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一 至 第三七〇

361**時間: 地點:
    (一日,忽然徐樹錚來訪,二人談了一會軍情,忽然說起制置府的事情。)
許崇智:制置府的存廢,現在並無問題,只有總撫,閩人卻非常反對。還是設法改變的好
    。
    (徐樹錚默然,半晌,方道)
方 才:我改任王永泉為總司令,林森為省長,軍民分治如何?
許崇智:這也是救急之法,不妨如此決定。
    (次日,徐樹錚果然下令,裁撤總撫,改任王永泉為福建總司令,林森為省長。
    ()
    (王永泉初時還不知是怎樣一回事,後來聽說是許崇智的意思,十分不悅,王永
    (泉之反對許崇智,蓋種因於此。)
    (對徐樹錚的態度,也漸不如前。)
    (徐樹錚見機,於十一月二日,離開福州去了。)
    (許崇智和王永泉,卻仍似往日一般共事。)
    
    
362**時間: 地點:
    (其時李厚基在南京得了齊燮元的幫助,攜著巨款,到廈門和高全忠商量,要想
    (反攻福州,誰料臧致平的舊部,已經接洽妥當,在夜間一齊發動,圍攻高全忠
    (。)
    (高全忠大敗,和李厚基一齊逃到鼓浪嶼去了。)
    (常德盛部此時已佔領邵武,聽了這個消息,一面又探報黃大偉已領兵到泰寧,
    (將繞攻後路,便不戰而退,竟連杉關也完全放棄。)
    (許濟即跟蹤前進,收復了杉關。)
    (吳佩孚聽說援閩各軍屢敗,十分震怒,又令長江上游總司令孫傳芳為援閩總司
    (令,移兵入閩,一面又令駐紮江西的周蔭人為總指揮。)
    (周蔭人奉令,便帶領一混成旅軍隊,開入邵武。)
    (孫傳芳也運兵由武穴入贑,轉入福建,準備廝殺。)
    (不料孫傳芳軍隊,到得福建時,許崇智已由孫中山任命為廣東總司令,拔隊回
    (粤。)
    (王永泉本已與許崇智不和,當時便聯絡薩鎮冰、劉冠雄等,電致中央,聲明擁
    (護。)
    (孫傳芳得了這報告,也電呈中央和曹、吳請示。)
    (吳佩孚知道他的意思,當即電請中央下令道:
    (  迭據薩鎮冰、劉冠雄電呈及臧致平、王永泉一再來電,詳述前此不得已之
    (情形,及擁護中央之赤忱,所有前此討逆軍總副司令名義,應即撤消,其援閩
    (軍隊,著即停止進行。)
    (所有閩境主客各軍善後事宜,即責成薩鎮冰、劉冠雄、孫傳芳妥為協商辦理。
    ()
    (總期彼此相安,毋再發生枝節,以重民生。)
    (此令。)
    (除這一個命令以外,還有三道明令,同日頒布。)
    (一道是令李厚基來京,另候任用,一道是裁撤福建督軍缺,一道是取消王永泉
    (的通緝。)
    (比及孫傳芳的軍隊到了福州,北京政府又下了一大批命令,一是特派沈鴻英督
    (理廣東軍務善後事宜,一是特派楊希閔幫辦廣東軍善後事宜,一是任命林虎為
    (潮梅護軍使,兼任粤軍總指揮,一是任命陳炯明為廣東陸軍第一師師長,一是
    (任命鍾景棠為廣東陸軍第二師師長,一是任命黃業興為廣東陸軍第一混成旅旅
    (長,一是任命王定華為廣東陸軍第二混成旅旅長,一是任命溫樹德為駐粤海軍
    (艦隊司令,一是特派孫傳芳督理福建軍務善後事宜,一是特派王永泉幫辦福建
    (軍務善後事宜,任命臧致平為漳廈護軍使。)
    (孫傳芳等得了這命令,便通電就職,福建的事情,總算告了一個段落,暫且按
