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一 至 第四九〇

481**時間: 地點:
    (卻說吐谷渾王辟奚聞秦王堅滅燕,恐來攻己,乃遣使送馬千匹,金銀五百斤於
    (秦。)
    (秦以辟奚為泓川侯。)
    (辟奚好學,仁厚而無威權,第三弟專恣,國人患之。)
    (長史鐘惡地與司馬乞宿雲收殺之。)
    (辟奚由是發病恍惚,命世子視連日)
吐谷渾:吾禍及同生,何以見之於地下?國事汝自治之,吾餘年殘命,寄食而已。
    (遂以憂卒。)
    (視連立,不飲酒、不游畋者七年,軍國之事,委之將佐,惡地諫以為人主當自
    (娛樂,建威佈德。)
吐谷渾:(視連泣曰)孤以先世以來,以仁孝忠恕相承,先王念友愛之不終,悲憤而亡;
    孤雖篡業,屍存而已,聲色游娛,豈可安也。威德之建,當付之將來耳。
    (時,王猛以潞州之功,請秦王堅以鄧羌為司隸。)
秦 王:(秦王堅下詔曰)司隸之職,董牧皇畿,吏責甚重,非所以優禮名將。
      光武不以吏事處功臣,實貴之也。羌有廉、李之才,朕方委以征伐之任,北
    平匈奴,南蕩揚、越,羌之任也。司隸何盡其才?
    (乃封鎮軍將軍,位特進。)
    (羌雖不悅,無敢忤旨。)
    (第二四一回 桓溫廢主立新君)
    (十月,晉大司馬桓溫聞秦破燕,遂令參軍王珣、桓伊引兵乘釁而入,攻壽春。
    ()
    (壽春守將袁瑾聞燕已滅,恐孤不敵,乃守城求救於秦。)
    (秦兵未至,攻陷其城,執袁瑾而歸。)
    (王珣、桓伊分兵戍守,勒兵還鎮,來見桓溫,稱克壽春之捷。)
    (溫因益喜王珣。)
    (時溫恃其才略位望,陰蓄不臣之志。)
王 珣:(嘗撫枕歎曰)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
    (時,土杜晁能知人貴賤,溫召問之,晁曰)
時桓溫:明公勛格宇宙,位極人臣。
    (溫不悅,而溫意欲先立功河朔以收時望,還受九錫。)
    (及被枋頭之敗,威名頓挫,今克壽春,次日聚集諸將,因謂將軍郗超曰)
因 謂:今克壽春,足雪枋頭之恥乎?
郗 超:未也。
    (久之,溫不悅,命諸將各散,因留郗超於中軍同宿)
諸 將:吾意欲立霸王之基,君有何謀?可指教之!
郗 超:明公當天下之重任,今以六十之年,敗於大舉,不建不世之勛,不足以鎮愜民望
    。
桓 溫:然則奈何也?
郗 超:(超口)明公不為伊、霍之舉者,無以立大威權,鎮壓四海。明公何不效伊、霍
    故事,入朝奏太后,廢弈帝立會稽王昱,舉行周公居攝之事?則威權日長,大業
    成矣!
桓 溫:其計大善!奈弈帝守道,恐招時議?
郗 超:不誣之過,焉能廢立?宮門重閉,牀第易誣,言帝為閹,廢必成矣。
    (溫善之,二人汁議已定。)
    (次日,桓溫領諸將佐帶鐵甲軍一萬,離廣陵,入建康。)
    (於省中設宴,會集公卿,令郗超將甲土千餘,侍衛左右。)
    (是日,太傅與百官皆到,酒及中巡,溫按劍曰)
桓 溫:大者天地,次者君臣,所以為治。今皇帝先在藩,痿疾為閹,難以奉宗廟之主,
    吾依伊尹、霍光故事,廢帝為東海王,立會稽王昱為君,汝大臣意下如何?
    (群臣惶怖,莫敢對。)
    (過了半時,方應曰)
群 臣:太甲不明,放之於桐宮;昌邑有罪,霍光廢之;今上富於春秋,未有不善,請再
    議也。
桓 溫:豎子!天下事在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將謂我劍之不利也?敢有阻大議者,
    皆按軍法!
