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一 至 第五五〇

541**時間: 地點:
    (且說姚崇罷相之後,以梁國公之封爵,退居私第。)
    (至開元九年間,享壽已高,偶感風寒,染成一病,延醫調治,全然無效;平生
    (不信釋道二教,不許家人祈禱。)
    (過了幾日,病勢已重,自知不能復愈,乃呼其子至榻前,口授遺表一道,勸朝
    (廷罷冗員、修制度、戢兵戈、禁異端,官宜久任,法宜從寬,囗囗數百言,皆
    (為治之要道,即謄寫奏進。)
    (又將家事囑咐了一番,遺命身故之後,不可依世俗例,延請僧道,追修冥福,
    (永著為家法。)
    (其子一一受命。)
玄 宗:(及至臨終,又對其子說道)我為相數年,雖無甚功業,然人都稱我為救時宰相
    ,所言所行,亦頗多可述,我死之後,這篇墓碑文字,須得大手筆為之,方可傳
    於後世。當今所推文章宗匠,惟張說耳;但他與我不睦,若逕往求他文字,他必
    推托不肯。你可依我計,待我死後,你須把些珍玩之物,陳設於靈座之側。他聞
    訃必來弔奠,若見此珍玩,不顧而去,是他記我舊怨,將圖報復,甚可憂也。他
    若逐件把弄,有愛羨之意,你便說是先人所遺之物,盡數送與他,即求他作碑文
    ,他必欣然許允,你便求他速作。待他文字一到,隨即勒石,一面便進呈御覽方
    妙。此人性貪多智,而見事稍遲;若不即日鎸刻,他必追悔,定欲改作,既經御
    覽,則不可復改;且其文中既多贊語,後雖欲尋暇摘疵,以圖報復,亦不能矣,
    記之記之!
    (言罷,瞑目而逝。)
    (公子囗踴哀號,隨即表奏朝廷,訃告僚屬,治理喪具。)
    (大殮既畢,便設幕受弔,在朝各官,都來祭奠。)
    (張說時為集賢院學土,亦具祭禮來弔。)
    (公子遵依遺命,預將許多古玩珍奇之物,排列靈座旁邊桌上。)
    (張說祭弔畢,公子叩顙拜謝。)
    (張說忽見座旁桌上排列許多珍玩,因指問道)
公 子:設此何意?
公 子:此皆先父平日愛玩者,手澤所存,故陳設於此。
玄 宗:(張說道)令先公所愛,必非常物。
    (遂走近桌上,逐件取來細看,嘖嘖稱賞。)
公 子:此數物不足供先生清玩,若不嫌鄙,當奉貢案頭。
玄 宗:(張說欣然道)重承雅意,但豈可奪令先公所好?
公 子:先生為先父執友,先父今日若在,豈惜貽贈。且先父曾有遺言,欲求先生大筆,
    為作墓道碑文。倘不吝珠玉,則先父死且不朽,不肖方當銜結圖報,區區玩好之
    微,何足復道。
    (說罷,哭拜於地。)
公 子:(張說扶起道)拙筆何足為重,即蒙囑役,敢不榆揚盛美。
    (公子再拜稱謝。)
    (張說別去。)
    (公子盡撤所陳設之物,遣人送與;又托人婉轉求其速作碑文。)
    (預使石工磨就石碑一座,只等碑文鎸刻。)
    (張說既受了姚公子所贈,心中歡喜,遂做了一篇絕好的碑文,文中極贊姚崇人
    (品相業,並敘自己平日愛慕欽服之意。)
    (文才脫稿,恰好姚公子遣人來領,因便付於來人。)
    (公子得了文字,令石工連夜鎸於碑上。)
    (正欲進呈御覽,適高力士奉旨來取姚崇生時所作文字,公子乘機便將張說這篇
    (碑文,托他轉達於上。)
玄 宗:(玄宗看了贊道)此人非此文不足以表揚之!
