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一 至 第七〇〇

691**時間: 地點:
    (卻說蒯恩打劉兗州旗號,來至江陵,百姓皆信是劉藩,安然不疑,將到城下,
    (逢劉毅要將朱顯之守門,遠遠望見隊伍兼進,乃披掛馳前喝問曰)
劉 毅:是何處官軍擅至?為何不通飛報?
鎮 惡:(恩軍答曰)乃兗州劉藩領職回來,要見劉公。
劉 毅:(顯之曰)兗州何在?如何不見?
鎮 惡:(恩軍又答曰)在後軍。
    (顯之又馳往後軍,不見劉藩。)
鎮 惡:(又望見江津自己船艦被燒,火燄沖天而起,又聽見江中無數戰船,鼓噪甚盛而
    (來,大喊)大軍速進。
    (顯之知其不是劉藩,便躍馬人城,報知劉毅。)
    (毅乃大驚,急傳令緊閉四城門。)
    (蒯恩軍已入小城了。)
    (時王鎮惡步軍亦到,遂殺進,便因風放火,去燒大城南門及東門城樓。)
    (劉毅以兵拒守城門,鎮惡計使人以詔及赦書並劉裕手書凡三函,使人入城示毅
    (,招毅早脫兵權,即赦其罪;如違,擒誅不耍使人持詔、赦書與劉毅,毅皆不
    (受,投火燒之。)
    (時城內亦未料劉裕自來,俱各固守。)
    (鎮惡領短兵出戰,令軍人高叫曰)
鎮 惡:大尉劉裕奉朝廷旨,親提大軍三十萬,戰船五千隻,在後而來,汝等諸將,如何
    抗拒朝廷,自取滅門?
    (於是毅軍將士人情懈怠,各自逃潰。)
    (劉毅知必不守,乃單馬率左右走出大城東門而去。)
    (鎮惡見毅兵潰去,身先登城,將士一擁而上,得入大城。)
    (鎮惡身被五箭,猶前手執矛馳戰開門。)
    (毅自思孤不敵眾,恐被裕殺,乃棄眾走。)
    (鎮惡方始鳴金收軍,收毅黨,鎮惡盡皆誅之。)
    (是時,毅見城中兵散,乃率左右突走,夜投佛寺安歇。)
    (僧拒之,勢窮懼獲,自縊而死。)
    (寺僧將其屍首送與鎮惡。)
    (冬十一月朔,王鎮惡平江陵;二十日,劉裕大軍始至。)
    (鎮惡引眾將士來迎劉裕入城,將劉毅首級呈上,請將入江陵,曉諭諸軍,安撫
    (百姓,令人收毅屍首葬之。)
    (劉裕親往其墓弔祭,再拜而哭,哀慟過禮。)
劉 裕:(顧謂諸將曰)吾想昔日與劉毅共起義兵,誅桓玄,復晉室,同討燕超,共破盧
    循,其功亦高!誰料今日謀反,自取咎耶!是故使吾慟心而流涕也!
    (言訖,諸將亦潸然出涕,悲傷不已。)
    (令人賜金帛糧餉,以安劉毅之妻,使其回京口去訖。)
    (史說劉毅剛猛沉斷,而兼勇狠,與劉裕不相推服。)
    (每覽史簡至藺相如屈降於廉頗,輒絕歎以為不可能也!嘗云恨不遇劉、項,與
    (之爭中原。)
    (裕初征盧循凱歸,晉帝大宴群臣於西池,有詔文武賦詩。)
晉 帝:(毅上云)六國多雄士,正始出風流。
    (毅自知武功不竟,故示文雅有餘也。)
    (後於東府與眾聚樗蒱,大擲一判,應至數百萬,餘人並黑,犢以還,惟劉毅及
    (劉裕在後,毅次擲得雉,大喜,搴衣坐牀畔,謂同座曰)
劉 毅:非不能焉,不事此耳!
