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一 至 第四三〇
421**時間: 地點:
(其時蔡巨猷、唐榮陽反戈附趙,陳渠珍又改變中立態度,派兵分攻辰、沅周朝
(武部,武人之看風使船,其刁猾處尤過於政客,可恨。)
(形勢十分吃緊。)
(蔡巨猷自己在漵浦和賀耀祖相持,雖曾用計擊破賀軍,無奈大勢已失,賀部依
(然集合反攻,不能挽回大局。)
(周朝武屢被戴鬥垣所破,向趙恒惕提出要求改編的條件。)
(趙恒惕因他們不日便可消滅,也拒絕不允。)
(後來到底被擊敗溃散,這些散兵無處可奔,都流為土匪。)
422**時間: 地點:
(自此以後,湘西便成為土匪世界,人民被累不堪。)
(此亦不能不謂為趙恒惕拒絕改編之罪。)
(蔡巨猷不能再守,只得退入洪江,派代表和黔邊黔軍聯絡,以謀退步,此時得
(了譚延闓的命令,便又令陶忠澄、陳嘉祐出武岡,周朝武、劉序彝出安化,奮
(勇衝突。)
(趙恒惕哪裡容得他衝過?立刻把湘南各重兵,分頭包圍,不令越過雷池一步。
()
(蔡巨猷勉強支持了月餘,武岡、安化相繼失守,大勢更加窮蹙。)
(蔡巨猷見形勢已十分危急,便通電下野,當劉序彝、陶忠澄、周朝武等,電請
(趙軍弗再追擊,趙恒惕哪裡肯聽,依舊派兵猛攻,到本年十二年。)
(十二月三十一日,葉開鑫攻下洪江,蔡巨猷只得逃奔貴州,湘西軍事,方算解
(決。)
(只是變為土匪的敗兵,卻並無收拾的辦法,自己地位保住便罷了,土匪騷擾百
(姓,和自己有何干涉哉?此事卻按下不提。)
423**時間: 地點:
(卻說譚延闓因廣州的戰事緊急,奉孫大元帥的命令,即日率部回廣州,討伐東
(江的陳逆,便集合所部軍官會議。)
(魯滌平、謝國光、吳劍學、朱耀華、方鼎英、張輝瓚等,都請即日回兵討賊,
(只有黃耀祖、汪磊兩人默然。)
譚延闓:既各位都主張即日回軍討賊,希望即去預備一切,分頭回廣州破賊。
(眾皆領諾。)
譚延闓:(黃耀祖起立道)討賊要緊,邊防也要緊,我們如全體開往東江,萬一湘軍來襲
,如何抵禦?
譚延闓:(眾人正要回答,汪磊也起立道)黃團長所說的話,確是很有理由,我們不可不
防。磊雖不才,情願和黃團長緊守粤邊,以防意外。
(其言甘者,其中必苦。)
譚延闓:如此甚好,所有粤邊的防守事宜,就請你們擔任罷!
(議定以後,眾皆散去,只有吳劍學一人留在後面,有心人。)
悄 悄:(悄悄向譚延闓道)我看黃耀祖和汪磊,說話雖然好聽,恐怕其中還有秘密,總
司令如何准他留守粤邊?
(譚延闓默然不答。)
(吳劍學固問,譚延闓)
譚延闓:倘然必定要強迫他同走,他抗不受令,又將怎樣辦理?
吳劍學:立刻派兵繳他的械。
譚延闓:這樣辦就大失算了。他倆既有異心,如何不先做提備?萬一攻之不克,兵連禍結
,必致耽誤東江戰事。再則恐怕趙恒惕乘機來攻,更惹出一層外患,豈非失算之
至?現在示以坦白,結以恩信,即使他倆果有異心,也決不肯為我們後方之患了
。
(此等處既仁且智,頗似中山。)
(吳劍學拜服。)
(次日,大軍一齊開拔,向廣州進發,在半途便聽說黃耀祖、汪磊兩人集合部隊
(,投湘南去了,果然不為後方之患。)
(譚延闓惟有太息而已。)
(到得廣州時,廣州情形已十分嚴重,譚延闓急急去見中山。)
(中山見了譚氏回來,十分歡喜。)
(譚延闓把湘中的情形,大略講了一番,便問起戰事失敗的原因。)
中 山:(中山歎息道)此次戰事,本來已操勝算,不料石灘之戰,劉震寰部忽然嘩變,
致牽動全局,遭此敗衂。假使沒有這次變故,惠州也早已攻下了。
(致敗的原因,至此方才補出。)
譚延闓:已往之事,不必深究,只不知逆軍在什麼時候方能擊退咧?
中 山:(中山笑道)逆軍此次作戰有兩大失計,現在危險時期已過,不出三日,必可反
敗為勝,再占石灘。
(能說必能行,非如徒說大話而不能實行者。)
譚延闓:何謂兩大失計?
中 山:洪兆麟、楊坤如不等林虎進展,便占石龍,以致不能齊進,這是第一失計;既然
得了石龍,又不急急前進,讓我得整頓部隊,佈置防守,這是第二失計。當時退
到廣州的時候,滇軍主張放棄廣州,我早已料到逆軍必不能立即進迫,所以不肯
答應,只有李協和能深得我心,勸我堅守,現在樊鍾秀既已反戈附義,已到廣州
,兄又領兵趕到,何愁逆軍不退嗎?
(確有把握之談,非豪無主見者。)
(譚延闓尚沉吟未答。)
中 山:組庵譚延闓字。不必懷疑,逆軍在三日內,我軍便不攻擊,他必自退。一則進無
可取,二則糧食缺乏,香港又不肯運米接濟,怎能持久?
譚延闓:(譚延闓欣然道)戰事確不足慮了。但在軍餉方面,也急宜措置方好。不然,即
使東江蕩平,而糧餉無著,也決不能完成北伐的工作。
中 山:關於這一層,我已籌有辦法,決計收回海關稅權,將粤海關的關餘,全數截留,
在本月按此時為十二年十一月。五日,我已正式照會北京外交團,要求將這筆關
餘,應一例撥交本政府。
(自是正當辦法。)
(中山一面說,一面命人將原文檢出,交給譚延闓觀看。)
(照會的大意說道:
( 敝國關稅,除撥償外債外,所餘尚多,此項關餘,其中一部分為粤省稅款
(,北政府以取自西南者為禍西南,北政府嘗取此款以接濟西南各省叛軍,如陳
(炯明之類,以禍人民,故曰為禍西南。)
(揆之事理,豈得為平?況當一九一九與一九二○年間,因廣東護法政府之請求
(,粤海關稅餘,應還抵押外債部分外,嘗歸本政府取用。)
(今特援前例,要求外交團,此後所有關餘,應一律由本政府取用,不得復撥交
(北政府,否則當用直接處決方法。)
(惟在此期間,當靜候兩星期,以待答復。)
譚延闓:(譚延闓看完道)外交團可曾答復?
中 山:復文昨天剛由廣州的領事團送到。
(說著,也叫人檢出,送給譚延闓觀看。)
(復文的內容,大意是這樣:
( 關餘為中國之所有,外交團不過受北京政府之委托,為其保管人,貴處如
(欲分潤,當與北京政府協議,南北方為交戰團體,豈有協議可得?復文殊覺滑
(稽。)
(外交團無直接承諾要求之理。)
(如任何方面果有干涉之舉,則外交團為保護海關起見,只有採用相當強迫手段
(,以為辦理。)
(此文完全偏袒北京政府,外交團非有愛於北京政府也,特以南政府為革命政府
(,如革命成功,則列強即不能復肆侵略,故凡可以妨礙南政府之活動者,無不
(為之爾。)
譚延闓:(譚延闓看畢說道)這復文真豈有此理極了。真是豈有此理。我們偏要干涉,看
他們如何用強迫手段來辦理?