    (下不提。)
    
    
363**時間: 地點:
    (再說許崇智部不曾回到廣東之前,廣州各軍,共同設立了一個海陸軍警聯合維
    (持治安辦事處,推魏邦平為主任。)
    (不料在海珠會議席上,朱培德因魏邦平前此曾經附和過陳炯明,言語之間,彼
    (此發生衝突起來,滇、桂軍恐怕他反動,索性將他扣留,一面將他所部陸軍第
    (三師繳械遣散,以前附和過陳炯明的粤軍和劉震寰的部隊,都離開廣州去了。
    ()
    (沈鴻英把自己的部隊,也開到廣州城外,通電歡迎孫中山先生回粤,主持善後
    (,一面又電促許崇智急速回粤。)
    (許崇智率隊到了大埔,不知怎樣,和洪兆麟的軍隊,又發生衝突起來。)
    (洪兆麟不願和許氏發生戰禍,至危及自己的地位,傳令部下退讓。)
    (許崇智因此得通過饒平,到達潮州。)
    (這時尹驥的部隊,駐紮汕頭,正想派隊堵截,忽又聽說商會已接到許崇智的電
    (報,勒令供餉二十萬,不覺大怒,立刻派兵向許崇智進攻。)
    (因此許崇智軍,不能直接回到廣州。)
    (正是:
    (  未見嶺南弭戰事,又睹閩海起風雲。)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自陸、莫相繼失敗,孫先生回粤主政,不但西南人民,喁喁望治,即全國人心
    (,亦深盼北伐早成,以遂來蘇之願。)
    (不圖陳氏叛黨,喋血省垣,致革命事業,為之停頓,孫先生亦不得已蒙塵離粤
    (,暫避凶鋒。)
    (數月之間,內亂復起。)
    (各派紛爭,甚且蔓延桂閩湘贑,同受兵災,主將既倏離倏合,各派亦忽戰忽和
    (,而究其離合和戰之故,雖個中人且不能自解,遑論其他。)
    (要之害民傷財,折兵損械,則為不可掩之事實,誰為禍首,貽此鞠凶,誠不能
    (不深恨陳逆之狼子野心,禍延各地也。)
    (第一百四十一回 發宣言孫中山回粤 戰北江楊希閔奏功)
    
    
364**時間: 地點:
    (卻說許崇智回到潮陽的時候,孫中山先生已由上海回到廣東,重任大元帥,派
    (胡漢民、孫洪伊、汪精衛、徐謙四人駐滬,為辦理和平統一的代表,任命徐紹
    (楨為廣東省長,沈鴻英為桂軍總司令,楊希閔為粤軍總司令,一面又發表一篇
    (宣言道:
      文曩在上海,於一月二十六日宣言和平統一及裁兵綱要,並列舉實力諸派,
    藉共提攜,推誠相與,以酬國人殷殷望治之盛心。)
    (其後迭得芝泉、雨亭、子嘉、宋卿、敬輿諸公先後復電,均荷贊同。)
    (文亦以叛陳既討,統一可期,雖滇、桂、粤海諸將及人民代表,屢電籲請還粤
    (主持,文仍復遲回,思以其時為謀統一良好機會;又以滬上交通亦便利,各方
    (接洽亦最適宜,故陳去已將彌月,而文之返粤,固尚未有期也。)
    (不圖以統籌全國之殷,致小失撫寧一方之雅。)
    (江防司令部會議之變,即上回海珠會議決裂、魏邦平被扣之事。)
    (哄動一時,黠者妄思從而利用,間文心腹,飛短流長,以惑蔽國人耳目,以致
    (黎、張南下代表,因而中止,全為淺薄,已可慨歎。)
    (文之謀國,豈或以一隅勝負,斷其得失也?而直系諸將,據有國內武力之一,
    (乃獨於文裁兵主張,久付暗默,懷疑之端,亦無表示。)
    (報紙所傳,竟謂洛吳於自治諸省,均欲以武力削平,以平昔信使往還,推之當
    (世要賢,不容獨有此迷夢。)
