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一 至 第一一〇

101**時間: 地點:
    (卻說穎在鄴,人報王濬結連烏桓國王及鮮卑段務等起大軍前來攻鄴都,可作急
    (拒敵。)
    (穎急聚文武議事,時王戎上言曰)
文 武:烏桓、鮮卑不可輕敵,只宜求和?
惠 帝:(穎問眾謀士曰)戰和二者孰利?
石 超:濬等無用之輩耳,何必求和!
惠 帝:(戎曰)將軍錯矣。吾觀王濬任用賢才,更兼士廣兵強。田、許乃智謀之士也,
    為之謀主;沈、逢以為忠臣也,任其軍事;貢良、宋丑勇冠三軍,何以為無用之
    人也?
石 超:(石超笑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濬兵中,立法不整。田堅剛而犯上,田許貪
    而不治,沈已專而無謀,逢紀果而無用,其勢不相容,必生內變。貢良、宋丑匹
    夫之勇,一戰而可擒矣。其餘碌碌等輩,縱有數百,何足道哉!是以知王濬無用
    矣。
    (戎默然。)
石 超:(穎曰)皆不出石君之所料耳。
惠 帝:(喚前後兩軍官聽令)差前將軍劉代、後將軍田忠領兵五萬,打吾旗號出北路防
    王濬。當吩咐田忠不可輕進,吾自引十萬大軍出城拒敵,待我殺退,方勒兵來破
    王濬。
    (劉代、田忠領兵去了。)
    
    
102**時間: 地點:
    (卻說穎領兵離都,兩軍隔八十里,各深溝高壘以守之。)
    (次日,穎遣石超領兵五萬去擊王濬,超得令領眾即行。)
    (八月,穎恨東安王司馬繇前令其迎帝請罪之言,乃命人執繇斬之。)
    (繇兄子瑯邪王司馬睿沉敏有度量,現為左將軍,與東海參軍王導善。)
    (導識量清遠,以朝廷多故,每勸睿之國。)
    (及繇被殺,時睿從帝在鄴,恐禍及己,自將逃歸。)
    (穎先敕關津,但有貴宦過者,無得放出。)
    (睿私逃至河陽,為津吏所獲。)
    (從者宋典自後來,以鞭佯拂睿而笑曰)
瑯邪王:令長官禁庶人,汝亦被拘耶?
    (吏被詐以為果是庶民,聽其去之。)
    (於是睿與宋典以計瞞守吏,得至洛陽,迎太妃夏侯氏歸國,去訖。)
    (張方勒兵復入京城,廢皇后羊氏並皇太子覃而自守之。)
    
