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一 至 第六三〇

621**時間: 地點:
    (自此李謨更得盡傳內府新聲,其技愈加精妙。)
    (當夜在勤政樓頭奏技,萬民樂聞,天子稱賞。)
    (笛聲既畢,眾樂齊作,繼以清歌妙舞,樓下眾人,都靜觀寂聽,更無喧鬧。)
    (玄宗直至歡宴到曉鐘初嗚起來,方才罷散。)
    (正是:俱向樓頭勤取樂,何嘗肯把政來勤。)
    (未知後事何如,且聽下回分解。)
    (第八十七回 雪衣女誦經得度 赤心兒欺主作威)
    (詞曰:
    (  死生有命不相饒,禽鳥也難逃。)
    (還仗慈悲佛力,頓教脫去皮毛。)
    (笑他養子飛揚拔扈,惡勝鷗鵲。)
    (向道赤心滿腹,而今漸覺蹊蹺。)
    (調寄「朝中措」)
    (聖人云: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此不但人之死生有命,即一物之微,其死生亦有命存焉。)
    (人當死期將至,往往先有個預兆。)
    (以此推之,一切眾生,凡有情有識之物,當其將死,亦必先有預兆。)
    (人雖不知之,彼必自驚覺,但口不能言耳。)
    (大抵死生有定限,凡事既不能與命爭,則生寄死歸,聽其自然。)
    (惟須稍種福因,以作後果可也。)
    (至於富貴為人所同欲,卻又不是人力所可強求。)
    (若說大富大貴,固主之在於天,就是一命之榮,一錢之獲,亦無非天意主之,
    (天者理而已矣。)
    (可笑那無理之人,作非理之想,為非理之事,以圖非理之富貴;卻不自思現在
    (所享之富貴,已屬非分,如何還要逆天而行,欺君背德,肆志作威,此真獲罪
    (於天,後禍不校且說玄宗御勤政樓,賜民大酺,通宵宴樂,自以為天下太平,
    (天下休祥無事。)
    (楊國忠總理朝政,一味逢君欺君,招權納賄。)
    (這些貪位慕祿趨炎附勢之徒,奔走其門如市。)
    (只有個陝郡進士張彖,在京候選,見此光景,慨然歎息道)
楊國忠:此輩倚楊有相如泰山,以我視之,乃冰山耳。皎日一出,附之者即失所恃矣!吾
    寨裳避之,猶恐波及其身,何可與同事耶!
    (遂絕意仕進,即日出京,隱居嵩山去了。)
    (那時有識者,都知天下將亂。)
    (玄宗卻自恃承平,安然無慮,惟日夕在宮中取樂。)
    (楊妃亦愈加喬縱,內庭掌管貴妃位下,織錦刺繡,及雕鏤器物者數百人,以供
    (其賀生辰慶時節之用。)
    (玄宗又常遣中使,往各處採辦新奇可喜之物進奉。)
    (各處地方官,有以奇巧珍玩衣服等物貢獻貴妃者,俱得不次升遷。)
    (玄宗遊幸各處,多與楊妃同車並輦而行。)
    (楊妃平常不喜坐輿,欲試乘馬,因命御馬監選擇好馬,調養得極其純良,以備
    (妃子坐騎。)
    (每當上馬時,眾宮娥侍女,扶策而上,高力士執轡授鞭,內宮女伏侍者數十人
    (,前後擁護。)
    (楊妃倩妝緊束,窄袖輕衫,垂鞭緩走,媚態動人。)
    (玄宗亦自乘馬,或前或後,揚鞭馳騁,以為快樂。)
楊 妃:(楊妃見了笑道)妾舍車從騎,初次學乘,怎及陛下常事遊獵,鞍馬嫻熟,馳逐
    之際,固當讓著先鞭。
玄 宗:(玄宗戲道)只看騎馬,我勝於你,可知風流陣上,你終須讓我一籌。
楊 妃:(楊妃也戲說道)此所謂老當益壯。
    (說罷,二人相顧,皆大笑不止。)
    (後人有詩云:虢國朝天走馬來,蛾眉淡掃見驕才。)
    (今看肥婢喬乘馬,預兆他年到馬嵬。)
    
    
622**時間: 地點:
    (自此宮中飲宴,即創為風流陣之戲。)
    (你道如何作戲?玄宗與楊妃酒酣之後,使楊妃統率宮女百餘人,玄宗自己統率
    (小內侍百餘人,於掖庭之中排下兩個陣勢,以繡幃錦被張為旗幡,鳴小鑼,擊
    (小鼓,兩下各持短畫竹竿,嬉笑吶喊,互相戲鬥。)