    (賢者固不可測,文於今日,猶未忍遣以不肖之心待之,而深冀其有最終之一悟
    (也。)
    (抑文誠信尚未孚於國人,致令此惟一救國之謨,或反疑為相對責難之舉。)
    (藉非然者,何推之浙盧、奉張而准,而於舉國人心厭亂之時,復有一二軍閥,
    (乘此潮流而趨,而至於悍然不顧一切也?以文與西南護法諸將,討賊伐暴之初
    (志,固有大梗,何難重整義師,相與周旋?顧國人苦兵久矣,頻年犧牲,已為
    (至巨,而代價復渺然不可必得,文誠思之心悸。)
    (萬不獲已,惟有先行裁兵,以為國倡。)
古 人:(古人有言)請自隗始。
    (以是之故,斷然回粤,決裁粤兵之半,以昭示天下。)
    (文茲於今月二十一日(十二年二月),重蒞廣州矣,撫輯將士,綏靖地方外,
    (首期踐文裁兵之言。)
    (同時復從事建設,以與吾民更始。)
    (庶幾文十餘年來苦心經營之建國方略,一一征諸實現。)
    (以吾地廣人眾之中華民國,卒與列強共躋大同之域,共和幸福,乃非虛語。)
    (天相中國,能進而推之西南諸省,以暨全國,其為長願豈以企仗?勝一隅之與
    (全國,漸進之與頓改,其圖功之利純,收效之速緩,昭然未可同日而語,稱銖
    (而計。)
    (故文之愚,尤以純一為能,立供國民以福利,遂不惜舉當世所礙之武力,以為
    (攘竊權利之具者,躬自減削,以導國人。)
    (亦冀擁節諸公,翻然憬悟,知今日而言圖治,舍裁兵,實無二法。)
    (文倡於前,諸公繼之,吾民馨香之禱,豈有涯涘?若必恃暴力以壓國人,橫決
    (之來,殊可危懼。)
    (諸公之明,當不出此。)
    (披瀝陳言,鵠候裁教。)
    (孫文敬印。)
    
    
365**時間: 地點:
    (此時恰值李烈鈞回粤,孫中山便任為閩、贑邊防督辦,並令他收編潮汕陳炯明
    (舊部,移駐閩邊,所遺潮汕防地,讓給許崇智填駐。)
    (不久,北京政府又有特派沈鴻英、楊希閔等督理廣東軍務善後事務的命令,沈
    (、楊此時既已歸心中山,當然謝絕不受。)
    (初志未嘗不佳。)
    (中山見他們不肯接受北京政府的命令,自是歡喜,但因廣州城駐兵太多,未免
    (騷擾地方,因此著沈鴻英移防西江。)
    (沈鴻英奉了中山命令,也自不容推諉,便在四月一日出動,把所部分次運到三
    (水、肇慶等地。)
    (其實沈氏此次移防,並不願意,很有反抗異謀,只因自己佈置,並未十分週到
    (,只得暫時隱忍。)
    (再則北方曹、吳之徒,惟恐中山在廣東站住腳根,使他們地位發生危險,屢次
    (派人向沈鴻英游說。)
    (主要的說詞,是說)
說 是:你們這些部隊,並非孫氏嫡系,無論如何忠於孫氏,總未必能使孫氏信任,將來
    衝鋒陷陣的苦差使,固然輪得著,至於權利,休想分潤一點。只看中山對人談論
    時,每說惟有許崇智的部隊,才是我的親信嫡系,其餘都是靠不住的,就可見他
    的態度了。現在正好歸順中央,驅逐孫氏,自居廣東督理,那時大權在握,豈不
    勝似寄人籬下?替人家拚死力的做事,還要聽人家的指揮,受人家的閒氣。
    (這種說話,不知在沈鴻英耳朵邊,說了多少次。)
    (沈鴻英原是個野心家,聽了這話,如何不動心?苟此公堅貞如一,何能聞此荒
    (謬之語?要之沈氏反覆之流,不足以語大義也。)
    (便要求曹、吳的代表,轉請洛吳幫助,洛吳那有不肯之理?)
