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 至 第一三〇
121**時間: 地點:
(卻說惠帝既崩,羊後自以於大太弟熾為帝,為嫂恐不得為太后,將立清河王覃
(。)
(侍中劉琨馳告太傅越。)
(越即入宮,集百官,即使人請太弟熾入宮即位。)
使 人:(熾固辭不受)清河覃本太子也,可宜立之,孤則不敢當。
尚 書:(當與令修肅曰)太子幼衝多疾,不堪攝政,今殿下固辭,必欲立之,若立,政
出臣下,倘有異亂,殿下何安?不如因文武之心受之,則祖宗之柞可保萬年矣。
使 人:(熾方諾曰)卿乃吾之宋昌也。
(乃即出與太傅越入宮,即皇帝大位,改元永嘉,歲在丁卯。)
(尊羊氏為惠皇后,居弘訓宮;立妃梁氏為皇后,越復為太傅,總攝朝政。)
(按史晉孝懷皇帝名熾,字豐度,武帝二十五子。)
(惠帝立為太弟,因東海王司馬越立之。)
(在位六年,為漢將執歸殺之,壽三十,諡懷帝。)
(既立位,始遵舊制,於東堂聽政。)
(每至宴會,輒與群臣論眾務,考經籍。)
群 臣:(黃門侍郎傅宣歎曰)今日復見武帝之世矣。
(第六十六回 五馬渡江一化龍)
(東海王越既復為太傅,總攝朝政,恐諸王在內有異,復以司馬睿為瑯邪王,以
(司馬羕為西陽王,以司馬祐為汝陽王,以司馬宗為南頓王,以司馬紘為彭城王
(,詔各就國。)
(於是,五王不敢停留,各領家眷同舟渡江歸國去訖。)
(越又恐河間王虓在外為亂,奏帝詔征虓為司徒。)
(虓就征,入朝赴職。)
(時南陽王司馬模在許昌,聞得朝廷征虓為司徒,恐虓再預政,不利於己,即遺
(將王因以千人半路邀殺之。)
(時朝廷已知虓被模殺,以虓罪重,故不責模。)
(時越大會謀臣,計議北藩之事。)
群 臣:(當長史劉輿曰)東燕王騰守並州,今並州饑饉,人民離散,更兼胡寇連年人寇
,深為可憂。明公欲為靖天下之計,宜令一能將替鎮之,不然並州非復國家有也
。
使 人:(越曰)誰人可去鎮之?
群 臣:(輿曰)劉琨智勇雙全,此人就鎮,可寄北面之重。
(於是,越即遣劉琨鎮並州,以為北面之重。)
(而進東燕王司馬騰為新蔡王以鎮鄴。)
(琨至上黨,騰即自井陘東下。)
(時並州饑饉,數為胡寇所侵掠,吏民萬餘人悉隨騰就谷冀州,號為「乞活」。
()
(所餘戶不滿二萬,寇賊縱橫,道路既塞。)
(琨募兵上黨,得五百人,戰鬥而前。)
(至晉陽,府寺焚毀,邑野蕭條,琨撫循勞徠,流民稍集,並州稍安。)
(第六十七回 顧榮周圯殺陳敏)
(晉懷皇帝永嘉元年二月。)
(初,茲縣縣令劉柏根反,王濬以兵討斬之。)
(其長史王彌遂為盜賊,來寇青、徐,殺東萊太守,劫掠府庫一空而去。)
122**時間: 地點:
(卻說陳敏刑政無章,子弟兇暴,顧榮、周圯等憂之。)
(廬江內史羊譚以陳敏為憂,遣人送書與顧榮等。)
(其書曰:陳敏盜據吳會,危如朝露。)
(今皇輿東返,俊彥盈朝,將舉六師以清建業,諸賢何顏復見中州之士耶?)
(顧榮素有圖敏之心,及見其書,甚慚。)
(乃密遣人報征東將軍劉准,使發兵臨江,願為內應,乃剪髮為信。)
(劉准得其信息,即遣揚州刺史劉機起兵二萬,前來討敏。)
(敏大憂,問榮。)
群 臣:(榮曰)可遣明公之弟陳昶將兵屯烏江,陳宏將兵屯牛渚而拒之。
(敏從之,分兵與二弟去了。)
群 臣:(兵及行,周圯密囑敏司馬錢廣曰)今立新君,賢雋滿朝,故遣劉機來討陳敏。
而敏刑政無律,不久必敗。若敗,吾與君等皆陷,不若去邪歸正,免自取臭於萬
年。今日敏以君與其弟昶將兵屯烏江,君可乘此殺昶,勒兵還來攻敏,共圖歸正
。
使 人:(廣曰)吾亦有心,恨力未備。今既如此,吾即謹領號令。
(於是,錢廣即出,與陳昶將兵起行,至夜安營,廣使左右將昶殺之,因勒兵朱
(雀橋東屯紮。)
(敏聞廣殺其弟,即遣甘卓以兵三千討錢廣。)
(時顧榮與敏之弟陳宏將兵去牛渚,慮敏疑之,故即還見敏,說錢廣大逆之事宜
(討之。)
使 人:(敏曰)卿當四出鎮衛,豈得就我耶?
