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 至 第一四〇
131**時間: 地點:
(此時,存孝欲進宮訴說,四下皆康君利心腹之人,不能得入。)
存 信:老父怒汝,立等回報,安敢再入?
(急使軍人將存孝捆縛,用五輛車來各繫一牛,分作五隊,號令一聲,五下鞭開
(牛去,只一掙,被存孝把身一縱,都縱到身底下來。)
(原來五車上,有五五二千五百石重,五牛之力,不計多少,存孝一生力大,是
(以皆被縱到身底下來,以此較之,存孝一臂有二萬五千斤之力,兩臂有四象不
(過之勇。)
存 孝:(存孝大叫)我得何罪?將五牛掙我!
存 孝:(言未絕,只見半空中一金甲神人,叫曰)存孝不得掙挫,吾奉千佛牒文,玉皇
敕旨,你原是上界鐵石之精,降臨凡世,今日功行完滿,取汝歸天,若是遲緩,
神人奪了你的坐位。
存 孝:(存孝聽言曰)既上天叫我,安敢不從?
存 信:(遂叫軍人曰)這等如何掙得我死,除非是將劍割斷我手足之筋,吾即死矣!
(當下君利傳令,大喝五下裡掙響一聲,存孝軀分為五塊。)
(存孝亡年三十六歲,時天復三年秋九月也。)
(後來史官有詩贊云:兩岸西風起白楊,沁州存孝實堪傷,晉官花草埋幽逕,唐
(國山河繞夕陽,鴉谷滅巢皆寂寞,賓州塵路總荒涼,詩成不盡傷情處,一度行
(吟一斷腸。)
(後來宋賢弔存孝輓詩云:
( 鴉谷遺蹀跡,英雄有將聲。)
(威容賽夏育,風味若陳平。)
(常領三千士,破除百萬兵。)
(賓州天命盡,誰不痛傷情。)
(第三十三回 晉王痛哭勇南公)
132**時間: 地點:
(卻說晉王,正在宮中熟睡,宮人來報)
晉 王:五車掙死存孝!
(唬得晉王汗流沾背,魂不附體,急跑出殿前來視之,存孝已死,掙為五塊。)
(晉王大哭數聲,望後便倒,昏絕於地,左右急救,半響方蘇。)
晉 王:誰殺存孝?
(左右細說前因。)
晉 王:存孝已死,只吾休矣!
133**時間: 地點:
(此時,君利、存信逃去數日,晉王遣人追之,半路捉回,正欲碎剮,忽報劉妃
(還宮,晉王急令接入。)
(原來劉妃與嗣源,逕到黃河界口,絕無動靜。)
(知是二人用計,急回賓州,知存孝被掙死,直來見晉王。)
劉 妃:君利、存信如此無禮,罪不容誅,請大王剮此二賊,為存孝報仇!
晉 王:存孝如此,吾豈能獨生哉?
(正在慟哭,忽見一彪人馬,飛奔而來。)
(眾視之,乃存孝之妻鄧瑞雲也。)
(瑞雲知此消息,帶領六將到來,放聲大哭,昏絕於地,三五番幾死,眾軍無不
(哀慟。)
眾 軍:(瑞雲再三上言曰)今存孝死於不幸,大王念父子之情,早為報仇!
(當日,具棺槨盛裝存孝屍首,停於正庭,六將掛孝,軍土舉哀震地。)
(晉王喚武士,將君利、存信二賊,倒澆一對照天蠟燭,在於柩前,請高僧做水
(陸大醮超度,復圖存孝儀像掛起。)
(晉王親自設祭一壇。)
(祭文曰:
( 嗚呼勇南!天下戰士,古今無雙。)
(何天不弔,令死於奸人之手?使我慟傷。)
(嗚呼!吾今年八十,兒今既死,吾料隨亡!)