    
    
366**時間: 地點:
    (當時便派張克瑤、方本仁、岳兆麟等部隊,駐紮贑南,相機援助。)
    (沈鴻英這才大喜,便借移防為名,把軍隊在韶關、新街一帶集中,一面借與北
    (軍聯絡,一面作兩麵包圍廣州之計,設總司令部於新街。)
    (到了四月十六日,便在新街就北京政府所派的督理廣東軍務職,一面效法陳炯
    (明故智,堪稱陳逆第二。)
    (通電請孫中山離粤。)
    (這電報發出後,便由所部在廣州攻擊楊希閔的滇軍。)
    (中山令楊希閔、朱培德等,滇、桂、粤各軍,合力抵禦。)
    (沈鴻英也加調大隊救應,雙方支持了幾日,沈軍不敵,敗回新街。)
    (如此不經戰,何苦作祟,亦惟此等專能作祟而不經戰之軍隊,正該逐一刻除,
    (方能成革命大功。)
    (楊希閔進兵追擊,沈鴻英守不住新街,又退守源潭,和楊希閔相持。)
    (沈軍留駐肇慶的張希栻部,也和孫中山系的陳天太部開戰。)
    (一時間,各方的風雲都緊急起來。)
    (中山先生內擬建設,外應軍事,十分忙碌。)
    (肇慶開戰那一天,中山正在計劃軍事,忽報陳策、周之貞來覲,中山即令傳見
    (。)
    (二人行禮已畢,問起軍情。)
中 山:北江現有大軍,只在月內,必能消滅沈鴻英的勢力,只有肇慶一面,陳天太一人
    ,現在雖報戰勝,張希栻已退祿步,但天太為人素極躁直,部下反對已久,恐怕
    不是張希栻的對手。
    (中山先生可謂知人。)
    (陳策、周之貞齊聲道)
中 山:既然如此,大元帥何不派策等率領本部軍隊,和張希栻一戰。策等雖然不材,料
    想一個張希栻,只在期日之間,便可蕩平。
    (中山大喜,即時令陳、周克日西征。)
    (陳、周各率所部,向肇慶進發,在路得報,陳天太被部下所逐,張希栻重占肇
    (慶,便急電報中山。)
    (中山即批令兼程前進。)
    (陳、周兩人奉令,火速前進,到瞭高要,正和張軍接著。)
    (陳、周乘著一股銳氣,奮勇猛攻。)
    (張希栻抵敵不住,只得放棄了肇慶,仍復退守祿步司。)
    (陳策和周之貞占了肇慶,又向祿步進迫。)
    (張希栻竭力抵禦,正在危急之時,恰好梧州方面的援軍開到,人多勢眾,又把
    (陳、周戰敗,重複奪回肇慶。)
    (陳策、周之貞退守橫槎,向中山求救。)
    (中山又派了一團人,前去助攻。)
    (陳、周得了援兵,又向肇慶進逼。)
    (雙方在後瀝汎先開了一次火,張希栻敗退,入城固守。)
    (陳策、周之貞傳令圍攻,張希栻也竭力死守,維持了十多日,城內餉彈兩竭,
    (只得放棄肇慶,突圍而出,帶著殘軍,逃奔梧州去了。)
    (楊希閔自從擊走沈鴻英,在源潭又支持了多天,急切未能攻下,卻是中山授與
    (密計,教他分兵攻擊清遠,斷他和西路張希栻軍的聯絡。)
    (楊希閔得令,便派隊占了清遠,把守清遠的沈榮光擊溃,一面又聯絡桂、粤各
    (部,先用全力,向沿粤漢路一帶的沈軍進攻。)
    (沈鴻英因聽說清遠被攻,急忙分了一大部隊,前往奪回清遠,因此花縣一帶,
    (兵力甚為單薄。)
    (結果清遠雖則奪回,沿鐵路的部隊,卻被聯軍擊得大敗而退。)
    (聯軍乘勝進逼,連克源潭、英德、琵琶江等地。)
    (沈軍大為失勢,只得放棄前線,退保韶關。)
    (聯軍跟蹤進逼,雙方又激戰了一日夜,沈軍屢敗之餘,氣勢不振,自是支持不
    (住,只得又放棄韶關,退保南雄,向北軍方本仁等求救。)