    (劉裕惡之,因擲五木,久之)
劉 裕:老兄試為卿答。
    (而四子俱黑,其一子將躍未定,裕厲聲喝之,即成盧焉,毅一見,意殊不快,
    (面如鐵黑。)
    (第三三五回 劉裕封函取成都)
    
    
692**時間: 地點:
    (卻說西蜀譙縱佔據益州,屢為邊患。)
    (劉裕既平江陵,意欲討之。)
劉 裕:(因問諸將曰)吾欲征討西蜀譙縱,誰可為將,代吾伐之?
王 鎮:(時王鎮惡上言曰)臣舉一人,可以討之。
劉 裕:誰人可為大將?
鎮 惡:有一人姓朱名齡石,字伯兒,浦縣人也。少好學,不事行檢,曾與明公舉義同討
    桓玄,而克京城,以功見封為西陽太守。此人有武乾之才,謀略之策,若欲伐蜀
    ,以此人為將,可擒譙縱矣。
鎮 惡:(裕從之,召齡石入內問曰)吾先伐蜀,以劉敬宣屢出無功,今王鎮惡舉卿有文
    武之才,吾欲用卿為元帥,去討譙縱,卿敢當此職乎?
齡 石:重蒙拔擢,幸至西守,常思報效莫及,今有西役,何敢辭命?願受明公神策去征
    !
劉 裕:劉敬宣往年出黃虎,無功而退。賊人聞卿兵至,以為卿應從外水往,而料卿當出
    其不意,猶從內水來也,必然重兵守涪城,以備內道。若向黃虎,正墮其計。今
    卿率領眾將,宜從外水取成都,疑兵出內水,此制敵之奇也。此計莫可漏泄,一
    泄恐有內備。
    (裕因書計封筒,盛以錦囊內,付與齡石收之。)
謂諸將:卿若至白帝城,可開視之,依計而行。
    (言訖,裕以猛將十員,兵十五萬,授與齡石。)
    (齡石率眾即行去訖。)
道 濟:(檀道濟等言於裕曰)齡石資名尚輕,非為譙縱之敵,益州定不能克,何不別選
    良將去也?
劉 裕:昔吳陸遜,今晉謝玄,俱未嘗經過戰事,而能破敵百萬之眾,何況齡石,屢執戰
    功耶!
    (因是裕勿聽,眾不敢言。)
    
    
693**時間: 地點:
    (卻說朱齡石領水軍舟艦起行,來至白帝城,乃開劉裕所授錦囊,取出封函,拆
    (而視之,見計畢,傳令眾軍,悉從外水取成都。)
    (又喚臧熹、朱牧曰)
齡 石:汝二人以一軍取廣漢。
    (二人領兵二萬去訖。)
二 人:(又喚弟超石曰)你以羸弱五千,乘高艦五十隻,以作疑兵,由內水去攻黃虎。
    (超石亦領舟艦去訖。)
    (齡石自率大軍,望外水進攻成都。)
    
    
694**時間: 地點:
    (卻說譙縱使人來荊州,探知劉裕以朱齡石為元帥,發兵前來伐蜀,即忙召集諸
    (將,謂大將軍譙道福曰)
使 人:今劉裕使朱齡石以兵來取西蜀,吾料齡石之謀略,必謂劉敬宣往年未嘗以兵出黃
    虎,無功而退。今番彼必以大眾出內水,從黃虎而進。公可以重兵戍涪城,以備
    內水。
    (道福領命,率眾去訖。)
    (縱又喚秦州刺史侯暉、僕射譙詵,領兵一萬五千去屯彭模,夾水為城,以御晉
    (兵。)
    (計排已定了,各自引兵去訖。)
    (第三三六回 長民用計破劉裕)
    (癸丑九年,晉帝遣使至,進裕為太傅、揚州牧。)
    (裕大喜,受詔,賞使先回。)
    
    
695**時間: 地點:
    (卻說諸葛長民貪淫橫暴,無所不為。)
    (聞劉毅伏誅,長民乃集所親謂曰)
長 民:昔年醢彭越,今年殺韓信,禍其至矣!
    (眾問其故,長民)
長 民:今劉裕只可同患難,不可共太平。昔時劉毅與吾戮力,興復晉室,征伐天下,出
    萬死得一生;今日大定而誅毅也。劉毅既誅,我必不生,吾今日故召汝諸親共議
    有何計可以殺劉裕也?
