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 至 第三二〇
311**時間: 地點:
(其時惱了越南一個好漢,姓劉名永福,係洪、楊餘黨,勾結越人黃崇英,幫越
(王抗拒法人。)
(永福聞法將安鄴屯兵河內,竟出間道攻破法兵,將安鄴殺死。)
(越王恐法報仇,遂遣使至法議和,法人認越南為獨立國,令與他國斷絕。)
(越邊兩次有亂,皆向清廷求助,清兵一出,即為平定。)
(越王甚感中國,奈法人得知,據約切責,越王毫不答復。)
(法國遣將李威利進攻河內,被黑旗兵劉永福殺敗,連法將李威利一齊殺死。)
(法人大舉入越,海陸並進,攻陷數縣,只山西一帶是劉永福把守,不能攻入。
()
(法遂轉攻越南都城。)
(守城兵見法兵來攻,嚇得魂飛天外,一齊保著越南王出都逃難,法兵遂進越都
(。)
(越王又遣使求和,法人要越南降為保護國,且割東京與法。)
(越王應允。)
(此事傳入清廷,大驚,急檄駐法公使曾紀澤與法交涉,不認法越條約;令岑毓
(英調督雲貴,出關督師,與劉永福協力防法;飭一班老臣宿將,分地任事。)
(法人見清廷佈置完密,不敢暴動,差艦長福祿諾等到天津訪直督李鴻章,說願
(歸和好。)
(但越南總要歸法保護。)
(鴻章也不允,也不拒,用兩可手段對付外交。)
(粵關稅司、美國人德摧林居中調停,與鴻章訂約五條。)
(雙方允議,申表朝廷,隨即批准,著鴻章訂約簽字。)
(此事雲南兵將尚未得知,滇兵已至諒山,法兵亦入諒山駐紮。)
(兩下相遇,竟起衝突,約半日,法兵損失甚多。)
(中國聞此捷音,個個主戰。)
(法人行文總署,硬要賠款一千萬磅,總署不允,法愈增兵,攻陷北寧,復督艦
(進攻台灣,奪去基隆。)
(幸劉銘傳奉旨督辦台灣軍務,似守為戰,法人才不敢犯,法提督孤拔轉入閩海
(。)
(駐守大員張佩綸有虛名而無實學,時為福建船政大臣。)
(及法規入口,他毫不在意,至法兵攻毀炮艦,他才焦灼起來,帶了親兵二人,
(暗暗的逃走了。)
(法艦乘勝進攻,破了福州炮台,佔領各塞要口。)
(朝廷聞報,急令左宗棠飛速赴閩,飭故陝甘總督楊岳斌幫辦閩省軍務。)
(宗棠到閩後,即查辦張佩綸在彭田鄉,尋著己非從前氣習,遂自擬一篇奏表,
(請求處分。)
(清廷遂傳旨,逮京治罪,謫戍黑龍江了案。)
(忽報馬江敗仗,諒山失守,鎮南關守將楊玉科陣亡。)
(慈禧犬怒,將統兵主將分別治罪;另有懿旨一道,把恭親王罷免。)
(清廷另用一班人物,與法會戰,如浙撫潘鼎新,提督馮子材、王孝祺等,皆英
(勇異常,任你法人槍炮厲害,只是直前。)
(法人見此猛勇,心中反懼怕起來,遂棄諒山,退出境內。)
(此次殺死法將七人,法兵三四千名,所得器械不計。)
(法將孤拔聞敗,遂上書請兵再戰,法政府和戰不決。)
(孤拔大憤,遂率艦闖入浙江三門灣。)
(宵深月朗,爬上桅竿,想觀內地形勢。)
(忽一聲炮響,由桅上跌下,登時斃命。)
(提督歐陽利表奏戰績,旨下甚為嘉獎,以下將弁皆有升敘。)
(孤拔一死,法軍氣沮。)
(清將弁聞此捷音,個個興勃,恨不得立復全越。)
王大臣:(忽接得天津議和消息,個個又歎息,卻把個彭督玉麟氣得鬚髮皆乍)這是哪個
和事佬做的事?