    (這方本仁原奉吳佩孚的命令,為援粤而來的,怎敢怠慢?當下派遣部隊,幫助
    (沈鴻英反攻。)
    (沈鴻英得了北軍的援助,正待進兵,忽然粤軍謝文炳,率領一師軍隊,前來助
    (戰。)
    (沈鴻英大喜,便令為右翼主軍,自任中路,以北軍為左翼。)
    (一時軍勢大振,沿路搶劫姦淫的,向韶關進攻。)
    (楊希閔等一面拒敵,一面電報中山,請示機宜。)
    (中山得了此電,便宣示左右,商議抵禦之策。)
中 山:(左右都道)沈、謝屢敗之餘,必不能作戰,北軍雖勇,地勢不熟,我軍倘能奮
    勇進擊,一鼓可服。
中 山:(中山笑道)話雖如此說,但是沈鴻英、謝文炳報仇心急,北軍南來,氣勢正旺
    ,如用力敵,勝負未可必,而我軍損失已多。不如令楊希閔等暫時退守,不可力
    戰,以驕敵軍的氣燄。等到敵軍氣衰,然後反攻,那時方一鼓可破。
    (左右都贊服。)
    (人人說孫先生是政治家,其實革命偉人,斷無不兼擅軍事者,觀孫先生可知。
    ()
    (中山便將此意電示楊希閔。)
    (楊希閔遵令,並不力戰,全師而退。)
    (因此沈鴻英軍又佔領韶關,進占英德。)
    (北軍見屢次勝利,極其驕橫,有時連沈鴻英和謝文炳的部下兵士,也受他們凌
    (虐。)
    (謝、沈的部下,略有反抗,北軍便道)
沈鴻英:你們沒有咱們來救,早做了廣州的俘虜,打了靶咧。軍隊謂槍斃曰打靶,受傷曰
    戴花。現在不謝咱們,倒敢和咱們強嘴!
    (沈、謝的部下,回去稟告長官,長官又得瞭高級長官的命令,只教部下士兵退
    (讓,不准反抗,得罪北軍。)
    (因此謝、沈部下士兵,十分怨望,都說)
沈鴻英:這裡既然只用幾個北軍便夠了,何必再要辛苦我們作戰,我們樂得舒服舒服,讓
    北老拚命去。
    (這話一人傳十,十人傳百,大家都懷著怨憤之意,毫無鬥志。)
    (卻早在先生算計中。)
    (這消息被楊希閔探聽了去,便召集將士討論進攻。)
    (將士都請一戰,楊希閔道)
大 家:敵軍重兵,都在韶關一方,英德只有謝文炳部防守,我們不如先出其不意,攻破
    英德,解決了謝文炳,然後以全力進攻源潭、韶關,可操必勝。
    (知彼知己,也是將才。)
    (議定之後,當下領了本部軍隊,去襲英德,一來謝文炳不曾防備,二來士無鬥
    (志,所以楊軍一到,謝軍便不戰而溃,紛紛繳械。)
    (謝文炳帶領殘軍,由陽山、連山一帶,退入湖南,誰知湘省政府,不許逗留,
    (謝文炳只得把殘部交與湘省改編,自己由長沙轉赴上海去了。)
大 家:(楊希閔佔領英德以後,又請部下師長趙成梁商議道)韶關東面的平圃司,是韶
    關往南雄的要道,你可率領本部將士,走楓樹坳小路,在平圃司左近埋伏,等我
    進攻韶關,敵軍必然竭全力來和我激戰,你那時可乘虛攻占平圃司,向大橋墟一
    面進逼。敵人見後方不妥,必然慌亂,我軍乘勢進逼,韶關不難一鼓而下。
    (趙成梁得令而去。)
    (楊希閔自己帶領一萬多人,向韶關進發。)
    (沈鴻英在韶關,聽報英德已失,謝文炳溃入湖南,十分驚訝,連夜便在韶關南
    (面掘壕備戰,一面又把後路兵力,全部調到韶關,果然著了楊希閔的道兒。)
    (以備一戰擊退楊軍。)
    (兩軍接觸以後,楊軍進攻甚猛,幸喜北軍十分勇悍,雖大敵當前,絕不畏縮,
    (支持了幾日。)
    (趙成梁師已到平圃,就近地方雖還有些沈軍,力量十分薄弱,如何夠得趙成梁
    (一擊。)