    (正是:救時宰相不易得,碑文贊美非曲筆。)
    (可惜張公多受賄,難說斯民三代直。)
    
    
542**時間: 地點:
玄 宗:(卻說張說過了一日,忽想起)我與姚崇不和,幾受大禍;今他身死,我不報怨
    夠了,如何倒作文贊他?今日既贊了他,後日怎好改口貶他?就是別人貶他,我
    只得要迴護他了,這卻不值得。
又 想:文字付去未久,尚未刻鎸,可即索回,另作一篇,寓貶於褒之文便了。
    (遂遣使到姚家索取原文,只說還要增改幾筆。)
公 子:(姚公子面語來使道)昨承學士見賜鴻篇,一字不容易移,便即勒石。且已上呈
    御覽,不可便改了。銘感之私,尚容叩謝。
    (使者將此言回覆了主人。)
使 者:(張說頓足道)吾知此皆姚相之遺算也,我一個活張說,反被死姚崇算了,可見
    我之智識不及他矣!
    (連聲呼中計,退悔已嫌遲。)
    (姚崇死後,朝廷賜諡文獻。)
    (後張說與宋璟、王琚輩,相繼而逝。)
    (又有賢相韓休、張九齡二人,俱為天子所敬畏者,亦不上幾年,告老的告老,
    (身故的身故,朝中正人漸皆凋謝。)
    (玄宗在位日久,怠於政事,當其即位之初,務崇節儉,曾焚珠玉錦繡於殿前,
    (又放出宮女千人。)
    (到得後來,卻習尚奢侈,女寵日盛。)
    (諸嬪妃中,惟武惠妃最親亻幸;皇后王氏遭其讒譖,無故被廢。)
    (又譖太子瑛及鄂王、光王,同日俱賜死,一日殺三子,天下無不驚歎。)
    (不想武惠妃,亦以產後血崩暴亡,玄宗不勝悲悼。)
    
    
543**時間: 地點:
    (自此後宮無有當意者。)
    (高力士勸玄宗廣選美人,以備侍御。)
    (玄宗遂降旨彩選民間有才貌的女子入宮。)
    (正是: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開元天寶,大不相同。)
    (第七十九回 江彩蘋恃愛追歡 楊玉環承恩奪寵)
    (詞曰:
    (  國色自應供點選,一入深宮,必定多留戀。)
    (不是眉尖送花片,也教眼角飛鶯燕。)
    (只道始終這所願,不料紅絲,恰又隨風轉。)
    (始知月老亦無憑,端合成全好姻眷。)
    (調寄「蝶戀花」)
    (人生處世,無過情與理而已。)
    (忠臣孝子,作事循理,不消說得。)
    (而大奸極惡之人,行事背理,亦不消說得。)
    (至於情總屬一般,孟夫子所云: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今古同然
    (,無有絕情者。)
    (試看蘇子卿窮居海上,齧雪吞氈,死生置於度外,猶不免娶胡婦生子。)
    (胡澹庵貶海外十年,比其歸,日飲於湘潭胡氏園,喜侍姬黎倩,作詩贈之。)
    (乃知情慾移人,賢者不免,而況生居盛世貴為天子乎?今且不說玄宗遣人點選
    (美女。)
    
    
544**時間: 地點:
    (且說閩中興化縣珍珠村,有一秀才,姓江名仲遜,字抑之,人物軒昂,家私富