    (若宮女勝了,罰小內侍各飲酒一大觥,要玄宗先飲;若內侍們勝了,罰宮女們
    (齊聲唱歌,要楊妃自彈琵琶和曲。)
    (此戲即名之曰風流陣。)
    (時人以為宮中之遊戲,忽一變為戰爭之狀,乃不祥之兆。)
    (有詩云:宮人學作戰場人,陣號風流樂事新。)
    (他日漁陽鼙鼓動,堪嗟嬉戲竟成真。)
    
    
623**時間: 地點:
    (一日風流陣上,宮女戰勝了,楊妃命照例罰內侍們二斗酒,將金鬥奉於玄宗先
    (飲;玄宗亦將金杯賜與楊妃說道)
玄 宗:妃子也須陪飲一杯。
楊 妃:妾本不該飲,既蒙恩賜,請以此杯與陛下擲骰子賭色;若陛下色勝於妾,妾方可
    飲。
    (玄宗笑而許之,高力士便把色盆骰子進上。)
    (玄宗與楊妃各擲了兩擲,未有勝負,至第三擲,楊妃已占勝色,玄宗將次輸了
    (,惟得重四,可以轉敗為勝。)
    (於是再賭賽一擲,一頭擲,一頭吆喝道)
一 頭:要重四。
    (只見那骰兒輾轉良久,恰好滾成重四雙雙。)
玄 宗:(玄宗大喜笑向楊妃道)朕呼盧之技如何?你可該飲酒麼?
楊 妃:(楊妃舉杯說道)陛下洪福齊天,妾雖不勝杯囗,何敢不飲。
玄 宗:朕得色,卿得酒,福與共之。
    (楊妃拜謝立飲,口稱萬歲。)
玄 宗:(玄宗回顧高力士說道)此重四殊合人意,可賜以緋。
    
    
624**時間: 地點:
    (當時高力士領旨,便將骰子第四色,都用些胭脂點染,如今骰上紅四自此始。
    ()
    (正是:骰子亦蒙賜緋,可謂澤及枯骨。)
    (如以赤心相托,君恩至今不沒。)
    (當日玄宗因擲骰得勝,心中甚為欣喜,同楊妃連飲了幾杯,不覺酣醉,乘著醉
    (興,再把骰子來擲。)
    (收放之間,滾落一個於地,高力士忙跽而拾之。)
    (玄宗見高力士爬在地下拾骰子,便戲將骰子盆兒,擺在他背上,扯著楊妃席地
    (而坐,就在他背上擲骰。)
    (兩個一遞一擲,你呼六,我喝四,擲個不止。)
    (高力士雙膝跽地,雙手撐地,一動也不敢轉動,正正好氣力。)
    (只聽得屋樑上邊,咿咿啞啞,說話之聲道)
高力士:皇爺與娘娘只顧要擲四擲六,也讓高力士起來直直腰。
    (誰知他說的,不是直直腰,卻是說的擲擲么,這擲擲么三字,正隱著說直直腰
    (。)
    (玄宗與楊妃聽了,俱大笑而起,命內侍收過了骰盆,拉了高力士起來。)
    (力士叩頭而退。)
    (玄宗與楊妃亦便同入寢宮去了。)
    (看官,你道那梁間說話的是誰?原來是那能言的白鸚鵡。)
    (這鸚鵡還是安祿山初次入宮,謁見楊妃之時所獻,畜養宮中已久,極其馴良,
    (不加羈絆,聽其飛止,他總不離楊妃左右,最能言語,善解人意,聰慧異常,
    (楊妃愛之如寶,呼為雪衣女。)
    
    
625**時間: 地點:
楊 妃:(一日飛至楊妃妝台前說道)雪衣女昨夜夢兆不祥,夢己身為鷙鳥所逼,恐命數
    有限,不能常侍娘娘左右了。
    (說罷慘然不樂。)
楊 妃:夢兆不能憑信,不必疑慮;你若心懷不安,可將般若心經,時常念誦,自然福至
    災消。
鸚 鵡:如此甚妙,願娘娘指教則個。
    (楊妃便命女侍爐內添香,親自捧出平日那手書的心經來,合掌莊誦了兩遍,鸚
    (鵡在旁諦聽,便都記得明白,瑯瑯的念將出來,一字不差。)
    (楊妃大喜。)
    
    
626**時間: 地點:
    (自此之後,那鸚鵡隨處隨時念心經,或朗聲念誦,或閉目無聲默誦,如此兩三
    (個月。)
    
    
627**時間: 地點:
    (一日,玄宗與楊妃游於後苑,玄宗戲將彈弓彈鵲,楊妃閒坐於望遠樓上觀看,
    (鸚鵡也飛上來,立於樓窗橫檻之上。)
    (忽有個供奉遊獵的內侍,擎著一隻青鷂,從樓下走過;那鷂兒瞥見鸚鵡,即騰
    (地飛起,望著樓檻上便撲。)
    (鸚武大驚,叫道)
內 侍:不好了!