    (沈軍放棄了平圃、大橋一帶,急忙飛報韶關。)
    (沈鴻英得報,驚訝道)
沈鴻英:這倒是我失算了。
    (部將聽說後方有失,都請回兵救應。)
沈鴻英:我若回救平圃,敵人乘勢進攻,剛好中了他的計策,我們不如拚力死戰,打敗了
    楊希閔,趙成梁如何敢孤軍深入?不必我們回救,自然退走咧。
    (卻也有算計,鴻英固不如彩鳳之愚。)
    (諸將信服,一齊奮勇進攻。)
    (楊希閔剛才也得報,趙成梁佔領平圃、大橋,方以為沈軍必退,現在見他不但
    (不退,反而反攻得十分猛烈,驚疑不置,和幕僚討論了一會,都說)
幕 僚:必然沈鴻英想先行打破我們,再回去救援平圃、大橋,我們不如詐敗而退,卻留
    些部隊埋伏在左近,他如進追,可用以抄襲敵人後路,如回救平圃,又可出其不
    意的襲取韶關,倒是一舉兩得之計。
    (楊希閔依言,便分派一部分人,在左近埋伏,自己率隊向小坑方面且戰且退。
    ()
    (沈鴻英部下將士,見楊軍敗退,都主張追擊。)
沈鴻英:放棄東面陣地,只一味前進,固然也是一種戰略,但東路敵人如向韶關進逼,正
    面的敵人又伏兵抄我後路,則我軍進退兩難,必然全部敗溃。不如派兵東去,名
    為回救平圃,且走小路在新岑塘扎住,如東路敵人聽說正面戰敗,自己退去,不
    必說,要是向西進展,便可用作抄襲後路。如正面敵人乘我分兵回救,全力反攻
    ,又可用以攻擊敵人側面,分一軍而有兩軍之用,方是妙計。
    (確是妙計,其如天不能容,反以致敗何?商議已定,便分撥一支軍隊,向東進
    (發。)
    (不料趙成梁得到正面敗退的消息,既不退去,又不向西進攻,倒從大橋一路,
    (來救應正面,想抄襲沈軍的後方。)
    (到了新岑塘,剛好遇見了沈軍,雙方便開起火來。)
    (那楊希閔埋伏下的軍隊,見沈軍向西移動,向韶關襲擊。)
    (沈軍接住激戰,楊希閔重新反攻,一面派隊去救應趙成梁。)
    (到了新岑塘,恰好趙、沈兩軍,在那裡激戰,當下便奮勇向沈軍後方進攻。)
    (可笑這路沈軍,本打算抄襲兩路敵人的,誰知反被兩面敵人夾攻,戰不多時,
    (便即溃退。)
    (趙成梁等乘勢追擊,來攻韶關的側面。)
    (沈鴻英軍知道東路軍隊戰敗,後路已絕,頓時軍心大亂,不戰而溃。)
    (沈鴻英只得率領殘部,繞道仁化,退到南雄去了。)
    (楊希閔克了韶關,又向南雄進逼。)
    (沈鴻英軍損失太重,情知不能再戰,只得跟著北軍,退入江西大庚去了。)
    (北江的戰事,至此方算結束,但東江的戰事,卻正在十分激烈咧。)
    (正是: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師出無名,徒然自苦。)
    (欲知究竟,且看下回分解。)
    (軍閥之勢,易盛亦易倒者,何也?蓋其盛也,非其力所能,徒以吸收雜色隊伍
    (而成,雜色隊伍即所稱烏合之眾也,既無紀律,又不耐戰,故不久即仍被他人
    (吸收以去,而瓦解之勢成矣。)
    (西南自陳逆背叛,各軍效尤,紛攘雜作,互相雄長,此皆所謂烏合而雜色者也
    (。)
    (使終隸孫先生部下,則孫先生亦不且近乎軍閥也哉?天誘其衷,此屬陸續叛變
    (,使先生得假手嫡軍,一一蕩平,內部既清,方能對外,革命功成,實基於此
    (。)
    (入謂陳、沈輩無良,吾謂天佑中國,實有以促其叛變而使之同歸於盡,以造成
    (先生之偉業也,於諸軍乎何尤?)