(吾今取二人於市,熬油點燭,照爾幽光。)
(爾冤既白,爾仇亦報,爾名孔揚。)
(嗚呼勇南!魂其有知,曷維尚享。)
(後人讀史至此,有詩歎云:
( 存孝英雄獨佔奇,開疆展土定華夷)
134**時間: 地點:
(當時恨殺丹青手,不畫山前打虎威。)
(晉王傷悼不已,望棺前欲拜下,德威急向前止之曰)
德 威:不可!大王父也,存孝子也,豈有為父而拜子之理乎?
(晉王乃止。)
晉 王:吾豈不知之,但以先死為神,吾之哀毀逾禮,不覺形於此耳!
(後人有詩云:李存孝能文能武,滅黃巢蓋世功名,是晉王不合拜子,也須知先
(死為神。)
135**時間: 地點:
(當時報入長安,昭宗知存孝已死,念存孝英雄冠世,有恢復之功,大加慟切,
(遂遣官具禮前來致祭。)
(晉王請使者入見了,始知昭宗遣周德威代祭,德威就將祭品,擺列存孝靈前,
(親自奠酒拜下,令趙文宗讀祭文曰:維大唐天復三年秋九月上旬,祭主大唐昭
(宗皇帝,遣兵部大司馬周德威,謹以清酌庶饈之儀,致祭於敕封鎮守沁州地方
(協理軍務飛虎將軍勇南公李存孝之靈曰:嗚呼!存孝不幸橫亡,天高日短,無
(人不傷。)
(伏念生居朔漠塞北之方,長自飛虎靈求之峪。)
(滅黃巢,扶僖宗,復入長安,誅奸黨,立昭宗,建都天下。)
(官居一品,加為勇南公之職,勢壓諸邦,是飛虎將軍之譽。)
(唯君正宜享富貴於高堂,豈期命早喪於奸讒。)
(人之死沒,自古難免。)
(不料君父以酒誤害忠良,將二奸盡行誅戮,與汝雪恨。)
(將軍陽世不將金印掛,陰司多握鬼兵權。)
(嗚呼哀哉!尚饗。)
(德威祭畢,淚流滿面,哀動三軍。)
晉 王:(晉王自歎曰)此事非於別人,只是我以酒誤害忠良,致有此失。
(遂自感歎一詩云:終朝飲酒醉醺醺,耳聽讒言害好人,破巢之時用存孝,太平
(不見勇南君。)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卓吾子評:
( 奸讒陰害忠良,何代無之?不特克用之於存孝而已。)
(然則克用酒誤太甚!)
(第三十四回 梁兵劫奪勇南柩)
(當日,晉王令鄧瑞雲同六將帶領三千人馬,保護存孝靈柩,葬於靈求峪,安靈
(守孝。)
(六將領命,逕上去訖。)
(早有細作報入汴梁,朱溫大喜曰)
朱 溫:李存孝已死,吾無憂矣!
(今又令軍士護喪葬於靈求峪內,急遣尚讓七將,領兵前去劫奪存孝靈柩,七將
(領命。)
(正行之次,忽見前面一彪人馬,盡打紅旗,當頭截住去路,為頭閃出英雄,身
(長一丈,膀闊三停,赤腳蓬頭,膂力過人,乃壽章人也,姓王名彥章。)
(因存孝巡行河北之時,在淤泥河相遇,二人鬥了數合,被存孝連人帶馬打落岸
(下。)
(彥章誓言,存孝若在十年,吾十年不出,除是死了存孝,才敢出名。)
(逕上壽章隱姓埋名。)
(今探聽存孝已死,引了人馬欲來投奔梁王,正值七將兵至,彥章攔住大呼曰)
彥 章:吾乃渾鐵槍王彥章也!來的人馬何往?
葛從周:吾等梁王手下七將,今奉我王命,領兵前去靈求峪,劫奪李存孝靈柩。
彥 章:汝等錯矣!
君子不念舊惡,人死不計舊冤,存孝亦是好漢,只因晉王恃酒誤死,搶他屍
首何益?不如引我去見梁王,陳說和解之事。
(七將從之,合兵一處,逕到汴梁城來。)
(七將入見,朱溫)
朱 溫:李存孝屍首如何?
