欺君篡國!
(子之大怒,遂令金瓜把下者。)
大 夫:(卻有上毛壽出班奏曰)方今齊國正強,內有孫子謀欺姜呂﹔若斬孫操,恐其子
孫臏報仇,誰能為敵?願王將孫操囚之。
(子之依言。)
32**時間: 地點:
(卻說孫子在齊,忽有燕國孫龍,使人齎書入宅。)
(孫子接得,是父書。)
孫 子:(書曰)燕王將太子出於外國,以位禪於子之。吾諫不聽。叵耐子之將吾囚於獄
,吾命在旦夕,汝可速來救我。如遲疾,則父子不能相見矣!父孫操書。
(看畢,大慟,罵曰)
孫 子:無道燕君,吾當奏帝,興兵滅爾!
奏 帝:(遂入朝)臣啟我王,今有燕國丞相子之,篡君之位為王,黜燕太子平於國外,
囚吾父於獄中。臣乞陛下興師問罪。
出 班:(蘇秦)方今六國合縱敵秦,若大王伐燕,則搆怨於諸侯,背洹水之盟。若秦合
諸國攻齊,則吾國危矣。
(王不聽,遂起兵與孫子伐燕。)
(孫子蒙聖旨,乞兵二十萬,章子為元帥,袁達為先鋒,李牧,獨孤陳為殿後使
(。)
(王依奏,令孫子為軍師。)
(次早,講武殿交兵,起離齊國,迤邐行程。)
(但見前排甲馬,後列軍兵,遙聞金鼓震天,遠望旌旗蔽日﹔刀槍如霜凜凜,衣
(甲曜日輝輝﹔端的槍刀如蘆葦,人馬撮風行。)
(不旬日,早至燕邦易水下寨。)
(燕國有細作,探得令孫子伐燕,急報燕國子之曰)
齊 王:齊王令孫子領大兵攻伐本邦,兵至易水,望大王疾速起兵退齊兵。
(燕王子之大驚,宣召諸將行兵,燕王子之親征。)
(令鹿毛壽為元帥,市被為先鋒,起兵十萬,離薊城往易水平地下寨。)
33**時間: 地點:
(卻說孫子命章子拽兵與燕兵對陣。)
34**時間: 地點:
(須臾,兩陣俱圓,撞出一員猛將,怎生打扮?黃金盔上偏宜爛熳紅纓,白錦袍
(中最稱光明銅鎧﹔手掿宣花月斧,腰懸打將鐵鞭﹔乃齊將袁達,厲聲高叫索戰
(。)
(燕陣撞出一將,絳袍朱發,赤馬紅纓,手把三尖兩刃刀,腰上雙懸水磨簡,乃
(燕將市被。)
(二將打話不定,約鬥五十餘合,並無勝負,各歸本陣。)
(次日再戰,袁達出陣。)
(卻有石丁肩擔清風利槍,出陣與袁達交戰。)
(怎見得?詩曰:
( 二將逞英雄,盤桓兩陣前)
(征雲籠日月,殺氣罩山川。)
(斧斲分毫中,槍爭半點偏)
(些兒心意失,目下喪黃泉。)
(約戰四十餘合,袁達詐敗,石丁便趕,被袁達一斧砍落。)
(只見:金盔倒卓,便似一輪明月沉西海﹔繡靴踢空,有如天王托塔落雲軒。)
(石丁已死。)
(孫子令章子催兵掩殺。)
(燕兵大敗歸城,閉門不出。)
(孫子令軍圍城下寨,每日令兵攻城。)
35**時間: 地點:
燕 王:(卻說子之與諸大臣議曰)何人退得齊兵?
出 班:(班部中有鹿毛壽)齊兵英勇難退,望大王修國書,臣遣差使命往秦,魏,韓,
趙四國求救。
(子之依奏,即時修書,差使命假裝商人,將國書出城,過了吊橋,被拿住)
袁 達:你是何人?對我實說。
其 人:(不敢隱諱)子之令我去秦,魏,韓,趙四國求救。
(袁達搜出國書一道,乃是四國借兵的文字。)
(遂被袁達扯了國書,殺了燕使。)
(詩曰:
( 借兵欲救燕王難,不擬今朝刀下亡!)