    (厚,年過三旬,尚無子嗣;夫人廖氏,單生一女,小名阿珍,九歲能誦二南,
    (語父道)
周夫人:吾雖女子,期以此為志。
    (仲遜奇之,遂名彩蘋,生得花容月貌,便是月裡嫦娥,也讓他幾分顏色。)
    (更兼文才淵博,諸子百家,無不貫串,琴棋書畫,各件皆能。)
    (他性喜梅花,仲遜遣人於江浙山中,遍覓各種最古梅,植於庭除,額曰梅亭。
    ()
    (彩蘋朝夕觀玩,遂自號梅芬。)
    (性耽文藝,有蕭蘭、梨園、梅亭、叢桂、鳳笛、玻杯、剪刀、綺窗八賦,為時
    (傳誦,名聞籍甚。)
    (高力士自湖廣歷兩粵,各處彩選,並無當意者。)
    (至興化,聞彩蘋名,得之以進。)
    (彩蘋年方二八,美貌無雙,玄宗一見,喜動天顏,即令嬪妃隨侍入宮,賜江仲
    (遜黃金千兩,彩緞百端,回家養老。)
    (命高力士陪他赴光祿寺飲宴,仲遜含淚出朝。)
    (玄宗入宮,即命左右擺宴,與江妃共飲,飲了一回,遂共宿焉。)
    (又早雞鳴鐘動,天光欲曙,玄宗免不得起身出朝聽政。)
    
    
545**時間: 地點:
    (一日回到宮中,見江妃在那裡看梅亭賦,因知江妃喜梅,遂命宮中各處栽梅,
    (朝夕遊玩,賜名梅妃。)
玄 宗:朕幾日為朝政所困,今見梅花盛開,清芬拂面,玉宇生涼,襟期頓覺開爽;嬪色
    花容,令人顧戀,縱世外佳人,怎如你淡妝飛燕乎?
梅 妃:只恐落梅殘月,他時冷落淒其。
玄 宗:朕有此心,花神鑒之。
梅 妃:但願不負此言,妾雖碎身,不足以報。
玄 宗:妃子高才,前所作八賦,翰林諸臣無不歎賞;卿今可為梅花賦,待朕頒示詞臣。
梅 妃:賤妾蓬閨陋質,安敵藝苑鴻才,既辱鈞旨,謹當獻醜。
梅 妃:(言未畢,只見內侍報道)嶺南刺史韋應物、蘇州刺史劉禹錫,各選奇梅五種,
    星夜進呈。
    (玄宗甚喜,吩咐高力士用心看管,以待宴賞。)
    (遂同梅妃回宮。)
    (不一日,玄宗宴諸王於梅園,命梨園子弟承應,絲竹迭奏,果然清音緩節。)
    (有詩為證:金屋畫堂光閃閃,烹龍炮鳳敲檀板。)
    (歌喉宛轉繞雕樑,瓊漿滿泛玻璃盞。)
    (諸王飲至半席間,忽聞官中笛聲嘹亮。)
諸 王:笛聲清妙,不知何人所吹,似從天上飛來。
玄 宗:是朕江妃所吹;諸兄弟若不棄嫌,宣他一見何如?
諸 王:臣等願洗耳請教。
    (命高力士宣梅妃來。)
    (不一時梅妃宣到,諸王見禮畢,玄宗)
玄 宗:朕常稱妃子乃梅妃精也,吹白玉笛作驚鴻舞,一座生輝;今宴諸王,梅妃試舞一
    回。
    (梅妃領旨,裝束齊整,向筵前慢舞。)
    (有《西江月》詞為證:紫燕輕盈弱質,海棠標韻嬌容。)
    (羅衣長袖慢交橫,絡繹迴翔穩重。)
    (纖轂蛾飛可愛,浮騰雀躍仙蹤。)
    (衫飄綽約動隨風,恍似飛龍舞鳳。)
    (舞罷,諸王連聲贊美。)
玄 宗:既觀妙舞,不可不快飲。今有嘉州進到美酒,名瑞露珍,其味甚佳,當共飲之。
    (即命內待取酒至,斟於金盞,命梅妃遍酌諸王。)
    (時寧王已醉,見梅妃送酒來,起身接酒,不覺一腳踢著了梅妃繡鞋。)
    (梅妃大怒,登時回宮。)
玄 宗:梅妃為何不辭而去?