(遂上一篇《五不可和,五可戰》的表章,申奏朝廷。)
(朝廷因和議已成,也沒有甚說法。)
(由此一事,惹出後來多少事情,如越南、朝鮮、緬甸、暹羅相繼喪失,皆由此
(而致,這且不提。)
312**時間: 地點:
(且說光緒十四年,光緒帝年已十八,屆期冊立皇后,總由慈禧太后主持。)
(此番非比前日,心想胞弟桂祥有一女,與光緒年紀相仿,遂與光緒帝定婚,即
(下一道懿旨:立副都統桂祥女葉赫那拉氏為皇后,並選長敘兩女備作妃嬪。)
(次年大婚,一切儀注如前,不必再表。)
(越年,醇王病歿,慈禧太后因是光緒帝生父,又兼向來順意,一切葬禮自然格
(外優崇。)
(醇王歿後,光緒帝自然就要親政,慈禧太后恐蹈同治覆轍,時常派李蓮英窺探
(。)
(光緒帝倒也沒甚違忤。)
(自十五年至二十年,其中與英吉利、俄羅斯稍有交涉,中國派出使大臣先後定
(議:無非是英、俄二國得利,中國吃虧,不過把不疼不癢地皮割些了事。)
(不料又因朝鮮國釀成中日交涉,兵艦被日本擊沉五艘,逃回海口避鋒。)
(陸軍一敗塗地,真為中國大恥。)
(警報迭入北京,光緒帝大加懊惱。)
(旨下,即將統兵主將革職,嚴責李鴻章,鴻章自請處分。)
(日兵連夜進兵,攻破威海衛等要塞數處。)
(光緒帝派北京大臣李鴻章赴日本議和。)
(鴻章至日本,日本要山海關、大沽口、天津三處,才允議和。)
(鴻章正在為難,心中忐忑,不意為刺客擊傷顴面,動各國公憤,皆說日人不是
(。)
(日本自知理屈,先向各國謝罪,後至李寓道歉,才允轉圜和議,訂立條款十一
(條,於光緒二十一年三月簽約。)
(中日戰爭,至此結局。)
(不料又生出中德交涉,亦提出六條要約,將膠州灣周圍百里租與德國,限期九
(十九年。)
(起初本是先允租與俄國,今又轉給德人,俄人自然要向總署詰問。)
(總署無言,只得令李鴻章出來,把膠州灣一處換了旅順、大連兩處,租期二十
(五年,才算了結。)
(英國要租威海衛,拓九龍司租界,照膠州灣期限。)
(德國又租廣州灣,亦如德國期限。)
(意大利也無故來索租江浙三門灣。)
(總署見此行為,免得饒舌,索性將門開放,給各國通商,任各國愛哪處租哪處
(。)
(各國亦見各海口全行開闢,也再沒有要索,自此中國也就不能再振了。)
(光緒二十四年二月,恭王得了肺病,至四月病歿。)
(即令恭王孫溥偉承襲親王。)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醇王福晉又生成一病,竟爾長逝。)
(光緒帝內喪生母,外失賢輔,勢成孤立,又被太后壓制,及李蓮英百般讒構,
(甚為抑鬱,只有翁師傅還可談談。)
(翁師傅見帝憂悶,遂保薦工部主事康有為。)
(光緒立時召見,遂洋洋數萬言,俱皆採納。)
(於是有為立陳三疏,統是維新政策。)
(光緒帝有心變政,連下數旨:廢時文,立學堂,裁冗員。)
(又下決意變法的上諭,先往頤和園稟白太后,太后也未阻撓。)
(光緒遂實行新政。)
(有為又薦梁啟超等多人,說均是學問淵博,光緒各賞四品銜,令在軍機處行走
(。)
(自康有為一進,遂分出兩派來:一派維新黨,就是康有為等人;一派守舊黨,
(就是一班舊臣。)
(維新黨以欲行新政,必斥太監。)
(李蓮英無法,帶著妹子至頤和園,泣求太后。)
(太后遂與蓮英定汁,密寄榮祿。)
(榮祿即上一折,請帝奉太后赴天津閱兵。)
(光緒入奏太后,太后很是歡樂,命光緒即行傳旨,定期九月初五日,奉太后赴
(津閱操。)
(光緒心中不決,遂召維新黨入見。)
(康主事縷晰陳奏,此番閱操前途艱險。)
(光緒搖手,令出去會議,商妥再奏。)
(有為退出,與同志商議:先殺榮祿,後劫太后。)
(商定後,即由康有為入宮密奏。)
(光緒聽了康有為話,心想:畿內兵權握在榮祿手內,非得先奪榮祿兵權,不能
(成事,就無這樣一個人能做到。)
(適直隸按察使袁世凱入覲,光緒想他膽木敢為,立即召見。)
(先探問他新政何如,袁極力贊成。)
慈禧太:(光緒又道)倘給你統兵,你肯盡心麼?
