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 至 第二二〇

211**時間: 地點:
    (卻說黃文寶授計,隨引人馬,行至關下,已是黃昏時候。)
    (大叫開關,軍人在敵樓上,認得黃文寶。)
    (報知戴禮。)
戴 禮:夜間難認真假,且莫開關。
文 寶:文寶走脫晉營,有機密事說。
    (戴禮乃自引眾人來關上看,果是文寶,戴禮令人開關,放入黃文寶。)
    (進帳中,見戴禮羞愧道)
戴 禮:不聽公之言,被他拿去,權時順降,欲乘便燒營,未得機會。今聽得長安報來,
    說晉主病重,要召回劉知遠,商議國事。晉營得此消息,人各收拾,準備起程,
    不甚提防,被我偷得一匹馬,脫身而歸。趁晉兵歸心已亂,人無鬥志,今夜我與
    兄統領軍馬,劫他營寨,必成其功!
戴 禮:只恐是晉人之計?
文 寶:小弟親聽得此消息,有何計哉?我部兵先行,兄急隨後救應。
    (戴禮依其說,傳令拔寨起行劫營。)
    
    
212**時間: 地點:
    (卻說劉知遠令史弘肇,領五千兵埋伏關下,並說)
劉知遠:等他兵一出,即乘勢殺入奪關,此便是你頭功。
史弘肇:文寶初降,未知心腹,元帥自須斟酌。
知 遠:只依我軍令,自有分曉。
    (史弘肇不悅,引兵去了。)
    (知遠傳令,叫軍將四下埋伏,聽候火炮一起,四下殺進,只留空營等待。)
    
    
213**時間: 地點:
    (且說黃文寶引兵先行,戴禮隨後亦到。)
    (時將三更,文寶)
文 寶:晉兵下三個營寨,我劫左營,兄劫右營,殺到中營取齊。
戴 禮:兄弟所見有理!你可先殺進。
    (文寶匹馬當先,大叫一聲,劫營殺進去。)
    (戴禮也殺入右營,卻是空營。)
戴 禮:(自思)莫非晉兵去了?
    (復殺到中營,不見文寶,戴禮卻令人去探)
戴 禮:文寶不知那裡去了?
戴 禮:(戴禮大驚曰)吾中奸賊之計矣!
    (急令催兵回關。)
    (忽晉營內火炮震天,光照山川,四面八方,晉兵潮湧而來。)
    (戴禮不敢戀戰,殺開一條血路,走到關下。)
    (關上火把齊明,一將大叫)
戴 禮:戴禮如何不降?
    (取關者,乃史弘肇也。)
    (戴禮見了,不敢望南走,勒馬奔西路殺去。)
    (前遇著郭威阻住,兩馬相交,比手三合,被郭威一矛,截死馬下,盡降其眾。
    ()
    (郭威收兵,到金井關取齊,天色已明,知遠部大軍入關安民。)
    (郭威、史弘肇各獻功畢,史弘肇)
史弘肇:元帥如何知文寶此計可成其功?
知 遠:文寶初降之時,我觀其材貌,是個好漢,故釋之,委為將,以安其心。金井關原
    是他守,必熟知地勢,吾故問他求計,彼獻此計,出乎本心,使他人如何進關,
    惟文寶可成此功。用之而無疑,吾不負文寶,文寶寧負我乎?今得此關,勝用數
    萬人馬之力矣!
史弘肇:(史弘肇拜服曰)元帥深謀遠識,我等皆不及也!
    (知遠傳令進兵。)
    (一聲炮響,大軍離了金井關,行了數日,望鐵籠山不遠,知遠下令安營。)
    
    
214**時間: 地點:
    (卻說鐵籠山,孫飛虎把守,部下有四員副將。)
    (一名蕭龍,使一桿方天戟,一名蕭鯨,用一把大刀,至親兄弟,澤州人也,原
    (亦綠林中出身,孫飛虎招來相助。)
    (又二名,一名曾杰,一名劉真,皆鄆州人。)
    (曾杰有智謀,劉真通武藝,安重榮表二人為押衙將,差來與孫飛虎同守此高山
    (險要之地,嚴加守把不提。)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卓吾子評:
    (  得黃文寶一人之力,不廢張弓支箭之勞,金井關亦唾手而得,實知遠有先
    (見之謀歟!)
    (第五十四回 孫飛虎拒鐵籠山)
    