使 人:(諸親曰)吾等無權,難舉此事。
長 民:(弟黎民曰)若殺此賊,要結朝內有權者十人,方可下手。
長 民:其計甚善,汝等且退。
    (於是眾人各散去。)
長 民:(次日,謁問穆之曰)人言太尉與我不平,何以至此?
穆 之:劉公今既遠征,以老母稚子委節下,若有一毫不盡,豈容如此?
    (長民意乃少安而回。)
    (弟黎民說長民,因裕未還圖之,長民猶豫未發,既而歎曰)
既 而:貧賤常思富貴,富貴必履危機。今日欲為丹徒布衣,豈可得耶?
    (因遣人遺冀州刺史劉敬宣書,敬宣讀曰:盤龍專擅,自取滅夷。)
    (異端將盡,世路方夷,富貴之事,相與共之!)
    (劉敬宣即使人報曰:下官常懼福過災生,方思避盈居損。)
    (富貴之事,非所敢當。)
    (使回書去了,以書呈裕。)
劉 裕:阿壽故為不負我也!
    (穆之慮長民為變,問參軍何承天,承天日)
穆 之:劉公昔年自左裡還入石頭甚晚,爾今還,宜加慎重。
穆 之:非君,不聞此語。
    (至是使人以書見裕,裕見長民與敬宣之書,及又得穆之書,乃大驚,自江陵東
    (還。)
    
    
696**時間: 地點:
    (卻說長民自此每日涕淚交流,寢食皆廢,行坐不安,恐遭裕誅,心中憂悶。)
    (忽一日入書舍,思殺劉裕之計,猛然思曰)
劉 裕:可與書結連西秦姚興,令他引兵外進,吾於內應,可殺此賊也。
    (思訖,取紙寫下其書,放於幾上,不覺困倦,伏幾而臥。)
    (未及半晌,忽有待中郎王用相至,用相素與長民極厚,逕入書舍。)
    (見長民睡著,袖底下壓著書,微霹字,用相輕輕取視之,藏於袖中,遂大叫)
用 相:好睡得著!
    (長民驚醒,不見其書,魂不附體。)
用 相:汝尋何物?
    (長民答無之。)
用 相:汝欲謀叛劉公,吾當出首。
長 民:(長民泣拜曰)君若如此,吾室宗族並皆休矣!
用 相:吾亦恨此賊久矣!安敢負兄?吾欲助兄一臂之力,共殺此賊!
長 民:兄有此心,吾之大幸。
用 相:可結連十人同立義狀,各舍三族以殺此賊。
    (長民於是先取白絹一幅,書名畫字,即書之。)
用 相:將軍吳蘭與我結義為知心交,吾必令同力滅賊。
長 民:滿朝中大臣,惟有長水校尉程輯、議郎黃顧是吾心腹之人,必能順我。
長 民:(正商議間,家僮入報)程輯、黃顧相探。
長 民:此天助也!
    (令用相且在屏風後權避,長民出接,入書舍坐定,茶畢,輯曰)
長 民:誅劉毅,君懷恨乎?
長 民:雖有怨恨,無可奈何。
用 相:(黃顧曰)若有人助,吾誓殺此賊!
長 民:(程輯曰)與國家除害,死亦無怨。
用 相:(王用相從屏風後出曰)汝肯死,諸葛公便是見人!
長 民:(輯怒曰)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吾等就死,不似此賊之親黨也。
長 民:吾等正為此事欲見二公,今天所賜,當必酬願!
