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  至 第一〇〇

91**時間: 地點:
晉 王:(卻說朱義對朱溫曰)哥哥與李克用結下仇隙,勢不兩立,倘奏准朝廷,合兵討
    罪,如何是好?
朱 溫:正慮此事,吾弟有何良策?
晉 王:(義曰)目今現有十年糧草,可立招軍旗號,招募天下英雄好漢,事成則為帝王
    ,事不成,縱有晉兵來敵,何懼之有?
朱 溫:所見有理。
    (即日立起招軍旗號,果然旬日之間,四方之士,雲集蟻聚,招軍一萬餘人。)
    (時有黃巢舊將七人,乃尚讓、齊克讓、傅道昭、郭景祥、柳彥璋、柳彥隨、葛
    (從周等,共領本部人馬七萬來降。)
    (朱溫大喜,遂納重用,令設宴相待。)
    (酒至數巡,溫謂從周曰)
朱 溫:今吾招軍買馬,積草屯糧,欲報李克用奪帶之仇,列位有何妙策?
從 周:大人志在復仇,欲圖天下,今克用受封天下都招討,各鎮軍馬,俱服調用,兼且
    他是王位,其勢甚大,今大人只一節度使之職,威權不等,也須得個王位才好。
朱 溫:汝言雖當,安能致此?
從 周:此事甚易,今僖宗寵一宦官,姓田名令孜,現任吏部尚書,朝廷政務,咸聽處分
    ,無有不當,大人何不修一封書哀告他?他見詞致懇切,更有奇珍異寶為贄,必
    然薦用,得個王位。可差尚讓、齊克讓星夜上長安去,及早圖之,此事必諧。
    (溫欣然從之,即將玉帶二條,寶珠二顆,命尚、齊二將,星夜逕上長安。)
    (二人來到田令孜府前,對軍士曰)
二 人:煩乞報與老爺知道,說有故人相訪。
    (軍士報入府內,令孜)
令 孜:喚他進來!
二 人:(二人入見曰)大人別來無恙?
令 孜:(令孜沉吟牛晌)二足下何人也?
二 人:長安曾會,何故失忘?我等乃尚讓、齊克讓也。
令 孜:今居何處?
尚 讓:我二人在汴梁城節度使朱溫部下,充一都尉,今大人乃朝廷柱石之臣,不勝仰望
    ,特差我等前來問安,奉書在此。
    (令孜接書,拆開視之。)
    (書曰:汴梁節度使朱溫頓首百拜,致書於大相國田丞相閣下。)
    (身護碧紗,已列金甌之姓字;望崇赤舄佇弘玉鼎之勛名。)
    (慶溢朝端,聲傳海外。)
    (恭惟相公閣下,嵩精挺質,昴秀凝姿,誠當代之股肱,宦林之喬岳也。)
    (溫濫司節使,調理軍民,第職小而權微,奈將頑而卒惰。)
    (特修短啟,聊貢輶儀,敬馳獻於台端,幸筦存乎閣下。)
    (更愷樂施薦拔,得並爵於太原,曲賜吹噓,早頒恩於汴水。)
    (仰祈電燭,無任冰競。)
    (令孜看罷大喜,隨即收下金寶等物)
令 孜:吾有主意,來日便奏,雖不得加封王位,必有賞賜,待聖旨出來,自有旨意,吾
    當私封朱溫為梁王,再密鑄一印與之。汝二人還至汴梁,令溫立過旗號,即自假
    稱梁王,引兵反來,我這裡裡應外合,謀奪大位,有何不可?
    (商議已定,隨令尚讓、齊克讓私宅安歇。)
    (次日,天色微明,僖宗升殿,令孜早朝禮畢,出班奏曰)
令 孜:邇來黃巢反亂,皆賴朱溫調取各鎮諸侯,盡行剿滅,各鎮諸侯俱受封爵,惟有汴
    梁朱溫有大功勛,兼是貴戚,陛下何不升彼官職,使將士感德,上下歸心,實安
    社稷之一計也。
尚 讓:(帝閂)朱溫欺君罔上之賊,朕每欲誅之,因朕妹玉鑾英在彼處,故且停止,今
    聯妹已死,與彼無親,豈可升他官職?