諸 王:(左右道)娘娘珠履脫綴,換了就來。
    (等了一回,又來再宣。)
梅 妃:一時胸腹作疾,不能起身應召。
玄 宗:既如此罷了。
    (即令撤席而別。)
    (寧王驚得魂不附體,猛然想起附馬楊回,足智多謀,又是聖上寵愛的,密地差
    (人請來商議。)
    (不一時楊回到來,禮畢,寧王)
寧 王:寡人侍宴梅園,只因多吃幾杯酒,乾了一樁天大不明白的事。
楊 均:不是戲梅妃的事麼?
寧 王:你為何知道?
楊 均:若要不知,除非莫為;如今那一個不曉得,只有聖上不知。
寧 王:請你來商議此事,倘若梅妃在聖上面前,說些是非,叫我怎得安穩哩!
想一想:(楊回想了一想)不妨,我有二計在此,包你無事。
    (附寧王耳低言道,只須如此如此。)
    (寧王大喜,依了他計,相約次日早朝,肉袒膝行,請罪道)
寧 王:蒙皇上賜宴,力不勝酒,失錯觸了妃履。臣出無心,罪該萬死。
玄 宗:此事若計論起來,天下都道我重色,而輕天倫了。你既無心,朕亦付之不較。
    (寧王叩頭謝恩而起。)
寧 王:(楊回乃密奏玄宗道)臣見諸宮嬪妃,約有三萬餘人,又令高力士遍訪美人何用
    ?
玄 宗:嬪妃固多,絕色者少,願得傾國之色,以博一生大樂耳。
楊 均:陛下必欲得傾城美貌,莫如壽王妃子楊玉環,姿容蓋世,實是罕有。
玄 宗:與梅妃何如?
楊 均:臣未曾親見,但聞壽王作詞贊他,中一聯云:三寸橫波回慢水,一雙纖手語香弦
    。開元二十一年冬至壽邸時,有人見了贊道:『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陛
    下莫若召來便見。
    (玄宗聞之喜甚,即差高力士快去宣楊妃來。)
    (力土領旨,即到壽王宮中,宣召楊妃。)
楊 妃:聖上宣我何干?
力 士:奴婢不知,娘娘見駕,自有分曉。
楊 妃:(楊妃慘然來見壽王道)妾事殿下,祈訂白頭,誰知聖上著高力士宣妾入朝;料
    想此去,必與殿下永訣矣!
力 士:(壽王執楊妃之手大哭道)勢已如此,料不可違;倘若此去,不中上意,或者相
    逢有日,百凡珍重。
    (力士催促不過,楊妃只得拜別壽王,流淚出宮。)
    (正是:宣諭多嬌珍重甚,回軒應問鏡台無。)
    (高力士領著楊妃來覆旨。)
    (楊妃含羞忍恥參拜畢,俯伏在地,玄宗賜他平身。)
    
    
546**時間: 地點:
    (此時宮中高燒銀燭,階前月影橫空,玄宗就在燈月之下,將楊妃定睛一看。)
    (但見:黛綠雙蛾,鴉黃半額。)
    (蝶練裙不短不長,鳳綃衣宜寬宜窄。)
    (腰枝似柳,金步搖曳。)
    (戛翠鳴珠,鬢髮如云。)
    (玉搔頭掠青拖碧,乍回雪色,依依不語。)
    (春山脈脈,幽妍清清,依稀似越國西施;婉轉輕盈,絕勝那趙家合德。)
    (豔冶銷魂,容光奪魄。)
    (真個是回頭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玄宗吩咐高力士,令妃自以其意,乞為女道士,賜號太真,住內太真宮。)
玄 宗:(對楊回道)二卿暫回,明日朕有重賞。
    (寧王方才放心,與楊回叩謝出朝。)
    (天寶四載,更為壽王娶左衛將軍韋昭訓女為妃。)
    (潛納太真於宮中,命百官於鳳凰園,冊太真宮女道士楊氏為貴妃。)
    (其父楊元琰,弘農華陰人,徙居蒲州之獨頭村,開元初為蜀州司戶。)
    (貴妃生於蜀,早孤,養於叔父河南府士曹元珪家。)
    (冊妃日,贈元琰兵部尚書;母李氏,涼國夫人。)
    (叔元珪,為光祿卿。)
    (兄钅舌,侍御史。)
    (從兄钊,拜侍郎。)
    (那楊钊原係張昌宗之子,寄養於楊氏者。)
    (玄宗以钊字有金刀之像,改賜其名為國忠。)
    (楊氏權傾天下。)
    (貴妃進見之夕,奏霓裳羽衣曲,授金釵鈿盒。)
    (玄宗自執麗水鎮庫紫磨金琢成步搖,至妝閣親與插鬢。)
    (自寵了貴妃,便疏了梅妃。)
梅 妃:(梅妃問親隨的宮女嫣紅道)你可曉得皇上兩日為何不到我宮中?