    (百官震栗。)
桓 溫:(忽又一人出曰)周公阿衝,匡扶皇家,今君依霍光故事耳!
    (溫視之,乃撫事將軍王彪之也。)
而 謂:(溫悅之而謂)卿言達理。
    (當彪之全無懼色,其餘群臣咸懼)
彪 之:一聽尊命。
    (至十一月朔,桓溫令郗超帶甲士五千人,人太極前殿,請太后出殿)
桓 溫:弈帝先居在藩,夙有痿疾。今聞不堪皇統,難奉宗廟,臣與群臣商議,依伊、霍
    故事,請懿旨廢弈帝為東海王,立會稽王昱承大位。
太 后:(太后驚曰)何得此言?既有痿疾,為何其美人田氏、孟氏生有三男子耶?
桓 溫:臣竊聞朝野老少皆言三男是帝所幸嬖人相龍、計好、朱靈寶等所生,既無此情,
    如何相龍、計好、朱靈寶等參侍內寢,不出宮乎?
太 后:(太后亦惑之曰)既有其事,任卿主意。
    (因此溫請太后歸宮,即使散騎常侍劉享,以甲兵五百人入宮,收帝璽綬。)
    (弈帝不敢推辭,即取付之與享。)
    (享捧出交溫,溫與群臣出迎會稽王昱人殿,請上御座。)
    (溫與群臣拜舞,呼萬歲。)
    (禮畢,稱號太宗簡文皇帝,以辛未為咸安元年。)
    (桓溫又奏請弈帝為東海王,命別遷置,文帝從之。)
    
    
482**時間: 地點:
    (卻說弈帝被廢,朝罷入內。)
    (著白綢單衣,領屬步下西堂,乘犢車出宮,涕零如雨,群臣拜辭,莫不欷歔,
    (送其就藩。)
    (至十二月,桓溫又奏文帝曰)
桓 溫:今廢東海王,宜依漢昌邑王故事。
文 帝:然!
    (乃改封東海王為海西郡公。)
時桓溫:今弈帝已廢,今武陵王欷現執大兵,倘有異志,難以制之。今幸來朝,請陛下誅
    之。
文 帝:武陵王無罪,何以殺之?
桓 溫:不殺,恐有後變。
文 帝:待其變而誅之。
    (溫再三奏誅武陵王,文帝不聽。)
文 帝:(次日下手詔曰)若晉祚靈長,公便宜奉行前詔:如其大運去矣,請避賢路。
    (溫覽之,流汗變色,不敢復奏矣。)
    (桓溫自廢立之後,威振內外,文帝雖處尊位,拱默而已。)
    (及出朝,侍中謝安見而遙拜,桓溫)
桓 溫:謝卿何事?
謝 安:方今天下別無英雄,惟明公耳!歷古以來之將相,未有君拜於前,臣揖於後。若
    非明公之功德震於四海,豈有其敬耶?今明公盛德巍巍,雖伊尹、周公莫可及也
    。
桓 溫:焉敢望此?
謝 安:人皆可以為堯舜也。
    (由然桓溫遂悅謝安。)
    (次日入朝奏文帝,以謝安為大司馬,帝從之,而安受職。)
    (安奏帝降詔,加封桓溫為丞相,入朝輔政。)
桓 溫:臣本宜在朝以奉陛下,奈姑孰一郡,乃國之障屏。今秦之方強,常有窺覦之意,
    倘若有失,江南難定,臣請還鎮。
文 帝:丞相乃朕股肱,去之何依?可留京師,同輔朝政。
桓 溫:臣猶在外,以據秦寇,勝在朝廷。
    (言訖,拜辭文帝,即出朝門,領諸將佐還姑孰,百官皆送起程。)
    (溫歸後,以郗超為中書侍郎,凡事表奏,溫常使其入朝探聽事因,往來朝廷,
    (自此後,溫名復振。)
    
    
483**時間: 地點:
    (當時「熒惑」守「太微」端門,逾月而海西廢,至是又逆行人「太微」,文帝
    (甚惡之,謂中書侍郎郗超曰)
文 帝:命之修短,本所不計,故事無復,近日事耶?