中 山:他們指外交團。現派了許多軍艦在廣州洋,升火示威哩,我也曾有過宣言,如海
關不把關餘交給本政府,則本政府當即行撤換稅務司,便到萬不得已,還可把南
方各港,辟為自由貿易港,亦稱自由市,一切貨物出入,均不須納稅者。以為抵
制。言出必行,不畏強御,此時中國惟一人而已。但在這時似乎還不必實行此種
計劃,且再過幾天,等擊破陳軍以後再說罷。
(兩人又討論了一會戰事。)
(方才分手。)
(次日,中山先生令譚延闓、許崇智、樊鍾秀等,俱各分頭向陳軍反攻,又令范
(石生繞出增城,以斷林虎的後路。)
(佈置定妥,便各分頭進攻。)
(陳軍此時糧食不濟,本來已有退心,再加各義師進攻甚猛,陳軍哪裡抵抗得住
(?戰不一日,便紛紛敗退。)
(各軍分頭追擊,洪兆麟、楊坤如等屢戰屢敗,石龍、石灘,相繼克復。)
(林虎聽說中左兩路都敗,急忙退卻,恰被范石生趕到,大殺了一陣。)
(林虎帶領殘軍,逃回增城,和圍增城的陳軍會合,軍勢又振,圍城如故。)
(不料范石生部躡蹤而來,許崇智部又從石灘來攻,城內被圍的軍隊也乘勢衝出
(,林虎三面受敵,死傷甚眾,又大敗而退,相度地勢,憑險而守。)
(其勝也忽然,其敗也突然。)
(陳炯明見戰事著著失敗,十分懊喪,急忙拍電到洛陽,向吳佩孚求救,陳氏是
(時,方倚吳佩孚為泰山,而不知吳氏已有冰山易倒之勢矣。)
(請吳立即令江西方本仁、湖南唐生智以及沈鴻英軍,迅即入粤援助,攻中山之
(後。)
(正是:
( 欲摧革命業,更遣虎狼師。)
(未知吳佩孚是否即令方、唐、沈入粤,方、唐、沈是否肯受命攻粤,且看下回
(分解。)
(中山為爭關餘而致牒於北京使團曰:北京政府,取西南人民所納之賦稅,以禍
(西南,揆之事理,豈得為平?痛哉言乎!夫帝國主義者,欲肆虐於中國,必先
(求中國時有內亂,不克自拔,乃得長保其侵略與借為要索權利之機會。)
(欲助長中國之內亂,則非妨礙革命勢力之進展,及保持軍閥之勢力不為功。)
(而欲妨礙及保持兩者之有效,則財力之為用尚焉。)
(故務必取西南之關餘,以納諸北京政府之手,使得用之以為禍西南,雖盛派艦
(隊,架炮威嚇而亦有所不憚也。)
(嗚呼!中山以為事理之所不平者,豈知彼帝國主義者,乃方以為必不可變之手
(腕乎?)
(第一百五十回 發宣言改組國民黨 急北伐緩攻陳炯明)
424**時間: 地點:
(卻說陳炯明在廣州被中山擊敗後,只得退守博羅等處,一面向吳佩孚乞救。)
(吳佩孚雖然擁兵甚眾,無奈鞭長莫及,不能立刻派隊援助,只得電令沈鴻英、
(方本仁、陸榮廷等,火速入粤。)
(那沈鴻英此時已有歸附中山、回桂攻陸的意思,對於吳佩孚的命令,如何肯受
(?忽而叛中山,忽而順中山,忽而又叛中山,忽而又欲降中山,沈鴻英之反覆
(,在中國武人中,可謂罕與倫比。)
(至方本仁目光,全在贑督一席,早有取蔡而代之之心。)
(蔡成勛對他,也似防賊一般,十分留意。)
(方本仁既不離開江西,至失了乘勢而起的機會。)
(蔡成勛更不能接濟子彈餉械,為虎添翼。)
(有了這兩種原因,吳佩孚的電令,哪裡還能發生效力?三路中又去了一路。)
(陸榮廷在廣西,不過占得一部分地方,實力有限,也無暇遠征。)
(三路全都沒用了。)
(三路援軍,沒有一路可為陳炯明實際上的援助。)
(還有湖南的唐生智,也曾奉到吳令,助攻廣東,誰知生智是新派人物,本來反
(對北軍,因時局緊急,自己實力未充,不曾有露骨表示,如今卻教他進攻廣東
(,更辦不到。)
(這一路也沒用了。)
(陳炯明見盼不到救軍,只得用離間引誘之法,此公反覆小人,應善此等計劃。
()
(運動楊希閔、劉震寰所部的滇、桂軍停止進攻,或竟背叛中山,這一著倒頗有
(效力。)
(原因中山此時正在全力改組中國國民黨,作根本整頓之圖,對於東江戰事的進
(行,當然不能十分注意。)
(有了這兩層原因,戰事便日趨沉寂,彷彿入於停頓之中了。)
(至此將戰局暫時擱起,以後本回全寫國民黨改組事情。)
(說到中國國民黨改組的動機,卻在去年 民國十二年。)
(秋間,那時有一個名叫高一涵的,在《努力》週報上發表了一篇文字,批評國
(民黨的份子太複雜,和組織的不適當,主張加以改組。)
(中山先生見了這個提議,十分滿意,便派汪精衛等著手預備。)
(一面在未改組之先,先在廣州開一次談話會,請黨員發表意見,並規定在一月
(二十日,民國十三年。)
(召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大會代表由各省黨員各選舉三人,由總理指派三人,其餘如黨綱黨章以及改組
(手續等,則一切都俟大局決定,並由中山先生發表一篇改組宣言道:
( 吾黨組織,自革命同盟會以至中國國民黨,由秘密的團體而為公開的政黨
(,其歷史上之經過,垂二十年。)
(其奮鬥之生涯,犖犖大者,見於辛亥三月廣州之役,同年十月武漢之役,癸丑
(以往倒袁諸役,丙辰以往護法諸役。)
(黨之精英,以個人或團體為主義而捐生命者,不可勝算。)
(當之者摧,攖之者折。)
(其志行之堅,犧牲之大,國中無二。)
(然綜十數年已往之成績,而計效程功,不得不自認為失敗。)
(滿清鼎革,繼有袁氏;洪憲隨廢,乃生無數專制一方之小朝廷。)
(軍閥橫行,政客流毒,黨人附逆,議員賣身,有如深山蔓草,燒而益生,黃河
(濁波,激而益圂,使國人遂疑革命不足以致治,吾民族不足以有為,此則目前
(情形無可為諱者也。)
(竊以中國今日政治不修,經濟破產,瓦解土崩之勢已兆,貧困剝削之病已深,
(欲起沈痾,必賴乎有主義有組織有訓練之政治團體,本其歷史的使命,依民眾
(之熱望,為之指導奮鬥,而達其所抱政治上之目的。)
(否則民眾蠕蠕,不知所向,惟有陷為軍閥之牛馬,外國經濟的帝國主義之犧牲
(而已。)
(國中政黨,言之可羞。)
(朝秦暮楚,宗旨靡定,權利是獵,臣妾可為。)
(凡此派流,不足齒數。)
(而吾黨本其三民主義而奮鬥者歷有年所,中間雖迭更稱號,然宗旨主義,未嘗
(或離。)
(顧其所以久而不能成功者,則以組織未備,訓練未周之故。)
(夫意志不明,運用不靈,雖有大軍,無以取勝。)
(吾黨有見於此,本其自知之明,自決之勇,發為改組之宣言,以示其必要。)
(先由總理委任九人,組織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以始其事,行將召集海內外全黨
(代表會議,以資討論。)
(關於黨綱章程之草定,務求主義詳明,政策切實,而符民眾所渴望,而於組織
(訓練之點,則務使上下逮通,有指臂之用。)
(分子淘汰,去惡留良,吾黨奮鬥之成功,將系乎此,願與同志共勉之!)