令 孜: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何必計較親疏,只論功績,既不升他官職,只賜田宅亦可
    。
尚 讓:(帝曰)看卿之面,便賞無主閒田三百頃,無人住的宅子三百間,令彼自去耕養
    。
    (令孜拜謝,領旨出朝,到府拆開旨意,加封朱溫為大梁王,賜他蓋造王殿宮室
    (,黃旌白鉞,以專征伐,私鑄一顆梁王櫻命二人星夜逕奔汴梁城來。)
    (朱溫安排香案,迎接聖旨,宣讀旨意云: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自即位以來
    (,天下晏然。)
    (冒失櫻鋒,既用人於擾攘之際,分封錫爵,當報功於太平之時。)
    (邇者,黃巢作叛,騷動干戈,今幸殄除,實有賴爾汴梁節度使朱溫。)
    (今特封汝為大梁王之職,仍守汴梁,於戲!盛典既行,大閒益懋,務使宗社奠
    (安,邊烽永息。)
    (宜體朕意,爾惟欽哉!)
    (宣罷旨意,朱溫山呼謝恩禮畢,兩手加額,不勝之喜曰)
朱 溫:吾今得受梁王之職,大有威權,皆汝二人之功。
    (尚讓即將令孜前言告之。)
朱 溫:(朱溫大喜曰)即口立起梁王旗號,別選良匠,蓋造王府,臣下進見,悉呼千歲
    ,凡出入悉依王者之例。
    (朱溫大行不仁,重斂於民,百姓不勝其苦。)
    (早有細作報入太原,此時,晉王糧已豐足,軍馬車仗器械,一切皆備,正欲討
    (賊,又聽得這個消息,心中大怒,連罵數聲昏君,朱溫此賊,有甚功勞,便賜
    (梁王之職。)
    (於是遣大太保李嗣源,逕上長安,表奏朱溫謀為不軌之罪,然後討賊。)
    (一者出師有名,二者實欲報汴梁損將之仇。)
    (原來令孜受了朱溫金寶,嗣源之表三上,皆為所匿,不以奏聞。)
令 孜:(近有人報令孜曰)晉王領兵與存孝自來見帝。
    (令孜心生一計。)
    (次早僖宗升殿,令孜進曰)
令 孜:太原李克用造反,陛下早為定計。
    (僖宗聽罷大驚,汗流浹背,放聲大哭)
放聲大:不想此人亦反,誰可敵之?
    (遂與眾文武商議,眾皆默然。)
    (未及一日,三番告急。)
田令孜:克用作反,為禍不小,非黃巢之比,滿朝將校,皆非敵手,今朱溫汴梁屯兵,有
    數十萬之眾,兵精將猛,可宣入朝,以敵克用。
    (帝即便遣官召之。)
    
    
92**時間: 地點:
    (卻說朱溫在汴粱,欲謀為帝,無計可施,聚眾謀土,正商議間,忽報田令孜差
    (田虎至。)
    (溫差人接入,田虎禮畢,將書呈上。)
朱 溫:(朱溫見書大喜)此天枯我,當成大事。
    (次日,朱溫即遣尚讓等七人,帶領精兵三十萬,打著晉王旗號,反出汴梁,只
    (言晉王之兵,逢城搶城,逢縣奪縣,勢如破竹,無敢當其鋒鏑。)
    (不日直搶至霸陵川,安了營寨。)
    (哨馬報知朝廷,僖宗大驚,慌問眾臣)
哨 馬:竟如何處之?
    (欲知後事畢竟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逸狂詩云:梁假晉兵謀不軌,奸臣賣國實欺天,昏君矇昧極如此,唐祚何能可
    (保全?)