    (第一百四十二回 臧致平困守廈門 孫中山討伐東江)
    
    
367**時間: 地點:
    (卻說陳炯明的部隊,自從退出廣州後,除卻退北江的謝文炳一師外,其餘大部
    (俱在惠州。)
    (初時粤軍因佈置未周,不曾發動,到了五月九日(十二年),葉舉通電誣斥中
    (山在廣州縱煙開賭,賣產勒捐,兩軍方才漸至實行接觸。)
    
    
368**時間: 地點:
    (其時北方的反直一派,極望中山和陳炯明和平解決,合力反直,因此吳光新等
    (,紛紛在廣州、惠州兩地活動,勸他們言歸於好,共同北伐。)
    (雙方雖未必聽他的話,戰局卻和緩下來。)
    (不料陳氏乘孫軍不備,襲取博羅,進窺石龍,一面又運動海軍反孫。)
    (溫樹德因前此曾經附陳,現雖在孫中山部下,心中不安,受了陳炯明運動,立
    (刻允許反孫,為裡應外合之計。)
    (消息傳入中山耳中,不覺震怒,立刻下令免溫樹德海軍總司令職,並飭各炮台
    (加緊戒備,並改換各艦長,由大元帥直接指揮。)
    (因此陳炯明的逆謀,完全失敗。)
    (中山把廣州的事情,佈置停當,立命各軍向惠州進攻。)
    (其中只許崇智在潮州、汕頭一帶,被林虎戰敗,退守揭陽,此時並不在圍攻惠
    (州各軍之中。)
    (這時陳炯明守惠州的是楊坤如,雖則屢次戰敗,卻不肯放棄,只是一味死守,
    (因此孫軍急切未能攻下。)
中 山:(中山集眾將商議道)李烈鈞收編的兩旅,現在又為林虎所收,敵勢愈強,好在
    廈門臧致平已聯絡許總司令的留閩餘部,和閩南自治軍,南圖潮、汕,現在已克
    饒平、黃岡,如能攻克潮、汕,消滅林虎、洪兆麟等的勢力,然後出其全力來攻
    惠州後方,則惠州腹背受敵,其亡可立而待。所以我們此時還是以攻為守,靜待
    攻克潮、汕,再行猛攻不遲。
    (這計劃雖是如此決定,不料滇軍內部各派,競爭總司令地位,一部分竟發生通
    (北嫌疑。)
    (其嫌疑最重的,當推師長楊如軒、楊池生兩人。)
    (楊希閔不待他們謀逆,便下令驅逐。)
    (兩楊立不住足,帶領殘部,投江西去了。)
    (中山因滇軍太糾紛了,下令廢除總司令,將所有滇軍,改編為四軍,任楊希閔
    (、范石生、蔣光亮、朱培德四人為一、二、三、四軍長,這件事方算解決,只
    (靜候臧、許攻克潮、汕,便可以夾攻惠州。)
    (不料林虎、洪兆麟向饒平反攻,臧軍竟被擊退。)
    (林虎占了饒平,便向平和進展。)
    (臧致平一面派兵堅守平和、詔安、雲霄一帶,一面要顧北面王永泉部的南下,
    (一面又要防備到海軍杜錫珪、楊樹莊等的襲擊,十分吃力。)
    
    
369**時間: 地點:
    (此時臧致平確不易應付。)
    
    
370**時間: 地點:
    (其時孫傳芳已在福州就督理職,吳佩孚屢次電令解決臧致平,孫傳芳前次因初
    (到福建,佈置尚未十分周密,所以遲遲不發,等到臧致平實行對省獨立,南圖
    (潮、汕,方才下了武力解決的決心,一面令王永泉南下夾攻,撫臧致平之背,
    (一面請杜錫珪令楊樹莊率艦隊和陸戰隊進攻廈門。)
    (臧致平因此各方吃緊,不能專顧南路,被林虎攻入了平和,雲霄、詔安也相繼
    (失守,漳州吃緊。)
    (臧致平正想派兵堵截,忽報海軍陸戰隊,已在金門登陸,艦隊已入嵩嶼,廈門
    (吃緊,不覺大驚道)
不 覺:廈門為我根據地,如被海軍佔領,則此後餉械都無所出。我軍雖不被攻擊,也不