郗 超:大司馬臣溫,內固社稷,外恢經略,非常之事,臣以百口保之。
    (超以溫故,朝中皆畏事之。)
    (謝安嘗與左衛將軍王坦之共詣超,日旰未得前,坦之欲去,安曰)
謝 安:獨不能為性命忍須臾耶?
    (壬申二年,時當南郊祭祀天地,文帝欲大赦天下。)
王彪之:中興以來,郊祀往往有赦,愚意當謂非宜。何者?黎庶將謂郊祀必赦,至此凶愚
    之徒,復生僥幸之心矣!
    (帝從之。)
    (第二四二回 文帝崩立孝武曜)
    (簡文帝有疾將危,命近侍書詔,召大司馬桓溫依周公居攝故事。)
    (時謝安、王坦之二人,入內視疾。)
文 帝:朕命不蘇,今遺詔與大司馬,令其依周公居攝故事,汝二人盡忠王室,同佐吾兒
    。
    (謝、王二人,聞帝以詔遺桓溫行周公居攝事,王坦之即取其詔於帝前毀之曰)
王坦之:此事不可行,若行其事,則晉祚必移矣!
文 帝:天下得來德運,卿何所嫌?
坦 之:天下,軒轅之天下,陛下何得輕以與人?
文 帝:(帝始曰)從卿改之。
    (坦之改詔,以大司馬桓溫行諸葛武侯丞相故事,把與帝觀,帝觀數四訖,付與
    (王、謝二人受之。)
    (時桓溫既兼文武之任,屢建大功,加以廢立,威振內外。)
    (帝雖處尊位,守道而已,常懼廢黜。)
    (大司馬長史顧悅之與簡文帝同年,而發先白,侍帝左右,帝問悅之曰)
文 帝:卿與朕同庚而發如何先白?
坦 之:松柏之姿,經霜獨茂;蒲柳之質,望秋先零。
    (簡文帝大喜其對,以此重之。)
郗 超:(時中書侍郎郗超)請帝急省其父。
帝 謂:致意尊公,家國之事,遂致於此!由吾不能以道匡衛,愧歎之深,言何能諭?
郗 超:(因詠庾闡詩云)志上痛朝危,忠臣哀主辱。
    (遂泣下沾禁。)
    (帝雖神識恬暢,而無濟世大略,故謝安稱為惠帝之流,便清談差勝耳。)
    (不數日,簡文帝崩世,百官舉哀發喪,殯葬高平陵。)
    (當群臣疑惑未敢立嗣,次日侍中謝安聚集文武百官於朝堂,而謂)
而 謂:今孝文崩世,宜立太子登基,諸公計議如何?
群 臣:此須待大司馬桓溫至處分,我等不敢定議也。
王彪之:(當太尉王彪之正色謂眾曰)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今天子已崩,太子即位,大
    司馬何容有異?若先面諮,必反為所責矣!
謝 安:王武叔之言是也!
    (於是群臣莫敢逆之,乃請太子司馬曜登皇帝大位,群臣皆呼萬歲。)
    (禮畢,改元寧康,以謝安為大司馬,以王彪之為尚書令,二人總攝內外,共掌
    (朝政。)
    (時宮室朽壞,謝安更欲營建宮室,與彪之商議。)
彪 之:強寇未滅,正是休兵養士之時,何可興費工力,勞擾百姓耶?
謝 安:宮室不修,後世謂人無能。
彪 之:任天下事,當保國安家,朝政允洽,豈以修屋宇為能耶?
    (因此不營建宮室。)
    
    
484**時間: 地點:
    (卻說秦王苻堅以王猛功高,復加都督中外諸軍事。)
    (王猛不受固辭,章三四上,秦王堅不許)
秦 王:朕方混一四海,舍卿誰可委者?卿之不得辭宰相,猶朕之不得辭天下也!