王大臣:(袁奏道)願盡微忱。
王大臣:(次日,即下諭道)直隸按察使袁世凱辦事勤勞,校練認真,著開缺以侍郎補用
,專任校操。
(此諭一下,守舊黨甚為諱異,急入宮奏知太后。)
(太后即令光緒下諭:凡二品以上官受任,須至頤和園謝恩。)
(世凱遵飭奉行,到頤和園謝恩。)
(太后召見,袁一一答對。)
(太后令他謹慎小心,袁自然答應。)
(到八月初五日,袁請訓出京,光緒召見,告以竄謀,又付小箭一支,作為證據
(。)
(袁坐車出京。)
(不意袁上午出京,榮祿下午就抵京。)
(遂入宮,將光緒帝密謀如此一說,又呈上小箭一支,現已帶兵數千,隨後就到
(。)
太 后:甚好。你快召兵進來,速將禁城侍衛調出,即回天津,截拿康黨。
(榮祿奉命而去,不防內有一個太監,素為光緒親信,隨將此事報知光緒。)
(光緒知事已泄,恐康有為被捕,急著內監密遞康有為,令其逃跑。)
(有為接諭,連同黨皆未與聞,自己暗出城門,行至車站,乘火車逃往塘沽,搭
(輪至上海,將進吳淞口,被西人持照片將康獲住,帶回關上,改坐英國軍艦,
(直赴香港去了。)
313**時間: 地點:
(此時榮祿在京,捱門逐戶查拿康黨。)
(餘眾皆被捕,惟康、梁二人未獲。)
(即飛飭各省督撫州道,速即查拿,毋任漏網。)
(京中鬧了一夜,次日清晨,光緒帝登太和殿,忽宮監傳出懿旨,宣帝至西苑。
()
(帝出殿,內監引入西苑,由李蓮英將帝擁入舟中,送往瀛台。)
(光緒到此,諒無好事。)
(不一時,太后、皇后皆到,光緒急忙跪接。)
(太后手指光緒,如此如此,痛罵一頓。)
(皇后代帝懇求,又被一罵。)
(遂將皇后幽閉密室,將光緒監囚瀛台。)
(即行回宮,飭將所獲康黨下禁刑部獄中。)
(一面召集王大臣等,商議廢立之事。)
太 后:(太后心想)妄行廢立,恐惹動外交干涉,只得用光緒名義,請太后訓政。
(此諭一下,只好把光緒當廢人了,就是康梁未獲,心中不快,隨傳諭將餘黨斬
(訖。)
(太后既除新黨,力反新政,安安穩穩又過一年。)
314**時間: 地點:
(一日,太后忽想召集群臣會議,為同治立後,恐眾臣以帝年正壯為詞,出來阻
(止。)
(適值崇綺、徐桐、啟秀三人密謀廢立之計,想把端王子溥俊代光緒帝。)
(心想朝中大權統歸榮祿掌握,若不與他聯絡,恐事難成。)
(遂往見榮祿。)
(禮畢,即請榮祿行伊霍之事。)
(榮祿恐事不成,怕有後禍,當未見允。)
(經崇、徐兩人上疏密陳此事,太后見了,正中心懷,急召諸大臣,擬將端王子
(溥俊為大阿哥,承繼穆宗。)
(擬定後,即頒發諭旨通知。)
(旨下後,召大阿哥入居青宮,大阿哥既入青宮,端王勢力益大。)
(不料從此就闖出一場天大禍來。)
(你說是甚麼禍?就是義和拳興起。)
(何以謂之義和拳?就是白蓮教遺緒,書符念咒,蠱惑百姓,練習拳棒,謊稱神
(人相助,凡遇對敵,槍刀不入。)