    
215**時間: 地點:
    (卻說孫飛虎鎮守此山又得四將同心協助。)
    (這山原名鐵籠山,只有東北兩條路,東路當中通鎮州,北路斜去通並州,四下
    (皆是高山,團圍似座連城一般,若有五六百人,山頂守住,任有十數萬人馬,
    (攻擊不得。)
    (孫飛虎在帳中正坐,小軍來報)
小 軍:晉兵到!
來 將:(飛虎與眾將曰)日前金井關戴禮差人來鎮州討救兵,今救兵未去,金井關已失
    ,大勢人馬,又來到此。鎮州以我兩處為咽喉之地,一處不保,此處如何抵敵!
小 軍:(曾杰向前道)將軍,依小將計,只要守,不要戰。我聽得劉知遠部下二將,一
    人史弘肇,一人郭威,皆有千軍之勇,若與他廝殺,必難取勝。我這裡有十年糧
    草,數萬選兵,只須嚴把住路口,多設鹿角炮架,以防攻擊。他大軍遠來,糧草
    難夠支應,不消一月,必思回軍。乘他困餓而去,我出精兵襲之,決無不勝。
小 軍:(言未盡,閃過蕭龍向前道)曾兄如何這等怯弱,今晉兵臨境,百姓驚惶,趁其
    營寨未定,正與他一戰,殺退敵軍,以保百姓,方顯英雄!末將兄弟,出馬一遭
    ,生擒史弘肇、郭威來獻。
    (孫飛虎撥與他兵一萬,蕭龍、蕭鯨二將,披掛上馬,耀武揚威,領兵出陣。)
    (眾軍發喊,巡哨軍卒報入中軍。)
    
    
216**時間: 地點:
    (卻說劉知遠正在帳中,報有人索戰。)
知 遠:誰去迎敵!
小 軍:(帳前閃過郭威道)小將願往!
    (知遠撥與他兵二萬。)
    (郭威披掛,綽矛出馬,跑出陣前,見有兩員將官。)
    (怎生打扮?有詩為證:對對紅旗間翠袍,爭飛戰馬轉山腰,日烘旗幟青龍現,
    (風擺旌幡朱雀遙二隊精兵誇勇猛,兩員強將逞英豪,蕭龍左下方天戟,右手蕭
    (鯨偃月刀。)
小 軍:(蕭龍一馬當先,問)來將何名?
郭 威:吾是晉元帥劉知遠部下大將郭威!爾是何人?
小 軍:(蕭龍日)吾是總兵帳下牙將蕭龍!
    (言罷,舞戟便刺。)
    (郭威用矛刺死蕭龍。)
    (蕭鯨趕來報仇,被郭威一鐵鐧,打中腦蓋而死。)
    (敗兵走回,報孫飛虎曰)
郭 威:蕭家兄弟,被郭威殺了!
    (飛虎大驚,傳令緊守隘口不出。)
    (知遠無計,悶悶不悅,郭威勸其安營圍困之。)
    
    
217**時間: 地點:
    (卻說安重榮聽得知遠過了金井關,如坐針氈。)
    (牙將張孟德勸降。)
王重榮:(董琦向前曰)末將有一計,可成其功。契丹主手下有一個倖臣,名阿思恭,大
    王可修書一封,遣人將金寶送與他,見契丹主說情,願納貢,只要令人入晉,與
    晉主說調回劉知遠軍馬,再結契丹主,叫他相助人馬,殺入長安,奪取晉朝天下
    。
    (安重榮然其策,即遣張雄、李勇逕赴大遼見阿思恭。)
    (阿思恭得了金寶,次日見契丹主,將安重榮事奏知。)
    (契丹主遣使喬榮,齎詔入朝,要晉主調回劉知遠人馬。)
群 臣:(晉主問群臣)此事如何?
桑維翰:既契丹主有詔書來,陛下當要依允。
景延廣:不可!鎮州作反,出師以正其罪,近日捷報,功在垂成,今若調回,將前功盡棄
    ,致後來之禍,陛下且把詔書停下。
    (尚書李崧亦勸調回人馬。)
    (晉王正遣使命前往邊鎮,不想延廣先差人去見知遠,不要回兵。)
    (知遠得知,正與眾將計議,忽報朝廷差使命齎詔旨來召班師。)
    (不知計議收軍與否,且聽下回分解。)
    (卓吾子評:
    (  知遠之兵,威聲破竹,孫飛虎、安重榮聞風束首,計窮力竭,求援於契丹
    (,委曲全身。)
    (景延廣拒使不從,為寇反叛者,難免巢破伏誅。)
    (第五十五回 史弘肇擒孫飛虎)
    (知遠接得詔書,心中不悅,進退兩難,正在疑惑不決,史弘肇)
史弘肇: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功在垂成,而詔班師,他日之禍,自今日始矣!兵貴神速
    ,只管進兵,平復鎮州,班師而回,隨朝廷發落。
    (知遠傳令進兵。)
    (史弘肇手執團牌,登山先砍死十餘人,郭威從後一躍上城。)
    (史弘肇捉了孫飛虎,郭威一鐧打死劉真,曾杰正走,被晉兵砍為肉泥。)
    (放火燒了營寨,知遠叫刀斧手斬了孫飛虎,號令大軍來到鎮州。)
    (安重榮唬得魂不附體,與眾商議,再差人結納契丹主來相助,一邊令張仲達出
    (馬。)
    (與史弘肇比手數合,被史弘肇一刀揮作兩段。)
    (大軍圍了四門攻打。)
王重榮:(報安重榮)張仲達被殺死,人馬睏了城池。
    (安重榮半晌無語。)
王重榮:(董琦說)明日主公親臨陣,末將願為先鋒。
    (張仲德回府尋思個自盡去處,免被晉人所辱,逕入後園,投於綠荷池中而死。
    ()
    (安重榮領兵將出城,哨探報知遠。)
知 遠:(知遠出陣大罵)反賊下馬受死!
    (舉安漢刀就砍。)
    (有安重榮副將周虎舉槍急架,被知遠斬於馬下。)
    (安重榮勒馬走,知遠直入北陣。)
    