    (卓吾子評:
    (  僖宗昏昧,奸臣弄權,遂致田令孜假封朱溫為梁王,使溫詐稱晉兵作叛,
    (謀為不軌,恐後來貽害不校)
    (第二十五回 晉王勘問田令孜)
    
    
93**時間: 地點:
    (當時,僖宗疑晉王實反,不知是朱溫人馬殺來。)
    (飛報大兵至霸陵川,今已至近,速為拒敵。)
    (僖宗大驚,急聚文武商議曰)
文 武:誰可為將?以退克用。
哨 馬:(忽一人應聲出曰)臣父死於太原,切齒之仇,常欲報之,今克用作叛,臣當引
    本部猛將迎敵,乞陛下親撥關西之兵,上為國家出力,下為先人復仇,死無遺恨
    。
    (視之,乃鎮東將軍艾祐也。)
    (怎生打扮,但見:三叉寶冠光燦爛,兩條雉尾錦斕斑,柿紅戰襖遮銀鏡,柳綠
    (征裙壓繡鞍,束帶雙跨魚獺尾,護心甲掛小連環,手持畫桿方天戟,飄動金鈴
    (五色幡。)
    (帝即命艾祐為總管,調理軍馬,前去迎敵。)
令 孜:(令孜出班諫曰)艾祐雖將門之子,素不曾習戰,今付以大任,非所宜也。更兼
    晉王部下十三太保李存孝驍勇逼人,非智勇兼全者,不可與敵。
哨 馬:(艾祐曰)吾自幼從父習學兵書,深知用兵之法,何為期我?若不生擒存孝,誓
    不回兵!
令 孜:(令孜叱曰)豈不聞存孝一怒,直殺至五鳳樓前!黃巢百萬之兵,尚且不敢迎敵
    ,何況你乎?今日諸將老邁,皆懦弱之士,難以拒敵,不如復上西祁州,暫且避
    兵,發檄各鎮,待四方兵至,謀復大位,此為上策。
眾 臣:斯言是也!
    (艾祐亦不敢言,於是田令孜乘夜劫帝出了長安,逕奔寶雞山而去,從者只數百
    (人,內外宰相朝臣,一無知者。)
    
    
94**時間: 地點:
    (卻說帝與令孜,行了數日,人報後面晉王軍馬趕來。)
令 孜:(帝曰)人馬將近,必得險要屯駐,以待救兵。
    (令孜聽帝之言,引至一縣,名曰寶雞縣,縣南有一山,極其廣峻,周圍廣闊,
    (可以暫祝但見那寶雞山:崔嵬高聳,嶺接雲端。)
    (峰連霄漢,頂透青天。)
    (來龍起伏勢綿綿,沙水繞圍形曲曲。)
    (斑斑蘇翠色蒼蒼,澗中流水響叮噹。)
    (萬木風聲如虎嘯,只見猿猴擎果,麋鹿銜芝。)
    (山前時見百花明,山後只聞啼好鳥。)
    (喬鬆上,千年白鶴;深澗內,萬載靈龜。)
    (樵夫執斧站山坡,野老扶藜過峻嶺。)
    (山崖如壁,山路崎嶇。)
    (山翁飲酒弈圍棋,童子歌聲猶聒耳。)
    (何足羨,蓬萊閬苑;入山中,竟欲忘歸。)
    (君臣數人,走入山中,分兵四下緊守。)
    (帝與令孜商議,令孜)
令 孜:町速遣人,各鎮催兵,急來救護。
    (正議間,忽聞喊聲大振,朱溫人馬到來,勢如蜂湧,周回圍繞,水泄不通。)
    (帝登高阜望之,軍兵隊伍,分佈整齊,軍馬雄偉。)
朱 溫:(帝曰)誰有奇計,退了晉王?