葛從周:不曾搶得,只與大王尋得一個前部大將。
朱 溫:是誰?
從 周:此人真定壽章人氏,姓王名彥章。
朱 溫:聞名久矣!吾正欲見此人。
(從周引彥章至殿下,溫即欠身相迎,彥章下拜,溫答半禮。)
朱 溫:足下近在山東,正欲遣人來請為將,破滅李克用,共圖霸業,今日得遇,三生幸
矣!
彥 章:李克用死了存孝,其勢已孤,臣視之,乃疥癬之疾,不足介意。大王欲取天下,
不如先圖了昭宗,再擒晉王未遲。
(溫大喜,即封彥章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設宴犒勞。)
(席間便問彥章圖昭宗天下之計。)
彥 章:臣見昭宗駕下,寵著一人,姓李名英,現任丞相之職,今在長安秤金賣官。大王
親將金寶賄賂他,只說長安是久反之地,汴梁是興隆之邦,李英貪得,見利忘義
,必奏准朝廷,贊成此事。先領旨到此蓋造皇宮,然後用計,把駕迎上汴梁,那
時以圖昭宗,有何難處?
朱 溫:此計甚妙,我若得了天下,富貴與汝共之。
(商議已定,次日朱溫即自收拾金寶,帶領數百鐵騎,各帶輕刀短箭,逕上長安
(。)
(不日,已至李英宅前下馬,小卒人報,李英降階而接,到堂上坐定,敘茶已畢
(。)
朱 溫:丞相別來無恙!
李 英:仰賴福蔭,略得清安。大王久不相見,有勞車顧。
朱 溫:恭惟大人!現居元輔之職,臣扶社稷,不勝至喜。今有黃金百錠,珠玉一斗,外
有良馬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曰玉聰,某不敢乘坐,特來並
獻與丞相,以助虎威!
(英聽罷,便令帶過來看,果然那馬身上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頭尾長一丈,
(蹄帶項鬃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
(李英見了大喜。)
(有詩單贊玉聰馬云:奔騰千里蕩塵埃,渡水登山紫霧開,掣斷絲鞭搖玉轡,火
(龍飛下九天來。)
李 英:(英謝溫曰)大王與此金寶龍駒,某將何報之?
朱 溫:些小微物,豈望報乎?丞相肯為,只在數句言語之間而已。
李 英:請問其故?
朱 溫:某見長安是久反之地,不及汴梁是地廣人稠、永遠興隆之邦,丞相只須奏准朝廷
,與吾領了旨意,到汴梁蓋造皇宮,請駕建都,便是丞相大功績也!
李 英:大王見主上衰弱,時勢已去,莫非要圖天下否?
(溫半晌不答。)
李 英:明日便奏朝廷,發旨意與你,領上汴梁蓋造皇城。待吾指日把駕拐上汴梁,讓位
與你,有何不可?
朱 溫:誠得如此,丞相富貴無比。
(二人商議已定,次日,昭宗升殿,近臣報言,今有梁王朱溫,欲見陛下。)
二 人:(帝曰)可急宣來!
(溫人見,拜伏闕下,口稱萬歲。)
二 人:(帝曰)卿到此,有何見奏?
朱 溫:臣見長安久反之地,干戈擾攘,不得休息。臣守汴梁已久,知是興隆之邦,奏過
陛下,請旨蓋造皇城,完日請陛下遷都汴梁。
二 人:(帝曰)卿言須當與文武商議。
二 人:(言尚未盡,只見班部中閃出一臣,面如紅棗,突眼虯髯,威風凜凜,膽量過人
(,上殿奏曰)大梁朱全忠,真忠君愛國之臣也!
(此人是誰?乃丞相李英也。)
李 英:(帝問英曰)此奏可乎?
李 英:大梁王所奏,金石之論也!