    能在福建立足了,我當自往救之,寧失十漳州,不可失一廈門也。
    (因盡領漳州的軍隊,來救廈門,一面派使,假與海軍議和,一面乘各艦不曾防
    (備,開炮轟擊,命中的很多,各艦帶傷的不少,要想發炮還擊,又被外艦干涉
    (,只得和陸戰隊一齊退出。)
    (這一回雖僥倖勝利,那漳州因留下的只劉長勝一部,兵力十分單薄,林虎乘虛
    (進攻,劉長勝素聞林虎勇悍善戰,心中怯懼,不曾交鋒,先自逃走。)
    (部下無主將指揮,不戰而溃。)
    (林虎既得漳州,便進逼廈門,恰好王永泉軍也從同安來攻,因此廈門數面受敵
    (,形勢甚危。)
    (臧致平連接警報,悶悶不樂的回到公館裡。)
    (他夫人見了他這憂憤的樣子,知道一定是前方失利的緣故,著實慰解了一會。
    ()
臧致平:(臧致平歎道)你不知道現在廈門危險的情形,還是這般寬心。可知同安、漳州
    ,俱已失守,王永泉、林虎,圍攻廈門,海軍雖暫退去,必然復來,廈門三面受
    敵,必不能堅守,你教我怎不憂愁?
三夫人:(臧夫人)既然如此,你何不索性放棄了廈門,帶領家小,到上海去居住,也免
    得在這裡驚恐擔心。
臧致平:你們這些女子,未免太不懂事。你想!我奉了孫中山先生的重托,把廈門一方的
    責任,全交與我負責,我現在既不能克敵,又不能死敵,見著危險,也不籌度一
    下,便帶著家小,躲到上海去了。不但將來見不得人,便連死在前敵的將士,也
    如何對得住?古人說:『城存與存,城亡與亡』,這方盡得守土之責,我現在決
    定死守,決不輕易放棄。此一段話,頗有丈夫之氣。至於你們這些人,並沒有什
    麼責任,可先送你們到租界上去居住。
    (臧夫人再三相勸,臧致平總是不肯。)
    (第二天,果然令人把家小送到租界上去,自己又召集了各團體的代表開會。)
    (各團體不敢不來,到齊以後,臧致平便向眾人宣言道)
臧致平:現在王永泉、林虎夾攻廈門,我軍雖不曾失戰鬥力,但亦不能在三五天內,擊退
    敵人,希望敵人被我擊退,不但是廈門一地之幸,也是國家之福。萬一不能打退
    ,我惟遵守古人城亡與亡、城存與存的兩句話,決不輕言放棄。至於地方上治安
    ,我當竭力維持,如有不守本分騷擾商民的兵士,一經查出,立即槍斃,以肅軍
    紀。但軍餉一事,卻不能不希望地方上幫忙籌集。
    (各團體代表,面面相覷,不敢回答,唯唯而退。)
    (臧致平在軍閥中猶為較佳者,而其威猶使人民結舌不敢言其所苦,則其他軍閥
    (可知,其他強梁悍惡之軍閥更可知。)
    (林虎和王永泉攻了很久,因臧致平一味死守,不能攻下,只得電請海軍助戰。
    ()
    (馬江方面的海軍,因又帶著大批艦隊和陸戰隊,來攻廈門,先佔領金門,作為
    (根據地,然後向廈門進逼。)
    (臧致平少不得分兵拒敵,形勢愈危,也是廈門人民,該多受幾天戰事影響。)
    (偏生陳炯明在惠州,被孫中山先生圍攻,屢次戰敗,中山先生此時已將許崇智
    (等部隊,調到石龍一面,著著進逼。)
    (惠州情形,十分危逼,陳炯明心中十分憂急,一日數電,調攻廈門的軍隊回救
    (。)
    (林虎、洪兆麟等見東江如此緊急,不敢逗留,只得放棄廈門陣地,回救惠州,
    (因此廈門的形勢,得略見鬆動。)
    (按下不提。)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