(到了一月十九日那天,光開了一次預備會,第二天才開正式的代表大會。)
(會期共是十天,到一月三十日閉會。)
(在開會的那一天,各省代表,紛紛出席,議決修改黨章,決定政綱,並發表了
(一篇宣言。)
(那宣言非常之長,共分為中國之現狀,國民黨之主義,國民黨之政綱三大段。
()
(現在把中國之現狀一段,擇要摘錄,政綱則全部都錄在下面。)
(至國民黨之主義,則大家都知道是三民主義了。)
(在這黨治之下,大概已經沒有不知道的人,在下也不容多費筆墨,來做抄書胥
(咧。)
(那最前面中國之現狀一段的大略道:
( 中國之革命,發軔於甲午以後,盛於庚子,而成於辛亥,卒顛覆君政。)
(夫革命非能突然發生也,自滿洲入據中國以來,民族間不平之氣,抑鬱已久。
()
(海禁既開,列強之帝國主義,如怒潮驟至,武力的掠奪,與經濟的壓迫,使中
(國喪失獨立,陷於半殖民地之地位。)
(滿洲政府既無力以御外侮,而鉗制家奴之政策,且行之益厲,適足以側媚列強
(。)
(吾黨之士,追隨本黨總理孫先生之後,知非顛覆滿洲,無由改造中國,乃奮然
(而起,為國民前驅,激進不已,以至於辛亥,然後顛覆滿洲之舉,始告厥成。
()
(故知革命之目的,非僅僅在於顛覆滿洲而已,乃在於滿洲顛覆以後,得從事於
(改造中國。)
(依當時之趨向,民族方面,由一民族之專橫宰制,過渡於諸民族之平等結合;
(政治方面,由專制制度過渡於民權制度;經濟方面,由手工業的生產,過渡於
(資本制度的生產。)
(循是以進,必能使半殖民地的中國,變而為獨立的中國,以屹然於世界。)
(然而當時之實際,乃適不如所期。)
(革命雖號成功,而革命政府所能實際表現者,僅僅為民族解放主義。)
(曾幾何時,已為情勢所迫,不得已而與反革命的專制階級謀妥協。)
(此種妥協,實間接與帝國主義相調和,遂為革命第一次失敗之根源。)
(夫當時代表反革命的專制階級者,實為袁世凱,其所挾持之勢力,初非甚強,
(而革命黨人乃不能勝之者,則為當時欲竭力避免國內戰爭之延長;且尚未能獲
(一有組織,有紀律,能瞭解本身之職任與目的之政黨故也。)
(使當時而有此政黨,則必能抵制袁世凱之陰謀,以取得勝利,而必不致為其所
(乘。)
(夫袁世凱者,北洋軍閥之首領,時與列強相勾結,一切反革命的專制階級,如
(武人官僚輩,皆依附之以求生存。)
(而革命黨人,乃以政權讓渡於彼,其致失敗,又何待言!)
(袁世凱既死,革命之事業仍屢遭失敗,其結果使國內軍閥暴戾恣睢,自為刀俎
(,而以人民為魚肉,一切政治上民權主義之建設,皆無可言。)
(不特此也,軍閥本身與人民利害相反,不足以自存,故凡為軍閥者,莫不與列
(強之帝國主義發生關係。)
(所謂民國政府,已為軍閥所控制。)
(軍閥即利用之結歡於列強,以求自固,而列強亦即利用之,資以大借款,充其
(軍費,使中國內亂糾纏不已,以攫取利權,各占勢力範圍。)
(由此點觀測,可知中國內亂,實有造於列強。)
(列強在中國利益相衝突,乃假手於軍閥,殺吾民以求逞。)
(不特此也,內亂又足以阻滯中國實業之發展,使國內市場,充斥外貨。)
(坐是之故,中國之實業,即在中國境內,猶不能與外國資本競爭,其為禍之酷
(,不止吾國人政治上之生命,為之剝奪,即經濟上之生命,亦為之剝奪無餘矣
(。)
(環顧國內,自革命失敗以來,中等階級,頻經激變,尤為困苦。)
(小企業家漸趨破產,小手工業者漸致失業,淪為流氓,流為兵匪,農民無力以
(營本業,至以其土地廉價售人。)
(生活日以昂,租稅日以重,如此慘狀,觸目皆是,猶得不謂已瀕絕境乎?由是
(言之,自辛亥革命以後,以迄於今,中國之情況,不但無進步可言,且有江河
(日下之勢。)
(軍閥之專橫,列強之侵蝕,日益加厲,令中國深入半殖民地之泥犁地獄,此全
(國人民所請疾首蹙額,而有識者所以徬徨日夜,急欲為全國人民求一生路者也
(。)
(吾國民黨則夙以國民革命實行三民主義為中國唯一生路,茲綜觀中國之現狀,
(益知進行國民革命之不可懈,故再詳闡主義,發布政綱,以宣告全國。)
(政綱的全文道:
( 吾人於黨綱,固悉力以求貫徹,顧以道途之遠,工程之巨,誠未敢謂咄嗟
(有成。)
(而中國之現狀,危迫已甚,不能不立謀救濟。)
(故吾人所以刻刻不忘者,尤在準備實行政綱,為第一步之救濟方法。)
(謹列舉具體的要求,作為政綱。)
(凡中國以內,有能認國家利益,高出於一人或一派之利益者,幸相與辨明而公
(行之。)
(甲 對外政策。)
(一 一切不平等條約,如外人租借地,領事裁判權,外人管理關稅權,以及外
(人在中國境內行使一切政治的權力侵害中國主權者,皆當取消,重訂雙方平等
(互尊主權之條約。)
(二 凡自願放棄一切特權之國家,及願廢止破壞中國主權之條約者,中國皆將
(認為最惠國。)
(三 中國與列強所訂其他條約有損中國之利益者,須重新審定,務以不害雙方
(主權為原則。)
(四 中國所借外債,當在使中國政治上實業上不受損失之範圍內保證並償還之
(。)
(五 庚子賠款,當完全划作教育經費。)
(六 中國境內不負責任之政府,如賄選竊僭之北京政府,其所借外債,非以增
(進人民之幸福,乃為維持軍閥之地位,俾得行使賄買侵吞盜用。)
(此等債款,中國人民不負償還之責任。)
(七 召集各省職業團體(銀行界商會等)、社會團體(教育機關等)組織會議
(,籌備償還外債之方法,以求脫離因困頓於債務而陷於國際的半殖民地之地位
(。)
(乙 對內政策。)
(一 關於中央及地方之權限,彩均權主義。)
(凡事務有全國一致之性質者,划歸中央,有因地制宜之性質者,划歸地方。)
(不偏於中央集權制,或地方分權制。)
(二 各省人民得自定憲法,自舉省長,但省憲不得與國憲相抵觸。)
(省長一方面為本省自治之監督,一方面受中央指揮以處理國家行政事務。)
(三 確定縣為自治單位。)
(自治之縣,其人民有直接選舉及罷免官吏之權,有直接創制及複決法律之權。
()
(土地之稅收,地價之增益,公地之生產,山林川澤之息,礦產水力之利,皆為