令 孜:臣有一計,只可君臣二人共知,須著殿下領媳嬪群臣左掖下迴避,帳中只留陛下
    與臣,方好定計。再喚田龍、田虎,仗劍守門,不許一人擅進,如違吾令,斬首
    示眾。
    (僖宗聞奏從之。)
    (原來此賊哄德宗在寶雞山中,左右之人,皆在令孜掌握。)
    (號令一出,內外不通,帝之飲食盡絕,雖有進膳,皆被令孜所奪。)
    (帝餓了七日,眼黃鼻黑,半死半活,乃呼曰)
令 孜:令孜愛卿,昔日梁武帝困於台城,不得已,將密水度命,何處有水,尋一口與我
    度命?
令 孜:此乃是山,何處尋水?
    (帝坐山頂,仰天叫曰)
仰 天:餓死我也!
    (隨伏地而死,時文德元年,夏六月也。)
    (後宋孫甫評云:
    (  僖宗為人,荒淫暴虐,昏庸相繼,禍亂相仍,民愁盜起,不可復支,蓋亦
    (天人之所共憤歟!)
    (靜軒先生詩云:
    (  唐末刀兵起四方,令孜奸賊太猖狂)
    (僖宗思水無由得,瞬息君臣而並亡。)
    (可憐僖宗,七日絕食,遂餓而死,外面文武,並無知者。)
    
    
95**時間: 地點:
    (卻說李嗣源上表,被令孜匿之,不與遞奏,回見晉王,具言其事,晉王大怒,
    (急喚李存孝,領兵五萬討賊,發兵前來,一路並無阻礙,直抵長安。)
李嗣源:(忽守城兵報說)僖宗主上,被田令孜拐上西祁州避兵去了。軍民皆說,晉王兵
    反。
    (晉王聽得此言,吃了一驚。)
晉 王:(歎曰)此語從何況來,使天子蒙塵於外乎?
存 孝:此必朱溫逆賊與令孜通謀,恐吾兵擊之,假設此言,以絕征進之路也!急當尋見
    天子,方得明白。
李嗣源:父王守定長安,兒與存孝,引兵探聽虛實。
晉 王:汝不識進退緩急,吾必親自去之。
    (於是,分兵一萬與嗣源守長安,自與存孝領兵四萬,直上西祁州去。)
    (比及前至寶雞山,朱溫遣尚讓前來迎戰。)
    (晉王遣存孝、薛阿檀,自西南角上鳴鼓大進。)
    (尚讓盡帥精銳之眾,前來西南角與存孝交戰。)
    (從辰至午,梁兵不退。)
    (晉王自取鐵騎三千,逕取東北角上,翻身殺梁兵,梁兵棄西南而回,存孝從後
    (面趕殺,梁兵敗走,朱溫引兵奔還汴梁城去。)
田令孜:(田令孜厲聲喝曰)天子已在帳內,汝眾不得喧嚷,只在轅門外等旨,方許入見
    。
    (於是,眾將皆退在五里之地,惟晉王、存孝侍立帳外,只見令孜走入帳內,密
    (喚田龍、田虎,出擒晉王。)
晉 王:(田龍曰)存孝在彼,安敢近之?
令 孜:他父子此來,必素體絨裝,空拳赤手,無能為也!
    (二將欣然披掛而出。)
    (存孝回頭,果見一彪人馬到來,存孝大怒,披掛不迭,翻身上馬。)
    (田龍到來,見存孝手無兵器,更不打話,挺槍直取存孝,存孝逼開槍,把田龍
    (一手抓過馬來,望山下一摔而死。)
    (田虎輪刀便砍,被存孝拾田龍槍,一槍挑下馬去。)
    (敗兵進營,報說摔死了田龍,槍挑下田虎,李琦聽了,放聲大哭,慌與眾臣商
    (議。)
眾 臣:殿下勿哭,可將八般大寶出獻,哀告晉王,討一去處,與你母子安身,此上計也
    。
    (李琦遂領眾臣妃嬪采女,拜出營來,告晉王曰)
眾 臣:皇伯乃帝室之冑,何故如此反乎?