    (遂出義狀令觀之,二公下淚,即請書名,用相)
用 相:只此少待,吾請吳蘭。
    (用相去不多時,二人並至,用相說知共誅劉裕之事,蘭欣然書名。)
    (長民於後堂排宴款待四人,四人各歃血為盟,計議待劉裕回京,埋伏精兵一千
    (於新亭谷內,待裕至,以酒饌到亭內接程,待酒醉,喚兵衝殺之。)
    (計排已定,眾人各散。)
    
    
697**時間: 地點:
    (卻說長民心中暗喜;忽然步入後堂,見家奴秦慶與侍妾在暗處私語,長民大怒
    (,喚左右拿下欲斬之。)
    (夫人勸免其死罪,各決脊杖四十,將慶童鎖於冷房。)
    (慶童怨恨長民,夤夜扭開鐵索,逾垣而走,逕入江陵府中,告知有機密事來報
    (。)
用 相:(裕急喚入間之,慶童曰)諸葛長民謀反,結連王用相等十人,立義狀,待公回
    京,埋伏敢死士千人於新亭殺公。某勸他,反被痛打。
    (裕聞說,賞慶童酒食,即聚諸將,謂王鎮惡曰)
諸 將:諸葛長民謀反,今他家僮來此報我,吾先使人齎文書回京,說知我有急事回朝,
    彼必來迎。你領諸將從陸路面進,至新亭見諸葛長民及文武公卿,只說我在後來
    ,延哄他在那裡。我今日討舟,密從故道先還入東府,執住兵符,與驍將丁旿引
    五百人密馳歸城,把反臣捉祝王鎮惡得計,引眾而行。
    (使人先持書去訖。)
    (裕乃與驍將丁旿討船,引五百壯士從水道連夜馳行。)
    (來至京城,離城十里水程安祝令人先去探聽長民等公卿出迎不曾,使人去訖。
    ()
    (第三三七回 劉裕東府斬長民)
    
    
698**時間: 地點:
    (卻說諸葛長民聞知劉裕有文書來說回京,即時聚集王用相、吳蘭等眾商議依計
    (而行,令人引兵埋伏去訖。)
    (自排飲饌,引領百官,來新亭迎候。)
    (頻日不見其來,又等至次日,忽見塵頭起處,一簇轎馬,約有千人,飛奔前來
    (至近。)
    (長民心道必是劉裕到亭,視之是參軍王鎮惡,鎮惡與長民相見,便問)
長 民:劉公來到不曾?
王 鎮:(王鎮惡答曰)他在後,與我相遲二日起程。
    (言訖,辭了長民,眾軍行至京城之下屯祝長民信鎮惡之言,與公卿只在新亭等
    (候。)
    
    
699**時間: 地點:
    (卻說劉裕探知長民出迎新亭,連夜馳入東府坐住,點鼓聚集官吏,曉諭)
劉 裕:長民反,因此收其兵符,密授丁旿之計,如此如此。
    (丁旿得計,依計而行。)
    (即令人出叫參軍王鎮惡引眾入城,屯紮府前。)
    (又令人前至新亭,報說劉公從水路而還,叫公卿回來議事。)
    (使人得令,將此言即去報知長民公卿以下。)
    (公卿聞之大驚,長民與眾急還至府門,入府內不見劉裕,只見丁旿自內慢出,
    (坐於廳上。)
長 民:(長民大怒曰)汝等小人,何敢無禮?
    (言猶未了,被丁旿向前推倒,拔所佩之劍斬之。)
    (人首落地,眾皆大驚,便欲來斬丁旿。)
    (時劉裕急出府堂坐定,大喝)
劉 裕:不得無禮!長民謀亂,故令丁旿殺之!
    (言訖,眾各向前行禮,拜伏在地。)
    (裕令眾官且散,只留下王用相、吳蘭、黃顧、程輯四人夜宴。)
    (四人魂不附體,皆立於階下,餘公卿以下皆散。)
用 相:(裕問四人曰)你四人整日到諸葛長民家商議,不知何事?
用 相:無非只是人情禮節而已。
劉 裕:然紙中寫者何事?
    (用相等皆諱無甚事。)
    (裕乃喚出慶童對證,用相)
用 相:汝於何處見來?
劉 裕:(慶童曰)你迴避了我眾人,和五人一處畫字,如何賴得?
用 相:此賊與長民侍妾通姦,誣陷主人,今陷我等,不可聽也!
劉 裕:既有證見,何為陷也?