    
103**時間: 地點:
    (卻說惠帝在鄴城以公府為宮室,一日,穎聞五部寇邊,即入內伏地奏曰)
惠 帝:今朔方匈奴之外五部數十餘國,不服王化,屢屢擄掠邊境,殺害軍民。今有劉淵
    者,乃匈奴冒頓之後,漢朝之甥兒,為冠軍將軍。有次子劉聰,驍勇絕人,博涉
    經史,又善屬文,能彎二百斤弓,文武皆通,現為精弩將軍。此父子二人有萬夫
    不當之勇,可封他為左賢王,令其總攝諸部,則五部不敢再犯矣。望陛下聖鑒。
    (帝從之。)
群 臣:(當群臣)不可!彼夷狄之人,人面獸心,見利則棄君親,臨財則忘仁義。投之
    遐遠,猶懼外侵,處於封畿,窺我中隙。昔幽後不綱,胡塵暗於戲水;襄王失御
    ,戎馬生於關洛。至於示強弱,少兵權,體興衰,知利害,於我中華未可量也。
    況元海乃人傑,必致青雲之上;聰以殊才,不居庸劣之下。今委之以兵,令之歸
    國,有若策馬鴻騫,乘機豹變,非為我用,乃為我患也。以臣等鄙見,實為不可
    。
惠 帝:(司馬穎曰)日今東贏公騰二子為亂,況且朝廷兵衰將老,若不重用此人去敵,
    誰人能討二子耶?
惠 帝:卿宜從便而行,不必再議,既如此,即以劉淵為左賢王,令其統領諸部。
    (言訖,穎謝恩,即宣劉淵至,封為左賢王。)
    (淵即謝恩出朝。)
群 臣:亂天下者此人也!
    (珠簾放下,文武退班。)
    (第五十四回 匈奴元海稱漢王)
    (史說前趙先號漢王。)
    (劉淵,字元海,乃匈奴人。)
    (名犯高祖廟諱,故稱其字焉。)
    (初,漢高祖以宗女為公主,以妻冒頓,約為兄弟,故其孫子遂冒姓劉。)
    (元海父名約,為左賢王,然皆家於晉陽、汾澗之濱。)
    (妻呼延氏,無嗣,乃備牲酒至龍門祈子。)
    (囑訖,俄而有一大魚,頭有二角,軒鬐朱須,躍鱗浮至祭所,久之乃去。)
群 臣:(巫覡皆異之,賀曰)此乃嘉祥,必生貴子。
群 臣:(及回,是夜夢其所見之魚化為一人,左手把一物,大如半雞子,光亮非常,授
    (與呼延氏曰)此是日精,服之生貴子。
    (呼延氏服之,寢而告劉約。)
群 臣:(約曰)此乃吉征也。
    (果有孕,十三月生元海,左手文有其名,遂以名焉。)
    (幼好學,尤好《左傳》、《孫吳兵法》,略皆誦之,《史》、《漢》諸子無不
    (綜覽。)
漢 王:(嘗謂同門生曰)吾輩觀書傳,嘗鄙隋陸無武,絳灌無文。道由人弘,一物之不
    知者,固君子之所恥也。
    (於是遂學武事,妙絕於眾。)
    (猿臂善射,膂力過人,儀偉,人皆敬之。)
    (淵既為左賢王,聚集宗室飲宴。)
漢 王:(當從祖劉宣指劉淵謂眾族人曰)自漢亡以來,我單于徒有虛號,無復尺土。自
    餘王侯,降生編戶。今吾眾雖衰,猶不減二萬,奈何斂手受殺,奄過百年?今左
    賢王英武超世,天苟不欲興匈奴,必不虛生此人也。
      今司馬氏骨肉相殘,四海鼎沸,復呼韓邪之業,此其時也。
群 臣:(眾昆姪曰)謹聽約束。
    (於是劉宣乃相與謀,推劉淵為大單于。)
群 臣:(宣又曰)今議已定,不能歸國,將若之何?
    (班部中轉出一人,姓胡名延攸,言如瓶瀉,口若懸河。)
群 臣:(言曰)某願見皇太弟司馬穎,以三寸不爛之舌,說其令大王歸國如何?
漢 王:(宣曰)得君高論,說得還鄉,大事濟矣。論將安出?
漢 王:(攸遂近宣附耳低言數句,宣大喜曰)妙矣!
    (言訖,使攸來見皇太弟穎。)
    (穎正坐府堂,忽胡延攸至,言訖立在一邊。)
    
    
104**時間: 地點:
    (其時正值王濬、東贏公騰起兵攻穎,穎遣將拒戰,皆敗而還,延攸將此情由人
    (說曰)
王 濬:今聞王濬、東贏公騰二子在外為亂,屢次與戰不利。今左賢王祖在匈奴已故,今
    欲回國奔喪,命臣告知殿下,請為殿下還國,就說匈奴五部國王以兵來救國難,
    同討二子,則二豎之首可指日而懸國門也。不知殿下以為如何?
    (穎聞其說,大悅,乃諾攸曰)
大 悅:就拜他左賢王為北單于,參丞相軍事,你可令他速去速回,不必面君,吾自奏知
    。
    (於是攸歸告劉淵。)
大 悅:(淵次日辭穎,因說穎曰)今二鎮跋扈,恐非宿衛及近郡士卒所能御也。臣請還
    國,說五部來救國難,可克二賊。
王 濬:(穎曰)吾欲奉乘輿還洛陽,傳檄天下以逆順制之,何如?
大 悅:(淵曰)殿下武皇帝之子,有大勛於王室,恩威遠著。王濬豎子,東贏疏屬,豈
    能與殿下爭衡耶?但殿下一廢鄴宮,示弱於人,洛陽不可得,雖至洛陽,威權不
    復在殿下也。勉撫士眾,靖以鎮之,淵為殿下以五部可討二人也。
    (穎大悅,乃拜淵為北單于,領丞相軍事。)
    (因是淵辭穎,與攸召集宗人所部即忙起行。)
    (至左城國,劉宣與眾立淵為大單于,招軍買馬,積草聚糧,二旬之間,得胡晉
    (之兵二十餘萬。)
大 悅:(當宣謂群臣曰)昔漢有天下之初,恩結於民,吾漢氏之甥,約為兄弟。今兄亡
    弟紹,不亦可乎!不如建號大漢,汝等以為何如?
群 臣:大善!
    (於是乃建國號曰「漢」,推左賢王為漢王,改元元熙元年,追尊漢安樂公為孝
    (懷皇帝,設廟四時祭之。)
    (以右賢王劉宣為丞相,崔游為御史,陳元達為黃門,以族子劉曜為建武將軍,
    (招集軍馬,以候大舉,不在話下。)
    (此五胡亂華之首也。)
    (第五十五回 河間奉帝還洛陽)
    