難得此人,忠於王室,既有如此好處,陛下急宜從之。
(帝正在猶豫,群臣)
群 臣:不可!龍不離海,虎不離山,陛下安居大位,豈可遠離乎?臣料汴梁萬不及長安
。怎見得長安好於汴梁,古人有詩為證:自古興隆地,周秦漢代修。
三川花似錦,八水永長流。
起蓋咸陽殿,鳳闕對龍樓。
華夷圖上看,天下最為頭。
朱 溫:你眾文武說長安好處,也只如此。且聽我說汴梁好處。古人有詩為證:王氣騰騰
徹比霞,祥雲繚繞照京華,寶妝樓閣侵銀漢,玉殿亭台護絳紗,四時不絕山川景
,八節常開琪樹花,年年三月登高望,香滿梁園百萬家。
(昭宗聽罷朱溫詩句,心下萬千之喜,遂喚曹中書達填寫旨意與朱溫)
朱 溫:領去汴梁蓋造皇城,朕即遣官軍,將長安府庫錢糧,都攢運至汴梁,選日,請朕
建都天下。
(溫領旨出朝,暗思)
暗 思:此等昏君,中了吾計,好似一盞孤燈,昏天曉月,算來活也不多時!
(溫行了數日,已到汴梁,遂起民夫,搬運土木,喚良匠蓋造皇城,雕樑刻棟,
(繪鳳描龍,未及半載日期,工程已成,比長安宮室,華麗又加十倍。)
136**時間: 地點:
(卻說朱溫,蓋造已完,便遣王彥章,先領人馬三萬,前至灞陵川界,以候接應
(,親自逕上長安:入朝見帝。)
朱 溫:(帝曰)朕差卿蓋造皇城如何?
朱 溫:臣領旨蓋造,今已完備,特請陛下到汴梁建都。
(昭宗大喜,當日聚文武於朝堂。)
文 武:(帝曰)唐室西都二百餘年,氣數已衰,朕觀氣色在汴梁,先遣梁王蓋造宮殿,
朕欲遷都東幸,汝等各宜促裝。
朱 溫:(學士陳輝源曰)長安久樂之地,今無故損宗廟,棄原陵,恐百姓驚動,必有靡
沸之亂。天下動之至易,安之甚難,望陛下明鑒!
文 武:(帝怒曰)汝欲阻國家之大計耶?
朱 溫:(平章事朱樸亦諫曰)陳學士之言是也!想祖公神堯高祖皇帝,東征西蕩,掙成
一統天下,亦不易得,今陛下至汴梁,必中朱溫之計矣!
李 英:(李英急上言曰)這一起臣僚,有失君臣之禮,可以斬之!
(帝聞奏即日罷朱樸、陳輝之官,貶為庶民。)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卓吾子評:
( 朱溫得王彥章為元帥,賂李英為腹心,請駕建都汴梁,社援可危矣!)
(第三十五回 唐昭宗遷駕汴梁)
(帝出宮上車駕,駕前二人跪下,視之乃尚書周侃、左僕射伍習,帝問)
二 人:有何事?
李 英:(侃曰)今聞陛下欲遷都汴梁,故來源耳!
李 英:(帝大怒)朕心喜上汴梁,如何苦諫?
(即令武士拽出都門斬首,百姓莫不垂淚。)
(下令遷都,來日便行。)
137**時間: 地點:
(此時裝載金銀緞匹玩好之物,數千餘車,逕往汴梁去了。)
138**時間: 地點:
(卻說昭宗方才到了灞陵川,忽見旌旗蔽日,塵土遮天,一陣人馬到來。)
(百官盡皆失色,帝大驚。)
李 英:(大將軍杜友年出馬曰)來者何人?敢攔聖駕?
(繡旗影裡,王彥章出馬,厲聲便問)
彥 章:天子何在?
(帝戰慄不能言。)
(群臣聞知,皆無所措。)
群 臣:(王搏向前叱之曰)來者何人?
彥 章:大梁王前部先鋒王彥章是也!
群 臣:(王搏曰)汝來劫駕,是來保駕?
彥 章:奉梁王旨,特來保駕!
群 臣:(搏曰)既來保駕,天子在此,何不下馬?