(山東巡撫李炳衡聞得此事,反不阻止。)
(後換一個滿員,名叫毓賢,更是頑固,反視拳眾為義民,所以拳眾日盛一日。
()
(迨天津北開河掘出一碑,內有文二十字,似像歌訣,其文道)
謂 之:這苦不算苦,二四加一五,滿街紅燈照,那才苦算苦。
(眾人不知其故,至拳眾作亂,才有效驗。)
(拳眾中有兩種技藝:一是金鐘罩,刀槍不入;一是紅燈照,皆是婦女,身穿紅
(褂褲。)
(巡撫毓賢本是端王走狗,心想報效端王,把此事密報端王,說東省出一班拳民
(,技藝高妙,後保大阿哥登基,逐出洋人,真不費力。)
(端王大喜,即入宮奏明太后,說得天花亂墜,遂飭直督查明。)
(行文到山東,著毓賢將一班拳民送來,一一驗明,便令設立團局居住,豎起大
(旗一面,上寫「義和團」三字。)
(不數月,越聚越多。)
(光緒二十六年,山東、直隸一帶,已為拳眾佈滿。)
(拳眾中有大首領三個,一叫王德成,一叫曹福田,十叫張德成。)
(還有首領,不計其數。)
(局中不敷居住,分散四鄉民屋,練習拳棒。)
(至於天津拳眾;格外更多。)
(於是,徠水縣有天主堂,亦招教徒,因某鄉民與教徒涉訟,屢不勝,遂勾結拳
(眾,將教堂圍攻,劈開大門,闖入內面,逢人便殺。)
(及至官兵前來彈壓,反把副將殺死古直督裕祿不得不奏,下朝旨令嚴拿首徒,
(並令大學士等三人出京剿辦。)
(雖有拿住的拳眾,令皆釋放,由大學士等帶回京師,入朝復旨,請太后任用義
(和團,抵制洋人。)
(太監李蓮英亦從中附和。)
(太后聽信,即命大學士剛毅帶領拳眾。)
(京城內外,又為拳眾佈滿,橫行無忌。)
(又加董福祥一軍,本是甘軍,毫無紀律,當下毀電線、拆鐵路、燒洋房,無所
(不為。)
(又耙各國使館連日攻打。)
(各公使詰問總署,總署不理,反加贊拳眾甘勇。)
(忽報日本使館書記被拳眾甘勇殺死,端王正在得意;忽報德國公使又被拳眾殺
(死,端王只是稱好。)
(不料由直督遞進一角公文,端王拆開一礁,把眉一皺,忙入宮奏知太后。)
太 后:洋人真可惡,十八國聯軍來索大沽炮台,這事很難辦。
謂 之:(端王道)有拳眾甘勇,怕他什麼?請太后降旨宣戰便了。
(端王又假造洋人一個照會,激怒太后,太后不辨真假,遂大怒。)
(即由啟秀取出宣戰諭旨,呈太后看過,即命軍機頒發宣戰的諭旨,電知各省。
()
(各省雖上疏諫阻,奈北方已經開戰。)
315**時間: 地點:
(且說各國兵艦,齊集大沽口,即索讓炮台。)
(提督羅榮光拒絕,經各國開炮轟擊,羅提督不支,奔回天津。)
(各國聯軍統帥西摩爾登岸來援,途遇拳眾,開一小仗,以眾寡不敵,遂即退回
(。)
(拳眾得此小勝,直督裕祿連忙報捷,朝旨齎賞拳眾甘勇甚厚。)
(會洋兵鼓舞而來,勢如破竹,直逼天津城下。)
(直督裕祿令聶軍門抵戰,未逾時,聶軍大敗,聶軍門陣亡。)
(又令拳眾對敵。)