    (晉王失驚,問其故,李琦歷言備細。)
    (晉王始知帝崩,大慟曰)
晉 王:此賊罪不容誅!
    (即令擒令孜來問?)
晉 王:誰使你奏吾反?
    (令孜知禍已臨身,死必難免,乃厲聲言曰)
令 孜:天使我引朱溫兵來,詐言汝反,實欲謀唐天下,今日事泄,乃天敗之也!
    (晉王大怒,責打令孜身上無容針處。)
    (晉王又令割其舌,令孜)
令 孜:勿割吾舌,吾今熬不過了,只得從實告之。當日朱溫欲求高爵,使尚讓、齊克讓
    二將,資金玉寶物送我,我次日即奏主上,主上不從,只賜溫閒田三百頃,空房
    三百間,旨意下來,是我不合,假傳旨意,封溫為大梁王,假稱大王兵反,彼此
    裡應外合,遂拐駕出了長安,避兵於寶雞山,七日不沾水米,遂餓而死。只此數
    事,皆吾所為。
    (言訖,便觸階而死。)
    (晉王命軍士,將令孜四肢,分為四段。)
    (後人看到此處,有詩歎曰:謀逆無成禍已昭,千刀萬剮恨難消,從來宦者皆權
    (勢,天網恢恢豈肯饒。)
    (逸狂詩云:
    (  閹宦休教寵任過,威權不與奈如何)
    (君人鑒此當警惕,若墮奸謀禍必多。)
    
    
96**時間: 地點:
    (卻說令孜已死,晉王命文武發僖宗喪,柩還長安,百官哀慟不已。)
    (時天氣暄熱,聖體己是壞了,一面殯殮,一面啟行。)
    (時李嗣源在長安,聞帝已崩,率大小官員,出郭三十里,伏道迎柩入城,停於
    (偏殿,掛孝舉哀。)
    (忽班中一人出稟,此人乃冀州人也,姓孔名緯字世文,現為太子少保。)
李嗣源:(緯曰)聖上已崩,太子在側,彼此生變,彼此既變,則社稷將危矣!今太子宜
    登寶位,以安眾心!
令 孜:(掣劍在手曰)敢有亂言者,割袍為令!
    (百官擁太子上殿,即日登位,改元為龍紀元年,稱號為昭宗皇帝。)
    (大小官員,拜賀已畢,封劉崇望同平章事,加賜晉王黃金萬兩,蜀錦百匹。)
    (晉王謝恩出朝,兵還太原。)
    (是時,天下諸侯,一為朝賀,二為帝喪,皆至長安。)
    (話分兩頭,卻說滄州節度使王鐸,朝罷而歸,路經汴梁城外脫泥崗過,早有人
    (報知朱溫。)
朱 溫:(溫大驚曰)王鐸世之豪傑,今已總督滄海軍馬,必然訓練精銳,為吾之大患也
    。可宜先帥兵,就此誅之!
楊彥洪:不可!大王正欲舉事,戮一無辜,兵出無名,惹天下人議論。某有一計,使王鐸
    相助大王。
朱 溫:妙計若何?
彥 洪:某聞王鐸生有一女,名曰如翠,極有姿色,雖年幼亦可適人,令人請入城來,飲
    酒中間,求翠與世子為妻,若王鐸肯許,彼有精兵十萬,猛將千員,便與晉王交
    兵,必來奮力相助;若王鐸不許此親,即拔劍挾之,必懼大王之勢,心亦自順矣
    !
    (欲知後事如休,且看下回分解。)
    (逸狂詩云:王鐸回朝過汴梁,朱溫意欲王兵傷,彥洪恐惹人非笑,計挾存心總
    (不良。)
    (卓吾子評:
    (  權奸之臣,何代無之,未有如令孜之致僖宗餓死於寶雞山中,寵任得非其
    (人,不特朝端,即家庭有之,不可不鑒!)