    (言訖,喝令左右將四人去斬首號令。)
    (言未了,武士即將四人梟首號令,回來報知。)
    (裕乃喚參軍王鎮惡、龍驤將軍蒯恩等一班人皆入,裕出義狀示之,王鎮惡曰)
王 鎮:明公今日何如?
劉 裕:據此情形,吾欲廢其君而弔其民,擇有德者而立之。
鎮 惡:不可!明公威服四海,號令天下,蓋有晉家苗裔故也。征討有名,賞罰有制,軍
    民咸助,所以常勝,不如存之,俾絕往古來今之議論也!
劉 裕:既不然,吾欲將長民一家老小誅之,必欲得其書罪惡以示於眾。
鎮 惡:丞相之意如何?
劉 裕:不誣之以謀反,豈能族誅乎!
鎮 惡:事已至此,釋之恐難。
    (裕意遂決,連夜盡收長民家小及弟黎民,付廷尉問罪明白,拿王用相等五家老
    (小入官,明正反逆之罪。)
    (次日判赴各門處斬,良賤死者五百餘口,內外官民無不嗟歎。)
    (時裕得丁旿而誅長民,時人為之語曰)
長 民:勿跋扈,付丁旿。
    (七月,朱齡石等大軍往白帝城,取出一函書見曰)
齡 石:卿眾軍悉從外水取成都,臧熹從內水取廣漢,老弱乘高鑒從內水向黃虎。
    (齡石遂從其計。)
    (於是諸軍倍道兼行。)
    (譙縱果使譙道福以重兵守涪城。)
    (齡石從內水至平模,去成都三百里祝縱遣侯暉夾岸築城以拒,齡石謂劉鐘曰)
齡 石:今賊嚴兵固險,攻之未必能猝拔,且我意欲養威蓄銳靜伺其隙,然後乘時而攻,
    則彼當其懈,我居其逸,策之無不勝矣,君意以為何如?
長 民:(鐘曰)不然,前聲言大眾從內水,道福不敢出涪城,今大軍猝至,候暉之徒已
    破膽矣!所以阻兵守險,是其懼不敢戰也。因而攻之,其勢必克。若緩兵相守,
    彼將知吾虛實,涪軍忽來,並力拒我,求戰不獲,軍食無資,三萬餘人,悉為譙
    子虜耳!宜急攻之。
    (齡石從之。)
    (七月,以兵攻其北城,克之,執斬侯暉,南城亦自驚潰。)
    (於是齡石令三軍舍船步進,以攻賊營。)
    (賊營將次望風潰逃,譙縱棄城出走,尚書令馬耽封府庫以待晉師。)
    (齡石遂入成都,誅譙縱親百餘人,餘皆安堵,使復其業。)
長 民:(縱走出拜墓,其女曰)走必不免也!不如死於先人之墓可也!
    (縱不從,投道福,道福不納而去,縱大哭一場,乃自縊而死。)
    (齡石聞縱死了,乃送馬耽於越雋。)
齡 石:(耽曰)朱侯不送我京師,欲滅口耶!我必不免!
    (乃自引繩而死了,宗人收葬之。)
    (朱齡石遣人入建康報捷,晉帝大悅,下詔以齡石進監梁、秦州六郡諸軍事,因
    (此西蜀平靜。)
    (第三三八回 熾磐乘虛執虎台)
    (甲寅十年五月,秦廣平公姚弼有寵於秦王興,言無不從,然左右掌機要者,皆
    (其黨也。)
秦 王:(僕射梁喜等言於興曰)父子之際,人所難言,然君臣之義,不薄於父子,故臣
    等不敢默然。
      廣平公弼潛有奪嫡之志,陛下寵之過也,無賴之徒,輻輳附之。
      道路皆言陛下將有廢立之意,信有之乎?
齡 石:(興曰)豈有此耶?
秦 王:(喜曰)苟無之,則陛下愛弼者,適所以禍之!願遷其左右,損其威權,非特安
    弼,乃所以安宗社也!