(彥章大驚,慌忙下馬,拜於道左,帝以言慰撫,彥章拜謝,帝人汴梁城。)
(是日登殿,百官朝賀,各依位次侍立。)
(自是朱溫縱橫朝廷,謀立異志,盡人皆知,內外之兵,盡歸掌握。)
朱 溫:(溫請丞相李英曰)吾欲殺昭宗,自立為帝何如?
李 英:可就此時行事,遲則有變矣!來日於偏殿排筵,只說與朝廷洗塵,再奏過帝,此
離宮門不遠,不好出入,討個執照。大王可選下好漢,埋伏彼處,親自帶劍上殿
,索取天下。帝與不與,只此殺之。
(溫甚喜,即便教人排筵會於偏殿,來日請帝。)
(次日,昭宗升殿,溫奏)
朱 溫:臣欲於王府安排筵宴,與陛下拂塵,臣不敢請,乞陛下借一偏殿,方好行樂。
李 英:(帝曰)汝有此意,可於椒蘭殿上設宴,特賜回駕牌五百面,與卿執照,門上不
敢阻擋。
(朱溫領旨,遂選五百鐵騎,來往於殿下,請帝於殿上,同文武百官,各依尊卑
(為序,近侍執盞。)
(酒行數巡,食過五味,只見朱溫帶劍上殿,帝見了唬得魂不附體。)
(溫叫止樂停酒。)
朱 溫:今日大事,眾官聽察!
(眾皆起身側耳。)
朱 溫:天子為萬人之主,以治天下,無威儀不可以奉宗廟社稷,留此昏君何用?可將大
位讓與我!
(眾官聽罷,默然無語,各低頭覷地。)
朱 溫:(忽宴上一人推桌直出,立於筵上大叫)不可!梁王焉敢發此語,欺俺唐朝無人
物耶?主上又無過惡,安敢無理!吾知汝懷篡逆之心久矣!
(眾皆大驚。)
(朱溫視之,此人乃保駕大將軍,姓凌名圭,遂向桌上綽起一把金壺,望朱溫即
(打將來。)
(梁將王彥章在後面大怒,叱之曰)
彥 章:朝廷大臣,尚不敢言,汝何等之人,敢如此大膽?
(即拔所佩劍,將凌圭斬之。)
(帝見殺了凌圭,下殿便走。)
(彥章趕上,扯之曰)
彥 章:陛下肯與不肯早決!
何故走乎?
139**時間: 地點:
(此時,帝驚得面如土色。)
彥 章:(帝曰)容朕思之。
朱 溫:(左僕射張文蔚曰)陛下差矣!古之帝王,無德讓有德,自古皆然。天下者,非
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須不是陛下祖宗自古傳到今,請陛下思之。
彥 章:(中書門下楊涉曰)自古以來,有興必有廢,有盛必有衰,豈有不亡之國,安有
不敗之家?陛下唐朝相傳已二百年,氣運已極,不可自決而惹禍也!
朱 溫:(帝曰)今日酒醉,非推讓之處耳!
(朱溫提劍自欲殺之,右僕射止之曰)
朱 溫:不可!陛下已許大王耳!尚容再議,不必造次。
(溫怒乃止。)
(昭宗哭回後殿,百官皆哂笑而退。)
(次日,百官又聚於大殿。)
(王彥章帶領鐵騎,布列殿前,召令宦官。)
(昭宗懼不敢出,溫又遣人三次逼之,慌更衣出殿。)
彥 章:(蘇循奏曰)昨日陛下已許梁王天下,今日肯傳否?
朱 溫:(帝曰)卿等食唐祿久矣!中間多有唐朝子孫,直無一人分朕之憂耳?
彥 章:(蘇循曰)陛下之意,不欲以天下禪於梁王,曾見昨日之風景否?
朱 溫:(帝曰)汝眾大臣,何無見憐之心?
彥 章:(循曰)天下之人,皆知陛下無人君之福,以致四海大亂。今梁王英雄,累建大
功,尚不知恩以報德也,直欲令天下之人,共伐之。
朱 溫:(帝曰)昔桀紂無道,殘暴生靈,故天下人伐之,朕即位以來,小心謹慎,未嘗
敢行半點非禮之事,天下之人,誰忍伐之。
彥 章:(循怒曰)陛下無德無福,而居天位,甚有殘暴之道也!