    (第二十六回 朱溫掣劍挾王鐸)
    (朱溫遂用其謀,便遣楊彥洪為使,投泥脫崗來見王鐸,禮畢,鐸曰)
朱 溫:此來何意?
彥 洪:大人朝回,吾梁王思想昔日交契,特遣某來敦請入城,聊敘間闊。
    (王鐸聽言,欣然應允,上馬入城。)
    (溫與鋒相見已畢,各訴舊日之情,並無猜疑。)
    (酒至半酣,楊彥洪)
楊彥洪:某有一言,訴與大人,幸垂清聽。吾主有一世子,聰明特達,穎質魁梧;某聞大
    人有令愛玉小姐,年方及笄,正求宜家之日,某欲濫為作伐,講二姓秦晉之好,
    他日同力破賊,共扶帝室。此誠美事,請大人思之。
彥 洪:(王鐸曰)此雖美事,奈何說遲了,小女已許同台節度使岳彥真之子矣!
    (言未絕,朱溫拔劍在手,勃然變色曰)
朱 溫:吾子為婿,豈辱汝哉!若說三聲不允,叫你來時有路,去時無門。
彥 洪:(鐸曰)大王息怒,若不棄寒微,早晚選一吉辰,送至府中。
朱 溫:(溫遂擲劍於地曰)吾拔劍驚汝,特無心嬉戲耳!既以令愛見許,使吾不勝欣躍
    。
    (遂將金銀十錠,權為聘禮,遣弟朱義、子友珍,同王鐸逕上滄州親迎。)
    (二人離了汴梁,直抵滄州,王鐸請二人館驛權住,自回府來。)
    (夫人卓氏接見,彼此禮畢,但見王鐸眉頭不展,臉帶憂容,未知何意。)
    (卓氏遂問其故。)
二 人:(鐸曰)人道養女好,我今受煩惱。昨日朝賀回來,路經汴梁,被朱溫賺我入城
    ,飲酒中間,拔劍挾吾,要吾女與彼世子為妻。此賊勢大,只得許之。今朱友珍
    現在驛中,選日親迎,事在兩難之間,無計可決,故有憂色。
朱 溫:(卓氏笑曰)有何難處?可急修書一封。明說此事,遣人逕上同台報知岳家,彼
    若有勇兵猛將,可領一支軍來奪去;若不舉兵,便與朱溫娶去何如?一則兒女緣
    分前定,二則可免兩家報怨於我。
二 人:(鐸曰)善哉此言!
    (一面款待友珍二人,一面修書密遣人星夜送至同台。)
    
    
97**時間: 地點:
    (卻說岳彥真與子存訓,正在廳上講武,忽報王鐸遣人送書來到,隨即召人,將
    (書呈上。)
    (彥真拆書視之。)
    (書曰:滄州辱眷生王鐸,端肅百拜大總戎尊姻家岳老大人麾下,久懷鬥仰,愧
    (之候私,此心歉甚。)
    (昨緣僖宗晏駕,太子登基,僕不無朝賀之禮。)
    (如長安路由汴梁,回至泥脫崗,詎意逆賊朱溫,詐說遣弟請敘,預懷不仁,酒
    (未數巡,講以小女姻事。)
    (僕具情告白,溫投劍牽衣,梟心頓起,情出難辭,是以詐允,遂命其弟朱義、
    (子友珍隨至滄州,親迎佳偶,只得暫留一辰。)
    (本欲興師決戰,奈何將寡兵微,不揣於冒,敢為尊姻家告,倘蒙助一旅之師,
    (則彼此交兵,賊可一鼓而擒矣!僕計窮志拙,惟高明酌之裁之。)
    (臨筆無任冰競,幸台即時雷動。)
    (即日,鐸再頓首。)
    (彥真看罷其書,謂存訓曰)
彥 真:汝意若何?
存 訓:焉有此理?夫婦乃人倫之大綱,既有秦晉之盟,便是吾妻,安肯使事他人?若被
    奸雄奪去,有何面目再與他人談論?