    (秦王興不應。)
    (會興有疾,弼乃潛聚眾將作亂。)
    (將軍劉羌哭泣以告興,梁喜等又復請誅弼,不得已,乃免弼尚書令還第。)
    (姚宜入朝,流涕上疏,請斥散凶徒以絕禍端,興皆不聽。)
    
    
700**時間: 地點:
    (卻說唾契汗乙弗等謀反南涼,南涼王傉檀欲討之,孟愷諫曰)
傉 檀:今年饑饉,未可輕動,慰撫雜部,足食繕兵,待時而動。
    (傉檀不從,謂太子)
謂太子:蒙遜不能猝來,熾磐兵少易御,汝謹守樂都,吾不過一月即還矣。
    (乃率騎七千襲乙弗,大破之。)
    (未及還,西秦王熾磐聞之,率步騎二萬襲樂都。)
    (虎台憑城拒守,熾磐以兵四面攻之,一夕而城自崩潰。)
    (熾磐入樂都,執徙虎台及其文武百姓一萬餘戶於枹罕。)
    (傉檀兄子樊尼馳走以告傉檀,傉檀將士聞亂各皆逃散,惟樊尼不去。)
傉 檀:四海之廣,無所棲身,與其聚而同死,不若分而獲全!汝,吾長兄之子也,宗部
    之所寄,蒙遜方招懷士民,存亡繼絕,汝其從之,必納為孝矣!吾所適不容,寧
    見妻子而死。
    (於是樊尼遂歸降於熾磐。)
    (只有難陰利鹿從之,傉檀謂曰)
傉 檀:吾之親屬皆散,卿何獨留?
謂太子:(利鹿對曰)臣有老母在家,非不思歸,然委質為臣,忠孝之道,難以兩全。臣
    不才,不能為陛下泣血而求救於鄰國,敢離左右乎?
    (於是君臣對泣。)
    (時傉檀諸城皆降於熾磐,獨尉賢政屯浩文明亹固守不下。)
使 人:(熾磐使人謂之曰)樂都已潰,卿之妻子皆在吾所,獨守一城,將何為也?
謂 之:(賢政等答曰)吾受涼王厚恩,為國藩屏,雖知樂都已陷,妻子成擒,不知主上
    存亡,不敢歸命。妻子小事,焉能動心?若貪一時之利,而忘委付之重者,大王
    亦安用之?
謂 之:(於是熾磐乃遣虎台,以手書諭之賢政,賢政乃謂虎台曰)汝為儲嗣,不能盡節
    ,面縛於人,棄父忘君,墮萬世之業,賢臣義士,豈效汝乎?
    (傉檀至左南,無處棲身,乃降於熾磐。)
    (熾磐聞傉檀至,遣使郊迎,待以上賓之禮,以為丞相。)
    (歲餘鴆之,並殺虎台,復稱秦王,置百官。)
    (南涼自烏孤至傉檀,共三世,凡十九年,至此而終。)
    (八月,魏王嗣遣謁者於什門使於燕,誡其勿辱君命。)
    (什門去至和龍,不肯入見)
魏王嗣:大魏皇帝有詔,須馮王出受,然後敢入。
    (燕王馮跋不出,使人牽其手,逼令其入,什門入不拜,跋使人按其項,什門曰
    ()
使 人:馮君若拜受詔,則吾自以賓主之禮相見,何苦見逼耶?