(地方政府之所有,用以經營地方人民之事業,及應育幼養老濟貧救災衛生等各
(種公共之需要。)
(各縣之天然富源,及大規模之工商事業,本縣資力不能發展興辦者,國家當加
(以協助,其所獲純利,國家與地方均之。)
(各縣對於國家之負擔,當以縣歲入百分之幾為國家之收入,其限度不得少於百
(分之十,不得超過於百分之五十。)
(四 實行普通選舉制,廢除以資產為標準之階級選舉。)
(五 釐定各種考試制度,以救選舉制度之窮。)
(六 確定人民有集會、結社、言論、出版、居住、信仰之完全自由權。)
(七 將現時募兵制度,漸改為徵兵制度,同時注意改善下級軍官及兵士之經濟
(狀況,並增進其法律地位,施行軍隊中之農業教育,及職業教育,嚴定軍官之
(資格,改革任免軍官之方法。)
(八 嚴定田賦地稅之法定額,禁止一切額外征收,如釐金等類,當一切廢絕之
(。)
(九 清查戶口,整理耕地,調整糧食之產銷,以謀民食之均足。)
(十 改良農村組織,增進農人生活。)
(十一 制定勞工法,改良勞動者之生活狀況,保障勞工團體,並扶助其發展。
()
(十二 於法律上、經濟上、教育上、社會上,確認男女平等之原則,助進女權
(之發展。)
(十三 勵行教育普及,以全力發展兒童本位之教育,整理學制系統,增高教育
(經費,並保障其獨立。)
(十四 由國家規定「土地法」、「土地使用法」、「土地征收法」及「地價稅
(法」,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價,呈報政府,國家就價徵稅,並於必要時得
(依報價收買之。)
(十五 企業之有獨佔的性質者,及為私人之力所不能辦者,如鐵道航路等,當
(由國家經營管理之。)
(以上所舉細目,皆吾人所認為黨綱之最小限度,目前救濟中國之第一步方法。
()
(一面通過國民政府的組織案,舉出汪精衛、胡漢民、廖仲愷等二十四人為執行
(委員,以主持大會團會後,一年內黨務的進行,另外選出監察委員五人,以監
(察黨內的一切。)
(這次改組的最大變化,就是容納共產黨和共產主義青年團加入本黨。)
(但是因為這樣一改組,在精神固是煥然一新,而一般老黨員如馮自由、謝英伯
(、劉成勛等,卻大為反對,以致引起外面國民黨赤化和國民黨新舊衝突的謠言
(。)
(中山因他們違背大會的決定,便是不守黨紀,特向中央執行委員會提出控告。
()
(馮自由等不敢再強,只得在中央執行委員會出席聲剖自己不曾違背黨紀情形,
(事情便算就此解決了。)
(改組國民黨的問題,既經解決,中山便又用全力來對付東西北三江戰事。)
(但因財政為難,同時還有一個關餘問題,須盡先解決。)
(為這問題,北京外交團雖曾派艦示威,武力脅迫,但中山先生堅持到底,並不
(曾因而減少反抗,百餘年來,中國對外交涉,無不失敗,皆因太怕外人,當局
(者每為外人武力屈服之故。)
(若如中山先生之強毅不屈,據理力爭,雖列強亦不能不降心以相從也。)
(進行的更加激烈。)
(外交團沒法,只得由美使調停,和平解決。)
(至於東路方面的軍事,因蔣緒亮部滇軍王秉鈞師,受了陳炯明的運動,叛孫降
(陳,蔣氏軍隊本不可靠,王師之變,其或蔣氏亦有默契者乎?頗影響進行。)
(西路方面,陳天太部也被粤籍各軍繳械。)
(北路方面,高鳳桂旅既被誘北歸,趙成梁部滇軍也被北軍誘去兩團。)
(從這幾點看來,可見中山所部軍隊內部的團結力,非常缺乏。)
(但是中山先生平生經過的憂患不知多少,如何肯因此灰心?好在此時陳炯明的
(內部,也非常不穩,洪兆麟、林虎均有離陳獨立的消息。)
(再有一位桂派舊人沈鴻英,困頓於廣東北邊,前進不能,退後無路,餉械的接
(濟又缺乏,正在十分苦惱之時,想來想去,只有仍然歸降中山,帶兵回廣西,
(推翻陸榮廷而代之的一計,以攫得廣西地盤為目的,反正便非本心,日後復叛
(,何足異乎?因此屢次派代表和中山先生接洽投誠。)
(若此所為,只可謂之投機,安得目為投誠?中山因他反覆已非一次,不敢信任
(,恰因蔣介石奉了中山的命令,依照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案,在黃埔創辦軍官
(學校,這天回來有所稟白,中山便和他商量此事。)
中 山:(蔣介石道)沈鴻英反覆性成,他的說話,全不可信。但現在四面受敵,大有困
獸走險之勢,拒之太甚,則糜爛地方,不如答應他投誠,令他依照投誠的條件,
剋日西征陸榮廷,如此便可抽調西征的軍隊,去討伐東江,等東江的戰事一定,
沈鴻英便再叛變,也不足憂咧。
中 山:(中山笑道)我的意思,原是這般,你我意見既同,我便這樣決定了。
(蔣介石去後,中山便答應沈鴻英的代表,准他投誠,但須即日西征,不得在粤
(境逗留。)
(沈鴻英俱一一遵從,事情定妥後,便拔隊向梧州進發,聲討陸榮廷去了。)
(陸榮廷有可討之罪,而沈鴻英非討陸之人,所以直書聲討者,重孫中山之命也
(。)
(中山見西路軍事,已可無慮,便專意對付東江,計分三路出動。)
(中路楊希閔的滇軍,進攻博羅,劉震寰的桂軍,則向廣九鐵路進展,譚延闓的
(湘軍,進攻龍門。)
(陳炯明因洪兆麟部在閩南與臧致平、楊化昭作戰,所部兵力單薄,不敢戀戰,
(稍為抵抗便走,楊希閔便乘勢占領博羅,劉震寰軍也連克樟木頭、淡水各要隘
(,進占惠州城外的飛鵝嶺,湘軍也深入河源,把個惠州城,困於垓心之中。)
(中山見戰事順手,很想一舉破敵,便令楊希閔向惠州突進。)
(劉震寰留一部分軍隊監視惠州外,其餘軍隊直繞海陸豐,截斷惠州的後路。)
(計劃自是周密,其如將士之不用命何?不料楊、劉佔領各地,已覺心滿意足,
(便頓兵觀望,不肯前進,此種軍隊,真如兒戲。)
(只讓湘軍孤軍深入,向梅縣方面進展。)
(譚公自是忠勇。)
(陳炯明卻也料定楊、劉不肯再進,便把中左路的得力軍隊,抽調到北路來攻湘
(軍。)
(林虎又用誘敵之計,把湘軍困在垓心。)
(湘軍奮勇衝出時,已經被敵軍繳去一千多槍械。)
(楊、劉能戰,湘軍何至於此?陳軍乘勢前進,經湘軍奮勇反攻,勉力堵住。)