彥 真:汝志則大,但不知有何策以敵此賊?
存 訓:吾領一支人馬,直抵滄州,攔截去路,務要奪回,方遂吾願。
    (彥真許之。)
存 訓:乞選一將,以為先鋒,前去滄州破賊。
彥 真:(一人挺身出曰)某雖不才,願施犬馬之勞,同公子領兵前去,生擒朱義等,獻
    於麾下。
    (彥真視之大喜。)
    (此人是誰,靜軒先生有詩為證:隱隱君王相,堂堂帝主容,殘雲薄霧裡,行動
    (顯青龍。)
    (此人身長八尺,兩耳垂肩,乃是徐州沛邑沙陀人也,姓劉名皓表字知遠。)
彥 真:汝有何能,敢領此職?
知 遠:自幼曾習一十八般武藝,無所不通。
    (彥真遂命知遠為先鋒,於是披掛全副,只少一騎駿馬。)
彥 真:(彥真謂左右曰)可往廄中選第一騎來!
    
    
98**時間: 地點:
    (須臾,使關西漢帶過馬來。)
    (但見,那馬身如炭火,眼似鑾鈴。)
彥 真:(彥真指曰)汝識此馬否?
知 遠:莫非黃驃馬乎?
彥 真:然也!
    (即連鞍賜之,更率領二千人馬前往。)
    (正行間,哨馬)
哨 馬:已到滄州雙關路口。
劉知遠:(劉知遠在馬上與存訓商議)此處兩條大路,皆通汴梁,必須兩下埋伏,才好擒
    賊,吾領一千五百兵,在大路埋伏,公子領一千五百兵,在小路埋伏。倘那賊從
    大路上來,吾便接住廝殺,公子聽吾一聲炮響,你便領兵抄後殺來;若從小路上
    來,公子擋住,我也只聽炮響為號,從後殺至。
    (存訓依計而行,乃拔劍付與知遠曰)
存 訓:但有諸將不服調用者,斬首示眾!
    (知遠受劍訖,即分兵兩路,各自前去埋伏,不在話下。)
    
    
99**時間: 地點:
劉知遠:(卻說王鐶回報其父說)岳存訓人馬到來,離滄州不遠。
    (王鐸遂命其女梳裝,上了香車,更打疊妝奩,親送百十餘里,與朱友珍出了滄
    (州,王鐸父子相別而歸。)
    
    
100**時間: 地點:
    (卻說友珍叔姪,窺見車上女子,果有國色,二人不勝之喜,前遮後擁,數十人
    (相隨,行不到二十餘里,忽然友珍坐下玉面馬,咆哮嘶喊,裂斷轡頭。)
友 珍:(友珍問其叔曰)馬斷轡頭若何?
劉知遠:(義曰)乃吾姪新娶,去舊更新之兆也。
友 珍:叔父所見甚明。
    (言尤未絕,只見塵埃起處,一彪人馬到來。)
    (為首一將:濃眉大眼,漆發童顏,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坐下黃驃馬,手持安
    (漢刀。)
    (知遠截阻去路,厲聲大罵曰)
知 遠:逆賊子,我在此等久,好將小姐留下,饒你性命,如或執迷,決無干休!
    (朱義聽得此言,荒自逃走。)
    (友珍一馬當先,問曰)
友 珍:來將何名?
知 遠:吾乃沛邑劉知遠是也。
友 珍:吾與汝無仇,緣何阻我去路?
知 遠:汝乃不仁,奪人妻子。
    (友珍大怒,躍馬挺槍,直取知遠,兩馬相交,戰不數合,知遠大喝一聲,友珍
    (措手不及,被知遠一刀斬於馬下,餘眾四散,各自逃生。)
    (有詩為證:
    (  倚強挾勢奪人妻,天理昭昭不可欺)
    (冤遇英雄劉知遠,友珍一命喪須臾。)
    (岳存訓從後陣殺來,二人合兵搶奪香車,隨領小姐,逕上同台去了。)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