    (急飛入樓中。)
    (虧得有一個執拂的宮女,將拂子盡力的拂,恰正拂著了鷂兒的眼,方才回身展
    (翅,飛落樓下,楊妃急看鸚鵡時,已問絕於地下,半晌方醒轉來。)
楊 妃:(楊妃忙撫慰之道)雪衣女,你受驚了。
鸚 鵡:惡夢已應,驚得心膽俱碎,諒必不能復生,倖免為他所啖,想是誦經之力不校。
    (於是緊閉雙目,不食不語,只聞喉顙間,喃喃吶吶的念誦心經。)
    (楊貴妃時時省視。)
    (三日之後,鸚鵡忽張目向楊妃娘娘說道)
鸚 鵡:雪衣女全仗誦經之力,幸得脫去皮毛,往生淨土矣。娘娘幸自愛。
    (言訖長鳴數聲,聳身向著西方,瞑目戢翼,端立而死。)
    (正是:人物原皆有佛性,人偏昧昧物了了。)
    (鸚鵡能言更能悟,何可人而不如鳥。)
    (鸚鵡既死,楊妃十分嗟悼,命內侍監殮以銀器,葬於後苑,名為鸚鵡塚。)
    (又親自持誦心經一百卷,資其冥福。)
    (玄宗聞之,亦歎息不已,因命將宮中所蓄的能言鸚鵡,共有幾十籠,盡數多取
    (出來問道)
玄 宗:你等眾鳥,頗自思鄉否?吾今日開籠,放你們回去何如?
    (眾鸚鵡齊聲都呼萬歲。)
    (玄宗即遣內侍持籠,送至廣南山中,一齊放之,不在話下。)
    
    
628**時間: 地點:
    (且說楊妃思念雪衣女,時時墮淚。)
    (他這一副淚容,愈覺嫣然可愛。)
    (因此宮中嬪妃侍女輩,俱欲效之,梳妝已畢,輕施素粉於兩頰,號為淚妝,以
    (此互相炫美。)
    (識者已早知其以為不祥之兆矣。)
    (有詩云:無淚佯為淚兩行,總然娬媚亦非祥。)
    (馬嵬他日悲淒態,可是描來作淚妝?)
    (楊妃平日愛這雪衣女,雖是那鸚鵡可愛可喜,然亦因是安祿山所獻,有愛屋及
    (烏之意。)
    (在今日悲念,亦是感物思人。)
    (那邊安祿山在范陽,也常想著楊妃與虢國夫人輩,奈為楊國忠所忌,難續舊好
    (。)
    (他想若非奪國篡位,怎能再與歡聚,因此日夜欲題兵造反,只為玄宗待之甚厚
    (,要俊其晏駕,方才起事。)
    (叵耐那楊國忠時時尋事來撩撥他,意欲激他反了,正欲以實己之言。)
    (於是安祿山也生了一個事端來,撩撥朝廷,遂上一章疏來,請獻馬於朝廷。)
    (其疏上略云:臣安祿山承乏邊庭,所屬地方,多產良馬。)
    (臣今選得上等駿騎三千餘區,願以貢獻朝廷。)
    (臣雖不如昔日王毛仲之牧馬蕃庶,然以此上充天廄,他年或大駕東封西狩,亦
    (足稍壯萬乘觀瞻。)
    (計每馬一匹,用執鞍軍二人,臣更適番將二十四員部送,俊擇吉日,即便起行
    (。)
    (伏乞敕下經歷地方,各該官吏,預備軍糧馬草供應,庶不致臨期缺誤。)
    (謹先以表奏聞。)
    (安祿山此疏,明明是托言獻馬,謀動干戈,要乘機侵據地方,且看朝廷如何發
    (付他。)
    (當下玄宗覽疏,也沉吟道)
當 下:祿山欲獻馬,固是美事;只卻如何要這許多軍將遣送?