彥 章:(帝拂袖而起,張文蔚目視蘇循,循縱步向前,扯住昭宗袍)陛下肯與不肯,乞
早一決!
(帝戰慄不能答。)
(忽階下王彥章之弟王彥龍,巢將七人葛從周、尚讓、齊克讓等,各帶劍上殿,
(又見殿階之下,環甲持戈數百人,皆兵士也。)
彥 章:(帝乃流涕出血,歎曰)祖宗天下,何期今日廢之,朕九泉之下,何面目見先帝
乎?
朱 溫:(泣告群臣曰)朕天下願禪與梁王,幸留殘喘,以度天年。
彥 章:(貽矩曰)臣等安有負陛下,事已至此,可急草詔,以安眾心。
(帝乃令楊涉草詔,願禪國於梁。)
(詔曰:制曰:伏以生人以來,樹之司牧,眷命所矚,謂之大寶。)
(曆數弗在,罔或偷安,故舜禹至公,揖讓而興,虞夏湯武,兼濟干戈,以定殷
(周。)
(事乃殊途,功成一致,後之創業,咸取則焉!朕今在位二年,遭天下蕩覆,賴
(祖宗之靈,得梁王竭誠盡力,率先鋒鏑,今仰瞻期運已去,天命有適,遜位而
(禪於梁。)
(今蒞倍臣,獻上國璽,追則堯典,禪位於朱全忠,梁王無致辭焉!欽此。)
(是日,百官齎丹詔並玉璽,至梁王宮獻納,朱溫便欲受之。)
李 英:不可!大王不可輕易,雖然詔璽已至,可令昭宗親捧璽綬,以禪天下於大王,可
以絕人議論篡逆之言也!
(溫大喜,令謝蘭捧璽還宮。)
朱 溫:(帝曰)此事若何?
李 英:陛下親自送去!明白禪位,則陛下子孫,世世蒙梁恩矣!
(帝到此時,不容不行,親自送去。)
(只得親捧國璽至梁王大殿,授與梁王去了。)
(然後披公服於群臣班首,稱臣再拜。)
(王彥章並巢將葛從周等,各掣劍在手,布列左右,大小文武,及昭宗皆北面山
(呼。)
(於是同聲其口,齊呼萬歲。)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麗泉詩云:
( 當日朱溫強並李,欺凌唐室若嬰孩)
(誰知天地無私曲,不久依然換主來。)
(卓吾子評:
( 昭宗不聽忠良之諫,遂致捧國璽禪於朱溫,抑一保駕凌圭,深可痛惜!)
(第三十六回 晉王起兵伐朱溫)
140**時間: 地點:
(卻說朱溫即位,稱號太祖皇帝。)
(是日,天清氣朗,微風不動,眾皆拜賀已畢,改天復四年為開平元年,大赦天
(下,國號大梁。)
(即降敕封昭宗為濟陰王,便往彼處歇馬,非宣喚不許入朝。)
(封張文蔚、楊涉為平章事,封蘇循、薛貽矩為左右僕射,封王彥章為馬步禁軍
(都元帥,王彥龍為保駕上將軍。)
(巢將尚讓、齊克讓等,皆封為節度使。)
李 英:(李英進曰)臣有奪天下之功,比眾不同,陛下不升臣職何也?
朱 溫:(梁帝大怒曰)汝這逆賊,尚復敢言!朕想昭宗有甚虧汝之處,將天下賣金,只
圖蔭子封妻,受享富貴,唐朗致有此失!若留汝在朝,眾臣效尤,何以為國?
(喝令推出斬之。)
(有詩為證:
( 害人人害禍先招,禍福災殃卻怎逃)
(只想百年人富貴,豈知今日中鋼刀。)
(後來濟陰王至開平二年春正月,梁王遣王彥龍縊殺之。)
(追諡曰唐哀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