    (於是猛為丞相,堅端拱於上,百官總己於下,軍國之事,無不由之。)
    (猛剛明清肅,放黜屍素,顯拔國滯,勸課農桑,練習軍旅,官必當才,刑必當
    (罪,由是國富兵強,戰無不克,秦國大治。)
秦 王:(堅敕太子戶及長樂公丕等曰)汝事王公,如事我也。
    (陽平公苻融年少,為政好新奇,貴苛察治也。)
    (申紹數規正,導以於和,融雖敬之,未能盡從。)
    (紹出為二北太守,融屢以過失聞,數致譴讓,融先因不用紹言,嘗坐「擅起學
    (舍」,為有司所糾。)
    (問紹誰可使者?紹曰)
苻 融:燕尚書郎高泰,清辯有膽智,可使也。
苻 融:(融使泰至長安,見猛曰)昔魯僖以泮宮發頌,齊宣王以稷下垂聲,今陽平公開
    建學舍,乃煩有司舉劾,明公懲勸如此,下使無所垂罪乎?
王 猛:是吾過也!
    (事遂釋。)
王 猛:(猛因歎曰)高子伯豈陽平所宜吏乎?
    (言於秦王堅,堅召見問以為治之本。)
秦 王:(泰曰)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審舉,審舉在核真,未有官得其人而國家不治者也
    。
苻 堅:所謂辭約而理博矣。
    (以為尚書郎。)
    (固請還,許之。)
    (堅聞桓溫廢晉帝為海西公,謂群臣)
謂群臣:桓溫前敗灞上,後敗於枋頭,不能思愆免退,以謝百姓,乃更廢君以自悅,六十
    之叟舉動如此,將如四海何?諺曰:『怒其室而作色於父者』,其桓溫之謂乎?
    (群臣服其論。)
    (時王猛為丞相,百姓豐樂,自長安至於諸州,皆夾道樹槐柳。)
    (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驛,行者取給於途,工商負販者皆集於道。)
王 猛:(百姓歌之曰)長安大街,夾道楊槐;下走朱輪,上有鸞棲;美彥雲集,誨我氓
    黎。
    (因是長安皆樂念之。)
    
    
485**時間: 地點:
    (卻說秦王苻堅封其弟苻融為冀州牧,令出守其地。)
    (融遂促裝,停宿灞上,明日欲行。)
    (母后苟氏甚愛苻融,不捨其別,其夜私自離宮,來至灞上,囑子苻融出外自要
    (保重。)
    (其夕,秦王堅與太史令魏延同宿前殿,當魏太史延起觀天象,忽后妃星昏暗,
    (因上表奏秦王口)
因 上:今夜天市南門屏內后妃星失明,左右閣寺不見,主后妃移動之象。
    (秦王堅大驚,至天明入宮省問,時苟太后在灞上,看苻融冀州去了,方回宮內
    (,左右侍候宮人始知。)
    (當秦王審問,即以此事啟知。)
秦 王:(秦王堅曰)天道與人何其不遠焉?
    (因此遂重星官。)
太史令:(時太史令張孟又奏曰)臣掌司天,昨夜彗起尾箕而掃東方,此乃燕滅秦之象,
    今慕容垂父子在此,臣恐不利社稷,請早除之。
秦 王:(秦王堅曰)今天下大定,誰敢有貳?卿莫讒害忠良也。
    (當陽平公融上請除之,堅曰)
苻 堅:朕方混一,以六合為一家,視夷狄為赤子,汝宜息慮,勿懷芥蒂。大惟修德可禳
    災,苟能內求諸己,又何懼外患乎?
    (由是不納。)
    (更以慕容暐為尚書,以慕容垂為京兆尹,慕容衝為平陽太守、冀州牧。)
    (苻融聞知,上疏諫之,秦王不聽。)
    (忽光明殿有人大呼,謂苻堅曰)
秦 王:甲申乙酉,魚羊食人!悲哉無復遺!
    (堅命近侍執之,俄而不見,堅甚疑之。)
    (第二四三回 王謝新亭迎桓溫)
    (癸酉二月,謝安與王坦之同群臣商議,使人持詔書報知丞相桓溫。)
    (使人臨行,謝安密囑,若問,如此如此對之。)
    (使人得其語,來姑孰呈上詔書,桓溫讀訖,問之曰)
桓 溫:文帝臨崩,有何遺詔?