    (因將此疏付中書省議覆。)
楊國忠:(楊國忠次日入奏道)邊臣獻馬於朝廷,亦是常事;今祿山固意要多遣軍將部送
    三千匹,而執鞭隨送者,反有六千人。那二十四員番將,又必備有跟隨的番漢軍
    士,共計當有萬餘人,行動與攻城奪地者何異!其心叵測,不可輕信,當降嚴旨
    切責,破其狡謀。
玄 宗:彼以貢獻為本,偽托所請,無所問罪;即雲部送人多,亦未必便有異志,不可遽
    加切責,只須諭令減少人役罷了。
國 忠:彼名請貢獻,實欲叛逆耳;若非嚴旨切責,說破他不軌之謀,彼將以為朝廷無人
    。
玄 宗:事勿急遽,朕當更思之。
    (國忠怏怏而退。)
    (玄宗正在猶豫時,有河南尹達奚珣,即達奚盈盈的宗族,他因聞邸報,見了安
    (祿山請獻馬之疏,大為驚異,即飛章密奏說)
玄 宗:安祿山表請獻馬,而欲多遣部送軍將,事有可疑,乞以溫言諭止之。
    (玄宗看了達奚詢的密疏,還沉吟未決。)
    (是日燕坐於便殿,高力士侍立於殿陛之下,玄宗呼之近前,對他)
對 他:朕之待安祿山,可謂至厚,彼既受我厚恩,當必不相負,朕意不以為然。前者朕
    曾遣輔繆琳到彼窺察回奏說道他是忠誠愛國,並無二心,難道如今便忽然改變了
    不成?
    (原來輔繆琳平日恃寵專恣,與高力士不睦,因此高力士便乘間叩頭奏說道)
輔繆琳:人心難測,陛下亦不可過信其無他。以老奴所耳聞,輔繆琳兩番奉使差到范陽,
    多曾私受安祿山賄賂,故此飾詞覆旨,其所言未可信也。
玄 宗:(玄宗聽說驚訝道)有這等事!輔繆琳受賄汝何以知之?
高力士:老奴向已微聞其事,而未敢深信,近因繆琳奉差採辦回來,老奴往候之,值其方
    浴,坐以待其出,因於其書齋案頭上,見有安祿山私書一封,書中細詢朝中舉動
    與宮中近事;又托他每事須曲為周旋遮飾,又須每事密先報知。那時老奴方竊窺
    未完,繆琳遽出,連忙取來藏過。據此看來,他內外交結賄賂,故此相通,信有
    其事矣。
      老奴正欲密將此事上聞,適蒙上諭,敢此啟知。
玄 宗:(玄宗大怒道)輔繆琳這個惡奴,我以何等之事相托,乃敢大膽受賄欺主,好生
    可恨!