嫣 紅:奴婢那裡得知,除非叫高力士來,便知分曉。
梅 妃:你去尋來,待我問他。
    (嫣紅領旨出宮尋問,走到苑中,見力士坐在廊下打瞌睡。)
嫣 紅:待我耍他一耍。
    (見一棵千葉桃花,嬌紅鮮豔,便折下一小枝來,將花插在他頭上,取一嫩枝,
    (塞向力士鼻孔中去。)
    (力士陡然驚醒,見是嫣紅)
力 士:嫣紅妹子,你來做甚?
嫣 紅:(嫣紅笑道)我家娘娘特來召你。
    (力士便同嫣紅,走到梅妃宮中,叩頭見過。)
梅 妃:(梅妃問力士道)聖上這幾日,為何不進我宮中?
力 士:阿呀,聖上在南宮中,新納了壽王的楊妃,寵幸無比,娘娘難道還不知麼?
梅 妃:我那裡曉得。且問你聖上待他意思如何?
力 士:(力土道)自從楊妃入宮之後,龍顏大悅,親賜金鈿珠翠,舉族加官,宮中號曰
    娘子,儀體作於皇后。
    (梅妃聽了這句話,不覺兩淚交流道)
不 覺:我初入宮之時,便疑有此事,不想果然。你且出去,我自有道理。
    (高力士出宮去了。)
    (嫣紅將適間苑內所見如何行徑,如何快活,說與梅妃知道。)
    (梅妃聽了,不勝怨恨。)
嫣 紅:娘娘不要愁煩,依奴婢愚見,娘娘莫若裝束了,步到南宮去看皇爺怎麼樣說。
    (梅妃見說,便向妝台前整雲鬢。)
    (梅妃對了菱花寶鏡,歎道)
梅 妃:天乎,我江彩蘋如此才貌,何自憔悴至此,豈不令人腸斷!
    (說了雙淚交流,強不出精神來梳妝。)
    (嫣紅與宮女再三勸慰,替他重施硃粉,再整花鈿,打扮得齊齊整整,隨了七八
    (個宮奴,向南宮緩步而來。)
    (卻見玄宗獨立花陰。)
    (梅妃上前朝見。)
玄 宗:今日有甚好風,吹得你來?
梅 妃:(梅妃微微的笑道)時布陽和,忽南風甚競,故循循至此,以解寂寥耳。
玄 宗:名花在側,正要著人來宣妃子,共成一醉。
梅 妃:聞得陛下納寵楊妃,賤妾一來賀喜,二來求見新人。
玄 宗:此是朕一時偶惹閒花野草,何足掛齒。
    (梅妃定要請見。)
玄 宗:(玄宗不得已道)愛卿既不嫌棄,著他來參見你就是;但他來時,卿不可著惱。
梅 妃:妾依尊命,須要他拜見我便了。
玄 宗:這也不難。
    (即召楊妃出來,楊妃望著梅妃叩頭畢。)
    (玄宗即命擺宴,酒過三巡,玄宗)
玄 宗:梅妃有謝女之才,不惜佳句,贊他一首何如?