    
105**時間: 地點:
    (卻說石超以兵來擊王濬,兵至平棘,正遇濬軍,兩下交戰二十餘合,後軍忽然
    (喊起,兵眾各個逃潰。)
    (超急回馬,時一軍搶近前來,視之,乃東贏公騰至。)
    (超見兩下夾攻,心慌不敢戀戰,乃衝出垓心,退至鄴城下屯祝次日,王濬與騰
    (合軍追趕,趕至鄴城,兩下交兵大戰。)
    (是日,石超領兵出陣,王濬以烏桓遣西土大人引兵出戰,與石超相鬥。)
    (鬥二十餘合,石超抵敵不住,撥開軍器,走回本陣,被烏桓王親領大軍漫山塞
    (野,混亂殺來,殺得晉兵拋戈棄甲,大敗而逃。)
    (烏桓恐詐,乃收兵回營。)
    (是時,成都王穎見石超迎敵不住,慌走入城,令三軍堅守城門,不與交戰。)
    (即入見帝,同眾文武商議。)
文 武:(當司徒王戎曰)今建鄴城不堅固,糧食又少,倘烏桓諸部圍城,裡無糧草,外
    無救兵,必被所困,不如乘此時胡人未逼城下,走還洛陽,調天下之兵迎敵,方
    退得兵。
惠 帝:其計大善。
    (於是,令王妃人等各出宮門,與百官開城門,望洛陽而走。)
    
    
106**時間: 地點:
    (其時穎等與百官五千騎保帝同奔,濬、騰暴至,眾各驚慌而走。)
    (倉卒無錢,只有中黃門布被囊中,齎私錢三千,帝詔貸之,將於道中買飯食,
    (以瓦盆至溫而吃。)
    (行至先武帝之陵,帝自下犢車謁武帝陵。)
    (帝先因亂中失履赤足,乃納從者之履著之,下拜先陵,流涕哭倒在地,百官扶
    (起復行。)
    (第五十六回 張方劫駕入長安)
    (河間王顒聞惠帝車駕還洛陽,聚眾謀士商議,將到洛陽。)
文 武:(李含進曰)昔晉文公納周襄王而諸侯影從,漢高帝為義帝發喪而天下歸正。近
    白天子蒙塵,將軍首興義兵,徒以河間擾亂,未遑遠赴,鑾輿旋轉,建都榛蕪,
    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人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迎主上入長安,
    以致英俊,大功也。四方雖有逆節,其何能焉?若不早定,使英雄生心,後雖為
    慮,亦已無及。
    (顒乃大喜,收軍起程。)
文 武:(忽僕射荀藩自外入來,顒便請問朝廷之事若何?藩曰)殿下興義兵以除暴亂,
    入朝天子,輔翼王室,此王霸之功也。以下諸將人殊志異,未必服從。今留匡弼
    ,事勢不便,惟有移駕去長安。然朝廷播越,新還舊京,遠近觀望,冀得安生,
    今復移駕,不厭眾心。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願算其多者行之。
惠 帝:(顒執其手大笑曰)此孤之本志也。
文 武:王濬在此,大臣在朝,事節若何?
惠 帝:(藩曰)易也。以書與濬,且安其心。大臣聞之,則曰:『洛陽無糧,欲車駕暫
    幸長安,轉運糧食稍易,可無缺乏懸隔之憂。』大臣聞此,皆欣然也。
文 武:(顒大喜曰)願公早晚相從,有不可行者教之,自當拜謝。
    (顒意決,命張方率五千騎先去,臨行囑咐其計。)
文 武:(方答曰)臣自能之。
    (於是,方迎至帝前。)
惠 帝:卿來何方?
文 武:臣奉河間王命,聞烏桓國王攻鄴,使臣引兵五千,前來保駕,自隨後引大兵來迎
    。
惠 帝:河間王乃朕之親,可為社稷之臣也。
    (言訖,保帝還洛陽宮,奔眾復還,百官復集。)
    
