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 至 第一二〇

111**時間: 地點:
    (卻說成都王穎既廢,河北人多憐之。)
    (其故將公師藩等因而自稱為將軍,起兵趙魏,眾至數萬人。)
    (初,上黨武鄉羯人石勒有膽力,善騎射。)
    (並州大饑,東贏公執諸胡於山東賣之,以充軍實。)
    (勒亦被賣與荏平人師歡為奴,歡奇其狀貌而免之。)
    (勒乃與牧師汲桑結聚壯士為盜。)
    (及聞藩起兵,桑與勒帥數百騎赴之。)
    (桑始命勒以石為姓,以勒為名矣。)
    (藩既得桑、勒為副將,攻陷州郡縣堡塢,無敢迎敵,又來攻鄴城。)
    (東海王越與范陽王虓使部將苟晞領二萬軍去擊藩,藩聞苟晞至,大懼,部下兵
    (皆潰去。)
    (於是,藩不敢交鋒,領其眾走之。)
    (虓以軍還。)
    (東海王越大會諸將,刻日興師。)
    (是日,諸將士畢集,筵罷,越撥調諸將,乃留瑯邪王睿為平東將軍,監徐州軍
    (事,守下邳。)
使 人:(睿領命曰)請參軍王導為司馬,與吾同理軍。
    (越從之。)
    (自率甲兵三萬西屯蕭縣,使范陽王虓自許屯於榮陽。)
    (時越承制,使人以豫州刺史劉喬為冀州刺史,使虓領豫州。)
    (劉喬以虓非天子命,亦不肯發兵。)
    (虓聞細作回報,劉喬以兵來拒命。)
    (虓大怒,即忙整點軍馬,大驅前進。)
    (初,虓以劉琨為司馬,越以劉藩為淮北護軍,劉輿為穎川太守。)
    (劉喬聞輿兄弟黨越為逆,心甚恨之。)
    (於是,遣人封上見帝,道劉輿兄弟罪惡於尚書省,乃令其子劉祐以兵二萬人屯
    (於靈壁縣以拒虓,自引兵來攻許城以討輿。)
    (分撥已定,各以兵行。)
    
    
112**時間: 地點:
    (卻說東平王懋在兗州徵求不已,郡縣百姓不堪命。)
    (虓聞知,遣苟晞還兗州,徙懋於青州。)
使 人:(晞領命來兗州,白之於懋,懋不受命)吾以徐州授東海,方成大事。今日負吾
    ,又欲易之,彼何不足耶?若要易,除非徐州還我,方讓兗州。
    (晞見不肯,乃還之。)
    (因此懋陰使人結劉喬,合兵攻虓。)
    (時顒聞知山東兵起,心中大懼,即入朝上表奏帝)
奏 帝:山東大亂,百姓不安,望陛下詔成都王復職都督河北諸軍事,以鎮於鄴,可保山
    東。
    (帝從之,使人持詔往鄴,以穎都督河北諸軍事。)
    (穎得詔,復集舊將士,鎮於鄴城。)
    (顒已知越、虓起兵,無計可施,乃奏惠帝以詔往山東,命越、虓等各以兵就國
    (,毋許為亂。)
    (越、虓等不從。)
    (會劉喬封上事稱劉輿兄弟脅虓造逆,顒即入內奏過。)
    (惠帝詔其令鎮南將軍劉弘、征東將軍劉准起兵,與喬戮力先討劉輿。)
    (又以張方為都督,率兵五萬,共會許昌,誅輿兄弟。)
    (又遺人馳書使成都王穎與石超等以眾拒河橋,為劉喬繼援。)
    
    
113**時間: 地點:
    (卻說劉弘既得詔,使人遺喬及越書,使解紛釋兵,各還歸鎮,同獎王室。)
    (喬、越皆不聽。)
    (弘乃遣使入朝上表曰:頃自兵戈紛亂,構於群王,翩其反而互為戎首。)
    (載籍以來,骨肉之禍,未有如今者也。)
    (萬一四夷乘虛為變,此亦猛虎交鬥,自效於卞莊者也。)
    (謂宜速詔超、越等,令兩釋猜疑,各保大局。)
    (自今有擅興兵馬者,天下共伐之。)
    (以此為示,誰敢勿從也?)
    (帝覽表猶豫。)
    (顒方拒關東,倚劉喬為助,故不納。)
奏 帝:陛下先曾有詔令越、虓各就國,尚且未聽,今詔彼豈肯從?不若討之。
    (帝從其奏。)
    