梅 妃:惟恐不能表揚萬一,望乞恕罪。
楊 妃:妾係蒲姿柳質,豈足當娘娘翰墨榆揚?
玄 宗:二妃不必過謙。
    (叫左右快取一幅錦箋,放在梅妃面前。)
    (梅妃只得題起筆來,寫上七絕一首:撇卻巫山下楚雲,南宮一夜玉樓春。)
    (冰肌月貌誰能似?錦繡江天半為君。)
    (梅妃寫完,呈於玄宗。)
    (玄宗看了,連聲贊美,付與楊妃。)
    (楊妃接來看了一遍,心中暗想)
楊 妃:此詞雖佳,內多譏諷。他說撇卻巫山下楚雲,笑奴從壽邸而來。錦繡江天半為君
    ,笑奴肥胖的意思。待我也回他幾句,看他怎麼說?
玄 宗:(便對梅妃道)娘娘美豔之姿,絕世無雙,待奴回贊一首何如?
梅 妃:俚詞描寫萬一,若得美人不吝名言,妾所願也。
    (楊妃亦取箋寫道:美豔何曾減卻春,梅花雪裡亦清真。)
    (總教借得春風早,不與凡花鬥色新。)
    (玄宗見楊妃寫完,贊道)
玄 宗:亦來的敏快得情。
楊 妃:(拿與梅妃道)妃子你看何如?
    (梅妃取來一看,暗想道)
梅 妃:他說梅花雪裡亦清真,笑我瘦弱的意思;不與凡花鬥色新,笑我過時了。
    (兩下顏色有些不和起來。)
高力士:娘娘們詩詞唱和,奴婢有幾句粗言俗語解分。
玄 宗:你試說來。
高力士:皇爺今日同二位王美人,步步嬌,走到高陽台,二位娘娘雙勸酒,飲到月上海棠
    。奴婢打一套三棒鼓,唱一套賀新郎,大家沉醉東風。皇爺卸下皂羅袍,娘娘解
    下紅袖襖,忽聞一陣錦衣香,同睡在銷金帳,那時節花心動將起來,只要快活三
    ,那裡管念奴嬌惜奴嬌。皇爺慢慢的做個蝶戀花,魚遊春水,豈不是萬年歡天下
    樂?
    (只見二妃聽到他說到「花心動,快活三」,不覺的都嘻嘻微笑起來。)
玄 宗:力士之言有理。朕今日二美既具,正當取樂,休得爭論。
    (遂挽手攜著二妃回宮。)
    (梅妃性柔緩,後竟為楊妃所譖,遷於上陽東宮。)
    
    
547**時間: 地點:
    (一日玄宗閒步梅園,忽想起梅妃來,差高力士去探望。)
    (力士領旨到上陽宮,只見梅妃正在那裡傷感。)
    (力士連忙叩頭。)
梅 妃:高常侍,我自別聖駕已來,久無音問,今日甚事有勞你來?
力 士:聖上今日偶步梅園,十分思念娘娘,特著奴婢來探望。
    (梅妃聞言,便歡歡喜喜問力士道)
梅 妃:聖上著你來探望,終非棄我,汝可為我叩謝皇恩,說我無日不望睹天顏,還祈皇
    恩始終無替。
    (力士領命,隨即回至梅園,將梅妃所言奏上。)
    (玄宗聞言,不覺嗟歎道)
不 覺:我豈遂忘汝耶!高力士,你可選梨園最快戲馬,密召梅妃到翠花西閣相敘,不可
    遲誤。
    (力士應聲而去。)
玄 宗:(玄宗連聲叫道)轉來,你須悄地裡去,不可使楊妃知道。
力 士:奴婢曉得。
    (便到梨園選了一匹上等駿馬,竟到東樓,見了梅妃。)
梅 妃:高常侍,你為何又來?