使 人:聖上崩世,遺詔國家之事,一稟於丞相。囑咐太子登位,敕丞相如諸葛武侯故事
    ,別無餘言。
    (桓溫因是令使人還朝,使人去訖。)
    (丞相溫既知簡文帝崩世,群臣立太子登基,心中大怒。)
文 帝:(恨文帝)汝乃會稽散人,吾立汝為帝,臨終當禪位還我爾,不然,以吾為周公
    居攝事,如何遺詔為諸葛武侯故事也?
    (遂問計於郗超,郗超)
郗 超:帝遺詔丞相為諸葛武侯故事,卻是虛謬也,必是謝安、王坦之之謀。丞相來日入
    朝,先使人去京師入內,召謝安、王坦之二人,自來新亭候接,同議攻北大謀,
    二人欣然肯來,必無他意;若是不到,必有異謀。丞相入朝,先收此二人,然後
    廢武帝,大事定矣。
桓 溫:倘二人來,如何區處?
郗 超:丞相於壁衣中置埋伏刀斧手於兩邊,我在帳中,聽言語動靜,如若不善,即呼刀
    斧手出殺之;如無拒丞相之意,不可妄行,恐失民心。宜與之好,同人京師,把
    握朝權,待其加公九錫,然後可議大謀。
桓 溫:然!
    (計議已定,使人入朝召王、謝二人,迎至新亭,同議國事。)
    (溫一邊收拾軍馬起程,稱脫來赴山陵,止停新亭,以待二人。)
    
    
486**時間: 地點:
    (卻說孝武帝設朝,文武班齊,萬歲禮畢,忽近侍奏大司馬桓溫有使至,稱其來
    (赴山陵及朝新帝,召謝安、王坦之二人來新亭候接,其餘群臣,十里外迎接。
    ()
    (帝謂謝安、王坦之)
王坦之:今大司馬來朝,召卿二人,必有他故,此事如何!
群 臣:(時群臣)今桓溫來朝,必有異心,故召王、謝二人至新亭以害之,然後來篡大
    位,望陛下陳兵以備,休使謝、王二人遠迎。
王坦之:(當王坦之心中甚懼)此事實真,若臣等去接,正中其謀。
    (只有謝安神色不變,謂坦之曰)
謝 安:若依君等與之議,則誤國家之大事,反危社稷也!桓溫雖有不臣之志,未敢便行
    ;彼疑有遺詔,加他九錫,恐吾二人藏之,故召吾:二人問明,吾與君不去,溫
    疑是實,心背朝廷;晉柞存亡,決於此行。
王坦之:(帝意遂決曰)二卿可前去迎。
群 臣:謝、王二公去,臣等亦請同行。
帝 謂:若有不禮,卿等速使人先報宮廷,以備不虞。
群 臣:然!
    (因此謝安、王坦之與群臣同行。)
帝 謂:(時御史中丞高崧戲謂謝安曰)卿屢違朝旨,高臥東山,諸人每相與言,安石不
    肯出,將如蒼生何?今日之危,百姓亦將如卿何?
帝 謂:(安雖有愧色,亦謂崧曰)桓溫劍雖鋒利,不能便誅吾也!吾豈比深源睥睨社稷
    ,聞難欲去位以避之,汝何相嘲耶?
    (言訖,與坦之接至新亭,坐候一時,桓溫與諸將至,其時日已落西,溫軍將扎
    (住行營安歇。)
    (次日,桓溫令郗超埋伏刀斧手於帳兩邊,超伏於帳後,以聽謝、王二人動靜。
    ()
    (謝安、王坦之二人先進入見桓溫,各施禮畢。)
    (溫命二人坐,坦之驚得汗流沾衣,倒執手版;安從容就席,談笑自若。)
    (安坐定,竊見壁衣中皆伏刀斧手,即謂桓溫曰)
坦 之:安聞諸侯有道,守在四鄰,明公何須壁後置人耶?
桓 溫:正是不能不爾耳!