(但是中山大包圍的計劃,未免受了影響,不能進行。)
(幸而陳軍力量薄弱,雖得勝利,仍然不能反攻。)
(其後洪兆麟戰勝臧、楊,班師回粤,也不肯加入力戰,因此雙方又成相持之勢
(。)
(到了九月中,東南戰事爆發,盧永祥派代表到廣東來請中山北伐,中山因反直
(同盟的關係,當然答應。)
盧永祥:(並說)曹錕毀法賄選,我久已想出師北伐,便沒有子嘉的催促,不久也必實行
,何況子嘉屢次來電敦促呢。
(盧永祥的代表,欣然而去。)
(原來此時曹錕,已是逐去了黃陂,用重金賄賂國會,做了總統,盧永祥因反對
(賄選,通電討曹。)
(中山的目的,雖比盧氏更大,但是北伐不成,便不能貫徹救國救民的主張,自
(然也非討曹不可,因此一得東南戰事發動的消息,便親自到韶關來指揮北伐事
(宜。)
(正是:
( 只因救國懷宏願,不惜從軍受苦辛。)
(未知曹錕如何賄選,且看下回分解。)
(民國以來,軍閥爭雄,如唐代之藩鎮,此僕彼起,不可完結,所異者藩鎮之勢
(,常亙數十年而不喪,軍閥之力,往往盛於藩鎮,而一擊便破,一破即溃,溃
(即不能再振,其故何哉?蓋軍閥之所以成軍閥者,非其力之所能,皆由兼並弱
(小軍隊而成。)
(此等軍隊,即所謂雜色部隊也。)
(此屬皆饑附飽颺之流,既無一定宗旨,更無所謂主義,以無主義無宗旨之軍隊
(,所造成之軍閥。)
(軍閥之勢力,尚足恃乎?本回記楊、劉得地以後,頓兵觀望,遂令陳逆得乘機
(蓄養,專攻湘軍,因得苟延殘喘,貽患多時。)
(此無他,楊、劉非革命基本隊伍,只能供利用於一時,不能使作戰於永久也。
()
(後此蔣氏專征,出師北伐,對於無宗旨主義,專事迎新送舊之雜色部隊,概拒
(收編,而惟恃黃埔親練之精銳,為戰勝攻取之惟一軍隊,用能奏大功,成大業
(,革命軍之所以統一中國者在此,所以異於軍閥者亦如此而已。)
(然使蔣氏稍存私利之心,略現軍閥面目,則上行下效,縱有良好部隊,正恐未
(必為用耳。)
(第一百五十一回 下辣手車站劫印 講價錢國會爭風)
425**時間: 地點:
(卻說曹錕自吳佩孚擊敗奉軍,擁黎復位,事實上差不多已成為太上總統,北方
(和長江一帶的武人,除少數屬於他系外,幾乎盡歸部下;中央政令,只要他說
(一句,政府就不敢不辦。)
(一個人到了這般地位,總可志得意滿了。)
(無奈曹三的慾望無窮,覺得光做太上總統,究竟都是間接的事情,還不能十分
(爽快;再則自己有了可以做大總統的力量,可以做大總統的機會,正該乘機干
(他一下,爬上這最高位置,也好替爺娘掙口氣,便在家譜中訃告上面寫著也風
(光得多。)
(更兼門下一般進進出出、倚附為榮的蠅營狗苟之徒,莫不攀龍附鳳,做大官,
(發大財,所以也竭其拍馬之功,盡其攛掇之方,想把他捧上最高的位置,自己
(好從中取利,因此把個曹三捧得神智不清,想做總統之心,更加熱烈。)
(以為這般人都是自己的忠實心腹,一切事情,莫不信托他們去辦。)
(他們做你的忠實心腹,希圖你甚麼?論理,黎氏的任期,已經快滿,不過再挨
(幾個月工夫,讓他自己退職,再行好好的辦理大選,也未始不可。)
(無奈他的門下,如高凌霨、吳毓麟、王承斌、吳景濂、熊炳琦、王毓芝諸人,
(好功心急,巴不得曹三立刻做了皇帝,好裂土分封,儘量搜刮,圖個下半世快
(活,哪裡還忍耐得幾月的光陰?小人無有不急功好利,若此輩其顯著者也。)
(無日不哄騙曹三,教他早早下手,趕走了黎氏,便可早日上台。)
(曹錕受了他們的包圍,一點自主的能力也沒有,東邊獻的計策也好,西邊說的
(話兒更對。)
(曹三之無用,於此可見。)
(蓋曹本粗人,毫無知識,未嘗有為惡之能力,造成其罪惡者,皆此一批希圖攀
(龍附鳳之走狗也。)
(吁可慨哉!見他們如此說,便滿口答應,教他們便宜行事,斟酌進行。)
(其中惟吳佩孚一人,對於他們這種急進辦法,甚不滿意,卻怕觸了恩主老帥之
(怒,不敢多說,惟吩咐自己門下的政客,不得參加而已。)
(吳佩孚之頭腦,究比曹三清晰得許多。)
(因此洛派的政客,都沒有參加大選運動,無從撈這批外快。)
(津派和保派政客,一則妒忌洛派,二則怕吳佩孚阻止,著實在曹三面前,說吳
(佩孚許多不是。)
(那王承斌更以軍人而兼政客,說話比其餘的政客更靈,因此保曹錕時居保定。
()
(洛吳佩孚時居洛陽。)
(兩方,漸漸有些隔膜,吳佩孚更不敢多說了。)
(直系之失敗,由於此次賄選,使吳氏敢言,失敗或不至如此之速也。)
(吳景濂等見洛方已不敢開口,還有甚麼諱忌,道德的制裁,良心的責備,國民
(的反對,外人的誹笑,固皆不在此輩諱避之中。)
(便定下計策,先教張紹曾內閣總辭職,以拆黎之台,使黎不得不知難而退。)
(不料黎元洪看透了他們的計策,見張紹曾辭職,便強邀顏惠慶出來組閣,以遏
(止張紹曾的野心。)
(熊炳琦等見第一個計劃不靈,便又進一步,改用第二個計劃,指使北京城內的
(步軍警察總罷崗,湧到黎元洪的公館裡索餉,並且把黎宅的電話,也阻斷至六
(小時之久。)
(黎氏至此,實無辦法,只得答應每個機關,先給十萬元,其餘再儘量籌撥,方
(才散去。)
(不料這事發生之後,不但受人誹笑,而且因治安關係,引起了外交團的反對。
()
(這批人,雖然不怕道德的制裁,良心的責備,國民的反對,旁觀的誹笑,而對
(於洋大人的命令,卻十分敬畏,所以外交團照會一到,他們便恭恭敬敬的一體
(遵從,立刻便命全體軍警,照舊復崗。)
(於是這個計劃,仍不能把這位黎菩薩迫開北京,因此又步武段祺瑞的老法,拿
(出錢來,收買些地痞流氓,教他們組織公民團,包圍公府,請黎退位。)
(黎元洪被纏得顛顛倒倒,毫無主意,只得分電曹、吳,聲明就任以來,事與願
(違之困難,並謂已向國會提出辭職,依法而來,自當依法而去,對於公民團的
(事件,也要求他們說句公道話。)
426**時間: 地點:
(此時之總統,彷彿曹、吳之寄生物。)
(曹錕得了這個電報,詢問王毓芝如何辦法?毓芝)
毓 芝:老帥休睬他的話!這明明是捉弄老帥咧。
曹 錕:瞧這電中語意,也很可憐兒的,怎說是捉弄我咧?