使 人:(榮乃出,密來與周圯說甘卓曰)敏既常才,政令反覆,其敗必矣。而吾等安然
受其官祿,事敗之日,使函首送於洛陽,題曰『此賊臣顧榮、甘卓之首』,為萬
世之辱也,不若早決。
群 臣:(甘卓曰)君言必欲誅敏,正合我心。
(於是卓稱疾不行,使人迎女回家斷橋,收船南岸,與周圯、顧榮、紀瞻等共攻
(陳敏。)
(敏聞榮、圯、瞻、卓等變亂,即自率一萬五千人來討卓等。)
使 人:(卓使軍人隔水語眾將士曰)本所以戮力陳公,正以顧丹陽、周安豐今皆異矣,
汝等何為?
使 人:(敏眾狐疑未決,榮以白羽扇揮之曰)陳敏背反,朝廷大怒,故遣劉機討之。旦
日大軍繼到,我等亦奉密詔誅敏,汝等如何不去,自取滅族之患哉?
(言訖,眾皆潰去。)
(敏見眾離,單騎而走,被榮等驅兵追而斬之,夷其三族,使人傳首京師。)
(懷帝大悅,乃詔顧榮為侍中,紀瞻為尚書郎,太傅越辟周圯為參軍。)
(榮等至徐州,聞北方愈亂,乃逃歸。)
123**時間: 地點:
(卻說懷帝詔立清河王覃弟司馬詮為太子,使居東宮。)
(時懷帝親覽大政,留心庶事。)
(太傅越不悅,奏帝故求出藩,去鎮許昌。)
(帝從之。)
(越既出許昌,詔以南陽王模都督秦、雍軍事。)
(第六十八回 瑯邪王收用賢俊)
(十月,懷帝降詔,以瑯邪王司馬睿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令其鎮建業
(。)
(睿受詔鎮建業,以安東司馬王導為謀主,令其招納俊傑,延攬英雄,委以腹心
(,政事謀之。)
(睿名譽素輕,吳人不附,居久之,士大夫莫有至者,甚患之。)
124**時間: 地點:
(其時乃三月上巳,皆當祭祀鬼神。)
使 人:(王睿自出觀楔,導見之)今殿下欲招賢納土,皆不肯至。臣有一策,殿下自坐
乘輿,多具威儀部從,與導駿騎並從而行,則吳士觀之,道殿下愛士,則吳中豪
傑皆來恐後矣。
(睿從之。)
(出祭回來,果有高士顧榮等見之驚異,謂眾說禮賢如是,相率拜於道左迎之,
(扶而送之。)
(導急下馬,因謂睿曰)
因 謂:古之王者,莫不賓禮故老,存問風俗,虛己傾心,以招俊傑。況夫下喪亂,九州
分裂,大業之興,急於得人。知此數人,皆吳之所望者,宜引之以結人心。二子
若至,則士無不來至。
(睿大悅,歸府,乃使人造請顧榮、賀循二人。)
(二人皆應命而至。)
(睿拜賀循為吳國內史,顧榮為軍師,兼散騎常侍,凡軍府政事,皆與謀之。)
(紀瞻為三軍祭酒,卞壺為從事。)
使 人:(導又說瑯邪王曰)謙可以接士,儉可以富國,宜以清靜為政,撫綏新舊,則天
下歸心焉。
(睿納之,故江東百姓歸心附之。)
(睿頗好酒廢事,導以為言,睿遂命酒瓶覆之,於是絕不飲酒。)
(史說瑯邪王司馬睿,字景文,宣帝之曾孫,瑯邪恭王司馬覲之子也。)
(生於洛陽,有神光之異,一室盡明。)
(及長,白毫生於目角之上,隆準龍顏,目有精耀,顧盼煒如也。)
(年十歲為瑯邪王,有令譽。)
瑯邪王:(侍中稽紹曰)瑯邪王毛骨非常,殆非人臣之相也。
(後果應稽紹之言。)
(五月,先,公師藩既死,其黨汲桑逃還苑中,聚眾聲言為成都王報仇;以石勒
(為前驅先鋒,所向輒克,遂進攻鄴城。)
(時鄴中空竭,而新蔡王騰資用甚饒,性吝嗇,無所賑惠。)
(臨急乃賜將士米各數升,帛各丈尺,於是人不為用。)
(因是桑遂攻入鄴,殺騰,燒宮,大掠而去。)
(南擊兗州。)