力 士:奴婢將娘娘之言,述與皇爺聽了,皇爺浩歎道:『我豈忘汝。』就令奴婢選上等
    駿馬,密召娘娘到翠花西閣敘話。
梅 妃:既是君王寵召,緣何要暗地裡來?
力 士:只恐楊娘娘得知,不是當耍。
梅 妃:陛下為何怕著這個肥婢?
力 士:娘娘快上馬,皇爺等久了。
    (梅妃便上馬而來,到了閣前,玄宗抱下馬來道)
玄 宗:愛卿,我那一日不想你來。
梅 妃:(梅妃參拜道)賤妾負罪,將謂永捐。不料又得復睹天顏。
    (玄宗就命宮女擺酒,飲至數巡,梅妃斟上一杯,敬與玄宗道)
玄 宗:陛下果終不棄賤妾,幸滿飲此杯。
    (玄宗吃了,也斟一杯回賜。)
    (梅妃飲至半醉,玄宗雙手捧著他面龐細看道)
玄 宗:妃子花容,略黨消瘦了些。
梅 妃:如此情懷,怎免消瘦?
玄 宗:瘦便瘦,卻越覺清雅了。
梅 妃:(梅妃笑道)只怕還是肥的好哩!
玄 宗:(玄宗也笑道)各有好處。
    (又飲了幾杯,便同梅妃進房,忽忽一睡,不覺失曉。)
    (楊妃在宮,不見玄宗駕來,問念奴道)
楊 妃:聖上何在?
玄 宗:(念奴道)奴婢聞萬歲著高力士,召梅娘娘至翠花西閣。
    (楊妃聽了,忙自步到闊前,驚得那些常侍飛報道)
楊 妃:楊娘娘已到閣前,當如之何?
    (玄宗披衣,抱梅妃藏夾幕間。)
楊 妃:(楊妃走到裡面見禮畢)陛下為何起得遲?
玄 宗:還是妃子來得早。
楊 妃:賤妾聞梅精在此,特此相望。
玄 宗:他在東樓。
楊 妃:今日宣來,同至溫泉一樂。
    (玄宗只是看著左右,也不去回答他。)
楊 妃:(楊妃怒道)肴核狼籍,御榻下有婦人珠舄,枕邊有金釵翠鈿,夜來何人侍陛下
    寢,歡睡至日出,還不視朝,是何體統?陛下可出見群臣,妾在此閣,以俟駕回
    。
    (玄宗愧甚,拽衾向屏復睡道)
玄 宗:今日有疾,不能視朝。
    (楊妃怒甚,將金釵翠鈿擲於地,竟歸私第。)
    (不想小黃門見楊妃勢急,恐生餘事,步送梅妃回宮。)
    (玄宗見楊妃已去,欲與梅妃再圖欣慶,卻被黃門送去,大怒,斬之,親自拾起
    (金釵翠鈿珠釵包好,又將夷使所貢珍珠一斛,著永新領去,並賜梅妃。)
    (永新領旨,前往東樓。)
梅 妃:聖上著人送我歸來,何棄我之深乎?