(洋兵一開炮,拳眾即回奔,反衝動官軍。)
謂 之:(及洋兵薄城,令拳眾防禦,拳首說)不妨。
(次日,召集拳眾,托詞出城開戰,一哄而散。)
(洋兵乘勢入城,裕祿逃出北門,投馬玉昆營而去,天津遂陷。)
(聯軍大振,遂長驅北向。)
(朝中大驚,端王急報宮中。)
太 后:前日照會,是你同啟秀唆使軍機連文衝捏造的,我已查出,你不要癡心妄想,你
小心點罷。
(端王出宮,正在外打聽消息,忽內監密報,說太后令榮中堂辦禮物,飭慶王往
(各使館慰問,並擬旨發電各省勤王。)
316**時間: 地點:
(當時所有上疏諫阻,並與端王反對的,皆被端王捏奏殺死。)
317**時間: 地點:
(此時洋人又破北倉,日逼日近,楊村失陷,裕祿自殺,李秉衡亦飲毒而死,武
(衛軍各處亂逃。)
(七月十七日,聯軍入張家灣。)
(十八日破通州,二十日直逼京城下。)
(榮祿連忙入宮,稟知太后,但已悔不及。)
榮 祿:太后速籌善法。
榮 祿:(正議間,載瀾忽入宮報道)不好了!洋人來了!已經攻城了!此時皇太后、皇
上不如出幸,免受洋人氣。
太 后:如此暫避。
(隨即傳旨,著剛毅、趙舒翹、王文韶三人,整頓行裝,候旨啟行,隨時改作漢
(裝。)
(又命光緒帝及皇后瑾妃全行改裝,扮作百姓模樣。)
(召三輛常行車子,帶進宮中,於天未明齊集,著帝上車,皇后瑾妃同坐一車,
(大阿哥跨轅,自坐一車。)
(三輛騾車天未明出神武門,端王等四人跟走,一直至頤和園,方要歇息,忽內
(監報洋人追來了,太后忙率皇帝上車急奔。)
(行了一日,太陽已下,尚未有飯到嘴,到了市上,也沒有買,好歹弄點稀粥吃
(吃。)
(行了數日,才到懷來縣。)
(縣官吳永也未接報,及太后到署,才連忙跪接,迎入署中。)
(太后住下,眾大臣也就趕到,兩下不過訴說途中況味。)
(太后命慶王回京,與聯軍議和。)
(慶王只得休息一天,遵旨回京不表。)
318**時間: 地點:
(且說兩宮西幸,京城已自失陷。)
(各國洋兵統已進城,土匪乘勢搶劫。)
(幸日本兵保護,尚未有大損失。)
(各大臣見京城失守,內有十數員殉難。)
(真叫國存與存,國亡與亡,暫且不提。)
319**時間: 地點:
(且說慶王自奉太后令回京,來與聯兵議和。)
(究竟議和與否,拳眾如何失敗,且聽下回分解。)
(第四十七回 孫逸仙造革命排滿興漢)
(詩曰:
( 爭名奪利總成空,萬里山河一夢中。)
(由此看來都是幻,問君誰是主人翁?)
320**時間: 地點:
(卻說兩宮被洋人八國聯軍逼得西狩,一路忍饑挨餓,始至懷來縣。)
(縣官吳永迎接入署,才得飽餐。)
(不到一日,護駕大臣亦陸續趕到,各訴途甲苦狀。)
(次日,太后即命慶王入京,與聯兵議和。)
(慶王不得已,於第二日啟行回京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