袁 達:(謂孫子曰)燕國遣使求救兵,被吾拿住殺了。
(孫子令袁達領大兵攻城。)
孫 子:(市被奏燕子之曰)四國救兵未至﹔即日城下,齊兵攻城。臣乞三千兵,出城退
卻齊兵。
(子之依奏,即令市被引兵三千,出城見陣。)
(兩陣俱圓,齊陣袁達出馬,打話不定,約戰四五十合,勝負未分。)
孫 子:(出馬叫曰)將軍如此英勇,怎肯助桀無道!況子之篡君之位,酷虐燕民。吾奉
王命,特來問罪。將軍豈不見機而作?
(市被吃孫子說了幾句,遂下馬降齊。)
(市被遂引齊兵入城。)
(齊兵奔入燕國宮殿,先擒了子之,見孫子。)
(孫子大悅,令眾軍醯為肉醬食之。)
(遂救了孫操。)
(章子領兵殺入宮庭,擄掠嬪妃采女﹔殺了故燕王噲﹔劫掠藏庫金銀,洗蕩燕宮
(。)
(怎見得?詩曰:
( 六宮化為荒草地,四苑變作戰爭場!)
(縱令齊兵擄掠燕國百姓。)
(百姓有命者赴司投降,無命者橫屍暴露。)
(孫子遂發官下燕郡,取討降書地圖,限十日赴司投納。)
36**時間: 地點:
(至期,諸郡盡數投降納書。)
(孫子取了燕國經理地圖,並金寶十車,遂領軍回齊。)
(怎見得?詩曰:
( 鞭敲金鐙響,人唱凱歌回。)
(話非一日,孫子領兵回至博關下寨。)
(是夜,一陣風過)
孫 子:主有賊兵至。
(即時令眾兵埋伏:袁達伏兵正南,李牧伏兵正北,獨孤陳伏兵正東,章子伏兵
(正西。)
(空營內懸羊擂鼓,喂馬搖鈴。)
(到得二更前後,卻有清漳太子,鄒堅,鄒忌領兵一萬,直撞營裡來。)
(見是空營,令兵即回,恐遭孫子之計。)
(四下伏兵並起。)
(被袁達捉住鄒堅,李牧捉住鄒忌,獨孤陳捉住清漳太子。)
(推見孫子,欲斬三人。)
孫 子:(急叫曰)不可!候入朝奏帝,分別是非。
(遂將三人放了。)
37**時間: 地點:
(卻說齊王設朝,金殿上淨鞭三鞭響,玉階前文武兩班齊。)
(忽有章子二人,金階下山呼禮畢)
孫 子:臣昨蒙聖旨伐燕,遂擒了子之醯為肉醬,眾軍食之﹔有故燕王噲遂被亂軍所殺。
所得燕邦地圖,並金寶十車,獻上我王。
(大悅,遂問孫子曰)
齊 王:今燕國已取,卿何不樂?
孫 子:臣有小事,不敢取奏。
齊 王:若何?
孫 子:臣昨回兵至於博關下寨,有國舅鄒堅,鄒忌並清漳太子引兵來劫臣寨。臣如不能
持備,則臣今日不能見大王。
(齊王聞奏大怒,令斬太子。)
孫 子:(諫曰)太子年幼,不知禮法,乞赦太子。
(王依奏,赦了太子。)
(忙排御宴,賞設孫子,章子。)
齊 王:(遂問上大夫孟子曰)今燕國,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何如?
孟 子: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
齊 王:今燕國求救於諸侯,則何以處之?