    (馮跋大怒,幽執什門,欲其降之,什門終不屈之。)
    (衣冠敝壞略盡,蟣蝨被體,馮跋遺之衣冠,什門不受。)
    (九月,晉荊、雍都督司馬休之頗得江漢民心。)
    (子譙王文思在建康,性兇暴,好通輕俠,劉裕惡之。)
    (有司奏文思擅殺國吏,詔誅其黨而宥文思。)
    (司馬休之聞之,使人上疏謝罪,請解所任。)
    (裕不許,而執文思送之,只令其自訓勵,欲使殺之。)
    (休之但上表廢文思,以書陳謝。)
    (裕不悅,使江州刺史孟懷玉兼督豫章六郡以備之。)
    (第三三九回 劉裕發兵討休之)
    (乙卯十一年正月,劉裕收司馬休之次子文寶、兄子文祖,賜其自死訖。)
    (裕自領荊州刺史,將兵擊之。)
    (以將軍劉道鄰監留府事,劉穆之兼右僕射,命國事皆決於穆之。)
    (時雍州刺史魯宗之自疑不為裕之所容,與其子竟陵太守魯軌起兵助休之。)
    (二月,休之知次子文寶等被害,發兵討裕,又遣人上表罪狀劉裕,裕乃勒兵拒
    (之。)
    (裕又以密書令人招休之錄事韓延之為內應,延之不允,令人回書曰:辱疏。)
    (知以譙王前事,親率軍馬,遠履西畿,良增歎息。)
    (司馬平西體國忠貞,款懷待物,以公有匡復之勛,國家蒙賴,推德委誠,每事
    (詢仰。)
    (譙王見劾,自表遜位,又奏廢之,所不盡者命耳!而公以此遽興甲兵,所謂『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劉裕足下,海內之人,誰不見足下此心,而欲欺誑國
    (士!自謂)
劉 裕:處懷期物,自有由來。
    (夫劉藩死於閭闔,方諸葛斃於左右,甘言詫方伯,襲之以輕兵。)
    (今又伐人之君,陷人以利,真可謂『處懷期物,自有由來矣』!吾誠鄙劣,嘗
    (聞道於君子。)
    (以平西之至德,寧可無授命之臣乎!假令天長喪亂,九流渾濁,當與臧洪游於
    (地下耳!)
    (劉裕開視其書,以示將佐曰)
劉 裕:事人當如此矣!
    (諸將佐皆默然。)
    (時韓延之以裕父名翹,字顯宗,乃更其子曰翹,以為不臣之意。)
    (劉裕遂使參軍檀道濟、朱齡石將步騎五萬出襄陽,江夏太守劉虔之聚糧以待。
    ()
    (魯軌被道濟攻擊殺之,取其糧以給三軍。)
    (裕又使婿徐逵之、蒯恩、沈淵等以軍三萬出江夏口,與軌戰。)
    (逵之未嘗經戰,一見敵兵強盛欲走,因此眾潰,大敗而死。)
    (裕聞之大怒。)
    (三月,裕率諸將濟江,休之兵臨峭岸,裕軍士在岸下,無能登者。)
    (裕自披甲欲登岸,諸將諫之,不從。)
    (裕怒甚盛,主簿謝晦向前抱持裕曰)
諸 將:主公不可登險!
劉 裕:(裕抽劍指晦曰)我斬卿!
諸 將:(晦曰)天下可無晦,不可無公!
    (將軍胡藩以刀頭穿岸,裂容足指,使三軍騰之而上,隨者稍眾,直前力戰。)
    (休之兵稍欲退,裕以兵乘之,休之兵遂大潰。)
    (裕以大眾攻克江陵,休之、宗之皆敗而走。)
    (魯軌留守石頭,見司馬休之眾潰大敗,料事不濟,不敢接戰,來守石城。)
    (劉裕直遣兵攻破石城,休之與魯宗之、軌等懼走奔秦。)
    (宗之素得民心,士民爭為之衛送出境,追兵盡境而還。)
    (休之至長安,拜降秦王。)
    (興以為揚州刺史,使侵擾襄陽;復使宗之將兵克襄陽。)
    (未至,宗之已卒。)
    (劉裕知休之奔降於秦,乃令眾將還建康,奏帝以穆之為左僕射。)
    (第三四○回 魏占熒惑在東井)
    (八月,魏比歲霜早,雲代民多饑死,太史令王亮言於魏王嗣曰)
太史令:按讖書,魏當遷鄴,可得富樂。
    (嗣以問群臣,博士祭酒崔浩、特進周澹曰)
群 臣:遷都於鄴,可救今年之饑,非長久計也。山東人以國家居沙漠之地,人畜無涯,
    號『牛毛之眾』。
      今留兵守舊都,分家南徙,不能滿諸州地,情見事露,恐四方皆有輕侮之心
    。日百姓不服水土,疫死必多。而舊都兵少,屈丐、柔然必將窺我之心。朝廷隔
    恒絕千里之險,難以赴救,此則聲實俱損也。今居北方,山東有變,則輕騎南下
    ,布護林薄之間,孰能測其多少?百姓望塵懾服,此國家所以威制諸夏也。
      來春草生,豆麥將出,兼以菜果,得及秋熟,則事濟矣!