    
107**時間: 地點:
    (卻說王濬與騰見穎劫帝走還洛陽,乃引眾入鄴,暴掠一空,復各回鎮。)
    (時劉淵聞穎去鄴,歎曰)
王 濬:不用吾言,徒自奔潰,真無才也。然吾與之有言矣,不可不救。
王 濬:(因此淵欲發兵攻鮮卑、烏桓,劉宣等諫曰)晉人奴隸御我,今其骨肉相殘,是
    天棄彼而使我復呼韓邪之業也。鮮卑、烏桓,我之族類,可以為援,奈何擊之?
惠 帝:(淵曰)善。大丈夫當為漢高、魏武,呼韓邪何足效哉!
王 濬:(宣等稽首曰)非所及也。
    (自是淵發兵救穎。)
    (第五十七回 李雄自稱成都王)
    
    
108**時間: 地點:
    (卻說李雄自殺敗羅尚之後,威名日著。)
    (雄以范長生有名德,為蜀人所重,欲迎以為君長。)
    (生不肯受。)
    (其部將楊褒等推雄為成都王,雄乃約法三章,簡刑愛民,於是蜀中望風降附,
    (成都大治,百姓安堵,國富兵強。)
    (雄既即大位,國號建興元年,以世子李期為太子,以叔父李讓為太傅,以兄李
    (始為太保,李離為太尉,李國為太宰,以楊褒為大將軍。)
    (李國、李離二人有智略,謀事必咨而行,然二人事雄彌謹矣。)
    
    
109**時間: 地點:
    (自此蜀地悉被李雄所據有。)
    (十一月,張方先授顒遷都之計來洛陽,既久剽掠,百姓殆竭,軍糧不敷,恐難
    (住坐,乃集將士商議劫駕回長安,將士皆從之。)
李 雄:(於是乃引兵入)洛陽廢弛已久,不可修茸,更兼轉運糧米甚難,臣料長安地面
    城廓宮室、錢糧民物足備,可以幸鑾輿。臣排辦已定,請陛下登輦。
    (君臣皆懼方之勢,莫敢言不可者。)
    (即日駕起,方分撥軍馬,盡帶百官,遷都而行。)
    (帝不肯行,方命諸軍以乘車入內,逼帝上車。)
李 雄:(帝垂淚從之,謂方曰)卿宜討車載宮人寶物同行。
    (於是諸兵因擄掠後宮宮人為妻,分爭府庫,割流蘇武帳為馬棧,魏晉藏積珍寶
    (,掃地無遺。)
    (張方擁帝並皇太弟穎、豫章王熾等趨長安。)
    (駕至新安,天降大雪,寒冷之甚。)
    (帝身凍,忽墜於車下,傷了右足,眾軍急救登輦,不勝悲慘。)
    (來到霸上,以征西府為宮權歇。)
    (次日入長安,河間王引文武百官出廓迎接入城,以公府為朝堂,文武百官皆朝
    (賀。)
    (帝以河間王顒為錄尚書事,以張方為司隸,自此權盡歸張方,自為行事。)
    (惟使僕射荀潘及司隸劉瞰等在洛陽為留台,承制行事,復稱永安年號,復立羊
    (氏,號「東西台」。)
    (第五十八回 河間王專執朝權)
    (十二月,河間王顒自專朝政,奏帝以詔廢太弟司馬穎,更立豫章王熾為皇太弟
    (。)
    (帝准奏。)
    (詔貶皇太弟穎還第,更立豫章王司馬熾為皇太弟。)
    (初,惠帝兄弟二十五人,時存者唯穎、熾及吳王晏。)
    (晏才庸下,而熾衝素好學,故顒立之。)
    (詔穎還第,帝乃以顒自都督中外諸軍事,以東海王司馬越為太傅,與顒夾輔帝
    (室。)
    (王戎參錄朝政,王衍為左僕射,張方為參軍錄尚書事。)
    (又下令州郡,蠲除苛政,愛民務本,請通之後,當還東京。)
    (顒以四方乖離,禍亂不已,敵下詔和解之,冀獲少安。)
    (而越上表辭太傅,不受。)
    