    
114**時間: 地點:
    (卻說劉喬聞朝廷遣張方以兵助己,乃集諸將士商議進兵。)
使 人:(長史劉榮曰)張方大兵計日將至許昌,今劉輿兄弟與范陽王在許昌五十里下寨
    拒方。彼謂我孤軍堅壁,無敢出境,吾料其必無準備。此去不遠,使君親持甲卒
    五千,星夜抄小路,馳去攻許,指期得矣。彼既失穴,安能戀戰,必走回鎮。張
    方戰於前,使君攻其後,不獨得許,而髒亦可成擒矣。
    (喬大善其計,即引五千甲卒漏夜至許昌。)
    (果無備,喬乘虛襲許破之,分軍定成。)
    (使人打探回報,張方大軍將至虓營,因此喬以四千甲卒挾夾攻虓營。)
    (虓聞許昌城陷,更又張方兵至,腹背受敵,恐難拒戰,乃與劉輿等領兵俱奔河
    (北。)
    (張方見虓等走,亦不趕追,乃引兵入屯於許昌,令劉喬還豫。)
    (張方行軍無律,部下殘掠百姓,民不堪命,眾心俱離,不樂其屯。)
    (時劉弘見張方殘暴,知穎等必敗,乃率諸軍受越節度,不聽方命。)
    (十一月,將軍周權矯詔立羊後,於是,顒矯詔救留台賜死後,司隸校尉劉瞰上
    (奏固執得免。)
    (顒恨之,欲收瞰,瞰奔青州去訖,被顒將周權追及斬之。)
    (第六十回 司馬虓擊斬石超)
    (十二月,穎以兵據洛陽。)
    (范陽王虓與劉琨等走至冀州,竟無處安身。)
劉 琨:冀州刺史溫羨與某有半面之識,吾請命入說其人,以冀州讓與殿下,權且屯紮,
    以候再舉。
使 人:(虓曰)卿去宜緊慢說之,如不從,可速還,別作一計。
    (於是,琨即入冀州,拜見溫羨。)
使 人:(羨見其來,握手歡若平生,勝如至親,以酒待之,半酣,問琨何來?琨以實對
    (說)范陽王虓興義兵,欲清朝野,共討張方,被劉喬乘虛攻陷許昌,無處安身
    (,今避至此。范陽王意請足下一同舉義,使其入拜,未審尊意何如?
劉 琨:(羨曰)張方劫駕,暴掠百姓,孰不思食其肉,何況范陽王乎?吾欲討久矣,恨
    力不及。既范陽王至,吾讓此州共討跋扈。卿出去請進。
    (於是,琨出邀虓入冀州,刺史溫羨讓位,與虓同發兵。)
    (又使劉琨結連王濬,命濬領兵擊成都王穎,取洛陽,迎回車駕。)
    (劉琨即以書見濬,濬即發兵濟河至滎陽,穎使石超引兵三萬拒迎。)
    (是日,石超與濬交鋒,戰上十餘合,超兵大敗。)
    (濬揮軍一擊,殺得超兵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超勢窮而入一山窠,被濬軍追及斬之,以軍進逼洛陽。)
    (東海王越聞王濬攻石超,乃以二萬軍來攻劉祐。)
    (時祐在譙縣屯住,無備,被越軍馳至,祐驚潰,被執而殺之。)
    (劉喬聞知其子祐被殺,引殘兵逃走。)
    (東海王越引軍屯陽武。)
    (王濬遣別將祈弘,將三萬兵助越,自以其眾來攻洛陽。)
    (第六十一回 陶侃為將討陳敏)
    