(越聞騰被殺,乃遣將軍苟晞以軍三萬去討。)
(大軍行數日,到兗州,與桑交戰五十餘合,勝負未分。)
125**時間: 地點:
(自此相持數月,大小二十餘戰,互有勝負,亦各安營相持。)
(第六十九回 苟晞火攻汲桑眾)
126**時間: 地點:
(卻說苟晞與汲桑相持數月,互有勝負。)
(苟晞心為憂悶,夙夜無寐,思得一計,謂諸將佐曰)
謂諸將:賊人與我相持數月,各分八壘,依林避暑,其意怠也。汝等亦宜分作八隊,至夜
各持火炬,燒林而攻之,則賊可破也。
(眾然之。)
(是夜風清月朗,各分隊伍,二更時分,晞以火炬至營壘放之。)
127**時間: 地點:
(須臾,火起入壘,皆灼如同白日。)
(汲桑之兵眾十去其九,屍積肉山,血凝紅土。)
(桑單騎奔走,為晉兵所殺,石勒走奔樂平去訖。)
(自是苟晞威名大振,朝廷詔加苟晞都督青、兗諸軍事。)
(晞屢破強寇,雄名甚盛,善治繁劇,用法嚴峻。)
(其從母依之,晞奉養甚是恭厚。)
謂諸將:(其子求晞用之為將,晞不許)吾不能以王法貸人,將無後悔耶!
(其子固求之,晞不得已用之為督護。)
謂諸將:(後果犯法應殺,從母叩頭求活,晞不聽,竟杖節斬之,而更素服哭之曰)殺卿
者兗州刺史也,哭弟者苟道將也。
(因此人皆怕犯其法,各效忠心為之用也。)
(時胡部大人張□督等擁眾壁於上黨郡,石勒既走樂平,無處投奔,乃往上黨求
(見張□督請降漢。)
(張□督從其說,即引石勒去見漢王劉淵。)
(淵奇其壯貌,以勒為輔漢將軍、平晉王。)
(勒大悅,志得行焉。)
(十一月,帝以王衍為司徒。)
謂諸將:(衍既為司徒,乃思自全之計,因說太傅司馬越曰)朝廷危亂,當賴方伯,宜得
文武兼資以任之。今王澄、王敦二人智勇俱備,明公何不委之重任,可保國家,
明公亦安也。
(越從之,以王衍弟王澄為荊州都督,以王衍族弟王敦為青州刺史。)
(二人領職臨行,王衍語之曰)
二 人:荊州有江漢之固,青州有負海之險。卿二人在外而吾居中,足以為三窟矣。若其
有不測,可以為救耳。
(澄、敦拜辭而去。)
(王澄至鎮,日夜縱酒,不理庶務,雖寇戎交警,不以為懷,民甚憂之。)
(史說王衍,字夷甫,乃王戎之從弟也。)
(衍生得神清目秀,豐安端雅。)
(嘗造山濤,濤嗟歎良久。)
二 人:(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嫗生此寧馨兒?然誤天下蒼生者,未必非此人也。
(武帝時聞其名,問戎曰)
武 帝:夷甫當世誰比?
二 人:(戎曰)未見比,當從古人中求之。
(帝因以為元城令,後人為黃門侍郎。)
(至此太傅越秉政,以為司徒焉。)
128**時間: 地點:
(卻說太傅越初與苟晞親善,引晞升堂,結為兄弟。)
二 人:(至是威名日盛,司馬藩滔說越曰)兗州衝要,魏武因之創業,晞有大志,非純
臣也,若遷之青州,明公自牧兗州,經緯諸夏,藩衛本朝,此所謂為之未亂者也
。
(越以為然,乃自領兗州,改苟晞為征東大將軍、青州刺史。)
(晞雖受詔去青州,而心不悅,由是越與晞有隙。)
(晞至青州,以嚴刻立威,日行斬戮,州人謂之「屠伯」。)
129**時間: 地點:
(卻說王彌及其黨劉靈因亂招集亡眾,劫掠青、徐,眾弱不能自立,恐藩眾來攻
(,乃引兵投降於漢。)
(劉淵以二人為左右將軍。)
(而劉靈少貧賤,力制奔牛,走及奔馬,時人雖異之,莫能舉也。)
二 人:(靈撫膺歎曰)天乎,何當亂也!