(曹三尚不失忠厚。)
毓 芝:老帥不用看他別的,只已向國會辭職和依法而來依法而去幾句話,夠多麼滑頭。
他向國會辭職,不是還等國會通過,方能說依法而去嗎?知道現在的國會,什麼
時候才能開得成。要是國會一輩子開不成,不是他也一輩子不退位嗎?
(也說得異常中聽,無怪曹三信之也。)
曹 錕:既這麼,怎樣答復他呢?
毓 芝:(王毓芝)還睬他乾嗎?他要想老帥說話,老帥偏不要睬他,看他怎樣乾下去?
(曹錕見說得有理,什麼理?殆燒火老太婆腳丫中之理乎?果然依了他話,置之
(不理。)
(包圍公府的公民團,也連日不散。)
(好辣手段。)
(馮玉祥、王懷慶並且在此時遞呈辭職,情勢愈加險惡。)
(黎氏只得設法召集名流會議,討論辦法。)
(試想中華民國所稱為名流的,本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大軍閥既要驅黎,他們
(如何敢替黎幫忙?便肯幫忙,又有什麼用?因此議了半天,依舊毫無結果。)
(到了第二日,索性連水電的供給也斷了,黎氏這時知道已非走不可,便決定出
(京,先預備了幾百張空白命令,把總統大小印十五顆,檢了出來,五顆交給夫
(人帶往法國醫院,十顆留在公府;又發了五道命令,一道是免張紹曾職的,一
(道是令李根源代理國務總理,一道是任命金永炎為陸軍總長,一道是遵照復位
(宣言,裁撤巡閱使、副巡閱使、檢閱使、按檢閱使者,陸軍檢閱使也,居此職
(者,惟馮玉祥一人。)
(督軍、督理各職。)
(所有全國陸軍,完全歸陸軍部統轄。)
(一道是申明事變情形,及個人委曲求全之微意。)
(此等命令,不過一種報復政策,即黎亦自知不能發生效力也。)
(五道命令發表後,當即坐了一點十五分的特別快車,動身赴津。)
(剛到天津車站,要想回到自己公館裡去,不料王承斌已在那裡恭候。)
(黎元洪見了王承斌,先吃了一驚,此時之黎元洪,彷彿逍遙津中,忽見曹操帶
(劍上殿之漢獻帝也。)
(王承斌也更不客氣,立刻向黎氏要印。)
黎元洪:(黎元洪怒道)我是大總統,你是何人?敢向我索印。
(還有氣骨,菩薩也發怒,其事之可惡可想。)
王承斌:你既是總統,如何不在公府辦公,卻到這裡來?
黎元洪:我是中國的大總統,在中國的境內,有誰可以干涉?
(是是。)
(理直者,其氣必壯。)
王承斌:我沒工夫和你講理,你只把印交給我,便萬事全體。不然,休想……
(語氣未畢。)
王承斌:(黎氏怒道)休想什麼?休想活命嗎?你敢槍斃我?
(似乎比漢獻帝硬朗得許多。)
王承斌:(王承斌笑道)這種事,我也犯不著做。輕之之辭,也可惡。你把印交出便休,
不然,休想出得天津車站。就是要到中華民國的任何地方,也是一萬個休想休想
。
(說著,眼看著身邊的馬弁示意。)
(馬弁們會意,便退去了。)
(去不多久,便擁進幾十個丘八太爺來,都是執著槍械,雄赳赳,氣昂昂的,站
(在黎氏面前,怒目而視。)
(黎氏和隨從盡皆失色。)
(王承斌突然變色而起,逼近幾步道)
王承斌:印句。在哪裡?句。你拿出來,句。還是不拿出來?
(咄咄逼人,其可惡誠有甚於曹瞞者。)
(黎氏默然不答。)
黎元洪:(左右隨從忙勸他道)既然如此,總統就把印交給他罷!
(先嚇軟了左右隨從。)
(黎元洪依然不做聲。)
王承斌:(王承斌厲聲道)快繳出來!誰有這些閒工夫來等你?
(咄咄逼人,曹瞞之所不為也。)
王承斌:(左右們忙道)別發怒!印現不在這裡。
王承斌:放在哪裡?
黎元洪:(左右們回說)在公府中不曾帶來。
(次嚇出印的下落。)
王承斌:這話,句。不說謊嗎?
(更逼緊一句,斬釘截鐵。)
王承斌:(左右都道)說什麼謊?不信,可以到公府裡去搜。
王承斌:好!句。如此,句。且請暫時住在這裡,等北京搜出了印,再來送行。
(說著,又叫過一個下級軍官來,厲聲吩咐道)
軍 官:你帶著一連人,替黎總統守衛。何尚稱之曰總統?要是有點不妥當,仔細軍法。
(那下級軍官諾諾的應了幾聲是。)
(王承斌又向黎元洪道了聲失陪,方才匆匆走了。)
(黎元洪走動不得,只得懷怒坐在車站裡,過了一小時,方見王承斌匆匆的進來
(,把一通電報向黎氏面前一丟道)
黎元洪:公府裡只有十顆印,還有五顆印呢?
(黎氏冷笑不答。)
(氣極而冷笑也。)
王承斌:明亮些!句。見機些罷!你不交出這五顆印,如何離得車站?
黎元洪:(黎元洪憤然道)好!你拿紙筆來!
(王承斌命人拿出紙筆,黎元洪立刻拿起筆來,奮然寫了幾行字,把筆一丟道)
黎元洪:你這還不准我走嗎?
(可憐。)
(王承斌把那幾行字讀了一遍,不覺一笑道)
不 覺:好!你原來把印交給夫人帶往法國醫院了,也用不著拿這條子去要。要是把這條
子送得去,一來一往,不是要到明天嗎?便算我們不怕煩,諒情你也等不住,還
是打電報通知她罷。
427**時間: 地點:
(說話輕薄之至,可恨。)
黎元洪:怎樣去拿,我不管,這樣辦,難道還不准我回去?
王承斌:不能。我知道你的話是真是謊?有心到這裡,就請你多坐一會,讓北京取得了印
,復電到津,再送你回公館罷。
(一點不肯通融,對曹氏則忠矣,其如良心何?說著,又匆匆的去了。)
(等到復電轉來,已是深夜。)
黎元洪:印已完全交出,還不讓我走嗎?
王承斌:(王承斌笑道)還有一個電報,請你簽字拍發,便可回公館休息了。
(一步緊一步,一絲不漏,凶既凶極,惡亦惡極。)
黎元洪:(黎元洪冷笑一聲道)你竟還用得著我簽字發電嗎?
(亦問得很惡。)
(一面說,一面拿過那電稿來看時,原來上面寥寥的寫著幾行字道:
( 北京國務院鑒:本大總統因故離京,此一故字,耐人深思。)
(已向國會辭職,此卻是事實。)
(所有大總統職務,依法由國務院攝行。)
(按:《臨時約法》規定大總統因故不能執行職務時,以副總統代之。)
(副總統同時缺位時,由國務院攝行其職務,時無副總統,故依法應由國務院攝
(行。)
(應即遵照!大總統黎寒印。)
(按黎氏離京為十三日,(十二年六月)被迫補發此電時,已在十四日後半夜,
(故用寒字。)
(看畢,自思不簽字,總不得脫身,便冷笑一聲,毫不遲疑地挪起筆來簽了字,
(把筆一擲,便大踏步走了。)
王承斌:(王承斌笑道)怠慢怠慢,後會有期,恕不遠送。
(一面說,一面吩咐放行。)
428**時間: 地點:
(此時無異
匪。)
(那電報到京後,高凌霨等便據以通電各省,不過此時就在這一個通電上,又引
(起了許多糾紛。)
(因為此電署名的是高凌霨、張英華、李鼎新、程克、沈瑞麟、金紹曾、孫多鈺
(等七個人,當此電發出後,就有擁護張紹曾的一派人提出反對,謂國務院是以
(全體閣員組成的,現在張紹曾尚在天津,並未加入,此電當然無效。)
(若說承認已准張辭,則勢不能不連帶承認李根源的署理,因此主張迎張紹曾入
(京。)
(本承認十四日黎電為有效,而又否認其十三日所發之命令,時序已顛倒矣。)
(事實不根據於法理,而又欲借法理以文飾其罪惡,適足以增糾紛,豈不謬哉!