    
115**時間: 地點:
    (卻說陳敏,初以兵討克石冰,自謂勇略無敵,遂據歷陽以兵叛。)
    (吳王常侍甘卓棄官歸養,敏聞卓有一女尚未許人,乃使人為媒,去說聘卓女與
    (子陳景為妻,卓許以與成親。)
    (於是,敏謀使卓假稱皇太弟,令拜敏為揚州刺史,敏乘此發兵,使錢端以兵南
    (略江州,使弟陳斌東略諸郡,遂據江東。)
    (以顧榮為右將軍,賀循為丹陽內史,周圯為安封太守,豪傑名士咸加優禮。)
    (循佯狂得免,周圯稱疾不來。)
    (敏疑諸名士不為己用,欲盡誅之。)
使 人:(顧榮曰)將軍神武不世出,若能信任君子,散芥蒂之懷,塞讒諂之口,則上方
    數州傳檄而定。不然,終不濟也。
    (敏乃止。)
    (敏既謀叛,朝廷聞知,河間王顒以張光為順陽太守,命其率步騎三萬前來討敏
    (,軍馬即日起行。)
使 人:(劉弘亦知陳敏造反,謂江夏太守陶侃曰)今陳敏大逆,使錢端寇掠本境,眾心
    未附,卿宜乘此時擊之,不然釀成大禍。
    (陶侃然之,乃引兵五萬出屯河口。)
    (弘又使南平太守應詹督水軍二萬以繼之。)
    (陶侃與敏同鄉。)
    (又同歲舉吏,左右私謂劉弘曰)
私 謂:今日明公以陶侃為將討敏,然侃與敏同鄉,侃設有異志,則荊州必不保矣。
使 人:(弘曰)侃之忠能,吾得之已久,必無是也。
    (早有人報侃,侃遣其子陶洪為質以自固。)
使 人:(弘引為參軍,資而遣還曰)匹夫之交尚不負心,況大丈夫乎!
    (侃見洪還,問之,洪以弘語俱白與侃。)
    (侃大悅,無生異心。)
    (陳敏聞侃以軍來,乃遣陳恢引兵二萬寇武昌,侃已知。)
    (時侃皆是步騎,無有戰船,忽運糧船至,侃即以運糧船為戰船,左右以為不可
    (。)
陶 侃:用官船擊官賊,何為不可?
    (言訖,領步騎盡上運船,與恢交戰。)
    (侃身先矢石,士卒爭鋒,於是大勝。)
    (恢軍大敗,死者不計其數被侃追殺,恢等棄船而去,侃即以軍前來會張光。)
    (光初合兵,屯於長岐,時錢端兵至,張光以軍來迎。)
    (兩下交戰十數合,錢端敗走,其眾盡降於光。)
    (於是張光率眾還順陽,陶侃亦還江夏,使人報知劉弘。)
使 人:(左右或說弘曰)張光乃司馬顒腹心,今宰既與東海合義,宜斬張光,以明向背
    也。
陶 侃:(弘曰)宰輔得失,豈張光之罪?危人自安,君子勿為也。
    (乃遣人上表稱張光殺敗錢端之功,乞加遷擢。)
    (第六十二回 司馬顒謀殺張方)
    (光熙元年卻說東海王越初起兵時,使人說司馬顒,令奉帝還洛陽,約與分陝為
    (伯,即便回兵,顒欲從之。)
    (張方自思罪重,恐為誅首,乃謂顒曰)
使 人:今大王據形勝之地,國富兵強,奉天子以號令,誰敢不從,奈何拱手受制於人?
    (顒乃止。)
使 人:(及聞劉喬敗,顒心大懼,欲罷兵,恐方不從,乃密召方帳下督郅輔至,誘之曰
    ()東海王等起兵之故,非我之過,乃恨張方劫帝來長安,並廢皇后太子之罪,
    (故來討也。今山東兵盛,難以抵敵。
    (  今東海王使人入朝上奏,道殺張方,奉駕還洛陽,即罷兵。今聖上有密詔
    (在此,有能誅張方之首,解得山東之兵者,封萬戶侯。我與卿議之,殺方非卿
    (不可也。
陶 侃:(郅輔曰)既聖上有詔,小臣即斬之,送首前去與東海王,說其解兵。
使 人:(顒曰)卿若斬得張方,退得此兵,吾保奏汝為萬戶侯。
    (郅輔從之,領其謀回。)
    (至夜領心腹五十餘人入宮中,將張方殺之,取其首級,漏夜送與東海王越,請
    (和罷兵。)
    (越不肯,遣祁弘等領軍兵西迎車駕。)
    (弘引兵去訖。)
    
    
116**時間: 地點:
    (卻說王濬與宋冑等救洛陽,成都王穎見石超死了,去其右臂,不敢出戰,乃點
    (衛兵開西門,走奔長安,冑等人城屯紮。)
    (第六十三回 祁弘奉駕還洛陽)
    