(及公師藩起,靈亦起,自稱為將軍,寇掠趙、魏,與王彌俱降漢。)
(劉淵用以為將,亦命寇趙、魏。)
(第七十回 石勒以兵下趙魏)
(戊辰二年正月朔,日食。)
(漢王淵遣輔漢將軍石勒領兵五萬下趙、魏。)
(幽州都督王濬心甚憂之,朝廷亦知,遣使詔王濬討之。)
(王濬既受詔,恐力不及,即忙使人往朔方穆帝處借兵同討。)
(當穆帝得濬書,與諸部大人商議回書,與使人還,隨即點兵起行,亦至趙郡。
()
(王濬聞朔方兵至,即忙發兵,亦至趙地。)
(次日,忽望見塵頭蔽日,軍馬漫山塞野而來。)
(濬視之,乃五原穆帝之兵。)
(濬大喜,直至中軍,下道拜迎,穆帝亦下馬答之。)
(濬說前日乞師之事,帝曰)
武 帝:君休煩惱,吾兄弟代你雪恥。
(言訖,下令安營,以酒相待。)
武 帝:(言曰)吾令將軍為前部,吾自引大兵至後應。
王 濬:謹領尊命。
(言訖,即辭出,收拾軍馬,迤邐前行。)
130**時間: 地點:
(卻說石勒軍至上黨,忽聽得豁喇炮響,陣後喊起,使高貢探之,北軍殺到,當
(先一將,豹頭環眼,燕頷虎鬚,乃朔方西鄉人也,姓許,名諸,持刀殺來。)
(高貢戰不利,退入陣走,北將衝來。)
(呼延攸大怒,來鬥許諸。)
(正鬥之間,陣外喊聲起,大軍來到。)
(攸拖畫戟引兵向東走,北軍兩下殺來,人困馬乏。)
(又一軍來當頭攔路,乃王濬也。)
(橫刀躍馬,截住去路。)
(攸與濬交鋒,背後張目趕上,攸衝開路,慌忙奔走。)
(石勒引軍殺至,走人上黨城中。)
(王濬與穆帝直追至城下,高叫石勒打話。)
(勒令堅壁四門,自上城頭。)
(王濬在馬上,以鞭揖勒。)
(勒以手答之。)
王 濬:近聞卿降漢掠趙,故領兵至此,若能倒戈投降,共扶晉室,不失封候之位;若復
愚迷不省,打破城池,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石 勒:汝且暫退,尚容商議。
王 濬:(穆帝曰)限汝三日,不降以兵攻城。
(言訖,退兵下寨歸。)
(石勒亦退歸內,與呼延攸、高貢等議曰)
石 勒:不如乘其下寨未定衝出,走回至國城去。若在此,裡無糧草,外無救兵,必被所
擒耳。
王 濬:(攸等曰)即今日便行。
石 勒:今日乃兇神之日,不可出城,待來日戌亥之時,可以上馬領兵開西門走。
(計議已定,各準備走路。)
(次日,傳令約束行李器械,至夜令呼延攸為前部,自領後軍,開西門大喊殺出
(。)
石 勒:(呼延攸當先,聽得一聲鼓響,一將當先攔住去路,大叫)休要走了石勒!
(攸視之,乃許諸。)
(攸與戰十數合,乃衝開血路而逃。)
(石勒亦催後軍殺出,遇許諸攔路,無心戀戰,衝路而去。)
(許諸乃引兵趕殺,石勒引兵趕上王彌一處同走,又遇王濬殺一陣,衝開血路,
(奔走回國去訖。)
(王濬、穆帝見勒兵去遠,亦不追趕,鳴金收兵,各自安營。)
(次日王濬以牛酒犒勞代兵,以金帛拜謝穆帝,乃引兵回國去訖。)
(王濬亦收軍還鎮。)
(三月,太傅越奏懷帝,殺清河王覃。)
(帝不敢阻,群臣無不嗟歎。)
(第七十一回 王彌集眾寇洛陽)
(五月,漢主淵聞勒、彌敗回,復遣王彌引兵二萬寇洛陽。)
(王彌得令,收集亡散,兵復大振,分遣諸將攻陷郡縣,遂入許昌屯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