    (遂傳旨立喚輔繆琳來面訊;又即著高力士率羽林官校至其第中,搜取私書物件
    (。)
    (不一時,繆琳喚到,其所取的私書與所受的賄賂,都被搜出,上呈御覽。)
    (原來繆琳與祿山,往來的私書甚多。)
    (高力士檢看其中有關涉楊妃說話的,即行銷毀去了,因此宮中私情之事,幸未
    (有敗露。)
    (當下玄宗怒甚,欲重處輔繆琳立死,高力士密啟奏道)
高力士:皇爺即欲加罪繆琳,就於內庭立時撲殺,須托言他事以懲之,且請陛下萬勿發露
    通私書信之事及受賄之舉動,不然恐有激變。
    (玄宗點頭道是,遂命將繆琳正法。)
    (只說因採辦不奉旨賜死。)
    (可笑那輔繆琳因貪賄賂,喪了性命。)
    (當初羅公遠先師,原是曾對他說來道只莫貪賄,自然免禍,彼自不能悟耳。)
    (正是:不貪乃為寶,有賄必焚身。)
    (忘卻仙師語,時時與禍鄰。)
    (玄宗平日認定安祿山,是個滿腹赤心的好人,今見他賄結輔繆琳,去探朝廷與
    (宮闈之事,方才有些疑心起來。)
    (楊妃也不能復為之解,惟有暗地咨嗟歎息罷了。)
    (玄宗依著達奚珣所奏,溫言諭止祿山獻馬,遣中使馮神威,齎手詔往諭之。)
    (其略云:覽卿表獻馬於朝廷,具見忠悃,朕甚喜悅。)
    (但馬行須冬日為便,今方秋初,正田稻將成,農務未畢之時,且如行動。)
    (俊至冬日,官自給夫部送來京,無煩本軍跋涉之勞,特此諭知。)
    (馮神威齎了詔書,星夜來至范陽,祿山已窺測朝廷之意,且又探知楊國忠有這
    (許多說話,心中十分惱怒。)
    (及聞詔到,竟不出迎。)
    (馮神威不見安祿山接詔,竟自齎詔到他府第來,祿山乃先於府中大陣兵仗,排
    (列得刀槍密密,劍戟層層,旌旗耀日,鼓角如雷。)
    (馮神威見了,心甚驚疑。)
    (安祿山踞胡牀而坐,見馮神威齎詔而來,也不起身迎接。)
    (馮神威開詔宣讀畢,祿山滿面怒容說道)
祿 山:傳聞貴妃近日於宮中,也學乘馬,吾意官家亦心愛馬,我這裡最有好馬,故欲進
    獻幾匹。今詔書既如此,我不獻亦可。
    (馮神威見他恁般作威做勢,意態驕傲,語言唐突,必不懷好意,遂不敢與他爭
    (論,只有唯唯而已。)
    (祿山也不設宴款待他,且教他出就館舍。)
    (過了幾日,馮神威欲還京復命,入見祿山,問他可有回奏的表文否。)
祿 山:詔書云:馬行須俟冬日,至十月間我即不獻馬,亦將親詣京師,以觀朝臣近政,
    今亦不必用表文,為我口奏可也。
    (馮神威不敢多言,逡巡而別。)
    (兼程趕行,回京見駕,將他這些無禮之狀與無禮之言,一一奏聞皇上。)
    (玄宗聽了,又驚,又羞,又惱。)
    (時楊妃侍坐於側,玄宗向他怒說道)
玄 宗:我和你待此倭奴不薄,今乃如此無狀,其反叛之形情已露,無怪人之多言也。自
    今人言不可不信!
    (說罷,撫幾歎息;楊妃也低著頭,嗟歎不已。)
    (正是:今日方嗟負心漢,從前誤認赤心兒。)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八十八回 安祿山范陽造反 封常清東京募兵)
    (詞曰:
    (  野心狼子終難養,大負君王,不顧娘行,吵起干戈太逞狂。)
    (權奸還自誇先見,激反強梁,勢已披猖,縱募新兵那可當。)
    (調寄「丑奴兒」)
    (自古以來,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所賴為君者,能覺察於先,急為翦除,
    (庶不致滋蔓難圖。)
    (更須朝中大臣,實心為國,燭奸去惡,防奸於未然,弭患於將來,方保無虞。
    ()
    (若天子既誤認奸惡為忠良,亂賊在肘腋之間而不知,始則養癰,繼則縱虎。)
    (朝中大臣,又詢私背公,其初則朋比作姦,其後復又彼此猜忌。)
    (那亂賊尚未至於作亂,卻以私怨,先說,他必作亂,反弄出許多方法,去激起
    (變端,以實己之言,以快己之意。)
    (但能致亂,不能定亂,徒為大言,欺君誤國,以致玩敵輕進之人,不審事勢,
    (遽議用兵。)
    (於是舊兵不足,思得新兵,召募之事,紛紛而起,豈不可歎可恨!)
    
    
629**時間: 地點:
    (且說玄宗因內監馮神威,奏言安祿山不迎接詔書,據傲無禮,心中甚怒。)
心 中:(神威又奏道)據他恁般情狀,奴婢那時如入虎口,幾幾乎不能復見皇爺天顏矣
    !