    (溫因此遂命刀斧手退。)
    (郗超正臥帳後,聽謝、王二人言語,忽然風起,吹動帳開,謝安看見笑曰)
謝 安:郗生可謂入幕之賓矣!如何不出一見?
    (超慌忙走出相見,各行禮畢,遠遠坐住,是以不能行計,只得相陪。)
謝 安:(當謝安言於溫曰)先王崩世,遺詔明公行蜀漢諸葛武侯故事,我等正欲涓吉承
    迎乘輿入朝輔政。今幸丞相車駕來至,迎接不及,望丞相恕愆!
桓 溫:我有何德,敢慕武侯?
謝 安:丞相盛德巍巍,何謂無也?雖伊尹、周公弗能及耳!
    (因此溫與安相悅,攀話笑語移日。)
謝 安:(當溫又問曰)先帝已崩,君等以何議諡?
謝 安:臣等以其平易不訾門『簡』。慈惠愛民曰:『文』,諡為簡文皇帝。
    (言汔,安取自所作諡議與溫看訖。)
謝 安:(溫以其諡示群下曰)此謝安石碎金也。
謂 眾:果經緯天地之才。
    (因談論至日昃,謝安、王坦之二人拜辭而出,桓溫亦送出來,見百官皆拜於道
    (側;溫命百官人中軍相見。)
    (時百官入中軍見溫,中軍大陳兵衛,百官朝士,有位望者皆戰慄失色,只得入
    (見。)
    (拜禮畢,溫曰)
桓 溫:勞百官遠迎,即便還朝,免此伺候。
    (於是百官朝士,辭桓溫而歸朝。)
    
    
487**時間: 地點:
    (卻說桓溫次日至山陵拜汔,不及入朝,忽然得玻連臥二十四日,不能起坐,晉
    (孝武猝聞知桓溫連日寢疾不見,乃使謝安、王坦之二人來視其疾。)
    (安與坦之直入臥內,二人施禮訖)
坦 之:連日不見公顏,何期尊體欠安?
桓 溫:人有旦夕禍福,故有是爾。
坦 之:(溫又渭安曰)孤昔滅蜀都,克壽春,多負勤勞,如江南無孤一人,正不知幾人
    稱霸,幾人王,天下碎裂矣!今新帝登位,豈識我之大功,而以我為丞相,未加
    九錫,此所以吾愧之。吾今疾甚,日下就回姑孰,汝將此語與聖上稟知。
謝 安:明公功蓋天下,德播華夷,莫道封王,禪位皆宜!明公今還貴鎮,保重尊體,我
    等與眾臣保奏孝武加公九錫必矣。
    (於是溫大悅,使二人清還。)
    (謝安、王坦之直辭歸去,桓溫令郗超領眾,一同還朝。)
坦 之:(卻洗安言於坦之曰)吾觀丞相桓溫,不久必亡,適問所議九錫之事,密緩藏之
    在心,延而視之,只我與君知也,不可漏泄。若溫病瘥,加封其王;如不起,即
    息其議。
坦 之:此計可矣!
    (因此二人密緩其事,延待看之。)
    (桓溫還姑孰,疾病轉添。)
    (召弟桓衝並子桓熙至牀前,囑衝曰)
桓 溫:吾自總角,便知用兵之道;至弱冠,屢立邊功,縱橫天下二十餘年矣。今吾不濟
    ,托汝後事:吾世子桓熙才弱不堪重任,四子桓禕極是蠢愚,不辨菽麥;幼子桓
    玄,異而有志,今年五歲,汝善導而襲之。吾死之後,汝不能不代領其眾,其權
    可要自執,休付他人,自取滅亡之患。
    (言訖,淚如雨下。)
桓 溫:(桓衝又曰)吾兄百世後,諸子之中,誰襲兄職?
桓 溫:桓玄雖幼,可以立之。
慕容衝:安、坦之二人何如所在?