    
218**時間: 地點:
    (此時,郭威遇著董琦,一矛刺死,安重榮走入城中不出。)
    (知遠一連睏了四十餘日,時乃六月,城中無水,多有思獻城者。)
    (牙將胡衍見城中乾暴,與眾商議,寫書拴於箭頭上,射入晉營,通信息,裡應
    (外合取城。)
    (知遠得書,即傳令眾軍接應。)
知 遠:(三更時分,胡衍引眾開了水城門,點起火炬,大叫)晉兵入城!
    (史弘肇先殺入城中。)
    (安重榮驚惶,匿在民家躲避。)
    (天明,知遠入城安民,胡衍請罪,知遠)
知 遠:你有獻城之功,免了前罪。
    (民家獻出安重榮,知遠令囚起,解回長安。)
    (次日,知遠撥將守鎮州,傳令班師回長安,朝見晉主,奏知平服鎮州。)
    (晉王大悅,旨下斬訖安重榮,將首級函封,差使送去見契丹主,封知遠為邢州
    (太原府節度使,便往鎮守太原去了。)
    
    
219**時間: 地點:
    (卻說契丹主見送安重榮首級來,大怒曰)
契丹主:石郎為天子從何得來?
王重榮:(即發使回見石郎說)吾有帶甲二十餘萬,若再如此違我言語,即統兵來中原,
    立他姓為君。
    (使者喏喏回長安,將契丹主之言,奏知晉王。)
    (晉王聽罷不悅,退入宮中,憂憤成疾。)
    (大臣桑維翰等入宮中問安。)
晉 王:(晉王流涕曰)不濟事矣!朕坐臥不安,夜見鬼魂來宮中索命。
    (病勢沉痾,漸漸危篤。)
    (差使捧詔宣知遠還朝。)
    (天福七年,劉知遠班師還到洛陽,入宮朝見晉王。)
晉 王:朕忍死以待卿回,今日得見面,無遺恨矣!
知 遠:臣在建州得手詔,聞陛下龍體有恙,恨不能插翅飛至闕下,省視陛下。
    (晉主宣齊王重貴並皇后張氏、宰相馮道及景延廣等,齊至御榻之前。)
晉 王:朕太子重睿年幼,不堪掌社稷之重任,今國家多難,宜立長君,以安人民。幸有
    皇姪重貴,可居此位,願汝眾卿,以伊尹、周公之心為心,俟重睿稍長,傳位與
    之,誠宗廟生靈之大幸,亦吾家之大幸也!
晉 王:(言訖,喚齊王近前,復指劉知遠曰)汝眾臣為證,此位當還重睿,勿負朕心!
    (知遠流涕,眾皆傷感。)
    (晉主口不能言,須臾而崩。)
    (時天福七年,正月上旬也。)
    (壽五十一歲,在位七年。)
    (史臣斷曰:晉祖以唐朝禁臠之親,地尊勢重,迫於情疑,請兵契丹,賂以州邑
    (,而取人之國。)
    (以中國之君,而屈身夷狄,玩好珍異,旁午道途,小不如意,呵責繼之。)
    
    
220**時間: 地點:
    (當時朝野,莫不痛心,而晉祖事之,殊無赧色。)
    (夫以古人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猶且不為,況附夷狄,以伐中國,又
    (從而取之者乎?《綱目》書晉王尊號於契丹,契丹加晉王尊號,所以著中國,
    (事夷狄,首足倒懸之極,其惡契丹而賤敬瑭也,甚矣!)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逸狂有詩責晉之君臣云:
    (  智短才疏石敬瑭,閨閫嫌隙禍蕭牆。)
    (結連北虜顏何厚?反下三關罪莫當。)
    (屈膝稱臣甘恥辱,請封割地壞綱常。)
    (奸臣阿附桑維翰,十二年來盡滅亡。)
    (卓吾子評:
    (  晉祖以幼子委馮道,道不可者,盍明言之?乃含糊不對。)
    (死肉未寒,乃背顧命,其視荀息為何如?)
    (第五十六回 立齊王重貴為帝)
    (是日,晉王卒於正殿,馮道、景延廣二人輔政,即立齊王重貴為帝,改元開運
    (。)
    (太子重睿,養在宮中,自立新君後,諡晉王為高祖皇帝,尊張氏為皇太后,葬
    (高祖於顯陵。)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