    (說罷嗚咽流涕,玄宗愈加惱怒。)
    
    
630**時間: 地點:
    (自此日夕在宮中,說安祿山負恩喪心,恨罵一回,又沉吟凝想一回。)
    (楊妃沒奈何,只得從容解勸道)
只 得:安祿山原係番人,不知禮數;又因平日過蒙陛下恩愛寵極,待之如家人父子一般
    ,未免習成驕傲惰慢之故態,不覺一時狂肆,何足惱亂聖懷。他前日表請獻馬,
    或者原無反意。現今他有兒子在京師,結婚宗室,他若在外謀為不軌,難道不自
    顧其子麼?
    (原來祿山的長子名慶宗,次子名慶緒。)
    (那慶宗聘玄宗宗室之女榮義郡主為配,因此祿山出鎮范陽時,留他在京師就婚
    (。)
    (既成婚之後,未到范陽,尚在京師,故楊妃以此為解。)
    (當下玄宗聽說,沉吟半晌道)
當 下:前日安慶宗與榮義郡主完婚之時,朕曾傳諭禮官,召祿山到京來觀禮,他以邊務
    倥傯為辭,竟不曾來。如今可即著安慶宗上書於其父,要他入朝謝罪,看他來與
    不來,便可知其心矣。
    (隨命高力士諭意於安慶宗,作速寫書,遣使送往范陽去;又道朕近於清華宮新
    (置一湯泉,專待祿山來洗浴,彼豈不憶昔年洗兒之事乎,書中可並及此意。)
    (慶宗領旨,隨寫下一書呈上御覽,即日遣使齎去,只道祿山自然見書便來。)
    (誰知楊國忠心裡,卻恐怕祿山看了兒子的書,真個來京時,朝廷必要留他在京
    (。)
    (他有宮中線索,將來必然重用,奪寵奪權,與我不便。)
    (不如早早激他反了,既可以實我之言,又可永絕了與我爭權之人,豈不甚妙。
    ()
    (時有祿山的門客李超在京中,國忠誣害他,打通關節,遣人捕送御史台獄,按
    (治處死,使祿山危不能自安。)
國 忠:(又密奏玄宗說)慶宗雖奉旨寫書,一定自另有私書致其父,臣料祿山必不肯來
    ,且不日必有舉動。
國 忠:(又一面密差心腹,星夜潛往范陽一路,散佈流言,說道)天子以安節度輕褻詔
    書,侮慢天使,又察出他的交通宮中私事,十分大怒,已將其子安慶宗拘國在宮
    ,勒令寫書,誘他父親入朝謝罪,便把他們父子來殺了。
    (祿山聞此流言,甚是驚怕可懼。)
    (不一日,果然慶宗有書信來到,祿山忙拆書觀看,其書略云:前者大人表請獻
    (馬,天子深嘉忠悃,止因部送人多,恐有騷擾。)
    (故諭令暫緩,初無他意。)
    (乃詔使回奏,深以大人簡忽天言,可為怪。)
    (幸天子寬仁,不即督過,大人宜便星馳入朝謝罪,則上下猜疑盡釋,讒口無可
    (置喙,身名俱泰,爵位永保,豈不善哉!昨又奉聖諭云:華清宮新設泉湯,專
    (待爾父來就浴,彷彿往時耍戲洗兒之寵,此尤極荷天恩之隆渥也。)
    (況男婚事已畢,而定省久虛,渴思仰睹慈顏,少中子婦之誠心。)
    (不孝男慶宗,書啟到日,即希命駕。)
    (祿山看了書信,詢來使道)
祿 山:吾兒無恙否?
使 者:奴輩出京時,我家大爺安然無事;但於路途之間,聞說門客李超,犯罪下獄。又
    聞人傳說,近日宮裡邊,有什麼事情發覺了,大爺已被朝廷拘禁在那裡,未知此
    言何來?
祿 山:我這裡也是恁般傳說,此言必有來由。
使 者:(因又密問道)你來時,貴妃娘娘可有甚密旨著你傳來麼?
使 者:奴輩奉了大爺之命,齎著書未停就走,並不聞貴妃娘娘有甚旨意。
    (安祿山聞言,愈加驚疑。)
    (看官,你道楊妃是有心照顧他安祿山的,時常有私信往來,如何這番卻沒有?