孟 子:臣聞七十里為政於天下者,湯是也。未聞以千里畏人者也。天下固畏齊之強也,
今又倍燕地,而不行仁政,是動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耄倪,止其重器,
謀於燕眾,置君而後去之,則猶可及止也。
(王不聽,孟子致為臣而去齊。)
38**時間: 地點:
(卻說燕國被那齊兵殺盡,只見那鴉號殘照,草暗荒陂,並無人煙﹔滿眼黃花,
(紫蔓,荊棘遍地。)
(怎見得燕國淒涼?有詩為證:
( 宮庭化為荒草地,六市三街今野營)
(牢落燕邦齊敗後,夕陽殘照好傷情。)
39**時間: 地點:
(話說燕國故舊官宦軍民,遂立燕國太子平為昭王。)
(昭王即位於國破之後,內施其仁,外布其德﹔君不矜尊,臣不施名﹔養老尊賢
(﹔教其術,畜其能﹔吊死問孤,濟寒賑貧﹔與百姓同甘共苦,輕傜薄賦﹔慎獄
(訟,實府庫,勸農桑﹔民富國強,眾安如堵。)
(且休說昭王政事。)
40**時間: 地點:
(且說那齊王登殿,有公子田文)
田 忌:願修凌煙閤,交赦院。
齊 王:為何?
公 子:有功者上凌煙閣,無功有罪者入交赦院。
齊 王:有罪者誰?
魯 王:孫子自來於齊,數有大功,興為上國,先生合上凌煙閤。鄒堅子父合入交赦院。
上凌煙閣受天子文武百官拜。入交赦院,令公人用不淨灑口。
(帝從奏,令人修凌煙閤,圖孫子於其上。)
(真個是孫子名標青史。)
(當日,鄒皇后聞之大怒,令宮奴宣孫子入宮。)
(鄒後問孫子無道禮,交斬去。)
(天子駕至,問孫子之根由。)
皇 后:如何孫子偏上凌煙閤,交俺父入交赦院?
奏 帝:(怒曰)朕行宣詔已了,都被這父子壞損齊國威名!
(遂命武士擒下皇后,欲斬。)
孫 子:(諫曰)不可因小臣壞了皇后。
(王依奏,遂貶皇后入冷宮。)
(次日,清漳太子謁皇后於冷宮。)
(後遂告太子因由。)
(太子命二國舅鄒堅,鄒忌等來救皇后。)
(次日,鄒堅領五百兵就宅殺孫子,被袁達,李牧伏兵捉住見帝,令左右處斬。
()
(被鄒忌領兵來劫法場,救了鄒堅,就領兵提刀入內殺帝。)
(齊王無備,詩曰:
( 便生篡國奪權意,擊發圖王霸業心。)
(怎生結束?看帝性命如何?李牧捉住。)
(帝知大怒,令袁達都殺鄒家老小。)
(鄒文簡女來見帝,其婦大有顏色,言是景州太守國舅姊妹。)
(齊王見之大喜,便納為後,急令赦免鄒堅,鄒忌,依舊敘用朝中。)
(前後五年之間,鄒後見太子清漳聰俊,亂其上下,邀太子入宮飲宴就寢,謀害
(齊王。)
(齊王知之大怒,令斬鄒後並太子。)
(被鄒堅提刀入內,見齊王便斬,又無袁達在側,詩曰:
( 齊王性命如何?躲不迭分屍兩段。)
(刃起時一片白雲,血濺處滿袍紅雨。)
(次日,鄒堅傳宣:先皇晏駕,立太子田才為帝,號湣王。)
孫 子:(行大赦)既先君喪,合詔六國贈孝。
(湣王自思,恐眾君王問罪,按詔而不行。)
(又納國姑為妃,國姨為後,酒色荒泆,不治國事已久。)
(有日,上諫曰)
蘇 代:臣聞君王之道,昭如日月,普照萬民﹔大王不可納國姑為妃,國姨為後。況內疏
骨肉,外失邦國,荒淫過度,事變禍成。願大王改過從正,反道去惑,則臣之萬
幸。
(王不聽,又諫曰)
孫 子:昔商紂王惑於妲己,而致邦國之滅。幽王淫於褒姒,而取一身之亡。望大王改邪
歸正,就有道而去無道,則邦國之幸。
孫 子:(帝不從諫,大怒罵曰)有您,江山如此﹔無您,亦如故!
(喝令武士推轉孫子。)
(有魯王,眾)
公 子:孫子於國有大功,何罪斬之?得賢者昌,得愚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