(高凌霨正想獨掌大權,如何肯允?自不免唆使出一批人來,拒絕張紹曾回京。
()
(其餘各派,也都乘機竊動,各有所圖。)
(單就津、保兩派中人而論,如張志潭是主張急進選舉的,研究係因想謀參議院
(長,也主張急進。)
(邊守靖等則又主張緩進,當時以謂黎氏一走,大局便可決定的,不意反而格外
(鬧得烏煙瘴氣,比黎氏未走之前,更為紛亂。)
(黎氏未去之前,各派方合力以驅黎,黎氏既走,則各圖得其所欲得之權利矣,
(焉得不更紛亂?因此雖有人主張歡迎曹三入京,曹三卻也不敢冒昧動身。)
(在外交團一方,也很不直津、保各派所為,公文悉廢照會而用公函,表示他們
(不承認攝閣的地位。)
(津、保派之不洽人心如此。)
(甚至請放鹽餘,也拒絕不肯答應。)
(如此一來,把個財政部急得不亦樂乎。)
(軍人議員,又不肯體諒,索軍餉,要歲費,比討債的更凶。)
(高凌霨等無可如何,只得抵借些零星借款,敷衍各方。)
(除此以外,所謂攝政內閣者,簡直不辦事。)
(中華民國何幸有此政府?在議員一方面,屬國民黨的,固然不肯留京,便是政
(學系及超然派的議員,也都別有所圖,紛紛離開北京,有去廣東、漢口、洛陽
(等處的,有轉赴上海的,同時東三省方面,也撤回滿籍議員,不許干涉選政,
(因此在京的議員,不但不能足大選的五百八十人之數,便連制憲會議,也不能
(進行。)
(黎元洪在天津,又通電否認寒日令國務院攝政的電報,甚而把向國會辭職的咨
(文也撤回,並通告外交團,聲明離京情形,又在津繼續行使職權,以俟法律解
(決的理由。)
(一面又任命唐紹儀為國務總理,未到任前,以農商總長李根源兼署。)
(國會議員褚輔成、焦易堂等又率領二百議員,在上海宣言不承認北京國會和政
(府。)
(上海各團體也宣言否認。)
(奉天、浙江和西南各省,尤其函電紛馳,竭力反對。)
(高凌霨等卻毫不在意。)
(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此輩臉皮之厚,有過之無不及。)
(或有勸他們稍加注意的,高凌霨便說)
黎元洪:黎菩薩十三日以後的命令,已經國會否認,還注意他怎的?國會原是一個豬窠,
議員便是一群豬玀,有了武力,不怕豬玀沒買處,人數足不足,也和我們何干。
六月十六日參眾兩院聯合會,通過十三日以後黎氏命令無效,次日,又有議員丁
佛言、郭同等在天津宣言,十六日兩院聯合會,人數不足三分之二,以半數付表
決,係屬違法。至於東三省和浙江等各實力派,便要反對,料情都戰不過吳大帥
,怕他怎的?
(燕雀處堂,不知大廈將傾。)
(其餘諸人,當然也是一鼻孔出氣的,除卻爭地位權利外,便是竭力運動大選。
()
(可是在京的一批豬仔議員,只知要錢,不知其他,有些議員竟說,我們只要有
(錢,有了錢,叫我選誰便選誰。)
(初時邊守靖主張每票五百,議員哪裡肯答應,最後由吳景濂向各方疏通,加到
(每票三千,一眾豬仔,方才有些活動。)
(此輩豬仔,自吾人民視之,不值一文,乃竟有價三千以收買之者,可謂嗜痂有
(癖。)
(不料京中收買議員,正在討價還價、斤斤較量之際,同時保定的候補總統曹三
(爺,卻因大選將成,心窩裡充滿了歡喜快樂。)
(他從娶劉喜奎一事,失敗之後,另外又結識了一個女伶,叫金牡丹的,當有一
(班從龍功臣,為討好湊趣起見,花了三萬元,將金牡丹買來送與曹三。)
429**時間: 地點:
(再說以前劉喜奎嫁崔承熾的時候,京內外曾有承熾替曹三出面,代作新郎之言
(。)
(並且傳說喜奎身價是十萬元,其實這等說話,確是好事人造作謠諑,全屬烏有
(子虛。)
(個中真相,以及各方情事,早在本書中敘得明明白白,讀者總該記得。)
(現在事過境遷,本無舊事重提之價值,不道這班議員,為要求增價起見,竟將
(新近嫁曹的金牡丹,和早經嫁崔的劉喜奎,一起拉將起來,作個比例,以為我
(們的身價,便比不上劉喜奎,何至連金牡丹也趕不上。)
(曹老帥有錢討女伶,怎麼沒錢辦選舉?我們當個議員不容易,也是花了本錢來
(的。)
(曹老帥果然用著我們,我們也不敢希望比劉喜奎,說什麼十萬八萬,至於三萬
(塊一票,是萬不能少的了。)
(自處於優伶妓妾之例,可丑之極。)
(想諸位豬仔,尚自以為漂亮也。)
(因此把這大選的事情,又擱了起來。)
(這時又有一事,使高凌霨等十分為難的,原因浙江方面,反直最急,盧永祥竟
(在天津組織國會議員招待處,運動議員南下,至上海開會。)
(議員赴津報到、南下開會的,非常之多。)
(同時,在京的議員愈弄愈少,高凌霨、吳景濂等非常著急,定了派軍警監視的
(辦法,不准議員離京,因此議員要想南下的,非喬裝不可。)
(手段之卑鄙,聞之使人欲嘔。)
(其實這時高凌霨等,雖然進行甚力,什麼五百一票,三千一票,喉嚨說得怪響
(,這五百三千的經費,不知出在哪裡?曹三既然不肯自己掏腰包,各省答應報
(效的,也不過是一句空話,哪裡抵得實用?因此有人向曹三建議,說老帥功高
(望重,做總統是本分事,這大選費當然可以列入國家歲出中,作為正式開支。
()
(喪心病狂,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
(曹三聽了這話,更為得意,弄得各位籌辦大選的政客,更不敢向曹三開口要錢
(,忙不迭的叫苦連天,四處張羅,張羅不成,議借外債。)
(外債被拒,方法愈窮。)
(於是有那聰明人,想出一個不花本的辦法,是不由選舉,改為擁戴。)
(偏偏勢力最大的吳佩孚,因擁黎出於直派,不便過於反覆,對於此次政變,始
(終不肯領銜。)
(吳氏尚有人心,勝王承斌萬萬矣。)
(最後還是由邊守靖等,竭力張羅費用,一面決定先行制憲,中秋大選,但從事
(實上說來,議員南下的愈弄愈多,在上海的已有四百多人,在京的反居少數,
(萬不能繼續集會。)
(因此溫世霖等又主張和廣東孫中山先生合作,一正一副,以圖吸引南下的議員
(,由孫洪伊電征中山的同意。)
(中山是何等偉大的人物,除卻擁護《約法》而外,怎肯參加這種卑鄙的舉動?