桓 溫:渠等不為汝所處分也。
    (言訖而亡。)
    (桓衝即時收殮殯葬,直寫表申奏朝廷,乃以少子桓玄為嗣,襲封南郡公。)
    (桓衝自代溫任,盡忠王室。)
    (時群下王珣等,欲衝入朝,誅除朝中元宰,把執時權,衝不從。)
    
    
488**時間: 地點:
    (卻說桓玄,字敬道,一名靈寶,是桓溫之子也。)
    (其母馬氏與同輩嘗夜坐於月下,忽見流星墜於銅盆水中,如二寸火球,湛然明
    (淨,同輩競以瓢撈,獨馬氏得而吞之,若有感,遂有妊面生玄。)
    (玄生時有光照室,使人筮占,占者奇之,故小名靈寶。)
    (桓溫甚重愛之,臨終立以為嗣,時年五歲,桓衝立為南郡公。)
    (第二四四回 苻堅舉兵取漢中)
    
    
489**時間: 地點:
    (卻說秦王苻堅聞簡文帝崩,桓溫又死,遂與群臣商議取江南之計。)
王 猛:(當王猛上言曰)江南急未可攻,宜先取漢中,以得勝之兵,再取江南,可一鼓
    而下也。
秦 王:(秦王堅曰)正合吾意。
    (遂使鄧羌為都督,徐成、楊安、張蠔為副將,領兵十萬,分三隊而去。)
    (次日,鄧羌、楊安將征西軍士分為三隊,前部先鋒徐成,後隊張蠔,押運糧草
    (。)
    (即將起程,早有細作報入漢中,魯榮忙使人至梁州,喚弟魯衛回來,商議退敵
    (之計。)
使 人:(衛曰)漢中最險陽平關,我去當依山傍林,下千餘寨柵,迎敵秦兵,兄在漢寧
    ,盡發糧草接應。
    (魯榮遣大將楊仕、楊欽帶五千軍馬,以助其弟,即日便起,到陽平關,下寨已
    (定,與鄧羌兩邊相持半月餘,各不相勝。)
    (羌傳令退軍,徐成進曰)
徐 成:敵勢未必強,公何自退焉?
使 人:(羌曰)吾料賊兵,每日提備,急難取勝,吾退軍回,賊兵必定趕之,吾分輕騎
    抄襲其後,勝賊必矣。
徐 成:(成等曰)都督神機,莫可測也!
    (於是楊安、張蠔分兩路,各引輕騎三千,取小路去取陽平關後,鄧羌大軍盡拔
    (寨起行。)
徐 成:(楊欽聽知秦兵退,請楊仕商議曰)今羌退兵,可乘勢擊之。
使 人:(仕曰)鄧羌詭計極多,未必真實,不可追趕。
徐 成:(楊欽曰)你不去,我當自去。
    (楊仕苦諫不從,楊欽起五寨人馬前進。)
    (是日大霧漫天,對面皆不相見,楊欽軍至半路紮祝卻說楊安軍抄過山後,見重
    (霧垂空,又聞馬嘶人語,恐有伏兵,急催人馬速行。)
    
    
490**時間: 地點:
    (正說間,到楊欽寨前,內有幾個守寨兵土,聽得馬蹄響,只道是楊欽兵回,開
    (門納入。)
    (軍馬一湧而入,放起火來,五寨軍士大亂,盡皆棄寨而走。)
    (當楊仕將及霧散之時來探消息,五寨一齊火起,楊仕引兵來敵,與楊安戰不數
    (合,背後張蠔兵到,楊仕殺開一條路,望漢寧、巴州而逃。)
    (楊欽正要回時,已被楊安、張蠔占定寨了,背後秦兵趕殺,兩下來攻,楊欽等
    (軍大潰而走,又被秦兵後追,無心戀戰,領了敗軍投陽平關。)
    (魯衛知二將敗走,各營已失,半夜棄關奔南鄭、巴州去訖。)
    (羌得了陽平關諸寨。)
    (魯衛、楊仕來見魯榮,言二將失了隘口。)
徐 成:(魯榮大怒,欲斬楊仕,仕曰)某曾勸楊欽休追秦兵,欽不肯聽從,故有此敗。
    仕再乞一軍,前去搦戰,必斬秦兵;如不勝,願依軍令,斬首階下。
    (榮命即去,楊仕上馬,引二萬軍離南鄭,往漢寧、巴州而去。)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