    
117**時間: 地點:
陶 侃:(卻說祁弘等率群臣入內奏曰)臣等奉東海王命,引兵至此,迎請陛下車駕回洛
    陽舊都。
奏 帝:游子思故鄉,朕欲還洛久矣。卿等既來保朕,目下即行。
    (於是,惠帝詔集百官文武皆起行。)
    (山逕又狹,不堪車駕,帝乃乘牛車而行,百官步走,跋涉艱難。)
    (當東海王越引群臣道左拜迎,帝車駕入洛陽還宮,命工修葺宮室殿宇,復太廟
    (社稷台剩六月,立皇后羊氏,以東海王越為太傅,錄尚書事,以范陽王虓為司
    (空,命其鎮鄴城。)
    (帝輒與群臣論眾務,講議經籍。)
    (晉室悠悠百二秋,何事幹戈戰不休?)
    (只因骨肉相殘害,致使胡人竊位羞。)
    
    
118**時間: 地點:
    (卻說李雄佔據益州,國富兵強,群臣勸進大位。)
    (於是雄即帝位,國號「大成」,追尊父李特曰景皇帝。)
    (時范長生至成都,雄感前恩,門迎執板人內,拜為丞相,尊之曰「范賢」,至
    (是以為天地太師。)
    (時諸將恃恩互爭班位,尚書令閻式請效漢晉故事,立百官制度,雄從之。)
    (第六十四回 司馬越執權秉政)
    
    
119**時間: 地點:
    (自此關中皆服於越,河間王顒保長安而已。)
    (東海王趙越為太傅,穎川人庾敳為軍咨祭酒,泰山人胡母輔之為從事中郎,以
    (河南郭象為主簿,以陳留人阮修為行軍參軍,以陽夏人謝鯤為掾,數人皆尚虛
    (玄,不以世故攝其心,清言放誕。)
    (越以其名重,故辟之。)
    (八月,荊州都督新城劉弘卒。)
    (時天下大亂,弘專督江漢,威行南服,事成則曰某人之功,如敗則曰老夫之罪
    (。)
    (每有興廢手書,輒相叮嚀款密,人皆感悅,爭赴之。)
奏 帝:(咸曰)得劉公一紙書,勝於十部從事也。
    (辛冉說弘以縱橫之事,弘怒斬之。)
    (至是卒,諡曰元。)
    (第六十五回 太弟司馬熾登位)
    (九月,卻說初祁弘入關,成都王穎自武關奔新野。)
    (會劉弘卒,司馬郭嵩作亂,欲奉穎為主,不克被誅,遂奔濟河收故將土,欲赴
    (公師藩,被頓丘太守馮嵩引兵圍之,執而使人送入鄴,范陽王虓將穎納之。)
    (其故將公師藩欲以兵來救,虓將苟晞領兵出襲破之,藩眾大潰,只得以殘騎交
    (鋒,戰未三合,藩被苟晞斬之,餘眾盡降。)
    (晞分軍戌鎮,自以兵還鄴。)
    (時范陽王虓已病卒,長史劉輿以穎素為鄴人所附,恐其有變,偽稱詔以藥酒賜
    (穎死。)
    (穎官屬聞知,皆先逃散,惟盧志不去。)
    (至是,穎飲藥酒而死,志流涕哭泣,收而殯之。)
    (太傅越聞虓先卒,穎因亦死,心中大悅,乃使人召盧志為軍咨祭酒,志赴領職
    (。)
    (又將召劉輿,左右曰)
使 人:輿猶膩也,近則污人。
    (越雖不聽,使人召至,而疏淡用之。)
    (輿密視天下兵薄及倉庫、牛馬、器械、水陸之形,皆默識之。)
    (每越會僚佐同議是事,輿應機辨畫,無不符合於理。)
    (於是越傾膝酬接,即以為左長史,軍國之務,悉以委之。)
    (十一月,太傅越意在立熾,而帝尚在,乃以金賂帝左右,以毒置餅中進上。)
    (惠帝食之,中毒而崩,時年四十八歲,在位十七年。)
    (百官舉哀發喪,葬於太陽陵。)
    
    
120**時間: 地點:
    (卻說惠帝先為太子時,朝廷咸知帝不堪政事,武帝亦自疑焉,悉召東宮官屬,
    (使以尚書事令太子決之。)
    (帝不能對,賈妃遣左右代對,令多引古書。)
尚 書:(給事張泓曰)太子所學,聖上所知,臣代對,宜以事,斷不可引書也。
    (妃從之。)
    (泓代對以草令,帝書之,上於武帝,武帝覽之大悅,太子遂安。)
    (及居大位,政出群下,綱紀大壞,賄賂公行,忠賢路絕,讒諛得志,更相薦舉
    (,天下謂之互市焉。)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