(當即復電謝絕,聲明護法而外、他非所知的意思。)
(高凌霨到了這時候,真個束手無策了。)
(不料在這將成僵局的時候,忽然齊燮元授意吳大頭,謂自己可出資百萬,辦理
(大選,但有三個條件:一、選自己為副總統,二、齊兼蘇、皖、贑巡閱使,三
(、以陳調元為山東督軍,並須先行發表,始能交款。)
(試想曹三既未入京,大選尚未舉辦,怎能發表?所以這筆款子,到頭還是不能
(實收。)
(在這時候,最著急的,莫過於吳景濂,跟著東奔西走,一直忙到九月底,方由
(邊守靖籌到了大批現款,一面又向國會議員講好,每票五千元。)
(南下的議員,因在南方沒有什麼利益,聽說北京有五千元可拿,又復紛紛回到
(北京,因此在十月五日,按:在十二年。)
(勉強湊足人數,選出曹錕為大總統。)
(十月八日止,制成了一百四十一條憲法,從此所謂國會議員,都被人人罵做豬
(仔,所得不過五千元的代價,比到劉喜奎十萬之說,果然天差地遠,就要和金
(牡丹的三萬相比,也只抵到六分之一。)
(人說這批議員,坍盡了我們鬚眉之台,我卻說大批豬仔,丟足了我們人類的臉
(。)
(思想起來,兀的教人可憐可笑,可歎可恨。)
(正是:
( 選舉精神會掃地,金錢魔力可回天。)
(堪憐丟盡鬚眉臉,不及優伶價賣錢。)
(未知曹錕何日就職,且看下回分解。)
王承斌:(俗諺有云)吃了五穀想六谷,做了皇帝想登仙。
(人類慾望之無窮,大抵然矣。)
(曹錕自勝奉而後,中央政治之措置,率可以意裁奪。)
(黎之總統,殆偶像而已。)
(曹之為曹,豈尚不可以已哉?乃必欲求得最高位置,不惜以卑陋無聊之手段,
(逼當時所擁立之黎氏去位而代之。)
(復以重金為餌,誘納國會於污流之中,慾望之無饜如此,不重可歎哉?若王承
(斌者,始則擁黎復職,既則截車奪印,不恤笑罵,其誠所以為曹乎?觀二次直
(奉戰後,入新華宮勸曹退位者,又誰也?嗚呼!人心如此,吾不暇責王而為曹
(哀矣。)
(第一百五十二回 大打武議長爭總理 小報復政客失閣席)
430**時間: 地點:
(卻說曹總統賄選成功後,到雙十節入京,就職那一天,滿路上都鋪著黃沙,專
(制時代帝王所用之禮。)
(步哨從車站一直放到總統府,行人車輛,都不准自由來往。)
(歡迎的要人,一個個乘著汽車,中間夾著一輛曹錕坐的黃色汽車,兩旁站著幾
(對衛隊,前面坐著兩個馬弁,後面也背坐著一個馬弁,都執著實彈的木殼槍,
(槍口朝著外面,彷彿就要開放的樣子。)
(一路上好不威風熱鬧,和黎元洪入京時大不相同。)
(又點黎氏入京。)
(相形之下,使人慨然。)
(就職之後,便下了一道謀和平統一的命令。)
(那命令的原文道:
( 國於天地,所貴能群,惟宏就一之規,斯有和平之治。)
(歷稽往牒,異代同符。)
(共和建國,十有二年,而南北睽張,糾紛屢啟,始因政見之牴迕,終至兵禍之
(纏連。)
(哀我國民,無辜受累,甚非所以強國保民之道也。)
(不知何人使國不能強,民不能保也,出諸斯人之口,令吾欲嘔。)
(本大總統束髮從戎,何不曰束須貿絲乎?即以保護國家為志。)
(茲者謬膺大任,自愧德薄,深懼弗勝,甚欲開誠佈公,與海內賢豪更始,共謀
(和平之盛業,漸入統一之鴻途,鞏固邦基,期成民治。)
(著由國務院迅與各省切實籌商,務期各抒偉籌,永祛誤惑,庶統一早日實現,
(即國憲於以奠安。)
(兼使邦人君子,共念本大總統愛護國家,老著臉皮說謊語。)
(蘄望郅治之意。)
(此令。)
(其次便是裁撤直隸督軍,原系曹自兼。)
(特派王承斌兼督理直隸軍務善後事宜,以酬其奪印之功。)
(隔了半個多月,又特派他兼任直、魯、豫巡閱副使,真是連升三級,榮耀非凡
(。)
(軍人中除王承斌之外,如吳佩孚則升任為直、魯、豫巡閱使,原系曹三自兼,
(吳為副使,免去了兩湖巡閱使,也並沒便宜。)
(齊燮元為蘇、皖、贑巡閱使,齊原江蘇督軍。)
(蕭耀南為兩湖巡閱使,原系吳佩孚兼。)
(杜錫珪為海軍總司令,一切位置定妥,軍人的酬庸,總算辦得個四平八穩。)
(只有政治人才,卻不易安排。)
(因為奔走大選的政客,非常之多,光是想做總理的,也有高凌霨、吳景濂、張
(紹曾、顏惠慶等四人之多。)
(津、保派政客,在大選沒有成功以前,第一個約定的是張紹曾,因那時張為國
(務總理,最早拆黎元洪的台,再則又叫他不反對,攝政內閣,所以這新總統就
(職後的第一位總理,就約定了他。)
(兩件都是大功,不能不約定他。)
(後來又因高凌霨維持北京的功勞很大,所以又把第一任總理約了他。)
(確是大功,又不能不約定他。)
(但是那時最重要的,莫過於財政和外交,能夠支持這兩面的,除卻顏惠慶外,
(又沒有別人,所以第三個又約了他。)
(確是要事,更不能不約定他。)
(若在大選方面說起來,假使沒有吳景濂,便也不易成功,所以又不能不把這把
(交椅約定給吳景濂,使他好格外賣力。)
(確是非常重要,更不能不將這把交椅許他。)
(上述四個人各有理由,乃見權利之不易支配也。)
(四人都有了預約券,自然加倍用力,不肯落後,在著大選沒有成功以前,各做
(各的事,倒還沒有什麼衝突,及大選成功以後,究竟誰應照約做總理,就大費
(周折了。)
(小人之離合,大都以利害為歸,在利益無衝突之時,或能合作,若在權利衝突
(之時,則不易措置矣。)
(從曹三一方面說起來,約不約,本來毫無問題,約者所以騙騙豬頭三者也。)
(於信義何有哉?只要看誰的能力大,就給誰做總理,誰的能力小,誰就沒份。
()
(這四人裡面,吳大頭有幾百豬仔羅漢給他撐腰,自然不易輕侮。)
(這一個能力,大有做總理的資格。)
(高凌霨呢,內閣還在他的手中,也還有相當的能力。)
(這位也有做總理的資格。)
(顏惠慶雖沒有如他兩人的憑借,然而在外交和財政上面,曹三確實還不能輕易
(撂下他。)
(這位又有做總理的資格。)
(只有張紹曾一個人,似乎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能力,因此算來算去,只有他可以
(先犧牲,便先向他疏通,請他暫時退後。)
(你想他當時犧牲了現成總理,希望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