魏王嗣:今倉廩已竭,若來秋又饑,則如之何?
群 臣:且以饑餒之戶,使就食山東,若來秋復饑,當更圖之。但方今不可遷都耳!
    (嗣悅服之。)
    (嗣躬耕籍田,勸課農桑,明年大熟,民遂當安。)
    (初,崔浩為嗣講《易》、《洪范》,嗣因問天文、術數,浩占決多驗,由是有
    (龐,凡國家密謀皆預之。)
    (爾時「熒惑」不見八十餘日,秦大早。)
    (魏太史奏魏王嗣「熒惑」道在「匏瓜」中,忽亡不知所,在依法當入危亡之國
    (。)
    (先為童謠訛言,然後行其禍罰。)
    (魏王嗣召名儒凡數人,與太史議「熒惑」所詣。)
魏王嗣:(崔浩曰)《春秋傳》說神降於『莘』,以其至之日,推知其物。
      今『熒惑』之亡,在庚午、辛未二日之間,庚午主秦,辛未為西夷,『熒惑
    』其入秦乎?
    (後八十餘日,果出『東井』,留守盤游,久之乃去。)
    (秦大旱,昆明池竭,童謠訛言,國人不安,間一歲而亡,後秦沒,其占果驗矣
    (。)
    (丙辰十二年春正月,卻說秦王興病,廣平公弼稱疾不朝,聚兵於第。)
    (興聞之怒,收弼黨唐盛、孫玄等誅之。)
    (將殺弼,太子泓流涕固請赦之。)
    (泓待弼如初,無忿恨之色。)
    (秦王興疾稍愈,與群臣出朝門,游文武苑,至日昏而還。)
    (入西溯門,前驅先到城門,校尉滿聰披甲持仗,閉門拒之。)
秦 王:(秦王興自來門邊曰)朕躬在此,卿等何故閉門?
魏王嗣:(聰曰)今已昏暗,奸良莫辨,有死而已,門不可開!
    (秦王興領眾復回後朝門入去。)
    (興知聰法令嚴明,次早召聰入,以為廷尉。)
    (忽聞探馬來報,晉劉裕調兵屯於聚苟陂,必然擾境,宜遣人去迎。)
    (秦王興聞知,謂尚書楊佛嵩曰)
秦 王:吳兒不自知,乃有非分之意,待至孟冬,當使卿率輕騎,焚其積聚,大舉破之。
秦 王:(秦廣平公弼欲為亂,謀譖姚宣於秦王興曰)臣今聞姚宣自稱言,待陛下萬歲後
    ,要與太子爭位。
    (興信之,只令弼執兵三萬去杏城,收宣下獄,命弼將兵三萬,就守秦州。)
秦 王:(尹昭曰)廣平公與太子不平,今使握強兵於外,陛下一旦不諱,社稷必危。
    (興不從。)
    (秦王興自如華陰,使太子姚泓監國。)
    (興疾篤,還長安。)
    (姚弼黨待郎尹衝謀,因泓出迎興時殺之,奉興幸弼第作亂。)
    (太子泓竊知,不迎,遂皆不果。)
    (興既入宮,命泓錄尚書事,泓奏知尹衝謀欲為亂之事。)
    (興大怒,使西平公紹典禁中兵,收弼第中甲仗,盡入武庫。)
    (興疾轉篤,命禁兵侍衛宮門,毋許外人出入。)
    (南陽公愔即與尹衝率甲兵五千攻端門。)
    (興聞變,力疾監前殿,使姚紹領禁兵出拒。)
    (禁兵見興無事,喜躍爭先攻賊,愔等大敗而走。)
    (興乃引紹及姚讚、梁喜、尹昭、斂曼嵬入受遺詔,輔太子泓。)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