    
110**時間: 地點:
    (卻說漢王劉淵遣劉曜寇太原郡,取泫氏縣。)
    (又遣喬唏寇西河,取介休。)
    (二將領命,俱各以兵一萬前去取二邑。)
    (時喬晞以兵攻破介休,執介休令賈渾。)
    (晞招其降,渾不從,晞命斬之。)
    (出見渾生之妾生得美貌,逼納為室。)
    (其妻宗氏罵晞而哭,晞又殺之。)
漢 王:(漢王劉淵大怒曰)彼乃忠臣,如何誅之?使天道有知,喬晞望其種乎!
    (遣人迫還晞,降秩四等,命收渾等屍葬之。)
    (第五十九回 東海王檄討張方)
    (二年四月,張方復廢皇后羊氏。)
    (東海中尉劉洽以張方劫遷車駕,復廢皇后,心甚不平。)
漢 王:(因見東海王越曰)張方劫遷車駕,二廢皇后,罪惡彌天,休道先帝之靈不可,
    天下人神共怒,明公如何不檄天下討之,迎天子復回舊都,而坐視其逆耶?
李 雄:(越曰)恨力不及,恐難討之。
漢 王:(洽曰)東平王懋現督徐州,兵精糧足,若得徐州,可為成事。今有一人姓王,
    名修,現為徐州長史,極能舌辯,明公召來,使其說東平王懋以徐州授明公,則
    大事成矣。
    (越從之,即使人召王修至,說與其事。)
    (修領諾,即來見東平王懋)
使 人:今東海王欲舉義,檄山東之兵討張方,迎天子還舊都,恨力不及,欲借大王徐州
    都督諸軍,以率義山東,大王意下如何?
漢 王:(東平曰)彼既為國為民,吾安敢不從?
    (遂慨然從王修之說,即使人請越至,以徐州授越,懋自為兗州刺史。)
    (於是,越以司空領徐州都督,糾率義兵,共去討張方不提。)
    (史說范陽王司馬虓,字武會。)
    (少好學馳譽,研考經史,言論清新,官拜散騎常侍。)
    (聞知惠帝被河間王顒令張方劫駕遷都長安,心甚不平。)
    (長史馮嵩知其意,因謂虓曰)
因 謂:今河間王司馬顒使張方劫帝入長安,廢成都王穎,久必篡逆。殿下若肯與令兄平
    昌公起義兵,保駕還洛陽,其功可比周公,勛業必成。
漢 王:(虓曰)吾在宗室之末,眼前無有可為者。
因 謂:(嵩曰)東海王司馬越有英雄之志,可云命世之英,不如推東海王為盟主,聚義
    起兵,大事可成。
漢 王:(虓曰)君言正應我心。
    (於是,范陽王虓使人會東海王越議起義之事,越忻然從之,引兵而至。)
    (次日,虓大排筵會,平昌公司馬模、長史馮嵩等刑白馬祭天地,歃血而盟,推
    (東海王越為盟主,扯起招軍旗。)
    (不旬日,得兵二萬人,出屯西河,商議進兵。)
使 人:(當馮嵩言曰)今我始聚之兵,烏合之眾,難以出戰。今見豫州刺史劉喬部下多
    有精兵,可使人持節招其來降,同起義兵,方可得安。
漢 王:(越曰)然!
    (於是使人持節來招劉喬。)
    (劉喬不受節度,反又起兵來並。)
    (使者見如此光景,急忙回報東海王越。)
    (越拜虓為都督河北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領豫州刺史,令其引眾討喬。)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