    (蓋因安慶宗遵奉上命,立逼著他寫書遣使,楊妃不便夾帶私信,心中雖甚欲祿
    (山入京相敘,只恐他身入樊籠,被人暗算。)
    (若竟不來,又恐天子發怒,因欲密遣心腹內侍,寄書與祿山,教他且勿親自來
    (京,只急急上表謝罪便了。)
    (書已寫就,怎奈楊國忠已先密地移檄范陽一路,關津驛遞所在,說邊防宜慎,
    (須嚴察往來行人,稽查奸細。)
    (楊妃有密信不敢發,探問如此,深怕嫌疑,是非之際,倘有洩露,非同小可,
    (因此遲疑未即遣使。)
    (這邊安祿山不見楊貴妃有密信來,只道宮中私事發覺之說是真,想道)
祿 山:若果覺察出來,我的私情之事,卻是無可解救處。今日之勢,且不得不反了!
    (遂與部下心腹孔目官太僕丞嚴莊、掌書記屯田員外郎高尚、右將軍阿史那承慶
    (等三人,密謀作亂。)
    (嚴莊、高尚極力攛掇道)
嚴 莊:明公擁精兵,據要地,此時不舉大事,更待何時?
祿 山:我久有此意,只因聖上待我極厚,侯其晏駕,然後舉動耳。
嚴 莊:天子今已年老,荒於酒色,權奸用事,朝政時錯,民心離散,正好乘此時舉事,
    正可得計。若待其晏駕之後,新君即位,苟能用賢去佞,勵精圖治,則我不但無
    釁可乘,且恐有禍患之及。
祿 山:(阿史那承慶道)若說禍患,何待新君,只目下已大可虞。但今不難於舉事,而
    難於成事,須要計出萬全,庶幾一舉而大勛可以集。
嚴 莊:(高尚道)今國家兵制日壞,武備廢馳,諸將帥雖多,然權奸在內,使不得其道
    ,必不樂為之用,徒足以僨事衛。我等只須同心協力,鼓勇而行,自當所向無敵
    ,不日成功,此至萬全之策耳!
    (祿山大喜,反志遂決。)
    (次日,即號召部下大小將士,畢集於府中。)
    (祿山戎服帶劍,出坐堂上,卻先詐為天子敕書一道,出之袖中,傳示諸將說道
    ()
祿 山:昨者吾兒安慶宗處有人到來,傳奉皇帝密敕,著我安祿山統兵入朝,誅討奸相楊
    國忠,公等務當努力同心,助我一臂之力,前去掃清君側之惡;功成之後,爵賞
    非輕,各宜努力。
    (諸將聞言,愕然失色,面面相覷,不敢則聲。)
    (嚴莊、高尚、阿史那承慶三人,按劍而起,對著眾人厲聲說道)
嚴 莊:天子既有密敕,自應奉敕行事,誰敢不遵!
祿 山:(祿山亦按劍厲聲道)有不遵者,即治以軍法。
    (諸將平日素畏祿山凶威,又見嚴莊等肯出力相助,便都不敢有異言。)
    (祿山即刻遂發所部十五萬眾兵卒,反自范陽,號稱二十萬。)
    (即日大饗軍將,使范陽節度副使賈循守范陽,平盧副使呂知誨守平盧,又令別
    (將高秀岩守大同。)
    (其餘諸將,俱引兵南下,聲勢浩大。)
    (此天寶十四載十一月事也。)
    (後人有詩歎云:番奴反相人曾說,天子偏雲是赤心。)
    (沒道豬龍難致而,也能驟使水淋淋。)
    (原來當初宰相張九齡在朝之時,曾說過安祿山有反相,若不除之,必為後日心
    (腹之患,玄宗不以為然。)
    (又嘗於勤政樓前,陳設百戲,召祿山觀之。)
    (玄宗坐在一張大榻上,即命祿山坐於榻旁,一樣的朝外坐著,皇太子倒坐在下
    (面。)
    (少頃,玄宗起身更衣,太子隨至更衣之處,密奏說道)
太 子:歷觀古今,從未有君與臣南面井坐而間戲者,父皇寵待祿山,毋乃太過乎?眾人
    屬目之地,恐失觀瞻。
玄 宗:(玄宗微笑道)傳聞祿山,外人都說他有異相,吾故此讓之耳!
    (祿山侍宴嘗在於宮中,醉而假寐,宮人們竊而窺之,只見其身變為龍,而其首
    (卻似豬,因大奇異,密奏於玄宗知道。)
    (玄宗略無疑忌,以為此豬龍耳,非興雲致雨之物,不足懼也,命以金雞帳張之
    (。)
    (那知他到今日,卻是大為國家禍患。)
    (所以後人作詩,言及此事。)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