玄 宗:(永新道)萬歲非棄娘娘,恐楊娘娘性惡,所送黃門,已斬訖矣。
梅 妃:恐憐我又動這肥婢情,豈非棄我也?原物俱已拜領,所賜珍珠不敢受,有詩一首
    ,煩你進到御前道妾非許旨不受珍珠,恐怕楊妃聞知,又累聖上受氣耳。
    (永新領命而去,將珍珠並詩獻上。)
    (玄守拆開一看,念道:柳葉蛾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濕紅銷。)
    (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玄宗覽詩,悵然不樂,又喜其詩之妙,令樂府以新聲度之,號一斛珠。)
    (楊妃既懷前恨,又知此事,逐日思量害他。)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八十回 安祿山入宮見妃子 高力士沿街覓狀元)
    (詞曰:
    (  幸得君王帶笑看,莫偷安。)
    (野心狼子也來看,漫拈酸。)
    (俏眼盈盈戀所愛,盡盤桓。)
    (卻教說在別家歡,被他瞞。)
    (調寄「太平時」)
    (從來士子的窮通顯晦,關乎時命,不可以智力求。)
    (即使命裡終須通顯,若還未遇其時,猶不免橫遭屈抑,此乃常理,不足為怪。
    ()
    (獨可怪那女子的貴賤品格,卻不關乎其所處之位。)
    (盡有身為下賤的,倒能立志高潔。)
    (那位居尊貴的,反做出無恥污辱之事。)
    (即如唐朝武後、韋後、太平公主、安樂公主,這一班淫亂的婦女,攪得世界不
    (清,已極可笑可恨。)
    (誰想到玄宗時,卻又生出個楊貴妃來。)
    (他身受天子寵眷,何等尊榮。)
    (況那天子又極風流不俗,何等受用。)
    (如何反看上了那塞外蠻奴安祿山,與之私通,濁亂宮闈,以致後來釀禍不小,
    (豈非怪事。)
    
    
548**時間: 地點:
    (且說那安祿山,乃是營州夷種。)
    (本姓康氏,初名阿落山,因其母再適安氏,遂冒姓安,改名祿山,為人奸猾,
    (善揣人意。)
    (後因部落破散,逃至幽州,投托節度使張守珪麾下,守珪愛之,以為養子,出
    (入隨侍。)
    
    
549**時間: 地點:
    (一日守珪洗足,祿山侍側,見守珪左腳底有黑痣五個,因注視而笑。)
祿 山:(守珪道)我這五黑痣,識者以為貴相,汝何笑也?
祿 山:兒乃賤人,不意兩腳底都有黑痣七枚,今見恩相貴人腳下亦有黑痣,故不覺竊笑
    。
    (守珪聞言,便令脫足來看,果然兩腳底俱有七痣,狀如七星。)
    (比自己腳上的更黑大,因大奇之,愈加親愛,屢借軍功薦引;直薦他做到平盧
    (討擊使。)
    (時有東夷別部奚契丹,作亂犯邊,守珪檄令安祿山,督兵征討。)
    (祿山自恃強勇,不依守珪主略,率兵輕進,被奚契丹殺得大敗虧輸。)
    (原來張守珪軍令最嚴明,諸將有違令敗績者,必按軍法。)
    (祿山既敗,便顧不得養子情分,一面上疏奏聞,一面將祿山題至軍前正法。)
    (祿山臨刑,對著張守珪大叫道)
祿 山:大夫欲滅,奈何輕殺大將!
    (守珪壯其言,即命緩刑,將他解送京師,候旨定奪。)
    (祿山賄囑內侍們,於玄宗面前說方便。)
    
    
550**時間: 地點:
    (當時朝臣多言祿山喪師失律,法所當誅,且其貌有反相,不可留為後患。)
    (玄宗因先入內侍之言,竟不准朝臣所奏,降旨赦祿山之死,仍赴平盧原任,帶
    (罪立功。)
    (祿山本是極乖巧善媚,他向在平盧,凡有玄宗左右偶至平盧者,皆厚賂之。)
    (於是玄宗耳中,常常聞得稱譽安祿山的言語,遂愈信其賢,屢加升擢,官至營
    (州都督平盧節度使。)
    (至天寶二年,召之入朝,留京侍駕。)
    (祿山內藏奸狡,外貌假妝愚直。)
    (玄宗信為真誠,寵遇日隆,得以非時謁見,宮苑嚴密之地,出入無禁。)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